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图
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

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手术室是医院内最关键的部门之一,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的建立和执行对于确保病患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
一、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1.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的内容:-手术室规模和布局:手术室的面积、进出口的位置和数量、必备的设备等要求。
-手术器械和设备:手术器械的选用、消毒和储存,手术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要求。
-人员管理:职工招聘、培训与考核、操作规程和交接班纪律等要求。
-手术室卫生管理:手术室的清洁工作、垃圾分类与处理等要求。
-急救及应急措施:手术室内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设施的配置要求。
-手术室内的安全提示:手术室内的禁区、安全演示和提示标识等要求。
2.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的建立建立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需要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和执行。
应邀请有关专家团队对手术室进行安全评估,在现有设备和人员基础上提出安全改善的建议,并根据这些建议制定相应的手术室安全控制规程。
二、手术室安全核查流程1.手术室前准备-环境准备:确保手术室的干净、整洁,室温适宜,通风良好。
-设备准备:确认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完整性,包括各种手术刀、缝合线、吸引器、术中监测仪器等。
-人员准备:核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术帽、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是否符合要求。
2.手术室进入验证-对病人身份的核实:确认病患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病历号、手术部位等。
-对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核实:检查术前准备的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完整性,如缝线包装是否完整、手术刀是否锋利等。
3.手术室内操作验证-仪器设备的使用:医务人员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了解其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药品使用:核对病患的药物过敏史和用药记录,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品,并遵守相关药品使用规范。
4.手术室用具清点和清洁验证-检查手术室内的所有用具,包括手术器械、敷料、药品等,确保全部清点并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
-确认手术室的清洁工作完成,包括地面、操作台面、壁面等的清洁。
手术安全核查_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手术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手术及有创操作,包括门诊手术、住院手术、急诊手术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手术安全核查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手术安全核查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1)院长:负责全面领导手术安全核查工作;(2)医务科科长:负责组织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工作;(3)麻醉科主任:负责麻醉安全核查;(4)护理部主任:负责护理安全核查;(5)手术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手术安全核查;(6)手术护士:负责手术安全核查的具体实施。
四、手术安全核查内容1. 患者身份核查: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住院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信息。
2. 手术知情同意核查:确认患者或家属已充分了解手术风险、预期效果及可能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手术准备核查:检查手术器械、药品、敷料等物品是否齐全、完好,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是否到位。
4. 麻醉安全核查:确认麻醉方式、药物、剂量、过敏史等,确保麻醉安全。
5. 输血安全核查:核对输血申请单、输血配血报告、输血前八项检查结果,确保输血安全。
6. 手术风险预警核查:评估手术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五、手术安全核查流程1. 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师主持,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参与,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麻醉方式、药物等进行核查。
2. 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师主持,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参与,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器械准备等进行核查。
3.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室护士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参与,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效果、并发症等进行核查。
六、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患者损害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2. 对未按照本制度执行手术安全核查的,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等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手术安全核查流程

医院手术安全核查流程(一)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主持、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其他内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确认。
(二)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师主持、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室护士主持、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三方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四)三方核查人确认后分别签名。
(五)核查过程要求主持人唱读。
4、《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科室带入,分别由查对主持人填写、签字。
5、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负责对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物品进行及时清点核查,手术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共同核查签字并完成《手术清点记录》。
手术清点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手术室留档,一份归入病历。
手术清点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签名等。
5、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应参照执行。
6、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7、术中用药的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8、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持续改进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9、医院医务部、护理部等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行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
手术室安全核查流程图

手术室安全核查流程图
↓
第一次查对:到病房接患者时查→护士进行交接核查→核查无误→接患者入手术室
↓
第二次查对:麻醉实施前查麻醉实施前→手术医师主持、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前查手术开始前→麻醉医师主持、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核查无误→开始手术
↓
第四次查对:关闭体腔前后查核查无误→关闭体腔
↓
第五次查对:手术结束,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三方核查核查无误 →送患者出手术室
(完整版)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

XX 市人民医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共同参与,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同时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核查结果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确认签字。
本制度所指的手术医师是指术者或第一助手。
2、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3、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一)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主持、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其他内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确认。
(二)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师主持、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室护士主持、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三方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四)三方核查人确认后分别签名。
(五)核查过程要求主持人唱读。
4、《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科室带入,分别由查对主持人填写、签字。
5、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负责对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物品进行及时清点核查,手术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共同核查签字并完成《手术清点记录》。
手术清点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手术室留档,一份归入病历。
手术清点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签名等。
5、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应参照执行。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存在问题:1、手术患者缺术前讨论记录、患者知情同意书签字缺项,未能行术前宣教,导致患者对手术了解不充分;
2、术前未能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导致冠脉造影患者需二次手术
3、部分患者缺三方核查表
4、部分患者术前检查结果未完善,导致术前评估不充分,且有些患者缺传染病检查,给术者造成极大风险。
解决方案:1、术前讨论过程中详细查看患者各项检验、检查结果,有手术禁忌者暂停手术;
2、患者至手术室前应详细检查病历资料,如有缺项及时补齐
3、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详细沟通并做好宣教
4、加强业务学习,充分了解手术指针、手术禁忌症、手术风险、手术费用、手术方式以及优缺点,以便更好的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

交口县人民医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共同参与,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同时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核查结果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确认签字。
本制度所指的手术医师是指术者或第一助手。
2、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3、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一)麻醉实施前:由手术医师主持、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其他内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确认。
(二)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师主持、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室护士主持、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三方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四)三方核查人确认后分别签名。
(五)核查过程要求主持人唱读。
4、《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科室带入,分别由查对主持人填写、签字。
5、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负责对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物品进行及时清点核查,手术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共同核查签字并完成《手术清点记录》。
手术清点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手术室留档,一份归入病历。
手术清点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签名等。
5、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应参照执行。
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及流程图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病房护士,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手术患者出病房前,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容及流程。
(一)出病房前:由病房护士根据病历、医嘱,到床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确认,核对腕带身份标识,核对手术部位及标识。
并与手术室护工的手术病人转运本核对(科室,床号,住院号,,年龄,性别,手术名称),确认无误后签字,认真填写手术转运交接单(注意术中用药,管道情况,皮肤情况等容)。
(二)麻醉实施前:三方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容。
(三)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容。
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四)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容。
手术室护士并填写手术转运交接单。
(五)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部位错误
某院一髌骨骨折病人,入手术室时左膝皮肤有擦伤肿痛。骨 折却在右侧,险被误手术。
某院一扁桃腺手术误为心脏手术的事故 最近一例钢板植入没有骨折的一侧
“宫外孕”病人
妇科病房护士将一病人送到手术室门口说要“手术”。手术 室护士核对时发现,此病人的确是宫外孕但无需手术。
失误成因:
病房护士未核查,病人本人稀里糊涂。
• 2、清点时两人必须确实看清物品(实物),唱点。如有疑点应 马上重点,应特别注意刀片、螺钉、螺帽,及各种进腔物品的完 整性。
• 3、手术台上的物品不得在手术未完成前随意挪用,掉落台下的 物品应及时捡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不可在手术未完成前移出。 包括切下来的组织。
• 4、使用清点过的物品如发现异常(重叠、少带、物品不完整), 应立即通报及时处理。纱布不得随意剪开,物品剪下来的残端不 得留在台上,应立即弃去。
3.接患者的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核查相应内容,意思不清者或婴幼 儿身份以腕带识别。
手术团队的“三方五次”核查流程和内容
1.麻醉实施前 麻醉医师主持并负责按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核查患 者身份(同术前护士访视核查内容)、手术名称、知情同意情况、 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静脉通道、术前备血情 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体 内值入物,影像学资料等。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 三方共同核查并签字。
• 麻醉实施前:三方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 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 、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 容。
• 手术开始前:三方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 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生和麻醉师报告。
•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脱管、压疮 手术室定人定期检修接送患
者的平车、手术床、熟识协助患者上床,床旁守护,转运患者途 中加床档。术前患者上厕所时护送患者并要求穿防滑鞋。移动患 者前专人查看、整理各管路,移动患者时全员协调一致,移动患 者后三方共同核查各管路是否安全、通畅、固定牢固等。术前评 估患者皮肤、术中合理固定患者体位,注意观察和护理受压皮肤 ,搬动患者时动作轻、准、稳。术中正确使用和管理电刀,避免 电刀烫伤事件。
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
2018
主讲人:
01
安全核查的重要性
02
全球手术安全现状
03
04
卫生部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安全核查内容及流 程
Your life can be enhanced, and your happiness enriched, when you choose to change your perspective.
• 2 摆放体位前 巡回护士主持,三方共同核查手术部位标识,尤 其双侧器官有左右之分的单侧手术、两个以上部位的手术。巡回
护士和器械护士共同负责术中所用器械、敷料等情况核查,并及
时完成清点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患者住院号、科别、床号、姓名
、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器械和敷料数目的清点核对、 核查者签名等。
03
•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 2010年3月
• 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分别在麻醉实 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 作。
•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
• 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 手术用物清点 落实手术用物“四清点三清楚”制度,即“术前
、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术毕”四次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 ,并当面点清、当场记录、复述核对记录数目,做到“器械护士 、巡回护士、第二助手”三方清楚无误,杜绝物品遗留在体腔内 ;并加强内镜器械附件、体腔手术使用的带纱布的风险防范。现 行条件下大手术及腹腔手术使用显影纱布
•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术式,术中用药、输 血,清点用物,确认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 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
04
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
护士自行核查流程和内容
1.术前访视第一次核查 术前1日下午巡回护士访视,了解患者身份 (科别、床号,病案号,姓名,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手术 名称,手术位与标识,必要检查结果,交叉配血情况,有无特 殊感染,过敏史及手术史等,女病人问月经史
病人因素 诊断治疗手段限制
可避免的死亡和并发症
人为因素 非人为因素
有报告估计全美国每年因人 为错误造成的病人死亡为20 万人
医院中发生的认为人 为错误
计划错误
为实现一个目标使用了一个错误的计 划
01
执行错误
即在完成计划好的行动中发生错误和失 败
信息错误
(观察错误,误读误听)
03
判断错误
(推理错误,习惯思维)
• 5、手术过程中增减物品要及时清点并准确记录。
• 6、清点物品时,发生意见分歧应立即请示由上级做出决定。
• 7、带新护士上台时,必须由带教老师负责清点核对。新护士单 独上台时,巡回护士负全部责任。
• 8、术中放在伤口内的纱布、纱垫、器械等,器械护士要提示医 师共同记住。醉医师一起将患者送回,并和病房护士严格交接, 待检查完毕无误后,方可离开。
• 4 严格坚持术中使用的物品不离开手术室的基本原则,包括脓液, 粪便。
• 5 及时上报护士长,并填写在登记本上,以便总结经验。
谢谢 观看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查签字并完成《手术清点记录》。手术清点记录一式两份,一份
手术室留档,一份归入病历。手术清点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
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所用各种 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签名等
•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手术室护士主持并负责核查患者身份(姓 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 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 容。核查结果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确认 签字
• 手术人员与麻醉医师一起将患者送回,并和病房护士严格交接, 待检查完毕无误后,方可离开。
手术物品清点查对制度
• 1、所有手术均应清点物品,并记录。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 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缝皮后。清点物品包括手术所用 全部器械、敷料(包括花生米、棉片、纱布、纱垫、纱条)、缝 针、手术刀、针头;血管吻合术应增点血管针、血管夹。
• 5 特殊情况下的有效沟通核查 急救时的口头医嘱、重要检验报 告必须复读。信息的发出方清晰发出信息,禁用缩写,统一药物
剂量单位,要求接受信息方确认并复述内容,将接到的电话或口
头信息即刻记录在纸上,然后复读记录内容由信息发出方确认, 无误后方可执行、正式记录。
•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负责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 等物品进行及时清点核查,手术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共同核
对病人负责,对医护人员自己负责,同时 对医院负责。
02
•全球手术安全现状
全球每年有近2.34亿台手术,至少有700万存在 手术安全隐患,其中包括100万死亡事件。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仅2008年就报告了21个手 术部位错误的案例,而它的人口仅占全美2℅.
医院中发生的 病人死亡和严重并发 症
不可避免的死亡和并发症
器械、敷料等,将结果报告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及时完成清点
记录。手术清点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手术室存档,一份入病历。 若有疑义即请放射科摄X线片协助核查。
• 5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手术室护士主持并负责核查患者身份、实 际手术名称,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动静脉
通路、引流管、监测仪器线路,确认患者去向等。结果由三方共 同确认。
• 9、缝针用后及时别在针板上或放在针盒内,断针要保存完整, 正使用的针不应离开持针器,掉在地上的缝针由巡回护士放入消 毒盘内,手术结束后交由器械械护士带出手术间处理。
• 10、一例手术两次清点物品时要求:双切口手术,一侧手术完后 常规清点,做另一侧重新清点。但前一侧用的纱布、纱垫要包好 放于手术间内,待手术全部结束后再处理。
手术物品清点误差时制度
• 1 手术前后必须清点所有物品的数量并认真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作为一个法律依据
• 2 根据记录数量严格核对,如出现误差时,应立即报告手术者, 定再次仔细检查所有可能发现的地方,直到无误
• 3 在确保患者病情不受影响时,如再三查找无效时,与术者商讨 需要拍x检查和其他检查均无效时,再次确认不在伤口时,关闭 伤口。
02
行为错误
(操作错误,口误笔误)
个人失误
配合失误
人为错误举例
人为因素造成,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医疗失误易发地方
Preston等曾总结医疗失误容易发生的地方
地方
所占医疗纠纷%
手术室 病室 急诊室 其它住院部 产房 放射科
ICU
33.9% 11.6% 6.7% 6.1% 5.9% 3.8% 1.7%
人为错误举例
• 标本保管和送检
• 手术标本是无可替代性的,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的第一诊断, 是金指标。随着医院手术量的日益增加,一般一个手术间要安排 多台手术,如不加强核查,标本管理不当会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 困难,给患者带来严重损失。严格执行标本保管送检制度,落实 “一对一,双签字、三完整”措施,即:术后巡回护士将标本交 给主管医师,送标本和接标本人员双方签字,病理检查申请单、 病理标本登记本和病理标本标签三单内容填写完整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