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精细化工产品胶粘剂
精细化工复习重点

精细化工复习重点绪论1. 简述精细化学品的概念和特点。
精细化学品的概念:是指加工度高、需要高技术的附加值高、产量少、具有特殊功能行的化学品,是与大量生产的通用的化学品或原材料型化学品相对应的一类化工产品。
特点:(1)小批量、多品种、复配型多;(2)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的生产装置;(3)高技术密集度;(4)商业性强; (5) 经济效益显著2.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1) 原料来源多元化;(2)生产过程绿色环保;(3)提高产品质量。
增加产品数量(4)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开拓新兴精细化工领域;(5)环境友好产品开发3.精细化学品的含义及其分类含义:精细化学品是具有专门功能、技术密度高、附加值高、利润高、配方决定性能、以应用技术和技术服务的小批量产品分类:精细化学品的分类范围十分广泛,按大类属性可分为:无机精细化工产品和有机精细化工产品。
按性能来分,我国将精细化工行业分为11类:包括农药、染料、涂料及颜料、试剂和高纯物、信息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粘合剂、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化学药品、日用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等、也有学者提出的更为细致的18种分法,如医药制剂、酶制剂、精细陶瓷。
4 某公司欲开发GUH-1型水基金属清洗剂,请简述其开发程序开发程序如下:1)研究课题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考虑物资流动、用户使用情况,国内外科技信息资源,国内外市场动向等。
2)对“GUH-型水基金属清洗剂”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
包括资料收集、文献研究、尝试性试验等。
3)课题的实验:制定“GUH-型水基金属清洗剂”研究实验方案,小试(试验阶段)。
4)课题的中间试验:中试规模为实际生产的1/10~1/505)课题的检测和鉴定:检测就是对“GUH-型水基金属清洗剂”进行评判,主要包括性能和质量检测,一般分权威机构检测和用户试用两个方面。
如通过鉴定,就可以得到社会公认,同时也为进入市场,进行正式销售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其他精细化工产品分析

(4)乳液型粘合剂:在水中呈悬浮状态,如醋 酸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氯化橡胶等
(5)无溶剂液体粘合剂:常温下呈液体状态, 如环氧树脂
3.按包装材料分
(1)纸基材料黏合剂:主要包括淀粉糨糊、糊精、 水玻璃、化学糨糊等
(2)塑料黏合剂:主要包括丁苯胶、聚氨酯、硝 酸纤维素、聚醋酸乙烯等溶剂型黏合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等水溶性 黏合剂、醋酸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乳液型 黏合剂;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等热 塑性树脂组成的热熔型黏合剂
2.试样温度、试验时间和取样量
试验温度℃ 试验时间min
氨基系树脂 103~107
175~185
酚醛树脂 132~137
58~62
其他
103~107
175~185
取样量g 1.5 1.5 1.0
3.测定步骤:称取试样于已称量至恒重的容器中, 放入调好温度的鼓风干燥箱中,按有关规定确 定加热时间。取出试样,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 温,称重
3. 增塑剂和增韧剂:改善胶层柔韧性,提高冲击强度 4. 稀释剂:降低黏合剂粘度,增加黏合剂浸稳透力 5. 填料:改善黏合剂性能,降低黏合剂成本 6. 偶联剂:改善黏合剂和被粘合物表面间的界面强度 7. 其他助剂:防老化剂、着色剂等
二、黏合剂的分类
1.按材料来源
(1)天然黏合剂:包括淀粉、蛋白质、糊精、动 物胶、虫胶、皮胶、松香等生物黏合剂;也包括 沥青等矿物粘合剂
3.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有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或核磁共振光 谱,可用于环氧树脂定性分析或环氧基的定量分
析。
§3 涂料和颜料的检验
一、涂料的组成
1.成膜物质
精细化工工艺学-第三章 胶粘剂

c胶粘剂的分类
c胶粘剂的分类:胶粘剂种类繁多,组分各异, 有多种分类方式态型、膏状或糊状。 2、按化学成分分类: 1)无机胶粘剂 2)有机胶粘剂 3、按来源分类 1)天然胶粘剂 2)合成胶粘剂
第三章 胶粘剂
第三章 胶粘剂
胶粘剂的固化
固化:通过适当方法使胶层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热熔胶的固化
溶液型胶的固化
乳液型胶的固化
增塑糊型胶粘剂的固化 反应型胶粘剂的固化
按 固 化 方 式
第三章 胶粘剂
3.3 粘结接头的设计
1 接头及其受力情况:相当复杂,主要机械力
第三章 胶粘剂
第三章 胶粘剂
相关定义 胶接接头(adhesive joint):通过胶粘剂而得到 的组件。 被粘物(adherends):接头中除胶粘剂外的固 体材料。 粘结(adhesion):胶粘剂把被粘物所受的载荷 传递到胶接接头的现象。 粘附力(practical adhesion):强度由被粘物和 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决定。
I ,I
化率; ——偶极矩 (永久,诱导)
在范氏力中 起主要作用
第三章 胶粘剂
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认为胶接过程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胶粘剂分子通过布朗运动,向胶接 物体表明移动扩散,使二者的极性基团或分子 链段互相靠近。 第二阶段:吸附力产生。作用能E如下
第三章 胶粘剂
范德华力
偶极力:极性分子间的引力, 即偶极距间的相互作用力。
2 u1 u2 Ek 6 3 R T K 式中: u1 , u 2 ——偶极矩
2 2
诱导偶极力:由于受到 极性分子电场的作用而 产生的。
R——距离;T——绝对温度 K——波尔兹曼常数
Company LOGO 2007.9
精细化工概论复习

精细化工概论复习一、名词解释1.精细化学品:凡是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化学品。
2.表面活性剂:加到溶剂中会大大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能够使体系的表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
如硬脂酸钠(肥皂)、烷基苯磺酸钠(洗衣粉)等物质。
3.涂料:涂料是一种涂覆在物体(被保护和被装饰对象)表面同时能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的配套性工程材料。
4.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5.胶粘剂:靠界面间作用使各种材料牢固地粘接在一起的物质。
6.物理、化学气相法物理气象法(PVD)利用电弧,高频电场或等离子体等高温热源将原料加热,使之汽化或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通过骤冷使之凝聚成各种形态(如晶须,薄片,晶粒等)的超细粒子。
化学气象法(CVD)是以金属蒸汽,挥发性金属卤化物或有机金属化合物等蒸汽为原料进行气相热分解反应,或两种以上单质或化合物反应,在凝聚生成超细粉。
7.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HLB值表面活性剂是指在溶剂中加入很少量既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的物质表面张力是指通常把垂直作用于液面表面上任一单位长度并于液面相切的收缩表面力HLB是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8. 离子交换树脂、高吸水性树脂、高分子试剂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功能基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结构的网格骨架上不能移动,但功能基所带的可以理解的离子却可以自由移动高吸水性树脂P142页高分子试剂P143页9. 抗氧化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抗氧化剂 P62 页防腐剂P58页营养强化剂P89页二、填空题1.水和油形成的乳状液,根据分散情形可分为两种:水包油型/ O/W和油包水型/ W/O两种类型。
2.消泡作用分为破泡和抑泡两种作用。
3.涂料按其是否有颜色可分为:清漆、色漆等。
4.食品抗氧化剂有两类,一类是水溶性的,如:;另一类是油溶性的,如:。
(各举3个例子)5.精细化工产品具有小批量、多品种、大量采用复配技术、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高技术密集度、商业性强、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胶粘剂工业标准汇编 第3版

第一章概述1.1 胶粘剂工业的重要性胶粘剂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粘接材料,它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领域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制定科学、合理的胶粘剂工业标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1.2 胶粘剂工业标准的意义良好的标准体系可以引导和规范胶粘剂生产和应用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用户权益,促进整个产业健康发展。
胶粘剂工业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
第二章胶粘剂工业标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1 胶粘剂工业标准的现状目前,我国的胶粘剂工业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滞后、不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
一些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不统一,甚至存在标准混乱的现象,这对胶粘剂产品的质量管理和市场监管造成了一定困扰。
2.2 胶粘剂工业标准的发展趋势随着胶粘剂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胶粘剂工业标准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高效、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国际标准的接轨。
第三章胶粘剂工业标准的制定原则和要求3.1 制定原则胶粘剂工业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客观、合理的原则,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尊重生产者和用户的利益,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制定要求制定胶粘剂工业标准需要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国内外标准的发展动态,广泛征求产、学、研各方面的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需要注重与相关行业、国际标准接轨,提高我国胶粘剂工业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第四章胶粘剂工业标准的体系架构4.1 标准分类胶粘剂工业标准可分为产品标准、行业标准、职业标准等多个层次,涵盖了胶粘剂的生产、检验、应用等全过程。
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
4.2 标准体系胶粘剂工业标准体系应当包括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等多个方面,覆盖了胶粘剂工业的各个领域。
这样的标准体系既能指导企业生产,又能保障产品质量和市场流通,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石。
第五章胶粘剂工业标准的制定流程5.1 立项阶段制定胶粘剂工业标准的第一步是明确立项,确定制定标准的目的和依据,确定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胶粘剂的分类及应用通用课件

聚乙烯醇类水基胶粘剂
以聚乙烯醇为主要成分,具有较好的 耐水性和耐热性,常用于纸张、布料 等材料的粘接。
水基型胶粘剂的应用
建筑行业
用于玻璃、门窗、石材等材料的粘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包装行业
用于纸箱、纸盒、塑料袋等包装材料的粘接,提高包装的密封性和牢固度。
汽车制造行业
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粘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它通常以薄膜形式存 在,在受到轻微压力 时即可粘附在各种材 料表面。
压敏型胶粘剂的分类
按用途可分为标签胶粘剂、医用胶粘剂、建筑胶 粘剂等。
按成分可分为丙烯酸酯类、有机硅类、聚氨酯类 等。
按涂布方式可分为单面涂布和双面涂布。
压敏型胶粘剂的应用
标签制作
用于制作各种标签,如价格标签、标识标签 等。
建筑领域
根据化学组成分类
可分为合成树脂类、合成橡胶类和合金类等。合成树脂类热 熔胶主要用于纸张、塑料等材料的粘接;合成橡胶类热熔胶 主要用于橡胶、皮革等材料的粘接;合金类热熔胶主要用于 金属材料的粘接。
热熔型胶粘剂的应用
包装行业
用于纸箱、纸盒、标签等的粘 接,如食品、饮料、药品等产
品的包装。
木材加工行业
用于家具制造、木制品拼接等 ,提高木材的粘接强度和耐久 性。
溶剂型胶粘剂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建筑用溶剂型胶粘剂、家具用溶剂型胶粘剂、汽车用溶剂 型胶粘剂等。
按固化方式分类
可分为热熔型溶剂胶、室温固化型溶剂胶、光固化型溶剂胶等。
按聚合物类型分类
可分为聚醋酸乙烯酯溶剂胶、丙烯酸酯溶剂胶、聚氨酯溶剂胶等 。
溶剂型胶粘剂的应用
建筑行业
用于玻璃、陶瓷、石材等材料的粘接,也可 用于墙纸、地毡等材料的粘贴。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特种胶黏剂

感谢观看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乔宗文
目
1
录相
1
平
衡
3
1
特种胶黏剂的种类 特种胶黏剂的发展
民用市场 军事上的应用
特种胶黏剂
胶粘剂是指能够将同质或异质物体表面连接在一起物质,而特种胶粘剂是指相对 于当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具有特殊属性和应用领域的胶粘剂,有时把军工用具有特殊 性能的胶粘剂称为特种胶粘剂。
1、特种胶黏剂的分 类
按照化学结构可以分为POSS、SPU、杂化材料、 功能粉体等;按照性能可以分为耐极限环境、高低温、 光电声热磁、超柔韧、阻尼、低密度、非碳化、耐烧蚀、 生物相容性、密封等;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外层这空 间飞行器、核设施、电子器件、医疗等;按照固化工艺 可以分为光固化、辐射固化、湿固化等。
2、特种胶黏剂的发展
近20年来,我国的特种胶粘剂研究,在制造技术、产品品种和产品性能等方面都有长 足的发展,研制出高性能的胶粘剂新品种数千个。高耐温、超低温、高强度、耐湿热、长寿 命、多功能等一批新品种研制成功,解决了我国火箭、导弹、飞机、舰船、兵器、核工业等
武器装备制造过程中的诸多技术难题,为我国的军事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3、民用市场
为促进特种胶粘剂研究应用向民用市场转化,中国 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军工办将于5月28日在山东威海市召 开首届全国特种胶粘剂研究应用技术研讨会。 特种胶粘 剂是武器装备的重要配套材料。近20年来,随着武器装 备的发展,我国的特种胶粘剂研究,为促进特种胶粘剂 研究应用向民用市场转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军 工办将于5月28日在山东威海市召开首届全国特种胶粘剂 研究应用技术研讨会。
4、军事上的应用 用于军用飞机轻型轰炸机,主要以亚音速或跨音速飞
精细化工工艺学胶粘剂

环氧类胶粘剂主要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两大部分组成。为改善某些性能,满足不同用途还可以加入增韧剂、稀释剂、促进剂、偶联剂等辅助材料。由于环氧胶粘剂的粘接强度高、通用性强,曾有“万能胶”、“大力胶”之称,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建筑、化工、轻工、电子、电器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品种很多,其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的指标尚未统一。
6
高温固化胶,固化温度>150℃。
7
其他方式固化胶,如光固化胶、潮湿面及水中固化胶、潜伏性固化胶等。
三、胶黏剂分类及组成
01
04
02
03
结构型胶黏剂
非结构型胶黏剂
按胶接强度特性分类
次结构型胶黏剂
化学反应型胶黏剂:有活性基团的线型聚合物,当加入固化剂后,由于化学反应而生成交联的体型结构,从而产生胶接作用。
热塑性树脂溶液胶黏剂:热塑性聚合物加溶剂配制而成。
热熔胶黏剂:是以热塑性聚合物为基本组分的无溶剂型固态胶黏剂,通过加热熔融黏合,然后冷却凝固。
第四部分 胶 粘 剂
胶粘剂是一种能把其他材料紧密粘合在一起的物质;以各种树脂、橡胶、淀粉等为基体材料,添加各种辅料而制成的。
胶黏剂是一类古老而又年轻的材料。 早在数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胶黏剂。 许多出土文物表明,5000年前我们祖先就会用粘土、淀 粉和香松等天然产物做胶黏剂;4000千多年前就会用生 漆做胶黏剂和涂料制造器具;3000年前的周朝已用动物 胶作木船的填缝密封胶。
目前,胶黏剂的应用已渗入到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在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如据报导:国外在生产一辆汽车中要使用5~10kg胶黏剂;一架波音飞机的粘接面积达到2400m2 ;一架宇航飞机需要粘接30000块陶瓷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理论
❖ 该理论认为:在胶接接头中存在双电层,胶接 力来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
❖ 胶接功等于电容器瞬间放电的能量,计算公式 如下:
2Q 2 WA h
WA--胶接功;Q--电荷表面密度; h--放电距离;ε--介质的介电常数 前苏联:Mcbain J W.J Phys Chem,1926,30:114
纳米胶粘剂是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纳米胶粘剂,有 可能在席卷全球的“纳米经济”急战中,抢夺一个技术制高点。 纳米胶粘剂将成为一颗耀眼的新的科技明星。
❖ 3)发展多功能胶粘剂 当一种胶粘剂同时具有多种功能的时候,它的应用价值往往
陡增,所以多功能胶粘剂是胶粘剂工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 4)发展军事、国防用胶粘剂
发展军事、国防用胶粘剂是未来战争和防恐、反恐的需要, 因此它必定有着长足发展。
第三章 胶粘剂
第三章 胶粘剂
相关定义
❖胶接接头(adhesive joint):通过胶粘剂而得到 的组件。
❖ 被粘物(adherends):接头中除胶粘剂外的固 体材料。
❖ 粘结(adhesion):胶粘剂把被粘物所受的载荷 传递到胶接接头的现象。
❖粘附力(practical adhesion):强度由被粘物和 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决定。
第三章 胶粘剂
胶粘剂的固化
❖ 固化:通过适当方法使胶层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热熔胶的固化
按
溶液型胶的固化
固
化
乳液型胶的固化
方
增塑糊型胶粘剂的固化
式
反应型胶粘剂的固化
第三章 胶粘剂
3.3 粘结接头的设计
❖1 接头及其受力情况:相当复杂,主要机械力
1
防腐蚀
2
用于军事领域
3
用作生物医用
4
防恐反恐
第三章 胶粘剂
f.胶粘剂发展趋势
❖ 1)发展无溶剂性胶粘剂 现行的许多胶粘剂都含有大量挥发性很强的溶剂,这些溶剂
不仅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近年 来,引起了公众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样自然给胶粘剂工业带来 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向无溶剂的胶粘剂发展。 ❖ 2)发展纳米胶粘剂
剪切力 拉伸力
剥离力
不均匀扯离力
第三章 胶粘剂
接头形式选择原则
2 接头形式选择原则: ❖ 胶层承受剪切力和拉伸力,
避免剥离力和不均匀扯离力。 ❖ 增加粘结面积 ❖ 防止层间剥离 ❖ 避免应力集中 ❖ 胶层均匀 ❖ 加工容易,方便
第三章 胶粘剂
粘结接头类型 ❖粘结接头类型:型样各异,变化多端
对接接头(butt joint) 斜接接头(scarf joint) 搭接接头(lap joint) 套接接头(dowel joint)
吸附理论
❖ 吸附理论认为胶接过程分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胶粘剂分子通过布朗运动,向胶接 物体表明移动扩散,使二者的极性基团或分子 链段互相靠近。
❖ 第二阶段:吸附力产生。作用能E如下
试中:
E
2 R6
4
/(3kT )
2
3
8
2
I
--分子偶极矩;I--分子电离能;R--分子间距离
--极化率;k--波耳兹蔓常量;T--热力学温度
第三章 胶粘剂
3.2 粘接原理
❖吸附理论 ❖胶接作用是胶粘剂分子与被胶接物分子界面
发生吸附作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特点: 1. 范德华力和氢键力 2. 具有热力学平衡 3. 根据胶接功可计算胶接强度 4. 润湿影响胶接强度
第三章 胶粘剂
范德华力
偶极力:极性分子间的引力, 即偶极距间的相互作用力。
子扩散,胶接强度也有增加。 4.极性与极性和非极性与非极性聚合物之间
式中:u1, u2——偶极矩
R——距离;T——绝对温度 K——波尔兹曼常数
诱导偶极力:由于受到 极性分子电场的作用而 产生的。
式中: 化率;
ua11,,
ua22
——分子极 ——偶极矩
(永久,诱导)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 间的作用力。
式中I1,:I2I1, I2 ——分子
电离能
在范氏力中 起主要作用
第三章 胶粘剂
第三章 胶粘剂
将被胶接材料和固化的胶粘剂层理想化为电容器,即在胶接 接头中存在双电层,胶接力主要来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静 电引力的产生是相1电荷场相2电荷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贡献
成功地解释了粘 附功与剥离速度 有关的实验事实
缺陷
• 静电引力(<0.04MPa)对胶接强度的 贡献可忽略不计
• 无法解释用炭黑作填料的胶粘剂及导电 胶的胶接现象
Com2p0a0n7.y9 LOGO
3.1 胶粘剂的定义及特点
❖ 胶粘剂(黏合剂)eltadhesive: a定义:靠界面间作用使各种材料牢固地粘接 在一起的物质。
❖ b胶粘剂的组成:
粘料
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
稀释剂 填料
组成
增塑剂和增韧剂
偶联剂 和其他助剂
第三章 胶粘剂
c胶粘剂的分类
❖ c胶粘剂的分类:胶粘剂种类繁多,组分各异, 有多种分类方式。
胶粘剂湿润被胶接材料的表面
产生物理吸附
H2O
高的胶接强度
第三章 胶粘剂
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的缺陷: 1. 解释不了胶粘剂与被胶粘物之间的胶接力
大于胶粘剂本身的强度。 2. 解释不了胶接强度大小与分子间的分离速
度关系。 3. 解释不了对于高分子化合物极性过大,反
而胶接强度降低。 4. 解释不了水的影响。
• 无法解释由两种以上互溶高聚物构成的 胶接体系的胶接现象
• 不能解释温度、湿度及其它因素对剥离 实验结果的影响
第三章 胶粘剂
扩散理论
❖ 观点:胶粘剂和被粘物分子通过相互扩散而形成 牢固接头。
❖ 特点: 1.胶接强度与接触时间,胶接温度,胶接压
力,胶层厚度有关系。 2.胶粘剂分子量越高越不利扩散。 3.分子链的柔韧性增加,侧基减少,有利分
出处:Hofrichter C H.Ind.Eng.Chem,1948,40:329
第三章 胶粘剂
结论
胶粘剂与被胶接材料 表面间的距离是产生 胶接力的必要条件
胶接体系内分子接触 区(界面)的稠密程 度是决定胶接强度的 主要因素
物质的极性有利于获得 高胶接强度,但过高会 妨碍湿润过程的进行
必要非充分条件
1、按物理形态分类: 水溶液型、溶液型、乳液(胶乳)型、无溶
剂型、固态型、膏状或糊状。 2、按化学成分分类:
1)无机胶粘剂 2)有机胶粘剂 3、按来源分类 1)天然胶粘剂 2)合成胶粘剂
第三章 胶粘剂
d.胶粘剂的性能
耐温性
低污染性
轻质性
粘接无破坏性
第三章 胶粘剂
e.胶粘剂的应用
胶粘剂除有传统的粘接用途,还有一些新的、巧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