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标点符号专项练习及答案.doc
初一语文标点符号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语文标点符号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座城楼看起来有三、四年的历史了。
B.明天的旅游,你是去呢?还是不去?C.春天,好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D.轰轰烈烈的“彩屏旋风”尚未停歇,围绕摄像手机市场展开的新一轮儿的“中洋大战”又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答案】C【解析】A中“三四”见不用标点符号;B中选择问,第一问应用逗号;D“山雨欲来风满楼。
”中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吗?”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D.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答案】B【解析】A.将说的话分为前后两部分,所以,这里不需要用冒号,将冒号改为逗号。
C.这句话没有疑问的意思,它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所以,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将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
D.这句话将问号用错了位置,意思是给这些新来的同志安排工作了没有,应将问号改为逗号,将句号改为问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点评: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
解答加标点符号类题目,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几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
最后要运用平时积累的有关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例如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问号用在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后,当然,这个句子必须是一句完整的问句,不能话梅说完,就用问号隔开。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他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C.国学经典书籍中,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D.“你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答案】A【解析】B.错用了顿号,“十七、八岁”表示的是十七岁和八岁,正确的应该为“十七八岁”。
七年级语文(完整版)标点符号及使用专项练习及解析

七年级语文(完整版)标点符号及使用专项练习及解析一、初中语文试卷标点符号及使用1.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
②它有很多种类,在春节期间张贴的,称为春联。
③如“一元复始,听爆竹声声辞旧岁,万象更新,看梅花点点迎新春”,就是一副年味儿浓郁的春联。
④春联在寥寥数语中寄托着人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愿,可谓寓意吉祥、语言简洁。
(1)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改写第②句画线部分,使表达更生动。
(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3)第④句中的语句前后不呼应,请写出修改建议。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节目赫赫扬扬,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
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宝藏》播出的时机,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①说起文物,也总让人想到历史的冰冷,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
但其实博物院文化的流行早有端倪,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也曾风靡一时。
而《国家宝藏》以历史文化的内核,②综艺的外壳,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的“纪录式综艺”。
③节目组请来的演员影响力能辐射到各个年龄阶层,节目组在表演上精准要求演员,让其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④文物。
格物致知,以物载情,咏风调雨顺,颂国泰民安。
它能燃起你对中华文化的热情,拉起你的手守护历史,守护世界的记忆。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赫赫扬扬B.辐射C.精准D.格物致知(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满屏喧嚣浮躁的泛娱乐化包围中,一鸣惊人。
此档栏目,和诗以歌,让诗文与音乐“金风玉露一相逢”,①将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为古雅的字句注入时尚新鲜的旋律血液。
七年级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附参考答案)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C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D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中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B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抚今追昔,想起的是春天的故事;极目望远,看到的是秋天的收获。
C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
D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B“快回来!”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C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怎样立意?怎样开头……D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你读过篇幅短小却蕴涵丰富的短诗吗?这种诗被称为□小诗□,五四运动后□它曾盛行一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繁星》和《春水》□这两部作品以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标点符号、修辞、语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标点符号、修辞、语法专项练习题1.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
”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4.下面是同学们对名家散文中语句的修辞和表达效果的分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赋予了小草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已萌芽的情景。
“钻”字表现出春草破土而出的力量,表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卧”字赋予了小村庄和雪以人的情态,将雪景比作小水墨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下雪过后小村庄淡雅的景色。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连用两个“盼望”,突出强调了作者期待春天来临的急切和喜悦的心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标点符号、修辞、语法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标点符号、修辞、语法专项练习题1.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朱自清曾这样赞美春天:“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
”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4.下面是同学们对名家散文中语句的修辞和表达效果的分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赋予了小草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已萌芽的情景。
“钻”字表现出春草破土而出的力量,表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卧”字赋予了小村庄和雪以人的情态,将雪景比作小水墨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下雪过后小村庄淡雅的景色。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连用两个“盼望”,突出强调了作者期待春天来临的急切和喜悦的心情。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 题型专练四 标点符号 有答案(2024年)

题型专练四标点符号类型一:顿号、逗号、分号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2.带语气词的并列短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时不用顿号,表示确数时要用顿号。
5.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
6.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7.分号一般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则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类型二:问号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并没有疑问语气,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疑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问句,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3.选择问句是最后一问才用问号,其余用逗号;连续问不同的问题,每个问句后面都用问号。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类型三:冒号1.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后面,表示分项说明或引起后面的话。
2.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
3.冒号的提示作用一定要管到句子的末尾。
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4.“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前,用冒号;“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
5.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如“即”“就是”……)同时使用。
类型四:引号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引号的外面。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4.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转述出来,不直接引述时,不用引号。
5.特殊称谓或有特定含义的词语要加上引号。
类型五:书名号1.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歌曲、电影剧作等要用书名号,不能用引号。
2.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
3.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专项训练

时间:10分钟 满分:14分 得分: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提起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想起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即屈原。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词句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 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 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导析:A B项,句号应该是全句的结束,放在引号外;C项,“当你……”两个短句并列,中间用 分号,应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D项,“是……还是……”属于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第二问号 应改为逗号。
导析:D A项,本句不是疑问句,应将号改为逗号;B项,句子最后的感叹号应放在引号里面;C 项,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分号。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就是“自我”不断 实现的过程。 B.在阳光的照耀下,森林、田野、山峦、河流……等,显现着越来越绚丽的色彩。 C.医学专家指出,大量快速地进食冷饮,会损伤孩子稚嫩的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痉挛,导致腹痛,腹 泻,食欲不振。 D.年少时,眼神澄澈,心地纯良;长大了,受到名利、欲望、贪婪等熏染,变了质,走了味,失了魂。
导析:D A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鸭子”后面的顿号应改为逗号;C项,两个感叹号 都应放到引号内。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B.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初一语文标点符号试题答案及解析_

初一语文标点符号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座城楼看起来有三、四年的历史了。
B.明天的旅游,你是去呢?还是不去?C.春天,好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D.轰轰烈烈的“彩屏旋风”尚未停歇,围绕摄像手机市场展开的新一轮儿的“中洋大战”又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答案】C【解析】A中“三四”见不用标点符号;B中选择问,第一问应用逗号;D“山雨欲来风满楼。
”中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
B.泰兴人才辈出,孕育了丁文江、吴贻芳、朱东润……等一批杰出人物。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它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为“四书”。
D.“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
”那人问道。
【答案】C【解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
可采用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句中顿号用得不对,“三四次”是一个词,B句有“等”就不有省略号,意义重复,D句问号在“老婆婆”后面,故选C。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天上的街市》原题为“天上的市街”,收入他的第二部诗集《星空》。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C.穿了这样的衣服,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D.我的整个身心感觉到,他们像我一样年轻、快乐、幸福。
【答案】C【解析】无疑而问,第一个问号改逗号,第二个问号改句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养眼”即好看,“PK”即挑战(单挑),两个加点的网络用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B.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
C.“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D.“注意上面,”王悦说:“上面有块土掉下来了!”这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全部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符号及答案
点符号使用方法
1.下列句子中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了拜的,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女郎的是黑的,是金黄的?
B.在中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我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花草木⋯⋯都是世界最美的。
C.了演出市及演行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出了“演个人活管理行
法”。
D.她:“有么心的民警,有么多好街坊,我呀!得活一子啊!”
答案 B.A的号改句号;C的引号改名号;D的前一感号改逗号。
2.下列句子中逗号使用不当的一是()
A.史明,任何力量都不能阻人民前的步伐。
B.一路上,山形,掌故,他都描述得真真切切,活的。
C.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D.,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事。
答案 C.“平常”之后的逗号改冒号。
3.下列各句中冒号使用正确的一是()
A.“ 律要明,” 厂:“ 律不明,不能打仗。
”
B.工人走技校,学代科学;民跨出家,搞起商品:工都代化大做
献。
C.比开始了,同学高喊着:“加油!加油! ”的口号运加油。
D.小王来信的意思是:“她在那儿学和工作都很好,不用念。
”
答案 B.A冒号改逗号;C冒号去;D冒号和引号去。
4.下列各句中号使用正确的一是{}
A.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是先到老婆子家然后再作乞丐的呢? B.事明明是他干的,装作不知,是干的?
C.三年的高中生活,有人我什么最忘?我答不上来。
D.在世界水日到来之,你想没有,如果一天没有了水,个像西瓜一的小小寰球会成什么子?
答案 D。
A前一号改逗号;B号改句号;C号改逗号。
5.下列各句中引号使使用正确的一是( )
A.“最重要的是,”他道:“我心中要有弱者的同情与心”。
B.古人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C.杜甫有一个愿望:“会当凌,一众山小”。
D.迅的两句,“横眉冷千夫指,俯首甘孺子牛。
” 成我的座右。
答案 B。
A冒号改逗号,句号在括号内;C句号在引号里面;D引号里的句号去。
6.下列各句中省略号使用有的一是( )
A.——吐吐,吐吐⋯⋯到站了。
B.她一扑去,抱着女儿已僵冷了的身体,放声大哭起来⋯⋯
C.在村插,他自学了文、史、生物、化学⋯⋯等。
D.有一首:“ 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古丘。
⋯⋯”其“ 虎踞”就与在
的“虎踞龙盘”不同。
答案 C。
省略号不能和“等”同用。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不是反对学习和借鉴,而是强调一—笔者深知他的忧心——任何一种文化的“现代”,都只能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过去”的延续。
B.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C.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
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脚下。
D.江泽民总书记要求“各级干部少应酬、多学习,少说空话、多帮实事,少一点主观主义,多一点调查研究。
”
答案 D。
句号在引号后面。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请说说,你在台上装腔作势是出于你的内心需要?还是为了低档观众的愿望?
B.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C.《说文解字》解释“读”的含义时指出:“读,诵也。
”也就是说,读,是出声地阅读或背诵。
D.15 年过去了。
面对未来,我们必须有所继承,有所创新。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向读者奉献什么呢?
答案 A。
两个问号分别改为逗号和句号,因为这是陈述句。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关于什么是形象思维,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B.除了你能去,谁能去?他吗?他能去吗?我看他不能去吧?
C.这个家庭,书籍、衣服、杯、盘、碗、碟都放得井井有条。
D.相反,在另一些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如飞机、火箭、电视等。
答案 C。
“杯盘碗碟”是与“书籍”“衣服”并列的,故“杯盘碗碟”之间的顿号应删去。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正确的观点,不是简单的教条,不是空洞的观点,而是从具体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B.“学而不厌”出自《论语》( 述而) ,常与“诲人不倦”连在一起使用。
C.真笨哪,你这人!
D.顾名思义,“华新( 电风扇) 的名气是吹出来的”这句广告中的吹字是指“吹风”,若理解为“吹牛”,那可就叫人不可思议了。
答案 B。
“《论语》( 述而 ) ”改为“《论语·述而》”
1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顶是( )
A.晚霞消失了,明天还会再现;青春消逝了,就不会再来了。
同学们,一定要争朝夕啊! B.“请你包涵”,这句话包含着他的待人修养。
C.《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D.街道一度出现脏、乱、差,市民们怨声载道。
答案 C。
“激流三部曲”书名号改为引号。
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不估量主客观条件,轻率地提出某种要求、主张,是为不揣冒昧。
(多用作自谦之语)B.《索菲的抉择》末尾那段长时间的索菲特写镜头,我永生不会忘记:泪早已流尽了,干涩的双眼仍张得大大的.在盼望着什么?
C.古人有诗:“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虽然琐细,渎后感觉心中暖暖的,大过印度洋
的暖流。
D.接下来,人一句“哦——地球腹”,便回答了海水是眼泪的原因。
答案 B。
句末号改句号。
14.下列各句中点符号使用有的一是( )
A.可能有人会架机上的乘客于迂腐,是否和歹徒搏斗千一的事情要通
表决来行,不是明着生之?采取表决的方法是不是因生怕死?
B.小路无人不知,因史哲学家歌德、斯培斯、黑格、伯、海德格⋯⋯都曾在
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 眺,可以望古城的石、瓦和行渺的河沿。
C.两个人不私下切磋,而且公开学。
开,“一之众,池水立涸,”朱
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被老百姓朱渡。
D.一个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追究一个形而上学的;争、座无虚席,只听一
关于道德的: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念两个著立言的人⋯⋯什么的社会才允的事情?
答案 C。
逗号在引号之后。
15.下列各句中点符号使用有的一是( )
A.美国有的家甚至奉其者:“你一定要《瓦登湖》,如果没有的,
你可以描写自然界方面面的部分。
”
B.近来,媒体的有关道引起了人“数字地球” 一概念的趣,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地球呢?
C.全运用了比、人、排比、偶等手法,构,构思精妙,意境幽深,具有烈
的感染力。
D。
东晋人温峤被评为“过江第二流之高者”,大概相当于中上类,便感到很难为情,“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近之间,温常失色”。
( 《世说新语·品藻》)
答案 D。
括号前的句号移至括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