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课件

合集下载

高脂血症PPT课件

高脂血症PPT课件

脑卒中: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 据,均推荐给予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
若患者基线LDL-C≥2.6mmol/L,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证据明确;而基线LDL-C<2.6mmol/L时, 目前尚缺乏临床证据;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目标值为 LDL-C<1.8mmol/L。
≥6.2 4
≥5.7 2
≥4.16 ≥2.75 ≥3.64 ≥2.20
≥5.2 0
≥3.12 ≥1.98
<5.72 <3.64 <2.20 <5.20 <3.12 <1.98 <4.68 <2.60 <1.76
* 危险因素是指除TC及LDL-C以外的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
根据不同危险程度确定调脂目标值; 调脂可减少冠心病事件发生; 中等危险的高血压病患者应启动他汀治疗; 对于收缩压>143.5mmHg的亚组人群,他汀与降压药联合应用,使心血管危险下降更为显著。
来自《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1、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医学营养治疗,制定合理食谱——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 其他:戒烟;限制饮酒等
2、增加运动: 每周运动3-4次,每次运动30分钟,可采取慢跑或快走的运动方式 中 等 强 度 长 时 间 的 走 跑 锻 炼 能 够 提高 血 脂 异常 人 群 的 心 脏 功 能 中老年人运动心率: 男性 117 ~ 133 次/ min, 女 性119~ 128 次/ min。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 超过5.27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

高脂血症的治疗及预防PPT课件

高脂血症的治疗及预防PPT课件
继发性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

床 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型高脂血症
低HDL-C血症
4
二、血脂异常的危害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疾病(ASCVD,包 括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等)发 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为黄色瘤、脂肪肝、胆石症等。
5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脑中风/肾功能不全/周围血
27
(四)生活方式改变
1.饮食 五个原则: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 维饮食
28
29
油脂类50克
奶类及奶制品250克
豆类及豆制品50克 畜禽肉类50-100克 鱼虾类50克 蛋类3-4个/周
蔬菜类400-500克 水果类100-200克
谷类300-500克 糖 10克
30
2.控制体重(BMI 20.0~23.9)
达标
16
(一)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
依据ASCVD发病危险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是 血脂异常防治的核心策略。
个体发生ASCVD危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胆固醇 水平高低,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ASCVD,以及其他 危险因素的数目和水平。
17
注:ASCV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18
(二)治疗原则
1. 临床上应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定是 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
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慢性代谢异常,目前只能 靠药物控制。如果停药,多数病人的胆固醇水平在 1-2周后又回升到治疗前水平。
降胆固醇治疗的目的是防止心血管疾病,他汀 类药物只有长期服用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25
26
服药期间定期复查
首次服药后4-6周复查一次; 血脂达标: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一次。 血脂未达标:每3个月监测一次。 如治疗3-6个月后仍未达标,需调整药物。 每次调整药物后都应在6周内复查。

《高血脂的防治》课件

《高血脂的防治》课件

均衡饮食
合理搭配营养,增加蔬果和全 谷类食物的摄入,限制高脂肪 食物。
器官受损
长期高血脂会损害内脏器官,包括肝脏、肾脏等,影响其正常功能。
高血脂的预防
健康饮食
经常锻炼
选择低胆固醇、低脂肪的食物, 增加蔬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 等,帮助控制血脂水平。
减轻压力
通过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等 减轻负面心理压力,有益于预 防高血脂。
高血脂的治疗
1
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改善饮食、增加运动等健康生活
药物治疗
2
方式调整,控制高血脂。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如他汀类
药物,帮助降低血脂水平。
3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调整治疗方案以 保持血脂水平稳定。
改变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1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选择优质蛋白和健康脂肪。
2 摄取足够纤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水果、蔬菜等,有益于胆固醇代谢。
3 避免高糖食物
限制糖分和简单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高血脂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适用于血脂水平过高且无法通过生活方式改善的人群,常用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
预防高血脂的生活方式建议
减轻压力
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 等,减轻心理压力。
增加运动
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 散步、游泳等,帮助控制血脂 水平。
《高血脂的防治》PPT课 件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 疾病。
高血脂的定义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 病的发生。
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的防治PPT课件

高血脂的防治PPT课件
因素。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摄人过多与高胆固醇血 症形成有关。
2.遗传因素 继发性高脂血症
系指由于其他原发疾病所引起者,包括:糖 尿病、肝病、肥胖等。
哪些人易得高脂血症?
有高血脂家族史者;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有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者; 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
调脂治疗中的 常见问题
该多久测一次血脂?
一般正常人,每2年检查1次; 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查1次; 高危人群和高血脂患者,应听从医
生指导定期复查血脂。 服药后的血脂检测:
首次服药后每1-2个月测1次; 然后每2-3个月测1次; 达标后每6个月-1年测1次。
验血脂前应做些什么准备?
哪些食物有降脂功效?
十大降脂美食 苹果 胡萝卜 玉米 海带 大蒜 牡蛎 杏仁 牛奶 蜜橘 茶
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 就能达到降脂的目标吗?
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是防治高脂血症的基础,但其降 低血胆固醇的幅度却是有限的。饮食控制试验的结果 显示:饮食控制降胆固醇的最大幅度仅为15%。
运动疗法的降胆固醇作用也与之相似。 因此,对于高脂血症的患者而言,在饮食控制和运动
3-5-7 运动原则 一天步行3公里(或5000 步) 一星期至少5次 运动心率小于(170-年龄)次/分

高脂血症的饮食原则
调脂药物治疗
调脂药物的分类: 他汀类:以降低胆固醇为主,如舒降之、普拉固等; 贝特类:以降低甘油三酯为主,如诺衡、力平脂等; 烟酸类; 树脂类:如消胆胺、降胆宁;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 其他。
高血脂的防治
什么是血脂“血脂”是指血清 Nhomakorabea所含脂质的总称,
由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共同组成, 它们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其中,胆固醇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LDL-C)组成,且有好坏之分。

高脂血症ppt课件

高脂血症ppt课件
➢ LDL-C是降脂首要目标,越高危的人群越需强化干预 ➢ LDL-C没有“正常值”,证据范围内“越低越好” ➢ 降低LDL-C的基石是他汀类药物 ➢ 降脂治疗的靶目标因危险分层而不同(6-3-0-7) ➢ 极高危患者必须选择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方能实现LDL-C降
至70mg/dL或降幅>50% ➢ 降脂治疗要关注用药安全性(肝酶(AST/ALT)超过正常上限3倍、肌
11
治疗后LDL-C水平(mg/dl)
证据范围内,LDL-C“越低越好”
>80-100 >60-80 >40-60 ≤40
危险比例
对照 0.80(0.59,1.07) 0.67(0.50,0.92) 0.61(0.40,0.91)
越低越好
J Am Coll Cardiol 2005;46:1411– 6 12
TC≥5.18 (200)
LDL-C≥3.37 (130)
TC≥4.14 (160)
LDL-C≥2.59 (100)
TC≥3.11 (120)
LDL-C≥1.81 (70)
药物治疗开始
TC≥6.99 (270)
LDL-C≥4.92 (190)
TC≥6.22 (240)
LDL-C≥4.14 (160)
酶超过正常上限5 倍应暂停服药)
降脂达标 任重道远!
26
ACTIVE基层医师培训项目指定培训教材
强化降脂 保护心脑
1
血脂是血浆内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血脂的“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H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乳糜微粒(CM)

最新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最终稿PPT课件

最新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最终稿PPT课件

现代生活方式:沙发、土豆文化 威胁人们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内容提要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情况 具体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指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 二级预防:指的是在那些已经发病的个体身上预防和减少疾病的恶化以及死亡的发生率
主要
次要
新近提出
年龄
体力活动减少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性别
肥胖和超重
血管内膜损伤
高脂血症
A型性格
饮食中缺少抗氧化剂
高血压
遗传
胰岛素抵抗
吸烟
微量元素
铁贮存增多
糖尿病
缺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多态性和过度表达
抗原-抗体作用
左心室肥厚
维生素
纤维蛋白原增多
某些酶活性降低
同型半胱氨酸增高
……
感染(病毒、衣原体、细菌)
一级预防中危险因素的概念
不可更改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中CVD的病史,依据这些可以确定出高危人群 行为危险因素包括:缺少运动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吸烟或酗酒 生理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肥胖、血脂问题和糖尿病,这些有可能是由危险行为所致的结果
我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排序
我国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卒中) 发病危险80%与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和 糖尿病有关,其中: 34.9%归因于高血压 31.9%归因于吸烟 11.4%归因于高胆固醇血症 3%归因于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防治方针
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发病率 干预疾病进程——减少事件率 目标:让个体不发病或晚发病,发病后能带病维持到预期寿命 目前医学的水平对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病还是不能彻底治愈的!故这些慢性病又称为终身性疾病!但这些疾病是可防、可控的!

高血脂ppt课件全篇

高血脂ppt课件全篇
.
祸从天降!刘先生突发脑血栓
刘先生有喝酒、抽烟、大吃大喝的习 惯,但他身体一直很好,很少和医院 打交道。有一天在晨起洗漱中突然右 半身活动不灵,口齿不清,急送医院 诊断为脑血栓,化验发现血胆固醇高, 医生说他突然发病与长期高胆固醇血 症有关
.
其实不幸是可以避免的
从现在开始, 关注高血脂、防患于未然
.
患病率高,未受重视
我国现有1.6亿高血脂患者,但很多人并 未重视
.
关注高血脂
.
忽视高血脂,老王大面积心梗
老王5年前体检时发现血脂高,医生建 议他服用降脂药,但老王未感觉不适, 拒绝服药。几天前突发大面积心肌梗 死,紧急住院抢救才保住了生命。医 生说如果当时有效控制高血脂,有可 能避免这次事件,老王追悔莫及。
【不良反应】 腹痛,便秘,胃肠胀气,
疲乏无力,头痛。罕见肝炎及过敏反应
.
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和脑卒中 的防治。
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水平轻到中度升 高,始服剂量5mg,如需调整剂量需间隔 4周以上。最大剂量80mg晚间顿服。当 LDL-C 降 至 75mg/dl ( 1.94mmol/L ) 或 TC降至140mgt/dl(3.60mmol/L)时,应减 量。
关注血脂
.
高脂血症
危害 原因 监测 治疗 生活方式
.
高血脂的分类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 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 <1.70毫摩尔/升。(2.8-6)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 醇<5.72毫摩尔/升。(0.56-1.71)

高脂血症ppt课件

高脂血症ppt课件

合适范围 <5.18 <200 <3.37 <130
<1.76 <150
边缘升高
5.186.19
200239
3.374.14
130159
1.7- 1502.26 199
升高 ≥6.19 ≥240 ≥4.14 ≥160 ≥1.55 ≥60 ≥2.26 ≥200
降低
<1.04 <40
LDL致动脉粥样硬化
达标
血脂检测项目
• 基本检测项目:TC,TG,HDL-C,LDL-C
• 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性评价和给予降脂药物 治疗的个体,都应进行这四项检测
• 其他检测项目
• 非HDL-C • 小而密的LDL • 脂蛋白(a) • 载脂蛋白AI • 载脂蛋白B
血脂异常的检出
• 建议一般人群进行健康体检(包括血脂测定) • 应该包括前来医院就诊的所有血脂异常和心血管
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 有皮肤黄色瘤者; •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 其他可考虑作为血脂检查的对象:
• 40岁以上男性; • 绝经期后女性。
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定义
• 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共同决定了个体发 生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称之为多重危险因素 的综合危险
• 用“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 中)危险来反映血脂异常及其他心血管病主要 危险因素的综合致病危险
病易患人群 • 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
。 • 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
定血脂。 • 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
24小时内检测血脂。
血脂检查的重点人群
• 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病者;
• 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 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Dyslipidemia: Established Therapies
and Emerging Paradigms
Sidney C. Smith, Jr. MD
Professor of Medicine Director,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Science and Medicine
When to Start Cholesterol Lowerin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The cardiovascular specialist or attending physician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starting some form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therapy in patients upon discharge from the hospital after acute coronary events……….The cardiovascular specialist thus should insure that appropriate therapy is initiated and maintained.”
4S: Treatment Benefit in Subgroup With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FG 110-125mg/dL)
Total mortality 0
Coronary mortality
Major coronary
events
Revascularization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Most MIs Arise From Smaller, Non flow-limiting Stenoses
80
68%
60
Percent of MI 40
Patients
20
18%
PCI CABG
14%
0 <50%
-10
-20
in events -30 (%)
-40
-50
-46
-60
-56
P=0.005
Haffner SM et al. Diabetes. 1998;(suppl 1):A54. Abstract.
-40 P=0.001
-43 P=0.010
Clinical Trial Findings: The Statins
0
%
-10
-20
-30
-30 * -40
-33 *
-29 †
-28 ‡
-22 §
*Confidence interval (CI) not reported. †95% CI, 14%-41%. ‡95% CI, 16%-37%. §95% CI, 12%-31%.
Hebert PR et al. JAMA. 1997;278:313-321.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1° prevention • Studies support treatment in various patient groups
– women – elderly – diabetics
Lipid Lowering 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of Vascular Disease
1. When Should Lipid Lowering Therapy be started?
2. What should be the Treatment Goal? Findings of the HPS Study.
3. Should HDL – Cholesterol be a Target?
0
Diabetic, simvastatin
Diabetic, placebo
- P=0.002
Nondiabetic, simvastatin
Nondiabetic, placebo
- P=0.0001
1
2
3
4
5
Yr since randomization
32% 55%
6
Pyörälä K et al. Diabetes Care. 1997;20:614-620.
CARE LIPID
LDL LDL Rx RRR ARR NNT 188 122(-35%) 34%* 8.5% 12 139 98(-32%) 24%* 3.0% 34 150 113(-25%) 23%* 3.4% 30
WSCPS 192 159(-26%) 29%* 2.2% 46 AFCAPS 150 113(-25%) 36%^ 1.8% 56
4S: Major CHD Event Reduction in a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15.00
04..9000
Proportion without
major CHD event
03..8000
0.70 2.00
0.60 1.00 0.50 0.00
50%–70%
% Stenosis
>70%
Adapted from Falk et al. Circulation 1995; 92:657–671.
Effects of Statins on Coronary Disease: Primary & Secondary Prevention
Study 4S
• Statins LDL-C by 25%-35% • Benefits at various LDL-C levels; evident soon after therapy • in LDL-C required for in CHD morbidity/mortality • in all-cause mortality in 2° prevention and in
* = NFMI/CHD mort. ^ring LDL-C on CVD Events and Total Mortality
Nonfatal/
CVD
Total
LDL-C fatal CHD Stroke mortality mortal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