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19霍金的伟大与不幸
向命运挑战——史蒂芬·霍金_小学作文

向命运挑战——史蒂芬·霍金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向命运挑战——史蒂芬·霍金,感谢您的阅读!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些崎岖与坎坷。
这跟命运有关,命运到底是什么呢?是霍金哪悲惨的人生。
每当我们在休闲玩乐时,霍金却孤独一人在实验室里默默无闻的做着实验;每当我们在吃香喝辣时,霍金却在让别人喂饭;每当我们在玩乐时,他却只能在实验室里读书看报……这就是霍金哪悲惨凄凉的命运。
霍金出生那天,恰好是伟大科学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
后又因霍金那些伟大的发明使人们认为他是伽利略先生的转世。
霍金在十七岁那年顺利入读英国牛津大学,学业毕业后他开始研究宇宙学。
过了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能够导致肌肉萎缩的绝症—卢伽雷氏症。
但他重拾信心,从挫折中站了起来。
七十年代,他与科学家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
他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着时间减少。
在1978年时,霍金发现了黑洞最终会因发生爆炸而消失。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
在这期间,他又因患上了肺炎,做了支气管手术而从此无法说话。
霍金还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被人们称作宇宙之王!在他患病后,他通过语音合成器写出了一部世界著作——《时间简史》。
虽然大家都认为他很不幸,但他在科学史上的所有成就都是在他患上卢伽雷氏症后获得的。
他凭借着自己坚强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个女记者问:“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唐突与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默。
尽管这样,他的脸上依然充满了恬静的微笑;他艰难地叩击键盘,随着语音合成器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
人们纷纷拥向台前,簇拥着这位无比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根据霍金材料写作文

根据霍金材料写作文你知道霍金吗?那个坐在轮椅上,却仿佛能洞悉整个宇宙奥秘的传奇人物。
霍金的一生就像是一部充满了超级英雄情节的电影,只不过他的战场不是什么外太空或者奇幻大陆,而是他自己那被病魔严重摧残的身体和浩瀚无边的科学世界。
你想想,他二十多岁就被诊断出患有渐冻症,这就好比命运突然给他开了个超级大玩笑,告诉他:“小子,你以后身体就像被冻住了一样,啥都不好使了。
”换做一般人,可能早就哭天抢地,觉得生活没希望了,就躺床上自怨自艾等着生命结束了。
但是霍金呢,他偏不!他就像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身体虽然被困在轮椅上,但是他的思想却像超级火箭一样冲向宇宙深处。
他的那双眼,虽然看起来没什么神采,但是却仿佛有着看穿一切的魔力。
他用仅能活动的几根手指操作着特制的仪器,一点一点地敲出那些震惊世界的科学理论。
就好像他在和宇宙进行一场神秘的对话,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只能在旁边干瞪眼,惊叹于他的智慧。
霍金对宇宙的好奇就像一个小孩子对糖果的执着一样。
他不停地探索黑洞、时间的奥秘,每一个发现都像是他在宇宙这个大宝藏里挖到的金子。
他就像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只不过他的探险工具不是什么船或者飞机,而是他那聪明绝顶的大脑。
我们也应该像霍金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不要觉得每天的生活都是千篇一律,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像宇宙奥秘一样等待我们去发现的东西。
也许是路边一朵奇怪的小花,也许是邻居家那只总是很神秘的猫,又或者是数学课本里一道难解的题。
只要我们像霍金探索宇宙那样充满热情地去探索身边的一切,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有趣得多。
而且啊,霍金虽然是个科学大神,但他也特别擅长用简单的方式给我们这些普通人讲解复杂的科学知识。
他就像是一个科学世界的导游,带着我们这些小白游览宇宙这个超级大景点。
他让我们知道,科学不是那些戴着厚厚眼镜、整天在实验室里不出来的人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了解、去热爱的东西。
所以啊,咱们得向霍金学习,不管生活给我们带来什么挑战,都要像他一样,用乐观、好奇、坚强的态度去面对,去拥抱这个世界,说不定我们也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呢。
作文范文之作文霍金的故事

作文霍金的故事【篇一:我崇拜的偶像——霍金】我崇拜的偶像——霍金新华小学六年级王振轲生活中,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
我也不例外,我最崇拜的偶像就是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霍金。
他那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霍金21岁就患上了肌肉萎缩性脊椎硬化症,医生宣称他只能活两年。
但霍金并没有悲观地放弃自己,而是选择了坚强地与病魔做斗争。
他虽然下肢瘫痪,全身只有两个手指头能动弹,但大脑还能思索,跟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霍金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用他那脆弱的两个手指摸索到了宇宙的奥秘,发现了相对论、黑洞学说等科学理论,解开了宇宙未解之谜。
我被霍金坚强的意志深深地感动着。
我想到了自己——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平时却吃不了一点苦,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
仔细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
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残疾人对人类能有那么大的贡献,让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感到无地自容。
读了霍金的故事,我知道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乐观,什么是不屈不挠。
霍金,这个伟大的科学家,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他那伟大的精神。
我要像霍金那样,用顽强拼搏的精神去挑战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我要像霍金那样,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
霍金,我永远崇拜你!(辅导老师李磊)点评:文章开门见山点出了自己崇拜的偶像是霍金,结尾照应开头,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篇二: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故事作文】一九四五年的一天,克力富兰的孤儿院里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女婴,没有人知道她的父母是谁。
她孤独地长大,没有任何人与她来往。
直到一九六三年的一天,她莫明其妙地爱上了一个流浪汉,情况才变得好起来。
可是好景不长,不幸事件一个接一个的发生。
首先,当她发现自己怀上了流浪汉的小孩时,流浪汉却突然失踪了。
其次,她在医院生小孩时,医生发现她是双性人,也就是说她同时具有男女性器官。
为了挽救她的生命,医院给她做了变性手术,她变成了他。
关于霍金的作文素材(通用9篇)

关于霍金的作文素材(通用9篇)关于霍金的作文素材(通用9篇)在平时的学习中,许多人都不知道作文应该怎么写,这个时候,作文素材就派上用场了!那么,你知道哪些素材才是好用的作文素材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霍金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霍金的作文素材篇1霍金患了“卢伽雷病”不长,就绝对风瘫了。
从这以后,他绝对说不得话,有赖安装在辅助轮椅上的一个小会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施行互相谈话;看书务必倚赖一种翻纸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求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而后他驱动辅助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览……但他身残志不残,敢于冲向没有边际的太空。
霍金是乐观和幽默的。
他觉得他的残疾并没有给他带来非常多的绊脚石,相反有助于他静静地深刻思考纯理论问题;霍金是大众的,他没有把自个儿关在象牙塔里,而是尽力尽量地走过去公众。
他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科学普及作家。
霍金是刚强的,他21岁时被诊断患上卢伽雷病,这种恶疾的患者将逐层失去运动有经验,一般2至3年内失去生命。
17年初他失去了语言有经验,从这个时候起他表现思想的惟一工具是一台电脑语音合成器。
他以这么的身板子况且取得这么业绩,身壮力健的我们,又以前获得过啥子呢?霍金,被誉为“活着的爱因斯坦”,在他风采正茂时,却只能摇摆三根手指头,奉陪他的不出发影的只有那智慧的头脑。
别树一帜的是,当另外的人在恨怨时,他的思想已经长了翅膀,飞到浩瀚的太空去寻觅独有特别的欢乐,摸索敞开坍缩星的钥匙。
他有“即使把我关在果壳里,还是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的自信,凭著鉴定有毅力不屈的心志,打败了恶疾,发明了一个奇闻,也证实了残疾并非成功的绊脚石。
他之所以这么成功,源于一颗感恩的心,对性命的热烈地爱,对科研的热心诚恳,对知识的执著寻求。
残疾并不使人害怕,使人害怕的是没有魂灵的残疾。
霍金是实在勇士有决心直面惨淡的人的生活,有决心抵抗病魔的煎熬。
他不只是现代科教育界的泰斗,更是一位永恒战斗不息的人的生活斗士,他是谁?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霍金励志作文

霍金励志作文在这个广袤的宇宙中,有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以无比坚韧的意志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为了人类智慧的璀璨星辰。
他就是斯蒂芬·霍金。
霍金出生于 1942 年 1 月 8 日,在英国牛津。
他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非凡天赋。
然而,命运却在他 21 岁时,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他被诊断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渐冻症。
这种疾病会逐渐剥夺人的行动能力,甚至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打击足以让生命失去光彩,陷入绝望的深渊。
但霍金却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霍金的身体逐渐失去了控制。
他从能够自由行走,到依靠拐杖,再到只能坐在轮椅上,最后甚至连说话的能力也丧失了。
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他探索宇宙奥秘的决心。
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继续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无法用手书写,他就通过眼睛和脸部肌肉的运动来控制电脑,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
每一个字符的输入,对于他来说都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他从未放弃。
他的大脑仿佛是一座无尽的宝藏,不断地迸发出新的想法和理论。
霍金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宇宙学和黑洞。
他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理论,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宇宙模型。
他的工作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也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提供了新的方向。
黑洞一直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
霍金通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黑洞并非只进不出的观点。
他认为,黑洞会通过一种被称为“霍金辐射”的机制逐渐蒸发消失。
这一理论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让人们对黑洞有了全新的认识。
而他的无边界宇宙模型则为宇宙的起源和未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在这个模型中,宇宙没有边界,也没有起点和终点,就像是一个无尽的循环。
这一理论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
霍金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他的科学贡献,更在于他所传递的精神力量。
他用自己的一生向我们证明,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能够创造奇迹。
最新霍金的感人事迹700字

写霍金感人事迹的作文1他,就是这么一个默默的为科学做出奉献的巨大伟人,可是,却遭到了命运的可怕的残酷,艰辛的磨练。
他,究竟做错了什么?命运,为什么,要对他如此的残酷,答案,是否定的!他从来没有做过错事。
或许,命运和生活永远都不可能公平吧,有些人,一出生,父母就是富贾豪绅,就得到了百般宠爱,将儿女,视为掌上明珠,有些人,父母在年轻时,就红透半边天,拥有无数的粉丝,也拥有巨大的财富,儿女还未出生,就在银行里为他存上了属于他的巨款,有些人,从小就生长在山沟里,就是个又苦又累的穷娃子,命运,是多么的不公平。
命运,对待他一样是令人吃惊而感叹的!就在他21岁的时候,他不幸的患上了导致全身肌肉萎缩的雷咖卢氏症,不久,因为全身完全瘫痪而被禁锢在轮椅上了,从此,他失去了自身永恒的自由,犹如一个犯人似的被永远的禁锢在充满黑暗的.轮椅上。
就算到了这个地步,残酷的命运依然没有就这样放过他。
在1985年,他,又因患上了肺炎,不得不做了穿气管手术,又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活动,演讲,评论或说话,都要依靠着巴掌大小的语音合成器。
可是,乐观向上,充满信心,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他,并没有对生活就如此失去了信心,他力图能像正常人一样顽强的活着,勇往直前的去迎接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
令人感叹的不仅仅是他的才华横溢和顽强的毅力,他,还拥有着永恒的魅力。
他,总是对人笑呵呵的,如果有人对自己的讲解或回答有疑问,他马上就会回给对方一个灿烂而充满魅力的微笑。
他,就是发现了黑洞的奥妙,撰写了科学著作:《时间简史》的科学巨人,物理天才——霍金!他的全名,就叫做:史蒂芬·威廉姆·霍金。
他靠借着顽强的生命力,活到了今天:2016年10月份,没错,他72岁了,尽管他已经到了这么高的高龄,可他依然在不屈不饶,顽强不屈的为科学,为物理,为人类,为社会,为世界,为宇宙做出卓越而超乎想象的巨大贡献。
写霍金感人事迹的作文2《轮椅上的霍金》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肺腑的故事。
霍金的感人事迹五篇700字

霍金的感人事迹五篇700字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霍金从21岁时就被病魔禁锢在了轮椅上,接着霍金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剥夺了霍金说话的功能。
今天本文库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霍金的感人事迹,接下来随着本文库一起来看看吧!霍金的感人事迹1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明星,名人等!我也不例外,我追求的明星有很多。
例如代夫从军的花木兰,国富李嘉城,勇敢正直的啊廖莎等等。
我心目中的明星就是霍金。
因为他的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深深的感动着我,在我心中绽放光芒!霍金是一个患有卢伽雷氏症,肌肉萎缩,但他依然乐观对待生活,勇敢与病魔战斗。
虽然只能用2只手指来活动,但是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自己的手指还能动,大脑还有思维,他并不觉得他比任何人有什么区别。
他是我心中的榜样,是我前进道路的一丝光明,是我茁壮成长的一个依靠,是我生命港湾的一艘小舟,陪伴我一生的道路。
有一天,妈妈给我买来了台单车,我心里就是一阵喜悦。
我骑上心爱的单车,忘记了妈妈的叮嘱,就开始了我的路程。
单车还没开到5米就摔跤了,我就重新站起来,因为我还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还没到学校又摔跤了,我就大声哭泣。
我心中的那股精神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慢慢的溜走了,渐渐我就觉得不耐烦了,就跑回家,向妈妈耍脾气。
跟妈妈说:“不踩单车了,以后都不踩单车了,这么难学会的,不玩了!”只见妈妈耐心的教导我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非。
就跟我讲了个关于霍金的事情。
我不经心头一酸,打算放弃刚才的念头。
于是又开始我的路程。
经过无数次的摔跤,我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我会踩单车了,我赶快赶回家吧这个消息告诉妈妈。
回到家里,妈妈听到我的消息,就告诉我:“失败乃是成功的开端,无论事情好与坏,只要你肯坚持,终究你会得到回报的!”经过这件事情,我才知道霍金的道路是多么的坎坷,多么的弯曲,多么的凸凹不平。
坚持是成功的起端,只要你肯努力,终究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霍金你是我心目中永远的偶像,有着不可被占据的地位,你是我身边的一盏台灯,永远指引我迈向成功的道路,你是我幼苗的一滴水,给予我茁壮成长的能量,你是我寒风中的一杯热茶,给予我生命的延续。
霍金作文素材事例

霍金作文素材事例霍金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一生都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霍金的故事。
霍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数学天赋。
然而,他在21岁时被诊断出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而且会导致肌肉萎缩,最终导致瘫痪。
这个消息对于年轻的霍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坚强地面对这个挑战。
尽管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让霍金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但他的大脑却依然充满活力。
他决心要用自己的科学知识来探索宇宙的奥秘,于是他开始了他的科学之旅。
在他的研究中,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比如黑洞理论和宇宙起源理论,这些理论对于人类的科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除了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霍金还是一位优秀的科普作家。
他的著作《时间简史》和《宇宙简史》深入浅出地向普通读者介绍了宇宙的奥秘,让更多的人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的著作不仅在科学界受到了高度的赞扬,也在普通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霍金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他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顽强、坚韧的科学家形象。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让我们明白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霍金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向霍金学习,不断努力,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金的伟大与不幸霍金的存在已不再具有物理学上的意义,而是具有另一种意义——成为人类与不幸命运抗争的象征作者:朱也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霍金和他那挂满古怪仪器的轮椅俨然成为一尊庄严肃穆、四处移动的雕像。
不仅是一尊移动的雕像,他就是偶像,偶像缺席时代的偶像。
这是一些过于热情的好心人的错,不是他的错。
1斯蒂芬·霍金是一位轮椅上的囚徒,但他的人生却比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丰富、精彩得多。
这个时代的科学研究越来越依靠昂贵、复杂的仪器以及成百上千人的合作。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不再是科学家,而是以科学为职业的工匠,尽管有的还是能工巧匠,因为他们的研究已不再受热情和兴趣驱使,而是为生计所迫,受利益驱使。
在霍金身上,还多少保留着那种业已消逝了的科学家的古老形象:高傲,专注,特立独行,激情四射,且智力超群,虽然谈不上清贫寂寞。
随着《时间简史》被译成中文,霍金在中国开始渐为人知。
这还是1990年代中期的事。
2002年的来访则使他变得广为人知。
其实,早在1985年初夏,他就有过一次鲜为人知的中国之行。
当时我还在科大念大三。
这位非常活跃的理论物理学家在来到合肥前,肯定还到过中国的其他地方,但我只知道他来到了科大不怎么漂亮的校园里,因为海报已经张贴在图书馆前的布告栏上。
同学们都有些不敢相信,像霍金这么既不便行走又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怎么说来就来了呢,且来到了偏居一隅的合肥市。
现在想来也不奇怪,当年科大的天体物理和宇宙学不但国内有名,在国际上也算是活跃的。
霍金的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在落成不久的水上讲演厅。
所谓的水上,是指建筑物的主体建在一个当时有水、如今早已干枯的小池塘上。
谢灵运的诗句“池塘生春草”是很能给人以诗意的遐想的,但这个池塘在我的记忆中始终是光秃秃的,与任何诗情画意无关。
水上讲演厅可以容纳二百号人,是除大礼堂外容纳听众最多的地方,非常适合做大型的学术报告。
当年科大学风颇好,到图书馆自习得占座位,遇到一些著名学者的报告,更是得提前占座位。
在物理楼的阶梯教室里,据说还发生过为占座位打架的事。
水上讲演厅虽然比一般的阶梯教室大许多,这座位还是得占。
果然,我提前了四十多分钟,只占了一个靠后的座位。
不久,后面的座位也没有了,后来者只好顺着过道往下站,最后连讲台的两侧甚至门口也站了不少人。
那情景,似乎用济济一堂也不足以形容。
当年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在科大是个时髦学科,有关的学术报告也比较多。
一些不是学物理的学生,也在眉飞色舞地谈论什么“无限有界”“无中生有”等玄而又玄的话题。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很多人并不是冲着报告本身来的,而是想看看这位轮椅上的英雄到底是什么模样。
2霍金在助手的簇拥下进场了,果然如传说的那样坐在轮椅上。
他系着领带,穿着整洁的白衬衫,瘦削的脸庞上架着一副大框的金丝眼镜,看上去相当年轻。
大厅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还夹杂着少许的叹息声。
那时霍金只有43岁,刚刚完成了《时间简史》的初稿,声誉正处于持续增长中,但还没有成为大众明星,因此几乎看不到记者在场,也看不到令人厌恶的、闪个不停的闪光灯。
轮椅停在了讲台的右侧。
主持人介绍说,霍金先生是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的卢卡斯讲座教授。
这两个头衔对于在场的人已经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在整个报告中,霍金的脑袋朝一边歪斜着,目光似乎始终看着一个地方。
这种场合的报告带有普及性质,难度不是很大,现场还有一位天体物理小组的老师做翻译。
那位老师五十左右,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已经是正教授了(在那个年代,正教授还是比较稀罕的)。
他并不是翻译霍金本人的话,而是翻译霍金助手的话。
当时霍金还没有完全丧失语言能力,为记者所津津乐道的金属合成器的声音则是从中国回去以后的事,但别人已经听不懂他的话了,只有他的助手听得懂。
助手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穿着短袖的深色竖条纹衬衫,严肃认真,不苟言笑,与他那副稚气的娃娃脸颇不相称。
大概是很少出国的缘故,没过多久,那位老师便出了一个错,接着又出了一个错。
同学们便用掌声把他轰下了台,又用掌声将指出错误的人——报告的主持人请上台做翻译。
对于这一戏剧性的插曲,旁边的两位英国女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而她们的老师依然一动不动,脑袋像先前一样斜靠在椅背上,脸上没有任何的反应,仿佛完全没有看到这一幕。
也许是疾病在起作用的缘故,我还从未见过如此专注的表情。
二十多年后,我已经回忆不起报告的主要内容了。
但有一个观点因为印象深刻,至今无法忘怀。
这个观点的大意是,在一个收缩的宇宙中(我们现在的宇宙是膨胀的,且在加速膨胀),时间可能会发生倒转。
举一个例子,在膨胀的宇宙中,杯子掉到地上,摔成了碎片,而在收缩的宇宙中,散落在地上的碎片则会“破镜重圆”,成为一只完好的杯子。
这话如果出自其他人之口,我会认为是痴人说梦;但既然大名鼎鼎的霍金这么说了,我自然是十分信服(其实是连怀疑的资格也没有)。
后来在一首《太阳从西边出来》的诗中,我还描述过所谓“时间倒转”的情形:而尼罗河小花蛇的一吻复活了克莉奥佩特拉女王先与安东尼将军打情再与凯撒大帝骂俏后来我在读《时间简史续编》时,意外地发现霍金在书中否认了这个观点。
这当然令我沮丧——假如宇宙有朝一日真的发生收缩,而时间真的开始倒转,人们真的越活越年轻,在子宫中死去,那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我自觉这场报告听懂了一大半,于是又赶去听下一场只有几十人的小报告。
小报告属于专业交流,没有翻译。
我什么也没有听懂,只知道内容与量子宇宙学有关。
这是他和Hartle 在1983年提出的一个理论。
霍金依然斜靠在椅背上,表情依然那么专注。
由于距离较近,他的声音倒是听得更清楚了。
这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就像喉咙里卡了一枚鱼刺,又好像患了感冒的女人捏着鼻子说话,我瞧着霍金的大耳朵,心想。
可惜,当时的我根本不具备理解他人处境的能力。
我没有去想这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声音有些特别,仅此而已。
由于霍金本人表现得若无其事,我便也觉得这没有什么。
再说,我还想弄明白——当然是白费力气——他究竟在说什么,那个神秘的宇宙波函数究竟意味着什么。
3很多年后,当我读一本有关渐冻人的书时,这一场景又重新浮现在我眼前。
此时我才感到霍金的专注和若无其事多么不易。
这位渐冻人来自瑞典,曾经是电视台的女主播,名叫林奎斯特(Ulla-Carin Lindquist),她在临终前这样写道:我想说的话似乎到了鼻腔那儿就下不去了。
我感到自己的颚部好像裂开了一般。
软颚似乎在不断地松懈……我的嘴现在也只能呼呼发出一些不可识别的声音,听起来就好像留声机的唱片在用错误的速度播放一样。
我的两个比喻都不准确。
就好像唱片在用错误的速度播放,这个比喻才是恰当的,霍金就是用这种声调说话的。
但这个比喻是另一个人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尽管同样是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疾病在霍金身上的进展却要缓慢许多。
这是他的幸运,上苍似乎有意眷顾于他。
然而这依然相当于一种慢性活埋。
斯蒂芬·霍金可以精确描述恒星垂死阶段的喘息,可以无限逼近宇宙大爆炸绝对灼热的开端,却不愿过多地描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多亏了这位坚强乐观、感情细腻的瑞典女性,使我能够体验到这一疾病所带来的点滴折磨和强大而不可逆转的窒息感。
1974年2月14日晚,32岁的霍金向科学界的同行报告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黑洞不黑,它也能向外界辐射能量。
这种辐射后来被命名为“霍金辐射”。
它是将量子力学引入由引力理论主宰的黑洞研究的产物,虽然迄今尚未被观测证实。
当霍金在演讲厅里介绍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时,在演讲厅外的茶室里,他的妻子简听到了两位清洁女工的对话:“里面那个人,就是那个年轻的家伙,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是不是?”“是啊,他看上去好像快要垮了,连头都撑不住了。
”这样的对话自然令人不快,但有时候庸人的见解里也包含着朴素的道理。
事实上,人类文化中最灿烂的部分往往是由那些不幸的人或者没有多少日子可活的人创造的。
两千年前,司马迁在其感人至深的《报任安书》中就表达过这一见解。
只是在工业革命以后的科学界,这样的例子不太常见罢了。
弥尔顿失明时已经人到中年,贝多芬在得知耳疾没有治愈的希望时,已经是一位年轻的大师,而霍金在其事业刚刚开始的21岁,即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只是由于特殊的运气,他才得以活这么久。
在这以前,他是一个偶尔酗酒、有点厌倦生活的聪明人;在这以后,他变成了一位意志坚强、目标明确的勇士,诚如他自己所言:“当一个人的希望降到零时,他才真正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在结束了遥远的中国之行后,1985年7月底,霍金去了瑞士的日内瓦。
在那里,他得了严重的肺炎,像托尔斯泰笔下的伊凡·伊里奇那样在死亡的黑口袋里挣扎了几个星期。
幸运的是,他从口袋的一端活着出来了。
此后他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弱了,需要不间断的护理。
他的气管被切开了,声带下方植入一个呼吸装置,并因此完全丧失了说话能力。
但他依然顽强地活着,依靠电脑键盘和语言合成器与他人交流,且更愿意被人看成是一个正常人。
2002年第二次来中国时,他还能用两三根能动的手指拨弄键盘。
2006年第三次来中国时,他的手指完全被冻结了,只能依靠眼球和脸部肌肉的运动来“遥控”电脑。
他的脑袋越来越歪斜了,给人以越来越无力的感觉,但他竟然发福了,至少下巴上多了一道赘肉,且似乎变得更幽默了。
他无法拒绝他人的帮助,但拒绝他人的怜悯,尤其是廉价的怜悯。
他还在做有关宇宙演化、时空未来之类的报告,或者对外星人、女人之类的话题说些可爱的蠢话,但在很大程度上,他的存在已不再具有物理学上的意义,而是具有另一种意义——成为人类与不幸命运抗争的象征。
《大设计》的出版可以看成是这种抗争的一个具体例子。
4《时间简史》初版于1988年,很快成为风靡全球的畅销书。
迄今为止,它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总销售量超过2500万册,仅简体中文版就超过100万册。
这一当代奇迹既令人欣慰,也令人疑惑。
因为任何购买此书的人若要读懂它,仅仅知道狭义相对论和薛定谔方程并不够,还必须知道广义相对论以及后来在量子理论中发生的许多事情。
即便是最浅显的第一章,也不是那么易于理解。
尤其重要的是,书中涉及到的当代物理学的最新进展大多属于纯粹的理论和假设,并未经过实验和观测证实。
这一奇怪的现象或许只能说明,人们并不是出于对知识的理解,而是出于对知识的信仰,尤其是这是一种艰深复杂、主旨宏大的知识,且又披上了一层神秘眩目的外衣。
尽管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为实证主义时代,这种对未经证实的理论的狂热和对权威的膜拜却构成了对实证主义的讽刺,使得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有关现代人是瞎了眼的巨人的比喻又多了一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