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和机织的区分

合集下载

针织物和机织物染整异同点

针织物和机织物染整异同点

针织物和机织物染整异同点印染的目的和要求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过程,实质上是以染料从外部介质(外相)向纤维(内相)的转移扩散过程为基础的,是染料在俩相中的分配过程。

包括染料从外相向纤维表面扩散、在纤维外表面的吸附、在纤维中的扩散及在纤维内表面的吸附与固着所组成。

外相可能是固态、液态、气态、或液态和气态的结合态(超临界态)。

染色过程中的液态介质。

乃是染料在水中、有机溶剂中或其混合物中的溶液或分散液。

印花过程中的浆膜为固态外部介质。

分散染料热熔染色高温焙烘升华后出现了气态外部介质。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则是结合了液体与气体俩种介质性质的一种新型染色介质。

染色和印花的最终目的是使染料在纤维内表面(含外表面)的吸附和固着。

所谓染色是指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使纤维、纺织品获得颜色的加工过程。

它包括江染料制成某种介质(一般是水)的溶液或分散液,利用染料和纤维之间产生物理的、化学的或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作用多纤维染色,或者利用化学方法使染料中间体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从而使纺织品具有一定的颜色。

纺织品通过染色所得颜色应符合颜色的色泽、均匀度和牢度等要求,同时也应该符合一定标准的生态环保要求。

针织物和机织物染整的相同点针织物和机织物的常用纤维相同,包括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合成纤维几大类。

其中用量最大的是纤维素纤维。

其中棉的用量是最大的。

染整用水要求大致相同,主要要求为:染整用水,应为无色、无味、无臭、透明(不含混浊物),另外少含盐类,如各种正负离子,钙、镁、铁盐以及氯等;硬度一般不高于100mg/L。

针织物和机织物的钱处理流程大致相同,都经过烧毛、煮练、漂白、丝光(碱缩)。

煮练:针织物和机织物的主要煮练剂都是烧碱。

精练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亚硫酸钠(或轧硫酸氢钠)、硅酸钠还有磷酸三钠等。

煮练设备都用煮布锅、汽蒸箱等。

漂白:针织物和机织物的漂白方法大致相同,包括:次氯酸钠漂白、过氧化氢漂白、亚铝酸钠漂白等。

针织物和机织物染色的染色机理大致相同。

针织用纱与机织纱的六大不同质量要求

针织用纱与机织纱的六大不同质量要求

针织用纱与机织纱的六大不同质量要求导读: 针织纱要求条干更高,柔软性好,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性、捻度,在针织机上形成针织物的过程中,纱线要受到复杂的机械作用,如拉伸、弯曲、扭转、摩擦等。

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及产品的质量,针织用纱应满足以下要求:一、纱线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性纱线的强度是针织用纱的重要品质指标。

由于纱线在准备和织造过程中经受一定的张力和反复的载荷作用,因此,针织用纱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

此外,纱线在编织成圈过程中,还要受到弯曲和扭转变形,因此还要求针织用纱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以便于编织过程中弯曲成圈,并减少纱线断头。

二、纱线应具有良好的柔软性针织用纱的柔软性比机织用纱要求高。

因为柔软的纱线易于弯曲和扭转,并使针织物中的线圈结构均匀、外观清晰美观,同时还可减少织造过程中纱线的断头以及对成圈机件的损伤。

三、纱线应具有一定的捻度一般来说,针织用纱的捻度比机织用纱要低。

若捻度过大,纱线的柔软性就差,织造时不易被弯曲、扭转,还容易产生扭结,造成织疵,使织针受到损伤;此外,捻度过大的纱线会影响针织物的弹性,并使线圈产生歪斜。

但针织用纱的捻度也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其强度,增加织造时的断头,且纱线膨松,使织物容易起毛起球,降低针织物的服用性能。

因此,正确地选择捻度是合理选用纱线的一项重要途径。

针织物的用途不同,捻度要求也有所区别。

(1)汗布要求滑爽、紧密、表面光洁、纹路清晰,纱的捻度要大些,可接近同线密度机织用经纱标准。

(2)外衣用纱线捻度应取大些,以增强挺括性、改善起毛起球现象。

(3)棉毛布、弹力布要求手感柔软,富有弹性,纱的捻度应稍低些,一般采用同线密度机织用纬纱捻度的下偏差。

起绒针织物用纱,为便于拉绒,且使绒头厚薄均匀,捻度要求更小一些。

另外捻度的大小还随纱线线密度而异。

四、纱线的线密度要均匀、纱疵要少纱线线密度均匀性即纱线条干的均匀性,是针织用纱的一个重要品质指标。

条干均匀的纱线有利于针织加工和保证织物质量,使线圈结构均匀,布面清晰。

几类常见服装的定义及HS归类(精)

几类常见服装的定义及HS归类(精)

几类常见服装的定义及HS归类1/上衣:全开襟,有纽扣或无纽扣,不能有拉链,无防寒衬里,除袖子和领子外,由3片或以上的布料(其中2片为前襟)纵向缝合而成。

HS编码:针织:61033(男),61043(女);机织:62033(男),62043(女)2/衬衫:半开襟或全开襟,有纽扣或无纽扣(不能有拉链),有领,腰围以下无口袋,无罗纹腰带或收紧下摆。

男式衬衫必须有袖子,如无袖应归在6211(机织)或6114(针织),而女衬衫对于袖子则没有限制。

我们习惯上称的T恤衫(半开襟,有纽扣,有领),实际上是符合衬衫的定义,应归在衬衫里。

HS编码:针织:6105(男),6106(女);机织:6205(男),6206(女)3/防寒服装:包括大衣,有防寒衬里或填充物的上装(包括背心),无论拉链或纽扣。

HS编码:针织:6101(男),6102(女);机织:6201(男),6202(女)4/婴儿装:身高不超过86厘米的幼儿穿的服装,无论各种款式或者是否涂层。

含手套、袜子、尿布。

HS编码:针织:6111;机织:62095/便服套装:有一件符合上述“1”要求的上衣和一条或两条不同的下半身穿的服装,包括长裤、短裤、裙子或裙裤组成,并且面料、款式、颜色及构成必须相同、大小尺寸匹配。

因此便服套装的上装不含套头衫、拉链衫、背心,裤子不含游泳裤,尽管面料、款式、颜色、尺寸都匹配,也要分开申报。

HS编码:针织:61032(男),61042(女)机织:62032(男),62042(女)6/背心:分外穿式和内穿式两种。

贴身穿的,薄型无袖背带式内衣属于内穿式背心;其他类的都属于外穿式背心(有防寒衬里或填充物除外)。

HS编码:外穿式:针织:6110机织:6211内衣式:针织:6109机织:6207,62087/涂层类服装:由塑料或橡胶处理的服装。

除婴儿服装外,凡是有涂层的服装都按以下HS归类,不论服装的款式。

HS编码:针织:6113,机织:62108/运动服类:必须成套,上装为无衬里,到腰或过腰,长袖并且袖口处以罗纹带或松紧带收紧,可以带或不带风帽、衣领、口袋。

针织知识汇总..

针织知识汇总..

一针织的介绍1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

2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

3针织产品除供服用和装饰用外,还可用于工农业以及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

4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

二针织物织造过程针织物在针织机上的纺织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给纱纱线以一定的张力输送到针织机的成圈编织区域,这阶段称为给纱。

2成圈纱线在纺织区域,按照和种不同的成圈方法,形成针织物或形成一定形状的针织品,这阶段称为成圈。

纱线构成线圈,经过纵向串套和横向连接便成为针织物。

所以成圈是针织的基本工艺。

(1)成圈过程可按顺序分解成下列几个阶段:a退圈--把刚形成的线圈(称旧线圈)从针钩移至针杆;b垫纱--把纱线喂到织针上;弯纱--把纱线弯曲成线圈的形状;c带纱--把新垫上的纱线或刚弯成的线圈移至针钩内;d闭口--封闭织针针口;套圈--把旧线圈套到针口闭合的针钩上;e连圈--新纱线或新线圈与旧线圈在针钩内外相遇;f脱圈--旧线圈从针钩上脱下套在新线圈上;g成圈--使纱线形成一只封闭的和规定大小的新线圈;h牵拉--把新线圈拉离成圈区域。

这只新线圈在下一成圈周期中即成为旧线圈。

(2)成圈过程有针织法和编结法两类。

a在针织法成圈过程中,成圈各阶段按上述顺序进行。

b在编结法成圈过程中,弯纱始于脱圈,并与成圈阶段同时进行。

3在有的针织机上各只织针依次顺序完成成圈过程;也有一些针织机的成圈过程各只织针整列地同时进行。

3卷取将针织物从成圈区域引出,或卷绕成一定形式的卷装,这阶段称为牵拉卷取阶段。

三针织物特性1脱散性:在针织物中因某根纱线断裂引起线圈与线圈彼此分离和失去串套的性能。

纱线的摩擦系数与抗弯刚度愈大,线圈长度愈短,针织物的脱散性也就愈小。

2卷边性:在自由状态下针织物边缘出现包卷的性能。

这是由于边缘线圈中弯曲纱线力图伸直所引起的。

纱线愈粗,弹性愈好,线圈长度愈短,卷边性也愈显著。

如何区分手工织布和机器织布?

如何区分手工织布和机器织布?

如何区分手工织布和机器织布?一、外观区分手工织布:手工织布的外观通常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和质感,细腻而有层次感。

手工织布的线条通常会显得柔和且自然,形成亲密的纹理,这是机器织布所无法模仿的。

此外,手工织布的边缘线条通常会更加规整,不易出现断裂或错位等现象。

机器织布:机器织布的外观相对而言会更加整齐和规则,线条间距均匀且对称。

相比手工织布,机器织布的纹理可能会显得相对简单和单调,并且边缘线条可能会比较粗糙,容易出现断裂或错位等情况。

二、纹路区分手工织布:手工织布的纹路通常更为精细和复杂,纹理间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几何结构。

手工织布的纹路也常常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可以通过观察细节和纹理来判断是否为手工织布。

机器织布:机器织布的纹路相对单一和简单,通常无法呈现出手工织布所具有的丰富多变的纹理结构。

机器织布的纹路呈现出较为规则和重复的特点,显得相对平凡和缺乏个性。

三、质感区分手工织布:手工织布的质感通常较为柔软而且有弹性,手感上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手工织布的质地往往会更加细腻,手指轻触织物表面能觉得到纤维之间的微小肌理。

机器织布:机器织布的质感相对较为硬挺,没有手工织布那种柔软的触感。

机器织布的纤维排列更加整齐,即便是纺织工艺较为复杂的织布物,也难以达到手工织布的质地细腻和舒适感。

四、工艺区分手工织布:手工织布通常需要由熟练的手工艺人通过传统的织布工艺进行创作和制作。

手工织布的制作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一块织物都是唯一的艺术品。

机器织布:机器织布则是通过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和制造,能够快速、大批量地生成织物。

机器织布的生产效率更高,但相比手工织布,机器织布所呈现出的艺术性和个性化可能会有所欠缺。

通过以上的几个方面来区分手工织布和机器织布,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一块织物的制作工艺和质量。

无论是手工织布还是机器织布,每一种织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因此,在购买织物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织物。

浅析针织人造革服装与机织人造革服装标准的差异

浅析针织人造革服装与机织人造革服装标准的差异

浅析针织人造革服装与机织人造革服装标准的差异作者:谈进球吴文霞来源:《中国纤检》2016年第05期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比较了FZ/T 73028—2009《针织人造革服装》与FZ/T 81018—2014《机织人造革服装》的适用范围和质量要求等,让国内相关服装生产企业、检测机构以及经销商更好地理解及掌握人造革服装的标准,从而能为生产的产品选用合适的产品标准。

关键词:人造革服装;针织;机织;异同衣食住行的“衣”,逐步发展为用材多样化、工艺多样化、功能多样化,从而丰富了我们在衣着方面的选择。

但是在众多不同类型产品的面前,如何界定产品的质量,这需要有相对应的产品标准的修订作为检测的依据,让服装生产企业改善生产工艺有据可依,让国家监管部门规范市场有据可依。

我国2009年已经发布了FZ/T 73028—2009《针织人造革服装》[1],但在此之后好几年都没有机织人造革服装的标准,这就造成了用机织人造革生产的服装没有相对应的产品标准来考量此类服装产品。

直到2014年FZ/T 81018—2014《机织人造革服装》[2]标准的实施,才填补了机织人造革服装标准的空白。

本文利用对比的方法,对这两个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帮助企业正确使用标准,更好地指导服装企业的生产,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1 适用范围FZ/T 73028—2009《针织人造革服装》的适用范围为:“适用于以各种针织人造革(以针织布料为基布,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为主要面料,成批生产的各类服装。

” FZ/T 81018—2014《机织人造革服装》的适用范围为:“适用于以各种人造革(纺织机织物为基布)为主要面料生产的服装。

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

”由此可见,两个人造革服装标准主要差异在于所选用的基布。

FZ/T 73028—2009《针织人造革服装》是以针织布料为基布,而FZ/T 81018—2014《机织人造革服装》纺织机织物为基布。

机织学试题及答案

机织学试题及答案

机织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机织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纺织机械的设计B. 纺织品的结构与性能C. 纺织工艺流程D. 纺织品的染色技术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织造过程中的要素?A. 纱线B. 织机C. 染色D. 织造工艺答案:C3. 梭织和针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纱线的排列方式B. 织造速度C. 织造设备D. 织物的用途答案:A4. 织物的密度是指什么?A. 每英寸纱线的根数B. 每厘米纱线的根数C. 每平方厘米纱线的根数D. 每平方英寸纱线的根数5. 机织学中,经纱和纬纱分别指什么?A. 纵向纱线和横向纱线B. 横向纱线和纵向纱线C. 纱线的粗细D. 纱线的材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织造过程中常用的设备?A. 织布机B. 纺纱机C. 染缸D. 裁剪机E. 缝纫机答案:AB2. 织造工艺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织物的质量?A. 纱线的质量B. 织机的性能C. 织造速度D. 织造工艺E. 染色技术答案:ABDE3. 机织学中,织物的组织结构包括哪些基本类型?A. 平纹B. 斜纹C. 缎纹D. 针织答案:ABC4. 织造过程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织物的强度?A. 纱线的粗细B. 纱线的材质C. 纱线的捻度D. 织物的密度E. 织造速度答案:ABCD5. 织造工艺中,下列哪些是织物的后处理过程?A. 洗涤B. 染色C. 整理D. 裁剪E. 缝制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机织学是纺织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

(对)2. 梭织和针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织造方法。

(对)3. 织物的密度越高,织物的质量越好。

(错)4. 纱线的粗细对织物的强度没有影响。

(错)5. 织造工艺中,纱线的材质是影响织物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6. 织造过程中,织造速度越快,生产效率越高。

(对)7. 机织学中,经纱和纬纱的排列方式决定了织物的组织结构。

针织物和机织物分类方式

针织物和机织物分类方式

针织物和机织物分类方式针织物和机织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两种不同的织物。

它们的制作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特点也不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针织物和机织物的分类方式。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针织物。

针织物是由针织机制作的。

针织机通常由一组针、一个梳子和一台电动机组成。

针织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纱线穿过针眼,然后将针头移动到下一行,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形成一个针织物。

针织物通常比较柔软,有弹性,透气性好,但也比较容易变形、起毛和损坏。

根据不同的制作方式,针织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单面针织物:这种针织物只有一面有图案或纹理,另一面是平滑的。

例如:T恤、毛衣等。

2. 双面针织物:这种针织物两面都有图案或纹理。

例如:围巾、毛衣等。

3. 循环针织物:这种针织物是由一根圆形针管制作的,没有任何接缝。

例如:袜子、手套等。

4. 平针织物:这种针织物是由平针机制作的,可以制作出各种花纹和图案。

例如:毛衣、裙子等。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机织物。

机织物是由一台机器制作的,通常是一台织布机。

织布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经线和纬线交错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平面的织物。

机织物通常比较结实、耐用、不易变形,但透气性较差。

根据不同的制作方式,机织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纯棉布:这种布料是由纯棉纱线编织而成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

2. 涤纶布:这种布料是由涤纶纱线编织而成的,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用性。

3. 羊毛布:这种布料是由羊毛纱线编织而成的,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柔软性。

4. 丝绸布:这种布料是由丝绸纱线编织而成的,具有良好的光泽和手感。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通常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针织物和机织物。

例如,在夏天选择透气性好的单面针织T恤,在冬天选择保暖性好的羊毛衫;在办公室选择结实耐用的机织衬衫,在家中选择柔软舒适的棉质床品。

总之,针织物和机织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通过了解它们的分类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织物,并更好地利用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织和机织的区分
针织分手工针织和机器针织两类。

手工针织使用棒针,历史悠久,技艺精巧,花形灵活多变,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

针织生产分纬编和经编两大类。

在纬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以后便可把筒子纱直接上机生产。

每根纱线沿纬向顺序地垫放在纬编针织机的各只织针上,以形成纬编织物。

在经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整经,纱线平行排列卷绕成经轴,然后上机生产。

纱线从经轴上退解下来,各根纱线沿纵向各自垫放在经编针织机的一只或至多两只织针上,以形成经编织物。

在某些针织机上也有把纬编和经编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这时在针织机上配置有两组纱线,一组按经编方法垫纱,而另一组按纬编方法垫纱,织针把两组纱线一起构成线圈,形成针织物。

机织(weaving)又可以称为“梭织”,以纱线作经、纬按各种织物结构形成机织物的工艺过程。

是纺织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所用原料种类可分为棉织、毛织、丝织和麻织,其产品统称为机织物。

机织物的品种和用途极其广泛,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纱线原料和相宜的织物组织。

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

主要分为二大类:圆机和平机织物,(或称为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

机织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梭织布。

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

针织物与梭织物由于在编织上方法各异,在加工工艺上,布面结构上,织物特性上,成品用途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在此作一些比较:
(一) 织物组织的构成:
(A) 针织物:是由纱线顺序弯曲成线圈,而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而纱线形
成线圈的过程,可以横向或纵向地进行,横向编织称为纬编织物,而纵向编织称为经编织物。

(B) 梭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90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
织物,纵向的纱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

(二) 织物组织基本单元:
(A) 针织物:线圈就是针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而线圈由圈干和延展线呈一空间
曲线所组成。

(B) 梭织物: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梭织物的最小基本
单元。

(三) 织物组织特性:
(A) 针织物:因线圈是纱线在空间弯曲而成,而每个线圈均由一根纱线组成,当
针织物受外来张力,如纵向拉伸时,线圈的弯曲发生变化,而线圈的高度亦增加,同时线圈的宽度却减少,如张力是横向拉伸,情况则相反,线圈的高度和宽度在不同张力条件下,明显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因此针织物的延伸性大。

(B) 梭织物:因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地方有些弯曲,而且袛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方
向内弯曲,其弯曲程度和经纬纱之间的相互张力,以及纱线刚度有关,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如以纵向拉伸时,经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纬纱的弯曲增加,如纵向拉伸不停,直至经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横向收缩。

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以横向拉伸时,纬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经纱弯曲增加,如横向拉伸不停,直至纬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纵向收缩。

而经,纬纱不会发生转换,与针织物不同。

(四) 织物组织的特征:
(A) 针织物:能在各个方向延伸,弹性好,因针织物是由孔状线圈形成,有较大
的透气性能,手感松软。

(B) 梭织物:因梭织物经,纬纱延伸与收缩关系不大,亦不发生转换,因此织物
一般比较紧密,挺硬。

(五) 织物组织的物理机械性:
(A) 针织物: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纵密、横密、平方米克重、延伸性能、弹
性、断裂强度、耐磨性、卷边性、厚度、脱散性、收缩性、覆盖性、体积密度。

(B) 梭织物:梭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经纱与纬纱的纱线密度、布边、正面和
反面、顺逆毛方向、织物覆盖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