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发改委项目申请报告(通用版)

发改委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1、发展规划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1、资源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
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
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求。
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一章基本建设前期工作

• 二、建厂厂址的选择
• • • • • • • • 厂址选择的基木要求: (1)节约用地、考虑发展; (2)利用城镇设施,节约投资; (3)满足环境卫生与交通运输要求; (4)不淹不涝,靠水近电; (5)地质可靠,少挖少填; (6)利于协作; (7)避开古墓、文物、航空站、高压输电线 路和城市工程管道等;
项目申请报告
• • • •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 资源开发方案。 2. 资源利用方案。 3. 资源节约措施。
项目申请报告
•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 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 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 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 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根 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 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 求。 • 3.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阐述拟建项目为了优化 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而采用的主 要节能降耗措施,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 内容
• 项目申请报告应重点阐述项目的外部性、 公共性等事项,包括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 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 障公众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内容。
• 要求
• 编写项目申请报告时,应根据政府公共管 理的要求,对拟建项目从规划布局、资源利用、 征地移民、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进行综合论证,为有关部门对企业投资项目进 行核准提供依据。 • 至于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 源、产品技术方案等内容,不必在项目申请报 告中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
• 一、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 为了防止和减少投资失误、保证投资效 益,企业在进行自主决策时,应编制可行性 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 资金来源、产品技术方案等内容进行分析论 证,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 报告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企业自主投资决策的 需要,其内容和深度可由企业根据决策需要 和项目情况相应确定。
2017年叉车报废年限的国家规定

2017年叉车报废年限的国家规定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2017年叉车报废年限的国家规定》的内容,具体内容:叉车是当代物流机械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物流机械之一。
处于安全考虑,叉车使用到一定年限是不得不报废的,叉车报废年限在我国是有明文规定的。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到的,供大家参考! 2017...叉车是当代物流机械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物流机械之一。
处于安全考虑,叉车使用到一定年限是不得不报废的,叉车报废年限在我国是有明文规定的。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到的,供大家参考!2017年叉车报废年限的规定私家车使用年限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公安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调整汽车报废标准若干规定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202号)和公安部《关于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公交管[2001]2号)精神,1997年制定的汽车报废标准中,非营运载客汽车和旅游载客汽车的使用年限及办理延缓报废的标准调整为:1、9座(含9座)以下非营运载客汽车(包括轿车、含越野型)使用15年。
达到报废标准后要求继续使用的。
不需要审批,经检验合格后可延长使用私家车使用年限年限,每年定期检验2次,超过20年的,从第21年起每年定期检验4次。
2、旅游载客汽车和9座以上非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
达到报废标准后要求继续使用的按现行规定程序办理,但可延长使用年限最长不超过lO年。
延缓报废使用的旅游载客汽车每年定期检验4次;延缓报废使用的9座以上非营运载客汽车每年定期检验2次,超过15年的,从第16年起每年定期检验4次。
3、营运大客车的使用私家车使用年限年限调整为10年,达到报废标准后要求继续使用的按现行规定程序办理。
延缓报废使用不超过4年:延长使用期间每年定期检验4次。
4、上述车辆定期检验时,一个检验周期连续3次检验都不符合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1997)规定的,收回号牌和行驶证,通知机动车所有人办理注销登记。
改扩建幼儿园项目申请报告范文

改扩建幼儿园项目申请报告改扩建幼儿园项目申请报告范文《改扩建幼儿园项目申请报告》基于国家宏观政策规划、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分析项目设立的政策背景,根据主要工艺和装置的技术资料拟定项目技术方案,根据项目涉及资源情况拟定资源利用方案,根据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及国家、地方环保法规拟定环保方案,根据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作出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意见,是专门针对改扩建幼儿园项目编制的专业申报文件,该报告的核心价值是:——作为项目主审机构批复项目执行的依据;——作为项目后期开展编制其他论证文件的依据;——作为企业执行项目后期工作的依据。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1、发展规划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1、资源开发方案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各国纷纷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对各类项目实施前后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的关键要素。
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各类项目或规划实施前后,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它对于保护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几个重要方面:1.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使人们对环境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激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环境保护行动的积极开展。
2. 项目决策的科学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决策者提供了一系列科学信息和可行性建议,帮助其做出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决策。
3. 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在项目初期就发现并避免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降低后期环境治理成本,同时提升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要素1. 评价对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各类开发项目、规划方案或政策措施。
评价对象的确定应考虑到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水文地质条件、大气环境等。
2.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评价的重要依据,用于量化环境影响程度。
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污染、噪声影响等。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环境特征、项目类型以及法律法规等因素。
3. 评价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统计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项目特点和评价目标进行合理确定。
4. 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呈现和沟通的重要方式。
评价报告应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影响预测、风险评估、环境治理建议等内容。
5. 参与主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引入多方参与,包括政府部门、专业机构、项目申请单位和公众等。
发改委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发改委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
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1、发展规划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
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
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1、资源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
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
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
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求。
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已列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炼油新建及扩建一次项目核准申请报告示范文本

已列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炼油新建及扩建一次项目核准申请报告示范文本摘要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括一、项目申报单位概括二、项目概况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二、产业政策分析三、行业准入分析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一、资源开发方案二、资源利用方案三、资源节约措施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一、环境和生态现状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四、地质灾害影响分析五、特殊环境影响第七章经济影响分析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二、行业影响分析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二、社会适应性分析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括一、项目申报单位概括包括姓名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项目单位近几年信用情况等内容,在我区投资项目业绩情况。
二、项目概况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石化产业布局、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二、产业政策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石化产业政策的要求。
三、行业准入分析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拟建项目取得规划选址、土地利用等前置性要件的情况。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一、资源开发方案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https://img.taocdn.com/s3/m/9b6e51d96f1aff00bed51e7b.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2007]116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各计划单列企业集团、中央管理企业: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指导企业做好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写工作,规范项目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行为,特编写“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和“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说明”,现印发你们,供有关方面借鉴和参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是对项目申请报告编写内容及深度的一般要求;关于《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说明,是对通用文本的详细解释和阐述。
在编写、审核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同时借鉴和参考通用文本及说明的有关内容。
二、企业在编写具体项目的申请报告时,可根据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通用文本中所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如果拟建项目不涉及其中有关内容,可以在说明情况后,不进行相关分析。
三、项目核准机关在核准企业投资项目时,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审查。
四、为了适应各行业的具体情况,我委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通用本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和完善特定行业的项目申请报告文本。
行业本的制定,既要遵循通用本的一般要求,又要充分反映行业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对通用本的内容进行适当增减。
五、此次所发布的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建设的企业投资项目,包括外商投资项目。
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的文本将另行编制。
六、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我委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时核准招标内容的意见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05]824号)的要求,凡需报我委核准招标内容的企业投资项目,应在项目申请报告中包括有关招标内容。
七、2007年9月1日以后报送我委的项目申请报告,原则上均应按本通知的要求进行编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影响分析8.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8.1.1生态背景调查(1)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功能区划依据《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属于黄土丘陵东部强烈侵蚀农业生态功能区。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域生态功能主要为农业生态区。
(2)区域内的主要动物分布区域内主要的鸟类有:雉(野鸡、山鸡)、石机(嘎拉鸡)、啄木鸟、麻雀、燕子(家燕)、鸽子(白鸽、灰鸽)、小杜鹃、戴胜(臊布谷)、斑鸠(斑斑扑鸽)、鸿雁(咕噜雁)、红嘴山鸦、乌鸦、猫头鹰、凤头百灵(铜铃儿)、大杜鹃(布谷鸟)、云雀(渐渐高)、地雀等。
区域内主要的小型哺乳动物,主要有:花鼠(居里猫)、刺猬、中华鼢鼠(瞎瞎)、达乌尔鼠兔(青台子)、达乌尔黄鼠(黄鼠)、褐家鼠(老鼠)、小家鼠(耗子)、蝙蝠(野别狐)、旱貂(崖獭子)、黄鼬(黄鼠狼)、蒙古兔(野兔)、五趾跳鼠(跳鼠儿)。
区域内主要的昆虫有:马蜂、麻子蜂、蝶、蛾、蝉、螳螂、蜘蛛、蚯蚓、蜈蚣、蚰蜓、蜻蜓、蝎、促织、蜗牛、蚊、蝇、天牛等。
爬行动物主要有黑脊蛇、枕纹棉蛇、乌稍蛇、黄脊蛇。
两栖类动物:花背蟾蜍(癞蛤蟆)、青蛙(田鸡)。
(3)区域内主要植物分布乔木:白杨树、核桃、柳树、榆树、椿树(香椿、臭椿)、槐树、柏树、松树、桐树。
灌木:樱树、花椒树、沙棘、山毛桃。
草的品种:苦苣菜、白黎(灰条)、野胡麻、马莲、艾蒿、白茅(倒生)、蒺藜(八楞)、荠菜(荠荠菜)、腺茎独行菜(辣辣)、狼柴草(绵蓬)、骆驼蓬(臭蓬)、鹤虱(羊然然)、宾草、苋麻、苦荬菜(马苦苣)、黄花、狗尾草、大蓟(驴杏儿刺)、桃叶蓼(燕儿草)、地肤(简简扫竹)、细果角茴香(牛延水)、羊胡草、天旋子、野葵(小七花)、小车前、丝叶芽葱(黄鼠草)等,人工种草主要草种是苜蓿。
农作物有:小麦、洋芋、玉米、胡麻、豌豆、扁豆、油麦、谷子等等。
经济树种有:苹果、桃树、李子树、杏树、梨树。
药材主要有:甘草、冬花、地骨皮、艾叶、秦艽、地黄、天仙子、茵成、蒲公英、地丁、九佰、苍耳、透骨草、柴胡、麻黄、小蓟等。
图8-1 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4)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遥感数据解译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行分类标准(GB/T21010-2007)进行,根据解译结果,评价区总土地面积为3.42km2,土地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旱地)、草地、灌木林地、工业仓储用地、农村宅基地等。
其中旱地总面积为 1.7818m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52.10%;草地总面积为0.618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18.07;灌木林地总面积为0.6009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17.57%;农村宅基地总面积为0.1640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4.80%;工业及仓储用地总面积为0.1853k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5.4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见表8-1。
(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为了了解当地土壤的环境背景概况,建设单位委托平凉市环境监测站于2015年7月对区域内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
具体的监测方案如下:①监测点位:在评价区域内设9个土壤监测点,从表层土(0-20cm)中层土(20-40cm)和深层土(40~60cm)处采样。
监测点位置见图8-1及表8-2。
表8-2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一览表图8-1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图②监测项目:pH值、Cd、Hg、As、Cu、Pb、Cr、Zn、Ni。
③监测分析方法:土壤监测分析方法见表8-3。
表8-3 土壤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8-4。
由表8-4可见,项目所在地土壤中的Cd、Hg、As、Cu、Pb、Cr、Zn、Ni现状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56-1995)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8.1.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8.1.2.1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因素(1)建设期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建设期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矿石临时堆场建设、尾矿库两侧截水沟开挖,施工活动中施工机械、车辆人员践踏及施工临时占地破坏地表植被、改变土地利用类型、产生水土流失;井巷工程产生的废石进入废石场堆存会新增占地,占压植被;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矿区内的动物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生产期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有:①井下开采可能引起地表塌陷,从而对地形地貌及景观产生改变和影响。
②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弃渣无序堆存,在风力作用下易产生沙尘,在暴雨等外力作用下,易产生滑坡等自然灾害。
③暂时未运输的矿石堆存处置可能产生的粉尘生态影响。
④矿坑废水的事故排放对周围的污染影响。
⑤生产生活垃圾的堆存处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服务期满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闭矿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①井下采场关闭处理后留下的残坑、残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②废石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③各工业场地的拆除、设备的转移清理等生态环境的影响。
8.1.2.2生态影响对象识别通过对矿区自然生态环境背景的调查与分析评述,结合本项目的施工及生产工艺过程与人类生产活动行为分析,确定本区域可能受到矿山开采影响的生态因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地形地貌及景观②土地及土壤③地下水资源④产生或加剧各种自然灾害如水土流失、滑坡等的发生程度和频次。
8.1.2.3生态影响范围和程度(1)建设期生态影响的性质与程度本项目新增工程内容占地面积统计见表8-5。
表8-5 本项目新增工程占地面积统计一览表由于本项目扩建矿山,矿区运输道路、生活营地、工业场地、选矿厂、尾矿库均利用现有,矿山建设期的主要建设内容为井巷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在井下,井巷工程产生的废石除部分用于废石场拦渣、截洪设施的建设外其余全部用于井下采空区的充填。
本次新建的东、西回风井场新增占地200m2,占地类型为旱地。
选矿厂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球磨、浮选车间的扩建,新增尾矿浓密池及铅精矿车间以及尾矿库两侧截水沟的建设。
其中球磨车间、浮选车间扩建,尾矿浓密池铅精矿车间的新建均在现有选矿厂区内,不新增占地。
尾矿库两侧截、排水沟的建设工程量相对较小,其总占地面积为3780m2(其中临时占地2520m2,永久占地1260m2)。
本项目共新增占地面积7042m2,其中临时占地2640m2、永久占地1460m2。
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对当地的植被覆盖率影响轻微,不会对当地土地利用结构产生影响。
由于矿山及选矿厂已运行多年,矿区动物数量较少,以小型啮齿类爬行动物为主,无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且周围的野生动物已适应了当地的环境现状,所以,建设期的作业内容不会对周围的野生动物产生明显影响。
(2)生产期生态影响的程度和范围①对植被及动物的影响由于本项目采用井下开采,矿坑涌水的抽排对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矿区地下水与葫芦河的联系甚微,地下水埋藏深,地表植被生长主要与降雨有关,而与地下水的联系很小,本项目利用生活污水进行矿区绿化,有利于矿区植被的生长,因此井下排水不会对当地地表植被生长产生影响。
选矿厂运营期不新增占地,不会对当地植被产生影响。
另外,矿区及选矿厂周围动物数量较少,以小型啮齿类爬行动物为主,无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而本项目运行中各高噪声设备均采取了消声降噪措施,矿区运输道路利用现有,已建成多年,加之区内小型动物的耐受性较高且已适应当地环境,因此,本项目生产运行对于动物的影响轻微,对小型动物干扰也较小。
②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分析由于本项目大部分各类工业场地利用现有,本次新增永久占地面积为1460m2,占评价区总面积的0.043%。
所以,项目新增占地不会对评价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产生影响。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项目的开采岩移范围面积为0.32342km2,岩移范围内有受家峡村居民19户、有刘家塬村居民10户。
矿山开采导致的岩体移动可能会对地面受家峡和刘家塬村居民产生影响。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本项目矿体平均厚度为6.64m,所选用的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采矿法,各采场均留有矿柱,所以矿体开采不会造成地表沉陷,但可能产生地裂缝,应加强对地表的观测,尤其是加强对矿体岩移范围内居民房屋的观测,制定相应的补偿措施。
另外,本项目正常生产期间,采矿废石全部用于井下采空区的充填,可做到正常生产时废石不出井。
所以,本项目建成后的废石堆存不会对当地土地利用结构产生影响。
③水土流失影响项目建成后,由于生产占地破坏当地固有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植被,同时矿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石、弃渣等固体废物会在地表外力作用下产生局部范围内水土流失,使区域内水土流失状况有所加剧,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水土治理措施来遏制其产生,通过工程防护和植被恢复等措施综合运用,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随着生产期地面硬化工程的实施,可大幅度减小水土流失量,各措施的深入及自然生态的自我修复、重整,这种影响将会逐步恢复(详见水土保持章节)。
本次评价要求在废石场及矿石临时堆场建设拦渣墙、截水沟,在尾矿库两侧修建截水沟,完善以上措施后项目的建设不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④景观影响分析矿区地处甘肃静宁县威戎镇,项目所在地属于黄土丘陵东部强烈侵蚀农业生态功能区,主要的景观形式为农业生态景观。
矿山废石的堆存、尾矿的贮存会改变局部的地貌特征及景观,但其对景观的破坏仅局限于采矿工业场地及尾矿库所在的矿区小范围内,不影响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
⑤重金属污染累积影响分析本项目所排放的粉尘中主要含Pb、Cd,含重金属的粉尘的排放对土壤环境的累计影响预测如下:A、预测模式及参数的选取预测模式采用土壤中污染物的累积模式,其模式为:Wn=BK n+RK(1-K n)/(1-K)式中:Wn—n年后的土壤预测值,mg/kg;B—区域土壤背景值,采用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mg/kg;R—污染物的年输入量,mg/kg;N—年数;K—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年残留率,取99.9%。
B、污染物进入土壤中数量(年输入量)的测算本项目建成后年排放的粉尘中含Pb137.85kg、含Cd 0.602kg。
含Pb、Cd的粉尘随废气排放进入环境空气后,再通过自然沉降和降雨的淋洗进入厂区周围土壤中。
含Pb、Cd的粉尘直接进入厂区周围2.5km范围内的土壤中,并于当地的风向频率或污染系数相对应,按一定的比例分布在受影响的土壤中。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风玫瑰图和计算的全年个风向条件下的污染系数,以粉尘中所含Pb、Cd在16个风向下风方位的分布见表8-6。
表8-6 本项目排放的粉尘中含Pb、Cd元素在各风向下风方位的分布按表8-6给出的Pb、Cd元素的分布,计算厂区周围2.5km范围内每个风向下风方第八章生态及社会环境影响分析位土壤(面积19.625km2,可耕作层土壤厚度按15cm计,土壤的密度为2.5t/m3,则2.5km 范围内可耕做层土壤总质量为7359375t,16个方位中每个方位的土壤质量为459960.94t)的污染物年输入量见表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