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5非金属元素5.3化工生产氯碱工业和联合制碱工业》173沪科课标教案课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5非金属元素5.3化工生产氯碱工业和联合制碱工业》173沪科课标教案课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5非金属元素5.3化工生产氯碱工业和联合制碱工业》173沪科课标教案课件教学设计

1

《联合制碱工业》教学设计

上海市回民中学

李君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参考上科版高三年级拓展型课程《化学》(试用本)第五章第三节——化工生产。本节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氯碱工业、联合制碱工业和化工生产的一些基本原理。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学化学理论部分的学习,以及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即将要进行化学实验的学习。而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恰好可以检验同学们能否将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特征和困难预测三方面做了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在理论部分学习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离子互换反应,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学习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2)学习特征:高三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3)困难预测:较少接触工业流程图,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做好铺垫工作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三维教学目标

在详细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后,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掌握侯氏法与索氏法的差异。(2)理解化工生产的一些基本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关工业生产讨论的过程,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化学原理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利用图表、数据等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侯氏法与索氏法的比较,加强学生接受科学家不屈不饶的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

(2)在讨论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感受原料充分利用的思想。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接触的化工生产并不少,比如硝酸工业、硫酸工业、合成氨、氯碱工业等等,但只有纯碱工业详尽地介绍了其发展史并且侯氏制碱法

2

本身就蕴藏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所当然是联合制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以及侯氏法与索氏法生产的比较。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教学难点主要是理解纯碱工业中两种制碱法对滤液的不同处理以及将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侯氏制碱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制碱的反应原理,在本课设计中将离子反应和平衡移动原理应用到联合制碱工业的工艺生产流程中去。

【教学重点】

联合制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及与氨碱法生产的比较。

【教学难点】

理解纯碱工业中两种制碱法对滤液的不同处理以及将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侯氏制碱法。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环节一:复习索氏制碱法,引入新课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复习索氏制碱法流程图,使学生对制碱法原理加深印象,同时引发学生对制碱法的进一步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应用电子白板的隐藏功能,对流程图进行分步显示。

环节二:分析侯氏制碱法的生产原理

从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原料”着手分析索氏制碱

法的不足。对于分离出碳酸氢钠的母液中的物质(氯化铵和氯化钠)如何综合利用?如何回收氯化铵?利用氯化铵的溶解平衡NH4Cl(s)NH4+

+

Cl—引导学生分析:加入食盐颗粒,增大氯离子浓度,平衡左移;利用溶解度差异,降温过滤;利用通入NH3,既增大NH4+浓度,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又可以将溶解度较小的NaHCO3转变程溶解的较大的Na2CO3,一举两得。如何剩余母液NaCl、Na2CO3、NH4Cl?充分利用原料,循环生产。

一连串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对侯氏制碱法的流程步步接近。当教师再介绍侯氏制碱法的流程,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同学们也较容易地找出其优点。最后再介绍原料氨气、二氧化碳来自合成氨工厂。这一部分主要应用电子白板的隐藏功能和资源库的存储功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调用资源库的资料帮助教学。

环节三:介绍侯德榜先生生平

通过文字和录像了解侯德榜先生以及中国在制碱工业上的曲折过程。这部分主要利用电子白板的播放功能,同学们通过视频了解并学习科学家们不屈不饶的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环节四:比较索氏制碱法与侯氏制碱法

3

请学生填写表格,对两种制碱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从而起到课堂小结的作用。这部分主要利用电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环节五:思考与讨论

学生动手操作,选择和搭建实验装置,实验室模拟制纯碱。这部分主要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放、组合功能,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实践,增强了学习兴趣,同时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四、课后反思

1、教学理念

本节课以侯氏制碱法为主线,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为暗线组织教学,采取自主讨论、自主研究、合作学习等模式教学,新课改的理念就在于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以及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充分利用原料的思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侯氏制碱法的过程。

2、教学手段

白板技术可以将化学课堂内容与多媒体很好地结合起来,操作更方便。比如传统的教学纯碱工业流程图一般使用图片,现在利用白板,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两种制碱法之间进行转换。白板比起PPT,学生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教师还可以对所书写的内容进行修改、批注,同时还可以保存或打印所有内容,便于今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和交流,也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在白板上化学实验仪器可以很容易

地直接移动或旋转,老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实验装置的搭建和修改,大大加深印象,提升学习兴趣。

最新沪教版化学高一上复习资料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论和实心球模型,都是错误的 汤姆孙: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质子决定元素种类;质子和中子决定原子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的书写 熟练背出1-18号元素 第二章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 过滤的操作(p24页的思考题) Ca2+、Mg2+、SO 42-离子除杂顺序:Na 2 CO 3 在BaCl 2 之后 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 2O→(通电)2NaOH+H 2 ↑+Cl 2 ↑ 阴极:H 2和NaOH(酚酞变红) 阳极:Cl 2 (检验: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l-的检验:加AgNO 3,产生不溶于稀HNO 3 的白色沉淀Ag++Cl-→AgCl↓ 氯化氢不使干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盐酸使干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前者无H+) 制HCl和Cl 2 方程式及实验装置系列(注意:1微热方程式2除杂3尾气吸收)氯气的物理性质:黄绿色,与水不能喷泉,HCl可以(1:500) 氯气与铁反应方程式现象,条件;注意与Fe与HCl反应产物区别 氯气与钠,铜,氢气反应方程式,现象,条件 氯气与水反应方程式(注意可逆符号) 新制氯水成份:三分子四离子;久置氯水成份。 HClO a.强氧化性(氯水滴在紫色石蕊试纸的现象) b.不稳定性(HClO见光分解方程式) c.弱酸性Ca(ClO) 2+2CO 2 +2H 2 O→Ca(HCO 3 ) 2 +2HClO 氯气与NaOH,漂粉精(制法,使用,失效)方程式;漂粉精主要成份,有效成份 溴和碘的提取:2I-+Cl 2→I 2 +Cl-。 Br 2 深红棕色液体,密度>水,易挥发,有毒,水封。 I 2紫黑色固体,蒸气呈紫红色,易升华用于分离碘,I 2 的检验:淀粉。 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氯水,溴水,碘水。 Br 2和I 2 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用于萃取,仪器:分液漏斗

沪教版高三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沪教版高三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一、氮气和氮氧化物 1、氮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空气中78%(体积分数)是氮气。 氮分子(N 2)为双原子分子,结构稳定,决定了氮气性质的稳定性,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生产上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N 2 + O 2 2NO N 2 + 3H 2 2NH 3 2、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自然固氮 → 闪电时,N 2 转化为NO 生物固氮 →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 2 转化为化合态氮 工业固氮 → 工业上用N 2 和H 2合成氨气 3、氮氧化物(NO 和NO 2):氮元素有+1、+2、+3、+4、+5等五种正价态,五种正价对应六种氧化物:N 2O 、NO 、N 2O 3、NO 2、N 2O 4、N 2O 5。其中N 2O 3和N 2O 5分别是HNO 2和HNO 3的酸酐。NO 是一种无色还原性较强的气体,易被O 2氧化为NO 2,NO 2是一种红棕色的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气体,氧化性强,能氧化SO 2,能使湿润的KI 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气体,常用碱液(NaOH 溶液)吸收。 二、氨和铵盐 1、氨的合成: N 2 + 3H 2 2NH 3 2、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L -1 ,比空气小。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可作致冷剂。 氨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称氨水。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 3 。 放电 催化剂 高温高压 催化剂 高温高压

沪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硫、氮单质及化合物 (一) 硫单质S: 黑火药的使用:S+2KNO3+3C K2S+3CO2↑+N2↑ 1、硫的物理性质:硫是淡黄色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2、硫的化学性质: (1) 氧化性(): ①加热硫粉和铁粉的混合物,燃烧生成黑色难溶固体:Fe+S FeS ②将铜丝伸入硫蒸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2Cu+S Cu2S。由上可得:硫和变价金属反 应时,一般会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特例:硫与汞反应:Hg+S HgS(黑色)(该反应可 除地上散落的汞)。由Fe、Cu与Cl2的反应,可得出氧化性的强弱顺序:Cl2>S,所以硫是一 种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③硫和炭在高温时、硫蒸气和氢气在加热时也可发生反应: (2) 还原性():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反应方程式都是:S+O2SO2 (二) 硫化氢H2S: 1、物理性质: 无色、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剧毒,密度比空气略大,能1∶2.6溶于水,得弱酸性的氢硫酸。2、化学性质: H2S中S显-2价,是硫元素的最低价,因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只表现还原性。 (1)H2S的燃烧:在空气中点燃H2S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洁净小烧杯,可观察到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小烧杯内壁有水珠,且出现黄色固体,这是因为O2不充足;H2S若在充足的O2中燃烧,会发出淡蓝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方程式: 2H2S+O2(不足) 2S+2H2O 2H2S+3O2(充足) 2SO2+2H2O (2) 可被卤素单质氧化:H2S+X2→S↓+2HX (X2—指Cl2、Br2、I2)如:H2S+I2→2HI+S↓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试题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理量中,属矢量的是() A.路程B.加速度C.速率D.质量 2.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三角形法,运用三角形法求合矢量有时很方便。如下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围成一个闭合三角形,且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则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A.B.C.D. 3.10月20日早上8时20分,刘老师在操场跑步,跑了5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月20日早上8时2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刘老师跑了5圈,他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刘老师跑了5圈,他的平均速度为0,但瞬时速度不为0 D.研究跑步姿势时可以将刘老师看作质点 4.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墙上,如图所示,空调外机的重心恰好在支架横梁和斜梁的连接点O的上方,重力大小为240 N。横梁AO水平,斜梁BO跟横梁的夹角为37°,sin 37°=0.6。假定横梁对O点的拉力总沿OA方向,斜梁对O点的支持力总沿BO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O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 横梁对O点的作用力将变大 B.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O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 斜梁对O点的作用力将变大 C.横梁对O点的拉力为160N D.斜梁对O点的支持力为400N 5.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危险而进行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6.0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A.30m B.40m C.216m D.342m 6.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有许多重大发明,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牛顿运动三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基础.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A.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合力的作用 C.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7.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有时发现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不稳 定,其原因可能是( ) A.交流电源的电压不稳定 B.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C.永久磁铁的磁性太弱 D.小车运动时快时慢 8.A、B两辆汽车在同一直线路段上同向行驶,它们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且A车在前、B车在后,时刻,两车相距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B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A、B两车在内的位移相同D.若,A、B两车必定相撞 9.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一时间图象。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 C.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 10.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卷(一)

章末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答案 A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答案 C 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时间、路程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正确. 3.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一定等于位移大小 C.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不可能相等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 答案 A 解析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A对.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大小,B错.物体从一位置沿不同路径到达另一位置时,路程可能不等而位移相等,C错.物体运动了一段路程后又回到了出发点,则位移为零,D错. 4.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 图1 A.甲是指位移,乙是指平均速度 B.甲是指路程,乙是指平均速度 C.甲是指位移,乙是指瞬时速度 D.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度 答案 D 解析告示牌甲上面的数字是车辆沿公路行驶到达告示牌上指定的地点时通过的路程,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120”表示该公路限制速度为120 km/h,表明车辆在行驶时的瞬时速度不能高于该速度,选项D正确.

沪教版化学方程式全书

一.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1.碳在空气中燃烧:C + O 2 点燃 CO 2 2.碳的不完全燃烧:2C + O 2 点燃 2CO (O 2 不足) 3.镁带燃烧: 2Mg + O 2 点燃2MgO 4.硫在空气中燃烧:S + O 2 点燃 SO 2 5.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 点燃 2P 2O 5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 2H 2O 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 Fe 3O 4 8.铝片在空气中表面氧化:4Al + 3O 2 ==2Al 2O 3 9、铜丝在火上灼烧:2Cu + O 2 △ 2CuO 10、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O 2 + H 2O == H 2CO 3 11、生石灰投入水里:CaO + H 2O == Ca(OH)2 13、点燃一氧化碳(煤气点燃):2CO + O 2点燃 2CO 2 14、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O 2 + C 高温 2CO 15、酸雨的形成: (1)S + O 2 点燃 SO 2 2SO 2+ O 2 2SO 3 SO 3 + H 2O == H 2SO 4 (2) S + O 2 点燃 SO 2 SO 2+ H 2O == H 2SO 3 2H 2SO 3+ O 2== 2H 2SO 4 16、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在尘埃的作用下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 2SO 2+2 H 2O+ O 2 2H 2SO 4 二.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2.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 2H 2O 2 MnO 2 2H 2O + O 2↑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2KClO 3 2KCl +3O 2↑ 4.电解水: 2H 2O 通电 2H 2↑ + O 2↑ 5.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 3高温 CaO + CO 2↑ 6.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 2CO 3 △ H 2O + CO 2↑ 7.加热碳酸氢铵: NH 4HCO 3 △ NH 3↑ + H 2O + CO 2↑ 8.加热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 2CuO + H 2O +CO 2↑ 9.小苏打加热 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 三、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 种化合物的反应。 1. 湿法炼铜(曾青得铁化为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 2. 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 4 == ZnSO 4 + Cu 3.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 2AgNO 3 == 2Ag + Cu(NO 3)2 4. 实验室制取氢气: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5. 铁与稀硫酸反应: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尘埃 尘埃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物理第五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学校:宝鸡高新实验中学命题人:杨宇辰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1、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2、伽利略理想实验交将可靠的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括号内数字表示上述程序的号码)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 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4、马拉车由静止开始,先做加速运动,后改为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运动中,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B.匀速运动中,马向前拉车的力小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C.只有匀速运动中,马向前拉车的力的大小才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的大小 D.无论是加速运动还是匀速运动,马拉车的力的大小总等于车拉马的力的大小 5、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保持物体的运动,必须施加外力 B、物体如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力是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D、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也可以做曲线运动 6、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 B、仅反映物体运动速度方向的改变 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有关 D、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7、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沪科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

沪科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 【知识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 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的方法称为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酸提供的H和碱提供的OH恰好完全反应 +-3、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等物质的量反应)。 定量关系:n(H+)=n(OH-) 若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则有n酸=n碱,C酸.V酸=C碱.V碱 【知识点2】酸碱中和滴定管 1、两种滴定管构造上的不同点:上端标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用于装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碱式滴定管---带有玻璃球的橡胶管,用于装_______溶液 2、滴定管的读数方法: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读,量 程有25mL、50mL等,注意与量筒(无0刻度)比较; 3、精确度:0.01ml,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23.38mL 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注意与量筒(0.1ml)比较)。 4、滴定管的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标准液(或待测 液)来润洗。 5、滴定管的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锥形 瓶约1cm为宜。 6、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 形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 7、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最后一滴液体滴下后,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8、再次进行滴定时,一定要将滴定管内液体重新注入至0刻度处,以免滴定时液体不足。 9、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 【知识点3】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①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A、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尽可能接近中和时的pH B、颜色变化明显。 常用中和滴定指示剂:_______________ ③指示剂的用量:________滴 ④滴定终点确定: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并且半分钟不变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知识点4】酸碱中和滴定操作 1、基本仪器有:滴定管(酸式和碱式)、铁架台(带滴定管夹)、锥形瓶(可装待测液,也可装标准液)、烧杯(盛废液,不能装待测液) 2、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程序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活塞是否灵活. ②.洗涤仪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每次3—5ml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③.用滴定管分别装入标准液,先排出气泡让尖嘴充满溶液,然后调整溶液到零刻度或

高一物理沪科版必修一的重点和要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 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教(学)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收集整理 澄城中学高一物理教(学)案 年级:高一编写人:雷娜审核人:胡晓亮编制时间:2011.11.7 课题力与相互作用单元检测 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 进一步认识受力分析,对受力分析形成更深刻地认识 过程与方 法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正确的选取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的求知态度 重点 难点 学会灵活选取研究对象,会正确的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学生 自学 反馈 新知导学备注分析以下物体的受力: 1、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试画 出梯子的受力示意图:

2、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 、B 两木块,当对木块A 施以水平力F 时,能使两者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B 两木块分别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分别画出它们的受力示意图。 3、光滑圆柱体固定于水平地面,AB 为一重为G 的均匀直棒,A 端放在地 上,C 点压在柱面上,AB 棒处于静止,请画出直棒AB 所受各个作用力。 4、如图,放在地面上的斜面和斜面上的木块都静止,O 为斜面的重心,请画出斜面所受的各个作用力。 合作探究、课堂互动(核心知识突破) 备注 O A B C O A B

1、如图,重力大小为G 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 ,若F 总小于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 增大而减小 B .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 .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重力的大小 D .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压力的大小 2、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 受到的力是( ) A.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 B.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下滑力 C.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摩擦力 D.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3、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1N 的两个水平力作用于A 、B 两个物体上,A 、B 、C 都静止,则地面对A 物体,A 物体对B 物体,B 物体对C 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 E. 1N ,2N ,1N B. 1N ,0N ,1N C . 0,1N ,0 D. 1N ,1N ,0N 赢在课堂课内探究3、5、6、 课后巩固1、7 A B C F F A B F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卷五

章末检测卷(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与力的关系且推翻“力就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就是( ) A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 、伽利略、牛顿 C 、伽利略、爱因斯坦 D 、亚里士多德、牛顿 答案 B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 、在宇宙飞船内,由于物体完全失重,所以物体的惯性消失 B 、跳远运动员助跑就是为了增大速度从而增大惯性 C 、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只就是它在地球上的16 D 、质量就是物体惯性的量度,惯性与速度及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答案 D 解析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的位置无关,选项A 、B 、C 错误,选项D 正确、 3、下列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越快,这就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其速度一定为零;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D 、物体所受的合力最大时,其速度却可以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力最小时,其速度却可以最大 答案 D 4、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设近地加速时,飞船以5g 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g 为重力加速度、则质量为m 的宇航员对飞船底部的压力为( ) A 、6mg B 、5mg C 、4mg D 、mg 答案 A 解析 对宇航员由牛顿运动定律得:N -mg =ma ,得N =6mg ,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判定A 项正确、 5、如图1所示,静止的粗糙传送带上有一木块M 正以速度v 匀速下滑,滑到传送带正中央时,传送带开始以速度v 匀速斜向上运动,则木块从A 滑到B 所用的时间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时木块从A 滑到B 所用的时间比较( )

沪教版高中化学高一第一章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板书】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1.1 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介绍】在古代,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思考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惠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物质无限可分 墨子:物质被分割是有条件的,若不存在被分割条件,就不能被分割!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最早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 这些微粒叫“原子”,物质分割只能到原子为止。原子, 希腊文的原意就是不可分。 【过渡】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还在继续,到了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道尔顿经过试验和研究,把古代思辨、猜测的得到的原子假说发展成更为科学的原子理论。【阅读】阅读教材第三页第5段,了解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用你们已掌握的化学知识去分析一下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是否合理? ?*原子是可分的,只不过在化学反应条件下是不可再分的 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物理性质可能不同,而化学性质相同 不同元素化合时,元素的原子不一定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讲述】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我们现在知道原子并不是实心、不能再分的小球,而在当时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是因为1897年英国科学汤 姆生在实验中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带负电荷的电子。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不是什么 “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这是人类认识原子世界的开端。 【讲述】汤姆孙经过几年思索和研究,在1903年提出了一种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他认为整个原子中的正电荷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形体内,而电子则均匀地分布在这 些正电荷之间,就好象葡萄干面包一样,因此称之为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汤姆孙因发现电子而获得1906年诺贝尔物理奖。 【过渡】虽然汤姆生的原子模型与我们现在知道的大不相同,但他毕竟指出了原子是可分的、有结构的,使人们对原子结构认识又进了一步。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有重要突破,是从发现X射线开始的。 【资料】伦琴发现X 的射线 贝可勒尔发现元素的放射性现象 【问题】元素的放射性现象发现后,汤姆孙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决定从“放出的射线是什么”出发来进一步研究原子结构。我们一起来了解他是怎么研究?

沪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知识点汇总

沪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硫、氮单质及化合物 (一) 硫单质S: 黑火药的使用:S+2KNO3+3C K2S+3CO2↑+N2↑ 1、硫的物理性质:硫是淡黄色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2、硫的化学性质: (1) 氧化性(): ①加热硫粉和铁粉的混合物,燃烧生成黑色难溶固体:Fe+S FeS ②将铜丝伸入硫蒸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2Cu+S Cu2S。由上可得:硫和变价金属反 应时,一般会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特例:硫与汞反应:Hg+S HgS(黑色)(该反应可 除地上散落的汞)。由Fe、Cu与Cl2的反应,可得出氧化性的强弱顺序:Cl2>S,所以硫是一 种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③硫和炭在高温时、硫蒸气和氢气在加热时也可发生反应: (2) 还原性():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反应方程式都是:S+O2SO2 (二) 硫化氢H2S: 1、物理性质: 无色、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剧毒,密度比空气略大,能1∶2.6溶于水,得弱酸性的氢硫酸。2、化学性质: H2S中S显-2价,是硫元素的最低价,因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只表现还原性。 (1)H2S的燃烧:在空气中点燃H2S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洁净小烧杯,可观察到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小烧杯内壁有水珠,且出现黄色固体,这是因为O2不充足;H2S若在充足的O2中燃烧,会发出淡蓝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方程式: 2H2S+O2(不足) 2S+2H2O 2H2S+3O2(充足) 2SO2+2H2O (2) 可被卤素单质氧化:H2S+X2→S↓+2HX (X2—指Cl2、Br2、I2)如:H2S+I2→2HI+S↓ (3) 将分别盛有H2S和SO2气体的两集气瓶口对口并抽去玻璃片使之混合,可观察到瓶壁上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卷四

章末检测卷(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 D、合力不能与其中的一个分力相等 答案 C 解析由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就是|F1-F2|≤F≤F1+F2,故合力的大小可以比分力大、比分力小或者与分力大小相等,故C对,A、B、D都错、 2、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悬挂一个镜框,绳中所受拉力最小的就是() 答案 B

3、如图1所示,物体A与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就是() 图1 A、重力、B对A的支持力 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 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答案 A 4、如图2所示,一把正常使用的自动雨伞,关于其中弹簧的状态,正确的说法就是() 图2 A、无论雨伞收起或打开,弹簧都受到压力 B、无论雨伞收起或打开,弹簧都受到拉力 C、雨伞打开时,弹簧受到压力;雨伞收起时,弹簧受到拉力 D、雨伞打开时,弹簧受到拉力;雨乎收起时,弹簧受到压力

答案 A 5、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3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 图3 A、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 B、夏季与冬季电线杆对电线的拉力方向不变 C、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D、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答案 D 解析以电线为研究对象,夏季与冬季电线杆对电线的拉力方向发生变化,即电线重力的两个分力的夹角发生变化、冬季,两分力夹角较大,所以分力较大,使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综上,选项D正确、 6、两个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6 N,则F1与F2的大小可能就是() A、F1=2 N,F2=9 N B、F1=4 N,F2=8 N C、F1=1 N,F2=8 N D、F1=2 N,F2=1 N 答案 B 7、如图4所示,小球系在细绳的一端,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用力将斜面在水平桌面上缓慢向左移动,使小球缓慢上升(最高点足够高),那么在斜面运动的过程中,细绳的拉力将()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章末综合测评(一)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看作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D[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是看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A错误;研究火车过桥,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形状不能忽略,自行车不能看成质点,但在研究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时,就可以忽略自行车的自身大小,则可把自行车看作质点,故C错误;地球很大,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 2.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的 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火车为参考系的 D[“太阳东升西落”是相对于我们居住的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所以A错误;“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所以B错误;“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所以C错误;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是以火车或他自己为参考系的,所以D正确.] 3.如图1所示,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整个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2011年12月10日,我国上空出现一轮十全十美“红月亮”.这是十年一遇最美月全食,本次月全食从北京时间20时45分开始初亏,经过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持续约3个半小时.而完全“被吃掉”的“红月亮”,只有大约51分钟.文中提到的“时刻”有() 图1 A.51分钟B.3个半小时 C.20时45分D.2011年12月10日 [答案] C 4.如图2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 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物理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 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命题:石油中学冯淑娟 一、命题意图说明: 本次物理命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确保命题的检测功能,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强化了命题的导向功能,试图通过试题的设置,更为有力、更为有效地推动中学物理教学改革。 (一)命题坚持以下原则: 1.突出教师阶段性教学目标达成和学生阶段性学习目标达成状况的监测。 2.坚持导向性命题原则,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有助于教育行政门更好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科学监控;有助于学校真实把握质量,科学调整决策思路,促进学校质量飞跃发展;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促进专业成长;有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3.坚持基础性命题原则,教学检测试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与技能、基本方法和过程,要有意识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使师生树立信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能力,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坚决反对难题、偏题、怪题。 4.坚持无差错性命题原则,检测试题,力争做到知识准确,表述规范、角度平易、答案准确、评分科学。 5.坚持人本性命题原则,试卷结构合理,试题编排先易后难,则浅入深,既有利于学生答卷,又有利于教师阅卷。 (二)考试时间与试卷总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三)预计难度 基础题、中档题所占比例较大,难题量较少。 (四)考试内容 沪科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全部内容。 (五)题型 基本题型为选择题、填空作图题、计算题。 (七)试题来源 一部分选自课本,但进行了改造,适当提高了难度;一部分来自各种资料,但适当做了修改,力求难易适中;还有一部分是自己编写。考查的知识与中考考查的相应知识力求一致。 二、试题结构安排: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各题型所占分值如下:

沪教版化学高一下复习资料

第五章评说硫、氮的“功”与“过” Fe+S→(加热)FeS硫化亚铁2Cu+S→(加热)Cu2S硫化亚铜 Hg+S→HgS硫化汞(实验室处理打翻的汞) H2S: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氢硫酸久置浑浊: 2H2S + O2→2S↓ + 2H2O 硫化氢在充足或者足量的氧气中燃烧两个方程 H2S制备:FeS + H2SO4→FeSO4 + H2S↑ 吸收或者检验:H2S + CuSO4→CuS↓(黑色) + H2SO4 检验SO2中CO2:先通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再通石灰水 SO2检验:品红褪色,再加热 氧化性:2H2S+SO2→3S↓+2H2O 还原性:SO2+X2+2H2O→H2SO4+2HX (X:Cl,Br,I)漂白失效 SO2制备:Na2SO3 + H2SO4→Na2SO4 + H2O + SO2↑ 浓硫酸制盐酸、硝酸是利用:高沸点,难挥发性 浓硫酸的特性:脱水性:即腐蚀性(黑面包实验: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吸水性:吸收水(干燥气体除了NH3,H2S,HBr,HI) 强氧化性:Cu+2H2SO4(浓)→(加热)CuSO4 + SO2↑+ 2H2O(一半酸性一半强氧化性) C + 2H2SO4(浓)→(加热)CO2↑+ 2SO2↑+ 2H2O(强氧化性) 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SO42-的检验:先加HCl无现象再加BaCl2 重晶石BaSO4钡餐&白色颜料 (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胆矾CuSO4·5H2O

皓矾ZnSO4·7H2O 绿矾FeSO4·7H2O 明矾KAl(SO4)2·12H2O 湿润的石蕊试纸遇SO2变红,遇Cl2先红后白,遇浓硫酸先红后黑。 工业制硫酸:制SO2:沸腾炉: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制SO3:接触室:2SO2 +O2 (催化剂加热) 2SO3 制H2SO4:吸收塔:SO3 +H2O → H2SO4(用浓硫酸吸收)固氮:N2单质→氮的化合物(固氮三法) NH3与水:NH3+H2O NH3·H2O NH4++OH- NH3与酸反应:NH3+HCl→NH4Cl(白烟) 雷雨发庄稼:(1)N2+O2→2NO;(2)2NO+O2→2NO2; (3)3NO2+H2O→2HNO3+NO(硝酸酸酐:N2O5) 工业制硝酸:N2+3H2 (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4NH3+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铵盐都具有的性质是离子晶体;都能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NH4Cl→(加热)NH3↑+HCl↑) 遇碱会放氨气(NH4Cl + NaOH→(加热)NaCl+NH3↑+H2O) NH4+检验: 1.加入NaOH加热; 2.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NH4++OH-→(加热)NH3↑+H2O 实验室制氨气:2NH4Cl+Ca(OH)2→(加热)CaCl2+2NH3↑+2H2O 除杂:碱石灰(混合物NaOH,CaO) 第六章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 反应速率:1.内因: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卷

章末检测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确的说法是( )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B.某物体若只受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可以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 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答案 A 解析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即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A对,B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C错.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它们不能求合力,D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由磁铁间存在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答案 B 3.如图1所示,P是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 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答案 B 解析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P受到绳的拉力和桌面对P的摩擦力的作用,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B正确. 4.如图2所示,A、B两均匀直杆上端分别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下端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悬挂A杆的绳倾斜,悬挂B杆的绳恰好竖直,则关于两杆所受摩擦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接触面粗糙)( ) 图2 A.A、B杆都受静摩擦力 B.A、B杆都不受静摩擦力 C.A杆受静摩擦力、B杆不受静摩擦力 D.A杆一定受静摩擦力、B杆可能受静摩擦力 答案 C 5.如图3所示,球A靠在光滑斜面上,并用竖直悬绳吊起.A保持静止状态,球A受力的个数为( )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末检测卷

章末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就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答案A 2、下列各组物理虽中,都就是矢虽的就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疑、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答案C 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就是矢量,而时间、路 程与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就是标量,故C正确、 3、下列关于位移与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路程就是标量,只有大小;位移就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一左等于位移大小 C、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位務不可能相等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 答案A 解析路程就是标量,位移就是矢量,A对、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大小,B错、物体从一位置沿不同路径到达期一位置时,路程可能不等而位移相等,C错、物体运动了一段路程后又回到了出发点,则位移为零,D错、 4、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就是()

图1 A、甲就是指位移,乙就是指平均速度 B、甲就是指路程,乙就是指平均速度 C、甲就是指位移,乙就是指瞬时速度 D、甲就是指路程,乙就是指瞬时速度 答案D 解析告示牌甲上而的数字就是车俩沿公路行驶到达告示牌上指左的地点时通过的路程,告示牌乙上而的数字“120”表示该公路限制速度为120 km/h,表明车辆在行驶时的瞬时速度不能高于该速度,选项D正确、 5、如图2所示, 图2 小球以PX=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尸0、01 s后以v:=2 m/s的速度沿同 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