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的治疗选择CAS还是CEA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有哪些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有哪些颈动脉狭窄是指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导致颈动脉管腔狭窄,从而影响血液流动和供应大脑的血流。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根据狭窄程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不同的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颈动脉狭窄,无明显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
这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来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 介入治疗:对于中度到重度的颈动脉狭窄,或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S)。
经皮血管成形术是通过导丝和导管引导下,在麻醉或局部麻醉下,将扩张球囊导管置入狭窄的血管部位,然后扩张球囊,将狭窄的血管腔重新扩张。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血管通畅性,恢复血流,减少症状。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把颈动脉狭窄处的斑块切除,恢复血管畅通。
手术时,医生切开颈部的动脉,将导丝和导管引入狭窄部位,然后使用特殊的刀具将斑块切除,并植入支架来维持血管的通畅。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或在介入治疗失败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颈动脉内膜剥离术(CEA)和颅颈动脉路桥术(EC-IC Bypass)。
颈动脉内膜剥离术是通过手术切口,将颈动脉内膜剥脱出来,并修复血管。
手术时,医生切开颈部的动脉,将斑块剥离出来,然后缝合血管恢复通畅。
颅颈动脉路桥术是通过手术切口,在颅内和颈内动脉之间建立一条桥梁,绕过狭窄处,恢复大脑的血流供应。
这种方法适用于狭窄处较长或病变严重的情况。
除了以上的治疗方法,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在不断发展和研究,如颈动脉支架植入术(AAA),通过支架植入的方式来扩张血管和恢复血流。
还有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和减少血管炎症反应等。
颈动脉支架植入(CAS)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CEA)的效果对比及血

颈动脉支架植入(CAS)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CEA)的效果对比及血清MMP-9及TIMP-1的变化作者:叶志军周格知鲍翔蒋烽烽徐渭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0年第07期[摘要] 目的比較颈动脉支架植入(Carotid artery stent,CAS)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效果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选择性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变化。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8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CAS组43例与CEA组43例,CEA组采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S组采用颈动脉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和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lon, MMSE)、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变化。
结果 CEA组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CAS组(25.58%)(P0.05)。
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血清MMP-9和TIMP-1水平较术前降低(P[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效果;基质金属蛋白酶-9;选择性抑制剂-1[中图分类号] R543.4; ; ; ; ; [文献标识码] B; ; ; ; ;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07-0040-04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 and 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and changes of serum MMP-9 and TIMP-1YE Zhijun; ;ZHOU Gezhi; ;BAO Xiang; ;JIANG Fengfeng; ;XU WeiFirst Inpatient Area,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Jinhua Central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Jinhua; ;321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carotid artery stent(CAS) and 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 and the changes of 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 Methods Eighty-six patients with carotid sten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9 were enroll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AS group with 43 patients and the CEA group with 43 patien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Carotid endarterectomy was performed in the CEA group and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was used in the CAS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1-month and 3-month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 scale and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lon(MMSE),and serum MMP-9 and TIMP-1 level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EA group(9.30%) was lower than that(25.58%) in the CAS group(P<0.05). The MoCA score and MMSE score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surgery(P<0.05).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MoCA score and MMSE score between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i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serum MMP-9 and TIMP-1 levels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were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surgery i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serum MMP-9 and TIMP-1 levels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in the CEA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AS group(P<0.05). Conclusion;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s superior to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stenosis, causes 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duces the levels of MMP-9 and TIMP-1 significantly, thereby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Key words]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rotid endarterectomy; Effect;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随着我国老龄化状况的加剧,脑卒中成为常见的一种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结果显示,脑卒中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三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1-2]。
2023颈动脉成形术新观念

2023颈动脉成形术新观念目前我国有关颈动脉狭窄治疗现状颈动脉内膜剥脱(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均有开展。
但CAS手术数量远远大于CEA,其优势在于微创、学习曲线短、开展科室多、住院时间短、经济效益好、患者因素(恐惧全麻、开大刀)等,这也使得现在很多年轻医师不熟悉CEA。
TFCAS基本操作:局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植入血管鞘;导引导管或长鞘植入患侧颈总动脉;应用远端栓塞保护装置;球囊扩张狭窄颈动脉;置入金属裸支架;回收脑保护伞。
不过,CAS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较高的围术期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3%~4%)。
而且,增加卒中发生因素,包括:弓部形态(Ⅲ型弓),颈总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迂曲,颈动脉严重狭窄,颈动脉狭窄伴血栓形成,不稳定性斑块。
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ESVS推出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的防治最新指南(2023版)以及LINC 2023会议上有关CAS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器械。
CAS新观点1) 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且术前评估血管再通是合适的,若患者不适合手术治疗,则推荐CAS治疗,且多学科的风险和获益讨论是必要的。
2) CAS治疗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围术期卒中或死亡风险应该尽可能低,理想情况应低于2%。
3) 对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采取CEA还是CAS治疗,需考虑末次发病的间隔以及病变的解剖和形态特征(包括主动脉弓的粥样硬化负担)。
4) 对于考虑CAS的患者,建议在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后进行CTA或MRA,提供有关主动脉弓以及颅外和颅内的更多循环信息。
5) 建议多学科团队进行讨论,以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或最佳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和治疗达成共识(Ⅰ级推荐,C级证据)。
6) 建议在颈动脉介入之前和之后进行独立的神经系统评估,以审核围手术期风险(I级推荐,C级证据)。
7) 对于无症状/症状性颈动脉病变患者,建议进行医学咨询以促进健康饮食、戒烟和体育锻炼(Ⅰ级推荐,B级证据)。
CEA与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

CEA与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李媛媛【期刊名称】《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年(卷),期】2024(46)5【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内膜剥脱术(Endometrial exfoliation,CEA)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placement,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与预后。
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CEA组(46例)、CAS组(46例)。
分析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预后情况与不良事件。
结果:CEA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CAS组,而住院时间显著高于CAS组(P<0.05)CEA组患者再狭窄率与CAS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随访3m,两组的颈动脉再狭窄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CEA 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著高于CAS组(P<0.05)。
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CEA与CAS治疗均能够取得较为满意手术效果,且再狭窄率均较低。
相比于CAS 手术治疗,CEA手术医疗费用较低,但术后不良事件风险较高,患者住院时间较长。
【总页数】3页(P1106-1108)【作者】李媛媛【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介入病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远端保护装置下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2.症状性颈动脉狭窄CEA治疗时机的Meta分析3.CAS or CEA?颈动脉狭窄r治疗策略最新"白皮书"帮你选4.CAS与CEA在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比较研究5.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药物保守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对比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动脉CEA与CAS

颈动脉是大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颈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即颈动脉壁形成斑块,当这些斑块增大或破裂时,就会造成颈动脉狭窄或栓塞,导致缺血性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同侧脑梗塞的发病率高达90%-95%,60%以上的脑梗塞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并且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2年内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也高达26%以上;严重的脑梗塞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故而,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
颈动脉狭窄症本身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常不易发现。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治疗:目的:预防脑缺血的发生,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方法:高危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的控制、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包括CEA 及CAS)。
手术时机急性脑梗死应于发病后6周手术;双侧病变,两侧手术间隔至少2周以上,且以狭窄严重和(或)有症状测优先手术为宜。
CEA(颈动脉内膜切除成形术):肯定的指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1、6个月内1次或多次短暂性脑缺血,表现为24小时内明显的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单盲,且颈动脉狭窄≥50%;2、6个月内1次或多次轻度非残性脑卒中,症状或体征持续超过24小时且颈动脉狭窄≥50%。
相对的指征1、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2、有症状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但血管造影或其他检查提示狭窄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如狭窄表面不光整、溃疡或有血栓形成;3、有症状性的CEA术后严重再狭窄。
优点:直视下切除斑块吻合口成形,疗效确切;术后再狭窄率较低;费用较低;缺点:但手术复杂,创伤大,术中阻断颈动脉,有脑缺血、脑梗塞风险;要求术者极高的手术技巧;患者需一般情况能耐受全麻手术,大脑Wiliis环供血正常能代偿一侧颈动脉阻断。
CAS(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适应症:1.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50%;2.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80%或狭窄合并明显溃疡或板块者;3.年龄在80岁以上;4.颈动脉无严重动脉迂曲及血管壁钙化;5.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6.血管解剖因素,如颈总动脉分叉较高或颈动脉狭窄延生至颅内者,颈动脉阻断后高危脑缺血的患者,对侧颈内动脉闭塞及颅内Willis环异常的患者。
颈动脉支架治疗适应证禁忌症

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治疗适应证禁忌症一、颈动脉狭窄介入手术治疗适应症:1、症状性患者,曾在6个月内有过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症状(TIA)的低中危外科手术风险患者,通过无创性成像或血管造影发现同侧颈内动脉直径狭窄超过50%,颈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小于6%;2、无症状患者,通过无创性成像或血管造影发现同侧颈内动脉直径狭窄超过70%,颈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小于3%;3、对于颈部解剖不利于CEA外科手术的患者应选择CAS,而不使用CEA。
4、对于TIA或轻卒中患者,如果没有早期血管重建术的禁忌证,可以在事件出现2周内进行干预。
对于大面积脑梗塞保留部分神经功能患者,应在梗塞至少2周后再进行CAS治疗。
5、CEA术后再狭窄,症状性或无症状性狭窄大于70%。
6、CEA高危患者:年龄大于80岁;心排血量低(EF<30%);未治疗或控制不良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近期心梗病史;不稳定心绞痛;严重COPD;对侧颈动脉闭塞;串联病变;颈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等。
7、急诊患者,如假性动脉瘤;急性颈动脉夹层;外伤性颈动脉出血。
8、颈动脉血管重建术不推荐应用于已有严重残疾的脑梗死患者中。
二、颈动脉狭窄介入手术治疗禁忌症:绝对禁忌证:无症状颈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
相对禁忌证:(1)3个月内有颅内出血;(2)伴有颅内动脉瘤,并且不能提前或同时处理者;(3)2周内曾发生心肌梗死或较大范围脑梗死;(4)胃肠道疾病伴有活动性出血者;(5)难以控制的高血压;(6)对肝素、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类药物有禁忌者;(7)对造影剂或所使用的材料或器材过敏者;(8)有严重心、肝、肾、肺疾病;(9)血管迂曲或变异,导管或支架等输送系统难以通过;(10)血管病变广泛或狭窄范围过大;(11)血管炎性狭窄,广泛的血管结构异常;三、颈动脉狭窄介入手术治疗可能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包括穿刺点的并发症,栓塞、血栓形成和高灌注脑出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心动过缓、低血压、血管损伤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病变处血管、操作路径血管及远端血管的损伤,心血管事件及死亡,支架内再狭窄等;导管、导丝断裂及所致并发症;造影剂过敏;穿刺点血肿、瘀斑、假性动脉瘤或夹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颈动脉狭窄·内膜切除(CEA)·腔内成形(CAS)

超 过 7天 的卒 中死亡 率都 超过 了 C A的准 人标 准 。 E 这 可能 与操 作者 均是受 训放 射科 医师 有关 ,细 分析 起 来似 乎很 难肯定 它对 C A 的优 势 。 E
S PHR A P I E试 验更加 支 持 C S A ,其 不 良事 件发 生 率 明 显 低 于 C A, A E C S组 为 58 , E 组 为 .% C A 1 .%,0天 卒 中死 亡率 两 者相 似 ( .%和 48 ) 2 6 3 54 . % , 认 为 C S在 治疗 颈 动脉 狭窄 方 面 “ 劣 于 ” E 。 A 不 C A
堡 I堂 董
鱼 版)0 年 1月 卷 期Cn r G r Ecoc eo)OIe 0 , o , o 子 2 8 0 第2 第5 h A heSg(eri r n, cb 0 Vl N5 0 i c nu l n V s t i or 8 . 2 2
・
争 鸣 与 讨 论 ・
一
2C E T等 ) 、R S 。表 1 出了试 验的一些结果 列
很 多试 验 都 得 出 C S在 卒 中死 亡 率 方 面不 次 A 于 C A 的结 果 ,对 C S的推 广 起 到 了很 大 作 用 。 E A
性脑卒 中的发生率 , C A得以发展 。随着颈动脉 使 E 腔 内支 架 成 形 术 ( aoi at ys nig C S) 应 c t r r e t , A 的 r d e t n 用 ,现在 又 到 了是 采用 C A还 是采 用 C 评 价 两 E AS 种方 法 的重 要 时期 , 虽谈 不 上 取舍 , 但也 会 有优 劣 , 尽管 在不 同方 面表现 不 同。我们 回顾 了 国 内外不 同 观点 , 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谈几点看法 。 分 清优 劣 的核 心标 准是 : 防脑卒 中的效 果 预 两种 方法 既然 是用 于 预 防脑 卒 中 , 目的就 是 使 受干 预者脑 卒 中发病 率低 于其 自然发 病率 。比如说 症状 性 颈 动 脉 重 度狭 窄 (>7 % ) 者 年卒 中发 生 0 患 率 高达 1% ~1%,而 无症 状 颈 动脉 中度 狭 窄 (> 0 7 6% ) 0 患者 年卒 中发 生率低 的仅 为 2 如 果术 后 3 %, O 天 的脑 卒 中发 生率 超 过 2 %,就丧 失 了脑 卒 中二 级 预 防 的意 义 。 践 中经训 外科 医师 C A治疗 相关 脑 实 E 卒 中 的 比例 可控 制 在 1 %左 右 ( 般不 高 于 6 . 2 一 %是 C A的 准 入标 准 ) 而 C S的数 据 则 不稳 定 , E , A 因此 对后 者来 说 C S并 不可取 , E A C A也 勉强 。因此适 应 证 的选择 非常 重要 , 除非 是 临床经 验丰 富的 医生 , 否 则最 好从严 处 理 。 我很 赞成 将标 准定 在狭窄 >7 %, 0 有 明确 短 暂 性 缺 血 发 作 (rnin i hmaaah t s ts e i t c, a e c t TA)或 同侧 脑梗 死 的 6 %狭 窄 才可 考虑 作为 干 预 I 0 的指征 。 近年对 C A和 C S E A E的对 比研究很多 , 比的核 对 心是卒 中死亡率 。国外陆续公布 了一系列单 中心 和多 中心 、 瞻性 、 前 随机 、 照 研究 ( : A A A 、A 对 如 C V T SC —
中国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要点

(1)12个月内颅内自发出血;
(2)30天内曾发生大面积脑卒中或心肌梗死;
(3)3个月内有进展性脑卒中;
(4)伴有较大的颅内动脉瘤,不能提前处理或同时处理者;
(5)慢性完全闭塞无明显脑缺血症状者;
(6)凝血功能障碍,对肝素以及抗血小板类药物有禁忌证者;
(7)无法耐受麻醉者;
(8)重要脏器如心、肺、肝和肾等严重功能不全者;
(3)术中不能耐受颈动脉阻断试验者;
(4)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血流减少者;
(5)通过术中脑电图或体感诱发脑电监测可能出现脑缺血者;
(6)颅内Willis环代偿不全者;
(7)既往有过大卒中,行CEA者。
8围术期药物治疗
推荐术前单一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mg/d)或氯吡格雷(75mg/d),降低血栓形成机会,不推荐大剂量应用抗血小板药;术中在动脉阻断5分钟前给予肝素抗凝使活化凝血时间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1.5倍以上,术后至少使用单一抗血小板药物4周。此外,围术期还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西洛他唑、沙格雷酯、贝前列素钠片等药物。
4手术时机选择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6周后手术较为安全,对于近期出现症状发作,影像学检查提示为不稳定斑块时应尽量争取尽早手术,可以建议于2周内手术;
(2)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轻微卒中患者,如果没有早期血管重建术的禁忌证,可以在事件出现2周内进行干预;
(3)如为双侧病变,根据临床情况两侧手术间隔可以在2至4周,有症状侧和(或)狭窄严重侧优先手术。
(9)严重痴呆。
3麻醉方式
麻醉包括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
局麻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术中评估脑缺血的耐受情况,辅助判断是否应用转流管,减少不必要的转流管使用,但是患者往往有恐惧,而且需要麻醉师有较高的麻醉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全脑血管分级造影: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溃疡型斑 块,管腔50%狭窄
颈内动脉内内膜剥脱术(CEA, Carotid endarterectomy)
手术体会
• 术中尽量缩短吻合血管时间,减少脑组织缺氧时间; • 术前造影做压颈试验有助于判断前后交通代偿情况; • 有条件情况下使用术中电生理监测; • 术中避免对周围神经(如舌下N,喉返N)的损伤。
颅外段颈内动脉粥样斑块狭窄的手术治疗
CEA, Carotid endarterectomy CAS,Carotid artery s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