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电大《民族与宗教》作业答案形成性考核册
福建电大民族与宗教

是否正确答案是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陈永定二年(558),印度僧人拘那罗陀到泉州,挂锡延福寺三年,翻译佛经,由此拉开福建译经的序幕。
( )是否正确答案是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泉州晋江粘氏族中的老人曾回忆说,解放前这里曾经有春秋二祭,在宣读祭文时,他们不用闽南话而用普通话,因为祭文中有不少先祖的名字,他们是北方人,名字字数多,汉族乡亲称其祭祖是读“番仔话”。
( )是否正确答案是6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在一些讲客家话的地方,男方来相亲时,女方如果煮米粉、红蛋相待,炒“米香”相赠,即暗示不中意;如果煮了米粉不加蛋,不炒“米香”,表示答应婚事。
( )是否正确答案否7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道教在福建的产生与名山有关,闽南的清源山被称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十六洞天,闽东太姥山被称为道教三十六洞天第一洞天。
( )是否正确答案否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福建省有满族先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末年,一支女真贵族后裔从北方徙居泉州,经过发展繁衍,成为今天福建满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清朝在福州固定设置八旗驻防,以旗营为中心满族聚居区域逐渐形成,其后裔构成了福建满族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 )是否正确答案是9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闽北有些地方人家头胎婴儿出世,做父亲的要带两个蛋、鸡头、鸡腿、鸡屁股和半瓶红酒到婴儿的外婆家报喜。
生男孩的酒瓶挂红纸丝,生女孩的酒瓶嘴插红纸团。
外婆家一看到酒瓶的装饰,便知道生男生女,随即把瓶中的半瓶红酒添满让女婿带回。
( )是否正确答案否10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天主教早在元代就传入泉州,是全国天主教传播最早省份之一。
公元1313年,泉州成立了刺桐教区,为当时全国仅有的两个教区之一,负责包括杭州、扬州等通商口岸在内的东南教务。
( )是否正确答案是11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纳哈出投降明朝后,明廷将其所属的20万蒙古军,“分隶云南、广西、福建各司处”。
民族与宗教作业参考答案

民族与宗教作业1一、简答题:1、简述福建现代社会经济概况?课本第26页2、简述福建民间宗教—天上圣母、临水夫人、保生大帝?课本第178页3、简述畲族的祖先崇拜?课本第67页4、简述回族的宗教信仰?课本第106页二、论述题:从教材中所描述的福州传统的婚嫁程序出发,结合自己当地风俗,收集相关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或体会?课本第33页民族与宗教作业2一、简答题:1、简述福州长乐琴江满族村的独特婚俗?课本第130页2、简述福建蒙古族人萨镇冰?课本第148页3、简述高山族舞蹈?课本第171页4、简述福建蒙古族概况?课本第140页民族与宗教作业3一、简答题1、简述福建佛教长期兴盛不衰的6个方面原因?课本第192页2、简述闽南佛学院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学府的8个原因?课本第243页3、福建佛教对福建士大夫的深远影响?课本第250页4、福建著名的道教名山有哪些?武夷山被称为“真升化玄天”的原因?课本第257页二、论述题:1、论述近代著名的四大高僧对福建佛教的影响?课本第203页2、论述妈祖信仰福建文化的深远影响?课本第264页民族与宗教作业4简答题1、简述天主教在福建传播所产生的中西文化冲撞的3个具体表现?课本第295页2、简述基督教在福建传播的特点?课本第306页3、元代,穆斯林在福建有了很大发展的标志。
课本第316页4、1978年到1999年,福建在落实宗教政策方面有哪些措施。
课本第334页论述题:1、论述福建道教的特点?课本第262页2、1857年到1900年基督教在福建有何发展:从福州邻县、闽南区域、闽东区域、闽北区域、闽西区域加以说明?课本第303页。
电大《民族与宗教》作业答案 形成性考核册

民族与宗教作业1简答题1、福建佛教对福建士大夫在思想上的影响?答:①以宋代为例,如杨红、胡安国、游酢、陈易、李纲、真德秀等本人就是著名居士而刘子翠则受佛禅思想影响极深。
②朱熹与佛教关系更为密切,其佛学思想是承袭宋果、道谦的看话禅。
③明代的徐火勃、曹学俭、李势等,都与佛学关系密切,李势曾潜心佛学,著有《华严合论简要》四卷。
④民主英雄林则徐也深受佛教影响,正如中国佛教协会所介绍林则徐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日理万机和戎马倥偬中,不废诵经念佛,亲笔楷书佛经五种,作为《行舆日程》足见其行持之精勤。
2、弘一大师居闽南时著述累累的原因?答:①居闽南之前曾多次闭关修道,已具备很高的佛学素养,如1920年7月,于浙江新城贝闭关掩室批阅弘教律藏。
②充分利用闽南名寺中的藏经,厦门的南普陀,泉州的开元寺等闽南古刹,因远离战乱藏经保有相对完整。
③写信让有缘居士及法师请各类佛学书籍,在弘一大师的书信中,这一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④直接向日本国购请佛寻书籍,这一弘一大师所依赖最主要的资料。
3、闽南佛学院所以能成为我国著名佛教学府的原因?答:①以南普陀寺为主办寺院;②由懂教育的高僧担任院长;③以第一流教师任课;④课程设置全面;⑤以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为校;⑥招生起点高、要求严;⑦注重科研;⑧创办刊物;⑨得天独厚的背景。
4、闽台佛教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闽人参与台湾寺庙的创建,台湾寺庙的创建是与福建人积极参与分不开的,台湾大多著名的寺庙与福建人有关。
②台湾佛教宗派与福建佛教:台湾佛教的关系也大都与福建佛教有密切关系。
③闽台寺庙之间的密切关系,闽台两地修建佛寺,在经济上相互支持,以台湾对福建的支持为多。
④福建僧教对台湾的影响:福建僧教育的兴盛,对台湾僧教育起了推动作用。
⑤闽台僧人的交往:闽台两地僧人交往频繁,大大促进了两地弘法活动,这种交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论述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建在落实宗教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起了哪些作用?答:⑴大规模平反冤案,逐步开放宗教场所,全面归还宗教房产。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二三

2018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形成作业1:小组讨论问题4: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个人讨论观点:民族关系中核心问题是民族利益、民族权力和民族发展,这些是民族关系的、热点和主题小组讨论提纲讨论时间:本学期第三周讨论地点:本班教室讨论方式:每班分两组,每组确定五名中心发言人,按照讨论提纲精心准备,交替发言,发言时间不得超过4 分钟。
讨论题目: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讨论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查阅有关资料,搜集相关素材。
2、明确了解和掌握关键词中的重要意义。
3、讨论过程中发言人观点明确,做到有理有据,符合逻辑,允许保留自己的观点。
讨论提纲:一、民族利益时民族关系的焦点民族利益,指的是法律赋予的正当的、合法的民族应有和应得的各种利益,在一定意义上说,民族关系式民族间的一种利益关系,公平合理的划分和享受可使民族关系和睦,利益划分不合理或者有差别可能导致民族间的矛盾和摩擦。
在民族利益问题上,我们有必要重温列宁在1922年10月27日说过的一段话: “五年来,我们在一个举世罕见的多民族国家里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是我们完全相信,在类似的情况下,对待民族利益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就是创造条件来安排除在这一方面引起冲突的一切根源。
二、民族权力是民族关系的测量表民族权力,指的是法律赋予的各民族应有的方方面面的平等利益,民主权益,民族权益也是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民族平等,自由发展的民主权利和民族权力的享有和行驶的程度是民族发展关系程度的测量表。
民族权力的享有和行使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其中包括受民族关系状况的制约,反过来民族权利享有和行使状况又直接影响民族关系。
三、民族发展是民族关系的主题发展,永远是历史和社会的主题,发展,始终是民族和社会追求的目标。
民族关系,既是各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又是各民族发展的客观环境与条件。
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二次作业与答案

A . 《台湾番薯歌》 B . 《温苟歌》 C . 《记麻歌》 D.
《吴阿来歌》
正确答案: A. 7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 ),北京人,1949年来台后曾从事记者、编辑等职,后开始撰写歌词,
至今共撰写了3000多首,曾获20余项大奖,尤其是2006年4月2日在北京
舞蹈院校教授。其作品数量丰富多样,在台湾还没有人能出其右,出版
《台湾舞蹈史》等著作50余种。
A . 何志浩 B . 高梓 C . 高棪 D . 李天民 正确答案: D. 9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中国第一部道藏刻版完成于宋代福州( )内。
A . 九仙观 B . 裴仙宫 C . 道山观 D . 吕祖宫 正确答案: A. 10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 )现存露天老君象一尊,高5.1米,宽7.3米,由一块天 然岩石雕琢而成,为国内宋代道教石刻代表作。
A . 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逐步开放宗教场所,全面归还宗教房产。 B . 恢复建立健全宗教团体,恢复正常宗教活动 C . 进一步推进宗教文化事业,出版流通宗教书籍,创办宗教刊物 D . 发展经济,兴建宗教场所 正确答案 A.B.C. 7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
台北淡水鄞山寺中的三块石碑的碑文,可得到的启发有( )。
B . 《汉语福建方言字典》 C . 《福建方言词汇》 D.
《英汉厦门方言罗马注音手册》
正确答案: A.
第 2 大题: ( 得 18 分 ) 多项选择题
1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
基督教在福建传播的特点主要有( )。
A . 各种教会林立 B . 创办各类社会慈善机构 C . 创办了大量的学校 D . 办报出书 E . 促进了闽南白话字的产生 F . 开展宣教活动 正确答案 A.B.C.D.E.F. 2 . ( 应得 3 分, 实得 0 分 )
民族与宗教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民族与宗教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姓名:学号:班级:得分:《周边地区民族宗教问题透视》第一、二章一、填空:(25*2=50分)1、我国周边地区分为五大板块:俄罗斯、()、南亚、()和()。
共()个国家,总面积约()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总人口()亿,占世界总人口的()%,周边地区个各国民族分布的最基本的特点是()。
2、俄罗斯联邦拥有()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亿,居世界第()位,共有()多个民族,拥有教徒最多的是()教,其次为()教,最突出的民族问题是()问题。
3、中亚地区位于()两大洲结合部,由哈萨克斯坦、()斯坦、()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斯坦5个共和国组成,总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多万。
4、中亚是世界上民族宗教问题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突出的三种势力()、()、()问题成为冲突热点,错综复杂,对中亚及周边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二、简答题:1、俄罗斯解决民族问题的举措有哪些?2、中亚宗教政策主要有哪些?民族与宗教形成性考核作业(二)姓名:学号:班级:得分:《周边地区民族宗教问题透视》第三章一、填空:(25*2=50分)1、南亚主要为()教、()教和()教国家,其中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孟加拉国均为()教国家;印度和尼泊尔为()教国家;斯里兰卡70%的人信奉()教;不丹是()国家,南亚信仰()教的人口最多,大约为()亿;信奉()教的人口接近()亿,两者占据南亚人口总数的()%。
2、南亚的民族宗教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与()之间的教派冲突和()倾向问题。
3、印度民族宗教问题是()的冲突。
4、斯里兰卡民族宗教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族民族冲突逐步演变为国内内战。
5、阿富汗地处()亚、()亚、中亚和()亚的结合部,崇尚武力。
()组织是阿富汗的社会基石。
阿富汗()武装割据的长期存在。
()教的政治化色彩明显,影响很大。
6、尼泊尔不断活跃的()矛头直接指向()。
二、简答题:1、周边地区民族宗教问题说明了什么?民族与宗教形成性考核作业(三)姓名:学号:班级:得分:《周边地区民族宗教问题透视》第四章一、填空:(20*2=40分)1、东南亚()个国家可划分为()和()两大区域。
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二次作业与答案-考试

第 1 大题: ( 得 18 分 ) 单项选择题1 . ( 应得2 分,实得 0 分 )基督教传教士在福建用方言出版书籍,以福州方言为例,仅《圣经》的福州方言译本,就有56种。
其他以福州方言所写的读物如( )《路加传福音书》、《圣学问答》、《神论》、《入耶稣教小引》。
A . 卢公明B . 温敦C . 弼利民D . 摩怜正确答案:D .2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台湾少数民族的称呼在台湾地区几经变化,()称“流求土人”。
A . 三国时B . 隋代C . 明代D . 清代正确答案:B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文革”中,福州鼓山涌泉寺的宋版经书被毁800多本,明版经书被毁1200多本,明刻的佛经雕版有许多被焚烧。
最为令人扼腕长叹的是元版()被毁。
A . 《延祐大藏》B . 《赵城藏》C . 《碛砂藏》D . 《普宁藏》正确答案:A .4 . ( 应得 2 分,实得 0 分 )为保证寺院不受破坏,福建省宗教事务处()明确规定:“对现有的寺庙一般不再借使用和拆毁,如确因国家建设或国防需要而必须拆除的寺庙,需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但对寺中的文物法器和僧尼的生活,要作适当的安置。
”A . 《1952年宗教工作报告》B . 《1953年宗教工作计划》C . 《(57)宗佛字第258号文件》D .《57年8月一58年8月佛道教工作计划》正确答案:C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台湾闽南人最有代表性的戏剧是( )。
A . 南管戏B . 九甲戏C . 歌仔戏D . 梨园戏正确答案:C .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台湾客家人的叙事歌谣( )叙述了客家人移垦台湾的经历。
A . 《台湾番薯歌》B . 《温苟歌》C . 《记麻歌》D .《吴阿来歌》正确答案:A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北京人,1949年来台后曾从事记者、编辑等职,后开始撰写歌词,至今共撰写了3000多首,曾获20余项大奖,尤其是2006年4月2日在北京获颁终身。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A. 汉族B. 藏族C. 回族D. 苗族A. 基督教B. 佛教C. 道教D. 犹太教4.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 宗教自由B. 宗教平等C. 宗教信仰自由D. 宗教区域自治A. 圣诞节B. 泼水节C. 中秋节D. 古尔邦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民族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习惯无关。
(×)2.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 佛教起源于中国。
(×)4. 回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
(√)5. 民族宗教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______。
2.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宗教______、宗教______、宗教______。
3. 佛教的经典著作是______。
4.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 民族宗教问题在______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2. 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3. 伊斯兰教的五功是什么?4. 简述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5. 试述民族宗教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
2. 举例说明民族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
3. 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4.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
5. 论述民族宗教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结合我国民族宗教现状,分析民族宗教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分析民族宗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本地区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与宗教作业1简答题1、福建佛教对福建士大夫在思想上的影响?答:①以宋代为例,如杨红、胡安国、游酢、陈易、李纲、真德秀等本人就是著名居士而刘子翠则受佛禅思想影响极深。
②朱熹与佛教关系更为密切,其佛学思想是承袭宋果、道谦的看话禅。
③明代的徐火勃、曹学俭、李势等,都与佛学关系密切,李势曾潜心佛学,著有《华严合论简要》四卷。
④民主英雄林则徐也深受佛教影响,正如中国佛教协会所介绍林则徐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日理万机和戎马倥偬中,不废诵经念佛,亲笔楷书佛经五种,作为《行舆日程》足见其行持之精勤。
2、弘一大师居闽南时著述累累的原因?答:①居闽南之前曾多次闭关修道,已具备很高的佛学素养,如1920年7月,于浙江新城贝闭关掩室批阅弘教律藏。
②充分利用闽南名寺中的藏经,厦门的南普陀,泉州的开元寺等闽南古刹,因远离战乱藏经保有相对完整。
③写信让有缘居士及法师请各类佛学书籍,在弘一大师的书信中,这一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④直接向日本国购请佛寻书籍,这一弘一大师所依赖最主要的资料。
3、闽南佛学院所以能成为我国著名佛教学府的原因?答:①以南普陀寺为主办寺院;②由懂教育的高僧担任院长;③以第一流教师任课;④课程设置全面;⑤以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为校;⑥招生起点高、要求严;⑦注重科研;⑧创办刊物;⑨得天独厚的背景。
4、闽台佛教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闽人参与台湾寺庙的创建,台湾寺庙的创建是与福建人积极参与分不开的,台湾大多著名的寺庙与福建人有关。
②台湾佛教宗派与福建佛教:台湾佛教的关系也大都与福建佛教有密切关系。
③闽台寺庙之间的密切关系,闽台两地修建佛寺,在经济上相互支持,以台湾对福建的支持为多。
④福建僧教对台湾的影响:福建僧教育的兴盛,对台湾僧教育起了推动作用。
⑤闽台僧人的交往:闽台两地僧人交往频繁,大大促进了两地弘法活动,这种交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论述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建在落实宗教政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起了哪些作用?答:⑴大规模平反冤案,逐步开放宗教场所,全面归还宗教房产。
⑵恢复建立健全宗教团体,恢复正常宗教活动,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在省宗教局的支持下,各级宗教纷纷恢复了活动。
⑶注重办好各类宗教院校,省计划地培养年轻一代爱国宗教职业人员,福建宗教界认识到提高广大年轻宗教职业人员水平,既是长远计,又是当务之急。
⑷进一步推进宗教文化事业,流通宗教书籍,创办宗教刊物,如福建省佛协创办了季刊《福建佛教》,会刊《通讯》等。
⑸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宗教界坚持自治、自传、自养、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改变了单纯依靠教徒供养的传统,积极开展农林副工生产和旅游业,建立自养基地,不仅实现了自养,也为社会创造财富。
⑹修缮的殿堂建筑,大大改善了僧众生活。
⑺福建宗教界人士积极开展公益事业,热心慈善工作,为社会奉献爱心,如福建宗教界创办了多所义诊室,受到群众欢迎。
⑻福建宗教界人士注意发扬教规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热情参加各类政治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到了成绩。
⑼闽台宗教源远流长关系密切,福建宗教界积极推动闽台之间的交流、沟通,福建佛教界与台湾佛教界的交往,在台湾当局解除戒严,放宽两岸交流的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
⑽福建宗教界对外交流频繁,国外佛教界一些著名高僧都访问过福建。
⑾福建宗教研究近几年的成果,成立了省宗教研究会的学术团体,组织撰写各种宗教志书。
抢救了不少原始资料,学者的介入使研究硕果累累。
⑿福建宗教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走上健康发展道理,是与福建省宗教各级管理部门积极努力分不开的。
2、台湾解除戒严后,福建宗教对台湾宗教界交往模式有哪些?有何意义?答:①参访考察。
特别在交往早期,因双方都不太了解,这种形式双方都能接受,如1995年12月时任福建佛教协会会长的界诠法师应邀访台,对台湾佛教的现状进行考察。
②大型活动。
这类宗教大型活动,往往是全国宗教界都参加,但以福建为主,2002年2月,应台湾佛教界联合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
福建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南普陀寺方丈圣辉法师率团护送西安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湾供奉参与赴台的有福建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性法师及闽南佛教学院部分学僧。
③学术交流。
如1998年7月,福建佛教协会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学诚法师、福建佛学院女众部教务长全慧法师、闽南佛学院教务长海如法师与济群法师等应台北法鼓山中华佛教学研究所之邀。
作为大陆佛教代表团成员前往台湾进行两岸佛学教育交流,学诚法师还作了《两岸佛学教育交流之建议》的发言。
④神像出巡。
这类交流主要是道教。
如1995年1月7日,在山县铜陵关帝庙的“关圣帝君”神像赴台进行绕境会香活动,先是参加在基隆“七朝清蘸道教大典”,随之起驾前往台北。
嘉义、台中、台南、高雄、屏东、花莲、宜兰等地出巡,所到之处万人空苍。
民族与宗教作业2简答题:1、福建道教的特点?答:①先从名山而后向城市农村发展。
福建多名山,为道教活动提供了极佳的场所,东西南北的大山都是道教重镇。
②道禅合混,这种现象在全国其他地方不多见。
③产于闽地却走向全国及海外的多种信仰,道教是多种信仰所祀神,一般为天神、地方神、人神这三个系统,与其他神不同的是许多闽地神袛信仰已成为沿海各省和东南亚一带的共同信仰。
④与台湾、东南亚联系密切,福建是著名侨区,其道教信仰主要通过先民离乡时带出而传播。
⑤庙多神多道士少,八闽庙观之多,为全国罕见,一些城乡小庙星罗棋步,几乎几步一庙。
⑥出现道派史上举足轻重的代表人物,如全真教和轻微派。
2、遍布福建城镇的宫观特点?答:①生命力强,许多宫观不仅历年香火不断,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
②分布面广,几乎每个县镇都有许多在当地有影响的宫观庙宇,即使在偏远的县镇也不例外。
③数量众多,据统计1990年福州郊区(今晋安区)有香火共祀的就有173座宫观坛庙,莆田县现有宫观祀庙500座以上。
3、福建道教音乐的特点?答:福建道教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有着鲜明的区域性,以浓郁的地方乐曲使人备感亲切而富有吸引力。
①福州道教音乐汲取了福州民间“十香”的特点,曲词婉转、旋律悠扬。
②流行于福州邻县(闽侯、福清、闽清、连江)的道教音乐既与传统道教斋蘸法事中音乐一脉相承,又融进了当地民歌、戏曲等,可谓内容驳杂、内蕴丰富。
③泉州的道教音乐会和唱声部分主要靠口传统,所以一些已开始失传。
④闽道教音乐也从民间汲取了大量音乐并给民间音乐以多方面影响。
⑤闽东的道教音乐如“行汇”“云游四海”“八仙四调”等也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系。
⑥莆仙一带道教音乐曲牌高达一千多阙,大多曲牌都较为缓慢,尾音悠长。
4、闽台道教源流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道教是传入台湾最早的宗教,据有关文献记载,早在唐代中叶就有道士进入台湾。
①传入台湾的道教以正一道为多。
②台湾道士、法师从事各种科仪时,其依据的各种科仪本,绝大多数是由福建传入。
③闽台道教的交流,还大大促进了闽台雕刻工艺的交流和发展。
④台湾区域性的道教神仙信仰,大多由祖国大陆(特别是福建传去)论述题:1、文革中福建宗教界受了哪些灭顶之灾?有哪些深刻教训?答:①宗教寺院、宗教场所被不同程度破坏、侵占。
如福州罗山法海寺被强行迁入五金、装订、电镀三个街办工厂与一个托儿所。
②毁坏、焚烧文物,使许多宗教珍品毁于一旦。
如元版《延佑大藏》被毁。
③宗教场所被封闭,宗教活动被禁止,人员被遣散、批斗。
如福州芝山开元寺僧广体与宽崇,被迫害致死。
其深刻教训:文革中后期,随着林彪的自我坠毁和造反派的瓦解。
一些宗教活动开始逐渐恢复,必须提出的是“文革”中有许多人挺身而出保护了国家文物财产,将受损程度降到最低,如1966年红兵要捣毁福州鼓山涌泉寺中佛像。
当时在省人民政府宗教处任领导的郭钢同志闻讯后,立即建设对佛像进行“挂牌批判”使寺中佛像完好地保存至今。
“文化大革命”中,虽然宗教场所被封闭、人员被遣散,也有不少宗教界人士以不同方式保持自己的信仰和宗教活动。
2、台湾解除戒严后,闽台宗教交往有何特点?试析原因。
答:㈠时间早,人数多,代表性广。
①时间早。
台湾当局于1981年11月开放赴大陆探亲,就有妈祖信众冲破禁令前来莆田湄洲进香。
②人数多、规模大。
如妈祖进香团多时达两千余人。
③代表性广。
各代表团都有很广泛的代表性。
如1990年1月5日赴泉州参观的“台湾地区道教领导人亲善访问团”一行三千人中成员有台湾省道教会、台北倒嚼会等负责人。
㈡交流形式多样。
①居士斋福建僧人。
②资助福建僧教育。
③资助福建宗教寺院修建。
④交流从事慈善活动经验。
⑤闭关参修。
⑥佛教文物展出。
⑦第三地交流。
㈢以朝拜进香为内容的宗教交流与学术研讨会。
以道教为例,往往在祖庙定期开学术研讨会,邀请在台的相应公庙代表参加。
一方面朝拜进香,一方面学术交流。
㈣交流量不平衡性①人数上的不平衡。
目前台湾人士要来大陆很简单,没有任何障碍。
但福建要去台湾除了探亲及学术交流外,不能通过旅行组团,以个人身份前去。
②因台湾种种限制而交往不深。
台湾到福建考察交流,在时间上不限制呆多少时间大陆方面并不干涉。
而福建应邀赴台湾交流人员,时间受台湾发出的入台证限制。
③因种种原因,交流面不广,频繁的是佛教、道教、基督教。
而天主教、伊斯兰教则很少。
㈤用闽南语交流让台湾信徒亲上加亲。
民族与宗教作业3简答题:1、基督教在福建传播第二时期时所渗透的区域?答:第二时期是1857年至1900年,这是基督教在福建的发展阶段,其特点是由厦门、福州向各地辐射。
①福州邻县区域。
②闽南区域。
③闽东区域。
④闽北区域。
⑤闽西区域。
2、基督教在福建传播时所创办学校的特点?答:①数量多。
有的地区(如福州、莆田、南平)等的教会学校数量竟超过公立、私立学校。
②对平民敞开大门,招收了不少贫苦人家子女。
③种类多。
如培养医护人员、学校,培养传道人员学校。
还有不少是慈善性的学校。
④时间早。
如1907年创办的华南女子大学,也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批大学之一。
⑤著名学校有预科班。
⑥培养出一批有一定水平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学生后来赴美留学,成为著名学者。
3、基督教长老会在传道台湾工作中与厦门的关系?答:①为提供学习参加样本。
②中转由国外进入台湾的传教士。
③成为闽台传教士互相来往的交流点。
④不断向台派遣宣道人员。
⑤编写以厦门音为参照的有关读物,供闽台居民使用。
⑥由台转厦门休整。
⑦由厦门派人来台任教。
⑧教会中的一些活动由厦门传入台湾。
4、天主教早期在泉州传播的特点?答:①五任教区主教皆为意籍方剂各会士,如1322年抵泉州的和德理。
1346年抵泉州的马黎诺里等。
②教会活动地点仅在泉州市内,没有在省内传播。
③教徒仅限于蒙古人与色目人。
④开始向邻省传播。
论述题:1、1949年至1966年之间福建省人民政府是怎样保护宗教文物古迹的?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答:①福建省宗教事务处在《1952年宗教工作报告》中指出:“配合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保管工作,并督促寺庙建立保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