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组答辩顺序

合集下载

毕业论文答辩过程

毕业论文答辩过程

毕业论文答辩过程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一、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1.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2.在答辩会上,先让学员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3.主答辩老师提问。

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

老师提问完后,有的学校规定,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而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则规定,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员当场立即作出回答(没有准备时间),随问随答。

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辩老师一次性提出三个问题,学员在听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

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4.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4.召回学员,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员宣布通过或不通过。

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规定,对答辩不能通过的学员,提出修改意见,允许学员待半年后另行答辩。

二、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会影响到组织答辩会目的的实现以及学员答辩水平的发挥。

主答辩老师有必要讲究自己的提问方式。

1.提问要贯彻先易后难原则。

主答辩老师给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问题,这些要提的问题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为好。

所提的第一个问题一般应该考虑到是学员答得出并且答得好的问题。

学员第一个问题答好,就会放松紧张心理,增强“我”能答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在以后几个问题的答辩中发挥出正常水平。

反之,如果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就答不上来,学员就会背上心理包袱,加剧紧张,产生慌乱,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后面几个问题的答辩,因而也难以正确检查出学员的答辩能力和学术水平。

锦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暂行规定 - 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锦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暂行规定 - 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2、研究生完成论文初稿,经导师审阅和修改后,要在教研室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并详细记录预答辩的全过程。研究生要将申请预答辩的论文最少提前5~7天送到专家手中,否则研究生管理部门和教研室不能批准预答辩。接受预答辩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4月30日。提出正式答辩的申请须与预答辩间隔至少一个月。
(二)申请正式答辩
(四)答辩委员会的组成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7人组成。答辩委员会成员是与论文有关学科中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不包括导师),一般应聘请两位本专业的校外正高职专家(原则上需为研究生导师)。答辩委员会名单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审核后生效。
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人,由教研室确定,要负责答辩过程中的记录,整理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与答辩委员会进行联系,以及答辩会场的组织工作等。秘书不参加表决。
锦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暂行规定
学位论文答辩是对学位申请人学习、教学、科研临床工作等诸方面进行综合性考核的最终形式,也是学位申请人所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的最终体现。为使学位论文答辩科学有序地进行,根据我院情况,暂做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
(一)内容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对某一课题所作的研究报告。论文内容应包括:封面、导师组名单、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前言(或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小结、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并将文献综述附在后面。
2、提出答辩申请最少要在拟答辩日期前25天。论文答辩的截止日期是每年的6月10日。
3、研究生填写《学位申请书》、《毕业生登记表》、领取成绩单及其他答辩必须填写的材料。
4、研究生处对每位学生的论文书写格式进行审查,合格的论文统一由校印刷厂印刷。不按规定格式书写的论文不批准论文答辩。

2014年自然科学评审答辩分组表

2014年自然科学评审答辩分组表

项目负责人 姓名 学位 学历
马杰 王坤 王振忠 王源 刘玺 刘莹 刘翠 何光晓 余贤军 余春芳 张璟璇 李飞 李宗锴 杜昆 陈茁 陈晓林 赵永恒 郝新才 殷姿 顾新生 黄平 曾小华 硕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硕士 工学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博士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后 硕士 博士
终止 年月
2016年12月 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 2016年12月 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 2016年12月 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 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 2017年12月 2017年12月 2017年12月 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 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 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 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
学院
基础医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学院 药学院 药学院 图书馆 基础医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药学院 药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药学院 药学院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药护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所属学科
药理学 分子生物学 中药学 药理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肿瘤病因学 儿科学 生物物理学 肿瘤学 微生物学 白血病 药理学 药学 泌尿外科学 儿科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病理学 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化学
起始 年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2015年1月

第二次国家级级SRTP结题验收答辩注意事项

第二次国家级级SRTP结题验收答辩注意事项

2018年第二次“国家级、省级SRTP”结题验收答辩注意事项及分组1.2018年第二次“国家级、省级SRTP”项目验收答辩将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和丁家桥校区同时进行。

2.学生展示7分钟,专家提问5分钟;3.请答辩人提前到场将PPT拷到电脑上;并准备3份项目成果简介供现场专家评阅;4.答辩时项目全体成员应在讲台接受询问;5.请参加答辩的人员将手机调成振动,主动维护现场秩序;6.本次答辩共分12组,详细的答辩分组顺序见附件。

7.时间地点: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201~204/301~303/401~404/501/502丁家桥校区综合楼102注:请参加本次结题答辩的项目组在本周五之前完成项目结题材料在管理系统的上传及指导老师审核事宜,如果上传结题报告按钮为灰色,请检查中期检查环节中期检查报告是否上传,指导老师、学院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是否审核通过,并告知相关环节管理员尽快审核。

附件1:2018年第二次“国家级、省级SRTP”项目结题验收答辩分组教务处实践教学科2018年5月16日附件1:2018年第二次“国家级、省级SRTP”项目结题验收答辩分组第1组: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201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属院系1—1 201710286003Y 校园水景观评价方法与提升策略研究戴文嘉成玉宁袁旸洋建筑学院1—2 201710286027 双层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力学性能研究黎泳薇秦颖土木工程学院1—3 201710286028 游牧式穹顶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邵天宇朱明亮土木工程学院1—4 201710286029 受压屈服破坏模式下混凝土梁CY块性能研究和优化设计林靖阳朱虹土木工程学院1—5 201710286030 偏心受压胶合竹柱抗火性能试验研究刘常浩徐明土木工程学院1—6 20171028603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保障房社区居民养老方式研究李琬莹李德智土木工程学院1—7 201710286033 基于Dcloud技术的大学生课外研学(含学科竞赛)平台构建及探索孙悦陆金钰土木工程学院1—8 201710286036 基于深度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陈钦陈锦祥土木工程学院1—9 201710286037 新型空间网格钢结构装配式节点的开发与研究卢毅范圣刚土木工程学院1—10 201710286039 SMA自复位耗能支撑装置在框架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孙枫然舒赣平土木工程学院1—11 201610286028 考虑冲刷效应的近海桩群承载性能分析成谷胜邓温妮土木工程学院1—12 201610286146 多稳态张拉整体形态分析及其在耗能装置中的应用研究李乐天陆金钰吴健雄学院1—13 201610286026X 新型环箍穹顶结构体系找形及模型实现研究张晓迪陆金钰土木工程学院第2组: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202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属院系2—1 201710286029X 冷弯薄壁型钢立柱高温后力学性能试验及数值研究王肖骏陈伟土木工程学院2—2 201710286030X 基于Hedonic模型法的南京市绿色住宅溢价分析宋渊李德智土木工程学院2—3 201710286032X 高对称预应力索杆体系的构建与刚度分析张宸浩陈耀土木工程学院2—4 201710286033X 高应力下Galfan拉索索夹抗滑移性能试验研究徐华生罗斌土木工程学院2—5 201710286034X 纳米态镉与常态镉对活性污泥处理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韩雪欣许妍土木工程学院2—6 201710286038X 基于BIM的建筑能耗分析与地暖方案设计孙宁徐照土木工程学院2—7 201710286039X 高温下与高温后双相体不锈钢材料力学性能统一模型吴谊文范圣刚土木工程学院2—8 201710286040X 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网架结构设计”程序许胜寒朱明亮土木工程学院2—9 201710286042X 基于Kinect和Revit的三维施工场景构建技术研究张皓月成于思土木工程学院2—10 201710286043X 高性能铝合金蜂窝板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汤澄赵才其土木工程学院2—11 201710286044X 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力学性能研究张婧琛秦颖土木工程学院2—12 201710286049X 生态排水渠对氮磷的净化效果研究李轶杨小丽土木工程学院2—13 201610286020Y 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估王若珺袁竞峰土木工程学院2—14 201610286034X UHPC节段预制拼装桥梁接缝性能研究宋来健王景全土木工程学院第3组: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203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属院系3—1 201710286093 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南京市公共自行车用户出行行为研究杨名远季彦婕交通学院3—2 201710286094 基于ArcGIS和网络爬取数据的轨道交通走廊关键节点出行特征提取罗津宇杨敏交通学院3—3 201710286096 基于无人机智能控制模块开发的路面病害检测系统徐为驰张磊交通学院3—4 201710286097 形状记忆合金/FRP增强混凝土梁的预应力生成机理及智能机制研究刘胤王文炜交通学院3—5 201710286100 珊瑚砂泡沫流动固化材料性能试验研究丁雪琪石名磊交通学院3—6 201710286101 基于智能手机传感器的城市自行车道路骑行路况分析研究王世奇杨顺新交通学院3—7 201710286102 基于半解析有限元的沥青路面结构受力分析快速仿真工具开发郑柳青陈先华交通学院3—8 201710286105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景区行人路径选择建模季钧一过秀成交通学院3—9 201710286113X 轻质土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徐曼邓永锋交通学院3—10 201710286114X 水面曲线虚拟仿真模拟研究金雨耿艳芬交通学院3—11 201710286120X 学校出入口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设计李佳蔚杭文交通学院3—12 201710286121X 隧道保温橡胶气囊的性能测试和结构优化郭振飞张国柱交通学院3—13 201710286125X 基于生物结合料的废旧沥青再生剂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曹家铖杨军交通学院第4组: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204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属院系4—1 201710286003 基于ANSYS的制动散热导流罩设陈勇强陈敏华机械工程学院4—2 201710286004 赛车立柱的拓扑优化设计及逆向曲面建模谭韬涌周一帆机械工程学院4—3 201710286005 医用金属不锈钢生物功能化-激光合金化Cu-Co元素陶丰孙桂芳机械工程学院4—4 201710286008 太阳能供电的手持空气集水装置杨家宇殷勇高能源与环境学院4—5 201710286009 全玻璃直通式真空集热管黄政王军能源与环境学院4—6 201710286010 关于小区停车位出租利用的APP设计与研发刘博张勇能源与环境学院4—7 201710286011 非稳态吸气条件下真实上呼吸道内非吸湿性颗粒的沉积实验马瑞陈晓乐能源与环境学院4—8 201710286138 无毒耐蚀中低温SCR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金宇晖沈德魁吴健雄学院4—9 201610286147 基于麦克纳姆轮移动平台的惯性导航与地图重建的研究与实现王小彤王兴松吴健雄学院4—10 201710286009Y 基于核磁共振检测的血糖高灵敏度检测张森胡涛机械工程学院4—11 201710286141X 石英微针阵列工艺的研究史章昆幸研吴健雄学院4—12 201710286142X 采用石墨烯纳米流体直接吸热的新型太阳能集热器强筱婕徐国英吴健雄学院第5组: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301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属院系5—1 201710286052 基于视觉目标检测的小车导航和控制系统张乐符影杰自动化学院5—2 201710286053 基于机器学习的RoboCup类人足球机器人球场情况识别王宇谈英姿自动化学院5—3 201710286054 视频摘要技术研究边张行夏思宇自动化学院5—4 201710286083 基于LabVIEW和骨骼信息的高自由度体感机械臂系统庄文杰房淑华电气工程学院5—5 201710286106 低成本城市组合导航实时检测系统胡权汤新华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5—6 201710286107 面向空间站虚拟训练的手臂力觉反馈系统邵斌澄宋爱国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5—7 201710286108 环境交互智能机器人厉叶莫凌飞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5—8 201710286109 基于神经拟态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研究高菊莫凌飞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5—9 201710286062X 局域网内Andriod与PC平台剪贴板同步功能的实现胡鹏程牛丹自动化学院5—10 201710286092X 并网型微电网精简式优化配置技术研究孙睿哲徐青山电气工程学院5—11 201710286096X 新能源黑启动在动模实验室的仿真验证技术研究应志平汤奕电气工程学院5—12 201710286099X 基于树莓派的智能捡球车闫昊李周电气工程学院5—13 201710286126X 基于Android移动端的建筑场景可视化刘瑞琦王慧青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5—14 201710286127X 针对受限空间环境下的无人机的设计和应用张晶晶阳媛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第6组: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302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属院系6—1 201710286059 高压亚稳态单相多铁性材料的薄膜制备高柏植徐庆宇物理学院6—2 201710286060 稀土对磁性/非磁复合薄膜系统界面混合电导的调控钱骞翟亚黄兆聪物理学院6—3 201710286061 过渡金属原子在二维半导体材料表面的成核与生长机制研究彭朝辉陈乾物理学院6—4 201710286068 钢筋锈蚀产物在砂浆中的扩散表征王佳扬施锦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6—5 201710286069 SiNx纳米晶的制备与性能王永超曾宇乔张旭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6—6 201710286070 钛酸锂混合电容器中的开发及性能研究刘煜轩陈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6—7 201710286092 电活性碳基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喻舰谢一兵化学化工学院6—8 201710286066X 未来大型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中胶子喷注的研究史静远白羽物理学院6—9 201710286067X 使用固态去湿技术在铝纳米碗中实现金纳米球的自组装孙梦邱腾物理学院6—10 201710286073X 耐蚀钢筋在碱激发混凝土模拟液中的氯盐点蚀研究何晓洋施锦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6—11 201710286070X 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的研究冯建航钱春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6—12 201710286108X 氮掺杂石墨烯的基础结构研究及其作为非金属催化剂的高效应用徐婉琳代云茜化学化工学院6—13 201710286110X 基于g-C3N4相Z型催化体系的构建及其光催化CO2还原研究苏福宝周建成化学化工学院6—14 201710286111X 硒化钼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李梦恬王育乔化学化工学院第7组: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303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属院系7—1 201710286013 基于化学反应网络的DNA功能模块研究庄雨辰张川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2 201710286015 基于tensorflow机器学习的物体识别复杂地形探测器李俊张圣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3 201710286016 实时自适应窄带干扰抑制算法研究史柯曹振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4 201710286018 基于磁耦合谐振的无线充电技术的探究武越张在琛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5 201710286019 基于时空Mac地址映射的空间位置信息处理马浩鑫高翔刘肖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6 201710286020 基于微电子肌电桥的双功能多通道原型系统设计袁冬宇王志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7 201710286021 FM广播的数字化及国产系统实现孔令峥戚晨皓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8 201710286022 基于MPQ平台的虚拟服务机器人黄文俊黄蓓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9 201710286023 基于低中频连续波雷达的生命体征仪倪天恒李连鸣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10 201710286024 CMOS40nm射频器件设计和等效电路建模张嘉耀唐路余旭涛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11 201710286025 基于移动众包模式的室内地图生成系统薛天昊宋宇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12 201710286014 大规模MIMO的信号检测算法研究杨宇峰尤肖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13 201710286137 基于随机计算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研究王辉征张川吴健雄学院7—14 201710286139 基于龙芯芯片的FM广播系统陈哲恒戚晨皓吴健雄学院7—15 201610286036 卡片式密码记忆器陈佳城胡爱群土木工程学院第8组: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401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属院系8—1 201710286018Y 基于python的新浪微博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罗咪秦中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2 201710286019Y 通过手机定位计算教室人口拥挤度及疏导刘蕴箫宋宇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3 201710286020Y 基于单片机的老年人智能安全卫士系统步兆军俞菲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4 201710286022X 水声多普勒频移估计研究何海李春国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5 201710286024X 基于android平台的线上食堂交互服务系统林泽鑫徐琴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6 201710286025X 家用智能无线健康监测系统史沛然苗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7 201710286026X 防瞌睡眼镜研究与开发王静远潘志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8 201710286027X 基于GPRS和OpenCV的人脸数据采集传输与识别系统郭大威樊祥宁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9 201710286028X 无线充电地磁车辆检测仪孙治华徐平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10 201710286051X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江苏省方言分类问题研究张优优董志芳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8—11 201710286052X 单细胞阵列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厉俏单朱真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8—12 201710286053X 基于物联网的家居环境一体化监测与控制邹少锋张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8—13 201710286145X 穿戴式肢动仪探测与刺激的电极及电路设计冯涵颖王志功吴健雄学院8—14 201710286143X 小蜂窝系统中的缓存布置方法研究姜宁蒋雁翔吴健雄学院第9组: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402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属院系9—1 201710286042 沉积物中基于无机纳米导体的导电网络的研究董笑涵赵志伟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9—2 201710286043 光控取向层对DDNLC随机激光的影响闵嘉位叶莉华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9—3 201710286044 流式细胞电转染数控系统的开发耿杨烨朱真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9—4 201710286045 物联网多信息数据处理与显示——智能家居中生态系统的信息处理与控制娄诗钰张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9—5 201710286047 格子Boltzmann算法的GPU实现与优化诸葛晓婷杜睿数学学院9—6 201710286048 多自主体系统编队控制王东明虞文武数学学院9—7 201710286050 基于大数据智能算法的江苏省雾霾影响因素及趋势的研究王一茗赵璇曹进德数学学院9—8 201710286058 基于AprilTag二维标签的自动跟踪系统刘韦刘其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9—9 201710286135 基于神经网络的无人机跟踪目标系统刘兆寰姚莉吴健雄学院9—10 201610286149 MEMS加工工艺流程的三维仿真研究唐晓荷周再发吴健雄学院9—11 201710286058X 自然垄断行业中的国企民营化绩效研究—以我国港口行业为例王博闻赵驰数学学院9—12 201710286057X 东南大学自行车调度方案高浩然徐毅数学学院9—13 201710286059X 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跟踪控制与优化潘益鸣温广辉数学学院第10组: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403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属院系10—1 201710286072 大学生信任模式的转变——以大学生网络信贷为例李静龙书芹人文学院10—2 201710286073 基于中国风的温泉模式初探——以汤山温泉为例胡娟郭垚人文学院10—3 201710286075 双渠道竞争环境下的保健品定价模型研究及利润分析张志勇杨东辉经济管理学院10—4 201710286078 基于身份证识别与机器学习的租车行业整合服务平台的研究王梦娇林宏志经济管理学院10—5 201710286079 全球价值链分工动态变迁进程中的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研究李丹凝陈健经济管理学院10—6 201710286080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P2P平台评级模型与预警系统设计孙伊宁尹威经济管理学院10—7 201710286081 “约伴”社交信息发布平台奉泓利江其玟经济管理学院10—8 201710286082X 探究中国当代女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现状——以南京女同性恋群体为例苏娅龙书芹经济管理学院10—9 201710286083X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王紫宇吴芃经济管理学院10—10 201710286085X “互联网+”时代应用场景的嵌入性特征研究李东阳周路路经济管理学院10—11 201710286086X 大学生信贷平台交易活动及其监管体制的研究王焱朱涛经济管理学院10—12 201710286088X 小额支付在多应用场景切换中的功能与应用研究方子茹张晓玲经济管理学院10—13 201710286089X 互联网借贷平台的信息传播研究贺佳一刘晓星经理管理学院10—14 201710286090X 家庭医药配送模式研究戴薛甜孙胜楠赵林度经济管理学院10—15 201710286091X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诸泽宇江其玟经济管理学院第11组: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404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属院系11—1 201710286074 “互联网+政务服务”下城市政务APP的发展困境和策略研究曹则慈杨煜人文学院11—2 201610286094 “关键语言”视角下“一带一路”外语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洪婧雯高健汤斌外国语学院11—3 201710286110 非处罚类的行政裁量基准研究李燕熊樟林法学院11—4 201710286113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实证研究汪贝贝孟鸿志法学院11—5 201710286076X 南通话中的音变和节律研究何丹丹刘艳梅人文学院11—6 201710286078X 真味史味游孝陵——世界遗产地原真性体验提升的要求赵鹏风贾鸿雁人文学院11—7 201710286079X “至善中文总部”微信公众号运营推广杨洋乔光辉人文学院11—8 201710286103X 中西方女权主义比较袁野朱宏清外国语学院11—9 201710286104X 从美国“911”文学中的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冲突看美国当代宗教文化董瀚琛胡永辉外国语学院11—10 201710286105X 中国大数据时代下明星的粉丝力量白雪廖静如外国语学院11—11 201710286106X 从日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看南京古建筑现状林世斌黄绿萍外国语学院11—12 201610286108X 浅谈超级英雄作品中体现的美国社会文化与价值观蔡正妍胡永辉外国语学院11—13 201710286129X 医疗事故刑法规制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尹灏刘建利法学院11—14 201710286130X 图书出版质量的售后反馈机制研究——维护读者阅读权的公益视角薛文婷刘红法学院11—15 201710286132X 民间借贷纠纷的法律规制实证研究曹雅茹冯煜清法学院11—16 201710286046X 医疗侵权责任制度在非一线城市的现状及其完善陈靖然刘明全土木工程学院第12组:时间: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 地点:丁家桥校区综合楼102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属院系12—1 201710286062 活脑pH和多巴胺联合检测的SERS活性微针研究韩书彦董健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12—2 201710286063 基于结构张量的光场三维重建算法研究顾承周平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12—3 201710286117 新型载氧化锌/纳米银牙根尖充填材料抑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评价牟娟丽缪凤琴医学院12—4 201710286118 探究星形胶质细胞在PM2.5暴露所导致徐明张蔷医学院的气道炎症中的作用12—5 201710286119 mm9_circ_002888/HECTD1通路在SiO2诱导的肺内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研究李欣欣巢杰医学院12—6 201710286120 秀丽线虫神经因子NLG-1调节氧化石墨烯毒效应的机制研究韩仲昱王大勇医学院12—7 201710286122 高效低毒性的在体基因操作工具叶定德赵晟医学院12—8 201710286123 ciR-008885靶向调节矽肺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陈碧琪张伟巢杰医学院12—9 201710286127 金属纳米镍的雌性生殖毒性作用机制吴志鑫孔璐公共卫生学院12—10 201610286128 代表性公共场所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污染现况调查齐文昊尹立红公共卫生学院12—11 201710286129 microRNAs基因多态变异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的研究冯馨锐王适之公共卫生学院12—12 201710286132 菊花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定性分析胡艳孙桂菊公共卫生学院12—13 201710286134X ASPP1/p53通路对二氧化硅诱导的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章美琳巢杰医学院12—14 201710286138X 人群中肺癌相关lnc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特征分析平易梁戈玉公共卫生学院12—15 201710286139X 木犀草素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和对人类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体外实验研究刘钰王少康公共卫生学院。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临床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具备扎实的中医临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中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具备独立承担中医诊治任务的能力,并具备开展中医临床基础研究的能力和潜力的高级人才。

二、培养体系1.培养长度:博士研究生培养时间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包括学术学位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答辩环节。

2.培养课程:博士研究生需修读一定数量的学术学位课程,包括中医临床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的现代医学、科学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

3.科研训练:博士研究生期间需要开展科研项目,包括科研立项、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科研论文撰写等环节。

同时,博士研究生还需参与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等学术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

4.答辩环节:博士研究生完成科研项目后,需要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并申请论文答辩。

答辩小组由校内外专家组成,对研究生的论文进行评审,并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成果进行严格评价。

三、培养过程1.第一学年:博士研究生在第一学年主要进行学术学位课程的学习,学习中医临床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的现代医学和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生可选修所感兴趣的方向的选修课程,以拓宽学术视野。

2.第二学年:在第二学年,博士研究生开始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进行相关的实验工作,并逐步开展科研论文撰写。

研究生需定期向指导老师报告研究进展,并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方案的修正和改进。

3.第三学年:在第三学年,博士研究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课题,并完善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文的撰写。

研究生还需参与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4.第四学年:博士研究生在第四学年需要继续完成剩余的研究内容,并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和整理。

研究生还需向指导老师请教和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毕业答辩问题及回答【通用6篇】

毕业答辩问题及回答【通用6篇】

毕业答辩问题及回答【通用6篇】毕业答辩问题及回答篇一1、你的毕业论文采用了哪些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学术论文的方式,主要通过阅读书籍、报纸和网站查找大量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整理、系统分析,并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手段,就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和经验,对平度市旅游业发展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提炼其成功经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改进建议和推广方法。

2.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

旅游产业已成为平度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速度惊人,收益率高。

但是在平度市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背后,我们需要看到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足和限制因素。

研究平度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能帮助我们认清平度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对策,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平度市的综合优势,更好的发展旅游产业。

3.论文中的核心概念在你的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分析现状,提出问题并相应解决。

4、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不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结果又会怎样?阻碍旅游产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放缓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5、论文的理论基础与主体框架存在何种关联?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论文的主体框架提供理论依据。

框架直接反应理论的理论概念。

主要理论基础: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第三产业经济学。

6.定性研究与访谈、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调查与实证研究有什么区别?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是质性数据,质性方法与量化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质性方法对研究现实问题和理论建构的作用与意义。

7、经过你的研究,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有何正面或负面效果?首先,我必须正面解读我论文的性质。

作为一个学士论文,我确实用心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论文的框架和引言一旦投入实际使用,还是简单不成熟。

该成果可能成为理论上的成功,也可能成为实际应用中的短板,但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微薄的补充。

正向:通过社会调查和资料查阅,分析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答辩时间表xls - 东南大学

答辩时间表xls - 东南大学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纳米结构氧化锌回音壁模微腔中极化激元的受激辐射研 究 可重构处理器编译器基础理论 复杂动态网络的数学理论 高介电性能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研究 核小体动态定位及其表观调控机制研究 高效海水淡化膜的研制
徐春祥 林文松 曹进德 孔凡 孙啸 倪恨美
20 20 20 20 20 20
根据《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细则》规定,经校外专家择优推荐,共50项申请参加最后答辩,答辩时间公布如下。
2010年度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科学研究引导基金”答辩时间表
指南代码 101 102 102 103 104 104 105 106 107 107 108 201 202 202 203 203 204 204 205 205 301 302 申请经费 (万元) 高效PMU电源管理单片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吴金 20 碳纳米管连接线电磁全波仿真方法研究 陆卫兵 20 纳米线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生物化学传感技术研究 张彤 20 真三维显示与交互技术 夏军 20 陈阳 12 基于盲信号分离的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研究 强噪声环境中微弱信号检测的随机共振理论和方法研究 宋爱国 20 基于环境感知泛在网络(AUN)的家庭服务机器人3D-SLAM 李新德 20 研究 服务计算环境下软件的建模与验证 李必信 20 物联网智能通信与互操作研究 何峰 18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技术研究 黄永明 30 固态照明硅基氮化镓高亮度LED芯片技术 张 雄 30 微纳米表面结构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 黄宁平 18 Ⅰ类抗耐药菌新药“赛那汀”研究与开发 吴国球 20 单分子水平上研究核酸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理 姜勇 20 基于三维细胞培养及检测的新型药物评价系统 熊非 20 新型血管紧张素1受体拮抗剂DN802抗血管增殖机制研究 缪玉山 20 (Ⅰ类新药) 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新型生物医学传感器研究 王雪梅 20 药物和环境物质体外代谢系统构建及其应用 刘松琴 30 CR细胞发育异常与相关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赵春杰 30 表观遗传修饰在细胞衰老进程中的调控机制 万亚坤 30 基于有序阵列电极的自储电型生物电池电容器 谢一兵 20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纳米光电集成技术基础研究 郭新立 20 项目名称 负责人 所在院系 无锡分校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学院 电子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学院 生医学院 中大医院 化学化工学院 生医学院 中大医院 生医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生命科学研究院 生命科学研究院 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学院 答辩时间(8月27日) 8:20-8:30 8:30-8:40 8:40-8:50 8:50-9:00 9:00-9:10 9:10-9:20 9:20-9:30 9:30-9:40 9:40-9:50 9:50-10:00 10:00-10:10 10:10-10:20 10:20-10:30 10:30-10:40 10:40-10:50 10:50-11:00 11:00-11:10 11:10-11:20 11:20-11:30 11:30-11:40 11:40-11:50 11:50-12:00

主要答辩流程

主要答辩流程

主要答辩流程
主要答辩流程如下:
1. 开场引言:答辩的主持人向听众介绍答辩人和他/她的研究项目,并说明答辩的目的和流程。

2. 研究项目介绍:答辩人对自己的研究项目进行介绍,包括研究的背景、目标、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答辩人应清晰、简明地陈述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3. 研究成果展示:答辩人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如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图表等。

他/她应说明自己的成果对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

4. 答辩委员会提问:答辩委员会成员依次对答辩人的研究进行提问。

他们可能对研究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准确性、研究结果的解释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答辩人需要回答委员会的问题并解释自己的研究。

5. 答辩人封闭陈述:在委员会提问完毕后,答辩人有机会为自己的研究进行总结和陈述。

他/她可以强调自己的研究的创新性、实际应用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等。

6. 委员会评议:委员会成员进行评议,讨论答辩人的研究质量和表现。

他们可能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答辩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

7. 结论和总结:主持人对答辩结果进行总结,宣布是否通过答辩并对答辩人表示祝贺。

同时,主持人也可能就答辩过程和结果进行反馈和总结。

总之,答辩流程主要包括研究项目介绍、研究成果展示、委员会提问、答辩人封闭陈述、委员会评议和结论总结等环节。

这个流程旨在评估答辩人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并为答辩人提供进一步提升的机会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天文台青年人才基金技术方法组答辩顺序
2010年12月16日会议室A408
序号
姓名
项目名称
时间
第一节
评审专家组内部沟通
8:30-8:40
1
孔德庆
基于天线组阵技术的空间碎片地基雷达可行性研究
8:40-8:50
2
尹佳
夜间云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8:50-9光红移算法研究及其工具开发
CAPS信号捕获、跟踪处理平台的软件实现
13:20-13:30
23
张耀
卫星规避方案分析研究
13:30-13:40
24
李久利
国家天文台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13:40-13:50
25
李臣
深空任务数据接收最佳帧同步方法研究与仿真验证
13:50-14:00
26
李建玲
亚毫米波望远镜网络远程控制的研究
14:00-14:10
9:00-9:10
4
王兆瑞
基于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的三频CAPS信号周跳检测与修复方法研究
9:10-9:20
5
王函
增强现实望远镜
9:20-9:30
6
王奋飞
嫦娥二号两线阵CCD月球影像自动匹配技术研究
9:30-9:40
7
王晓帆
太阳观测中的CCD相机自动对焦和姿态分析
9:40-9:50
8
王晓倩
基于Web的嫦娥工程月球探测数据发布与检索系统的三维实现
14:50-15:00
32
林佳本
全日面磁场望远镜自动化观测终端系统的研制
15:00-15:10
33
范瑾
FAST L波段和S波段接收机前端射频滤波器的研制
15:10-15:20
34
姚蕊
大型混联机构的精度分析与综合
15:20-15:30
休息10分钟
第四节
35
封剑青
基于微波探测仪数据的月面亮度温度归一化模型研究
16:30-16:40
41
高兴烨
嫦娥三号巡视器月面科学探测过程四维仿真系统的研究及原型系统的构建
16:40-16:50
42
高裕
怀柔太阳磁场望远镜数据批处理系统
16:50-17:00
43
高鹏骐
面向空间态势感知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理论方法研究
17:00-17:10
44
屠良平
基于光谱特征的LAMOST星系光纤定位偏心判定及质量评价
27
李晓昕
哈特曼波前探测系统应用于地基太阳望远镜的技术特性研究
14:10-14:20
28
杜冰
光纤光谱的质量评估系统
14:20-14:30
29
邹小端
月球巡视器科学载荷指令执行与故障仿真方法研究
14:30-14:40
30
邹虎
南极冰穹A的天光背景和大气透明度分析
14:40-14:50
31
岳友岭
脉冲星巡天搜索研究
13
孙英姿
温度对两维光谱仪的影响分析与误差校正
10:50-11:00
14
朱明
碳纤维材料应用于FAST索网结构的可行性研究
11:00-11:10
15
汤为
FAST馈源支撑健康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11:10-11:20
16
邬科飞
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控制系统框架研究
11:20-11:30
17
何丽萍
亚毫米波望远镜数据管理
11:30-11:40
18
吴明长
大射电望远镜FAST风环境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11:40-11:50
19
宋轶晗
用线指数测试LAMOST星系光谱质量
11:50-12:00
午餐
第三节
20
张丽荣
CAPS广域差分系统设计
13:00-13:10
21
张志勇
中波红外波段偏振元器件性能研究
13:10-13:20
22
张杰
15:40-15:50
36
胡正群
卫星导航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研究
15:50-16:00
37
赵保庆
基于FAST精度控制的背架结构优化研究
16:00-16:10
38
赵清
FAST反射面子单元姿态调节平台
16:10-16:20
39
郭炎鑫
望远镜系统软件架构模型研究
16:20-16:30
40
钱璇
大气水汽含量的评估方法研究
9:50-10:00
9
田园
望远镜维护信息的分类查询
10:00-10:10
10
白仲瑞
LAMOST光谱处理软件算法研究和集成化
10:10-10:20
休息10分钟
第二节
11
刘东亮
基于ROACH平台的高性能通用数字频谱仪研制
10:30-10:40
12
孙京海
FAST馈源支撑结构阻尼识别与质量阻尼器设计
10:40-10:50
17:10-17:20
45
黄垒
天文望远镜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7:20-17:30
46
管皓
望远镜运动3D虚拟与视频监控系统
17:30-17:40
47
薛建兴
FAST节点加装弹簧方案可行性研究
17:40-17:50
48
戴妍峰
空间在轨成像稳定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17:50-18: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