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实验4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一、原理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erythrocyte osmotic fragility test)是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溶液抵抗力的一种半定量试验。

在低渗盐溶液中,由于水分渗入细胞内,红细胞会膨胀甚至破裂、溶血。

因此将红细胞加到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观察发生溶血的情况,可判断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

红细胞开始出现溶血的低渗盐溶液浓度为开始溶血浓度,红细胞完全溶血的盐溶液浓度为完全溶血浓度。

当某些原因导致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抵抗能力降低时,红细胞容易破碎,发生溶血,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反之,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

二、检测方法(一)试剂与器材1、器材:分析天平、注射器、针头、无菌小试管等。

2、试剂:1% NaCl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分析纯 NaCl 1.000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置于玻璃瓶中灭菌后使用。

(二)操作1、取12支无菌小试管编号,配制不同浓度的 NaCI 溶液。

2、用肝素湿润的注射器抽取待检者血液1ml,向各管中加入1滴(中度以上贫血的标本加2滴)全血,轻轻摇,室温静置2小时后观察结果。

3、结果判断从1号管开始观察溶血情况。

不溶血:上清液透明无红色;开始溶血:上清液刚呈浅红色,管底有较多未溶的红细胞;完全溶血:溶液呈透明红色,管底无红细胞。

三、参考区间开始溶血 NaCl浓度:3.8~4.6g/L;完全溶血 NaCl浓度:2.8~3.2g/L四、注意事项1、NaCl必须干燥,可将分析纯氯化钠于100℃下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完全冷却后再准确称量使用。

2、所用器具应干燥清洁,避免出现人为溶血。

向试管内滴加血液时须将血液直接注入试剂中,不可沿管壁注入,混匀时动作须轻柔。

3、观察溶血情况时以白色背景为宜。

4、结果不易判断时,可低速短时离心后观察5、每次试验应以相同实验条件做正常对照。

被检者与正常对照开始溶血管的 NaCI浓度相差0.4g/L即有诊断价值。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Measuring for erythrocyte osmotic fragility【教学对象与学时】一、教学对象:五年制本科二、学时:4学时【预习要求】预习红细胞生理特性【目的要求】一、操作:学习用试管法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二、理论:1.了解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的原理。

2. 观察红细胞对不同渗透张力的细胞外溶液的抵抗力,进一步理解细胞外液渗透张力对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 准确配制不同渗透张力的溶液,掌握正确的红细胞渗透脆性测量方法。

2. 理解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的原理。

二、难点1. 准确配制不同渗透张力的溶液。

2. 掌握正确的红细胞渗透脆性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提问和预习检查。

2.讲解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的原理。

3.介绍不同渗透张力溶液的配制法和抗凝血液的制备。

4.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红细胞对蒸馏水、1.9%尿素溶液和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的抵抗力。

5.实验结束前汇总全班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理解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

【课前预习检查或提问】一、何谓红细胞渗透脆性?其正常值是多少?二、影响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因素有哪些?【课前讲解】一、实验设计的原理将红细胞悬浮于低渗盐溶液中,水将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渗入细胞,于是红细胞发生膨胀,由正常的双凹圆碟形(图1A)变成球形(图1B),并开始破裂而发生溶血。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现象称红细胞渗透脆性。

但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的大小可作为衡量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指标。

对低渗盐溶液抵抗力小,表示渗透脆性高;相反,则表示渗透脆性低。

同一个体的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并不相同。

将血液滴入不同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中可检测其抵抗力的大小,刚开始出现溶血的NaCl溶液浓度为该血液中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出现完全溶血溶液浓度,为该血液中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

前者代表红细胞的最大渗透脆性,后者代表红细胞的最小渗透脆性。

红细胞比容测定 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红细胞”相关文档)共8张

红细胞比容测定 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红细胞”相关文档)共8张
步骤:
1) 家兔以乌拉坦(1g/kg,i.v.)麻醉、背位固定 2) 颈总动脉插管(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 3) 试管或烧杯内放血 2 ml 左右, 每30秒观察一次,
记录血凝时间
观察项目
(1)正常
(2)少许棉花放入试管底部
(3)用石蜡油润滑整个试管内表面 (4)放在水浴槽中
(5)竹签搅拌血液(烧杯)
3)室温下放置1h,观察试管内液体分层
1)液体透明红色,)
2)上层透明红色,下层浑浊红色: 部分溶血(最小渗透抵抗力或最大渗透脆性)
3)上层无色,下层浑浊红色: 无红细胞溶解
结果:
0.42~0.46 % NaCl 溶液:部分溶血 0.32%~0.34% NaCl 溶液:完全溶血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示教)
目的: 用惠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
步骤:
1)取抗凝血至惠氏沉降管0刻度,擦拭外面血迹 2) 将沉降管固定在固定架上
3) 1h 末读取红细胞下沉的毫米数
结果:男性 0~15 mm/h; 女性 0~20 mm/h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目的: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
加速或延缓血凝的因素
30min 4)读数,计算红细胞比容(%)
结果:
男:40~50% 女:37~48%
红细胞渗透脆性(示教)
21目步))每配的骤试置::管各学内种习加低抗测渗凝盐定血溶红1液滴细(,胞0与.渗7盐%透溶~脆液0.充2性5分%混N合aCl) 记(目目1目2目1(3目 目44女目2部红目 4红(4记目3目1(部放部放3红4红(1) ) ) ) ) )) ) )66666录3的的的的3的的:的分细的细2录的的5分血分血细细5%%%%%) ) ) ) )液室吸 液吸液将家将血 : : : : :: 3: 溶 胞 :胞 血 : : 溶 入 溶 入 胞 胞用体用温7少取 体竹取竹体沉兔沉凝血渗比凝血肝血肝渗渗~NNNNN学学用学学 学学学 学学石透石下许1透签1签透降以降aaaaa时(透容时(素(素透透004习习惠习习 习习习 习习CCCCC蜡明蜡放棉明搅搅明mm8管乌管间最脆测间最抗最抗脆脆lllll%测测氏测测 测测测 测测ll油红油置花红拌拌红溶溶溶溶溶抗 抗固拉固小性定小凝小凝性性定定法定定 定定定 定定润色润放色血血色1液液液液液凝 凝定坦定渗((渗烧渗烧((h红红测红红 红红红 红红滑,滑入,液液,,:::::血 血在(在透示示透杯透杯示示细细定细细 细细细 细细整不整试不((不观部部部部部入 入固固1抵教教抵内抵内教教胞胞红胞胞 胞胞胞 胞胞g个 分 个 管 分 烧 烧 分察分分分分分离离定定/抗))抗抗))k比比细比比 比比比 比比试层试底层杯杯层试g溶溶溶溶溶心 心架架力力力,容容胞容容 容容容 容容管:管部:)):管血血血血血管 管上上或或或i的的沉的的 的的的 的的.内内内, ,最最最方方降方方 方方方 方方表表液以 以大大大法法率法法 法法法 法法面面体33渗渗渗00分00透透透00层rr脆脆脆mm性性性pp离 离)))心 心

机能学实验——红细胞渗透脆性上课讲义

机能学实验——红细胞渗透脆性上课讲义

二、影响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因素有哪些?红细胞自身因素;凡能影响红细胞表面积/体积的因素均可影响红细胞渗透脆性,如珠蛋白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继发球形细胞增多、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寿命、等实验因素:血液放置时间较长(一般不能超过6小时)、低渗盐溶液的浓度不准确、实验器具未清洁干燥、试管编号错误、向试管内滴加血液或混匀含红细胞的液体时动作用力过大、有凝血、抗凝剂用量过多、等【课前讲解】一、实验设计的原理将红细胞悬浮于低渗盐溶液中,水将在渗透压差的作用下渗入细胞,于是红细胞发生膨胀,由正常的双凹圆碟形变成球形,并开始破裂而发生溶血。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现象称红细胞渗透脆性。

但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的大小可作为衡量红细胞渗透脆性高低的指标。

对低渗盐溶液抵抗力小,表示渗透脆性高;相反,则表示渗透脆性低。

同一个体的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并不相同。

将血液滴入不同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中可检测其抵抗力的大小,刚开始出现溶血的NaCl溶液浓度为该血液中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出现完全溶血溶液浓度,为该血液中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

前者代表红细胞的最大渗透脆性,后者代表红细胞的最小渗透脆性。

生理学上将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态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

等渗溶液不一定是等张溶液,如1.9%的尿素溶液虽是等渗溶液,但不是等张溶液;而等张溶液溶液一定是等渗溶液,如浓度为0.85%的NaCl 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

成败关键(注意事项)1. 血液最好新鲜制备。

2. 准确配制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

3. 所有玻璃器皿要求干燥清洁。

4. 向试管内滴加血液时不可用力挤压,不可将血泡沫注入试管。

混匀含红细胞的液体时动作应轻,以免造成溶血。

5. 观察溶血情况时以白色为背景。

6. 为使各管加血量相同,加血时持针角度应一致。

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五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五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参考值
• 开始溶血:4.4-4.8g/L • 完全溶血:2.8-3.2g/L
患者和正常对照结果比较相差0.4g/L即有诊 断意义。
临床意义
• 脆性增加:HS,HE,部分AIHA。 • 脆性降低:地贫,血红蛋白C、D、E病,低色素
性贫血,肝脏疾病等。
肝素抗凝血以等渗盐水洗涤红细胞后,再配制50%红细胞悬液 进行试验。
5. 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判断每管溶血程度。必要时低速离心观察 (1000rpm)。
6. 实验环境要防止碳酸气污染,防止PH下降(PH升降0.1,NaCL 浓度改变0.01%)。
7. 防止酸、碱、皂素、肥皂、表面活化剂等一切溶血剂污染。 8. 每次应带正常人进行对照。 9. 对于脆性高的患者应往高浓度方向加做几管稀释度。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原理
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 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 S/V,愈大,红细胞抵 抗力愈大,脆性降低; 愈小,红细胞抵抗力愈 小,脆性增加
操作
试管编号
10g/L NaCl (ml) 蒸馏水(ml) NaCl 终浓度g/L
12பைடு நூலகம்
0.6 0.7 1.9 1.8 2.4 2.8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3.2 3.6 4.0 4.4 4.8 5.2 5.6 6.0 6.4 6.8
混匀!
操作
针头斜面向上,平放在试 管口,仔细推动注射器, 向每管中加入1滴血(勿沿 管壁),轻轻颠倒混匀 室温静置2小时
操作

血液生理试验课件

血液生理试验课件
通过血液循环,身体能够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等内环 境稳态,保障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03 血细胞生理
CHAPTER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是评估贫血、红细 胞增多症等红细胞异常疾病的
指标。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通过观察红细胞的大小、形状 、染色深浅等特征,有助于鉴 别贫血的类型和病因。
血管的作用
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分为动脉 、毛细血管和静脉。它们具有不同 的结构和功能,共同维持血液循环 的稳定。
血液循环的意义
维持生命活动
血液循环保证了氧气和营养物质 的有效供应,同时带走代谢废物 ,维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调节体温
通过血液循环,身体能够有效地 调节体温,保持恒定的体温范围

维持内环境稳态
B细胞活化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通过B细胞受体和共刺激信号活 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效应应答
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复合物,被吞噬 细胞吞噬清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诱导靶细胞凋 亡。
05 血液遗传学
CHAPTER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 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过程,确 保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得以表达。
谢谢
THANKS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些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后释放到血液 中,执行各自的功能。
血液的循环
血液循环的路径
血液从心脏出发,经过动脉、毛 细血管、静脉,最后返回心脏。 这个过程实现了氧气和营养物质
的输送以及代谢产物的排出。
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一个强健的肌肉泵,通过有 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全 身循环流动。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红细胞机械性脆性试验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红细胞机械性脆性试验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 红细胞机械性脆性试
验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红细胞机械性脆性试验 >>>
简介:
正常人血液唯需要无菌采血制成脱纤 维血。经37℃温育24~48h,会逐渐产生 轻微溶血,取出后如定量法一样进行比色, 计算溶血率(百分比)。
医学检验·各论:红细胞机械性脆性试验 >>>
临床意义: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机械 脆性试验溶血程度比渗透脆性试验为高。 (2)地中海贫血对渗透性抵抗力增加、对 机械性脆性试验则减弱。
医学检验·各论:红细胞机械性脆性试验 >>>
正常值: 0.075~0.24 (7.5%~24%)。
医学检验·各论:红细胞机械性脆性试验 >>>
相关检查:
粒细胞与红细胞比值、氰化高铁Hb测定法、 碎裂红细胞、红细胞破坏部位测定、十二 烷基硫酸钠Hb测定法、红细胞渗透脆性试 验(ROFT)。
医学检验·各论:红细胞机械性脆性试验 >>>
相关症状: 嗜红细胞综合征、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高、红细胞寿命缩短。
医学检验·各论:红细胞机械性脆性试验 >>>
相关疾病:
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 贫血、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铅中毒 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铜中毒引起的溶血性 贫血、Rh血型不合溶血病。
谢谢!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是一种常用的血液分析方法,用于评估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弹性。

该实验利用了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下的脆性变化,可以对红细胞膜的功能、水平和吸收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红细胞内部有一定的渗透压,当红细胞分离出体外时,如果外部环境的渗透压高于红细胞内的渗透压,则会通过半透膜透过膜进入红细胞内部,使红细胞体积膨胀,红细胞膜被撑开。

反之,当外部环境的渗透压低于红细胞内的渗透压时,水会从红细胞内部流出,红细胞体积缩小。

实验过程:1、准备标准盐水浓度,即0.9%的氯化钠溶液。

2、取一定量的患者血液样本,离心去上清液,弃去上清液后,将沉淀物用相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洗涤3次。

3、取少量的红细胞沉淀,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水,称出每种浓度的盐水加入相应的样本内。

4、使样本和盐水充分混合,放置不同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孵育后进行离心处理。

5、标记沉淀物的红细胞体积,对分离出的上清液测定其吸光度(或乳胶凝集率)。

6、计算红细胞的溶血率,溶血率越高,表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越高。

实验结果:在不同盐水浓度下孵育后,红细胞和盐水发生渗透压差异,导致红细胞脆性变化,失去完整性。

通过测定溶血率,可以得到红细胞的溶血程度,从而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的高低,反映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弹性。

一般来说,红细胞膜的完整性越强,渗透脆性越低,溶血程度越小;反之,红细胞膜的完整性越弱,渗透脆性越高,溶血程度越大。

实验注意事项:1、样本应在离心前密闭保存,避免污染。

2、孵育时间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过长过短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盐水和样本的比例应准确。

4、实验过程需严格按照操作流程,避免误差。

结论: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可以反映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弹性,对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在具体应用时,需结合其他临床检测项目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地诊断疾病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另取3支小试管,在三支试管上分别编号11-13,分 别加入0.85%NaCl溶液、1.9%尿素和蒸溜水2.5ml 或4ml,与前面10支试管量一致。
精品ppt
7
❖ 2.制备抗凝血:不同动物采血方法各异,但 多采用末梢血。把血液放入含有肝素的烧杯 内,混匀。1%肝素1ml可抗10ml血。
❖ 3. 加抗凝血:用滴管吸取抗凝血,依次向13 支试管内各加1滴,轻轻颠倒混均,切忌用力 振荡。先观察11、12、13管的变化,其他10 支试管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
实验四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
精品ppt
1
【实验目的】
❖ 1、本实验学习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方法。 ❖ 2、加深对细胞外液渗透张力在维持红细胞正
常形态与功能重要性方面的理解。
精品ppt
2
【实验原理】
❖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使用的各种溶液中,与血浆渗透 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如0.85%NaCI溶液),高 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则相应地称为高渗或低渗溶 液。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即 可看到:在等渗溶液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双 凹圆碟形;在渗透压递减的一系列溶液中,红细胞 逐步胀大并双侧凸起,当体积增加30%时成为球形; 体积增加45%~60%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这 时血红蛋白逸出细胞外,称为溶血。
精品ppt
5
【实验材料】
❖ 实验动物: 动物种类不限 。
❖ 实验器材:试管架、小试管、滴管,移液管 。
❖ 药品与试剂:1%NaCl溶液、0.85%氯化钠溶 液、蒸馏水,1.9%尿素溶液,1%肝素。
精品ppt
6
【实验方法】
❖ 1.配制不同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取口径相同的 干燥洁净小试管10支,分别编号排列在试管架上, 配制出10种不同浓度的NaCl低渗溶液(0.25%, 0.3%,0.35%,0.4%,0.45%,0.5%,0.55%, 0.6%,0.65%,0.9%)。每个试管总量均为2.5ml 或4ml,视试管大小而定。
精品ppt
8
❖ 4.观察结果 血液溶血情况,其现象可分为以下几种:
(1) 试管内液体完全变成透明红色,说明红细 胞完全破裂,称为完全溶血。
(2) 试管内液体下层为混浊红色,上层无色透 明,表示部分红细胞没有破坏,称为不完全 深血。
(3) 试管内液体下层为混浊红色,上层无色透 明,说明红细胞完全没有破坏。
人为溶血 ❖ 5. 观察结果时应以白色为背景。
精品ppt
1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1) 观察不同浓度低渗NaCl 混合液的颜
色和透明度。
(2) 比较第11、12、13管的溶血情况并 分析其原因。
精品ppt
10
【实验结果】
精品ppt
11
【注意事项】
❖ 1.每支试管内血液滴入量应准确无误(只加一滴)。 ❖ 2.确保每支试管NaCl溶液的浓度准确、容量相等。 ❖ 3.试管必须清洁、干燥。 ❖ 4.混匀时,轻轻颠倒1-2次,减少机械振动,避免
精品ppt
3
【实验原理】
❖ 将红细胞悬浮于等渗NaCl液中,其形态不变。若置 于低渗NaCl溶液中则发生膨胀破裂,此现象称为红 细胞渗透脆性。但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抵 抗力,其大小可用NaCl溶液浓度的高低来表示。将 血液滴入不同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中,开始出现溶 血现象的NaCl溶液浓度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 力。出现完全溶血现象时的NaCl溶液浓度为该红细 胞的最大抵抗力。前者代表红细胞的最大脆性(最小 抵抗力),后者代表红细胞最小脆性(最大抵抗力)。
精品ppt
4
❖ 不同物质的等渗溶液不一定都能使红细胞的体积和 形态保持正常,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 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所谓“张力” 实际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造成的渗 透压。例如NaCI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所以 0.85%NaCI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但如尿 素,因为它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使胞外成为低渗 溶液从而发生溶血。1.9%尿素溶液虽然与血浆等渗, 但红细胞置入其中后立即溶血,所以不是等张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