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评卷(B卷)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试卷及答案_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_苏教版_2024-2025学年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下列反应中,哪一项属于吸热反应?A、( )H2 + Cl2 → 2HCl,放出大量热B、( )2Na + 2H2O → 2NaOH + H2↑,放出大量热C、( )Ba(OH)2·8H2O + 2NH4Cl → BaCl2 + 2NH3↑ + 10H2O,吸收大量热D、( )C + O2 → CO2,放出大量热2、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放热反应产生的物质?()A、水的凝固过程产生的冰B、火柴头的燃烧产生的烟雾C、电池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D、金属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2H2O2 → 2H2O + O2↑B、2KClO3 → 2KCl + 3O2↑C、N2 + 3H2 → 2NH3D、CaCO3 → CaO + CO2↑4、在反应2MnO4- + 5H2C2O4 + 6H+→2Mn2+ + 10CO2↑+ 8H2O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MnO4-被氧化B、H2C2O4是氧化剂C、Mn2+是还原产物D、H2C2O4发生还原反应5、在下列反应中,能够释放出能量的是()A.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B. 碘升华的反应C. 冰融化成水的反应D. 铁钉生锈的反应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总是从低能量状态向高能量状态转化。
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会放出能量,即所有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吸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相等。
7、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铁与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B、燃烧木炭(C+O2→CO2)C、爆炸过程中(2Mg+O2→2MgO)D、(CaCO3高温分解反应)(CaCO3→CaO+CO2↑)8、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热量的吸收。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B)含答案

专题1测评(B)(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高B.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的同时,也遵循能量守恒答案:D解析: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A 项错误。
发生化学反应时能量的变化有多种形式,可以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还可以转化为光能,B 项错误。
ΔH >0,反应吸热,所以相同物质的量的石墨的能量较低,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故石墨更稳定,C 项错误。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D 项正确。
2.反应N 2(g)+O 2(g)2NO(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开1 mol N 2(g)中化学键需吸收946 kJ 能量,断开1 mol O 2(g)中化学键需吸收498 kJ 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1 mol NO(g)中化学键需要吸收632 kJ 能量B.NO(g)12N 2(g)+12O 2(g) ΔH =90 kJ·mol -1C.N 2(g)+O 2(g)2NO(g) ΔH =-180 kJ·mol -1 D.形成1 mol NO(g)中化学键时释放90 kJ 能量答案:A 解析:断开1 mol NO(g)中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 kJ+498 kJ-180 kJ)×12=632 kJ,A 项正确。
依据图中信息,NO(g)12N 2(g)+12O 2(g) ΔH =-90 kJ·mol -1,B 项错误。
依据图中能量关系,N 2(g)+O 2(g)2NO(g) ΔH =180 kJ·mol -1,C 项错误。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测试卷 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工业上由CO2和H2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l)ΔH =-50 kJ·mol-1。
下面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2.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①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①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ΔH=-92.5 kJ·mol-1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13.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则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的Δ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ΔH大于零C.该反应ΔH=-571.6 kJ·mol-1D.该反应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4.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1 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s)·5H2O(s)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测试卷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常常要加入一些电解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 A. NaClB. NaOHC. HClD. CuSO42.如图A为直流电源,B为浸透饱和NaCl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滤纸,C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铜,接通K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B. c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C. f电极为铜板D. e极发生还原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B.合金都比纯金属易被腐蚀C.将金属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可以防止金属被腐蚀D.镀锌铁比镀锡铁更容易被腐蚀4.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2CO3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A.溶液的酸性增强B.c(Na+)与c(CO32−)的比值变大C.溶液浓度变大,有晶体析出D.溶液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5.如图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Cu电极增重2.16 g,同时在A池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mL,设A池中原混合溶液的体积为100 mL,则通电前A池原混合溶液中Cu2+的浓度为()A. 0.05 mol·L-1B. 0.035 mol·L-1C. 0.025mol·L-1D. 0.020 mol·L-16.如图所示,A池用石墨电极电解pH=13氢氧化钠溶液(100 mL),B池c电极为纯铜,d电极为粗铜(含有杂质Fe、Ag),溶液是足量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停止,A池a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电极质量一定减少6.4 gB. c电极质量一定增加6.4 gC. A池pH不变D. A池溶液质量减少3.6 g7.已知CO(g)+2H2(g)===CH3OH(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Ⅰ和曲线Ⅰ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
2024_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鲁科版选修4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如图是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裂开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 .硝酸铵B .生石灰C .氯化镁D .食盐B [只有固体碎块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才满意加热杯加热食物所须要的条件。
题中所给选项中只有生石灰与水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 .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原电池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经过溶液到达电解池的阳极,然后再回流到原电池的正极C .电镀时,电镀池中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在阴极区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B [电解池中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 项正确;电子不能通过溶液,电子的流向是从原电池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向原电池的正极,B 项错误;电镀池属于电解池,则电镀池中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 项正确;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上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阴极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与钠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钠,D 项正确。
]3.已知在298 K 、1×105Pa 的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 2O(g)===H 2(g)+12O 2(g) ΔH =242 kJ·mol -1 B .2H 2(g)+O 2(g)===2H 2O(l) ΔH =-484 kJ·mol -1C .H 2(g)+12O 2(g)===H 2O(g) ΔH =242 kJ·mol -1 D .2H 2(g)+O 2(g)===2H 2O(g) ΔH =484 kJ·mol -1A [2 mol H 2燃烧生成水蒸气的反应的ΔH <0,则H 2O(g)分解生成H 2(g)和O 2(g)的反应的ΔH >0。
2024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改变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肯定小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干脆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把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放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改变,与反应的吸热、放热无关;同温同压下,H2(g)和Cl2(g)的总能量与HCl(g)的总能量的差值不受光照和点燃条件的影响,所以该反应的ΔH相同。
2.导学号90514027(2024湖南五市十校期末)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B.若C(石墨)C(金刚石)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则20.0 g 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A项错误;石墨生成金刚石为吸热反应,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项正确;固体NaOH溶解于水还存在溶解放热,C项错误;碳燃烧属于放热反应,等量的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比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多,但是焓变为负值,D项错误。
3.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 ΔH=-5 800 kJ·mol-1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5 800 kJ·mol-1,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Δ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该式的含义为:25 ℃、101 kPa下,2 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 800 kJ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 800 kJ·mol-1,丁烷的物质的量应为1mol,故题中方程式不是表示丁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由题中方程式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2900kJ·mol-1。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B卷)人教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评卷(B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是唯一的B.当同一个化学反应以不同的过程完成时,反应的焓变是不同的C.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通过其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相关化学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D.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反应的焓变是一样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盖斯定律的理解。
由于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是确定且是唯一的,因此无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反应焓变是一样的,即反应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
由盖斯定律知一个化学方程式是由其他几个方程式相加减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几个化学方程式焓变的代数和。
答案:B2.已知1 mol白磷(s)转化成1 mol红磷(s),放出18.39 kJ热量,又知:4P(白,s)+5O2(g)===2P2O5(g)ΔH14P(红,s)+5O2(g)===2P2O5(g)ΔH2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A.ΔH1=ΔH2B.ΔH1>ΔH2C.ΔH1<ΔH2D.无法确定解析:由题意知P(白,s)===P(红,s)ΔH=-18.39 kJ/mol,由盖斯定律知此方程式可由4P(白,s)+5O2(g)===2P2O5(s)ΔH1与4P(红,s)+5O2(g)===2P2O5(s)ΔH2相减除以4得到,即-18.39kJ/mol=ΔH1-ΔH24,ΔH1-ΔH2<0,得ΔH1<ΔH2。
答案:C3.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在25℃,105 Pa时,1 mol石墨和1 mol 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的放热分别是ΔH=-393.5 kJ/mol和ΔH=-283 kJ/mol,下列说法或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2C(石墨,s)+O2(g)===2CO(g)ΔH=-110.5 kJ/molB.1 mol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2和CO混合气体时,放热504.0 kJC.在相同条件下,C(石墨,s)+CO2(g)===2CO(g)ΔH=+172.5 kJ/molD.已知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吸热解析:由题意知,①C(石墨)+O2(g)===CO2(g)ΔH=-393.5 kJ/mol,②2CO(g)+O2(g)===2CO2(g)ΔH=-566.0 kJ/mol。
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题及答案.doc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2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Mg : 24 Zn :65Ca: 40 Ba: 137 S: 32 Al : 27 Cl : 35.5 Fe:56 Cu: 64 Ag : 108 I: 127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 小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能在常温下发生与该反应的△H 值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1 -1B 、中和热△ H= - 57.3kJ mol·,所以 1.00L 1.00mol L· H2SO4与稀的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 57.3kJ 的热量-1 -1C、用等体积的 0.50mol L·盐酸、 0.55mol ·L NaOH 溶液进行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会使测得的值偏大D 、在 101KPa 时, 1molCH 4 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就是CH4的燃烧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反应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3、已知: H+ (aq)+OH -(aq)===H 2O(l) △ H =-57.3 kJ ·mol-1。
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 1L 1mol ·L-1的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 H 、△H 、△ H ,1 2 3 则△ H1、△ H2和△ H3的大小关系为A 、△ H 1=△ H2>△ H3 B、△ H3>△ H2>△ H1 C、△ H 3>△ H 1>△ H 2 D、△ H 2>△ H1>△ H34、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 1 mol 氢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1 kJ,破坏 1 mol 氯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 1 mol 氯化氢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 Q1 + Q2 > Q 3B 、Q1 + Q2 > 2Q 3 C、 Q1 + Q2 < Q3 D 、Q1+ Q2 < 2Q 35、分析下表中的四个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气和丙烷的燃烧热分别是“嫦娥一号”液氢① 2H2(g)+O 2(g)=2H 2O(l) △ H=-571.6kJ mol·-1发射火箭燃料( H2)② 2H2(l)+O 2 (l)=2H 2O(g) △ H=-482.6kJ mol·-1③ C3H 8(l)+5O 2(g)=3CO 2(g)+4H 2O(g) △ H=-2013.8kJ ·北京奥运会丙烷mol -1“祥云”火炬燃料( C3H8)④C3H 8(g)+5O 2(g)=3CO 2(g)+4H 2O(l) △H=-2221.5kJ mol·-1A 、 571.6 kJ mol·-1, 2221.5kJ ·mol -1 C、 285.8 kJ mol·-1, 2013.8 kJ mol·-1 B、 241.3 kJ mol·-1, 2013.8 kJ mol·-1 D、 285.8 kJ mol·-1, 2221.5 kJ mol·-16、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测评卷(B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是唯一的
B.当同一个化学反应以不同的过程完成时,反应的焓变是不同的
C.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通过其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相关化学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
D.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反应的焓变是一样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盖斯定律的理解。
因为在指定状态下各物质的焓值是确定且是唯一的,所以无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反应焓变是一样的,即反应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相关,而与过程无关。
由盖斯定律知一个化学方程式是由其他几个方程式相加减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几个化学方程式焓变的代数和。
答案:B
2.已知1 mol白磷(s)转化成1 mol红磷(s),放出18.39 kJ热量,又知:
4P(白,s)+5O2(g)===2P2O5(g) ΔH1
4P(红,s)+5O2(g)===2P2O5(g) ΔH2
则ΔH1和ΔH2的关系准确的是( )
A.ΔH1=ΔH2B.ΔH1>ΔH2
C .ΔH 1<ΔH 2
D .无法确定
解析:由题意知P(白,s)===P(红,s) ΔH =-18.39 kJ/mol ,由盖斯定律知此方程式可由4P(白,s)+5O 2(g)===2P 2O 5(s) ΔH 1与4P(红,s)+5O 2(g)===2P 2O 5(s) ΔH 2相减除以4得到,即-18.39 kJ/mol =ΔH 1-ΔH 24
,ΔH 1-ΔH 2<0,得ΔH 1<ΔH 2。
答案:C
3.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在25℃,105 Pa 时,1 mol 石墨和1 mol 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时的放热分别是ΔH =-393.5 kJ/mol 和ΔH =-283 kJ/mol ,下列说法或方程式准确的是( )
A .在相同条件下:2C(石墨,s)+O 2(g)===2CO(g) ΔH =-110.5 kJ/mol
B .1 mol 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CO 混合气体时,放热504.0 kJ
C .在相同条件下,C(石墨,s)+CO 2(g)===2CO(g) ΔH =+172.5 kJ/mol
D .已知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吸热 解析:由题意知,①C(石墨)+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
②2CO(g)+O 2(g)===2CO 2(g) ΔH =-566.0 kJ/mol 。
A 项,①×2-②得2C(石墨)+O 2(g)===2CO(g) ΔH =-221.0 kJ/mol ;B 项,1 mol 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CO 混合气体时,CO 2和CO 的相对量的不同,放出的热量不同;C 项,①-②得C(石墨)+CO 2(g)===2CO(g) ΔH =+172.5 kJ/mol ;D 项,由题意知C(石墨)===C(金刚石) ΔH >0,由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吸热。
答案:CD
4.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的是( )
A.碎泡沫塑料B.环形玻璃搅拌棒
C.底部垫纸条D.两个量筒
解析:A、C两项的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损失。
B项目的是使溶液中热量传递均匀,最终准确测定温度。
答案:D
5.“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饮用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D.生石灰
解析:氧化钠溶于水产生的热效应不明显;固体硝酸铵溶于水吸收较多热量,使水温下降;固体NaOH溶于水放热;生石灰(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答案:B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准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准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中和热) C.S(s)+O2(g)===SO2(g) ΔH=-296.8 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 ΔH=+116.2 kJ/mol(反应热)
解析:选项A,H2O呈气态时不稳定,不是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选项B,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ΔH=-57.3 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