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及开卷
2019年安徽省中考真题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开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巻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以“仁”释“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 王国B. 侯国C. 郡D. 县【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采取推恩令,让王国国王将自己王国的疆土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形成侯国,而侯国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使王国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 源于自然灾害B.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 阻碍民族交融D.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B【解析】由图片可知,西晋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中原汉族均出现南迁现象。
大量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不仅带来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4.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以及逐题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2分)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B.侯国C.郡D.县3.(2分)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2分)如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5.(2分)“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反对袁世凯独裁C.打倒列强除军阀D.打败日本侵略者6.(2分)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1.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7.(2分)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8.(2分)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概况
1、试卷简要说明
本套试卷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占75分,主观题占25分。
试卷难度较以往有所增加,灵活性强。
2、题型所占分值
选择题75分,主观题25分。
3、各知识板块所占分值
中国古代史占21分,中国近代史占31分,中国现代史占9分,世界古代史占6分,世界近代史占18分,世界现代史占12分。
二、试卷整体特点分析
从试卷整体来看,本次中考难度较以往有较大程度的上升,灵活性大幅度提高。
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各板块所占分值与以往相差不远。
通过分析试卷得出,虽然难度有所增加,但是
考硬性知识点的较少,对于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但是比较灵活的同学非常有优势。
三、中考备考建议
①今年“考纲”取消,老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领航者,该如何面对这一变化呢?章丽方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课标来实施教学,以及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放在整个教学的一个关键点,因为现在无论是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考试实际上考察的更多的是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那么这些东西不是靠短时间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靠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将知识与能力渗透下去,所以从长远来说,这对我们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指引。
因此我们也要根据这样的一个调整,把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素养放到教学的重要位置。
”
②从今年的命题方向来看,要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不可死记硬背。
③加强训练,掌握答题方式。
④坚持“培优辅差”,培优的方向要明确,前期抓基础,后期加强训练。
辅差前期抓基础,后期培养思维方式和做题的方法。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一、试卷基本概况1、试卷简要说明历史科命题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教育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和教材改革的路线方向,突出考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最新变化。
2、题型所占分值历史试题按照课标命制,题型、题量与往年相同。
单选题25题,每题3分,共75分,占总分值75%,综合题2题,均为材料分析题,中国史一题,世界史一题,共25分,占总分值的25%。
分值为100分,以原来50分有所改变,时间为50分钟。
3、各知识板块所占分值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广东乡土历史21分 43分 3分 33分 0分二、试卷整体特点分析由上述表格可知,今年历史中考基本符合考纲的内容和分值要求。
新增考点主要在选择题中进行考查,约占总分的20%,且难度不大。
综合题方面,今年第26题和2018年广东历史中考第26题一样考查民族工业的发展,但考查的线索不同。
27题考查了人在思想、政治、体力方面的解放,命题比较新颖。
开放题占5分,与往年相比稍高一点。
三、中考备考建议1.教学和考试复习时不能脱离教材,要引导学生读懂教材进而做到熟悉和运用教材。
在考试中,教材中的知识点是占主体的,掌握基本史实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在教学中要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同时要注意历史事件的纵向与横向联系,在平时的讲课和练习中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把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类似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形成大历史观,而不局限于一两个孤立的知识点。
如高分突破中不仅有各课的知识点整理,还有单元时间轴,能让学生横向联系各课知识点,用更广阔的眼光看待历史。
2.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运用新课标指导课程实践。
针对试题的灵活性越来越强的趋势,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切不可把知识教死、学死。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评析及解题策略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评析及解题策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五中学聂可霞对于明年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来说,分析和研究中考真题很有必要。
笔者现对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进行评析,希望对明年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试卷结构1.试题结构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题型与2018年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2018年试卷题型有单项选择题、组合列举题、辨析改错题、材料解析题、活动与探究题;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删除了组合列举题,把组合列举题的分值(10分)分配到了单项选择题中。
这样,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的数量由以前的10道题变为了15道题,分值由20分变为30分。
2.内容结构与2018年相比,2019年考查中国古代史内容的试题分值增加3 4分,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的试题分值减少3 4分,考查世界史内容的试题分值比例不变。
具体对比如下。
2019年2018年中国古代史约占26%约18分约占20%约14分中国近现代史约占34%约24分约占40%约28分世界史约占40%约28分约占40%(含世界古代史,约占5%)约28分(含世界古代史,约占3.5分)82··二、试题难度与2018年相比,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难度几乎没有变化,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的比例为7∶2∶1。
三、试卷特点1.注重导向性,体现核心价值观。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一如既往地契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考查。
2.注重科学性,体现开放性。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回归历史本质,考查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初中历史学科的重要知识点,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3.注重规范性,彰显公平性。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延续了以往历史试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命题素材多样化。
不同素材分布在不同的题型中,充分体现了历史材料的丰富性,考查了学生对不同材料的识读、理解水平。
荆门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卷附答案详析

荆门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8.清朝前期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B.设立军机处C.废除丞相制度D.重视“以德化民”9.五四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这主要体现了A.科学精神 B 自由精神C.民主精神D.爱国精神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该歌曲创作于A.国共对峙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之后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土地改革的推行B.遵义会议的召开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三大改造的完成12.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A.《独立宣言》B.《权利法案》C. 1787年宪法D.《拿破仑法典》13.造成右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外来人口增多B.就业机会的增加C.工厂规模扩大D.工业革命的影响14. 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A.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纷纷建立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C.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15. 1922年,苏俄的农民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国内的集市上去出售,结果是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
这是因为苏俄推行A.农业集体化运动B.国家干预经济政策C.垦荒运动D.新经济政策16.“组织成立之后,其成员国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该组织是A.联合国大会B.世界贸易组织C.金砖国家D.不结盟运动二、非选择题:共66分30. (7分)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
2019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想理念。例如选择题第5题,立意在于通过了解 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鼓励学生为民族振 兴而努力培养科学意识和学习本领。又如非选 择题第33题,以日本、美国两个大国的崛起作 为材料,通过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设问揭示 出大国崛起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提供借鉴,促使学生与时俱进,吸取先 进思想,树立科教兴国思想。
是大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本题四个选项直接取
材于教材,通过这段西方学者言论涉及到的时间,着
重让学生比较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考查学生对史实
的再认再现能力和比较能力。
7.“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
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命题意图:我国封建社会君权和相权之争持续了
其 他
50
第 14 题
0.9 3
A 792
B 533
C 191
D 102
其 他
113
第 16 题
ABCD 0.8
6
617 9
114 3
822
490 09
其 他
64
第 17 题
ABCD 0.9
3
338 6
308
290
531 53
其 他
80
第 18 题
ABCD 0.9
7
686
540
555 68
392
其 他
ABCD 0.9
4 142 665 538 120
其 他
58
第 26 题
ABCD 0.8
9 100 510 350 156 7 65 2 9
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开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B.侯国C.郡D.县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徒()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口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反对袁世凯独裁C.打倒列强除军阀D.打败日本侵略者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1.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8.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
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形式
• 第一节课采用听——找——写的方式进行。 • 第二节课采用做练习的方式进行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 课堂复习形式:讲——练结合 • 所要达到的效果:使学生理解有些历史题
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一定跨度的,不是翻 一本书就能全部找到答案的。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适应中考
• 课堂形式,学生练习为主 • 所要达到的效果:使学生能合理的使用时
间,感受中考历史的题量和难度,知道自 己的不足,达到亡羊补牢的目的。
Thank you
(3)从各分数段分布人数情况来看
• 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有一定 的了解,但知之不深。
3、学生答题存在的不足分析
①学生对课本不熟悉,对基础的历史知识的 掌握十分有限。
②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还十分薄弱, 运用历史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③归根结底,学生和历史科任老师对 等级考试重视程度不够。
二、指导学生复习的策略
• 1、具体时间安排 • (1)整个3月份;用一个月的时间把九年级下册
的内容上完。 • (2)4月到5月15号左右;主要任务逐册复习,
目的是夯实基础 • (3)5月15日到22号左右:主要任务是进行专题
复习,目的上提高学生的一点归纳能力 • (4)5月22日到6月中旬:主要任务是模拟训练,
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知识点覆盖情况
题型 内容
选择题
列举题
读图识 图题
材料分 析题
问题探 究
总 分 值
题 目 数 量
分 值 值
题 数
分 值
题 数
分 值
题 数
分 值
题 数
分 值
70
中国 古代 史
5 10 1
4
1
3
1 ①
4
0
0
21
中国 近现 5 10 1 4 0 0 ② 3 1 9 26 代史
世界 近现 5 10 1 3 0 0 1 6 1 4 23 代史
2、学生考试成绩情况分析
• (1)从总体成绩来看:全州学生均分为 36.29分,及格率为 38.75%。与前年相比 均分和及格率都有所下降(2019年历史均 分为39分,及格率为42.2%。)
(2)从客观题和主观题得分情况 来看
• 学生学习和运用历史方法解决问题的 能力与考试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婴幼儿体格生长
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及 开卷
考核形式的变化对我们的复习及学生的应考 态度等产生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一是学校领导对历史科关注力减弱。 二是学生更加的不重视 。
总的情况来看:文科综合对学生成绩影响不大, 但对学生的升学也有一个 简单的分析
• 1、试题内容分析
• (1)题型和难度
• 题型:去年中考历史学科试题分数为70分。试题 分为五大题型即选择题、列举、读图识图、材料 分析和问题探究,共23题。从试卷总体来看,试 题与前年相比在难度方面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 试题量上也比前年有所减少。
• 难度:容易题、中等题分值比例为7:3,试卷中 无难题。
(2)考点分布情况
目的是使学生适应中考的难度、题数和时间
2、具体做法
• (1)第一阶段:(4月到5月15号左右); 逐册复习;准备每一册书用一周的时间 (两个课时,)完成。要求达到的效果: 使大部分学生知道、熟悉每一册书中每一 课需要掌握的基础的历史知识。至少让学 生知道哪些历史知识能够在哪一册历史书 中能够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