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于景的诗句
《野望,黄鹤楼,渡荆门送别,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名句赏析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 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此句融情于景。
诗句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2.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2.“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这两句着力描绘山野晚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练,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
3. 尾联化用典故,你能找出来吗?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运用典故,借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表现诗人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体现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首联运用典故有何作用?诗的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让人觉得黄鹤楼乃是仙人遗留下来的,起笔就让黄鹤楼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2.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写景有什么特点?这两句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笔锋一转,转而写诗人眼前登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悬念。
长恨歌中融情于景的诗句

长恨歌中融情于景的诗句
长恨歌是宋朝作家欧阳修撰写的一部传世的古典文学作品,以“被主人公唐伯虎独自一人在江南楼台之上泣诉曾经离开他的那个
深爱未曾得到回馈的爱情及其痴狂的思念”为主线,把芸芸众生的欢喜乐苦情愁和遇见爱恨情仇的一切碎片一一勾画出来,浓缩在诗句里,投射出深沉的思虑。
诗句就是融入景的爱情:“兰叶春葩逐青藤,绿窗红颜月华深”。
唐伯虎在望月痴情时,宛若是把自己的苦恋和被遗弃的悲伤深深融入了月夜的繁星,月光照耀下,全山全岭绿叶红花交相辉映,把分离的心底之情渲染得宛如传说中的剪纸世界,一片温柔而深情的夜色。
还有“雁山残月下夜来,春塘萤火虫点点”,唐伯虎站在楼台上,宛若痴情的异人看着月光柔和的面容,心底的惆怅与恋爱的欲望就如夜空中的星星般不断的闪烁。
又细数着融入景的爱情:“春心莫共花
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里的“春心”象征着最终不能如愿的爱情,被盛开的花朵所包围,只能默默的在心底积聚,因为一寸土壤就能埋葬满腔的相思;“谁怜楼上月徘徊,中间人痴独倚栏”,“谁”则
代表着被遗弃爱人,她看着那熠熠明亮的月亮依旧不由地怜香,而唐伯虎也只能孤单的站在栏杆上目送,但又能用什么来缓解他心底的痴情呢?
另外,还有“风吹荷花波上潭,梦入神仙不复返”,此句中突破
性的将“潭”“梦”“神仙”编织成一个完整的梦幻画面,荷花的风暴引来的潮起潮落,月光照耀中,潭水荡漾出一抹如梦似幻的光线,此
时此刻,唐伯虎心底的惆怅和痴情已经随着潭水涌去。
总之,长恨歌中融情于景的诗句,不仅反映了宋人以爱情为重的生活态度,也可以看出当时社会观念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宋朝的文学精神,它的清新之美和深邃之情深深的影响着时至今日的人们。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三者区别

这三个概念涉及的都是景与情的关系问题,其不同在于:借景抒情是一种抒.情方式...,是诗歌借助对景物的描写表达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是诗歌在写景时的基本要求,是写景的方法.....,即诗歌写景时不能只进行客观描写,而应将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则是是诗歌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诗歌在写景时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使情与景有机融合,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请看王维的《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景与情的关系,若从写景的角度分析,是寓情于景,诗人对秋雨初晴山中的明月、清泉和浣女、渔舟的描写,蕴含着对山居生活的热爱;若从抒情的角度分析,是借景抒情,前三联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借助的是对秋雨初晴后山中晚景的描写来表达的;因为诗歌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所以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当作者描写的都是景时,你能从景里读出作者的感情,就可以说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指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它包括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重点在于更贴切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融情于景是为了使自己描写的景色更生动而加入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目的在于使景色更生动.二者作用不同。
即景抒情就是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
现在身在一定的环境,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
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是受制于情的,是景决定了情。
如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自然是触景生情。
融情于景的诗句(精选70句)

融情于景的诗句融情于景的诗句(精选70句)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融情于景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融情于景的诗句篇1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沁园春·雪》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6、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断句》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9、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白梅》1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12、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吕岩《牧童》13、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1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15、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16、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李商隐《春雨》17、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杜牧《金谷园》18、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1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20、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乡村四月》21、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2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2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25、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许浑《咸阳城东楼》赏析:抒发了诗人对国家衰败和个人境遇的无限感慨

许浑《咸阳城东楼》赏析:抒发了诗人对国家衰败和个人境遇的无限感慨许浑的《咸阳城东楼》是一首深具情感和意境的咏史怀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遗迹的感怀,抒发了诗人对国家衰败和个人境遇的无限感慨。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前芦苇杨柳丛生,好似江南汀洲。
溪边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将要到来,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间。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之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2、注释咸阳:秦都城,唐代咸阳城与新都长安隔河相望。
今属陕西。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汀洲:水边平坦的沙洲。
“溪云”句: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当年:一作“前朝”。
“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
三、创作背景此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许浑任监察御史时。
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诗。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此诗写诗人登咸阳城阁楼眺望远方风景之所思所慨。
诗题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而历代流传以“咸阳城东楼”为题更为广泛。
周汝昌主张“西楼”,理由是“一是醒豁,二是合理”,而且“晚眺”也是全诗一大关目。
首联扣题,抒情写景。
诗云“一上高城万里愁”。
“一上高城”者,登上咸阳城的西门城楼也。
许浑青年时代由家赴京应试,多次名落孙山,利用间隙一游咸阳,是很自然的事。
“万里愁”,谓其离家之后,功名无望,不免忧愁也。
离家既远,又数上不第,秋晚登临,自不免有岁月蹉跎,老大徒伤的慨叹。
行路难融情于景诗句

行路难融情于景诗句行路难融情于景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原文: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
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
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
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借景抒情的诗句

篇一:借景抒情的古诗借景抒情的古诗1、《山居秋暝》【xx】xx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xx】xx轻罗已薄未更衣。
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xx》【xx】xx捣衣声。
xx情。
罢远征。
4、《xxxxxxxx》【xx】xx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老梧桐。
谁念xx楼上,临风怀谢公。
5、《xx建德xx》【xx】xx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xx月近人。
6、《xxxx寄张五》【xx】xx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xx飞灭。
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桂魄初生秋露微,银筝夜久殷勤弄,长安一片月,万户秋风吹不尽,总是何日平胡虏,良人江城如画里,山晓人烟寒橘柚,秋色移舟泊烟渚,日暮北山白云里,隐者愁因薄暮起,兴是天边树若荠,江畔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xx】xx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xx下,不尽xx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xx】xxxx无声转玉盘。
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xx】xx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何处庭前新别离?没蕃老将xx时。
xx银蟾远不知。
11、《xx》【xx】xx秋色xx,波上xx。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xx】xx衡阳雁去无留意。
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暮云收尽溢清寒,此生此夜不长好,谁人陇外久征戍?失宠故姬归院夜,照他几许人肠断,碧云天,黄叶地,山映斜阳天接水,黯乡魂,追旅思,夜明月楼高休独倚,塞下秋来风景异,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xx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xx征夫泪。
13、《xx媚》【xx】陆游xxxxxx烽火照高台。
古诗融情于景

知识梳理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诗中常用“浮云”意象, 表示游子飘泊不定,用“落日 ”暗示离别的伤感。
尾联言挥手别去。然诗人不直说 别情之难舍,而以“萧萧班马鸣 ”,以衬托别离的伤感。
古人送别必有饮宴,称之为祖 饯,主客分手,时间已到日落 时分,所以此句实景抒情。此 联融情于景,景情交融,浑化 无迹。
发出的声音。
从现现在在,子蜷兹,躺,静在静沙地滩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上。
萧萧,马鸣声 班马,离群的马, 这里指载人远离的
马。
文本阅读北郭,白水绕东城。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水绕行 到东边的城池。
送友人
青山此横地北一郭为,别白,水孤绕蓬东城万。里征。【唐】此 独李地 的白即 飞刻 蓬辞 一别 样之 踏后 上,了您万就里像征孤程
巴山楚水凄凉地
教学目标: 掌握古诗中融情于景的赏析方法。
一、课前热身
目
二、文本阅读
录
三、知识梳理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日积月累
一、课前热身
提到李白,你能想起哪些古诗呢?
二、文本阅读
文本阅读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上句写远山,下句写近水,色 彩对色彩,方位对方位,对仗 十分工整。
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指 游子漂泊生涯,所以“蓬”的意 象营造了沉重、不忍之情。
首联交代送别之地,以景起端, 送别之地山横水绕,景色优美。 就象画家用细腻的工笔描绘了一 幅清新生动的“东郊送客图”, 山静水动,自然引起下联。
此联以“孤蓬”比喻友人远去 ,是以虚景寄托离别之情。“ 一为别”对“万里征”更衬出 别意之缱绻难舍,隐寓着诗人 对友人万里征途的深深忧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情于景的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3、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4、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5、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6、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陈与义《襄邑道中》
7、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8、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9、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10、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李白《三五七言》
11、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1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乡村四月》
13、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白梅》
1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17、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9、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20、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2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2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6、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2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2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
高锁》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人生长恨水长东。
——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3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32、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33、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3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凉州词二首》
35、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36、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37、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38、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39、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0、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4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断句》
4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43、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4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4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卢纶《长安春望》
4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7、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49、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吕岩《牧童》
50、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51、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52、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李商隐《春雨》
53、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5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55、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
人别》
56、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苏轼《江神子·江景》
5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58、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
59、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60、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6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3、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陈与义《登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