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应急预案模板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范本(3篇)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范本1.1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中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同时避免因盲目施救而导致事故扩大,制定本预案。
1.2本预案适用于___公司。
各级管理人员、涉及有限空间工作的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本预案。
1.3本预案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1.4编制依据文件《___安全生产法》国家___[___]第___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___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___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___号2.危险源(点)分析2.1危险源(点)种类本单位涉及的有限空间主要为泡菜的发酵池(罐)。
2.2危险源(点)特性2.2.1发酵池(罐)在使用过程中,人员有阶段性进入工作,池(罐)内氧气不充分或池(罐)内泡菜的发酵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
2.2.2作业人员进出及要维护清洗过程中,易受到中毒、窒息的危险。
3.应急救援3.1应急救援___机构3.1.1应急救援小组公司为有效进行应急救援,特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其人员为:组长:张三(职务:)电话:第一副组长:李四(职务:)电话:第二副组长:__五(职务:)电话: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3.1.2人员职责组长职责:1、负责指挥事故现场抢救工作,掌握现场事故情况和人员安全情况,确定现场抢救决策,并迅速通知相关的员到达现场开展应急抢险行动;2、在非工作日时间,接受抢险信息,立即按预案发布指令;监守岗位做好抢险过程信息沟通工作。
第一副组长职责:1、立即赶赴现场,做好现场___协调工作;2、___技术人员积极落实抢险工作;3、负责为抢险提供安全技术支撑和防护物质支持,并对现场实施安全监督。
4、在组长未在岗时立即接手组长工作。
第二副组长职责:1、副组长协助组长完成任务,根据决策部署事故现场抢险及救护任务,并检查落实,保证事故现场抢险任务完成和救护人员的安全撤离;2、在组长及第一副组长不在岗时接手其工作。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完整版

-增加条款:针对矿井作业的特殊风险,应增加矿井坍塌、瓦斯爆炸、透水等事故的应急预案。
-详细说明:制定矿井通风、支撑、监测等安全措施,以及紧急撤离程序和矿井救援队的调度流程。
实际问题及注意事项:
1.问题:应急预案内容复杂,操作人员难以迅速掌握。
-解决办法:简化应急预案的流程图和操作指南,进行定期的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理解并执行。
3.水下作业
-增加条款:针对水下作业的特殊性,应增加水中作业安全、潜水员救援、设备故障应对等措施。
-详细说明:制定潜水作业的规范流程,明确潜水员的作业时间限制、安全监控措施,以及水面支持团队的应急响应职责。
4.高空作业
-增加条款:针对高空作业的风险,应增加防坠落、设备检查、气象条件限制等内容。
-详细说明:规定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带、防坠器的使用,以及遇到强风、雷雨等恶劣天气的停工标准。
2.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响应级别,由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现场救援:
(1)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展开现场救援工作。
(2)根据事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如:现场急救、疏散人员、控制事故源、扑救火灾等。
(3)现场救援过程中,要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4.应急物资和设备:根据事故救援需要,及时调集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救援结束后,组织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1.培训: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事故的能力。
2.演练:定期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操作效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受限空间窒息中毒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预防和控制受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的发生,制定本预案,明确受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的应急响应程序、措施和职责,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受限空间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地下管道、密闭容器、设备内部、污水池、化粪池等。
三、事故风险分析1. 事故类型: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因缺氧、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导致窒息中毒。
2. 危害程度:受限空间作业事故抢救不及时可致人死亡,因施救不当会扩大伤亡人数。
3. 事故征兆: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作业人员缺少个体防护用品、作业前未采取送风设备对受限空间送风、虽送风但未检测受限空间氧气含量而进入作业、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未约定或缺少联络方式、未配戴防护用具抢救等。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公司总经理(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2. 应急指挥部职责(1)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受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资源。
(3)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
3. 各部门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监督检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
(2)生产部门:负责受限空间作业的组织、协调和实施,确保作业安全。
(3)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等。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初步判断(1)发现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窒息中毒事故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
2. 现场救援(1)立即组织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对窒息中毒人员进行救援。
(2)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必要的通风、排水、排尘等措施,确保现场安全。
(3)对窒息中毒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3. 伤员救治(1)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2)在送往医院途中,持续进行急救措施。
受限空间窒息事故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和减少受限空间窒息事故的发生,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受限空间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储罐、管道、设备内部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
三、事故风险分析1. 事故类型:受限空间窒息事故主要指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因缺氧、有毒有害气体等导致窒息或中毒。
2. 危害程度:受限空间窒息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引发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
3. 事故征兆:受限空间内部缺氧、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通风不良等。
四、应急预案1. 组织指挥机构(1)成立受限空间窒息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协调工作。
(2)应急指挥部下设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警戒保卫组、信息报送组、后勤保障组等。
2. 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事故:作业人员发现受限空间窒息事故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紧急撤离事故现场,避免更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b. 关闭受限空间内部设备,切断事故源。
c. 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救援。
(2)现场救援:a. 救援人员佩戴好防护装备,进入受限空间实施救援。
b. 采取正确的救援方法,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c. 如遇人员被困,应立即进行救援,并注意自身安全。
(3)医疗救护:a. 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b. 医疗救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4)警戒保卫:a. 在事故现场周边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b. 维护现场秩序,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信息报送:a. 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
b. 向相关部门通报事故信息。
(6)后勤保障:a. 提供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
b. 安排救援人员的生活、饮食等。
3. 应急处置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救援工作完成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处置结束。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预案实施与培训1. 公司定期组织受限空间窒息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中毒窒息处置应急预案范文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公司员工在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中毒窒息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物质泄漏、有害气体排放、有限空间作业等。
三、事故分类及分级1. 事故分类:(1)化学物质中毒窒息事故;(2)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3)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
2. 事故分级:(1)一般事故:造成1-3人中毒窒息;(2)较大事故:造成4-9人中毒窒息;(3)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中毒窒息或造成严重后果。
四、应急处置原则1.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2.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3. 及时救治,科学施救;4. 严格保密,防止扩大影响。
五、应急处置程序1. 发现事故(1)发现事故后,立即向事故现场负责人报告;(2)事故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2. 应急响应(1)事故现场负责人组织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2)救援人员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3)对中毒窒息人员实施现场急救,如心肺复苏、吸氧等;(4)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包扎、固定等处理。
3. 应急处置(1)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设立隔离区域,防止事故扩大;(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3)对中毒窒息人员实施现场救治,如条件允许,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4)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事故隐患。
4. 应急结束(1)事故现场恢复正常,人员安全得到保障;(2)事故原因查明,防止事故再次发生;(3)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成立应急指挥部,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响应迅速、高效;2. 装备保障: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如防护服、呼吸器、急救包等;3. 车辆保障:确保应急救援车辆随时待命,便于快速到达事故现场;4.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事故救援、善后处理等;5.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事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应急预案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应急预案1. 引言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在进入了空间较小、进出口有限、通风不良、易受到有害物质污染和积聚的作业空间中进行的一种特殊工作。
由于空间限制和环境复杂,一旦发生意外,往往会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特别是一些有害气体,在有限空间中积累可能会瞬间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因此,必须制定有关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应急预案,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2. 预防措施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提醒工作人员要认真对待事故的可能性,尤其是有害气体中毒和窒息的风险。
在作业前应该进行认真的安全分析,并指导工作人员熟悉事故应急预案。
同时,对于有限空间的通风设施和有毒气体排放装置,应该安装自动监测、报警以及紧急切断电气设备的控制装置,并保持其完好可靠。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应按照规定遵守工作程序,严格执行安全规范,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在有限空间里必须按照标准要求穿戴相应的防护器材和呼吸器材,来确保在特殊工作环境下的安全。
3. 应急救援措施如有工作人员中毒窒息的不良状况,应立即执行救护措施。
首先,要迅速进行人员救援,将中毒窒息的人员迅速从有限空间中移出并送往室外明快通风处。
在救援工作进行的同时,也要将相关的报警装置和电气装置立即关闭,防止意外事故扩大化。
其次,应立即进行申报。
如果发生了意外情况,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配合事故救援工作。
及时报告事故的情况,保护现场,进行调查,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迅速采取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 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预防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的关键措施。
必须通过有效管理收集和整合相关信息,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实施定期的安全检查、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问题。
此外,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培训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增强其自我防范能力。
5. 结束语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不仅需要技术措施的支持,还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受限空间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在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窒息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受限空间作业,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内部、管道、容器、井室、隧道、地下室等。
三、事故风险分析1. 事故类型:受限空间窒息事故,主要包括缺氧窒息和有毒气体中毒窒息。
2. 危害程度:受限空间窒息事故可能导致人员死亡或重伤,对企业和个人造成严重损失。
3. 事故征兆:受限空间内氧气浓度过低、有毒气体浓度过高、通风不良等。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公司总经理- 副指挥长:分管安全副总经理-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等2. 应急救援小组- 成员:安全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应急救援队伍等-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信息报告等。
3. 应急保障小组- 成员:后勤保障人员、设备保障人员等-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物资保障、设备维护、通讯保障等。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 作业人员发现窒息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救援小组报告。
- 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 应急救援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对窒息人员实施救援。
-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如下措施:a. 确保事故现场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b. 启动通风设备,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c. 对窒息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d. 如有条件,立即将窒息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4. 伤员救治- 应急救援小组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 事故调查与处理- 应急指挥部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
六、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如呼吸器、氧气瓶、急救包等。
2. 通讯保障:确保事故现场与应急指挥部的通讯畅通。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为了提高医院整体对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能有序的应急指挥,有效的保护员工的生命、企业财产的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特指定本预案。
二、应急领导小组构成略三、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领导各单位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高其应变能力。
2、当施工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材、车辆、通讯联络和组织指挥协调。
3、负责配备好各种应急物资和消防器材、救生设备和其他应急设备。
4、发生事故要及时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和连续发生,并迅速向上级机构报告。
5、负责组织抢险、疏散、救助及通信联络。
6、组织应急检查,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对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应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做好救护准备。
四、应急反应预案1、事故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主管领导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急救。
2、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全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
发生重大事故(包括人员死亡、重伤及财产损失等严重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3、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窒息)中毒事故。
(一)主要危害物质主要危害物质和因素有:油气、二氧化碳、粉尘。
(二)理化性质及危险性不论是否有焊接、敲击等,受限空间内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挥发物的浓度都应满足以下条件: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5%(体积);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0.2%(体积)。
5.3.1.9进入盛装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内作业,在采取排除油气的通风措施后,当油气浓度为:a)体积浓度(V%)为爆炸下限的1%时,允许不戴呼吸器进行8小时作业。
b)体积浓度(V%)为爆炸下限的1%-4%时,允许不戴呼吸器进行30分钟作业。
c)体积浓度(V%)为爆炸下限的4%-25%时,不戴呼吸器不准进入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总则
为预防在进入有限空间施工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在事故突发状态下快速、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的扩大,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周41
副组长:朱01
组员:周8106 牟058150
胡2363 董304077
联系电话: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 119
空军总医院:、68437770
门诊咨询:
二、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小组职责
组长:督促指导各部门制订事故处理预案,组织职工进行反事故演练习;督促有关部门对施工、检修现场进行安全监督
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负责救援事件总
安排,确定是否上报业主、监理、联系社会救援等事
宜。
副组长:负责现场救助总体安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救助、保护好作业现场;负责救险人力、物资和车辆的调配工
作
组员:
1)听从组长、副组长安排,积极参与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2)组员做好救援防护物品日常检查工作,保证正常使用。
中毒窒息的应急
一.主要危害物质
主要危害物质和因素有: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化合物以及相应的烃类物质和高温、粉尘。
二、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危险性
氮气常压下无毒,大于90%时可引起单纯性窒息,严重时迅速发生昏迷,使人窒息死亡。
硫化氢为无色是有臭鸡蛋味的气体。
比重 1.19(空气为1)。
在空间易聚积,不易飘散。
易溶于水,也溶于醇类。
硫化氢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当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达0.035毫克/米3,人们即可嗅到,当浓度超过10毫克/米3,臭鸡蛋味反而减弱,不易察觉,往往会出现“闪电式”中毒死亡。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窒息性毒气。
比重0.968(空气为1)。
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1.7克/米3,呼吸55分钟,可引起死亡。
一氧化碳主要由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中经过气体交换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了血液的输氧功能,出现窒息中毒。
粉尘,主要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的肺脏,能破坏并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病变,患尘肺病,随着病变的恶化,肺功能减退,最后因缺氧而死亡。
高温使人的机体对氧的需要量增加,心率加快,易引起体温升高,旋晕等症状,时间过长,可产生循环血液量不足,造成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设施介绍
1、防毒面罩作业人员每人配备一个;
2、硫化氢报警器每个作业班组配备一个。
四、预防事故的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合格,身体体检合格。
2、经过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4、作业前进行认真检查,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进行作业。
5、进入较深的容器必须系上安全带,挂上长安全绳。
6、作业时现场配备急救器材。
五、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1、当隧道内有1人昏迷或窒息,伤势严重,监护人必须戴上防毒面罩后,方可进入容器救人,其它人员负责在隧道外接应;
2、监护人下到出事地点,伤员伤势重无法站立时,可用安全绳直接往上拉,监护人可一边托着伤者,一边指挥上面的人拉的快慢,同时保护伤者不被刮碰梯子、器壁,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
安全。
3、其它人员在拉绳子的过程中,要使重心尽量往竖井中心移,用力要均匀,与下面的人员配合好,一定要注意不能碰伤伤员。
4、受伤者被救出安全区域后,才能解下防护装备,让伤者平躺下,救护人员对伤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并用担架送上救护车前往医院治疗。
六、中毒表现症状:
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或有短暂的晕厥。
离开中毒环境,吸人新鲜空气后,症状可很快
消失。
中度: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程度较浅的昏迷。
患者面色潮红、口唇及皮肤呈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躁,此时若抢
救及时,可使病人苏醒。
重度:除上述症状外,常并发肺水肿、脑水肿、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
如呼吸中枢麻痹,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七、现场急救
1、中毒窒息者的急救
一旦发现有人员中毒窒息,应立即把中毒窒息者救离隧道。
这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应迅速将中毒窒息者移到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松开领口和紧身衣服及妨碍呼吸的一切物品,让其头部侧偏,以保持呼吸畅通。
若发现中毒窒息者呼吸和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等,并尽快与医院联系,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2、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法就是口对口吹气法。
其具体做法是:将中毒窒息者仰卧。
一手捏住窒息者的鼻孔,救护者深吸气后紧对窒息者的口吹气,然后松开捏鼻的手。
如此有节律、均匀地重复进行。
每分钟吹气14~16次。
吹气的压力视窒息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刚开始时,吹气压力大些,频率快些,待10~20次后,逐步减少。
3、胸外心脏按摩法
胸外心脏按摩的方法是把患者仰敞在硬地上,头部稍低。
救护者用一手根摆在患者胸骨下半段(剑突以上),另一手掌叠于手背上,肘关节伸直,借救护者自己的体重向下压。
一般使胸骨陷下3~4厘米为宜,然后放松。
如此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约6次。
另外,还必须注意在胸外心脏按摩的同时进行必须进行人工呼吸。
一般每挤压心脏四次,作口对口吹气一次,倘若单人同时兼作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则每挤压10~15次,就要连续吹气两次,挤压心脏时动作要稳健有力、均匀规则,注意避免挤压用力过猛。
挤压位置要正确(挤压胸骨下方,而不是心前区或剑突区),否则不但无效,还易导致骨折。
附则
各施工作业队,据此应急预案编制相应的现场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职工进行演练。
9月
地铁)工程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目经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