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跑》教学设计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障碍跑》案例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障碍跑》案例一. 教材分析《障碍跑》是小学二年级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动作协调能力和勇敢顽强的品质。
本节课通过设置不同的障碍,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团队合作和竞技比赛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活泼好动。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动作协调性相对较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有趣的障碍跑情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动作协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灵敏性和勇敢顽强的品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团队凝聚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团队合作。
2.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勇敢顽强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障碍跑示范,引导其他学生模仿。
2.游戏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作协调性。
3.竞技法:学生进行障碍跑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4.激励法:对学生在练习中的优秀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场地准备:提前布置好障碍跑场地,包括障碍物、跑道等。
2.器材准备:障碍跑器材、计时器、奖品等。
3.教学课件: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用于导入和呈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课件呈现障碍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障碍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呈现(5分钟)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障碍跑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
让学生初步了解障碍跑的基本技巧,为接下来的练习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带领队员进行障碍跑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设计 《障碍跑》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设计《障碍跑》一. 教材分析《障碍跑》是小学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勇敢果断的品质以及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障碍跑》教材,通过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障碍项目,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锻炼身体,提高自我。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体能基础,对体育课程充满了兴趣。
他们在障碍跑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指导,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胜心强,竞争意识浓厚,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团队竞技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障碍跑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敢果断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障碍跑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障碍跑的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2.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障碍跑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式的障碍跑训练。
4.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障碍物、计时器、安全垫等。
2.场地准备:设置好障碍跑的路线,确保场地安全。
3.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障碍跑的示范,让学生初步了解障碍跑的基本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障碍跑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式的障碍跑训练,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小学体育《障碍跑》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障碍跑》教案教学设计一、内容概要本节课是小学体育的《障碍跑》课程。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跑步跨越障碍物,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我们会设置一些有趣的障碍,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体能,同时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分为几个环节,包括热身运动、学习障碍跑的基本知识、分组进行障碍跑实践以及课程总结。
目标不仅是让孩子们玩得开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运动,让他们学会挑战自我,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
让我们一起期待孩子们在障碍跑中的精彩表现吧!1. 教学目标与意义激发运动兴趣,提升奔跑能力。
通过障碍跑的学习与练习,使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通过跑动中跨越、穿越各种障碍,提升学生的爆发力、速度和协调性。
增强体能素质,培养团队精神。
障碍跑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体能也能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明白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品质。
锻炼意志品质,培养解决问题能勇气。
在挑战障碍的过程中,学生将面对困难与挑战,通过努力克服,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学会面对问题不退缩、勇于挑战自我。
体育课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重要场所,而障碍跑作为一种趣味性很强的运动形式,特别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
它不仅能够让孩子在玩耍中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障碍跑这一活动形式,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意识、解决问题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通过障碍跑的学习与实践,孩子们可以在快乐运动的同时,收获更多的成长与收获。
2. 障碍跑课程的背景介绍孩子们总是充满活力和好奇心,他们喜欢挑战和探索。
为了让孩子们在体育课上更加兴奋和有趣,我们引入了障碍跑课程。
障碍跑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勇气、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障碍跑,孩子们可以在奔跑中跨越各种障碍,体验克服困难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这门课程非常接地气,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障碍跑》教学设计

《障碍跑》教学设计《障碍跑》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体育教材,本课是障碍跑的教学内容。
障碍跑是一项有难度、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性技能运动,它是在一定距离内自然快跑,途中用跨、跳、钻、爬等方法越过障碍的项目。
此项教材可借助校内外自然环境根据条件在障碍数量上有所增减、可在障碍内容上更换,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障碍物高度或宽度,甚至改变过障碍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均能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内容,从而让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二、教学内容1、障碍跑2、游戏:动物王国运动会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理解障碍跑的锻炼价值。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80%~90%以上的学生熟练运用障碍跑中“跨”、“钻”、“爬”、“绕”等的正确动作,促进灵敏,跳跃,协调等素质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
四、教学重点灵巧、协调地跨、钻、爬、绕过单个障碍物,并能掌握过障碍物的正确方法五、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跨、钻、爬、绕的方法连续过多个障碍物,并能做到动作准、速度快。
六、教学器材录音机1台、头饰41个、盒子4个、小黑板4块、救生圈4个、大体操垫4床、路标8个栏架4个七、教案过程过程内容:一、常规教学1、师生问好2、提出本课要求情境导入阶段:二、准备活动1、引入故事情境2、慢跑——动物模仿练习3、热身操学生活动: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2、跟老师一起做动物模仿活动:兔子跳、猴子爬、青蛙跳、小熊走、袋鼠跳,大灰狼爬、小松鼠跑、老鹰飞;3、配合音乐做热身运动教师活动:1、教师用语言导入本课教学内容2、教师情景导入,语言引导,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模仿练习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热身操要求:1、活而不乱。
2、精力集中,认真听、看。
3、教导有方、模仿形象。
4、组织队形与要求:学生站四列横队5、模仿时注意安全情境展开阶段:1、跨(小溪)2、钻(山洞)3、爬(高山)4、绕(树林)游戏:食物大搜索1、小组长带领组员到指定场地进行自由练习单项练习2、小组逐一请生展示——他生点评——师评3、分组轮换练习4、创设情景,让“小动物”循环练习本领,5、教师巡视并引导评议自主、合作学习:团结协作,积极参与;互相评价,提示改进组织:分小组同时练习。
《障碍跑》体育教案(优秀6篇)

《障碍跑》体育教案(优秀6篇)幼儿园障碍跑教案篇一幼儿园障碍跑教案教学目标:1、充分利用助跑跨跳,发展幼儿的腿部力量,提高动作的协调和灵敏性。
2、勇于尝试、不怕困难。
3、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教学准备:故事、长短不同的纸棍、塑料棍、高低不同的皮鞋盒。
教学过程:一、扮演角色扮演运动员,穿有刘翔画像的衣服,在教师带领下,做举重、打排球、打乒乓等上肢模仿动作。
二、探索练习小运动员选择一根纸棍或塑料棍,再选择两个相同的皮鞋盒,找一个地方去尝试跳过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幼儿自由选择。
三、运动员示范1、请个别幼儿进行展示交流,并启发引导幼儿转入新的运动方式。
2、请几名小运动员示范。
3、这几个小运动员,他们跨跳的方法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教师示范并讲解,同时引发小运动员一起参与讨论跨跳要求:助跑要中速、短距、自然放松、跨跳时单起单落)4.小运动员尝试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全体小运动员再次尝试助跑跨跳的动作,可以单独跳,也可以合作跳。
)四、小运动员选择练习1、出示比原来再高一点的障碍物(两个皮鞋盒重叠,用纸棍或塑料棍搁在上面),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跳。
2、可选择原来高度的障碍物进行垮跳,也可选择更高障碍物垮跳。
五、游戏跳过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跑到运动商场去购一样物品(皮球、绳子、圈、饮料瓶等),然后返回。
六、交流,放松1、相互交流本次跨跳的情况。
2、跟着音乐节奏做放松动作。
3、一起整理运动器械,物归原处,活动结束回教室。
小学体育课障碍跑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二教学内容1、两头翘;2、仰卧起坐传递球;3、投掷。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俯卧挺身的动作概念和投掷垒球时的出手角度;2、技能目标:A、学会俯卧挺身技术,力争有9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发展学生腰背腹弹性和力量;B、通过“投掷过关”等投掷游戏,复习巩固原地正面、侧向投掷垒球技术,提高学生投掷能力:3、情感目标:A、初步具有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通过游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B、通过学生的分组自练、自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障碍跑教学设计、教案

障碍跑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敢、坚韧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
二、教学内容:1. 障碍跑基本动作:爬行、翻滚、跨越、跳过等。
2. 障碍跑路线设计:设置不同类型的障碍,设计合理的跑动路线。
3. 团队合作:分组进行障碍跑比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障碍跑的基本动作和团队协作。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团队协作的默契。
四、教学准备:1. 障碍物:轮胎、梯子、绳索等。
2. 教学场地:宽敞的草地或运动场。
3. 安全装备:护具、急救包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慢跑,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关节活动、拉伸等。
2. 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分别教授爬行、翻滚、跨越、跳过等基本动作,并进行示范。
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障碍跑路线设计(10分钟):根据学生的体能和技巧水平,设计一条合理的障碍跑路线。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设计。
4. 团队合作训练(10分钟):分组进行障碍跑比赛,要求学生在比赛中相互配合、协助。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障碍跑中的动作技巧和连贯性,评价其对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团队合作比赛的观察,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收集学生和同伴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需求。
七、教学拓展:1. 增加障碍跑的难度,提高学生的挑战性。
2. 引入其他运动项目,如攀岩、障碍游泳等,丰富学生的运动经验。
3. 组织户外拓展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障碍跑训练。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
2. 检查障碍物是否稳固,避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受伤。
《障碍跑》教学设计和教案

《障碍跑》教学设计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
4.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2. 团队协作和竞技体育精神的教育。
3. 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的训练。
4. 勇敢、自信、坚韧品质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团队协作、竞技体育精神。
2. 教学难点:动作协调性、勇敢、自信、坚韧品质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障碍跑示范,展示技巧和策略。
2. 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障碍跑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3. 竞赛法:组织小型障碍跑比赛,培养学生的竞技体育精神。
4. 心理辅导法: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勇敢、坚韧的品质。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障碍跑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技巧教学:示范并讲解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如跨越、钻爬、翻越等。
3. 团队协作教育: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练习。
4. 身体素质训练:安排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如跑步、跳绳、俯卧撑等。
5. 动作协调性训练:通过各种趣味性练习,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
6. 勇敢、自信、坚韧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敢和自信,培养坚韧的品质。
7. 障碍跑比赛:组织小型障碍跑比赛,让学生体验竞技体育的乐趣。
9. 布置作业:安排适当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10. 安全提示:强调课堂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掌握障碍跑技巧的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来进行评价。
2.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配合和协作情况进行评价。
3. 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的提高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来进行评价。
4. 评价学生勇敢、自信、坚韧品质的培养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表现来进行评价。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障碍跑》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障碍跑》一. 教材分析《障碍跑》是二年级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旨在通过障碍跑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灵敏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节课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障碍,让学生在跨越障碍的过程中,锻炼身体,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并且善于模仿。
此外,他们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愿意与同伴一起完成任务。
但在体育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障碍跑这类项目较为陌生,动作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
2.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灵敏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锻炼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如跨越、翻越、钻过等。
2.教学难点:学生对障碍的适应能力和在克服障碍过程中的身体协调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其他学生模仿。
2.游戏法:通过设置趣味性的障碍跑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技术。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障碍物(如椅子、轮胎等)、计时器、标志物等。
2.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场馆,设置好障碍物。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教学指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障碍跑的基本技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障碍跑的动作要领,包括跨越、翻越、钻过等,让学生对障碍跑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障碍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障碍跑接力比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巩固所学技能。
5.拓展(10分钟)教师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障碍跑路线,鼓励学生尝试,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二(三年级)障碍跑—《智勇大闯关》
一、设计理念
本单元设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课堂应适合学生”的课程理念,结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生理等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互动学习为重点,以“智勇大闯关”的游戏贯穿课的始终。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练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掌握过障碍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吃苦耐劳、坚强意志的品质。
二、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一项在跑进一定距离中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障碍物的自然快跑运动, 途
中一般要用绕、跨、跳、钻、滚等方法通过障碍物,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实用较强的综合性运动。
本主题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为,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钻、跳、跨等过障碍物的基本方法,在快速奔跑中灵敏、安全地通过障碍物,并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正确的姿势。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学会走、钻、跨、跳等为主的简单障碍跑方法,增强过障碍的能力。
2、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平衡、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社会适应目标:体验过障碍成功带来的快乐,表现出团结协作、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动作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好动,想像力丰富;三年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较好,已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
以钻、跨、跳为主的障碍跑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持续保持兴趣却不是很容易的事。
因此,本课教师设计了一个“智勇大闯关”的游戏贯穿本堂课的始终,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利用三块垫子设计障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激发练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掌握2到3种简单的安全过障碍的方法:跳越障碍法,跨过障碍
法,钻过障碍法等。
2、教学难点:安全快速通过障碍,并能调整跑动中的频率与呼吸节奏,提高综合运用
运动技术的能力。
六、安全防范:
这一堂课是在快速跑中过障碍,难度很大,而且每次过障碍都存在着安全隐患,过独木桥、跳呼啦圈、钻封锁线等,这些游戏容易扭伤,摔倒,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教会学生如何保护自身安全。
七、教学思路
本节课结合教材内容,以“智勇大闯关”的形式展开教学,其目的是改变传统的“障碍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整堂课教师始终引领同学们在“大家一起到森林公园春游,遇到了种种难关,小动物们勇敢顽强,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最后获得胜利”的情境中,逐关提高难度,逐步深入教学,层层递进,达到障碍跑的锻炼目的。
开始部分:教师以语言激趣的方式把学生引入公园里游玩的情景展开教学,带领学生“模仿动物走”和大家一起来跳“健康操”来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学生控制身体及动作姿态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人体匀称和谐的发展;复习队形队列,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接着进入课题内容。
闯关游戏(1):在障碍跑游戏中,展开“过独木桥”的第一关,学生以小组为团体的“过独木桥”的游戏中学会身体平衡能力,掌握好身体的重心,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闯关游戏(2):教师适时加大练习强度,设计下一关的内容“跳火圈”,此环节让学生采用单双脚交换跳的跳跃练习,利用打节拍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单双脚跳跃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心、肺机能的目的。
闯关游戏(3):随着学生热情的高涨,闯关难度不断提升,第三关是冲过“封锁线”,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思考通过封锁线的方式方法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从而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比较低的障碍物时,弯腰跨过,有效避免运动中的伤害,提高障碍跑技巧。
闯关游戏(4):把课堂交给学生,为孩子们活动留出空间,每组两块垫子,让学生大胆思考、勇敢尝试,发挥集体思维和创造力设计一道障碍,并去克服障碍,学生在锻炼身体同时积极开动脑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闯关结束:师生一起总结,配以舒缓的音乐、轻柔的动作使学生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三三年年级级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授授课课教教师师::颜颜佳佳彬彬
1.开始部分: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动物走”和跳“健康操”来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复习队形队列,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
2.基本部分:第一关:独木桥——第二关:跳火圈——第三关:封锁线——第四关:自主学习;逐关提高难度,逐步深入教学,层层递进,达到障碍跑的锻炼目的。
培养同学们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加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闯关结束:师生一起总结,配以舒缓的音乐、轻柔的动作使学生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教学内容:水平二(三年级)
《跑的综合活动:智勇大闯关》
学校:永康市城西小学
执教者:颜佳彬
本课特色:1、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始终沉浸在美丽的森林公园游玩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验式教学,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练的空间。
3.运用口闯关号、互相加油等方式,带动学生闯关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优良品质。
4.
教学重点:掌握两种过障碍的方法。
教学难点:安全快速通过障碍,提高综合运用运动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