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一轮精选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文档:第六章 第21讲化学能与热能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文档:第六章 第21讲化学能与热能 Word版含答案

考点一焓变与反应热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

(2)符号:ΔH。

(3)单位:kJ·mol-1或kJ/mol。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等。

4.燃烧热和中和热(1)燃烧热①概念:在101 kPa时,1_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CO2(g),H→H2O(l),S→SO2(g)等。

②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C8H18(l)+252O2(g)===8CO2(g)+9H2O(l)ΔH=-5 518 kJ·mol-1。

(2)中和热①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液态H2O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②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OH-(aq)+H+(aq)===H2O(l)ΔH=-57.3 kJ·mol-1。

③中和热的测定原理ΔH=(m酸+m碱)·c·(t终-t始)nc=4.18 J·g-1·℃-1=4.18×10-3 kJ·g-1·℃-1;n为生成H2O的物质的量。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提升练十八化学能与热能(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提升练十八化学能与热能(含解析)新人教版

化学能与热能一、选择题1.2019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B.“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C.如图,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烃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D.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解析】选B。

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是“新能源”,A项正确;“低碳”主要是指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项错误;从题图分析,HCl循环利用,排出的水无污染,符合“节能减排”思想,C项正确;让煤变成合成气,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D项正确。

2.(2019·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反应N2(g)+O2(g)2NO(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断开1 mol N2(g)中化学键需吸收946 kJ能量,断开1 mol O2(g)中化学键需吸收498 kJ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g)+O2(g)2NO(g) ΔH=-180 kJ·mol-1B.NO(g)N2(g)+O2(g)ΔH=+90 kJ·mol-1C.断开1 mol NO(g)中化学键需要吸收632 kJ能量D.形成1 mol NO(g)中化学键可释放90 kJ能量【解析】选C。

A项该反应为吸热反应,N2(g)+O2(g)2NO(g) ΔH=+180 kJ·mol-1,故A错误;B 项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逆反应则为放热反应,则NO(g)N2(g)+O2(g) ΔH=-90 kJ·mol-1,故B错误;C项反应热等于反应物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之和,ΔH=[(946 kJ·mol-1+498 kJ·mol-1)-2×E(N-O)]= +180 kJ·mol-1,E(N- O)=632 kJ·mol-1,则断开1 mol NO(g)中化学键需要吸收632 kJ能量,故C正确;D错误。

2021年各地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能与热能

2021年各地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能与热能

2021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化学能与热能一、单选题1.(2021·山东高考真题)18O标记的乙酸甲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部分反应历程可表示为:+OH-ⅠⅡⅢⅣ+CH3O-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为快速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Ⅱ、Ⅲ为决速步B.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C.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CH318OHD.反应Ⅰ与反应Ⅳ活化能的差值等于图示总反应的焓变【答案】B【解析】A .一般来说,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越慢,由图可知,反应I 和反应IV 的活化能较高,因此反应的决速步为反应I 、IV ,故A 错误;B .反应I 为加成反应,而与为快速平衡,反应II 的成键和断键方式为或,后者能生成18OH -,因此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 -,故B 正确;C .反应III 的成键和断键方式为或,因此反应结束后溶液中不会存在CH 318H ,故C 错误;D .该总反应对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和CH 3O -的总能量与和OH -的总能量之差等于图示总反应的焓变,故D 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B 项,故答案为B 。

2.(2021·浙江)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反应的Δ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12ΔH >0,ΔH >0B .312ΔH =ΔH +ΔHC .3212>ΔH ,ΔH ΔH >ΔHD .423=ΔH H +ΔΔH【答案】C 【解析】A .环己烯、1,3-环己二烯分别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因此,21H 0,H 0∆∆<< ,A 不正确;B .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其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因此,其与氢气完全加成的反应热不等于环己烯、1,3-环己二烯分别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的反应热之和,即312H H H ∆≠∆+∆,B 不正确;C .环己烯、1,3-环己二烯分别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均为放反应,21H 0,H 0∆∆<<,由于1mol 1,3-环己二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消耗的氢气是等量环己烯的2倍,故其放出的热量更多,其12H H ∆>∆;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3-环己二烯的反应为吸热反应(4ΔH >0),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苯与氢气完全加成的反应热342H =H +H ∆∆∆,因此32H H ∆>∆,C 正确;D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苯与氢气完全加成的反应热342H =H +H ∆∆∆,因此342H -H H ∆∆=∆,D 不正确。

2021届(人教版)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一轮练习题附答案

2021届(人教版)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一轮练习题附答案

2021届(人教版)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一轮练习题附答案专题:化学能与热能一、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e是ClO-3B.b→a+c反应的活化能为60 kJ/molC.a、b、c、d、e中c最稳定D.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ΔH=-116 kJ/mol解析:选D。

A.e中Cl元素化合价为+7价,而ClO-3中Cl元素化合价为+5价,故A错误;B.根据图中数据无法判断b→a+c反应的活化能,故B错误;C.a、b、c、d、e中a能量最低,所以a最稳定,故C错误;D.b→a+d,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该反应方程式为3ClO-===ClO-3+2Cl-,反应热=(64 kJ/mol+2×0 kJ/mol)-3×60 kJ/mol=-116 kJ/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 -(aq)===ClO-3(aq)+2Cl-(aq)ΔH=-116 kJ/mol,故D正确。

2、常温下,1 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

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32 kJ·mol-1>E(H—Br)>298 kJ·mol-1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C.H2(g)―→2H(g)ΔH=+436 kJ·mol-1D.H2(g)+F2(g)===2HF(g)ΔH=-25 kJ·mol-1解析观察表中数据知,氟、氯、碘与氢原子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逐渐减小,故432 kJ·mol-1>E(H—Br)>298 kJ·mol-1,A项正确;表中H—F共价键的键能最大,即H—F共价键最稳定,B项正确;H2(g)―→2H(g),共价键断裂要吸收能量,即H2(g)―→2H(g)ΔH=+436 kJ·mol-1,C项正确;反应H2(g)+F2(g)===2HF(g)的反应热ΔH=436+157-2×568=-543(kJ·mol-1),D项不正确。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专题测试卷【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专题测试卷【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专题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A B.B C.C D.D2.已知有平衡关系:①2SO2(g) + O2(g) = 2SO3(g) ΔH1= a kJ/mol②3O2(g) = 2O3(g) ΔH2= b kJ/mol则可推测反应:SO2(g) + O3(g) = SO3(g) + O2(g) 的ΔH3= ( ) kJ/molA.a+b B.a-b C.0.5b-0.5a D.0.5a-0.5b3.已知相同条件下,下列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分别表示为①2H2O(g)=O2(g)+2H2(g)ΔH1 K1=x②Cl2(g)+H2(g)=2HCl(g)ΔH2 K2=y③2Cl2(g)+2H2O(g)=4HCl(g)+O2(g)ΔH3 K3=x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ΔH3=ΔH1+2ΔH2z=xy2B.ΔH3=ΔH1+ΔH2z=x+yC.ΔH3=ΔH1+2ΔH2z=x﹣y2D.ΔH3=ΔH1+ΔH2z=x y4.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最近设计出生产氢气的人造树叶,原理为2H2O(g)太阳能2H2(g)+O2(g)。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B.该反应最终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该反应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开辟了广阔前景D.没有人造树叶和太阳能的作用,该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5.下列过程中△H大于零的是( )A.碳的燃烧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C.Ba(OH)2·8H2O与NH4Cl反应D.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6.已知:CO(g)+2H 2(g)CH3OH(g) △H,反应过程中生成1mol CH3OH(g)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曲线△、△分别表示无或有催化剂两种情况。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H变小B.△H=+91 kJ/molC.生成1molCH3OH(l)时,△H值增大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7.已知反应X Y M N+=+为吸热反应,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需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 .反应物X 和Y 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M 和N 的总能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碳在常温常压下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B .1molH 2完全燃烧生成1mol 气态水所放出的热量称为氢气的燃烧热C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石油、煤和天然气,它们蕴藏无限,可以再生D .太阳能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9.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 10.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稀溶液中:()()()2H aq OH aq H O l H 57.3kJ /mol +-+==- ,若将含240.6molH SO 的稀硫酸与含1mol NaOH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B .已知正丁烷()g →异丁烷()g H 0<,则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C .()()()12222H g O g 2H O l H 571.6kJ?mol -+==-,则2H 的燃烧热为1571.6kJ?mol -D .已知()()()2212C s 2O g 2CO g H +=,()()()222C s O g 2CO g H +=,则12H H >1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Zn(s)+O 2(g)=2ZnO(s) △H 1=−702.2kJ/mol Hg(l)+12O 2(g)=HgO(s) △H 2=−90.7kJ/mol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的△H 3,其中△H 3的值是A.−260.4kJ/mol B.−254.6kJ/mol C.−438.9kJ/mol D.−441.8kJ/mol12.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A.+184.6kJ/mol B.-92.3kJ/mol C.-369.2kJ/mol D.+92.3kJ/mol13.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热都是一样的。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同步练习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同步练习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21·广东粤西四校联考)在298 K、100 kPa时,:2H2O(g)===O2(g)+2H2(g)ΔH1Cl2(g)+H2(g)===2HCl(g)ΔH22Cl2(g)+2H2O(g)===4HCl(g)+O2(g)ΔH3那么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ΔH3=ΔH1+2ΔH2B.ΔH3=ΔH1+ΔH2C.ΔH3=ΔH1-2ΔH2D.ΔH3=ΔH1-ΔH2答案 A2.依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①2H2S(g)+3O2(g)===2SO2(g)+2H2O(l)ΔH1=-Q1 kJ·mol-1,②2H2S(g)+O2(g)===2S(s)+2H2O(l)ΔH2=-Q2 kJ·mol-1,③2H2S(g)+O2(g)===2S(s)+2H2O(g)ΔH3=-Q3 kJ·mol-1。

判别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选项是(Q1、Q2、Q3均大于0)()A.Q1>Q2>Q3B.Q1>Q3>Q2C.Q3>Q2>Q1D.Q2>Q1>Q3答案 A3.依据如图关系(图中计量单位为mol)计算2NO(g)+2H2(g)===N2(g)+2H2O(g)的ΔH为() A.(a+b-c-d)kJ·mol-1 B.(c+a-d-b)kJ·mol-1C.(c+d-a-b)kJ·mol-1 D.(c+d-a-b)kJ·mol-1答案 A4.(2021·日喀那么一中月考):C(s)+H2O(g)===CO(g)+H2(g)ΔH=a kJ·mol-12C(s)+O2(g)===2CO(g)ΔH=-220 kJ·mol-1H—H键、O===O键和O—H键的键能区分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 kJ·mol-1,那么a为() A.-332B.-118C.+350D.+130答案 D5.(2021·金华十校期末)常温下,0.01 mol·L-1MOH溶液的pH为10。

2021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6 化学能与热能

2021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山东专用)课时作业16 化学能与热能

课时作业16化学能与热能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湖北八校联考)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氧分子的活化包括O—O键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B.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 eV的能量C.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 eVD.炭黑颗粒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解析:由题图可知,氧分子的活化是O—O键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过程,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的能量为0.29 eV,B项正确;无水时相对活化能为0.75 eV,有水时相对活化能为0.57 eV,活化能降低0.18 eV,C项错误;炭黑颗粒可以活化氧分子,而生成的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SO2,因此炭黑颗粒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D项正确。

2.(2020·四川攀枝花统考)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ΔH<0,在低温下获得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图示显示:起始时的2个H2O都参与了反应过程B.过程Ⅰ、过程Ⅱ均为放热过程C.过程Ⅲ只生成了极性共价键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起始时的2个H2O分别在过程Ⅰ、过程Ⅱ中发生化学键的断裂,因此起始时的2个H2O都参与了反应过程,A项正确;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过程Ⅰ、Ⅱ都发生了水分子中H—O键的断裂,化学键断裂为吸热过程,B项错误;过程Ⅲ中生成了H2,H2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C项错误;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ΔH,D项错误。

广东省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电能考点练习卷

广东省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电能考点练习卷

化学能与热能电能一、单项选择题1.有人预言H2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其根据不正确的是( )A.生产H2的原料来源广泛B.在等质量的可燃气体中,H2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C.H2易液化,携带方便D.燃烧时无污染C [目前使用氢能源存在难题之一是H2难液化、不便贮存和运输。

]2.“瓦斯”爆炸会严重威胁煤矿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瓦斯”的主要成分为甲烷B.爆炸过程放出大量热量C.爆炸过程有氧气参与反应D.爆炸过程吸收大量热量D [爆炸过程是甲烷与氧气在空气内发生的急剧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3.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B.锌锰电池C.镉镍电池D.铅蓄电池A [锌锰电池、镉镍电池、铅蓄电池均易造成环境污染。

]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 [化学反应不一定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5.(2019·广东省实验中学模拟)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C6.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B.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C.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如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 [由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而旧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的形成需要释放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能量变化,故A、B项均正确;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如物质的燃烧,Fe与S的反应等,故C项正确;图示中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故应为吸热反应,所以D项错误。

] 7.下列图示变化表示吸热反应的是( )A8.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锌锰干电池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池内部含有电解质B.锌是负极,碳棒是正极C.电池用完后可埋入土壤D.锌锰干电池属一次电池C [电池用完后埋入土壤,污染土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一轮精选含答案专题:化学能与热能一、选择题1、将V1mL 1.00 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0 mo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 kJ的热量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1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 kJ/mol3、NO2、O2和熔融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Ⅰ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环使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在石墨Ⅱ附近发生氧化反应B.该电池放电时NO-3向石墨Ⅱ电极迁移C.石墨Ⅰ附近发生的反应:3NO2+2e-===NO+2NO-3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O2的体积比为4∶1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错误的是()A.吸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5、MgCO3和CaCO3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Mg):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ΔH1(MgCO3)>ΔH1(CaCO3)>0B.ΔH2(MgCO3)=ΔH2(CaCO3)>0C.ΔH1(CaCO3)-ΔH1(MgCO3)=ΔH3(CaO)-ΔH3(MgO)D.对于MgCO3和CaCO3,ΔH1+ΔH2>ΔH3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C、N、O、H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不一定只含极性共价键C.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HF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故HF比HCl更稳定7、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该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8、下列关于反应4NH3(g)+5O2(g)4NO(g)+6H2O(g)ΔH=-905 kJ·mol-1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该反应中每4 mol NH3(g)被氧化,放出905 kJ热量*9、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x=1,2,3,4)的能量(kJ/mol)相对大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是ClO-3B.2b===a+c反应的ΔH为40 kJ·mol-1C.a、b、c、d、e中c最稳定D.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ΔH=-116 kJ·mol-110、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1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的热量11、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ΔH=Q1 kJ·mol-1;室温下,溶解1 mol无水硫酸铜时放热Q2 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Q2B.Q1=Q2C.Q1<Q2D.无法比较12、已知破坏1 mol A—A键、1 mol B—B键、1 mol A—B键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498 kJ、463 kJ的能量。

反应2A2+B22A2B的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1370 kJB.b=482 kJC.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体系中A、B原子最活泼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甲烷都属于温室气体B.用甘蔗生产的燃料乙醇属可再生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二、非选择题14、(1) 0.1 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Si与Cl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 mol Si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 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 ℃和58 ℃。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 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

在25 ℃、101 kPa下,已知每消耗3.8 g NaBH4(s)放热21.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已知1 mol 钠单质在足量O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5、、(1)在1.01×105Pa时,4 g氢气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2 kJ的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1.01×105Pa时,16 g S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148.5kJ 的热量,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

已知室温下1 g甲硅烷自燃放出44.6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届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一轮精选含答案专题:化学能与热能一、选择题1、将V1mL 1.00 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0 mo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答案】B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 kJ的热量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1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 kJ/mol【答案】B3、NO2、O2和熔融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Ⅰ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环使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在石墨Ⅱ附近发生氧化反应B.该电池放电时NO-3向石墨Ⅱ电极迁移C.石墨Ⅰ附近发生的反应:3NO2+2e-===NO+2NO-3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O2的体积比为4∶1【答案】D。

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错误的是()A.吸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答案】B5、MgCO3和CaCO3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Mg):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ΔH1(MgCO3)>ΔH1(CaCO3)>0B.ΔH2(MgCO3)=ΔH2(CaCO3)>0C.ΔH1(CaCO3)-ΔH1(MgCO3)=ΔH3(CaO)-ΔH3(MgO)D.对于MgCO3和CaCO3,ΔH1+ΔH2>ΔH3[答案] C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C、N、O、H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不一定只含极性共价键C.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HF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故HF比HCl更稳定【答案】B7、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该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答案】D8、下列关于反应4NH3(g)+5O2(g)4NO(g)+6H2O(g)ΔH=-905 kJ·mol-1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该反应中每4 mol NH3(g)被氧化,放出905 kJ热量【答案】B*9、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x=1,2,3,4)的能量(kJ/mol)相对大小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