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溶液和胶体

合集下载

大学无机化学溶液和胶体

大学无机化学溶液和胶体

由此可见,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速率 与它从溶液中淀积的速率相等,处于动态平衡状 态。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 某种溶质的溶液(即已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 )。如果在同一温度下,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 溶液(即尚未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称“不 饱和溶液”。如果溶质是气体,还要指明气体的压 强。
(c) 热污染: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被排入河流湖泊 中提高了水温,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也促进 了藻类和微生物的繁殖,不利于水中动物的生存。
四、稀溶液的依数性 对于浓度较稀的溶液(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溶液的某些性质(如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 点下降和渗透压等)只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而与溶 液的本性无关,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依赖于溶质 粒子数的性质)。
“减少士兵的负荷,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达 什说,“要知道水很沉,更何况士兵们还要背负近45公 斤的其它装备。”
“净水袋”可清除脏水中99.9%的细菌及致命化学物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它可以净化尿液,但是如果士兵长 期饮用的话,可能会引发尿中毒。
“净水袋’的工作原理是渗透作用,”野战食品处的工 作人员塞纳卡尔介绍说,“膜片的一面放入了盐分和糖分以 及其它一些氨基酸,另一面则注入脏水。一段时间后水开始 渗透膜片。而且不受士兵运动强度及外部气温的影响——气 温越高,净水的效果反而会越好。只需1-4个小时,便会得 到一公升净水。”
在我们现基础课阶段,溶液凝固时,只析出 纯溶剂,溶质不析出。
水的蒸气压/kPa
101.3 0.611

A 溶液 C
Tf 0
100 Tb
温度 / ℃
AB: 水的蒸气压曲线 AC: 冰的蒸气压曲线
B
[注意]: 溶质是加到水中,只 影响溶液的蒸气压, 而对固相冰的蒸气压 没有影响。因此此时 溶液的蒸气压必定低 于冰的蒸气压。且只 有在更低的温度下两 蒸气压才会相等。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L-1CaCl2 (M=111.0 g·mol-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 )A.100mmol ·L-1B.200mmol ·L-1C.300mmol ·L-1D.400mmol ·L-1三、填充题:1.10.0 g·L-1NaHCO3(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1. 求0.01㎏NaOH 、0.10㎏(2Ca 2+)、0.10㎏(2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M (NaOH )= 40g·mol -1 M (2Ca 2+)= 80g·mol -1 M (21Na 2CO 3)= 53g·mol -1 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OH)0.011000(NaOH) 0.25mol (NaOH)40m n M ⨯===()2+2+2+(2Ca )0.101000(2Ca ) 1.25mol (2Ca )80m n M ⨯=== ()2323231( Na CO )10.1010002( Na CO ) 1.89mol 1253( Na CO )2m n M ⨯===2. 将质量均为5.0g 的NaOH 和CaCl 2分别溶于水,配成500mL 溶液,试求两溶液的ρ(NaOH)、c (NaOH)、ρ(21CaCl 2)和c (21CaCl 2)。

解:M (NaOH )= 40g·mol -1 M (21CaCl 2)= 55.5g·mol -1()-1(NaOH) 5.0(NaOH)10.0g L 0.5m V ρ===⋅()-1(NaOH)10.0(NaOH)0.25mol L (NaOH)40c M ρ===⋅ ()2-121(CaCl )1 5.02(CaCl )10.0g L 20.5m V ρ===⋅ ()2-1221(CaCl )110.02(CaCl )0.18mol L 1255.5(CaCl )2c M ρ===⋅3. 溶液中KI 与KMnO 4反应,假如最终有0.508gI 2析出,以(KI +51KMnO 4)为基本单元,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题中的反应方程式为10KI + 2KMnO 4 +8H 2SO 4 = 5I 2 + 2MnSO 4 + 6K 2SO 4 + 8H 2O将上述反应方程式按题意变换为KI +51KMnO 4 +54H 2SO 4 =21I 2 +51MnSO 4 +53K 2SO 4 +54H 2O1mol 21moln (KI +51KMnO 4)mol 0.508254mol则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n (KI +51KMnO 4)= 2×0.508254= 0.004(mol )4. 静脉注射用KCl 溶液的极限质量浓度为2.7g·L -1,如果在250 mL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安瓿(10 mL)100 g·L -1KCl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是否超过了极限值?解: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1(KCl)1000.010(KCl) 3.85g L 0.2500.010m V ρ⨯===⋅+ 所得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超过了极限值。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思考:0.4克氢氧化钠溶于水配成 1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是多少?
质量摩尔浓度bB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农 业 基 础 化 学
设某溶液由溶剂A和溶质B组成,则溶 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溶质 B 的物 质量摩尔浓 质的量mol - 1 度mol· Kg n
bB
B
溶剂A的质 ☆质量摩尔分数bB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量Kg
农 业 基 础 化 学
• • • •
溶液的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渗透现象:
扩散现象 半透膜 渗透现象
农 业 基 础 化 学
在烧杯中装满清水, 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 然后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入清水中。开始时,红墨 水和清水间的界线分明, 扩散现象。也即由于粒子 但是它们逐渐就会混合均 (原子、分子或分子集团) 匀,变成一杯淡红色的水。
1~100
能穿过滤纸
<1
能穿过滤纸和半透膜
分散系的分类
分子、离子 分散系
胶体分散系 粗分散系
胶体溶液 高分子溶 低分子溶液 (分散质是 浊液(分散质是 液(分散质 (分散质是小分子) 是大分子) 分子的小 分子的大集合体) 集合体) 最稳定 农 业 基 础 化 学 很稳定 稳定 不稳定
电子显微镜不可见 超显微镜可观察其存在 一般显微镜可见
此式就是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范特荷甫渗透 压公式--溶液渗透压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 温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故渗透压 也是溶液的依数性质。
=CRT的重要意义
• 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 浓度成正比, • 即与溶液中溶质的数目成正比,而与溶 质的本性无关 • 不论溶质微粒是小分子或大分子,只要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数目相等,则渗透压 就相同

大学无机化学溶液和胶体

大学无机化学溶液和胶体
32
水的蒸气压/kPa
101.3 0.611

A 溶液 C
Tf 0 100 Tb 温度 / ℃
AB: 水的蒸气压曲线 AC: 冰的蒸气压曲线
B
[注意]: 溶质是加到水中,只 影响溶液的蒸气压, 而对固相冰的蒸气压 没有影响。因此此时 溶液的蒸气压必定低 于冰的蒸气压。且只 有在更低的温度下两 蒸气压才会相等。
2
0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
0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分子分散系:粒子平均直径 d < 1 nm
02
(单相体系或均相体系) (溶液—真溶液)
胶体分散系:粒子平均直径 d ~ 1-100 nm
03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15
据科学界估计,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 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我国 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已 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已 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
体积分数: φB =
混合气体中组分B的体积 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同温同压下)
质量分数:w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6
百分比浓度:即质量百分比 浓度或质量分数。用溶质
体积比浓度:以液体试剂与 溶剂体积之比来表示溶液
或记为 (1:5)H2SO4。
浓度为5克/升,表示1升此 溶液中含有5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考研复习基本知识篇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考研复习基本知识篇
色散力:普遍存在于各种分子之间。
分子的分子量越大,色散力就越大。
例题 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
CO2 (g)

He , H2O

CH3OH,H2O 有
HBr 气体 有
I2 , CCl4











38
Vander.Waals力与物质的性质的关系
分子
F2 2
分子量
Vander.Waals力
Cl2 Br2 I2
② 影响凝结值大小的因素
A、价数越高,凝结值越小.聚沉能力越强。
如:对于负溶胶: Al3+>Mg2+>K+
对于正溶胶: PO43->SO42->Cl-
B、同价阳高高聚沉,同价阴高低聚沉,
如,对负溶胶:

一价阳离子的凝结能力次序为:

Cs+>Rb+>K+>Na+>Li+ 二价阳离子的凝结能力次序为:
离 子 序
取值: 0,1, 2,···(n-1) 共n个
对应着 s, p, d, f…... (亚层) n 、l 相同的电子,能量相同,处于同 一能级,
称为等价轨道(简并轨道)。 单电子原子: Ens= Enp= End= Enf
E1s < E2s = E2p < E3s = E3p = E3d< E4s = E4p ......
则速率反程为 = kc(NO)c(Br2)
② 根据实验数据来设定并求解速率方程
10
反应级数
= k c a (A)c b(B)

无机化学内容精要及习题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无机化学内容精要及习题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第三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一、关键词(一)溶液的组成标度及其关系溶液的组成标度换算关系 ρB ωB c B b B 质量浓度ρB- ωB d c B ·M B B B B B 1b M b M ρ+ 质量分数ωBd B ρ - B B c M d B B B B 1b M b M + 物质的量浓度c BB B M ρ B B M ρω - B B B 1db b M + 质量摩尔浓度b B B B B )(M ρρd - ()B B B 1M ωω- B M c d c B B - -换算中的注意事项:如果涉及质量与体积间换算时,必须以溶液的密度为桥梁;V ρm B B =如果涉及质量与物质的量间换算时,必须以溶液的摩尔质量为桥梁。

B B B M n m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1.计算稀溶液的依数性计算公式 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Δp =Kb B ΔT b =K b b B f f B ΔT K b =Π= icRT2.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1)渗透浓度:1L 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所有溶质微粒的总的物质的量浓度。

用符号cos 表示,常用单位为常用mmol/L 。

(2)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在临床上,凡是渗透浓度在280~320mmol/L 的溶液为等渗溶液;渗透浓度低于280mmol/L 的溶液为低渗溶液;渗透浓度高于320mmol/L 的溶液为高渗溶液。

(3)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人体体液中电解质解离出的小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三)胶体溶液溶胶、高分子溶液和溶液的性质比较溶胶高分子化合物溶液溶液胶粒直径为1~100nm分散相粒子是许多分子、原子、离子的聚集体多相不稳定体系扩散速率慢不能透过半透膜丁铎尔现象明显加入少量电解质时聚沉高分子直径为1~100nm分散相粒子是单个大分子或离子单相稳定体系扩散速率慢不能透过半透膜丁铎尔现象微弱加入大量电解质时聚沉分子或离子的直径小于1nm分散相粒子是单个分子或离子单相稳定体系扩散速率快能透过半透膜丁铎尔现象微弱电解质不影响稳定性二、学习感悟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以渗透压为例,逐渐学会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方法。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 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L-1CaCl2 (M=111.0 g·mol-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A.100mmol ·L-1B.200mmol ·L-1C.300mmol ·L-1D.400mmol ·L-1三、填充题:1.10.0 g·L-1NaHCO3(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稀溶液的定义:---广义定义
两种挥发性物质组成一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压 力下,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溶剂遵守Raoult定律, 溶质遵守Henry定律,这种溶液称为稀溶液。
值得注意的是:化学热力学中的稀溶液并不仅 仅是指浓度很小的溶液。
22
1、水的相图 在不同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水可以三种不
同的聚集状态而存在,即气(g, gas)、固(s, solid)、液(l, liquid) 蒸发--- 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蒸发,也叫汽化;
或记为 (1:5)H2SO4。 *质量体积浓度:以每升溶液中含有多少克溶质来表
示 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如某溶液的
浓度为5克/升,表示1升此溶液中含有5
克溶质。
6
ppm浓度:溶液的浓度用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万 分之比来表示的叫ppm浓度,即每千克溶 液中含溶质的毫克数。 10-6 这种浓度表示方法常用于极稀的溶液(如植 物生长刺激素溶液)或自然环境、食物中有 害物质含量的表示。
11
分配定律:一定温度下,一种溶质分配在互不相溶 的两种溶剂中的浓度比值为一常数。 (如萃取和抽提)
KCB /CB
12
三、*水(了解) 水、阳光和空气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生命过
程离不开水。水是在动植物组织内最丰富的物质, 占人体质量的70%。
水中含有很多溶解的物质,如海水中主要成分 是Na+和Cl-(还有K+,Ca2+,Mg2+,SO42-,HCO3和Br-),河水中主要成分是Ca2+和HCO3-。
三相点:温度为0.0098度,压力为 609 Pa
“相”与“态”的区别? 单相区
25
2.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拉乌尔定律(Raoult)
法国物理学家拉乌尔总结出: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
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与溶剂摩尔分数的乘积,蒸气压
的下降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pA* 为纯溶剂蒸气
单位:K•kg•mol-1
Kb和Kf只取决于溶剂的本性,与溶质本性无关;
19
(c) 热污染: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被排入河流湖泊 中提高了水温,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也促进 了藻类和微生物的繁殖,不利于水中动物的生存。
20
四、稀溶液的依数性 对于浓度较稀的溶液(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溶液的某些性质(如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 点下降和渗透压等)只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而与溶 液的本性无关,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依赖于溶质 粒子数的性质)。
ppb浓度:溶液的浓度用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十亿 分之比来表示的叫ppb浓度,即每千克溶液 中含溶质的微克数。这种浓度表示方法用 于极稀的溶液和某些含量极低的物质.10-97
溶解度: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溶质 的最大克数。(区别于饱和溶液)
100g水中溶解1g以上称可溶物质; 溶解1g ~ 0.1g称微溶物质; 溶解0.1g以下称难溶物质。
剂中的扩散作用,在溶质表面的分子或离子开始溶 解,进而扩散到溶剂中。
9
被溶解了的分子或离子在溶液中不断地运动, 当它们和固体表面碰撞时,就有停留在表面上的可 能,这种淀积作用是溶解的逆过程。当固体溶质继 续溶解,溶液浓度不断增大到某个数值时,淀积和 溶解两种作用达成动态平衡状态,即在单位时间内 溶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数,和淀积到溶质表面 上的分子或离子数相等时,溶解和淀积虽仍在不断 地进行,但如果温度不改变,则溶液的浓度已经达 到稳定状态,这样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其中所含 溶质的量,即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3
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溶液的浓度: 一定量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称为溶
液的浓度。 质量摩尔浓度 (mol • kg-1):mB=
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剂的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 (mol • L-1): CB=
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
也有的书上用 bB表示质量混合物中B的物质的量 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
粗分散系:粒子平均直径 d > 100 nm (多相体系)
2
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一部分称 为相。
相与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分隔开来,这个界面可 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假想的。
根据相的存在状态不同,分为气相、液相和固相; 只有一个相的体系称为单相体系或均相体系;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的体系称为多相体系。 问题:气相、液相和固相的区分?
一、基本概念
§1-1 溶 液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细小的粒子分散在另一 种物质里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质(分散相):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分散介质):把分散质分散开来的物质
1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
分子分散系:粒子平均直径 d < 1 nm (单相体系或均相体系) (溶液—真溶
液) 胶体分散系:粒子平均直径 d ~ 1-100 nm 高分子溶液 (多相体系)
从环境角度来说,最完善的措施是拦水和调水。 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注重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工业方面提倡节水产 业、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废水处理;农业方面应 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喷灌、滴灌)等。水是生命的 基础,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还影响到人类 的生存能力。我们必须增强水的危机意识,珍惜水, 节约水,保护水资源。具体到实验中,在洗涤仪器时, 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14
据科学界估计,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 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目 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 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 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已有300 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 中已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 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 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
在我们现基础课阶段,溶液凝固时,只析出 纯溶剂,溶质不析出。
31
水的蒸气压/kPa
101.3 0.611

A 溶液 C
Tf 0
100 Tb
温度 / ℃
AB: 水的蒸气压曲线 AC: 冰的蒸气压曲线
B
[注意]: 溶质是加到水中,只 影响溶液的蒸气压, 而对固相冰的蒸气压 没有影响。因此此时 溶液的蒸气压必定低 于冰的蒸气压。且只 有在更低的温度下两 蒸气压才会相等。
13
水在地球上分布最广,覆盖地球表面70%。地 球的储水量很丰富,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 表、地下和大气层中总水量约1.3×1021kg,约占地 球质量的5%。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97.2%,陆地淡 水仅占2.8%,而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 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 (不到总水量的0.003%)。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数 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
“相似相溶”原理:溶质与溶剂在结构和极性上相 似;“相溶”指彼此互溶。
8
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
饱和溶液(saturated solution):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量达到最
大时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溶质溶于溶剂的溶解过程中,首先是溶质在溶
10
由此可见,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速率与 它从溶液中淀积的速率相等,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 某种溶质的溶液(即已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 如果在同一温度下,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 液(即尚未达到该溶质的溶解度的溶液),称“不饱 和溶液”。如果溶质是气体,还要指明气体的压 强。
27
蒸气压下降原因: 在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中,溶液的蒸气压实际就
是溶剂的蒸气压。由于溶质的加入,溶剂的表面被 溶质分子部分占据,单位时间内蒸发出表面的溶剂 分子比纯溶剂时为少。 因此,在达到蒸发—凝结平衡时, 溶液的蒸气压必然低于纯溶剂的 蒸气压。
28
说明: 如果溶质是挥发的,则溶液的蒸气压不一定会下
当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其固态的蒸气压时,液体就 凝固,此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固体在一定温度下也 有一定的蒸气压,一般情况下固体的蒸气压都很小。 若固相蒸气压小于液相蒸气压,则液相要向固相转化; 反之,固相向液相转化。
30
溶液的凝固,先是溶剂凝固为固体析出。如在 水溶液中,随着冰的析出,溶液的浓度就逐渐增大, 凝固点也不断降低,直到某一浓度时,溶剂和溶质 按一定比例一齐析出凝固成固体,形成低溶点混合 物。所以溶液不是在某一温度凝固,而是在一定温 度范围内凝固。溶液的凝固点通常是指开始析出固 态溶剂时的温度。

p = pA* χA
A : 溶剂分子
p = pA* (1 - χB)
B: 溶质分子
Δp = pA* - p = pA* χB
χ: 摩尔分数
26
把液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当液体的 蒸发速率与蒸气的凝结速率相等时,气、液两相达到 平衡,水面上的蒸气浓度不再改变,此时蒸气的压力 叫做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它仅与液体的 本质和温度有关,与液体的量以及液面上方空间的体 积无关。
15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水资源短缺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 重大课题。前不久,联合国的人类环境和世界水会议 已发出警告:人类在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就是 水。因此,保护和更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世界各 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水危机” 并非危言耸听!
一则公益广告上所说:“节约用水,否则,我们看 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体积分数: φB =
混合气体中组分B的体积 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同温同压下)
质量分数:w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5
百分比浓度:即质量百分比浓度或质量分数。用溶质
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