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产后忧郁症心理护理体会

产后忧郁症心理护理体会

产后忧郁症心理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后忧郁症干预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出现忧郁倾向的13例产妇的心理疗法和心理护理资料。

观察心理护理的疗效。

结果心理护理使产后忧郁症的症状得到控制和缓解,降低了产后忧郁症的发病率。

结论护士通过产前、产时、产后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可改善产妇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婴儿健康,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忧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产后忧郁;心理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4.047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心身医学日益受到临床各学科的重视,孕产妇的心理保健更是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产后忧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于1968年由Pitt首先提出,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1],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产妇产后孤独、失眠或嗜睡、注意力不能集中、疲乏及食欲不振、悲观厌世、有自杀或残害婴儿的倾向等为特征,其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及时有效进行心理护理,尤其是产褥期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1年10月出现忧郁倾向患者13例,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护理,都得到了控制和缓解,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院内和院外诊断为产后忧郁症13例,年龄22~41岁,孕37~41周,排除智力障碍、脑损伤、神经精神病,无内分泌系统及其他躯体疾病,剖宫产4例,自然分娩9例,其中乡村产妇8例,城内产妇5例。

院内发生忧郁倾向6例,院外发生忧郁倾向7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例,初中以下(包含小学)文化程度9例。

有不良产史2例。

1.2 方法助产及护理、随访人员,采取心理疗法,关心体贴、帮助产妇,运用语言、表情、行为、暗示等方法及各种心理护理,直接影响及改变产妇不正确的认知、情感障碍和异常行为,改变患者心理状态和由此引起的躯体症状,达到预防、控制和改善产后忧郁症状的目的。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及状态分析护理学大学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及状态分析护理学大学论文

黄淮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及状态分析摘要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的还会危及到婴儿、家庭和社会。

因此如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一个新课题。

现将其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AbstractPostpartum depression is to point to in puerperal depression, is a kind of non psychotic depression syndrome, usually occurs for just a few days or weeks after childbirth, not only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women, some still can endanger the baby, family and society. How to provide the best care for the patient has become a new topic of modern nursing. Now the mental state analysis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experie nee reports as follows.Key words: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ostpartum depressi on Psychological care.、八、一1、前言 (4)2、产后抑郁症病因 (4)3、临床表现 (8)4、护理 (9)5、小结及结束语 (11)6、参考文献 (12)、尸■、■前言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产后抑郁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护理与临床产后抑郁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孙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郑州450053)产后抑郁虽然发生率低,但影响产妇康复和母乳喂养,现将我科30例产后抑郁产妇的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产妇抑郁的诱因①生理因素。

孕妇从怀孕至分娩,心理和生理上均有较大的变化。

产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的变化有关,产妇本人的健康状况也有很大的影响。

②心理因素。

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产生冲突和适应能力不足,从而形成压力。

③观念因素。

由于受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产妇多有某些愿望,导致生女孩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④社会因素。

由于对养育婴儿的准备不足,对如何育婴和由谁帮助产生焦虑情绪。

部分产妇由于分娩失去了工作就业的机会,家庭经济收入减少,由于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常常造成产妇的抑郁。

⑤其他因素。

因特殊原因造成的死胎、畸形儿或智力障碍儿,由于不幸突然降临,个别的产妇因过度悲伤,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抑郁。

2产妇抑郁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泌乳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且有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的生理过程,催乳素在泌乳的启动和维持乳汁分泌中起重要作用。

抑郁的产妇因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影响了乳汁的分泌,同时由于情绪低落、饮食睡眠欠佳,不积极哺乳,影响婴儿吸吮乳头的次数和乳房排空,致乳汁分泌量不足。

3对产后抑郁产妇的心理护理方法3.1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产妇经历分娩,体力和精神消耗巨大,产后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应减少不必要的打扰。

3.2消除产妇的焦虑紧张心情做好产后的宣教工作,帮助产妇进入母亲角色。

由于初产妇不懂育婴知识,对小生命的来临常常手足无措,应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详细讲解产褥期母婴的生理特点及注意事项,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鼓励她们进行身体康复训练,保持愉快的心情。

3.3耐心宽慰疏导产妇对产妇讲明其不良情绪对身体康复会造成不利影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勇于战胜自我。

宣传优生优育知识,增强信心,同时指导家属不要在产妇面前流露不良情绪,以更精心、细致的护理温暖产妇的心。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综述范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综述范文

产后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怎样的?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障碍。

其表现与其他抑郁障碍相同,情绪低落、快感缺乏、悲伤哭泣、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烦躁不安、易激惹发火,严重时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悲观绝望、自伤自杀。

如能早期识别,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在治疗中产后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症,一般情况不需要药物治疗,为了保障产母安全渡过产褥期,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必须对抑郁的产母进行心理护理。

①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产妇经历阵痛,分娩,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产后需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应加强护理工作的效率,治疗,护理时间要相对集中,减少不必要的打扰,落实陪伴制度,特别是亲朋好友的探视。

过度的困乏直接影响产母的情绪,产后是产母精神状态最不稳定的时期,各种精神刺激都易激惹,尤其是敏感问题,比如婴儿的性别、产母体型的恢复,孩子将加重经济负担等,应尽可能的避免。

②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初为人母,对如何喂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正确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气质,往往感到十分困难,这时应主动与产母交流,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表现出同情心,主动关心她们,鼓励她们积极脊效地锻炼身体,保持愉快的心情,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消除产母自认为无能的心态,运用母亲角色,关心,爱护,触摸婴儿,与她们进行情感交流,及时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讲述母乳喂养的优点,发挥哺乳母亲间的相互交流和鼓励的效应。

③争取良好的家庭氛围: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家庭各成员角色的获得,有利于建立多种亲情关系,家庭成员除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母外,还要有同情心,倾听其倾诉,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其从心理上树立信心,消除苦闷心境,感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在家庭中及家人心目中的地位。

产后四个月是否进行纯母乳喂养,是否坚持母乳喂养是关键,其中需要家人的帮助和监督,遇到问题,应一起讨论有效的应对措施。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一、引言产后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产科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医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产后抑郁症会给产妇和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对母婴健康和家庭幸福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有数据显示,国内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0%-20%。

本文旨在分析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

通过心理护理的方式,帮助产后抑郁症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缓解其痛苦情绪,提高其对母子关系的信心和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二、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1.焦虑产后抑郁症患者常常因为胎儿和自身的安全感问题而感到不安。

常常想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无法对宝宝进行有效的照料工作。

同时,又因为害怕自己出现后遗症而感到恐慌。

这种恐慌和焦虑常常会影响母婴的健康。

2.自责产后抑郁症患者常常把一些无法控制的事情归咎于自己,自责自己没有好好照顾孩子,或者是没有好好调节自己的情绪,这种自责会使患者产生过度的自我压力,加重患者的抑郁情绪。

3.失落产后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沮丧和消沉,失去对生活的乐趣和兴趣。

无法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常常因为自身的心理困扰而感到凄凉和失落。

三、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1.开展心理疏导给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

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缓解产后焦虑和自责情绪。

同时,逐渐恢复其生活信心和生活乐趣。

2.重视社会支持重视社会支持,引导患者在社会中寻找心理依托,从而强化其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

帮助患者树立起积极向上的思想,提高其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

3.合理运用药物疗法如果患者的症状过于严重,建议适当使用药物疗法。

但是需严格遵循医师的指导,并且在药物治疗期间要配合心理干预和行为治疗,增强患者的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避免药物过度依赖和滥用。

四、结语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心理诊疗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治疗措施,而心理护理则是心理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制定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案,帮助患者缓解其心理负担,缓解其痛苦情绪,提高其对母子关系的信心和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健康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效果。

产后忧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产后忧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心 理 问题 ,尽量 多关 爱孕 妇 ,使 孕 妇觉得 自己被重 视 。 1 . 3 . 2 早 期孕 期宣 教 , 了解分 娩 的生理 过程 , 评估 自己的健 康状 况 ,
d o i: 1 0 . 3 9 6 9  ̄. i s s n 1 6 7 4 —9 3 0 8 2 0 1 5 . 0 1 . 1 0 1
1 2 0 Ch i n aCo nt i n u i n qMe d i c a l Ed u c a t i o n V o L 7 No ’
产后忧郁症 患者 的护理体会
霍巍
1 . 3 . 1 早 期 心理状 况 的评估 ,产 前 门诊应 了解 孕妇 的心理 状 况 ,对
正 确 对待 孕 期 出现 的 不适 ,对 孕 期 保持 情 绪稳 定 、愉快 、心情 平 1 . 3 . 3 产 妇人 院后 , 护士 要 热情接 待 , 将 分娩 的注 意事 项告 知产 妇 ,
l Ab s t r a c t 】u s s n u r s i n g f o r ma t e r n a l me n t a l a n x i e t y a n d 有 积极 的意 义 。
d e p r e s s i o n .M e t b o ds By o bs e r v i ng t h e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a n d c a u s e s of p a t i e nt s . t h e s u r r o u n d i ng e nv i r o n me n t a n d t h e i nf lu e nc e o f ma t e r n a 1
【 关键词 】 产后 ; 抑郁症 ; 护理体会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文献标识码 】 B

产后忧郁症心理护理体会

产后忧郁症心理护理体会
3 讨 论
[] 2 代后珍 . 基础护理在优质 护理服务 中存 在的 问题及 策略 [ ] 中 J.
国 医药 导 报 ,0 18 2 ):7—1 . 2 1 ,(3 1 8
[ ]单春玲 . 3 结合“ 优质护理服务 ” 际浅谈腰 间盘突出症手术 治疗 实 的护理体会 [ ] 中国医药指南 , 1 ,( 3 : — 4 J. 2 19 2 )4 4 . 0 3
医院出现忧郁倾 向的 1 例产妇 的心理疗法和心理护理资料。观察心理护理 的疗效 。结果 3
控制和缓解 , 降低 了产后忧郁症的发病率 。结论 【 关键词 】 产后忧郁 ; 心理护理 ; 干预
护士通过产前 、 产时 、 产后 的心理 疏导和护理 , 可改善产 妇的心理健 康 , 有利于
婴儿健康 , 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忧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
本 文所 有患者经优 质护 理服 务后 , 患者 的病情 稳定 , 疼
[] 4 黄映莲 , 韩满玲 . 星级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 程中的实践与
体会 [ ]右江 医学 ,0 0,8 5 :4— 5 J. 2 1 3 ()6 6 .
痛明显缓解 , 无一 例患者 发生术 后 并发症 , 患者 的满意 度 明
d i1 .9 9 ji n 17 4 8 . 02 0 . 7 o:03 6 /.s . 64— 9 5 2 1 .4 0 s 4
随着现代 医学模式 的改 变 , 心身 医学 日益受到 临床各学 科 的重视 , 孕产妇 的心理保 健更 是逐 渐为 人们 所关 注 , 产后 忧郁症 ( otatm dpes n P D) 16 ps r ers o ,P 于 9 8年 由 Pt首先提 p u i i t 出, 已经有 四十年 的历史 … , 一种 常见的情 感性 精 神障碍 是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

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

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目的总结了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因素及相应的对策。

方法分析病因,通过心理护理来治疗,心理因素包括有个性特征,心理退化现象,成长的经历及防御方式;结果相应的对策主要考虑为加强整个围产期的预防保健措施,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抗抑郁治疗。

结论最后得出家庭、社会及自身需从多个方面引起重视,提供连续、动态、系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是使孕产妇保持良好的状态,顺利和健康的度过妊娠这一复杂事件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目录前言1 临床表现1. 1 核心症状1.1.1 情绪低落1.1.2 兴趣缺乏1.1.3乐趣丧失1.2 心理症状群1.2.1 焦虑1.2.2 自卑观念明显1.2.3 认知症状1.2.4多疑敏感1.2.5自杀观念和行为1.3躯体症状群1.3.1 睡眠紊乱1.3.2 食欲紊乱1.3.3 精力下降1.3.4 昼重夜轻1.4导致产后抑郁的有关因素1.4.1生物方面的病因1.4.2遗传1.4.3心理因素1.4.4 身体因素1.4.5 社会因素1.4.6 家庭因素 2 护理2.1一般护理2.1.1 睡眠护理2.1.2 饮食护理2.1.3 安全护理 v2.2 心理护理2.2.1倾听2.2.2 倾诉2.2.3家庭干预3小结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前言]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孕产妇们的共同心愿。

孕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褥期及哺乳、照料婴儿等一系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改变,一旦某些改变的程度和性质超越了正常的界限,则成为病理性的改变。

1968年由Pitt首先提出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已经有4O年的历史,相关研究涵盖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等多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4-08T15:22:46.9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作者:周梅万秀明
[导读]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产后抑郁症为在产褥期出现抑郁,属于产后的精神疾病,一般产后第六周会出现。

周梅万秀明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200
摘要:目的:探究产后抑郁患者应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治疗前差异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产后抑郁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可是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较好的改善,降低抑郁症的出现,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产后抑郁症为在产褥期出现抑郁,属于产后的精神疾病,一般产后第六周会出现,患者会有烦躁、抑郁、激动、沮丧等情绪,病情严重者甚至还存在自杀和幻觉等,属于常见的心理疾病[1]。

该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婴幼儿的发育、行为、智力、情绪上造成不良影响,危害家庭和社会。

为使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需要药物治疗,更重要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对该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36例,最小23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为:(31.08±3.16)岁,7例为经产妇,29例为初产妇,文化程度:12例为高中及以下,19例为专科,5例为本科及以上。

对照组患者26例,最小22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为:(31.75±3.42)岁,5例为经产妇,21例为初产妇,文化程度:10例为高中及以下,12例为专科,4例为本科及以上。

两组患者没有身体资料上的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怀孕这一事件会使孕妇有较大压力,同时在分娩后因为其生理上的变化也要不断调整产妇的心理。

生产2周后产妇的情绪不稳定,较为敏感,因为在这一时期产妇在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患者经常会在这一阶段出现产后抑郁症。

对此护理人员一定要与产妇加强沟通和交流,指导其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2]。

在交流中要解答患者的疑惑并开导,使其可以较快的缓解或者消除产妇的抑郁、紧张和焦虑等情绪,树立良好的生育观。

特别是对于有重男轻女观念的家庭,不要因为孩子性别而产生心理负担。

1.2.2家庭支持护理护理人员要给予产妇和家属讲解生育观,全面了解产妇的家庭情况,取得产妇家属知识,给予物质和情感上的支持,使家人,尤其丈夫可以体谅产妇,在精神上给予强大的支持,并在新生儿的照料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分担产妇的辛苦[3]。

要为其营造安静、温馨的环境,产妇在出院前还要给予良好的指导工作,详细说明产后应注意的事项,和保持良好情绪的方法。

1.2.3分散患注意力的护理首先要为护理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良好通风,充足的阳光,并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使其保持放松的心情,并采取肌松训练和呼吸调节,以及生物反馈的心理放松技术,使其保持身心放松。

同时在产妇身体得到较好的恢复后,可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

1.3 统计学分析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检验,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测评,爱丁堡评分,实验组治疗前为:(8.79±1.88)分,对照组治疗前为:(8.82±1.81)分,实验组治疗后为:(4.92±1.28)分,对照组治疗后为:(7.22±2.14)分。

汉密尔顿量表,实验组治疗前为:(12.79±3.22)分,对照组治疗前为:(12.86±3.17)分,实验组治疗后为:(10.02±2.35)分,对照组治疗后为:(11.96±3.64)分。

两组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治疗前差异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抑郁主要因为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性格因素、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严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所以针对患有产后抑郁的产妇,在治疗基础上要采取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良好的情绪。

实验组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其中包括心理护理、家庭支持护理、转移注意力的护理,使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不良情绪,及时调整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4]。

对照组也给予相应的护理操作,但是效果一般,在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其进行各项抑郁量表的测评,两组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治疗前差异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出院前护理人员叮嘱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生儿身上,保持良好情绪。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可是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较好的改善,降低抑郁症的出现,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赵方芳,孙延霞,高华,杨传华,路红.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J]. 当代医学,2011,25:137-138.
[2] 武稚雅.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230-231.
[3] 杨雪梅,修晓光,姜涛,曹晶,任重贤.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2:443-444.
[4] 梅艳. 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5: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