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热能利用及技术
地热能利用的技术与经济分析

地热能利用的技术与经济分析1. 引言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存储的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地热能利用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地热能转化为实际可用的热能或电能。
地热能利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还能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本文将对地热能利用的技术和经济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 地热能利用的技术2.1. 地热采暖技术地热采暖技术是指利用地下热能为建筑物供热的技术。
通过利用地下温度恒定的特点,采用地热交换器、热泵等设备,将地下热能转化为供暖所需的热能。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保证供暖的舒适性,而且能够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
2.2. 地热发电技术地热发电技术是指利用地下的高温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常见的地热发电技术包括闪蒸发电、干蒸发发电和二联式发电等。
这些技术利用地热水或岩浆的高温能量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
地热发电技术具有稳定可靠、可持续性强等特点,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清洁能源技术。
2.3. 地热制冷技术地热制冷技术是指利用地下低温热能进行制冷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地热泵等设备,将地下的低温热能转化为制冷所需的能量,实现地热能的高效利用。
地热制冷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空调系统、工业制冷等领域,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
3. 地热能利用的经济分析3.1. 投资成本地热能利用的投资成本包括设备采购费用、安装费用、运维费用等。
根据不同的地热利用技术和项目规模,投资成本可能会有所差异。
但总体来说,地热能利用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行全面的经济评估和资金规划。
3.2. 运营成本地热能利用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维护费用、能源消耗费用等。
虽然地热能利用具有较高的初投资成本,但运营成本相对较低,能够长期稳定供能,节约能源和维护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3. 社会效益地热能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地热能利用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价格的波动性,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地热能的利用和地下能源储存技术

地热能的利用和地下能源储存技术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源泉,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能源相比,地热能具有持久、稳定、可靠的特点,但其利用和储存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着重探讨地热能的利用以及地下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
一、地热能的利用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实现能源的替代和减排的目标。
1. 地热供暖地热供暖是地热能最常见的利用方式之一。
地下的温度相对较为稳定,可以通过地热泵等设备将地下的热能转化为室内供暖所需的热能。
与传统的供暖方式相比,地热供暖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在冬季能够提供稳定的室内温度。
2. 地热发电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通过地热发电厂,可以利用地下热能产生蒸汽,进而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地热发电无需燃料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并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
3. 地热采暖地热采暖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供应大规模建筑群的方式。
通过地下管网,将地下的热能输送至建筑物内部,实现采暖和热水供应。
地热采暖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适用于住宅区、商业区等大规模建筑。
二、地下能源储存技术1. 增强型地热储层增强型地热储层是利用人工手段改造地下热储层的技术。
通过注入高温高压的液体或气体,可以提高地层的热导率和热储能力,从而增加地热能的储存量。
此技术可以使地热能在不同季节之间进行热存储,实现对地热能的有效利用。
2. 地下热储库地下热储库是一种将地热能储存在地下岩石中的技术。
通过将高温热能注入到储库中,地下岩石的温度可以得到升高,形成热储库。
当需要使用地热能时,可以通过抽出储库中的热能来供应热水或发电。
地下热储库具有储能量大、寿命长的优点,能够满足大规模需求的能源供应。
3. 地下热交换器地下热交换器是一种利用地下温度稳定性的技术。
通过在地下埋设热管或热交换设备,可以实现地下热能的吸收和释放。
在夏季,可以利用地下温度较低的特点将室内的热量导入地下,实现空调和制冷效果。
地热能利用技术绿色能源的地下宝藏

地热能利用技术绿色能源的地下宝藏地热能利用技术:绿色能源的地下宝藏地球上蕴含着丰富的能量资源,而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关注和利用。
地热能利用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清洁的能源供应,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原理地热能利用技术是指利用地下深层热能资源来进行能源供应的技术手段。
地球内部存在着巨大的地热能,这种能量是由地球内部的岩石物质的自然衰变产生的热量。
而地热能利用技术主要依靠以下两种方式来获取地热能:1. 传统地热能利用技术:通过钻井将地下的高温热水或蒸汽抽上地面,将其用于供热、供电等领域。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冰岛、美国等。
2. 地热泵技术: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来实现空调和暖通设备中的热量交换。
地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热能利用方式,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建筑。
二、地热能的应用领域地热能利用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地热能在供热、供电以及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1. 供热:地热能被广泛应用于供热系统中。
通过地热水的加热,可以为居民楼、大型建筑物等提供稳定而清洁的暖气供应。
此外,地热能还可以应用于温室、温泉浴场等场所。
2. 供电:地热能利用技术在供电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地下的高温热水或蒸汽来驱动涡轮发电机组,产生电能供应给民众。
冰岛是一个典型的地热能供电国家,该国约有30%的电力来自地热能。
3. 农业:地热能对于温室农业的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利用地热能源,可以提供恒温、恒湿的温室环境,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条件。
地热能的应用使得温室农业不再受制于季节和气候条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地热能利用技术的优势地热能利用技术相比于传统的能源形式有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可再生: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其热源来自地球内部的自然衰变过程,几乎是无穷尽的。
地热能利用技术地下的热能资源

地热能利用技术地下的热能资源地热能利用技术——地下的热能资源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存储的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形式。
地热能利用技术,通过利用地下的热能资源,为人类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本文将从地热能的形成机制、地热能的利用方式、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地热能的形成机制地热能是由地球内部的热核聚变、岩浆活动、地壳内部的放射性衰变等因素产生的热能。
地球内部的温度越往下越高,据估计,地球的内部温度达到了5000℃以上。
这种高温的存在,导致地下存在着丰富的热能资源。
2. 地热能的利用方式地热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
直接利用是指直接利用地下的热能资源供人们使用。
例如,通过地热泵技术,将地下的热能转换为供暖、制冷等用途;利用地热能发电,将地下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间接利用是指通过地下热储层将地下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
例如,利用地热资源进行石油开采,通过注入高温水蒸气等方式,提高油井温度,降低原油的粘度,增加采油效果。
3. 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地热能利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一些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1)深部地热能利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深部地热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关注。
通过利用地下深部的高温资源,可以提供更多清洁能源。
(2)含水层地热能利用:利用地下含水层的热能资源进行地热发电是当前的主流技术之一。
例如,通过注入冷水进入地下热水蒸汽含水层,产生高温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组。
(3)地热能与其他能源的联合利用:地热能与其他能源的联合利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例如,将地热能与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结合,建立综合能源系统。
(4)地热能利用技术的智能化: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地热能利用技术也将趋向智能化。
通过智能监测、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提高地热能利用的效率和可靠性。
4. 地热能利用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地热能利用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可再生性:地热能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与应用

汇报人:
目录
地热能概述
地热能开发技术
01
02
地热能应用领域
03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与前景
04
地热能概述
定义与特点
地热能是地球 内部热量产生 的可再生能源
地热能具有储 量大、稳定性 好、利用形式
多样等优点
地热能开发利 用技术包括地 热发电、地热 供暖、地热农
业利用等
地热能应用广 泛,可满足不 同领域的需求
地热能发电技术
利用地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转换 为电能
双循环发电利用地热水的蒸汽进行 发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主要有双循环发电和直接发电两种 方式
直接发电利用地热水的温度产生温 差发电
地热能开采中的环境保护
减少对地下水的 影响:通过合理 的井位设计和回 灌技术,减少对 地下水资源的干 扰。
康复理疗:地热能可以用于康复理 疗,如温泉浴、温敷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温室栽培:地热能可以为温室提供 恒温环境,用于栽培中草药和蔬菜
医疗保健:地热能可以用于医疗保 健 , 如 温 泉 度 假 村 、 S PA 等
温泉旅游领域的应用
地热能用于温泉旅游开发,提供舒适、健康的休闲环境 地热能加热温泉,促进血液循环,有益于人体健康 地热能提供恒温泳池,保持水温稳定,提高游客体验 地热能应用于温泉度假村的供暖和热水供应,节能环保
地热能开发利用 现状与前景
国际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各国政策支持情况 国际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水平 国际地热能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 国际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
地热能的开采和利用技术

地热能的开采和利用技术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类型,逐渐被广泛认知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地热能的开采和利用技术,包括浅层地热能利用、深层地热能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浅层地热能利用浅层地热能利用主要指的是地下温度较低深度(几十米内)的浅层地源热泵系统。
该系统通过地下温度的特点来实现供热和供冷,具有节能、环保、舒适等优点。
浅层地源热泵系统由地热井、热泵单位、供回水系统三个部分构成。
其中地热井是将地下温度利用到最大的部分,地热井的深度要按照当地的气候和供热需要进行调整。
热泵单位是制冷、制热的核心部分,对于储水容器或者室外管道进行热量的交换,从而实现了夏季降温,冬季升温的效果。
供回水系统是将调节后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室内进行供冷或供热。
浅层地源热泵系统的优点在于稳定、节能、环保,在燃料费用与热量能耗之中,前者降低了因使用燃料带来的能源消耗,在后者上,在某些大型供热系统中,使用地热能作为起伏太远,后续维护难度大的柔性供电的替代,确保无时无刻有热水供应。
浅层地源热泵系统在大气温度变化较小的地区,可以实现一年四季平稳供热,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地热能利用技术。
二、深层地热能利用深层地热能利用主要指的是通过开采较深的地下热水来实现供热和发电。
深层地热能具有稳定、可靠、可再生、环保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清洁能源。
深层地热能开采主要包括地热能、热水、热炉锅炉和热电厂等。
地热能通过封闭的钻井设备到地下抽取取暖,或者对洞穴温度的测量和影响来察明矿区的地热温度(常温28℃以上),对于储水服务也比较成熟。
热水和地热能的不同在于,热水可以用于供给温泉浴馆,地热能则是寻矿、统计洞穴较多的机构才能考虑使用的容量大、安装应用困难的技术,但是生产和使用的效率都非常高。
深层地热炉锅炉和热电厂则是利用地下热水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由于深层地热能的稳定性和可再生性都非常强,因此深层地热能发电被认为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
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评估和利用地热资源的方法

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评估和利用地热资源的方法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评估和利用地热资源的方法第一章:引言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评估和利用地热资源的方法成为了地热能开发的关键。
第二章:地热资源的评估2.1 地热资源的概念地热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存储的热能,主要来自于地壳和地幔的热量。
地热资源可以通过地热梯度和地温场来进行评估。
2.2 地热资源的评估方法地热资源评估是指对地下热能储量和热储体的分布、温度、厚度和热导率等参数进行估算和分析的过程。
常用的地热资源评估方法包括地热勘查、地热勘探、地热监测和地热模拟等。
2.3 地热资源评估的工具和技术地热资源评估需要借助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地热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常用的地热资源评估工具和技术包括地热热流计、地热地层测井、地热地球化学分析和地热数值模拟等。
第三章:地热资源的利用3.1 地热能的利用方式地热能可以通过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方式进行利用。
直接利用包括地热供暖、温泉利用和温室养殖等;间接利用则是指利用地热能发电。
3.2 地热能发电技术地热能发电是指利用地热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常用的地热能发电技术包括干蒸汽地热发电、闪蒸汽地热发电和二氧化碳地热发电等。
3.3 地热能的利用案例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地利用地热能进行电力供应和供热。
冰岛、菲律宾和新西兰等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能在这些地区的利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第四章: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1 地热能的可持续性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
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4.2 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为了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策略。
这包括合理开采地热能、优化利用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推动地热能政策的制定等。
地热能的利用和地下能源储存技术

地热能的利用和地下能源储存技术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的热能,在地球表面被人工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形式。
地热能的利用与地下能源储存技术是当今可持续发展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地热能的利用方式以及地下能源储存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地热能的利用方式地热能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形式。
1. 直接利用直接利用地热能是指将地热能直接应用于供暖、温泉、温室、水培、干燥等领域。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直接的利用方式。
在供暖方面,地热能可以通过地热泵系统将地下的热能转换为热水或蒸汽,提供供暖和热水供应。
在温泉领域,地下热水的温度较高,可以直接利用于温泉水疗。
而在温室、水培和干燥等领域,地热能可以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促进植物生长和产品干燥。
2. 间接利用间接利用地热能是指通过地热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源来实现利用。
常见的间接利用方式包括地热发电和地热热泵。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热资源产生电能的过程。
地热发电通常采用地热蒸汽或高温热水驱动涡轮发电机组,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
这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发电方式,对环境污染较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地热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采暖和制冷的技术。
热泵通过地下热能转换为供暖或制冷所需的热量,比如冬季将地下的热能转化为供暖所需的热量,夏季将户外的热量转化为室内的制冷效果。
地热热泵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方式。
二、地下能源储存技术地下能源储存技术是指利用地下空间来存储能量,以满足能源的供需平衡。
1. 储气库地下储气库是将气体储存在地下的设施。
通过将气体压缩注入地下储层,以达到储气的目的。
储气库通常应用于天然气的储存和调峰。
在高峰期,将多余的天然气压缩储存在地下,以便在低谷期使用。
2. 储热库地下储热库是将热能转化为储热剂,通过在地下储藏热能以满足供热需求。
通过利用电力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将储热剂加热,并将其储存在地下储层中。
在供热需求高峰期,释放储存的热能,以满足供暖或制热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汽田模型
5.地热水和天然蒸汽杂质 5.地热水和天然蒸汽杂质
►通常热水中合有较多的硫酸和铵、铁、铝等硫酸盐;有时
还有盐酸、硅酸、偏硼酸等。
►在地热水和蒸汽中的气体成分,则有二氧化碳、硫化氢、
甲烷、氨、氮、氢、乙烷等;
►在有的热水中还台有二氧化琉、盐酸气等。 ►除此之外,无论热水或蒸汽,都还常常挟带有泥砂等固体
(3)地热行医 地热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诱人的前景。目前热矿水就被视为 一种宝贵的资源,世界各国都很珍惜。由于地热水从很深的地下 提取到地面,除温度较高外,常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元素,从而 使它具有一定的医疗效果。如合碳酸的矿泉水供饮用,可调节胃 酸、平衡人体酸碱度;含铁矿泉水饮用后,可治疗缺铁贫血症; 氢泉、硫水氢泉洗浴可治疗神经衰弱和关节炎、皮肤病等。 由 于温泉的医疗作用及伴随温泉出现的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使 温泉常常成为旅游胜地,吸引大批疗养者和旅游者。在日本就有 1500多个温泉疗养院,每年吸引1亿人到这些疗养院休养。我国 利用地热治疗疾病的历史悠久,含有各种矿物元素的温泉众多, 因此充分发挥地热的医疗作用,发展温泉疗养行业是大有可为的。
海底扩张、地幔对流、 海底扩张、地幔对流、板块俯冲
地幔对流与板块运动
地热资源形成的要素及形式 形成地热资源有热储层、热储体盖层、热流体通道和热源 4个要素。 地热资源在地下热储中的形式:蒸汽型、热水型、地压型、 干热岩型资源和岩浆型资源等几类。 目前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主要是地热蒸汽和地热水两大 类资源,人类对这两类资源已有较多的应用;干热岩和地压 两大类资源尚处于试验阶段,开发利用很少。不过,仅仅是 蒸汽型和热水型资源所包括的热能,其储量也是极为可观的。 仅按目前可供开采的地下3km范围内的地热资源来计算,就 相当于2.9×1012 吨煤炭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②热水型资源 热水型资源是指地下热储中以水为主的对流水热系统,它包 括喷出地面时呈现的热水以及水汽混合的湿蒸汽。 这类资源分布广、储量丰富,根据其温度可分为高温 (>150℃)、中温(90—150℃)和低温(90 ℃以下)。 ③地压型资源 地压型资源是一种目前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的、但可能是 一种十分重要的地热资源。它以高压水的形式储存于地表以下 2—3Km的深部沉积盆地中,并被不透水的盖层所封闭,形成 长1000km、宽数百千米的巨大热水体。地压水除了高压、高 温的特点外,还溶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如甲烷等)。所以,地 压型资源中的能量,实际上是由机械能(压力)、热能(温度)和 化学能(天然气)3个部分组成的。
7.地热资源温度分级 7.地热资源温度分级 地热能的利用可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而对于不 同温度的地热流体可能利用的范围如下: ► 200~400℃直接发电及综合利用; ► 150~200℃双循环发电,制冷,工业干燥,工业热加工; ► 100~150℃双循环发电,供暖,制冷,工业干燥,脱水加 工,回收盐类,罐头食品; ► 50~100℃供暖,温室,家庭用热水,工业干燥; ► 20~50℃沐浴,水产养殖,饲养牲畜,土壤加温,脱水加 工。
3.地下热水形成 一般可分为深循环型和特殊热源型两种形成类型. ►深循环型:一边冷水下降,一边热水上升,这就构成地下 热水的循环运动。深循环型地下热水的形成、运动和储存,与 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特殊热源型:数十亿年来地壳岩层一直在经历着断裂、挤 压、折曲及破碎等变化。每当岩层破裂时,地球深部的岩浆就 会通过裂缝向地表涌来。如果涌出地表,即成为火山爆发;如 果停驻在地表下一定的深度,则成为岩浆侵入体。
深循环型
特殊热源型
4.地热田类型 地热田分为热水田和蒸汽田两大类型。 ►热水田:这种地热田开采出的介质主要是液态水,温度在 60—120℃之间,多属于深循环型热水,但有时也可能是特 殊热源型热水。热水田是地热田中一种较普遍的类型,既可 直接用于供暖和工农业生产,也可用于减压扩容法地热发电 系统。 ►蒸汽田:当储水层的上方有一透水性很差的覆盖岩层时, 由于覆盖层的隔水、隔热作用,覆盖层下面的储水层在长期 受热的条件下,就成为聚集大量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 和热水的热储,即构成为蒸汽田。蒸汽田还可以按井口喷出 介质的状态分为干蒸汽田和湿蒸汽田。蒸汽田特别适合于发 电,是十分有开采价值的地热田。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地热能 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 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摄氏7000度,而在80至100公英里的深 度处,温度会降至摄氏650度至1200度。透过地下水的流动 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 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 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 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并抽水 回 灌 系 统
地 热 潜 水 泵
地热换热站机房
(2)地热务农 ) 地热在农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如利用温度适宜的地热水 灌溉农田,可使农作物早熟增产;利用地热水养鱼,在28℃水温 下可加速鱼的育肥,提高鱼的出产率;利用地热建造温室,育秧、 种菜和养花;利用地热给沼气池加温,提高沼气的产量 等。 将 地热能直接用于农业在我国日益广泛,北京、天津、西藏和云南 等地都建有面积大小不等的地热温室。各地还利用地热大力发展 养殖业,如培养菌种、养殖非洲鲫鱼、鳗鱼、罗非鱼、罗氏沼虾 等。
二、地热资源 1.地热资源定义 地热资源指在当前技术经济和地质环境条件下,地壳内能够 地热资源指 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中的热能量和热流体中的热能量 及其有用的伴生成分。 目前地热资源勘探的深度可达地表以下5000m,其中2000m内 为经济型地热资源,2000—5000m为亚经济型地热资源。 2、地热资源类型介绍 ①蒸汽型资源 蒸汽型资源是指地下热储中以蒸汽为主的对流水热系统,它 以产生温度较高的过热蒸汽为主,掺杂有少量其他气体,所含 水分很少或没有。这种干蒸汽可以直接进入汽轮机,对汽轮机 腐蚀较轻,能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但这类构造需要独特的地 质条件,因而资源少、地区局限性大。
温度为20℃或低于20℃的热液源也可以被当作 一种热 源来使用。目前,地热能直接利用节约能源,其经济技术效益
良好,推广应用十分迅速。
1.地热能直接利用 1.地热能直接利用
(1)地热供暖 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供热水。这种利用利用方式 简单、经济性好,特别是位于高寒的地区。目前,我国利用地热 供暖和供热水发展非常迅速,在京津地区已成为地热利用中最普 遍的方式。 在国外,如冰岛地热供暖开发利用得最好。冰岛于1928年在 首都雷克雅未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热供热系统,现今这一供 热系统已发展得非常完善,每小时可从地下抽取 7740吨80℃的 热水,供全市11万居民使用。由于没有高耸的烟囱,冰岛首都已 被誉为“世界上最清洁无烟的城市”。 地热直接利用
第四章 地热能利用及技术
一、地热及地热能
地热来源于地球内部,是地球内部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热核 地热 反应产生的。 关于地球的起源问题,目前有许多不同的假说,因此,关于 地热的来源问题,也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是,这些解释都一 致承认,地球物质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是地热的主要 来源。即地热 放射性元素有铀238、铀235等,这些放射性 元素的衰变是原子核能的释放过程。 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无需外力的作用,就能自发地放出电 子、氦核和光子等高速粒子并形成射线。在地球内部,这些粒 子和射线的动能和辐射能,在同地球物质的碰撞过程中便转变 成了热能。
②中国地热资源分布。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 我国大多数省(区)都有为数不同的地热露头,地热点分 布比较多的有:云南(345处),西藏(342)处,河北(320 处),四川(295处),广东(229处)等省区。我国地热资源 大部分属于中低温热水,80℃以上的地热点只有600多处。西藏 羊八井地热田闻名世界,它在海拔4200米高处,两侧是5000~ 6000米的高山雪岭。谷地平坦,热水沼泽星罗棋布,热汽喷口 爆炸遍地可见,许多温泉、热泉和沸泉连成一片。最引人瞩目 的是热水湖,湖面7300多平方米,最深处达16米,水温常常在 46~57℃。中国地热资源的分类(按地热资源成因): 中国地热资源的分类(按地热资源成因): ►现代火火山型:在台湾和云南 现代火火山型:在台湾和云南 ►岩浆型:在西藏 岩浆型:在西藏 ►断裂型:如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以及福建、广东等地。 断裂型:如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以及福建、广东等地。 ►断陷、凹陷盆地型:如华北盆地、松辽盆地、江汉盆地等。 断陷、凹陷盆地型:如华北盆地、松辽盆地、江汉盆地等。
异物。
►地热水和天然蒸汽中的各种杂质,都会对地热利用产生影
响.
6.地热资源分布 6.地热资源分布 ①世界地热资源分布。根据板块学说,在各大板块的交接 世界地热资源分布。 处形成了有丰富地热资源的地热带。从世界范围来说,主要有 如下4个地热带: ►环太平详地热带; ►大西洋洋中脊型地热带; ►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型地热带;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缝合线型地热带;
高温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的台湾省,地 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的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温泉 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多数属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福建、 广东、湖南、湖北、山东、辽宁等省。中国400万km2的沉积盆 地的地热资源也比较丰富,但差别十分明显,除青藏高原外, 总的来说盆地的地温梯度是由东向西逐渐变小。地处东部的松 辽平原、华北盆地和下辽河盆地等地温梯度较高,一般为2.56℃/hm;位于中部的四川盆地一般为1.7-2.5℃/hm;位于西部 的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仅为1.5-2℃/hm。目前中国已发现 的水温在25℃以上的热水点(包括温泉、钻孔及矿坑热水)约 4000余处,分布广泛。温泉出露最多的西藏、云南、台湾、广 东和福建,温泉数约占全国温泉总数的1/2以上;其次是辽宁、 山东、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每省温泉数都在50处以 上。
④干热岩型资源 干热岩型资源是比上述各种资源规模更为巨大的地热资源。 它是指地下普遍存在的没有水或蒸汽的热岩石。从现阶段来说, 干热岩型资源专指埋深较浅、温度较高的有开发经济价值的热 岩石。提取干热岩中的热量,需要有特殊的办法,技术难度大。 ⑤岩浆型资源 岩浆型资源是指蕴藏在熔融状和半熔融状岩浆中的巨大能量, 它的温度高达600—1500℃左右。在一些多火山地区,这类资源 可以在地表以下较浅的地层中找到,但多数则是埋在目前钻探 还比较困难的地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