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考试-油藏和渗流概论
博士2002年入学试题

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高等渗流力学适用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1、 已知一流场的复势为:z z F 1)( 推导该流场的等势线和流线方程,并画出渗流场示意图。
(15分)2、 推导两分支裂缝井的等势线和流线方程以及产量计算公式。
(15分)3、 写出一维理想扩散渗流微分方程式,并说明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10分)4、 用保角变换方法推导圆形供给边界地层偏心井产量计算公式。
(10分)5、一维无限大排油坑道(水平、均质、等厚地层),以定压Pw 生产,设原始地层压力为Pi ,导压系数为χ,排油坑道渗流面积为A :(1)建立渗流微分方程;(2)推导地层压力分布公式;(3)画出地层压力分布变化曲线。
(20分)6、一维油水两相渗流,当考虑重力和毛管力时,(1) 建立渗流微分方程;(2) 推导任一过水断面含水率计算公式;(3) 说明计算含水率的方法和步骤。
(15分)7、推导水平均质地层,单相刚性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式。
∂∂∂∂∂∂2 22222P xPyPz++=(15分)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高等渗流力学适用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1、已知一流场的复势为:z z F 1)( 推导该流场的等势线和流线方程,并画出渗流场示意图。
(15分)2、写出“双孔单渗”单相流的基本渗流微分方程式,并说明方程中各项的物义。
(10分)3、写出杜哈美积分公式的两种形式。
(10分)4、推导三分支裂缝井的等势线和流线方程以及产量计算公式。
(10分)5、一维无限大水平、均质、等厚地层平面径向流,以定产Q 生产,设原始地层压力为Pi ,导压系数为χ:(1)建立渗流微分方程;(2)推导地层压力分布公式;(3)画出地层压力分布变化曲线。
(20分)6、一维油水两相渗流,当考虑重力和毛管力时,(1) 建立渗流微分方程;(2) 推导任一过水断面含水率计算公式;(3) 说明计算含水率的方法和步骤。
(20分)7、推导一维水驱油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学2004-2009博士入学专业考试试题资料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入学专业考试试题石油地质学(2004年)一、名词解释(3*10)1、沥青垫:油气藏中沥青质含量相当富集的含油储层带。
2、溢出点;指流体充满圈闭后,开始溢出的位置点,称为圈闭的溢出点。
3、坡折带;地形坡度发生突变地带。
一般可分为构造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古地貌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
(受陡坡带及其坡折和坡脚明显控制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活跃地带)4、旋光性:凡具有能够使偏光面发生旋转的特性,称为旋光性。
5、块状油气藏;指一种储油岩体内没被非渗透岩层间隔,仅顶部为非渗透岩层所覆盖,下部全为底水承托,不受岩层层面控制的呈块体形状的油气藏。
6、关键时刻;是指生烃灶大量生烃与油气在主要圈闭中发生大规模聚集的时间。
7、充满度;含油高度与闭合高度的比值。
8、相对渗透率;如果岩石空隙只有一种流体(单相)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反映的渗透率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在有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有效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绝对渗透率。
9、基底胶结;是碎屑岩胶结类型之一。
碎屑颗粒彼此不相接触呈漂浮或游离状分散在填隙物内,这种结构表明碎屑颗粒与基质是同时沉积的。
若以杂基填隙物为主,它通常是高密度流(例如浊流、泥石流)的快速堆积的产物。
它又称杂基支撑。
若以化学沉淀填隙物为主,则是同生期、成岩早期的产物。
10、欠压实作用和欠压实带欠压实作用泥质岩石在压实过程中由于压实流体排出受阻或来不及排出,孔隙体积不能随上覆负荷增加而减少,导致孔隙流体承受了部分上覆沉积负荷,出现孔隙流体压力高于其相应的静水压力的现象称为欠压实现象。
二、隐蔽油气藏和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异同(20)隐藏油气藏:以岩性、地层油气藏和裂缝油气藏为主的,一般技术手段难以发现的油气藏。
(李丕龙,2006)岩性地层油气藏:主要是指沉积、成岩、构造与火山等作用而造成的地层削截、超覆、相变,使储集体在纵、横向上发生变化,并在三度空间形成圈闭和聚集油气而形成的油气藏。
油藏物理考试题及答案

油藏物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藏中,孔隙度是指:A. 岩石体积中孔隙所占的百分比B. 岩石体积中固体所占的百分比C. 岩石体积中液体所占的百分比D. 岩石体积中气体所占的百分比答案:A2. 油藏中,渗透率是指:A. 岩石对流体的阻力B. 岩石对流体的透水能力C. 岩石对流体的吸附能力D. 岩石对流体的溶解能力答案:B3. 油藏中,流体的粘度是指:A. 流体的密度B. 流体的流动性C. 流体的压缩性D. 流体的膨胀性答案:B4. 在油藏工程中,储层压力通常指的是:A. 地层压力B. 井口压力C. 油层压力D. 地面压力答案:A5. 油藏模拟中,流体的相态变化通常不包括:A. 油水分离B. 气液分离C. 油水混合D. 气液混合答案:D6. 油藏开发中,提高采收率的措施不包括:A. 注水B. 注气C. 增加油井数量D. 减少油井数量答案:D7. 油藏中,水驱油效率主要受以下哪个因素影响:A. 油藏温度B. 油藏压力C. 岩石的孔隙度D. 油藏的渗透率答案:D8. 油藏中,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通常包括:A. 孔隙和裂缝B. 孔隙和颗粒C. 裂缝和颗粒D. 孔隙、裂缝和颗粒答案:D9. 油藏中,流体的相对渗透率是指:A. 流体在岩石中的渗透率B. 流体在岩石中的流动速度C. 流体在岩石中流动的阻力D. 流体在岩石中流动的效率答案:A10. 油藏开发中,油水界面的移动速度主要受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 油藏的孔隙度B. 油藏的渗透率C. 油藏的压力梯度D. 油藏的温度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油藏中的流体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油、水、气2. 油藏的储层特性主要包括孔隙度、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渗透率、孔隙结构3.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_______是影响油藏采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答案:流体的粘度4. 油藏模拟中,_______是模拟油藏开发过程中流体流动的重要参数。
油藏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

油藏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藏中流体的流动属于哪种类型的流动?A. 层流B. 湍流C. 非牛顿流动D. 牛顿流动答案:D2. 油藏压力下降会导致哪种现象?A. 油藏体积增大B. 油藏体积减小C. 油藏温度升高D. 油藏温度降低答案:A3. 油藏工程中,储层渗透率的单位是?A. mDB. psiC. m³D. m/s答案:A4. 油藏模拟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必须输入的?A. 储层厚度B. 储层压力C. 储层温度D. 储层深度答案:D5. 油藏中的水驱油效率主要取决于?A. 油藏压力B. 储层渗透率C. 油水界面张力D. 油藏温度答案:C6. 油藏中的气顶对油藏开发有什么影响?A. 提高油藏压力B. 降低油藏压力C. 增加油藏体积D. 减少油藏体积答案:A7. 油藏中水驱油过程中,水的注入方式有哪几种?A. 水平注入B. 垂直注入C. 混合注入D. 以上都是答案:D8. 油藏工程中,储层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Sw = (Vw / Vp) * 100%B. Sw = (Vp / Vw) * 100%C. Sw = (Vw / Vt) * 100%D. Sw = (Vt / Vw) * 100%答案:C9. 油藏中,油水界面的移动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A. 油藏压力B. 储层渗透率C. 油水界面张力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油藏工程中,储层有效厚度的确定依据是什么?A. 储层总厚度B. 储层渗透率C. 储层孔隙度D. 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油藏工程中,影响油藏采收率的因素包括?A. 储层渗透率B. 储层孔隙度C. 油藏压力D. 油藏温度E. 油水界面张力答案:A, B, C, E2. 油藏模拟中,以下哪些参数是必须输入的?A. 储层厚度B. 储层压力C. 储层温度D. 储层深度E. 储层渗透率答案:A, B, E3. 油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油藏的储集能力?A. 储层孔隙度B. 储层渗透率C. 储层厚度D. 储层深度E. 储层岩石类型答案:A, B, C, E4. 油藏工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油藏的流动特性?A. 储层渗透率B. 储层孔隙度C. 油藏压力D. 油藏温度E. 油水界面张力答案:A, C, D, E5. 油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油藏的开发策略?A. 储层渗透率B. 储层孔隙度C. 油藏压力D. 油藏温度E. 油水界面张力答案:A, B, C, 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油藏工程中储层渗透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油藏流体的渗流规律

k1 A pe p1 Q1 L1
k 2 A p1 p w Q2 L2
因 Q1=Q2=Q
pe p w Q L1 L2 ( ) A k1 k 2
第二节 单相不可压缩流体的稳定渗流 压力分布: 在0<x<L1期间:
Q p pe x pe k1 A
pe p w Re Rw ( pe Re ln r )rdr ln Rw
Re
p
2 Re Rw
2 2
第二节 单相不可压缩流体的稳定渗流 代入上下限,不计Rw2项,则
pe p w p pe Re 2 ln Rw
如代入
pe p w r p pw ln Re Rw ln Rw
第二节 单相不可压缩流体的稳定渗流
3、单向液体稳定渗流的渗流速度和压力公式 因
将 Q Bkh( pe p w ) L
Q v A
代入的渗流速度为:
k pe p w v L
对压力式求导得压力梯度公式为:
pe p w dp dx L
第二节 单相不可压缩流体的稳定渗流 4、液体质点的运移规律 dx v
第二章 油藏流体的渗流规律
三、渗流力学的发展(地下渗流)
1、古典渗流力学: 动因:开发利用地下水; 代表:法国水利工程师达西(Darcy); 定律:达西定律(Darcy’s Law,1856)。 2、近代渗流力学:
动因:开发油气;
主要理论:单相、两相、三相渗流;一维、二维、三维渗流; 求解方法:常规解析法。
dt
dt
v
dx
A
Q
dx
液体从供给边缘移动到x处所需时间t为:
《低渗透油藏纳微米聚合物驱油实验和渗流机理研究》

《低渗透油藏纳微米聚合物驱油实验和渗流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低渗透油藏的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采收率低、渗流性能差等。
为了提高采收率,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驱油技术和渗流机理。
其中,纳微米聚合物驱油技术因其独特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探讨了纳微米聚合物在低渗透油藏中的驱油效果及渗流机理。
二、纳微米聚合物驱油实验1. 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所使用的纳微米聚合物由本实验室合成,并采用低渗透油藏的岩心样品进行实验。
实验设备包括高压驱油装置、显微镜、粒度分析仪等。
2. 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采用岩心样品在高压驱油装置中进行,分别对比了无聚合物和加入纳微米聚合物的驱油效果。
在相同条件下,观察岩心样品的采收率、渗流速度等指标的变化。
同时,利用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对聚合物在岩心孔隙中的分布和渗流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纳微米聚合物后,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相同条件下,加入聚合物的岩心样品采收率提高了约20%。
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纳微米聚合物在岩心孔隙中分布均匀,有效改善了渗流性能。
粒度分析结果显示,聚合物分子能够更好地适应低渗透油藏的孔隙结构,从而提高采收率。
三、渗流机理研究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发现纳微米聚合物驱油的渗流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纳微米聚合物具有较小的分子尺寸,能够更好地适应低渗透油藏的孔隙结构,有效降低流体在孔隙中的流动阻力。
2. 聚合物分子带有电荷,与岩石表面发生静电作用,增强了岩石表面的润湿性,有利于油滴的附着和移动。
3. 聚合物分子在孔隙中形成网络结构,增大了孔隙间的流体交换速率和储集能力,进一步提高了采收率。
四、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纳微米聚合物在低渗透油藏中的驱油效果及渗流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纳微米聚合物能够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改善渗流性能。
第二章 油藏流体的渗流规律

定渗流称为非定常渗流。
一、单向渗流
模型如图2-12,是一个水平、均质、等 厚的带状地层模型,长度为L、宽度为B、厚 度为h,除两端敞露外,其余几个面均为不渗 透边界。敞露的一端是供给边缘(压力为 Pe),另一端相当于排液坑道(压力为 Pw)。 渗流条件为:服从达西定律、稳定渗流、 流体不可压缩。
下面用积分方法来确定单向渗流时流量公式、压力分布规律。
程中,由于泥浆浸泡或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增产,采用压裂、酸
化等措施,使井底附近油层性质发生变化。这些井底结构和井 底附近地区油层性质发生变化的井称为水动力学不完善井。实 际油井绝大多数都是不完善井。
不完善井的井底结构类型很多,但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l)打开程度不完善 油井没有钻开油层的全部厚度,但是裸眼完成的。这种井底结构多 见于有底水而岩石坚硬的地层中。 (2)打开性质不完善 油层全部被钻穿,但油井是射孔或贯眼完成的,这种井是我国油田 上最常见的。 (3)双重不完善 油井既没有钻穿油层的全部厚度,而且又是射孔或贯眼完成的。
力系数s来表示: rwr=rwe-s 当s值是正值,即渗流阻力增加时, rwr < rw ;反之,当s值是负值时, 渗流阻力减小, rwr > rw .
第二章
油藏流体的渗流规律
第一节 油藏流体渗流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单相不可压缩液体的稳定渗流
第三节 油气渗流的数学模型
第四节 井间干扰和边界影响 第五节 微可压缩液体的平面径向不稳定渗流 第六节 油水两相渗流理论
流体在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是不同的,本章
只讨论流体在单重孔隙介质中的渗流规律。
第二章
油藏流体的渗流规律
第一节 油藏流体渗流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单相不可压缩液体的稳定渗流
密卷!!《油藏工程》期末考试卷1答案.docx

成都理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油藏工程》考试试卷1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计15分)1.采油速度:年产油址与地质储量之比,V=2。
3分N2.注水方式:注水开发,含油面积内注水井和油井之间几何关系。
3分3.开发层系:指用一套并网来开发一个以主力油层为主的地底特征相近的油层如合。
3分4.递减率:电位时间内产δt的变化率, ” = 一1丝.(或者:α =-坐∙,)3分df Q (IN p5.水油比:井口的产水JS与产油Ift之比. 3分二、填充题(25分,每空1分)1.根据阿普斯公式,油井产量递减曲线的类型可由递减指数n来划分.n=O.2 为双曲暨递减,n=0为改型递减:n值越大,产量递减越_幔,用指数递减预测的采收率比调和递减预测的采收率哽小(或低)•2.油田开发是采用布井(或钻井)、,生产压差,补充能址,.增产措施四种手段打破底始平衡状态,控制地下流体渗流,而建立起新的平衡条件卜连续生产原油的过程。
3.储层非均质又称“三大矛盾”,是指平面、层间一、层内。
U间倒灌、单U突进、水锥等开发现象是一/间一非均质的主理衣现,舌进是」非均质的主要表现。
4.请填下图含水率曲线坐标上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名称,A一含水率为I, B是前缘含水率,C是平衡含水饱和度,D是前缘含水饱和含,E是平均含水饱和度。
5.水压聊动油藏中地层压力卜降快慢,主要取决于(I)采油速度(成果油强度),(2)边底水补给(或边底水能地),(3)油藏渗流条件(或储层物性16.影响面积注水的面枳波及系数的主要因索有无曲纲注入倍数,注水方式(或并网方式),潦度比07.面积注水方式中的七点注水井网注采井数比2:1。
三、判断题(20分,每小题I分、请在正确的后面括号里打J ,错误的后面括号里打X)I.层系划分问题是针对油臧开发后期严重水淹问题提出的。
(× )2.面积注水这种注水方式是一种强化注水,尤其不适合非均质油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渗流题
1.非等温、非牛顿、变形介质、各向异性达西公式(28)热传导
液体能量方程
2.溶质对流扩散方程推导及求解(14)
3.模型(18)
求解
P分布
Q=Q(t)时
4.线源求解Q=?(20)
流线
等势线
5.双重介质、裂缝守恒方程推导(20)
图形为第3题旁边的)
2004年油藏工程
μ的物理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影响的。
1.
o
2.气体产能试井,非达西渗流下产能公式及租流量推导
3.推导(1)产能公式SI 下
(2)附加压降表达式及意义
4.EOR主要方法原理及适用条件
0,p>pb 物质平衡方程推导
5.m=
右上角那个是R,那个a写的不是很清楚,还有点像μ
这个图是再第4题和第5题旁边的
油藏:1.相图解释 秦同洛
2.试井分类及作用
3.数模建模
4.写出考虑重力、毛管力的达西公式
5.选作 低渗油田对策
渗流:1.推导双孔介质油水两相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2.给定点源解,求线源解
3.非等温渗流
油藏工程 渗流力学各五道大题
1.B -L 方程
2.黑油模型推导
3.底水油藏产量、压力公式
4.底水锥进 稳定性导数 c p ∆
5.叠加原理
6.杜哈美原理
7.张量非均质
8.双重介质
9.相渗曲线
10.非等温能量守恒方程
11.数值模拟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石大北京
(1) 保角变换 求偏心井 (2) 裂缝 分支井流线等势线
(3) 弹性不稳定渗流建模、单向流、径向流 (4) B -L 驱油理论 (5)
Laplace 方程推导
(6) 复势
Z
1
、Z Z 1+、a z a z Ln -+等势线
(7) 概念 扩散吸附方程
压力波传播方式 双重介质数学模型
试井分析原理及方法应用 (8) 直井 水平井等势线、流线
2002年油藏工程 请任选5题
1. 写出多相达西定律表达式(考虑重力,毛管力),并说明式中各项的含义,写出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4个端点值(or S 、
wr S 、rw K 、ro K )的物理意义,写出油水两相分流表达式
2. 给出油藏开发过程中天然/人工驱动主要类型及驱油原理
3. 给出油气采收率主要确定方法及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4. 简述何类油田开发需要进行开发层系划分,层系划分的意义和主要原则
5. 简述油藏数值模拟原理,给出油气水三相黑油模型基本方程系统及其主要数值求解方法
6. 简述主要试井类型及其适用性;试井可获取的主要信息,写出压力恢复试井Horner 方程及其用途
7. 简述油田开发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开发原则
8.给出Arps方程及其相应的三种递减规律,简述判断递减类型的常用方法
9.油田开发调整包括哪些方面,简述主要调整原则及做法
10.简述主要强化采油提高采收率方法(化学驱,热力采油,注气驱等的驱油机理及适用条件)
11.简述主要采油工艺措施及其作用原理
12.简述影响油气井产量的主要工艺因素
2001年油藏工程
1.天然驱动与人工驱动有哪些
2.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3.数模步骤目的内容
4.开发原则和开发方案的内容是什么
5.两相驱替的分流公式,前推推进速度推导
6.底水锥进的影响因素和措施,推导底水锥进的临界产量速度
7.用霍纳公式推导可求出地层参数有哪些
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2005年考题
1 渗流力学
(1)单相达西定律,高速与低速非达西渗流及其相应公式
(2)杜哈梅原理
(3)以断层附近一口生产井为例,应用镜像反映和叠加原理,计算产量,并说明两个原理
(4)推导平面径向流产量方程
(5)气体渗流理论:连续性方程,平面径向稳定流产量公式
(6)推导油水两相流连续性方程
2 油藏工程
(1)油藏润湿性物理意义,分类,评价方法,以及对油水运动影响
(2)水相分流量方程,Pc 对水湿油藏水相分流量的影响
(3)D 定义,推导双曲与指数递减模式方程
(4)试井类型及其适用性,获取的信息,Horner Equation及其用途
(5)影响采收率R 因素,确定R方法,EOR 方法及机理,包括各种调整方法,以提高油
田的水驱效率。
2006考博渗流力学试题
1 解释单相渗流的达西定律,两相渗流的贾敏现象。
2 利用微分法,退到单相渗流的质量守恒方程。
3 推导等产量一源一汇的井产量表达式。
4
5 推导单相稳定平面径向渗流的压力公式。
6 推导双重介质的连续性方程,区别双重介质渗流与双渗介质渗流。
7 解释杜哈美原理,镜像原理,叠加原理。
8 推导线性渗流,气体平面径向流,产能公式和压力表达式。
化学驱提高石油采收率
1.名词解释
2.判断题
3.填空题
4.回答题(共4道)
相平衡影响因素
SAP机理、应用条件
微乳状液Vs 乳状液
聚合物Flooy-Hugins公式
2007年考博油藏和渗流试题(回忆)
1、你心目中的好油藏应具备什么特征?
2、关于翁氏预测模型的简单推导与计算
3、什么是注水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4、滚动勘探与开发
5、弹性不稳定渗流模型的推导
6、有关镜像反映的推导
7、等产量一源一汇的有关计算
8、关于线速度和流速度的计算
9、复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