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学科德国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德国PPT课件

、区域地理-德国PPT课件

1. 鼓励农地合并经营。早在1955年,德国政府就制定《农业法》,允 许土地自由买卖和出租,使原本规模很小、没有生命力的小农场转变为 拥有10-20hm2或规模更大的“附有生命力的农场”。
2.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称为德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3. 积极实施农业支持政策。德国作为欧盟的主要成员国,农业和农村 发展政策符合欧盟共同工业政策框架。 4. 重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德国是世界合作社发祥地。 5. 提倡“以人为本”的村镇发展战略。德国政府实施的《土地整治 法》,明确了相关村镇规划,规划自然保护区,改善农民生活和生态环 境。 6.推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随着德国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变化,政府 制定了适合农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和护理保险、养老保险 和事故保险等方面。
一、地理位置
(1)相对位置
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 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 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是欧洲中部邻国最多 的国家。 (2)绝对位置
德国中心位置为北纬51度09分54.63秒,西经10度27分 14.64秒。
二、地形地貌
9.纽伦堡 德国东南部城市。佩格尼茨河(Pegnitz)流贯 市区。人口47.64万(1983)。1050年见于记载。扼东部山 地出口,曾建有城堡。十五、十六世纪时商业和文化已很发 达。十九世纪成为拜恩州重要工业城市。铁路枢纽。河港。 莱茵—美因—多瑙运河自城西流经。工业以冶金、电机、机 车、精密和光学仪器等制造业为主,玩具制造和啤酒酿造业 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遭破坏。1945年11月20日到 1946年10月1日,由美、苏、英、法四国组成的纽伦堡法庭, 曾在此对法西斯德国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件--欧洲西部和德国1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件--欧洲西部和德国1
第4页,共150页。
一、自然环境
1.位置
60°N
北 冰洋
纬度位置:北温带为主,
35ºN-60ºN,10ºW-20ºE

海陆位置:北接北冰洋,
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西

欧 洲 西 部
35°N

第5页,共150页。
中 海
一、自然环境
2.范围: 北欧、西欧
中欧、南欧
(1)北欧:挪威、瑞典、芬 兰、冰岛、丹麦5国。
(2)西欧:英国、爱尔兰、法 国、比利时、荷兰、卢森 堡6国
(3)中欧:德国、波兰、捷克、(4)南欧: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四个 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袖珍国家-安道尔、摩纳哥、圣马利诺、梵蒂 瑞士、列支敦士登等8个国家。冈,巴尔干半岛的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阿尔巴尼亚等10国,地中海中的岛国-马耳他 总共18个国家。
区。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阿尔卑斯褶皱山系向东、南、 西三面延伸。向东延伸的又分出两支。向东北分出的一支, 就是喀尔巴阡山脉和巴尔干山脉,呈弧形婉蜒于中欧南部和 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向东南分出的一支,是巴尔干半岛西部 的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向南入海成为希腊南部和爱琴海 中的岛屿。向南延伸的一支,是构成亚平宁半岛骨干的亚平 宁山脉。这支山脉向西经西西里岛进入非洲西北部,形成阿 特拉斯山脉,然后向北由直布罗陀海峡转入伊比利亚半岛东 南部。直布罗陀海峡就是由这支山系断裂陷落而成的。向西 延伸的一支为比利牛斯山脉,耸立在伊比利亚半岛北部。
欧洲西部
第1页,共150页。
【学习目标】
1.欧洲西部以平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2.海洋性显著的气候。
3.欧洲的工农业发展、人口、居民特征。 4.德国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

高中区域地理德国

高中区域地理德国
与波兰
德国与波兰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两国在能源、交通、环保等领域 有着重要的合作项目。
与捷克
德国与捷克在工业、科技、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两国关系 友好且互利共赢。
国际形象及外交政策
国际形象
德国在国际上以其严谨、守信、创新 等品质著称,其国际形象良好。
外交政策
德国奉行和平、友好、合作的对外政 策,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推动多边主 义和自由贸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 出贡献。
VS
创新成果展示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德国在科技 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在人工智 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 列突破性进展。同时,德国还积极推动产 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 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谢谢聆 听
德国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
02
行政区划体系及特点
01
联邦制国家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由16个州组成,各州拥有较大自治 权。
02
州行政划分
各州按照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因素进行划分,数量相对 稳定。
03
行政区划特点
德国行政区划体系相对稳定,各州之间界限清晰,有利 于地方自治和区域协调发展。
人口分布与城市群发展
04 德国人文地理特征
历史文化遗产及旅游景点
古堡和宫殿
德国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古堡和 宫殿,如柏林的布兰登堡门、慕
尼黑的英格尔施塔特等。
古城墙和古堡垒
德国历史上曾修建了大量古城墙 和古堡垒,如科隆大教堂、海德
堡城堡等。
博物馆和艺术馆
德国拥有众多博物馆和艺术馆, 如柏林博物馆岛、法兰克福的现
代艺术博物馆等。
移民政策及多元文化融合
移民政策
德国政府实行开放移民政策,吸引来 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为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活力。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德国重点知识归纳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德国重点知识归纳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德国重点知识归纳德国1. 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2. 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3. 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4. 柏林、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最大工业区)5. 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6. 欧洲西部人口大国(8245万),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位置和地形1. 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欧洲南北向与东西向铁路都经过德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2. 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3. 德国北部以平原为主,为什么该地农业不发达,人口较为稀少?北德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季阴冷夏季凉爽、热量不足;地势低平,土壤较贫瘠,故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

由于气候条件较差,人口也较稀。

4. 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日照时间长,河谷地区土壤肥沃,盛产葡萄、烟草、啤酒花和水果,河谷两侧的山地则为森林和高山牧场。

5. 气候:自西向东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

河流1. 主要河流:多瑙河(向东流入黑海)、莱茵河(由北入北海)、易北河(向北入北海)。

莱茵河与多瑙河之间的“美因-多瑙运河”,以及北部的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即基尔运河)是重要的国际性航运捷径。

2. 莱茵河的航运价值(1)自然原因:莱茵河全年水量丰富,水流平稳,含沙量小,无冰期。

这是因为莱茵河流经地区大部分为欧洲中部和西部平原,地势低平水流平稳,地处温带海洋胜气候区,气温变化幅度小,降水较多,流量大,全年可通航。

(2)经济原因:莱茵河干支流流经国家较多,且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航运需求量大,河口处有世界著名港口鹿特丹,又与多瑙河等河流有运河相通,这为提高航运价值提供了有利条件莱茵河沿岸的一些工业城市经过综合整治,加强了对莱茵河的环境保护,莱茵河己经从过去的“资源开发阶段”发展到现在的“休闲与审美时代”。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德国 (共23张PPT)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德国 (共23张PPT)

15
维 苏 威 火 山
16
意大利
西北部:
传统工业区
米兰
乌迪内 蒙特别鲁那
都灵 皮亚琴察 卡尔皮
热那亚
帕尔马 萨斯索罗
摩德纳 博洛尼亚
卡拉拉
东北部和中部:马萨阿雷普佐拉托
新兴工业区
普拉托:毛纺织 皮亚察琴:自动化设备 帕尔马:食品 蒙特别鲁那:滑雪靴 卡尔皮和摩德纳:针织品 卡尔皮:木工机械 萨斯索罗:瓷砖 卡拉拉和马萨:大理石产 品 阿雷佐:珠宝
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 雄厚的科技基础 广阔的市场
业 布 南:慕尼黑(新型)
城市
柏林:首都 汉堡:最大港口城市、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 慕尼黑:电子工业中心
德国的矿产与工业分布、城市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鲁尔煤矿 法国东北部的铁矿(洛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实战演练
4.根据图文有关信息判断:法国的地势大致是 东南高、西北低 ;
德国的地势大致是
南高北低。
5.下列工业区中,在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基础上实现转型的有 A
①德国鲁尔区 ②法国加来 ③德国慕尼黑 ④法国巴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实战演练
6.法国、德国工农业结构特征分别是
位 经纬度:10°E、52°N


海陆位置
北部:北海、波罗的海
十字路口:欧陆东西与南北向铁路交汇
然 环 德境 国
地 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大地形区
北:北德平原 中:中德山地
南: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地

德国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德国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德国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德国高中地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以下是德国高中地理课程的一些关键知识点总结:#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对气候和季节的影响。

- 地图的基础知识,包括比例尺、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和方向。

-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和遥感技术。

# 自然地理- 大气、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

- 气候类型、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地质构造、板块构造理论和地震活动。

- 地形的形成过程,包括侵蚀、风化和沉积作用。

# 人文地理- 人口分布、迁移和城市化的趋势。

- 文化地理学,包括语言、宗教和民族的分布。

- 经济地理,探讨资源开发、工业布局和全球化的影响。

- 政治地理,包括国界、领土冲突和国际合作。

#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如全球变暖、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包括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平衡。

- 能源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地理技能- 数据收集和分析,包括统计图表和图形的解读。

- 研究方法和技巧,如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

-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如GPS、互联网资源和软件工具。

# 当代地理问题- 全球化对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 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如交通拥堵、住房问题和城市规划。

- 灾害地理学,研究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影响及其管理。

- 地理因素在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

# 地理教育与职业发展- 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 地理知识在职业领域的应用,如环境管理、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

- 地理专业学生的高等教育路径和职业选择。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德国高中生不仅能够掌握地理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出对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此外,这些知识点也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区域地理分析—以德国为例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分析—以德国为例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三(8)学科:地理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导学案德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以及工业知识(2)查阅德国的相关资料。

二、教学课题:区域地理分析—以德国为例三、教材分析知识与技能1.归纳总结德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3.分析德国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4.分析德国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过程与方法1.培养识图、析图的能力及在地图上搜集信息的能力。

2.搜集德国地形图中的信息,尝试把德国鲁尔区与中国辽中南地区相比较,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的方法,并能积极的表达与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德国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2.德国鲁尔区兴起的区位因素、衰落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

3.辽中南重工业区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

教学难点:1.德国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2.辽中南重工业区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

教学准备: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德国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教学之前关注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难点,确定本节课重难点。

制作本节课的导学案和课件。

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德国的资料,对德国有初步认识。

4、学生课前完成本节课的导学案。

四、教学方法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比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教学中强调对地图的掌握、对地理材料的运用与提取,经由过程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1.培养学生学会和阅读地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地理规律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区域特征的定位与掌握。

4.培养学生对地理资料的分析和提取。

五、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对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的学习。

已经掌握了区域地理的一般研究方法,学会了区域地理分析的相关技巧。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德国 (共23张PPT)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德国 (共23张PPT)

德国的矿产与工业分布、城市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鲁尔煤矿 法国东北部的铁矿(洛林)
莱茵河-鲁尔河的水源 河运及稠密的铁路 欧洲市场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相互关系
实战演练
读下图,依图中呈现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分布在甲、乙两地区的矿产
阅读下列法国与德国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法国工农业均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约点20%,农业产值约点4 %。法国气候温和湿润,平原点国土总面积的2/3,耕地面积达3350万公顷, 土壤肥活。法国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 德国经济高度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 中,工业产值约点30%,农业产值约点1%。德国耕地面积1183万公顷。德国 北部为平原,多沼泽湿地,土壤贫瘠,低温潮湿日照少;中部为山地;南部为高 原与山地。
法国事例:空中客车、家乐福超市、地铁车辆、中法互办文化年等
德国事例:大众汽车、西门了电器、磁悬浮、麦德龙超市等
实战演练
1.A表示的英法海底隧道位于英吉利 海峡最窄处的 多佛尔海峡。
2.B表示的地区为_苏__格__兰__中部,电 子工业发展迅速,被称为英国的“硅 谷”。
3.C为英国新兴石油工业基地 阿伯。丁 4.字母__E__为法国“临海型”钢铁基 地福斯,该地属__地__中__海__气候。 5.法国常规能源短缺___石__油___几乎全 靠进口,总发电量中___核__电___电占绝 大部分。
实战演练
(1)A国随气流输送出大气污染物
到波兰、捷克多的原因是 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工等重工
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燃
烧放出大量的含硫化合物;
又处在中纬西风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30
27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人文地理
2 工业·以鲁尔区为例
项目 原因
类 型
危害
内容
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经济发 展迅速,环境问题随之而来
垃圾污染 矿山开发以煤渣、矿渣堆积,占用大量土地
大气污染、 工厂排放大量废气;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污
水污染
水污染了河流
热污染
热力发电产生大量废热
化工、军工等
世界著名汽车城, 奔驰、保时捷公司的
发源地
德国最大 工业中心 和交通枢纽
德国现代工业 中心,以宇航、 飞机制造、微电子
等企业为主
人文地理
2 工业
*德国工业特点 工业高度发达,侧重于 重工业。采煤、钢铁、 机械、汽车、化工、精 密仪器和光学仪器等在 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 工业布局均衡,以中小 企业为主。
15
2020/3/30
自然地理
1 水文
*主要河流: 莱茵河 多瑙河 易北河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 西南部山地,注入黑 海。流经9个国家, 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 的河流。
16
2020/3/30
自然地理
1 水文
*主要河流: 莱茵河 多瑙河 易北河
*易北河是汇集距捷 克和波兰边境克尔科 诺谢山中许多源头小 溪而形成的。流经汉 堡,使其成为欧洲第 二大港口。
46
2020/3/30
人文地理
2 提问
小题1:在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中,为宇 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C河注入黑海,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B、A河流经德国鲁尔区,河口有港口 城市鹿特丹
C、B河流经波德平原,注入波罗的海
D、经过A河到③附近工业区运输量最 大的货物是煤炭
39
德国的高速公路网总长度 居世界第3位,而德国高速 公路部分路段并无速度限 制。
法兰克福机场(欧洲第二 大机场,仅次于伦敦,也 是货运量第一大的机场) 及慕尼黑机场并为德国最 大机场,
汉堡港为德国第一大及欧 洲第二大港口,是“德国 通向世界的门户”。
2020/3/30
人文地理
2 交通 40
*运河
位于大西洋东岸, 欧洲中部。
德国有九个邻国,是欧 洲邻国最多的国家。东 邻波兰、捷克,南接奥 地利、瑞士,西接荷兰、 比利时、卢森堡、法国, 北接丹麦。
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
4
地形特点
自然地理
2020/3/30
5
2020/3/30
自然地理
1 地形特点
*地势南高北低 *可分为三个地形区
波德平原 中德山地 巴伐利亚高原、 阿尔卑斯山区
2020/3/30
人文地理
2 生态 34
人文地理
2 生态
2020/3/30
35
农业
人文地理
2020/3/30
36
2020/3/30
人文地理
2 农业
*北部、中部:乳肉畜牧 业、麦类、甜菜、马铃薯 *南部:葡萄等水果、啤 酒花 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但机 械化程度高,重视生物技 术,以乳肉畜牧业为主。
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市场 竞争和市场需求量下降的综合结果,表现为世 界性钢铁过剩
(5)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根本原因)
2020/3/30
30
*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人文地理
2 工业·以鲁尔区为例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 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 化 (2)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3)调整工业布局,向西部、南 部拓展 (4)发展科技 (5)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人文地理
2 交通
欧洲西部内核航运发达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广,各月降水比较均匀,河流 径流量变化小 ②最低月气温大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③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平稳 ④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道不易淤积
*社会经济原因: ①河道通过运河交织成网 ②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带,区内贸易量大, 多为国际河流
1 气候特点
2020/3/30
12
自然地理
1 气候特点
为什么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于南坡? 南北坡降水量相差不大 南坡纬度低,气温高
2020/3/30
13
水文
自然地理
2020/3/30
14
2020/3/30
自然地理
1 水文
*主要河流: 莱茵河 多瑙河 易北河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 卑斯山北部,流经鲁 尔区,在鹿特丹注入 北海,是欧洲航运量 最大的河流
2020/3/30
21
概况
人文地理
பைடு நூலகம்
2020/3/30
22
*德国属发达国家
*人口总数八千多万,除俄 罗斯外,是欧洲人口最多 的国家,也是欧洲人口最 稠密的国家之一。 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首都:柏林 主要城市:汉堡、慕尼黑、 科隆、埃森、法兰克福等
*科隆大教堂、无忧宫、柏 林墙
2020/3/30
温带海洋性气候
2020/3/30
水系特征 ①由南向北注入北海 ②源于阿尔卑斯山,在 鹿特丹注入北海 ③支流众多,中上游支 流对称分布,下游呈单 边扇形 ④流经德国鲁尔区
自然地理
1 水文·以莱茵河为例 19
自然资源
自然地理
2020/3/30
20
自然地理
1 自然资源
煤和钾盐丰富,其余靠进口, 鲁尔煤田是全国最大的煤田。
2020/3/30
31
人文地理
2 提问
德国鲁尔区钢铁工业西移的主要原因() A.为获得廉价劳动力 B.为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 C.为接近消费市场 D.为接近煤炭市场
2020/3/30
32
生态
人文地理
2020/3/30
33
(1)治理污水:改造河流.在鲁 尔河上建立完整的污水净化系 统和供水系统.解决水污染的 问题。 (2)治理大气污染:建立烟囱自 动报警系统,有效控制大气污 染。 (3)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 规,加强环境管理。 (4)在总体规划中制定营造“绿 色空间”计划,进行了大规模 的植树造林。
人文地理
2 概况 23
工业
人文地理
2020/3/30
24
人文地理
2 工业
*德国经济特点 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欧洲之
首——被称为 欧洲“火车头”。 工业占绝对优势,重工业比重大,
部门齐全,原料对外依赖程度大,农 业实现机械化、电气化。
2020/3/30
25
欧洲第二大港,世 界第二大飞机制造区
鲁尔区最大工业城市, 采煤、钢铁、机械、
*进口——原料、燃料 *出口——工业制成品
2020/3/30
26
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 资源
交通 市场
区位优势
德国处于欧洲“十字路口”
煤储量大,品种多;靠近法国洛林铁 矿;莱茵河流经,还有鲁尔河、利珀 河,水资源丰富
铁路、公路密布,莱茵河纵贯南北, 水陆交通便利
处于欧洲发达区域,市场广阔
人文地理
2 工业·以鲁尔区为例
*基尔运河(北海-波罗 的海运河)
基尔运河的开通极大地 缩短了北海与波罗的海 之间的航程,比绕道厄 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减少了 370海里
44
*运河
人文地理
2 交通
*中部运河(米特尔兰运河)沟通了莱茵河和易北河
从德国莱茵河东的多特蒙德-埃姆运河向东,沿中央高地
北部边界,通往马格德堡(Magdeburg)北面的易北河
6
气候特点
自然地理
2020/3/30
7
自然地理
1 气候特点
2020/3/30
8
慕尼黑
自然地理
1 气候特点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全年温和湿润
*南部为阿尔卑斯山前沿 地带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 候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虽然北部纬度比南部高 但是北部相较南部暖和
*北部平原为温带海洋性 气候,南部山地海拔高
37
2020/3/30
人文地理
2 农业
*德国北部形成以乳畜业为主的 农业区的原因 ①气候温和湿润,光热不足,不 利于种植小麦、水稻,但是有利 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地势低平,可为畜牧业提供广 阔用地 ③经济发达,欧洲人有食用乳制 品的习惯,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④机械化程度高
38
交通
人文地理
2020/3/30
各种污染对鲁尔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
内因:煤炭污染严重
2020/3/30
28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内因: 产业结构单一
2020/3/30
人文地理
2 工业·以鲁尔区为例 内因: 储备量日益减少
29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人文地理
2 工业·以鲁尔区为例
(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污染严重 (3)廉价石油竞争,煤炭的能源地位 下降(主要原因) (4)世界性钢铁过剩
47
2020/3/30
48
2020/3/30
9
2020/3/30
自然地理
1 气候特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
①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带来水汽 ②北大西洋暖流穿过 英吉利海峡,经北海 入挪威海 为沿岸增温增湿
10
为什么阿尔卑斯山 北坡雪线低于南坡?
自然地理
1 气候特点
2020/3/30
11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气温 降水
自然地理
2020/3/30
41
*运河
2020/3/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