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读写系统的单片机实现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卡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卡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卡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卡器是一种用于读取和处理集成电路卡(IC卡)数据的设备。

本文将介绍该读卡器的设计和实现。

一、概述IC卡是一种存储信息并能进行数据交换的智能存储卡。

它通过集成电路芯片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具有容量大、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卡器是一种用于读取IC卡数据并进行处理的装置。

它一般由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两部分组成。

硬件电路包括信号接口电路、时钟电路、电源电路等;软件程序则通过单片机控制实现对读卡器的功能控制和数据处理。

二、硬件设计1.信号接口电路IC卡读卡器通常采用串行通信方式与电脑或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因此,需要设计一个串行接口电路,通过RS232或USB等标准接口与主控设备连接。

2.时钟电路IC卡读卡器需要提供时钟信号给IC卡以确保通信的正常进行。

时钟电路一般由晶振和RC振荡电路组成,通过分频电路产生IC卡需要的时钟频率。

3.电源电路IC卡读卡器需要提供电源给IC卡,同时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源电路一般由直流电源和稳压电路组成,用于提供IC卡芯片及其他电路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三、软件设计软件部分是IC卡读卡器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与IC卡进行通信和进行数据处理。

1.IC卡通讯协议2.数据接收与发送读卡器需要通过串行接口从电脑或其他设备接收命令,并将命令传递给IC卡。

同时,读卡器还需要接收从IC卡返回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电脑或其他设备。

3.数据处理读卡器收到的数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读取卡号、读取存储的数据、写入数据等。

这些数据处理功能需要在软件中实现。

四、实现与测试在硬件设计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电路的制造和调试。

在软件设计完成之后,需要将软件烧录到单片机中,并与硬件连接。

完成以上步骤后,可以进行实际测试。

首先,将IC卡插入读卡器,读卡器应该能正确地识别IC卡并进行通信。

然后,输入相应的命令,读卡器应该能正确地读取IC卡存储的数据并进行显示或处理。

第29章单片机实现IC卡读卡器参考程序

第29章单片机实现IC卡读卡器参考程序

第29章单片机实现IC卡读卡器参考程序#include //51单片机头文件typedef unsigned char uchar;//类型定义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 //类型定义sbit SCL=P1^3;//定义串行时钟引脚sbit SDA=P1^2; //定义串行数据引脚sbit AlarmCon=P1^0; //定义报警控制引脚uchar DB[4]; //定义显示缓冲区uchar RecePosi; //定义串口接收缓冲区索引变量//定义共阳极显示段码uchar code SEGCOD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 0X90};#define CHARSTART 0X60//定义起始字符#define CHAREND 0X03//定义结束字符#define SEARCHCARD 15//定义寻卡延时时间,5ms为单位#define READCARD 50//定义读卡延时时间,5ms为单位#define WRITECARD 51//定义写卡延时时间,5ms为单位#define STOPCARD 10//定义停卡延时时间,5ms为单位#define SEARCHNUM 6//定义寻卡命令字节数#define READNUM 14//定义读卡命令字节数#define WRITENUM 30//定义写卡命令字节数#define STOPNUM 6//定义停卡命令字节数uchar COMMB[30];//串口接收缓冲区uchar code keytype=0;//采用密码Auchar code blockno=13;//使用第13块数据区uchar code cardkey[6]={0xff,0Xff,0Xff,0Xff,0Xff,0Xff};//定义IC 卡密码/*入口参数:num:待显示的字符出口参数:无*/void Disp_One_Led(uchar num){uchar i;SCL=0;//控制SCL输出低电平for(i=0;i<8;i++)//需要发送8位二进制数{SDA=num&0x80;//将数据最高位通过SDA引脚发送出SCL=1; 控制SCL输出高电平SCL=0; 控制SCL输出低电平num<<=1;//生成下次发送的最高位585}}void Disp_All_Led(){uchar i;for(i=0;i<4;i++)//4位LED数码管{Disp_One_Led(SEGCODE[DB[i]]); //将显示缓冲区的某个字符显示}}void Create_Comm_Search(){COMMB[0] = CHARSTART;COMMB[1] = 0x02;COMMB[2] = 0x0B;COMMB[3] = 0x61;COMMB[4] = xorcheck(4);COMMB[5] = CHAREND;}/*入口参数:无出口参数:是否有IC卡。

单片机接触式IC卡读写

单片机接触式IC卡读写

VCC VCC P14 R4 Res2 4K7 Q1 2N3906 P3 1 VCC 2 SW1 3 GND C7 104 R43 R41 R42 10K 10K 10K SCL SDA SW2 4 5 6 SCLK SDA SW2 104C8 IC6 1 3 4 5 11 TXD 10 13 8 15 C1+ C1C2+ C2T1IN T2IN R1IN R2IN GND MAX232 VCC VS+ VST1OUT T2OUT R1OUT R2OUT 16 C5 2 6 14 7 12 9 RXD 104 104 C6
proteus 软件完成对硬件和软件配合的仿真
Proteus是英国 是英国Labcenter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及印制电路板设计 是英国 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及印制电路板设计 软件,它可以仿真、分析各种模拟电路与集成电路, 软件,它可以仿真、分析各种模拟电路与集成电路,软件提供了大量模拟与 数字元器件及外部设备,各种虚拟仪器, 数字元器件及外部设备,各种虚拟仪器,特别是它具有对单片机及其外围电 路组成的综合系统的交互仿真功能。下图是仿真运行后的完整电路图: 路组成的综合系统的交互仿真功能。下图是仿真运行后的完整电路图:
IC卡读写系统中IC卡读写电路的设计 卡读写系统中IC 在IC卡读写系统中IC卡读写电路的设计
文本内容
按键S2是自动检测与手动切换 按键,来给单片机指示的,当 按下按键S2时,是手动模式, 再次按下按键时,说明已经把 IC卡放入IC卡座里了,让单片 机使三极管Q1导通,使得IC卡 供电,单片机并进行IC卡的数 据读写操作,当再次按下按键 S2时,单片机使得Q1截止,IC 卡掉电,可以从IC卡座中将卡 取出。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读写 事件。

(2021年整理)基于51单片机的IC卡读写系统设计

(2021年整理)基于51单片机的IC卡读写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IC卡读写系统设计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基于51单片机的IC卡读写系统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基于51单片机的IC卡读写系统设计的全部内容。

学号11780215天津城建大学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设计说明书IC卡读写系统设计起止日期: 2014 年 12 月 29 日至 2015 年 1 月 23 日学生姓名罗智健班级信科2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1月 23 日天津城建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信科2班班级课程设计名称: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设计题目: IC卡读写系统设计完成期限:自 2014 年 12 月 29日至 2015 年 1 月23日共 4 周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可另加附页):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IC卡无处不在——智能门锁、考勤机、交通卡、银行卡……IC卡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对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掌握IC卡读写的工作原理,并且能够熟悉单片机的开发流程和基本的编程方法,既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为学生日后从事开发设计奠定基础.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选择合适的器件,了解元器件的工作原理,进行IC卡读写系统设计,完成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2、单片机与IC卡读写器接口电路设计。

3、编写IC卡读写控制程序,并有显示功能。

4、书写设计说明书。

三、参考资料:1、何立民。

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M]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张开如. 自动控制原理. [M]北京大学出版社.3、赵新民。

毕业设计-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IC卡读写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IC卡读写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89C51的IC卡读写控制系统设计摘要在IC卡管理应用系统中,作为IC卡数据读写的终端IC卡读写器是必不可少的。

IC卡读写器除了完成基本的IC卡数据读写功能外,还要完成数据收集传送、控制命令输入和显示输出、提供上位机控制管理接口和数据加密处理等等功能。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IC卡读写终端的设计,IC卡读写终端是一个单片机嵌入式应用系统。

论文介绍了实现IC卡数据存储的控制方法,并以西门子公司的SLE4442型逻辑加密卡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单片机控制IC卡数据读写的软、硬件实现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IC卡;控制系统ABSTRACTBeing interface device of IC cards, the IC card read-write terminal is necessary in all IC car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Besides fulfilling the base function of IC card data reading and writing, IC card read-write terminals also need other functions such as collecting data transferring, user command inputting and display message outputting, control interface providing, data encrypting and so on. To design a read-write terminal with needed functions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s a key to composing an efficient IC card management appli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ing of a type IC card read-write terminal mainly. The terminal is a MCU embedded application system.The paper has introduced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technique of IC card data.The paper has specified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realization of IC card data reading and writing on the base of SLE4442 which is a kind of Smart Card with Security Logic made by SIEMENS.Keyword: Micro controller unit ;IC card; Control system目录摘要 .............................................................................................................................. I ABSTRACT................................................................................................................... II 目录 ....................................................................................................................... III 图表目录 ....................................................................................................................... I V 第一章绪论 . (1)1.1 引言 (1)1.2 IC卡的发展和使用情况 (1)1.3 IC卡应用技术 (2)第二章SLE4442卡接口电路和读写控制 (5)2.1 接触式IC卡的接口电路和一般控制 (5)2.1.1 IC卡供电电路 (5)2.1.2 IC卡卡座接口电路 (5)2.2 SLE4442芯片 (6)2.2.1 芯片的特点 (6)2.2.2 芯片的引脚配置 (6)2.2.3 芯片的功能 (7)第三章系统的软硬件实现 (10)3.1 读写终端整体结构设计 (10)3.2 控制芯片AT89C51 (11)3.2.1 主要功能部件 (12)3.2.2 AT89C51接口分配及系统电路设计 (12)3.3 AT89C51与IC卡接口电路 (13)3.4 键盘及其接口技术 (14)3.5 显示器接口设计技术 (17)3.5.1 LED显示器基本原理 (17)3.5.2 LED显示电路的软件和硬件设计 (18)3.6 IC卡读写程序设计 (20)3.6.1 IC卡的命令格式 (20)3.6.2 IC卡读写程序 (20)第四章IC卡系统安全问题 (23)4.1 对IC卡及其系统的潜在攻击 (23)4.2 IC卡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考虑 (24)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片机实现通用存贮器IC卡读写

单片机实现通用存贮器IC卡读写

单片机实现通用存贮器IC卡读写本文对AT24 系列存贮器和AT89 系列单片机的特征及总线状态作为介绍, 并以AT24C01 与AT89C2051 为例详细描述了通用存贮器IC 卡的工作原理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读写操作的基本电路连接和软件编程方法。

通用存贮器IC 卡是由通用存贮器芯片封装而成的,由于它的结构和功能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因此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用于IC 卡的通用存贮器芯片多为E2PROM,其常用的协议主要有两线串行连接协议(I2C)和三线串行链接协议,其中比较常用的是ATMEL 公司生产的AT24 系列芯片。

以该系列中的AT24C01 为例,它具有1k 的存贮容量,适用于2V~5V 的低电压/标准电压的操作,具有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优点。

而AT89C2051 虽是ATMEL 公司89 系列单片机的低档型,但它具有2k 的FLASH ROM(可重编闪速存贮器)、128×8位内部RAM 及全静态操作方式,同样也具有低功耗和较强的功能。

下面以AT24C2051 为例,对通用存贮器IC 卡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电路连线作一介绍,该线路简单,使用灵活,能可靠地对通用存贮器IC 卡进行读写。

2、硬件特性2.1 AT24 系列存贮器的特性AT24 系列存贮器芯片采用CMOS 工艺制造,内置有高压泵,可在单电压供电条件下工作。

其标准封装为8 脚DIP 封装形式,各引脚的功能说明如下:SCL:串行时钟。

在该脚的上升沿时,系统将数据输入到每个EEPROM 器件, 在下降沿时输出。

SDA:串行数据。

该引脚为开漏极驱动,可双向传送数据。

A0、A1、A2:器件/页面寻址。

为器件地址输入端。

在AT24C01/02 中,该引脚被硬连接。

用单片机实现通用存储器IC卡的读写

用单片机实现通用存储器IC卡的读写
用 ,99 2 ( ) l 19 ,5 3 :4~l 6
4 结 论
在 本 文 单 片 机 数 据 采 集 卡 的 研 制 中 , 于 选 用 了 由 A C集 成 芯 片 A 7 1 单 片 机 A 9 5 , 而 保 证 了 D D 70和 C 1从
收 稿 日期 :0 1 0 —0 。 2 0 — 6 l
de e r0
; 改 访 问计 数 器值 修
3 张尧 学 , 美林 . 算 机操作 系统 教程 . 京 : 华大 学 出版社 , 史 计 北 清
19 99
mo v
@ r . 0b
rt 中断 返 回 e; i
4 余 进 , 继 武 . 任 务 机 制 在 单 片 机 系 统 中 的 应 用 . 子 技 术 应 黄 多 电
传送数据 。

端 。 在 Ar4 0 / 2中 , 引 脚 被 硬 连 接 。 C 10 2 该

V G D,E T V 端 一 般 输 入 +5 ,N T S : V工 作 电 压 。
A 2 C系 列 用 于 I 14 C卡 时 的 引 脚 配 置 如 图 1所 示 。 图 1为 符 合 I(7 1 Sy8 6—2标 准 的 I C卡 触 点 。对 于

S L 串 行 时 钟 。 其 上 升 沿 时 数 据 输 入 每 个 C:
E P O 器件 , 降沿输 出。 ER M 下

S A 串行 数 据 。 该 引 脚 为 开 漏 极 驱 动 , 双 向 D : 可 A , lA : 件/ 面 寻 址 。 为 器 件 地 址 输 入 0A , 2器 页
进 行读写 。
2 硬 件 特 性及 基 本 电路 连接
21 A 2 . T 4系列 芯 片 特 性 A 2 列 芯片采用 C O T4系 M S工 艺 制 造 , 部 有 高 压 内 泵 , 在 单 电 压 供 电条 件 下 工 作 。标 准封 装 为 8 DP 可 脚 I 封装 , 脚功 能如下 : 引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发展,我们人类的信息数量和种类都在加倍地增长,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和个人有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管理非常不便。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IC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IC卡读写系统是IC卡和计算机之间的传输媒介载体,它与计算机之间通过串行口相接,接触式IC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重点介绍系统硬件工作原理,并给出和介绍了SLE4442系列IC卡的内部结构和原理图,阐述了本次毕业设计所采用的各硬件接口技术和各个接口模块的功能及工作过程。

关键词:单片机;IC卡;读写系统目录1 硬件设计思路 (2)2 硬件论证方案 (2)3 硬件各模块的设计 (4)3.1 89C2051单片机的简介 (4)3.3 SLE4442IC卡的简介 (12)4 传送协议 (15)4.1 复位和复位响应 (15)4.2 命令模式 (15)4.3 输出数据模式 (16)4.4 处理数据模式 (17)5 SLE4442卡的应用 (18)5.2 芯片的复位方式 (18)5 .2 芯片的操作命令格式 (18)5.3 SLE4442卡的接口技术 (19)6 IC卡的接口电路 (20)6.1 IC卡的插入/退出识别与上电/下电控制技术: (21)1 硬件设计思路IC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IC卡的触点和读/写设备的触点良好接触之前,读/写设备不应对IC卡施加有关信号,以免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坏。

IC卡读/写设备作为系统和用户交换的接口,必将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应用环境。

因此,在设计阶段应注意IC卡读/写设备环境。

作为操作系统,管理IC卡的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是其基本任务.IC卡上的硬件资源包括CPU,ROM,EEPROM和RAM及通讯接口,这些都由IC卡上操作系统统一管理, 使外部不能直接控制这些资源,使IC卡对外表现为一个"黑匣子",从而加强了系统的保密性能. 智能卡通讯管理主要功能是执行智能IC卡的信息传送协议, 接收读写器发出的指令,并对指令传递是否正确进行判断.一般可采用奇偶检,CRC校验等方式判断传输错误.对于采用分组传输协议的系统, 还可以通过分组长度变化来检出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科毕业论文题目:IC卡读写系统的单片机实现完成期限:2016年1月8日至 2016年4月20日学习中心:选择一项。

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学生:国良学生学号:3指导教师:娜娜IC卡读写系统的单片机实现第1章绪论本章介绍了IC卡的发展历史和应用情况,说明了现代IC卡技术的基础知识,最后分析了目前常见的IC卡读写器终端,并提出了本课题中IC卡读写器的设计目标。

1.1 IC卡的发展和应用使用情况卡片是作为个人身份识别的手段而引进的,而作为交易凭证的卡片则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萌芽于英国了,1950年,美国商人设计了第一现代的塑料信用卡,1951年美国富兰克林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率先发行了信用卡,到60年代中期,人们在塑料金融交易卡的背面贴上磁条,发展成为能够自动读取信息进行在线处理的磁卡,磁卡因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得到迅速推广。

IC卡是近年从欧洲开始出现的,IC卡具有突出的3S特点,即Standard(国际标准化)、Smart(灵巧智能化)、和Security(安全性)。

因而发展迅速,在金融、通讯、交通等众多领域中后来居上,即使那些磁卡已经普及应用的围也将被取而代之。

IC卡不仅改变了现有多种卡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作用,还不断开创出新的应用领域。

将IC卡和其他设备组成系统就能提供非常丰富的服务功能,把这些功能与生产或流通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C卡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存储介质,它的应用己经渗透到各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军事等各个方面,将来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IC卡应用技术IC卡比磁卡存储容量大,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在应用上除了覆盖磁卡的全部应用围以外,还提供了许多磁卡所不具备的应用特性。

正是这些特性,使IC 卡在脱机业务处理和联网数据一致性等方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

IC 卡虽然有很强的功能,但仅当IC卡加入到应用系统中,构成发行商、应用系统和持卡人之间的数据传输媒介时,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优势。

一个好的IC卡应用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应用特性和性能价格比,还要有好的安全特性。

1.3 课题中IC卡的设计目标读写器是IC卡应用系统的终端设备,只有通过读写设备才能和IC卡建立联系,读写IC卡中的数据;读写器一般还要求和信息网络中的上位机进行通讯,把IC卡中的数据融入到上层数据库。

设计选择读写器是建立IC卡应用系统的关键。

本文是就设计IC卡读写器展开的,课题的设计目标是一种通用的接触式IC卡读写终端,要求读写器能够单独工作。

预期目标:●实现用户信息的存储●通过键盘显示电路实现人机交互●实现卡的插入与退出识别●实现伪卡的识别第2章 IC卡芯片的介绍2.1 SLE4442IC卡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C ircuit Card)的简称,有些国家和地区称之为微芯片卡(Microchip card)或微电路卡(Microcircuit Card)。

IC卡的大小和磁卡相同,它把集成电路镶在塑料卡片上,芯片一般是不易挥发性存储器(ROM, EPROM. EPROM),保护逻辑电路,甚至于CPU。

本节介绍IC卡的一些基本知识,使读者对IC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由于本设计所采用的IC卡为接触型逻辑加密卡(SLE4442),所以本节的容重点介绍此卡。

SLE4442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的逻辑加密存储卡。

它具有2K位的存储容量和完全独立的可编程加密代码存储器。

部电压提升电路保证了芯片能够以单5V 电压供电,较大的存储器容量能够满足应用领域的各种要求。

是目前国应用较多的一种IC卡芯片。

2.1.1 芯片特点●面向字节寻址;●采用多存储器结构:主存储器、保护型存储器、加密存储器;●线连接协议,触点和串行接口满足ISO7816同步传送协议;●芯片采用NMOS工艺技术,每字节的擦除/写入编程时间为2.5ms;●复位响应(ATR)符合ISO/IEC7816-3协议;●存储器采用至少10 000次的擦除/写入周期,数据保持时间至少为10年;●额外特性:数据仅能在正确输入24位可编程安全码(安全存储器)之后才能改变。

2.1.2 芯片的引脚配置芯片的引脚与国际标准兼容,下表3-1是引脚的定义和功能说明:2.1.3 芯片功能SLE4442IC卡芯片主要包括三个存储器:256×8位EEPROM型主存储器、32×1位PROM型保护存储器和4×8位EEPROM型加密存储器。

1)主存储器:主存储器为可重复擦除使用的EEPROM型存储器。

按字节寻址,擦除写入。

在擦除时,一个数据字节的所有8位被全部置“1”。

在写入时,在EEPROM单元中的信息则根据输入的数据,按字位方式变换成逻辑“0”(即在EEPROM中,新写入的数据与原来存在的数据进行“逻辑与”)。

通常,要改变一个数据需要先进行擦除再进行写入两项操作。

如果在被寻址的字节中8位没有一个字位需要从0变为1,则可以不进行擦除处理。

反之亦然,在被寻址的字节中,如果没有一个字节需要从1变为0,则可以不做写入处理,写入或擦除操作一次至少耗费2.5ms时间。

主存储器的地址是从00H到FFH。

但主存储器可分为两个数据区:保护数据区和应用数据区,保护数据区是主存储器前32个字节数据区。

其地址是从0(00H)到31(1FH)这部分的数据读出不受限制,但擦除和写入操作均受到保护存储器部数据状态的限制。

当保护存储器中第N位为0时,则对应主存储器中第N个字节就不允许进行擦除和写入操作。

故保护数据区一般均作为IC卡的标识数据区,存放一些固定不变的标识参数。

应用数据区为主存储器后224个字节。

其地址从32(20H)到255(FFH).这部分的数据读出不受限制,但擦除和写入受控于加密存储器数据校验比较结果的影响。

当需要修改应用数据区的容时,必须首先输入一个3字节长的“校验字”。

这个新输入的“校验字”与原来存在在加密存储器中的“参照字”进行一对一的比较。

只有当两者完全一致时,芯片的加密控制逻辑才打开芯片的主存储器,允许后面的擦除和写入操作。

芯片允许在有限的次数重试比较操作。

如果在连续三次比较失败之后,芯片的错误计数器计数到“0”,并将锁死主存储器,禁止随后的任何比较操作和写入擦除操作。

这时整个主存储器变成一个只读存储器。

芯片中各存储器的容不能再改变。

2)保护存储器是一个32×1位的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它是按字位方式寻址和写入。

保护存储器从0~32的每一位对应着主存储器地址从0到31的字节。

因此可以理解为每个字节单元的控制熔丝。

从出厂到被初始化之前,保护存储器的状态为全“1”。

从控制方面来说,保护存储器的容只能从“1"写成“0”而不能从“0”擦除成“1”。

保护存储器每个被写“0”的单元所对应控制的主存储器的字节单元将不再接收任何擦除和写入命令,从而使得该字节单元的数据不可再改变。

从使用方面来讲,如果需要防止一些固定的标识参数被改动,可以将这类参数先写入主存储器的保护存储区,然后将对应单元的保护存储器的字位写位“0”,从而使这一部分单元中的参数容永远不可更改。

保护存储器本身的读出操作不受限制。

但对其写入操作仍然受到加密存储器比较校验操作结果的控制。

当输入的“校验字”与芯片的“参照字”‘一致,则可以执行后续的写入操作。

如果比较不成功,则控制逻辑将闭锁保护存储器。

3)加密存储器:加密存储器是一个4×8位的EEPROM型存储器。

在这个存储器中,第0字节为“密码输入错误计数器”(EC)。

密码输入错误计数器的有效位是低3位。

在芯片初始化时,计数器设置成"111"。

这一字节是可读的。

每次比较密码时,先判断计数器中是否还有“1”。

如果还有“1”,则将其中一个“1”写成“0”,然后进行比较“校验字”操作。

如果比较结果一致,密码错误计数器将允许进行擦除操作(芯片不能自动进行擦除操作),同时打开主存储器、保护存储器和加密存储器,并允许进行擦除和写入操作。

如果比较结果不一致,则密码错误计数器中为“1”的个数将减少一位。

只要计数器的容不全为0,则芯片的比较“校验字”操作还允许进行。

当密码计数器减数为零,则芯片的存储单元将全部锁死。

加密存储器的第1,2,3字节为“参照字”存储区。

这3个字节的容作为一个整体披称为可编程加密代码(PSC)。

值得注意的是:这3个字节的容在PSC 比较成功前是不可读的,只能进行比较操作。

而“写入、擦除”操作也受自身“比较”操作结果的控制。

只有当“比较”成功,加密存储器各字节容才可以进行读出、写入和擦除。

2.1.4 芯片传送协议传送协议是在接口设备IFD与IC卡的集成电路之间的两线连接协议,SLE4442芯片的协议类型为S=10(同步卡协议)。

I/O线上数据变化只在CLK信号的下降沿才有效。

传送协议包括4种模式:●复位和复位响应●命令模式●输出数据模式●处理模式1)复位和复位响应:复位响应是根据ISO 7816-3标准来进行的。

在操作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复位,只有经过了复位才能对IC卡进行其他操作.开始时地址计数器随一个时钟脉冲而被设置成0。

当RST线从H状态置到L状态时,第一个数据位的容被送到I/O线上。

若连续输入32个时钟脉冲,主存储器中的前4个字节地址单元中的容被读出。

在第33个时钟脉冲的下降沿,I/O线被置成H状态而关闭。

图3-1为芯片复位即复位响应的时序关系。

在复位响应期间,“启动”和“停止”(见下面)状态被忽略。

图2-1芯片复位及复位响应的时序关系2)命令模式:复位响应之后,芯片等待着命令。

每条命令都以一个“启动状态”开始。

整个命令包括三个字节(命令含义后面解释)。

随后紧跟着一个附加脉冲并用一个“停止状态”来结束操作。

图3-2为命令模式时序关系。

启动状态:在CLK为H状态期间,I/O线的下降沿为启动状态。

停止状态:在CLK为H状态期间,I/O线的上升沿为停止状态。

在接受一个命令之后,有两种可能的模式:输出数据模式(即读数据模式)和处理数据模式。

图2-2命令模式的时序关系3) 输出数据模式:这种模式是将IC卡芯片中的数据传送给外部接口设备的一种操作。

图3-3为输出数据模式的时序关系。

在第一个CLK脉冲的下降沿之后,I/O线上的第一位数据变为有效。

随后每增加一个时钟脉冲,芯片部的一位数据被送到I/O线上。

其输出的顺序是从每个字节的最低位开始。

当所需要的最后一个数据送出以后,需要再附加一个时钟脉冲来把I/O线置成H状态,以便准备接受新的命令。

在输出数据期间,任何“启动状态”和“停止状态”均被屏蔽掉。

图2-3输出数据模式的时序关系4) 处理数据模式:这种模式是对IC卡芯片做部处理。

图3-4为处理数据模式的时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