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

合集下载

郎咸平说高盛

郎咸平说高盛

通货膨胀太有意思了,我给你一个数据,最近石油价格涨到 146美元一桶,大米价格飞涨,按照经济学理论都是错的!不过很多经济学家是只认死道理,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我给你一个数据你就懂了,石油的需求每天是 8600万桶,石油的供应是每天是8700万桶,很明白的是供过于求!供过于求价格应该下跌,可是不跌反而上涨。

四大农产品目前国际仓储量是1.46亿吨,消费量是1.32亿吨,储存量明显大于消费量,也是供大于求,但农产品价格还是在上涨,这就是国际炒家造成了,这是第一次,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很多国内的人邀请外国的人来演讲,很多都是他的马前卒,来做说客的。

你想想什么是他们最高战略指导方针,我在这里不知道为什么心情比较愉快,我就告诉你他们的操作手法好不好?那是真正的郎氏秘籍,因为我是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我太懂他们那一套了。

你想想,全世界的股票市场都不太好,全世界楼价都是飘忽不定,黄金价格炒得太高,所以这些国际炒家他准备怎么做,我请大家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不要站在你自己的角度,股票不好炒,楼房也不好炒,黄金也不好炒你能炒什么呢?就剩下石油和大众物资、铁矿、铜矿都可以炒,但你要炒只能炒期货,国际金融炒家只能是炒期货,我劝各位来宾你千万不要炒期货,因为你缺乏下面的这个水平。

期货要炒的成败,有一个必备的原则,那就是经济基本面一定要配合你的炒作方向,比如我今天赌今天这个汽油会涨你就要肯定一定有人会买这个东西,比如说你认为大米会涨,你就一定要确认一定有一个傻瓜国家去大买这个大米。

你一定要掌控基本面才能来炒期货,否则基本会失败。

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想问题的。

一下子就看到了中国,你知道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吗?我们石油价格才涨了13%左右,全世界期货市场的石油价格当天一下子大跌,因为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价格上涨,因为中国人太多了,就以国际金融炒家的立场来看问题,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大涨,这不就是基本面呢?因此在中国政府买什么东西之前先买,比如从一百块炒到三百块,再卖给政府,他就赚两百块,生产者不赚钱,我们大亏,这就是国际金融炒家的阴谋。

金融学考试资料:案例分析

金融学考试资料:案例分析

案例22——逃亡者“天堂”梦断一直以来,加拿大被称为中国逃犯的“安全避难所”和刑事犯罪“逃亡者的天堂”,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逃往加拿大已有9年之久,携10亿元巨款外逃的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河松街支行原主任高山等人也是选择了加拿大作为落脚点,以致有犯罪分子放言,外逃首选加拿大1然而,加拿大联邦公共安全部部长戴国卫于2008年8月22日发表的声明打破了中国逃犯的“天堂”幻想。

当天,涉嫌合同诈骗,被中国公安部通缉、潜逃加拿大5年之久的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邓心志被遣返回国。

戴国卫在声明中说,邓心志被遣返“进一步表明了我们政府的承诺,就是加拿大不会成为逃亡者的天堂”。

2●案情简介2002年1月至8月间,邓心志涉嫌伙同陈泉山、崔自力,冒充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北京市朝阳区支公司领导及工作人员,以支付高息为诱饵,编造“国寿养老金还本保险”险种、使用伪造的印章、签订虚假的保险合同等手段,先后骗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和中纺粮油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保险费,共计人民币1825万元。

2003年1月,事情败露后,三人仓皇出逃。

其中,邓心志、崔自力二人持旅游签证潜逃到加拿大多伦多;陈泉山在逃往外地一年多后,于2004年5月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2005年2月4日,陈泉山被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罚金15万元。

2008年8月22日,邓心志被加拿大警方遣返回国,被公安机关逮捕34邓心志是由加拿大遣返我国的首名经济犯罪案件嫌疑犯。

2008年8月22日,加拿大联邦公共安全部部长戴国卫发出的声明指出:“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确认将邓心志先生遣返回中国,邓因涉嫌犯有合同诈骗罪行而被中国有关方面通缉。

”声明同时指出,邓心志在加拿大被遣返进一步表明加拿大政府的承诺,就是:加拿大“不会成为逃亡者的天堂”该国对犯罪的“容忍度为零。

”5经典防腐洗钱案例:重庆晏大彬案重庆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受贿、其妻傅尚芳洗钱一案,最后认定晏大彬犯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认定傅尚芳犯洗钱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

金砖四国的故事_是美好幻想还是理性预测_来自高盛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吉姆_奥尼尔的

金砖四国的故事_是美好幻想还是理性预测_来自高盛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吉姆_奥尼尔的

272006 7 国际融资International Financing经济学家喜欢做预测,做出的预测在内容上是各种各样的,但调子上有悲观的,也有乐观的。

近来经济学家的声名有些走下坡路,但是人们还是认为没有经济学家的声音,会更糟糕。

关于金砖四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故事是髙盛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吉姆・奥尼尔对未● 高盛专家谈BRICs未来有那么一天,人们对G7在一起的关注程度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对BRICs的关注。

BRICs是什么,是金砖四国,哪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为什么关注?一句话,那时金砖四国对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影响已经举足轻重。

这样一种前景如果能够成为一种现实,那可就应验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BRICs story: nice mirage or rational forecast?金砖四国的故事:是美好幻想还是理性预测——来自高盛全球经济研究部主管吉姆・奥尼尔的解读 ■本刊记者 井华来几十年的一种乐观的预测。

4年前,吉姆・奥尼尔在第66期全球经济报告《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中首次创造这一首字母缩写,两年后又在第99期全球经济报告《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出现,最近,吉姆・奥尼尔发表观点认为:BRICs国家能够更早实现FORUM财经论坛“梦想”,比我们2003年预测得还要快。

将这些国家系统地纳入全球经济决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那么BRICs的故事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前不久,吉姆・奥尼尔到北京,在与记者的见面交流中做了权威的解读,以下便是他的主要观点。

梦想与现实自我们引入BRICs的概念以来,有两个主题反复出现:BRICs能否实现梦想?还有哪些国家会加入BRICs的行列?BRICs的潜力与现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正如我们在2003年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关键是BRICs找到并保持增长的条件。

没有这些条件,BRICs的潜力就不能实现。

金砖国家概况

金砖国家概况

金砖国家概况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

由于该词与英文中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

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将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名称由来“金砖四国”(BRICs)一词最早由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The World Needs Better Economic BRICs)中首次提出,2003年10月,该公司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预言,BRICs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风骚,其中: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臵,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可能在2032年超过日本;BRICs合计的GDP 可能在2041年超过西方六大工业国(G7中除去加拿大),这样,到2050 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

高盛的这份经济报告,使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由此BRICs(译称“金砖四国”)的称谓便风靡世界。

2005年12月1日,高盛发布的新报告《BRICs有多稳固》(How Solid are the BRICs?)称,BRICs看起来确实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无论大小)的进步要快。

高盛由此调整预测:中国将在2040年超过美国(比2003年的预测稍快一些),而印度将在2033 年超过日本(比早先的预测稍慢一些,原因是日本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随着“金砖四国”这一全新概念的诞生,韩国总统卢武铉率领上百名重量级政商人士展开“金砖四国外交”;G7财长会议2005年首度邀请金砖四国代表列席;日本丰田汽车等跨国企业的全球棋盘因此重新部署。

2_世界格局新变化与中国外交

2_世界格局新变化与中国外交

• 除了“金砖国家”之外,墨西哥、波兰、土耳其、 阿根廷、埃及等一大批地区大国都以持续较高的 发展速度而在地区乃至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 的影响。
• 21世纪国际格局的变化,不是美国的衰落, 而是众多“他者”的崛起。
——法里德·扎卡利亚
然而,一批发展中大国的“群体性”崛 起,这却是世界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现象。
• “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运动都是 当代街头运动的典型事例。
• 21世纪的国际格局中不能不考虑非国家行 为体的作用,这将改变过去国家政府是国 际关系中唯一主导力量的状况,这是值得 各国政府和社会深刻关注的现象。
(四)大国战略协调与对话深入发展
• 目前已经建立了诸多稳定的大国战略协调机制。 如8国峰会和20国峰会等。 • 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定期) 。 • 中欧自2005年起每年定期举行副外长级的战略对 话、国家元首热线电话等。 • 2009年4月,中美宣布将布什时期的“中美战略经 济对话”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建设为“中美 战略和经济对话”。 • 2010年3月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访问中国期间, 两国宣布提升中英战略对话机制级别。
(二)新时期中国外交两大理念: • 和平发展 • 和谐世界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10.15) 2007.10.15)
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 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 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 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 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 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 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 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 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 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公务员考试常见名词解释

公务员考试常见名词解释

金砖五国金砖国家(BRICS),也被称为金砖五国,代指全球五个主要的新兴市场,分别为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其人口和国土面积在全球占有重要份额,并且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这五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合起来是BRICS,发音类似英文的“砖块”(brick)一词,故称金砖国家。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高盛公司,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

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

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

“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上申请加入“金砖四国”。

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

很多南非公司在南部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地缘接近;风俗相通,它们在这些相对不发达国家投资具有信息快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

如果四国投资和贸易能通过南非中转,回报率将显著提高。

除经济领域以外,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有利于五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改革、减贫等重大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上协调立场,更好地建设一个公平、平衡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二十国集团20国集团或者廿国集团,由八国集团(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和十一个重要新兴工业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以及欧盟组成。

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廿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85%,人口约为40亿。

正确理解重要战略机遇期

正确理解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是全球金融危机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世界经济和全球产业结构的重组。
近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几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都会伴随着一场以“剧烈的生产方式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的科技革命,蕴育着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竞争已经开始了,我们正处于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前夜。美国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中认为,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革命即将到来,它将是人类文明史上继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必将带来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产业等产业的革命。
从力量对比来看,金砖国家代表的新兴大国实力不可小觑。目前,“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7%,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3%。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占到全球的 20%左右,而且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发达国家,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壮大。尤其是在 G20框架内,新兴大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世界经济和金融机构改革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多少有些超出高盛预料之外的是,被称为“金砖”的那些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个个经济发展表现不凡,并很快促成了“金砖国家”峰会和一系列多层次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毫不费力地实现了从“金砖四国”(BRIC)拓展为更加完整的“金砖五国”(BRICs),并正在向着经济、科技、社会、环境、国际制度改革等众多纵深议题领域挺进,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正在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依托,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格局正在被打破。中国必须因势利导,抢抓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合作,维护和巩固中国崛起的势头,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牢牢把握全球治理改革的主动权和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论文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论文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论文与中印关系相似,美印关系近年来的曲折历程也表明,“大国情结”在印度的对外关系中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相关论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在冷战后“一超多强”的格局中,印度被认为是多强之一,实力地位与俄、日、英、法、德、中属于同一等级,而在这个等级中,中国的综合实力又被认为大于其余国家。

①虽然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大国,在谋求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等方面享有巨大的共同利益。

然而,作为同属一个实力等级,而又毗邻而居的强国,两国之间既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又存在涉及现实利益的具体矛盾。

②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不可避免的采取了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和摇摆性的对华政策,既有愿意与中国开展合作的一面,也有防范甚至敌视中国的一面。

③对中国而言,印度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如果印度与美国走向结盟,对中国的遏制作用不言而喻,将会对中国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中国应该积极主动的回应印度对华友好的一面,化解敌对情绪,淡化结构性矛盾造成的负面影响,力图促成印度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或至少避免使其成为中国崛起的阻碍。

落实到具体政策上,中国应该更有效地接触印度,避免其与美国结盟共同遏制中国崛起。

笔者认为,印度的“大国情结”是中国对印战略关键着力点,不妨细加斟酌。

一、“大国情结”与印度战略“大国情结”是对印度作为一个现代国家谋求世界大国地位,渴望与其他世界大国平起平坐的抱负的归纳。

甚至在印度建国之前,“国父”尼赫鲁就表现出强烈的“大国情结”.④建国之后这种情结不断放大,不仅强大到可以渲染印度政治精英的安全观,还可以左右印度的外交战略、乃至直接影响印度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

而今,实现印度的大国地位不仅是少数政治精英的抱负,而且已俨然上升为印度国家意志,成为超越政见、党派、意识形态差别的社会共识。

印度的“大国情结”及其附带产生的战略思维,是其人口地理因素、辉煌的古代史、甚至殖民经历共同作用之下,并被其现代政治架构不断放大加强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世华财讯]高盛在全球经济报告第134期中指出,最新预测显示,BRICs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能够更早实现”梦想”,比其2003年预测的还要快,且在全球经济决策时将BRICs直接纳入考虑范围的呼声越来越高。

高盛12月21日报告指出,自从我们开始研究BRICs 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以来,这些国家的增长已经超过了我们最初的预测。

我们的最新预测显示,BRICs 国家能够更早实现”梦想”,比我们2003年预测的还要快。

在全球经济决策时将BRICs直接纳入考虑范围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们还提供了另一组发展中国家的前景。

我们把这一组称为N-11,即仅次于BRICs 的11国。

其中,仅有墨西哥和韩国有能力在全球成为与BRICs 同样重要的国家。

我们引入了增长环境评分(GES),用来总结全球各国的总体结构状况和政策环境。

改善长期基础是将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关键。

令人欣喜的是,BRICs 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排名靠前。

虽然BRICs 普遍在进步,但各国仍需大力改善政策环境。

BRICs 国家有多稳固?一.四年后的BRICs现在距我们发表全球经济报告第99 期:《与BRICs 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已经有两年的时间,而距我们在全球经济报告第66 期:《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中首次创造这一首字母缩写已经有四年的时间。

自从我们开始分析这些国家以来,这些国家的增长已超过了我们最初的预测。

我们的最新预测显示,BRICs 国家能够更早实现”梦想”,比我们2003 年预测的还要快。

将这些国家系统地纳入全球经济决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这一系列的最新一期报告讨论的是BRICs 国家的进步。

我们还研究了”类似BRIC”的其它人口大国的现状并提供了衡量这些国家、BRICs 及世界其它国家在维持健康增长环境方面的表现的方法。

BRICs国家看起来确实比许多其它发展中国家(无论大小)的进步要快。

我们还提供了对另一组发展中国家前景的详细研究。

我们把这一组称为N-11,即仅次于BRICs 的11国。

其中,虽然许多国家都具有较大的潜力,但仅有墨西哥和韩国有能力在全球成为与BRICs 同样重要的国家。

对所有国家而言,无论是否类似BRIC,将潜力转变为现实的关键仍然是在加强主要长期增长条件方面取得的进步。

增长条件包括宏观经济稳定性、政治体制的发展、贸易和投资的开放程度以及教育。

我们引入了增长环境评分(GES),用来总结全球各国的总体结构状况和政策环境。

令人欣喜的是,BRICs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排名靠前。

虽然BRICs普遍在进步,但我们的GES 显示,各国仍需大力改善政策环境。

二.梦想与现实自我们引入BRICs 2050 的概念以来,有两个主题反复出现:BRICs 能否实现梦想?还有哪个国家会加入BRICs 的行列?BRICs 的潜力与现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正如我们在2003 年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关键是BRICs 找到并保持增长的条件。

没有这些条件,BRICs 的潜力就不能实现。

仅有人口优势是不够的。

正如我们显示的那样,不是一定要有“奇迹条件”,但基本的有利条件至关重要。

我们试着用我们称为增长环境评分(详细内容参见第六部分)的指数来显示进步及目前的增长条件状态。

我们经常听到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简单的原因是,我们认为这些国家代表的是既有潜力成为重要国家(主要由规模决定),而且达到标准的几率也较大的国家。

将中国和印度包括进BRICs 的理由比较简单,就是因为这两个国家人口众多。

我们将巴西和俄罗斯包括进BRICs 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首字母缩写中缺少了它们就不行?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我们觉得非常好笑。

我们当时确实认为而且现在仍然认为这两个国家与中国和印度一样,在未来许多年内有潜力成为最令人兴奋的全球经济增长故事和投资主题。

此外,我们现在更加坚信,如果不在最高决策层面把所有的BRICs 国家纳入考虑范围,就不能做出最好的经济决策。

在我们最初的报告中确实排除了其它有潜力在未来几十年内经济规模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没有忽略南非。

实际上,我们特别指出南非尽管潜力巨大,但绝不可能在规模上赶上任何一个BRICs 国家。

我们排除了可能经济规模增长迅速,但真正增长潜力赶不上BRICs 的一些国家,例如印尼、巴基斯坦、土耳其和某些中东国家。

在我们早先的研究中排除其它国家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些国家缺乏成为重量级经济大国的潜力(有些时候是因为这些国家太小),就是因为满足条件的可能性不大。

在本报告中,我们讨论了其它类似BRICs 的候选国家。

我们在2050 年的预测中还包括了一组可能的候选国家,我们称之为N-11,即仅次于BRICs 的11 国。

我们的新研究或多或少证实了我们原先的看法。

我们仍然发现,BRICs 国家在成为主要经济力量的潜力方面超过N-11。

在N-11 中,仅有墨西哥和韩国有潜力与BRICs 抗衡。

在最初的报告中,我们排除这两个国家的原因是,我们认为它们已经较为发达。

墨西哥有利的人口结构及缩短差距的能力使其在2050 年的经济规模能够达到BRICs 的水平。

韩国尽管规模较小,但该国有利于增长的基本面使其比其它大多数国家更容易发挥潜力。

在BRICs 理论中区分梦想与现实我们从未料到这一系列报告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响,尤其是2003 年的报告(全球经济报告第99 期:《与BRICs 一起梦想:通往2050 年的道路》)。

这些报告中隐含的看法以及随后衍生出来的许多概念成为了过去两年的热门投资主题。

许多BRICs 投资基金应运而生,其它的基金也亟待推出。

许多作家、学者和新闻记者都就BRICs 的概念发表了看法。

我们认为应该解答一些经常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BRICs 分析明确区分了潜力与现实。

我们没有预测中国将在2041 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没有说印度将在2035 年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更没有说BRICs 合并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41 年超过G6 国家(G7 减去加拿大)。

我们仅只是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 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在2035 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BRICs 合并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在2041 年超过西方六国。

BRICs 影响全球趋势的能力取决于它们设定并保持有利于增长的政策环境。

与它们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相关的是,我们不仅把BRICs 看作是一个新兴市场,而是当今全球化时代的重要部分。

与其它新兴市场的增长不同,BRICs 有能力广泛影响全球经济和全球市场,同时也会受到全球经济和全球市场的影响。

BRICs 是目前及未来全球化前景的核心,而BRICs 与G7 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全球化及相互依存的重要方面。

BRICs 内部不同国家的构成、资源丰富及资源匮乏的国家之间的平衡,以及全球人口变化向BRICs 倾斜等因素使这些国家有机会整体参与全球经济。

尼日利亚和印尼也很有希望,但这两个国家在我们认为必需的基本条件方面面临严重的问题。

N-11中的每一个国家(不含韩国和墨西哥)都有各自的困难。

与四个BRICs 国家不同,它们不是目前及未来全球化发展的核心。

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就不能实现自己类似BRICs 的梦想,实际上有几个国家是有可能实现梦想的,只是几率较小而且最终的发展规模也较小而已。

三.更大的BRICs、更大的影响自我们首次发表BRICs 2050 年预测报告以来,BRICs 的增长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每一个BRICs国家2004 年的增长都比预测高出至少一个百分点,而且除了巴西以外,其它国家在2005 年增长还会高于预测。

我们的地区经济学家预测显示,BRICs 国家在未来几年中还会继续超越我们的预测。

这就意味着我们近期的预测比较保守。

诚然,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近年来比较有利,但BRICs 国家本身就是这些发展的推动力量。

过去几年,BRICs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继续增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增长与贸易: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BRICs 对全球增长的贡献按美元计算为28%,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贡献为55%。

BRICs 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继续快速上升。

目前约为15%,比2001 年的比例翻了一番。

BRICs 之间的贸易也在加速增长。

BRICs 内部的贸易现在已接近这些国家总贸易量的8%,而2000 年的占比仅为5%。

贸易关系发展的迹象数不胜数。

例如,巴西对中国的贸易量大增,而中国在巴西的投资也在大幅增长。

而印度(知识产权)和巴西(农业)也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显示了它们在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方面的领导力。

资本流动:BRICs 在全球金融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最近的预测显示,BRICs 现在掌握着全球外汇储备的30%以上。

中国的外汇储备最多,但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也积累了巨大的外汇储备。

尽管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但每个国家的真实汇率在过去两年都在上升。

真实汇率上升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对通往2050 年道路预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BRICs 的经常账户继续保持健康的顺差,反映出这个集团在全球储蓄供应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顺差的快速增长,BRICs 的经常账户在2005 年可能会达到2400 亿美元,即BRICs 国内生产总值的6%。

BRICs 日益成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重要对手方。

BRICs 作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的份额仍在继续上升(现在占全球总量的15%,几乎是2000 年占比的三倍)。

更加惊人的是,随着BRICs 的公司扩大在全球的业务,BRICs 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出也大大增加(占全球总量的3%以上,是2000 年占比的六倍)。

并购项目也在增加。

市场:BRICs 占石油需求的份额(预测为18%)也在快速上升,而且今年和明年还会继续上升。

这一趋势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下一个10 年,对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需要压力将到达顶点。

我们在全球经济报告第118 期《BRICs 与全球市场:原油、汽车和资本》以及第119 期《G7 能否负担得起BRICs梦想成真的成本?》中对此做出了分析。

自2003 年以来,BRICs 的股市总体表现较为强劲,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股指在这一期间均上升了约150%。

中国是个例外,本地股市的特征导致市场表现低迷,今年仍会保持这个态势。

中国的例子警告投资者,本地市场可能不是本地增长故事最佳的投资载体。

BRICs 的市值继续上升,目前占全球总市值的4%左右,这在我们去年的报告中已经指出。

目前的成功显然不能保证未来的表现,但令人欣喜的是,到目前为止BRICs 的增长速度高于我们的预期。

基于近期的经济数据和最新的人口预测,我们更新了我们的预测,重新设定了2005 年的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