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神经鞘瘤
颈部臂丛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

神经 鞘瘤是 起源 于神 经 鞘膜 的 良性 肿瘤 ,可发 生在 头颈部 和 胃、食 管 纵膈 、腹 膜后 、肺 、肠 系 膜 、脊 髓及 骨 内,但 以四肢为 多 。臂丛 神经 来源 于 C ~C。 及 Tl,从 近心端 由 3干形 成 3束 ,神 经 纤 维 互相 交 织组合 ,最后分为手臂功能神 经,在解 剖上 比较 复 杂 ,临床上 臂丛神 经 鞘瘤 相对 少见 。2003年 ~2006 年 ,我们 共收 治臂丛神 经鞘瘤 患者 8例 ,行手术 切 除 后未 出现 医源 性臂丛 神经损 伤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临床 资料 8例 患者 中男 5例 ,女 3例 ;年 龄 23岁 ~6O岁 ,平 均年 龄 39岁 。发 现 肿 瘤时 间 1个 月 ~7 a,平 均 3 a。肿 瘤 发 生 于臂 丛 C 。神 经 根 1 例 ,臂 丛上干神 经 2例 ,臂 丛 中干神 经 3例 ,内侧束 1例 ,外侧束 1例 ,肿瘤 为 2.0 cm ×2.0 cm×1.2 cm ~ 5.0 cm×4.5 cm ×5.3 cm。术后 经病 理证 实均 为 神 经鞘膜瘤 。 1.2 手术方 法 均采 用 全身麻 醉 ,患者半 卧位垫 肩 头后 仰 以便 于暴露 肿 瘤 ,于锁 骨上 缘 附近 做一 皮 纹 切 口,切 口大 小可根 据肿 瘤大小 来确定 ,依 次切开 皮 肤 、颈 阔肌 ,翻皮瓣 至上 、下均超 越肿瘤 上下界 ,结扎 切 断肩胛舌 骨肌 ,也 可将 其拉 向一侧 ,再 切开颈根 部 通 向腋鞘 的脂 肪组织 ,看 到肿瘤 外膜 ,提起 肿瘤 外包 膜 切开 ,完全 暴露肿 瘤及其 所在 神经束 的上下界 ,辨 认肿 瘤与所处 神经 束 的关 系 ,在肿 瘤神 经束 最 膨 出 的一侧 ,顺神 经束走 向纵 形剖开 一个切 口,直切 至肿 瘤 实质 的表 面 ,钝性 纵形撕 开肿 瘤包膜 ,充 分暴 露肿 瘤实 质后 ,用 大 圆针 穿 7号 丝 线在 肿瘤 实 质 内作 8 形缝合 ,打结 固定 ,助 手通过 7号丝 线把肿瘤 轻轻 向 外提 ,术者再 用鼻 中 隔剥 离 器与 扁桃 体 剥离 器 在 鞘 膜下仔 细剥离 肿 瘤 ,即 可顺 利 完整 取 出肿 瘤 。术后
颌面颈部神经鞘瘤临床分析(附51例报告)

适 当结合 临床 表 现将 可 提 高 术 前确 诊 率 , 便 确定 以
手术 方案 。因此针 吸病 理检 查不 失为 经济 方源自 的检 查方 法之 一 。
2 2 手术 方 式 .
① 软组织 内肿 瘤 切除 方 式 : 神经 鞘
边界 清楚 , 周 围组 织 不 粘 连 。发 生 在粗 大 神 经 者 与 部位较 深 且 解 剖 部 位 特 定 易与 常 见 的 良性 肿瘤 混 淆: 如发生 在 咽旁 或腮腺 区者 易 与混合 瘤 、 淋 巴瘤 腺 等混 淆 ; 发生 在领 骨 内者 x线 片可 表 现 为单 囊 亦 可
器官 压迫 产生 轻 微症 状 , 头 部转 动 时压 迫 颈 动 脉 如 窦 出现 一 过 性 低 血 压 ; 生 于 颈 交 感 干 者 可 出 现 发
人 。肿瘤 好发 于 颅 神经 , 头 颈 部发 病 率 高 于 身 体 故
其他 部位 。本 文 收 集 19 90~2 0 年 病 例 5 01 1例 , 其 中北京友 谊 医院 2 0例 、 京 市 口腔 医 院 3 北 0例 . 天 航 部 海鹰 中心 医 院 1 , 经病 理 证实 。现报 告如 下 : 例 均 1 临床 资料 11 本 组神 经鞘 瘤 5 . 1例 , 性 2 , 男 4例 女性 2 7例 , 最 大年龄 6 9岁 , 最小年 龄 1 0岁 , 平均 年龄 3 . 。 8 1岁 12 发 生部位 . 舌部 6例 , 颊部 2例 , 下区 2例 , 舌 腭 部 2 , 下区 1例 , 部 2例 , 例 眶 颧 颏下 部 1 , 腺 例 腮
例行 c T检查 , 1 提示 神 经源 性肿物 。 仅 例
颈部神经鞘瘤16例报道

1 临床 资 料
伴 有 同侧 上 肢 不 同程 度 的麻 木 或 活 动 受 限 、 肌 麻 痹 等 表 现 。 舌
() 2 B超 或 彩 超 检 查 对 判 断瘤 体 的血 供 及 与 周 围 大血 管 的关 系
很 有 帮 助 。( ) T 和 MR1 查 有 助 于 明 确诊 断 和估 计瘤 体 3C 检 大 小 及 与 周 围 组织 的关 系 , 作 为 选 择 术 式或 估计 切 除 范 围 的 可 依 据 。其 C 影 像 特 征 平 扫 表 现 为 梭 形 或 类 梭 形 , 匀 等 密 度 T 均 或 略 低 密 度肿 块 , 强 呈 均 匀 的轻 度 至 明 显 强 化 ; 增 也可 表现 为 不 均 匀 等 密 度 、 低 密 度 肿 块 , 中 心 点 状 、 状 更 低 密 度 略 伴 片 区 。( ) 前 应 常 规 进 行 瘤 体 病 理 活检 。 因瘤 体 周 边 具 有 重 4术 要神经血 管, 般方 式的活检损伤较 大, 一 因此 常 采 用细 针 穿 刺
术 中尽 量 不 予钳 夹 神 经 , 不慎 切 断神 经 则 尽量 行 神 经 吻 合 术 , 若 术后 再 予 神 经 营 养 药 物 激 素 等 治 疗 , 经 功 能 大 多 可 以恢 复 。 神
本组 资料 中有 2例 术 后 出 现 神 经 损 伤 症 状 , 能 与 术 中 神 经 被 可
3 50 ) 2 1 0
文 章 编 号 :6 18 4 ( 0 7 2 — 0 50 1 7—3 8 2 0 )02 7—1
神 经鞘 瘤 ( 称 施 旺 细胞 瘤 ) 一 种 少 见 的 良性 肿 瘤 , 源 又 是 起 于 神 经 鞘细 胞 。其 中 约 有 2 ~ 4 1发 生 于 头 颈 部 , 其 5 5 ] 尤 颈 部 较 多 见 , 易 与 颈 淋 巴 结 核 、 动 脉 体 瘤 和 转 移癌 相 混 淆 。 极 颈 19 9 6年 1 2月  ̄2 0 年 1 06 2月 本 科 共 收 治 颈 部 神 经 鞘 瘤 患 者 1 6
颈部神经鞘瘤影像诊断

鉴别:颈部淋巴结结核
❖ 肺外浅表淋巴结结核以颈部淋巴结结核最多见,主要见于青壮年 及儿童。常为多发、多种影像学改变并存。早期病变CT平扫常 表现为密度均匀结节,边界清晰;中晚期病变密度多不均匀,边 界不清,部分可见窦道形成;增强扫描呈环形、分隔状强化;三 维重建可见呈串珠样改变。
治疗
❖观察随诊:若较小,没有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 ,无需手术。定期复诊,定期复查CT、MR
❖ 体征:在颈外侧区触及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 较柔软,少数呈囊性,局部皮肤正常。
❖早期病灶为实性,肿瘤较大时常发生坏死液化 ,肿瘤越大,坏死区越明显。
病理
❖神经鞘瘤病理上分为Antoni A区和AntoniB 区,A区细胞排列紧密,强化明显;B区细胞排 列疏松,其间有空泡或水样液体,不增强
❖ 少数发生于副神经及舌下神经,前者位于颈后三角胸 锁乳突肌下方,后者多位于舌下神经管区。
❖ 发生于其他神经丛者,部位可无特殊性。
临床表现
❖ 本病是颈部常见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 于30-40岁,无性别差异,神经鞘瘤生长缓慢
❖ 症状:多以发现颈部无痛肿块来就诊。根据肿瘤的大 小和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神经症状,交感神经受 累,患侧可出现Horner综合症;来自迷走神经,可出 现声嘶和呛咳;若肿瘤来自舌下神经,可出现吞咽障 碍及声嘶症状。
❖ 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多数表现为颈动脉鞘外侧的淋巴结肿大, 可单发或多发。当多个淋巴结肿大相互融合成大块时,形态多不 规则,呈分叶状,与周围组织间隙分界不明显。此外,淋巴瘤的 治疗前很少发生中心坏死。诊断困难时须结合临床综合考虑。
❖ 淋巴瘤:当神经鞘瘤表现为均匀等密度或轻度强化时需与淋巴瘤 鉴别,淋巴瘤一般为双侧多发。
❖ 副神经节瘤富血供,明显强化。可见血管流空,导致 特征的盐和胡椒样表现。颈动脉体瘤倾向于使颈内、 外颈动脉彼此远离,而迷走神经肿瘤则导致颈动脉前 移。
神经鞘瘤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第二诊疗,专家咨询; 健康管理,生活无忧。
仟康顾问为患者提供顶级专家的第二方诊疗服务
万康世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瘤,来源于神经鞘,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颅神经,如听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其次可发生于头面部、舌部的周围神经,发生于交感神经的最为少见。
下面小编将为您具体介绍神经鞘瘤的症状表现。
神经鞘瘤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无痛性肿物
专家表示,神经鞘瘤是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物。
2、经鞘瘤可活动
临床上,经鞘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质地坚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多数可活动,大者可呈囊性并可穿刺抽出红褐色液体,但不凝固。
3、不同发病部位有不同的症状
专家介绍,肿物能随神经轴向两侧摆动而不能上下移动,因发病神经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受激惹症状及体征。
4、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小编寄语:以上就是神经鞘瘤的症状表现,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您对神经鞘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那么神经鞘瘤要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神经鞘瘤有哪些症状?

神经鞘瘤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神经鞘瘤症状,尤其是神经鞘瘤的早期症状,神经鞘瘤有什么表现?得了神经鞘瘤会怎样?以及神经鞘瘤有哪些并发病症,神经鞘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神经鞘瘤常见症状:单发性坚实性结节、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声音嘶哑*一、症状:好发于四肢,尤其是下肢。
亦可见于头、颈、面、胃、腹腔后及后纵隔等。
颅内、椎管内也不太少见。
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物。
圆形或卵圆形,质地坚韧,如过大者由于瘤体内发生液化可呈囊性,也可穿刺抽出红褐色液体。
肿物能随神经轴向两则摆动而不能上下移动,源于感觉神经者可有压痛和放射痛;源于面神经者会出现面肌抽搐;源于迷走神经者可有声音嘶哑;源于交感神经者可出现霍诺(Horner)综合症等。
1.坚实结节为真皮或皮下组织内单个或多个坚实结节,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通常不超过2~4cm,可推动(图1)。
性质柔软或坚实,颜色粉红或淡黄色,可有或无疼痛。
偶尔损害呈多发性,可见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或独立发生,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无关。
但多发性损害常与Ⅱ型神经纤维瘤病伴发。
独立型可为先天性或为迟发性。
可散发或呈家族性。
临床上表现为3种外观,即高起圆屋顶形结节,淡褐色硬结性斑疹和多发性丘疹融合成2~100mm的斑块。
丛状神经鞘瘤(plexiform schwannomas)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损害,局限性或泛发性,发生于真皮或皮下组织。
可单独发生或与Ⅰ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或多发性神经鞘瘤伴发。
神经鞘瘤的另一亚型为沙样瘤型与Carney综合征的斑状色素沉着,黏液瘤和内分泌活性过度伴发,可发生恶性亚型,为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发的单发性损害。
或在某些病例中与色素性干皮病伴发。
2.酸麻感一般无自觉症状,但触之有酸麻感。
体积增大时常伴有放射样疼。
3.感觉及运动障碍如肿瘤显著压迫神经时,可出现感觉及运动障碍。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免疫组化即可诊断。
本病临床上很难作出诊断,确诊需做活检。
颈部神经鞘瘤一例

其 中大 多 数 在 发 展 中 国家 , 而 中 国 的 死 亡 率 最 高 。 因此 , 原
发性高血压患者在 漫长 的带 病生 活 中, 自 我 管 理 将 是 决 定
患者血压控制 、 生活质量 、 并 发 症 的 主 要 因 素 。本 研 究 设 计 了患者健康教育组 , 由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亲 自授 课 , 拉近 了 授 课老师与听课人 之间 的距 离 , 并 取 得 了显 著 优 于 对 照 组
E 5 ] 李 小寒 , 尚少 梅 . 基 础护 理学.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 社 , 2 0 0 6 :
1 7 5 .
[ 6 ] 杨秀华. 对体检 中心的 1 2 0例 高 血 压 患 者 采 用 健 康 教 育 临 床 观察 . 中 国 医药 指 南 , 2 0 1 0 , 8 ( 1 4 ) : 3 2 3 — 3 2 5 . [ 7 ] 李素华 , 刘静. 健 康教 育对体 检 中心高血 压患者 的影响. 中 国
于迷走神经。
于 2 周 前 无 意 中发 现 左 侧 颈 部 肿 物 , 约杏核 大小 , 无 红肿 、 疼 痛、 寒 战、 畏寒 , 无 午后 低 热 、 夜 间 盗 汗 。因 无 明 显 特 殊 不 适 ,
未 治 疗 。后肿 物逐 渐 增 大 , 2 0 1 0 年 l 1月 4 日就 诊 某 市 医 院 ,
的 自我 管 理 能 力 , 更有 质量的生活 。
[ 8 ] 耿伯春 , 谢秋虹 , 钱 雪 蕾. 体 检 中 心 对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患 者 开 展 系统 健 康 教 育 的效 果 研 究 . 护 理 实 践 与研 究 , 2 0 1 2 , 9 ( 3 ) : 1 2 0 —
颈动脉鞘区神经鞘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颈动脉鞘区神经鞘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神经鞘瘤又称施万细胞瘤,起源于周围神经Schwann细胞的良性肿瘤。
•25-45%的颅外神经鞘瘤发生在颈部。
•颈部周围神经:第9-12对脑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交感神经、颈丛、臂丛。
•颈部神经鞘瘤最常起源于迷走神经、交感神经。
颈部神经鞘瘤最常起源于迷走神经、交感神经。
二者均位于颈动脉鞘区。
◆亦称神经血管隙、茎突后隙。
◆咽旁隙以茎突及其附着肌为界分前隙(肌隙或茎突前隙)和后隙(神经血管隙或茎突后隙);前隙较小,内有颈外动脉及静脉丛通过。
◆后隙内含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交感神经干,淋巴结等。
由颈筋膜中层包裹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形成,上至颅底,下续纵膈。
颈交感干从颈根向颅底行进时, 先位于椎前筋膜深面,颈总动脉后方稍偏内,随后逐渐穿过椎前筋膜至其浅面,位于颈动脉鞘外甚至鞘内,并位于颈内动脉的内侧稍偏后, 直至内侧偏前。
•颈部肿物:无痛性、缓慢增大、纵向椭圆形常见、质地中等偏硬、可侧向移动。
•少数可有肿物压迫引起的局部不适感。
•神经症状:罕见,声音嘶哑、Horner综合征、轻度感觉、运动障碍。
•好发年龄20-40岁。
◆形态:椭圆形多见,长轴与神经走形方向一致。
◆境界:清楚,包膜多完整 。
◆密度/信号:低于肌肉,可均匀或不均匀,T1WI: 等信号 T2WI:混杂高信号(Antoni A区稍高信号,Antoni B区富含黏液基质呈明显高信号)。
◆增强:渐进性强化,“斑驳状”强化,Antoni A区明显强化,Antoni B区轻度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CTA:MIP图瘤体不显影。
与血管关系:推移血管,连接面<180°。
◆迷走神经:将颈总(或颈内)动脉与颈内静脉撑开,动脉位于肿瘤的外半周,静脉位于肿瘤的内半周,二者在弧形线上呈90-180°◆交感神经:动、静脉皆移位于肿瘤的外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