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钢结构深化设计关键技术提纲资料

合集下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摘要:我国的建筑水平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有了很大的提高,钢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建造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与施工措施》首先对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然后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对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工程项目有所借鉴。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措施一、钢结构建设超高层建筑基本情况目前,超高层建筑施工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以节约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钢结构逐渐发展成为超高层建筑结构中的首选[1],因为钢结构自重轻,构件强度高,单位承载力大,施工快,有效降低了建筑资金消耗。

由于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具有复杂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对于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处理工艺和材料要求较高,只有在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使施工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2]。

二、钢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关键技术1.施工测量技术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特点是复杂,安装偏差问题比较普遍,所以对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建筑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就是施工测量技术,它的要求和标准也是比较高的。

在开展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想增强施工测量的精确性,相关部门就需要制定完善的测量系统,将钢结构施工测量工作落到实处,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

此外,在进行超高层建筑建设时,为全面了解超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确保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需要完善的建设硬件设施,还要保证测量方法的科学性。

此外,在应用施工测量技术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需要注重测量方法的选择,不同的结构形态和规模应用的测量控制方案不同,不仅能够影响到测量的精度,还会对钢结构安装精度造成影响,进而影响超高层建筑建设的进程。

所以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施工测量技术的重要性,合理的选择测量方案,充分发挥施工测量技术的作用,为超高层建筑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分析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分析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分析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各方面建设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在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超高层建筑更是不断的出现,保证其具有较高的质量成为了当下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需要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引入众多新型的专业技术,超高层建筑施工包括众多部分,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建筑钢结构施工。

关键词:关键技术;超高层;措施;建筑钢结构施工;引言在传统的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大多数都是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然而在现代建筑物的楼层越来越高,这就对建筑结构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传统的建筑结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物结构的要求,传统建筑结构成本高、重量大,存在较多的明显的问题。

现阶段通过不断地研究实验,我们已经探究出建筑钢结构这一可以运用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方式,其中包含了众多关键技术,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1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相关概述在当今现代,不断加快的社会化进程,对我国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层建筑也是在我国以至全世界都备受关注,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在人们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当然也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难点,那么,在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引入关键技术之前,我们应先了解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重要性、施工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等。

1.1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重要性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大进步标志,也表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高水平,以及科学技术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超高层建筑多采用钢结构施工方式,建筑钢结构安全性能更高,操作技术更高,因此进行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是超高层建筑的一大前提。

1.2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特点超高层建筑,顾名思义高度非常的高,而高度高了对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质量要求就更高,这样一来超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和风险性就更高。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分析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分析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分析摘要: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既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也是难点技术。

本文首先分析了各个施工工序中的关键技术与措施,然后对高层钢结构施工提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关键技术1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工艺中的关键技术1.1钢柱安装:1)最底段钢柱是整根钢柱安装的基础,必须保证安装准确无误。

2)安装钢柱找正用平垫铁,测量垫铁顶面标高,确认标高符合规范要求。

如偏差超过规范要求时,应更换垫铁。

用水准仪测量所有钢柱1m标高线在同一水平线上,偏差在-5mm~8mm之内。

3)钢柱柱身平面坐标中心线与基础平面坐标中心线对准,偏差不大于5mm。

4)垂直度用经纬仪在90°方向上测量,确保柱身长度中心线的铅垂度,单节偏差不大于10mm,全高不大于35mm。

5)测量各柱中心线间的距离,定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mm。

6)钢柱空中对接搭设稳固的操作平台,上下节对口时,缘板和翼板无错位,以每层平台标高为准,用水准仪测量各平台标高线在同一平面上,垂直度用经纬仪测量找正。

钢柱对接焊接完毕后,将对口工装和引弧板、收弧板用气割割掉,然后磨平,不允许用大锤打掉。

7)钢柱对接每道焊缝由两人对称焊,先焊厚板,后焊薄板,每道焊缝必须一次连续焊完。

8)空中焊接需搭设防风防雨棚。

1.2吊装在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吊装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因为其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在进行钢结构的吊装时,应该从工程的平面以及立体进行考虑,根据结构的组成形式以及塔吊的数量和方位来确定整个工程的吊装分区以及顺序。

进行吊装作业时应该遵循下面两个原则:1)平面内的吊装应该以中心为核心,然后向四周不断扩散。

也就是说,从工程平面的中心单元开始,首先对一个刚度柱网单元进行组装,顺序是先柱后梁,当这一柱网单元完成后,在其左右或者前后进行另外两个单元的组装,当这三个单元全部组装完成后,最后进行较为全面和精准的校正作业。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1.结构设计: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其受力特点和结构形式,以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设计者需要合理确定结构的参数,如梁柱截面尺寸、连接方式等。

2.承载系统:超高层建筑的承载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承担着重力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设计者需要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如框架结构、剪力墙和撑撑等,来实现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3.施工工艺: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工艺需要精细规划,包括起吊、拼装、连接等环节。

施工过程中应合理选择起吊方法和设备,准确测量和定位构件位置,严格控制焊接和螺栓连接质量。

4.安全防护: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这包括搭建安全网和安全围护设施,使用安全绳索和安全带,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

5.施工监控: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的施工监控,包括监测结构的位移、变形和应力等。

监控数据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6.资源调度: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需要合理调度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等资源。

施工单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和顺序,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高效运作。

7.质量控制: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包括材料的检验、焊接和连接工艺的质量控制、构件的质量验收等。

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8.防腐防火:超高层建筑钢结构需要经过防腐和防火处理,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安全性。

防腐涂层可以采用喷涂或涂刷的方式,防火涂层可以采用防火涂料或防火砂浆等。

总之,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技术和措施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结构设计、承载系统、施工工艺、安全防护、施工监控、资源调度、质量控制以及防腐防火等都是关键要点,需要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合作和配合,共同完成一项安全、高质量的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工程。

超高层钢结构深化设计关键技术提纲资料

超高层钢结构深化设计关键技术提纲资料

2.1.2 深化设计分段-117巨柱分段(地下)
地下室单根巨型柱重约1607吨,分为41个吊装单元。地下室高度范围 内巨型钢柱共分为6节,每节构件分为4至9个吊装单元,单元最重约57t。
2.1.3 深化设计分段-117巨柱分段(非桁架层)
地上巨型柱共有9种截面(MC2~MC10)。其中MC2~MC5截面, 平面划分为4个单元,MC6~MC10截面未进行平面划分。
——巨型支撑交叉处典型节点
1.5 117项目塔楼桁架钢结构概况
塔楼结构设计共布 置九道环形带状桁 架,带状桁架分部 如左图所示。环形 桁架由箱型梁和组 合节点构成,两端 与巨柱相连。
1.6 117项目塔楼剪力墙钢结构概况
形式5 形式4
TOP标高+596.2m L116M标高+578.6m
L114M2标高+559.5m
各角柱面向塔楼核 心筒,双向倾斜1°
16220
9000 9000 9000
16220
16220
9000 9000 9000
16220
塔楼巨柱平面布置图

1.4 117项目塔楼支撑钢结构概况
主塔楼在每个立面均布置有1道防屈曲支 撑和8道巨型斜撑,防屈曲支撑分布于 B2-L7层,巨型斜撑两端与巨柱相连,分 布如左图所示,单道巨型斜撑最长达79m, 重量约为640t。
1.2 117项目塔楼钢结构概况
117办公楼结构高度约为596米,地上共117层,4层 地下室。整体呈四棱台体,中央混凝土核心筒为矩 形。结构体系为:巨型框架-核心筒-巨型斜撑多重 结构抗侧力体系。
1.3 117项目塔楼外框钢结构概况
MC10 MC9 MC8 MC7 MC6 MC5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摘要: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标准高,涉及到的工艺环节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多个工种同步配合,才能够保障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完成建设任务。

钢结构作为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内容,具有强度高、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的优势,成为了目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首选。

虽然我国钢结构施工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存在大大小小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制定科学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案,并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保障每一施工环节的有序进行,从而维护超高层建筑钢结构与施工质量,实现各项施工技术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引言从某种发展程度而言,各个国家的建筑施工水平能够直接的反映出其国家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文明层次高低,如环球金融公司、上海基地大厦、石油双塔等,这些被大家所熟知的超高层建筑物,都体现出了各个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钢结构特征钢材料对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在钢材料的强度等级与弹性模量较高,钢结构的承重力会大幅提高。

钢结构自身构件结构的横截面积并不大,若钢材料整体重量不高,就可以应用在大跨度、高强度的建筑工程中。

塑性与韧性是钢结构突出的表现特征,基于该特征,钢结构能够很好地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建筑的应用效果。

另外,钢结构在拼装、制造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钢材料的应用特性。

钢结构的密封性较好,焊接后钢结构的气密性与水密性表现较佳。

钢结构的耐热性,即使在150℃的高温环境下仍可发挥性能,但周围温度达到300℃以上时,其性能会大幅降低。

因此,需注意钢结构的应用环境,同时要根据建筑工程的防火等级选择钢材料,构建科学合理的钢结构体系,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防火等级。

钢结构具有环保特征,应用钢结构可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同时可通过回收钢材料的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流程与影响因素2.1施工流程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涉及建设事项较广,属于系统性工作。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超高层建筑是当今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超高层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技术和措施来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文将就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钢结构设计技术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设计技术是施工的基础,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设计要考虑结构的承载性能、整体稳定性和抗风抗震能力,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可施工性和经济性。

设计中需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方法和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确保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钢结构设计中还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选用、连接节点的设计等关键技术,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2. 施工工艺技术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

首先是焊接工艺技术,通过合理的焊接工艺和参数来确保焊缝的质量和牢固性,提高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其次是起重吊装技术,在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中,需要采用大吨位的起重机进行吊装作业,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吊装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操作过程,确保吊装的安全和稳定。

在施工中还需要采用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3. 质量检测技术质量检测是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各项质量检测,包括焊接质量检测、材料质量检测、结构尺寸偏差检测等,以确保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施工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全面的结构安全评估和验收,以确保结构的使用安全和稳定。

1. 安全管理措施在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中,安全是第一位的重要问题。

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严格执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还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和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各项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2. 施工组织管理措施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

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成为城市地标和代表性建筑。

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尤其是钢结构的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环节。

掌握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对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进行探讨。

一、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1. 钢结构的设计和选材:高层建筑的钢结构设计必须满足承载能力和抗震要求。

在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形式和荷载情况,进行合理的构造设计,确保结构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钢结构的选材也至关重要,需要选择质量好、性能稳定的优质钢材,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预制和加工技术:高层建筑的钢结构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预制和加工,以满足建筑的特殊要求。

预制和加工技术的关键在于精准度和对接质量,需要精确的加工设备和严格的工艺要求,确保各个构件的尺寸和连接精度达到要求,从而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施工工艺和方法:钢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方法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结构的安全性。

施工工艺和方法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特点和施工条件,采取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结构的质量可靠。

4. 钢结构连接技术:钢结构的连接技术是整个结构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连接技术和方法,确保连接质量和可靠性。

结构的连接节点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检测,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1. 安全管理措施: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预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措施的到位和有效性。

2. 质量控制措施:钢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验收、构件的加工和安装、连接的质量检测等,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规定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面分段多 为3500mm
2.1.4 深化设计分段-117巨柱分段(桁架层)
四节
D
C
三节 二节 一节
B A
3
巨柱大节点处平面整体分4个单元, 其中二三节AC单元平面再次拆分
1 2
2.1.4 深化设计分段-117巨柱分段(桁架层)
巨柱大节点1、2单元采取现场地面拼装为“L”形,整体吊装,然后吊 装3单元,因大节点内部板件密集,且空间小,内部板件现场焊接方向、 顺序均需仔细考虑。
1.2 117项目塔楼钢结构概况
117办公楼结构高度约为596米,地上共117层,4层 地下室。整体呈四棱台体,中央混凝土核心筒为矩 形。结构体系为:巨型框架-核心筒-巨型斜撑多重 结构抗侧力体系。
1.3 117项目塔楼外框钢结构概况
九 塔楼巨柱位于建筑物 平面四角并贯通至结 构顶部,与桁架及巨 撑连接,形成结构支 撑体系。其呈六边菱 形,沿高度并分多段 内收,外侧平齐。
基于天津117项目的超高层钢结构 深化设计关键技术
1 117项目工程概况 2 深化设计分段 3 塔楼外框巨柱深化设计要点 4 塔楼核心筒剪力墙深化设计要点 5 项目深化设计管控 6 其他超高层项目分段整体分析
一 117项目工程概况
1.1 117项目工程概况
本工程如右图所示划分为四 部分:1、T区117办公楼;2、 E区总部办公楼;3、R区商业 群房;4、U区纯地下室。本 工程的深化设计重难点主要 在T区塔楼部分。

1.4 117项目塔楼支撑钢结构概况
主塔楼在每个立面均布置有1道防屈曲支 撑和8道巨型斜撑,防屈曲支撑分布于 B2-L7层,巨型斜撑两端与巨柱相连,分 布如左图所示,单道巨型斜撑最长达79m, 重量约为640t。
——巨型支撑交叉处典型节点
1.5 117项目塔楼桁架钢结构概况
塔楼结构设计共布 置九道环形带状桁 架,带状桁架分部 如左图所示。环形 桁架由箱型梁和组 合节点构成,两端 与巨柱相连。
1.6 117项目塔楼剪力墙钢结构概况
整体结构中,钢板墙从地下3层到37层楼面处 (-18.350m~+192.300m)以及114层夹层二到 屋顶(+559.545m~+596.200m),钢板墙钢板厚 度分别有70mm、50mm、25mm、20mm。
1.7 117项目塔楼构件分部概况
杆件名称 巨柱
2.2.2 深化设计分段-117剪力墙分段(地下)
地下室单片剪力墙重约720t,分为48个吊装单元。地下室高度范围内 分6节,每节分为6至10个吊装单元,单元最重约25t。
2.2.3 深化设计分段-117剪力墙分段(地上)
地上剪力墙分段除需考虑上述因素外,还需考虑顶模系统的影响。 钢板墙分段需考虑顶模预留洞口大小。 顶模系统与核心筒墙体施工的步距为一个楼层,钢板墙构件按照一层一节 分块。长度方向对应顶模预留吊装口长度(最长分段9.12m)
斜撑及水 平横梁
16843
13.86%
桁架
口1200 x 800 x 100 x 100
Q345GJC
100mm 带状桁架 10353 8.52%
钢板墙
长14250mm宽 13425mm
Q345GJC
25mm/50mm/7 钢板墙含
0mm
翼墙钢板
19224
15.82%
楼面梁 次框架柱 钢楼梯
H700x400x14x25 Q235B 14mm/25mm 楼面梁 25296 20.81%
2、巨柱整体重量重,现场采用大吨位吊机,但工厂制作时重量受限 (江苏厂仅一台70吨行车)。分段时考虑重量不超过60吨。
3、巨柱截面面积大,为保证运输,分段时考虑宽度不超过4.2m,高 度不超过3.3m。
4、巨柱内部板件多而厚,分段时避免现场“T"型焊缝,以免出现板 件
层状撕裂。 5、巨柱腔体众多(最多26个),且内壁布置栓钉,最小腔体净空间
2.1.3 深化设计分段-117巨柱分段(非桁架层)
地上巨型柱共有9种截面(MC2~MC10)。其中MC2~MC5截面, 平面划分为4个单元,MC6~MC10截面未进行平面划分。
MC2~MC5
立面分段在12层以下 为3500mm,12层以上 多为4320mm
MC6
立面分段多 为3500mm
MC7~MC10
杆件截面形式
最大截面外形尺 寸
主要材质
主要板厚 分布部位
长11232mm宽 5233mm
Q345GJC Q390GJD
25mm、30mm 、40mm、 60mm、80mm
巨型框架 柱
吨位 所占比重 44460 36.58%
支撑
口1800 x 900 x 120 x 50
Q345GJC
120mm/50mm
为620mm。考虑分段后现场吊装顺序,人员施焊站位,避免进入狭 小腔体施焊。 6、巨柱在楼层处设置水平隔板,分段时考虑巨柱对接焊缝距离水平
2.1.2 深化设计分段-117巨柱分段(地下)
地下室单根巨型柱重约1607吨,分为41个吊装单元。地下室高度范围 内巨型钢柱共分为6节,每节构件分为4至9个吊装单元,单元最重约57t。
口1200 x 900 x 50 x 50
Q345GJC
30mm/35mm/5 0mm
次框架柱
5010
4.12%
长6915mm宽 2070mm
Q345C
5mm
钢楼梯 350 0.29%
二 深化设计分段
2.1.1 深化设计分段-巨柱分段前分析
1、巨柱壁板较厚(大部分为80来自m,最厚100mm),避免材料拼接可节 约成本,缩短工期。分段时考虑钢板板幅不超过4.4m,单块重量 不超过21吨。
暗梁连 为一体,增强刚度。
3、地上核心筒计划采用顶模系统,分段时应考虑顶模系统的顶升节 奏、高度及对长度的限制。
4、分段时应考虑剪力墙土建施工节奏(每次砼浇筑标高等)避免造 成施工不协调。
5、考虑现场横焊缝较立焊缝更易操作,分段应尽量分长单片构件, 可减少现场立焊缝。
6、考虑运输尺寸限制,结合钢板板幅限制,运输宽度尺寸控制在 4.4m以内。
后装板
现场焊接坡
3
口朝上
3 1
现场焊接坡
口朝上
2
2
现场焊接坡
口朝下
后装板
2.2.1 深化设计分段-钢板墙分段前分析
1、钢板墙板较厚(最厚70mm),避免材料拼接可节约成本,缩短工 期。分段时考虑钢板板幅不超过4.4m,单块重量不超过21吨。
2、钢板墙平面外刚度小,加工、运输、堆放极易变性,且矫正困 难,分段时应避免出现较大“L”形、“T”形,且宜与钢暗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