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抗战老兵手印说明-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的作文四百字

建川博物馆的作文四百字今年生日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
建川博物馆,一个期待了很久的地方,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见到了它。
那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一下车见到的“中流砥柱”四个金色的大字,让我有一种肃穆的感觉。
是的,中流砥柱,是对革命先烈,壮士英雄一种最高的称谓。
当然,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不仅要作社会的中流砥柱,还要做自己亲人,朋友,爱人的中流砥柱,一个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
然后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战俘馆”.那一具具堆砌的中国人民的尸体,不仅是尸体,也堆砌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耻辱。
但伟大的中国人民不是永远怀着仇恨,而是以一种最为崇高的姿态“以德报怨”来对待伤害过我们的侵略者。
当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日本侵略者遣返回国的时候,中国人表现出一种崇高的民族气节:不仅为他们提供各种生活所需物资还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
我想,那时的日本侵略者心中涌起的必定是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
这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伟大之所在!还有就是“汶川大地震物资收藏馆”在馆外,我们见到了“猪坚强”一只极具生命力的猪,如今在政府的照顾之下已经长得相当“结实”!当然,一入馆,伤感就颇多了。
作为一个四川人,我深切的体会到四川人民经历了怎样的悲壮和灾难。
“国旗为平民降,汽笛为逝者鸣,蜡烛为同胞燃,泪水为生灵洒。
眼泪汹涌,眼光坚强。
”多么深刻的感受和触动心灵的字句。
还有很多的感受埋在心里,不急于表达。
比如又重新燃起了对伟大的毛主席的无限崇拜之情,对中国自古以来的伟大的女性的敬佩和崇拜之情。
等等。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还增长了我多方面的知识。
对我来说很有价值。
建川博物馆的作文四百字今年暑假,我去参观了位于四川省的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是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建造的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战争博物馆。
一进门,就看到一架歼-5战斗机,这架战机虽然已不能鏖战蓝天,但仍向世人展示着它那饱经战火的身躯,提醒人们不要遗忘金戈铁马的战场,不要忘记刀光剑影的厮杀。
建川博物馆导游词

建川博物馆导游词【篇一:成都至西岭雪山途中导游词整编稿】西岭雪山、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两日游途中讲稿各位朋友大家早晨好!今天我们将从成都出发途经市区、温江、崇州市、大邑县到达西岭雪山,夜里将住在花水湾温泉区。
利用途中行车的时间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四川、成都及我们将去参观游玩的一些地方的情况。
我们现在成都市区,张艺谋导演为成都拍的形象宣传片中讲?成都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余秋雨先生说成都是中国的第四城。
到底成都有何魅力让这样一些名流对成都有如此高的评价呢!应该说成都是国务院所确立的中国西南内陆三中心两枢纽的一座城市。
它是西南地区的金融、商贸、科技中心,又是西南地区的交通和通信枢纽。
不仅如此成都还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地方文化。
如果说我们只是在街头随意逛逛是感受不出成都的城市性格特征的,我个人认为成都这座中国特大城市有五大城市性格特征。
她以蜀汉文化基地、天府风光、熊猫故乡、美食世界、休闲之都为我们展示了它的魅力。
成都是蜀汉文化的发祥地。
蜀汉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沙遗址,都江堰芒城、温江鱼凫城、郫县三道堰、新津宝遗址和附近的广汉三星堆遗址都说明蜀汉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作为数代古蜀王朝的都城和四川的首府,成都孕育成就了历代无数风流人物;李白、杜甫、司马相如、苏轼、袁天刚、巴金、李诘人、朱德、邓小平等等。
无不因成都而风流历史或干脆就是成都成就了其名声。
成都的武候祠是全国众多武候祠中最著名的一处。
他是一处君臣合庙的祠堂。
也是全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武候祠,是中国众多的三国遗址中唯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他与周边其它州、市、县丰富的三国蜀汉文化景观共同构成了?三国遗址寻踪?黄金旅游线。
不仅为研究提供了素材,而且也深受海内外游人的欢迎。
杜甫草堂同样是全国众多草堂中最为知名的一处。
他是被誉为?诗圣?的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的故居,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他成就了杜甫?诗圣?的地位。
印在黄土地上的红手印读后感

印在黄土地上的红手印读后感“一玉口成国,一瓦顶成屋,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去年我跟随父母参观了重庆市建川博物馆,让我深受震撼的是那面由无数抗战老兵鲜红掌印组成的手印墙,每一个手掌印的背后都有一个血泪的过往。
正如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先生说的那样:老兵的手曾经掌握了国家的命运,拯救了我们的民族,正所谓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英雄,而在这个庚子年的岁末年初,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我看到了当代的英雄。
那些白衣天使、解放军战士、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不顾个人生死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成了人们口中的“最美逆行者”。
选择逆行,选择坚守的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请战书上鲜红的手印表达着承诺与担当;用美丽的身影诠释着生命的意义;用坚守的背影演绎着泱泱大国的生生不息,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如今我们的祖国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正在恢复过往的繁荣兴旺,虽然我的家乡新疆乌鲁木齐经历了第二次疫情打击,但对战胜疫情我们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和无数无名的时代英雄。
当我们抗击疫情即将取得胜利之时,某些国家却在这场疫情中彻底沦陷,一些无耻的政客更是不断地抹黑中国政府抗击疫情的措施和手段,不断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崛起,不断制裁中国的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
今天制裁打压、强买强卖,明天边境对峙、军机飞临大陆沿海、航母挺进南海制造事端,给中国的和平发展设置无数障碍。
中国的崛起必然会经历巨大的压力和磨难,华为在被美国政府制裁时写过一句话: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自古英雄多磨难。
正因为某些国家从来就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必然会发动科技战、贸易战、金融战,千方百计地阻止中国的崛起。
中国的未来是乘风而起上青云,还是裹足不前落九霄,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
历史不容忘却,回顾和重温那一抹抹鲜红的、沧桑的手印,那些抵挡侵略、扭转乾坤、功勋卓著的印记时刻警示着我们:太平享盛世、奋发正少年。
我们在这幸福的时代更要铭记先辈们的苦难,勿忘过往、开创明天。
建川博物馆——第4小组

4.中国壮士群雕广场 中国壮士(1931-1945)群雕广场位于本馆内, 面积约1万平方米。广场的雕塑建设与博物馆的 建筑以及抗战系列陈列馆藏品内容相统一,以纪 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主题。由朱成、谭云等20 多位雕塑艺术家,制作塑造了200多名1931年至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 群体形象。 中国壮士(1931-1945)群雕广场是一个大型的 当代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活动,整个塑造过程始终 坚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1931年至1945年 14年的中国抗日事件为背景,充分尊重抗日战争 历史事实,忠实于历史文献资料、文献图片。所 塑造人物按照抗像高约2米,铸铁 合金材料。群雕突出排列阵式整体气势,强调 “阵仗”感,个体形态避免夸张。 中国壮士(1931-1945)群雕广场所有壮士造像 阵式都放置在一个“V字”型下沉式凹槽的空间 环境中。这个“V”字型下沉式凹槽总长81.5米 宽,宽45米,象征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 时刻。凹槽两侧壁各四段为红色花岗石影雕,表 现抗战历史报刊照片。凹槽地面为中国各战区和 战役示意图,并设置有关抗战文字数据和适当的 地景装置。“中国壮士”群体造型由疏至密组为 阵列,最后密集为浮雕人墙结束。观众自前面俯 看整体气势,然后进入阵列中穿行,与“壮士” 并肩,并细读人物与地景、侧墙浮雕,最后从 “人墙”两侧走出。
初二五班 第四小组
5.中国老兵手印广场 中国老兵手印广场占地面积3000 平方米,呈V字形,寓意胜利。 每座手印墙宽约1.2米,高约2.6 米,采用腐蚀钢化玻璃将老兵手 印表现出来。抗战老兵手印广场 是该馆与四川省老干局合作,并 从四川黄埔同学会以及部分慕名 而来的抗战老兵收集而得到的, 共有3810名抗战老兵的手模。 这些老兵都已届古稀之年,当年 正是他们的双手挥舞大刀、长矛, 投掷手榴弹、埋地雷、炸碉堡, 正是这些手当年挡住了来势汹汹 的日军侵略军,力挽狂澜,扭转 乾坤,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托 起。这些功勋卓著的手怎样在历 史上长留下来,以表彰卫国勇士、 警示后代,这是修建手印广场的 目的。
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川军团”

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川军团”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提到了“川军团”的概念。
不少观众不甚了解,“川军团”这一含混的代名词到底是指抗战时期成建制的川军的团级部队,还是指由川籍士兵编成的战斗团呢?这一疑问将我们的视线从炮火漫天的滇缅战场拉回到抗日战争的大后方一四川。
在位于四川安仁古镇的国内唯一一座纪念川军抗战的博物馆――建川博物馆中,依然保留有川军这个悲壮群体在民族存亡时刻的豪情。
活着的“川军团”2008年4月18日,40余位当年中国远征军老战士在建川博物馆中国老兵手印广场整齐列队,同声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他们都是四川籍的远征军老战士,是“川军团”的活化石,1943年,在“陪都重庆面临威胁,政府打算必要时迁都西康”的情况下,蒋介石发出“战争总动员”,提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号召知识青年从军,并成立“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委员会”。
现年已84岁的远征军老兵黄绍甫,就是这批川籍抗战远征军的典型。
1943年的黄绍甫还在石室中学读书,投笔从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主流价值观。
黄老深情地回忆,他参军时满含着赶走日本侵略者的激情:“当时我们在新一军,是孙立人将军的部队。
在缅甸北部重镇密支那受训,教官基本都是中国军官,受训内容主要是步兵作战。
虽然当时新一军的机械化程度很高了,但步兵依然是作战胜利的关键。
”在中国老兵手印广场上,这些“川军团”老兵的右手手印,姓名,抗战时期的部队番号都将永久留存,供后人瞻仰。
在建川博物馆川军抗战馆的展柜中,还陈列着中国远征军二?一师纪念册,二?三师六?八团三营七连当年的“全家福”。
他们都见证着真实存在的“川军团”。
“川军团”,300万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在《一个人的抗战》中写道:我这儿讲的川军,是大川军的概念,即抗战初成建制出川抗敌的30万士兵和8年中四川各地应征入伍补充到各个抗日战区的260万川籍士兵。
300万!这个数字绝非臆造。
1945年10月8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7月23日,我们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进行了夏季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建川博物馆聚落。
建川博物馆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
聚落内建设有抗战、红色年代艺术品、民俗三大系列二十余个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
我们一行人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参观了不同的地方。
其中,我们小组参观了中国老兵手印广场、中流砥柱馆、抗战文物陈列-正面战场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以及地震博物馆。
历史,一直是一个厚重的话题。
建川博物馆为我们展现了离中国最近的一段历史,在参观的过程中,那种庄严肃穆的气势,让我们以郑重之心、肃穆之情倾听着历史的回音。
沿路进入馆内,首先略过的便是中国老兵手印广场,那一个个强劲有力的掌印,那一排排鲜红的血印,错落有致的陈列在广场上。
相信,每一个掌印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传奇的事迹,虽然,他们的故事被这时间一点一滴的给冲淡了,但是那一个个血印却会永远的屹立在建川博物馆的老兵手印广场。
接着我们参观了中流砥柱馆。
该馆规模居各馆之首,展厅面积为2435平方米,是一个橘红色的方形馆,位于主道路最前方。
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地等方式陈列,通过三个主题单元——“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生动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八年抗战情况,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光辉历史。
正面战场馆让我有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存在对国民党的一些偏见,认为那些追随蒋介石的人可恨,今天参观了正面战场馆给了我震撼,那些将领和我党一样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嫉恶如仇。
那些在正面战场上为了民族独立而英勇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士的精神,至今仍令人崇敬不已。
从中我也体会到,当我们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我们的人民会在瞬间凝聚起来,拧成一股绳,共御外辱。
参观建川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参观建川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一、建川博物馆的建筑布局建川博物馆聚落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由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和与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进行的整体规划。
聚落总占地面积为500亩,共分为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5个分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一共有25个分馆,馆馆不同并各具特色。
有大气震撼的中流砥柱馆,有展翅欲飞的飞虎奇兵馆,还有粗犷自然的川军抗战馆,不一而足。
聚落与安仁古镇和刘氏庄园相邻,聚落内生态自然,植物繁多,与周边景色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
聚落内建筑形式虽各异,但是建筑主题相关、衔接紧密;游览路线生态流畅、过渡自然;场地铺装简洁大方、和谐统一;植物配置淡雅清丽,融合共生。
在建筑外形方面,建川博物馆聚落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建筑生成手法,借鉴自然山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皱褶、绽裂、但是仍然保持了方整锐利的状态,以体现战俘的不屈品格。
在内部设计上,空间序列曲折变化,灰色粗糙的整体基调,不做任何修饰的墙面天花,脚下吱呀的铁板声,以及高墙、采光孔、小天井所营造的略微昏暗的光环境,共同营造了一种悲怆沉重的氛围,动人心魄。
二、参观建川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建川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建川博物馆的心得体会1今年暑假,我去参观了位于四川省的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是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建造的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战争博物馆。
一进门,就看到一架歼—5战斗机,这架战机虽然已不能鏖战蓝天,但仍向世人展示着它那饱经战火的身躯,提醒人们不要遗忘金戈铁马的战场,不要忘记刀光剑影的厮杀。
我们首先来到悲壮的中国老兵血手印广场。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范文最新推荐------------------------------------------------------建川博物馆观后感建川博物馆坐落在成都大邑县的安仁古镇,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我们此次主要参观了抗战系列展馆。
首先参观的是中流砥柱馆。
这个展馆主要是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斗争情况。
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场景,让我们重温了在那个日寇铁蹄横行,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用游击战、袭扰战等形式在敌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给日伪军造成重大杀伤,为抗日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讲述国共联合抗战的正面战场馆,我了解到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从最初的避战到局部抗战再到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战的历史进程。
在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两个政党能够联起手来,用手中落后的武器与武装到牙齿,极其凶残的日军进行了惨烈的八年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狂妄企图,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大牺牲。
战争是残酷的,有人牺牲,也有人受伤被俘。
在不屈战俘馆,我看1/ 7到抗日勇士在不幸被日军俘虏后受到的种种非人虐待,企图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让他们成为日军的鹰犬和走狗。
但绝大部分中华儿女展现出了惊人的顽强意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斗争,英勇不屈,令人十分敬佩。
他们也是英雄。
飞虎队,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也是中美联合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合作典范。
在建川博物馆的飞虎奇兵馆,我了解到了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驾驶战机保卫中国领空,保护中国人民免遭日军轰炸所取得的骄人战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集抗战老兵手印说明
我馆在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为彰显抗战精神、展示抗战老兵的力量,在建川博物馆聚落内建“中国壮士—老兵手印”广场。
征集抗战老兵的手印,现将相关要求说明如下:
1、先将红色印泥涂抹在整个手掌上,在宣纸上盖上全手印。
这份宣纸右下角写上:姓名某某部队某项职务(主要为抗战时期所在部队及担任的职务)。
2、每位老兵的个人简历(另行一页纸)。
(基本格式:姓名籍贯出生年月何年从军抗战经历直到离休)
3、抗战时期老照片(或二十年前的老照片)、近照,请在照片背后写上本人的姓名、照片说明。
4、请提供老兵所在单位或离退休管理部门开具的证明,或提供相关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或奖励证书、个人著述、回忆录等资料复印件。
5、如有抗战文物并愿意捐赠我馆的,请写上或提供详细的文物说明(文物本身的说明、文物流转过程、与文物相关的背景资料)。
6、提供的资料中重点要有在抗战时期的所在部队或工作单位名称及相应岗位职务,如下示例:
示例1:陈怀堂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一连
示例2:段宇栋山西省晋南地区浮山县公安局股长
示例3:李维松山西省青城抗日县武工队
示例4:贾振荣(女)白求恩学校抗大二分校
请将每个人手印、照片及相关资料装入个人档案袋,以免混淆。
请予以支持。
谢谢合作!请备齐上述征集材料后,送往或寄往我馆。
送往接待点:建川博物馆聚落市场部邮寄地址:四川大邑安仁镇建川博物馆文化发展部收611331 联系人:曹硕028- 88319958 (办)
“中国壮士——抗战老兵”手印广场抗战老兵情况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