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心得(3篇)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心得(3篇)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心得(3篇)叠加原理实验报告心得精选篇1一、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所示,用DG05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图片图片图片1.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

2.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短路侧)。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下表。

图片注意:电压只要求测量UFA、UAD、UAB3.令U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短路侧,开关K2投向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中。

4.令U1和U2共同作用(开关K1和K2分别投向U1和U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中。

五、实验注意事项1.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或者用电压表测量电压降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正确判断测得值的+、-号后,记入数据表格。

2.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六、思考题1.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1、U2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U1或U2)短接置零?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七、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即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

2.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作结论。

3.通过实验步骤6及分析表格3-4-2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4.心得体会及其他。

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理解叠加原理的概念及其在电学中的应用。

2.通过实验验证叠加原理的可靠性,并加深对其理解。

实验原理:叠加原理是指,在一个线性电路中,若有多个电源作用于电路中,则电路中的任一点的电位、电流及电阻,可视作在每个电源单独存在的情况下,其值与在实际情况下的值之和相等。

设电路中有n个电源,其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1,R1;E2,R2…En,Rn。

当第一电源E1作用于电路时,电流I1经过电阻R1,两端电位差为IR1=I1R1,此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均为初始值。

当第二电源E2作用于电路时,第一电源已断开,此时电源电动势E1对电路中电位、电阻没有任何贡献,电路中只有电源E2,其电动势为E2,只经过电阻R2。

由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在电路上任一部分的电动势之和等于所包围的部分的电位降之和(即E1+E2=I2R2)。

同理,对于第三个电源,其电动势为E3,其电路中只经过电阻R3。

实验器材:示波器、电源、不同种类的电阻、导线、万用表等。

实验步骤:1.将电路连接图按实际情况搭建起来,包括在两端接入示波器的电路线。

2.打开电源,调节电源电压。

3.选择一台示波器,将示波器与电源连接,通过调节示波器观察电路中信号的波形。

4.测量电路中电阻、电位、电流等参数,并记录数据。

5.去掉一个电源来观察电路参数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6.重复 5 所述步骤,直至所有电源断开。

7.根据实验数据结合叠加原理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及分析:接入第一台示波器,将其连接到电路的两端,在没有施加外加电源时,示波器上显示的是电路中的干扰信号或漂移信号。

接下来加入一个电源E1,记录电路中电阻、电位、电流等参数。

这时示波器上的波形会出现电压信号。

去掉电源E1,之后加入电源E2,并记录电路参数。

这时示波器上的波形会出现另一种电压信号。

实验错误及解决:电路接线松动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是反复检查电路线的状态,确保其连接良好无松动。

结论:本实验实验数据与叠加原理预言的理论值相比具有良好符合性。

叠加实验报告

叠加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叠加原理验证实验实验目的:1. 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 学习使用叠加原理解决电路问题。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电子实验室实验器材:1. 搏动电源2. 电阻箱3. 电容箱4. 电感箱5. 电压表6. 电流表7. 信号发生器8. 电路板9. 导线10. 万用表实验原理:叠加原理是线性电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表明在多个独立源作用下,电路中任一点的响应等于各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点产生的响应的代数和。

本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线性电路,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电路图,将搏动电源、电阻箱、电容箱、电感箱等元件按照电路图连接在电路板上。

2. 设置参数:调整电阻箱、电容箱、电感箱的阻值,使电路达到预定的参数。

3. 测量电压:打开搏动电源,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各节点的电压。

4. 记录数据:记录测量得到的电压数据。

5. 分析数据:根据叠加原理,计算各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电路中产生的电压,然后将这些电压相加,得到电路的总电压。

6. 对比结果:将计算得到的总电压与实际测量得到的电压进行对比,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 电阻箱阻值:R1 = 10Ω,R2 = 20Ω- 电容箱电容值:C = 10μF- 电感箱电感值:L = 5mH- 测量得到的电压:V1 = 5V,V2 = 3V,V3 = 2V2. 数据分析:- 根据叠加原理,计算电阻R1单独作用时的电压:V1' = V1 = 5V- 计算电容C单独作用时的电压:V2' = V2 = 3V- 计算电感L单独作用时的电压:V3' = V3 = 2V- 计算总电压:V_total = V1' + V2' + V3' = 5V + 3V + 2V = 10V- 实际测量得到的总电压:V_measured = 10V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电路实验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在线性电路中,当所有激励(独立源)都增大或缩小 K 倍(K 为实常数)时,响应(支路电流或电压)也将同样增大或缩小 K 倍。

这就是线性电路的齐次性。

三、实验设备1、直流稳压电源 2 台2、直流数字电压表 1 台3、直流数字毫安表 1 台4、实验电路板 1 块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按图 1 所示电路连接实验线路。

!实验电路图 1(此处应插入实验电路图 1)2、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使其输出分别为12V 和6V,接入电路中。

3、接通电源,测量各支路电流和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并记录在表 1 中。

表 1 电源单独作用时的数据|测量项目|电流(mA)|电压(V)||::|::|::||\(I_1\)|\(____\)|\(____\)||\(I_2\)|\(____\)|\(____\)||\(I_3\)|\(____\)|\(____\)||\(U_{AB}\)|\(____\)|\(____\)||\(U_{BC}\)|\(____\)|\(____\)||\(U_{AC}\)|\(____\)|\(____\)|4、关闭电源,将其中一个电源的输出调为 0V,再次接通电源,测量各支路电流和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并记录在表 2 中。

表 2 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的数据|测量项目|电流(mA)|电压(V)||::|::|::||\(I_1\)|\(____\)|\(____\)||\(I_2\)|\(____\)|\(____\)||\(I_3\)|\(____\)|\(____\)||\(U_{AB}\)|\(____\)|\(____\)||\(U_{BC}\)|\(____\)|\(____\)||\(U_{AC}\)|\(____\)|\(____\)|5、重复步骤 4,将另一个电源的输出调为 0V,测量并记录数据在表 3 中。

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引言:叠加定理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它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验证叠加定理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数据来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实验目的:验证叠加定理在电路中的应用,了解其原理和实际效果。

实验材料:1. 电源:直流电源、交流电源2. 电阻:不同阻值的电阻器3. 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4. 连接线、开关等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 搭建直流电路:将直流电源与电阻器相连,通过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并记录数据。

2. 搭建交流电路:将交流电源与电阻器相连,通过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并记录数据。

3. 切换电源:将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同时连接到电阻器上,通过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并记录数据。

4.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数据,比较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电流大小,以及叠加电路的电流大小,验证叠加定理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在直流电路中,电流大小与电源电压和电阻大小成正比。

即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2.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源电压和电阻大小成正比,但还受到频率和电感、电容等因素的影响。

3. 在叠加电路中,当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同时连接到电阻器上时,电流的大小等于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电流的代数和。

即I_total = I_direct + I_alternating,其中I_total为总电流,I_direct为直流电路电流,I_alternating为交流电路电流。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叠加定理在电路中是成立的,无论是直流电路还是交流电路,都可以通过叠加定理来计算电流大小。

2. 叠加定理的有效性源于电流的线性特性,即电流满足叠加原理。

3. 在实际应用中,叠加定理可以简化复杂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叠加定理在电路中是有效的,可以用来计算电流大小。

叠加原理实验的实验报告

叠加原理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原理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1. 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 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测量项目| 实验内容 | U1(V) | U2(V) | I1(mA) | I2(mA) | I3(mA) | UAB(V) | UCD(V) | UAD(V) | UDE(V) | U(V) ||-----------------|-------|-------|--------|--------|--------|--------|--------|--------|--------|-------|| U1单独作用 | 12 | 0 | 8.693 | -2.427 | 6.300 | 2.429 | 0.802 | 3.231 | 4.446 | 4.449 || U2单独作用 | 0 | 6 | 4.056 | -1.028 | 2.028 | 1.028 | 0.26 | 1.26 | 1.726 | 1.726 || U1和U2同时作用 | 12 | 6 | 6.823 | -1.456 | 4.363 |1.456 | 0.26 | 1.76 |2.212 | 2.212 |3. 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验证叠加定理实训报告

验证叠加定理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 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3. 掌握运用叠加原理进行电路分析、测试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叠加原理指出,在线性电路中,任何支路的电压或电流都可以看作是电路中各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代数和。

具体来说,对于任一线性电路的任一支路,其电压或电流等于各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之和。

叠加原理的适用条件:1. 电路必须是线性的,即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必须满足叠加原理。

2. 电路中不能含有非线性元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等。

3. 电路中各个独立源必须满足独立条件。

三、实验器材1. 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 电阻若干3. 电容若干4. 电压表一只5. 电流表一只6. 电路实验箱一个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在电路实验箱上搭建一个线性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独立源。

2. 测量电路参数: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3. 验证叠加原理:a. 将电路中的各个独立源分别接入电路,测量并记录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b. 将各个独立源的作用效果进行叠加,计算并记录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c.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4. 改变电路参数:改变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如电阻、电容等,重复步骤3,观察叠加原理在不同电路参数下的适用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独立源作用时,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b. 当电路中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时,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c. 改变电路参数后,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仍然基本一致。

2. 分析:a. 通过实验验证了叠加原理的正确性,说明叠加原理在线性电路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b. 实验结果表明,叠加原理在不同电路参数下仍然适用,说明叠加原理具有普遍性。

c.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元件的参数和电路连接的正确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叠加原理验证实验报告

叠加原理验证实验报告

叠加原理验证实验报告叠加原理验证实验报告引言:在物理学中,叠加原理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原理,它指出在线性系统中,多个波或信号的叠加等效于单独处理每个波或信号的结果的叠加。

为了验证叠加原理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叠加原理,并观察叠加原理在不同物理现象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加深对叠加原理的理解,并提供实验数据来支持这一原理的有效性。

实验装置:1.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不同频率和振幅的信号。

2. 示波器:用于观察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和振幅。

3. 电阻器: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阻。

4. 电容器和电感器:用于构建RC和RL电路。

实验步骤:1. 实验一:叠加原理在电路中的应用a. 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一个信号发生器、一个电阻器和一个电容器。

b. 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设置为f1,并记录电容器上的电压。

c. 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设置为f2,并记录电容器上的电压。

d. 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设置为f1+f2,并记录电容器上的电压。

e. 比较f1、f2和f1+f2时的电容器电压,观察是否符合叠加原理。

2. 实验二:叠加原理在波动现象中的应用a. 使用示波器观察单个波的波形和振幅。

b. 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波,并记录每个波的振幅。

c. 将这两个波进行叠加,并记录叠加波的振幅。

d. 比较单个波和叠加波的振幅,验证叠加原理在波动现象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当两个信号频率分别为f1和f2时,它们在电容器上的电压分别为V1和V2。

当这两个信号叠加时,电容器上的电压为V1+V2。

实验结果与叠加原理的预期结果一致,验证了叠加原理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当两个波进行叠加时,叠加波的振幅等于两个单独波的振幅之和。

这进一步验证了叠加原理在波动现象中的应用。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验证了叠加原理在电路和波动现象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叠加原理在线性系统中是成立的,多个波或信号的叠加等效于单独处理每个波或信号的结果的叠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班
别姓名
专业名称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叠加原理的验证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仪器
(1)电路实验箱一台
(2)万用表一块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按图3-13电路接线,E1为+12V切换电源,E2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至+6V。

(2)令E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E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
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电阻元件两端电压。

(3)令E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E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
量和记录。

(4)令E1和E2共同作用时(开关S1和S2分别投向E1和E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

(5)将E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

(6)将以上所有数据记录在表3-9中。

图3-13 叠加原理实验电路图
表3-9 叠加原理实验数据记录
测量项目
E1/V E2/V I1/mA I2/mA I3/mA 实验内容
E1单独作用12 0 14.00 9.29 4.66
E2单独作用0 6 4.35 6.83 2.28
E1、E2共同作用12 6 15.8 11.29 15.18
2E2单独作用0 12 -18.3 -28.5 9.53
测量项目
U AB/V U FA/V U AD/V U DB/V U EA/V 实验内容
E1单独作用 4.71 7.20 4.76 0 -4.74
E2单独作用-3.42 -2.33 2.38 -5.98 0
E1、E2共同作用 5.76 11.88 11.85 -15.66 -12.02
2E2单独作用-14.25 -9.45 9.46 -23.5 0 四、实验报告要求
E1单独作用
E2单独作用
E1、E2共同作用
2E2单独作用
由实验数据得出,在线性电阻电路中,某处电压或电流都是由电路中各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处分别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五、实验心得
此次实验让我学习到如何用电路箱及万用表验证叠加定理,亦令我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电路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