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 《孔乙己》优质课件PPT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激趣谈话,了解背景 2、品读文本,把握情节 3、分析形象,突出重点 4、探究根源,化解难点 5、评价形象,理解主题 6、教学小结,老师寄语
9
1、激趣谈话,了解背景
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文章?有哪些人物给你 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鲁迅笔下,有着一个个形象 鲜明的人物。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他是鲁 迅先生最喜欢的人物孔乙己。孔乙己到底是怎样 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 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这篇课文——《孔乙己》。 (谈话式引入,引导学生激活和联系已有的相关 知识,接着由教师的解说,设下悬念,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顺其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 新课学习中来)
15
16
14
6、教学小结,老师寄语
1、 学了《孔乙己》这篇课文以后,你在阅读小 说方面有什么收获? 2、 你对封建科举制度有什么新的认识? 教师寄语:同学们,那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形象,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时代的变革,有 勇气脱下“长衫”,才是一个全新的人,一个与 时俱进的人。愿孔乙己的长衫给我们的启示历久 常新。 (教师寄语,既呼应了文章的题目,又号召了学 生应该从孔乙己的身上受到启示。)
13
5、评价形象,理解主题
(1)你对孔乙己这一人物是否同情?为什么? (2)你对孔乙己这一人物是否怨恨?为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刻画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 (4)《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 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 索用意何在?
(导入时我们曾经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先生怎 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通过 以上一组问题的探究,学生自然明白了孔乙己在笑声 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 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 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10
2、品读文本,把握情节
同学们认真品读课文,思索有哪些与“半”字有关的 内容,找出文中的“半”字和暗含“半”字的句子, 并作好圈点勾画。 问题,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元素,它是学生阅读文章、 理解文本的推进器,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载体。从 “半”字入手,将其作为阅读教学的主线,有效地激 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细心认真的阅
4
重点和难点
要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对孔乙己性格特点的分析是教 学中的重点,而由于学生对小说的背景和小说所反映的 当时的社会现实缺乏较多的了解与较深的认识,因此, 我们把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定为本文的教学 难点。
5
二、说教法(一)
教法的依据及运用的手段: 文学鉴赏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的精神活动. 教与学的过程,从某 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设疑与解疑的 过程。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 笨。”
6
说教法(二)
1、运用启发式提问法。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切入点,找出 “点一睛而活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价值的问题, 在看似无疑处挖掘出疑问,在浅露的疑问处开掘出深层次 问题,可以说是抓住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选择最有价值 的主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收到“以四两拨千斤” 的效果。 2、矛盾分析法: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必须理解他性格中的矛 盾性,把握人物形象,深究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以理解全文 主题思想. 3、质疑探究法:小说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思想内涵, 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2
wk.baidu.com
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
学情分析 课程标准 学生心理
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进一步了解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以及侧面描写 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从理解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方法及作品的社会意义的角度入手, 初步学会赏析小说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感受作者对 封建文化教育的忧愤之情。
7
三、说学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 积极读书并能快速找出反映孔乙己性 格的关键语句。 2、朗读法:依据主问题,反复品读 和仔细揣摩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深刻理解人物形象,整体把握内容.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 作探究,指导学生突破重点,化解难 点,从而挖掘文本意义。
8
四、说教学设计
读并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1
3、分析形象,突出重点
揣摩“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 也便这么过”这句话的丰富含义。 通过讨论交流,多角度分析孔乙己的形象,归纳出孔 乙己的复杂性格:可笑的性格、孤独的人生、残酷的 命运。
12
4、探究根源,化解难点 文章最后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该怎样理解? 通过教师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造成孔 乙己悲剧根源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
1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内容: 《孔乙己》这篇小说不算长,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 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社会的世态,它揭露了为封建 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制 度以及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从民众这一方面看 ,小说表现了鲁迅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小说 运用侧面描写、正面描写,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 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 点,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 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