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方歌84013

温病条辨方歌84013
温病条辨方歌84013

北京中醫藥大學倪磊

1.桂枝湯

桂枝大棗草薑芍,必備稀粥稻米煞。風溫溫熱冬溫疫,初惡風寒信可療。霍亂濕傷吐利後,身痛不休小和調。冷汗自出溫病者,身涼似水效還高。有汗卻無咳嘔痛,傷燥如寒甚推敲。

2.桑菊飲

辛涼輕劑桑菊飲,薄草蘆根桔杏翹,疏風清熱宣肺氣,風溫咳嗽輔之妙。

3.銀翹散

辛涼平劑銀翹散,薄草蘆根豉蒡煎,芥穗桔梗淡竹葉,透表清熱解毒先。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細生地玄參方太陰溫病巳非輕,氣血燔時兩不平。玉女煎方原可變,石膏知母地玄冬。牛膝趨下無從取,熟地偏溫須易生。咽病血傷雖未見,但防邪熱入其營。

4.五汁飲子

五汁飲子味甘甜,梨藕蘆根荸薺鮮。更取麥冬同搗濾,冷服熱飲善驅痰。又療癉瘧陰先病,陽氣獨發熱不寒。即或微寒亦多熱,舌幹口渴亦能安。溫病後期肌膚燥,溲時莖痛燥咳兼。暮熱脈數面微赤,皆當飲用莫遲延。

6.清營湯及其加味清營犀地元銀麥,連翹丹黃竹葉心,

能療煩渴目欠利,寐難舌赤暑厥陰;

更醫暑癇忽痙厥,還治邪燒老幼身;

陽明溫病舌黃燥,質絳不渴也當循;

寸大舌絳不渴者,除去黃連效更矜。

6.清宮湯·加味清宮湯

清宮湯方治譫昏,誤汗偏多用五心。

玄冬竹翹蓮同沒,尖磨犀角可清神。

血分熱搏苔少絳,胸中大熱早清金,

須加三位知銀瀝,驅盡三焦邪暑溫。

7.三黃二香散

三黃二香散誰傳?乳沒將軍又柏連。

茶水香油先後敷,宜時應以水仙穿。

8.翹荷湯

翹荷湯方草梗齊,黑梔綠豆取幹皮,

緣為燥火傷清竅,症見齦咽耳目疾。

9.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藥拾柒,升葛芪姜冬柏執。

曲澤青陳參歸棗,二術五味草煎汁。

發熱惡寒身重病,中暍脈弦細芤遲。

氣弱肢冷前齒燥,汗下溫針不可施。

10.清絡飲

清絡鮮鮮竹葉心,荷邊銀扁兩花分,

絲瓜皮配西瓜翠,不了頭邪戡暑溫。

11.銀翹馬勃散

銀翹馬勃散,牛蒡射幹攻。

濕溫咽痛解,心膽兩經清。

12-1.宣痹湯(一)

宣痹湯方通草輕,射幹杷葉豉郁金。

氣分痹鬱而為噦,濕溫上受太陰經。

12-2宣痹湯(二)

宣痹杏翹己蠶砂,赤豆皮梔薏夏滑。

灰苔黃目濕中熱,骨骱煩疼經絡轄。

13.桂枝姜附湯

桂枝姜附有白術,互證濕溫是兩途。

不渴舌白寒脈緩,經拘絡束豈能無。

14.杏仁湯

杏仁湯內翹滑桑,苓蔻梨芩取法涼。

渴飲舌白伏暑致,嗽頻背冷速煎湯。

15.沙參麥冬湯

沙參麥冬湯可貴,玉竹花粉豆桑甘,

燥傷肺胃咳或熱,久咳須加骨皮三。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6.清燥救肺湯

清燥甘桑膏杏參,救肺阿麥杷麻仁。痰多貝蔞血枯地,熱甚犀羚一併吞。

17.化症回生丹

化症回生血搏堅,乳沒丁茴降麝研;香附元胡蘇木子,良姜阿魏兩頭尖;紅花益母薑黃艾,棱杏漆萸鱉桂添;抵當四物合失笑,三十六位醋參全。

18.複亨丹

複亨丹裏用硫黃,苾薢當歸苓桂藏,參茸椒炭與杞果,蓯蓉龜板小茴香。老年八脈空虛甚,燥氣久伏下焦傷。方與化症為對看,溫養溫燥暫服良。

19.霹靂散

霹靂靈脂細辛薑,降木丁茴椒己榔,草果篳澄桂附薏,菖萸烏藥薤雄黃。

20.銀翹湯

銀翹地麥甘竹共,下後無汗脈浮吞。脈見浮洪需白虎,洪而芤者虎加參。

21.益胃湯

益胃甘涼為複陰,玉竹糖麥地沙參。下後汗出急議取,不教怯證熱咳臨。

22.清燥湯

清燥湯方緩法明,陳柴當歸不可容,下後無汗而脈數,人中黃地母元冬。

23.護胃承氣湯護胃承氣大黃丹,知母元參地麥添。

下後數日熱不退,或退不盡口咽幹,

舌黑或竟金黃色,脈沉有力熱使然。

陰竭氣虛脈沉弱,只須增液護陰痊。

24.新加黃龍湯

新加黃龍用莫遲,正虛不運藥當知。

生草三參人元海,硝黃歸麥地薑汁。

25.宣白承氣湯

宣白承氣用膏黃,杏粉蔞皮喘促商,

右寸脈大痰壅滯,上開肺痹下寬腸。

26.導赤承氣湯

導赤承氣治求因,左尺牢堅火腑尋,

小便赤痛時煩渴,赤芍連地柏硝軍。

27.黃連黃芩湯

黃連黃芩郁豉儔,陽明溫病有幹嘔,

口苦而渴中宮亂,未可下時此場謀。

28.梔子柏皮湯·茵陳蒿湯

梔子柏皮草宜濕,茵陳梔子黃宜熱,

腹滿因熱不滿濕,不渴因濕渴因熱。

心中懊依又因濕,舌燥黃者還因熱,

頭汗因熱無汗濕,陽明溲秘黃則熱。

29.冬地三黃湯

冬地三黃元草齊,葦汁銀露兌服需。

無汗溲短不可下,陽明未劇早來醫。

30.三石湯

暑溫蔓延三焦經,舌滑微黃邪氣生,

三石膏滑寒水下,金汁花露杏仁通。

31.杏仁滑石湯

杏仁滑石方,橘半樸芩通。

郁連三焦受,伏暑暑溫清。

證見胸痞悶,舌白潮熱生。

煩渴還自利,溺短汗不停。

31.半苓湯

半苓各五一錢連,通草八錢厚樸三。

濕鬱不饑不食證,痞結胸滿太陰寒。

32.三香湯

三香降鬱豉梔桔,枳殼簍皮上走邪。

濕熱口鼻募原道,揭開機竅納食貼。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方剂学方歌十三五版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姜葱。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止嗽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 紫菀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辛凉解表剂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凉,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柴葛解肌汤 柴葛陶氏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升麻葛根汤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四时感冒有奇功。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 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推。再造散 再造散用黄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两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 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泻下剂 寒下剂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厚朴大黄饶, 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数条。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 擅疗热实结胸证,泄热逐水效专长。 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散寒通便止痛良, 寒积里实服此方,邪去正安腹通畅。 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三物备急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 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丸。 润下剂 麻子仁丸(脾约丸 )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五仁丸 五仁柏子杏仁桃,松子陈皮郁李饶, 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效力高。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逐水剂 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完整word版,七版教材方剂学方歌详细

七版教材方剂学方歌 一级方: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化裁运用㈠ 二级方: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 三级方: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㈢ 四级方:功用及主治证候㈣ 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㈠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㈠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㈡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香苏散㈡疏散风寒理气和中(理气解表)外感风寒,气郁不舒(四时瘟疫)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胃肠感冒)5.小青龙汤㈠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咳平喘)外寒里饮(风寒客表,水饮内停)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6.止嗽散㈡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 止嗽散用百部宛,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1.2 辛凉解表 1.银翘散㈡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辛凉平剂”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鼓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㈢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辛凉轻剂”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麻杏甘石汤㈡辛凉疏表(宣泄)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4.柴葛解肌汤㈢解肌清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1.3扶正解表 1.败毒散㈡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人参败毒草苓芎,柴前独羌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喻嘉言痢疾“逆流挽舟” 2.参苏散㈡益气解表理气化痰(止咳)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饮) 参苏散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3.麻黄细辛附子汤㈣助阳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暴哑(少阴始得,反发热脉沉)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症,寒重热轻脉沉良。 4.加减葳蕤汤㈡滋阴清热发汗解表助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7.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 13.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剂 18.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19.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 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20.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 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 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22.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第三节 润下剂 24.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25.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第四节 逐水剂 27.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五节 攻补兼施剂 28.黄龙汤 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 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第三章 和解剂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中医五版方剂学方歌

1.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三拗汤 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华盖散 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麻黄加朮汤 麻黄汤中加白朮,湿困身疼总能医。麻杏苡甘汤 还有麻杏苡甘剂,风湿发热亦可祛。大青龙汤 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桂枝加葛根汤 加入葛根治项强,又兼汗出与恶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汤加厚朴杏,降逆平喘有殊功。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大羌活汤 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独活防己知;还把黄连白朮入,大羌活汤散热湿。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草风,荆艽姜蔓与川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小青龙加石膏汤 小青龙把石膏配,咳喘而烦效更佳。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银翘汤 鞠通更有银翘汤,竹草麦冬生地黄;阳明温病寒下后,脉浮无汗服之康。麻杏甘石汤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越婢汤 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宣毒发表汤 宣毒发表升葛翘,杏桔荆防桔薄草;前胡木通牛蒡竹,催疹现点此方饶。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柴葛解肌汤 程氏也有同名方,柴葛草芍芩地黄;丹皮二母一并入,发热口渴宜煎尝。葱豉桔梗汤 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葱豉汤 葱豉汤是肘后方,解表发汗又通畅;恶寒发热头闷痛,服后邪散津不伤。活人葱豉汤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 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姜,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 7、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剂 18、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19、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 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20、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 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第二节温下剂 21、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 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22、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第三节润下剂 24、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25、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第四节逐水剂 27、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五节攻补兼施剂 28、黄龙汤 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 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第三章与解剂 第一节与解少阳剂 31、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与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32、蒿芩清胆汤 俞氏蒿芩清胆汤,陈皮半夏竹茹襄, 赤苓枳壳兼碧玉,湿热轻宣此法良。 33、截疟七宝饮 截疟七宝草果仁,常山槟朴草青陈, 疟发频频邪气盛,劫痰燥湿此方珍。 第二节调与肝脾剂 34、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就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35、逍遥散 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 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37、痛泻要方

第七版 方剂学 方歌

方剂学第七版方歌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 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 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 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 辛芷芎草芩地黄, 发汗祛湿兼清热, 分经论治变通良。 4.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 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 表寒内饮最有功。 二、辛凉解表 6.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 竹叶荆蒡豉薄荷, 柑桔芦根凉解法, 清疏风热煮无过。 7.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 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 风温咳嗽服之消。 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 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 有汗无汗均可尝。 三、扶正解表 9.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 羌独柴前枳桔共, 薄荷少许姜三片, 气虚感寒有奇功。 第二章泻下剂 一、寒下 10.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 缓下热结此方饶。 11.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淤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 二、温下 12.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 阳虚寒积腹痛疗。 三润下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泄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四、逐水 13.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第三章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 14.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15.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16.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二、调节肝脾 17.四逆散 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 18.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

中医方剂学七版方歌 文档

中医方剂学七版方歌 一.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止嗽散 止嗽散用白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二.辛凉解表 6.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柑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7.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三.扶正解表 10.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四.寒下 1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12.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淤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五.温下 13.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六.润下 14.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15.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七.逐水 16.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八.攻补兼施 17.黄龙汤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 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 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 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 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 药枣生姜,轻可去实因无 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 7.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 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 法,风温初感此方宜。咳 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 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 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 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 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 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 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 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 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 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 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 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 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 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 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 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 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 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剂 18.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 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 调胃承气硝黄草。 19.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 效力强,擅疗热实结胸证, 泻热迈水效专长。 20.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 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

中医药教材第6版方剂学方歌(背诵版)

方歌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宜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为良。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鞭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冷积内结成实证,功专温下妙非常。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五仁柏仁杏仁桃,松仁陈皮郁李饶,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此方效。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十枣逐水效甚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 正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 之宜。 2.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 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 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 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 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 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 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 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 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 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 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 枣生姜,轻可去实因无汗, 有汗加葛无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 7.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 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 风温初感此方宜。咳加杏贝 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 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 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 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 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 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 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 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 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 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 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 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 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 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 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 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

方剂学方歌

方剂学方歌十三五版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姜葱。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止嗽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 紫菀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辛凉解表剂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凉,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柴葛解肌汤 柴葛陶氏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升麻葛根汤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四时感冒有奇功。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 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推。再造散 再造散用黄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两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 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泻下剂 寒下剂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厚朴大黄饶, 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数条。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 擅疗热实结胸证,泄热逐水效专长。 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散寒通便止痛良, 寒积里实服此方,邪去正安腹通畅。 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三物备急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 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丸。 润下剂 麻子仁丸(脾约丸 )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五仁丸 五仁柏子杏仁桃,松子陈皮郁李饶, 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效力高。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逐水剂 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知识分享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 之宜。 2.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 方良。 3.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 方功。 4.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 姜,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 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 7.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 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 方宜。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 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 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 可尝。 9.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 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 母膏。 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 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 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 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 奇功。 13.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 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 方宜。 13.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 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 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 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 能康。 15.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 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 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剂 18.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 黄草。 19.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 强,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 专长。 20.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 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 之康。 第二节温下剂 21.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 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22.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第三节润下剂 24.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25.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第四节逐水剂 27.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五节攻补兼施剂 28.黄龙汤 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 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第三章和解剂 第一节和解少阳剂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 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姜, 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 7.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剂 18.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方剂学方歌十三五版

* *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姜葱。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止嗽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 紫菀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辛凉解表剂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凉,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柴葛解肌汤 柴葛陶氏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升麻葛根汤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四时感冒有奇功。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 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推。

* * 再造散 再造散用黄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两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 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泻下剂 寒下剂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厚朴大黄饶, 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数条。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 擅疗热实结胸证,泄热逐水效专长。 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散寒通便止痛良, 寒积里实服此方,邪去正安腹通畅。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三物备急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 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丸。润下剂 麻子仁丸(脾约丸)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五仁丸 五仁柏子杏仁桃,松子陈皮郁李饶, 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效力高。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逐水剂 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方剂学方歌十三五版

方剂学方歌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 , 伤寒服此汗淋漓。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 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 , 散寒清热此方良。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 , 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 , 汗出恶风此方功。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 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 , 三阳解表宜姜葱。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 , 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 , 细辛半夏兼五味。止嗽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 , 陈皮桔梗草荆添 ,紫菀百部同蒸用 , 感冒咳嗽此方先。辛凉解表剂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医, 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 , 风温初感此方宜。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 , 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 , 热盛阳明入母膏。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 , 辛凉宣肺清热凉 ,邪热壅肺咳喘急 , 有汗无汗均可尝。柴葛解肌汤 柴葛陶氏解肌汤, 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甘羌活芷 , 石膏大枣与生姜。升麻葛根汤 局方》升麻葛根汤 , 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 , 解肌透疹此方良。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 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 , 四时感冒有奇功。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 枳壳前胡半夏宜, 干葛木香甘桔茯 , 内伤外感此方推。再造散 再造散用黄芪甘 , 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 , 阳虚无汗法当谙。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发表温经两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 , 少阴反热曷能康。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 , 豆豉生葱桔梗随 , 草枣薄荷共八味 , 滋阴发汗此方魁。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外台》方, 新豉葛根与生姜 , 麦冬生地千扬水 , 血虚外感最相当。泻下剂 寒下剂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 , 枳实厚朴大黄饶 , 救阴泻热功偏擅 , 急下阳明有数条。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 甘遂一克效力强, 擅疗热实结胸证 , 泄热逐水效专长。 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 散寒通便止痛良, 寒积里实服此方 , 邪去正安腹通畅。 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 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用治寒积 , 脐腹绞结痛非常。 三物备急丸 三物备急巴豆研, 干姜大黄不需煎, 卒然腹痛因寒积 , 速投此方急救丸。 润下剂 麻子仁丸 ( 脾约丸 ) 麻子仁丸小承气, 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热津亏解便难 , 润肠通便脾约济。 五仁丸 五仁柏子杏仁桃 , 松子陈皮郁李饶 , 炼蜜为丸米饮下 , 润肠通便效力高。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 , 泽泻升麻枳壳从 , 肾虚津亏肠中燥 , 寓通于补法堪宗。 逐水剂 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 , 大戟甘遂与芫花 , 悬饮内停胸胁痛 , 大腹肿满用无差。

方剂学方歌

一.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止嗽散 止嗽散用白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二.辛凉解表 6.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柑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7.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芦根杏仁薄荷草,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三.扶正解表 10.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四.寒下 1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12.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淤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 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五.温下 13.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六.润下 14.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15.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齐),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七.逐水 16.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八.攻补兼施 17.黄龙汤 黄龙汤中枳朴黄,参归甘桔枣硝姜,攻下热结养气血,阳明腑实气血伤.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精编WORD版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 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 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咳加杏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8.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10.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第三节: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苜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剂 18.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19.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20.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第二节:温下剂 21.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22.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中医方剂学方歌 七版

今天到药店配玉屏风回来煎药,顺便查看了下方剂学歌,摘录如下: 中医方剂学方歌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小青龙汤: 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辛凉解表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苓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葱豉桔梗汤: 葱豉桔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扶正解表 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葱白七味饮: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加减葳蕤汤: 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施。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治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 温下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偏痛方,冷积内停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温脾汤; 温脾附子及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攻下冷积振脾阳。三物备急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润下剂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约,燥热津亏便下难,枳朴大黄蜜杏芍,润肠泄热便下来。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便结体虚难下夺,寓通于补法堪宗。 逐水剂 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悬饮潴留胸胁痛,大腹肿满用亦佳。舟车丸: 舟车黑丑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表皮陈皮轻粉入,逐水消肿力量强。疏凿饮子: 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 新加黄龙用海参,玄麦生地硝黄呈,参归姜草扶正气,攻补兼施法可尊。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雄,热结阴亏肠燥结,滋阴泻下法可宗。和解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葛苓清胆汤: 蒿苓清胆枳竹茹,苓夏陈皮碧玉须,热重寒轻痰湿重,胸痞呕恶总能除。柴胡达原饮: 柴胡达原槟朴果,更加苓草枳壳和,青皮桔梗荷叶柄,豁痰胸宽截疟疴。

2018年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方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 九版方歌 风温初感此方宜。甘桔芦根凉解法,逐水剂泻下剂第四节第二章解表剂第一章热甚栀芩次第施。咳加杏贝渴花粉,27.十枣汤第一节寒下剂辛温解表剂第一节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于芫花,8.麻杏甘石汤大承气汤18.辛凉宣肺清热良,仲景麻杏甘石汤,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1.麻黄汤大黄枳实厚朴饶。大承气汤用芒硝,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攻补兼施剂第五节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9.桑菊饮19.大陷胸汤28.黄龙汤杏仁甘草薄荷饶,桑菊饮中桔梗翘,大青龙汤 2.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热盛阳明入母膏。芦根为引轻清剂,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10.柴葛解肌汤和解剂第三章20.大黄牡丹汤邪在三阳热势张,陶氏柴葛解肌汤,3.桂枝汤桃仁瓜子芒硝襄,金匮大黄牡丹汤,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第一节和解少阳剂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扶正解表剂第三节小柴胡汤31. 温下剂第二节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九味羌活汤4. 败毒散12. 21.大黄附子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枳桔柴前羌独芎,人参败毒茯苓草,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时行感冒有奇功。薄荷少许姜三片,蒿芩清胆汤32. 功去温下妙非常。细辛三味同煎服,俞氏蒿芩清胆汤,陈皮半夏竹茹襄, 5.小青龙汤参苏饮13.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赤苓枳壳兼碧玉,湿热轻宣此法良。温脾汤22.枳壳前胡半夏齐,参苏饮内用陈皮,温脾参附与干姜,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甘草当归硝大黄,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33.截疟七宝饮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截疟七宝草果仁,常山槟朴草青陈,6.止嗽散13.再造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疟发频频邪气盛,劫痰燥湿此方珍。润下剂第三节桂附羌防芎芍参,再造散用参芪甘,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阳虚无汗法当谙。细辛加枣煨姜煎,第二节调和肝脾剂24.麻子仁丸杏芍麻仁治便秘,麻子仁丸小承气,补:葛根汤四逆散34. 14.麻黄细辛附子汤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葛根汤内麻黄襄,桂甘芍药枣生姜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少阴反热曷能康。若非表里相兼治,济川煎25.泽泻升麻枳壳从,济川归膝肉苁蓉,第二节辛凉解表剂加减葳蕤汤15.逍遥散35. 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银翘散7.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1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方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 规划教材第九版方歌 37.痛泻要方43.凉膈散53.苇茎散第三节祛暑益气剂 桃仁瓜瓣四味临,千金苇茎生薏仁,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凉膈硝黄枙子翘,黄芩甘草薄菏饶,64.清暑益气汤中焦燥实服之消。吐咳肺庸痰秽浊,凉营清气自生津。肠鸣泄泻又腹痛,治在抑肝与扶脾。竹叶蜜煎疗膈上,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第三节调和寒热剂54.清胃散45.普济消毒饮 清胃散用升麻连,玄参甘桔蓝根侣,当归生地牡丹全,普济消毒芩连鼠,第六章温里剂36. 半夏泻心汤或益石膏平胃热,升柴马勃连翘陈,僵蚕薄荷为末咀,口疮吐衄与牙宣。半夏泻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