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小论文1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论文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姓名:张海波学号:109114030班级:国贸101日期:国庆期间当前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与对外贸易战略制定之我见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不断变化,对外贸易额不断攀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我国长期以来以“发展出口贸易”乃至“出口创汇”为核心的外贸指导思想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
伴随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为指导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对每个国家经济的引擎作用不可同日而语,国际市场竞争亦变得愈加激烈,其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长期指导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比较优势理论已不再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并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而以改革开放30年为契机,总结我国对外开放的成败得失,思考对外开放政策的未来走向,显得尤为必要。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foreign trade theory And foreign trade strategy formulation of I saw Abstract: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ategy had dramatically conversion, China's foreign trade policy isalso constantly change, increasing of foreign trad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But, China for a long tim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 trade" and "export" as the core of the foreign trad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negative effect appears gradually. 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s the guidance of the advancement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each country economic engine function cannot be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mpetition also becomes more and more fierce, its form and content has also had the profound changes, long-term guiding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ategy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no longer adapt to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changes, and restrict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refore, to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as a turning point, summarizes the gain and loss of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our country to open to the outside,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opening-up policy, it is necessary.关键词:改革开放;贸易战略;比较优势;不适应性;竞争优势战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增长。
对外贸易毕业论文征文(2)

对外贸易毕业论文征文(2)对外贸易毕业论文征文篇2浅谈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对外贸易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经济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就当前国际贸易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希望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经济对外贸易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关键。
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趋势1.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愈加频繁,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当前,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产业和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他性、贸易分配利益的两极化以及经贸问题的政治化都是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2.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依托,从其变化趋势看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
在行业结构上,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在地区分布上,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增长尤其显著。
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
3.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凸显伴随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前国际贸易增长明显加速,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和国际市场对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的带动及美元贬值因素的影响下,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量快速增加,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探讨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探讨论文导言:对外贸易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增长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伙伴、贸易政策等方面探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
一、国际贸易规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31.5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4%。
其中,出口总额为17.23万亿人民币,进口总额为14.31万亿人民币。
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二、贸易结构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产业链格局的调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逐渐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方向转变。
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不断提升,加工贸易逐渐减少。
这一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我国产业结构的竞争力和降低我国经济对外需求的依赖程度。
三、贸易伙伴我国对外贸易伙伴逐渐多元化。
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欧盟和东盟等发达经济体。
然而,近年来,我国对非洲、拉美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贸易也在不断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提升与周边及全球贸易伙伴的经济合作水平。
四、贸易政策我国积极推出一系列贸易政策,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首先,我国加大了对市场准入的开放力度,简化了外商投资审批程序,降低了外商投资的门槛。
其次,我国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与,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经济议题中的话语权。
此外,我国也推出了一系列进口政策,鼓励进口高质量产品,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结论: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持续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多元化贸易伙伴和积极推出贸易政策,我国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威胁,通过与贸易伙伴加强合作与对话,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赢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论文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全文如下:一、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进出口规模持续增长,贸易顺差继续增加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延续了2002年以来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比“九五”期末的2000年增长了2倍。
由于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出口额7620亿美元,增长28.4%。
随着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国内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抑制,进口增速明显放缓,全年进口额6601.2亿美元,增长17.6%,增幅低于上年18.4个百分点。
虽然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不高,为7.2%,但顺差规模仍然达到1018.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98亿美元。
二加工贸易增速继续保持强劲,一般贸易进口增速下滑202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6905.1亿美元,增长25.6%。
其中出口4164.8亿美元,增长27.0%,进口2740.3亿美元,增长23.6%。
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达到52%,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进出口额5948.1亿美元,增长21%。
其中,出口3150.9亿美元,增长29.3%,自2001年以来首次高于出口总体增幅;进口2797.2亿美元,增长12.7%,增幅比上年回落19.5个百分点。
由于进口增长放缓,一般贸易在连续两年的逆差后,出现了353.7亿美元的顺差。
三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继续上升,外资企业进出口平稳增长2021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2243.9亿美元,增长38.9%,占进出口总额的15.8%。
其中出口1489.8亿美元,增长47.3%,占总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17%上升到19.6%;进口754.1亿美元,增长24.8%。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达到8317.2亿美元,增长25.4%,占进出口总额的58.5%。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论文(通用12篇)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论文(通用12篇)摘要我国进行对外开放之后,与各国间的贸易、货品及人员流动也日益频繁。
而只有通过有效实现国际物流工作的利益最大化,加强出口市场的管理规范,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措施,才能够加快我国国际贸易前进的脚步。
从而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工作高效稳定的开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其发展路径,并提供了几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贸;发展模式;路径分析正文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使得对外贸易的环境也愈加复杂。
在此背景下,与各国之间的一些贸易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我国要解决当前的国贸问题,并就必须选择有效的发展路径完善和改进国贸现状。
一、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问题肆意消耗资源。
众所周知,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属于能源大国。
但受到我国当前的国情限制,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的出口产品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两类。
而为了保证国际市场的需求,扩大贸易出口额,许多企业开始肆意开采消耗我国的自然资源,导致当前矿产资源十分稀缺,而国内森林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我国自然资源在不断地被消耗,但仍然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国际市场的需求。
国际竞争力较弱。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我国在最近几年已经逐渐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转型,也越来越看重科学技术的运用,并增加了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出比,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而且从短期国贸市场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主导地位。
除此之外,虽然我国目前出口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但真正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是比较稀少的,而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各发达国家相比也明显处于落后水平。
由此可见,我国国贸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也令人堪忧。
贸易冲突严重。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相对来说劳动力资源就比较丰富,且劳动力价格也比较低廉,劳动力成本不高也导致了我国商品在出口市场中的价格低廉,也对同类的进口国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对外贸易毕业论文征文

对外贸易毕业论文征文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对外贸易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经济的主要手段。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对外贸易毕业论文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对外贸易毕业论文征文篇1浅析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保护环境,确保人类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中国作为人口、贸易大国,其环境变化势必会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
近年来,中国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十分严重。
因此,如何促进贸易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对外贸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越国界的全球性问题。
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环境被破坏带来的恶果。
因而,要立足长远的发展,不能只追求眼前的、表面的、暂时的利益,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未来子孙后代的发展,要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贸易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一)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贸易对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资源浪费,首先贸易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和专业化生产,其次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扩大资源的使用价值;二是增加了环保资金,促进了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贸易促进了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保护环境提供了资金来源,其次贸易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概念深入人心,环保意识得到增强,环境污染就会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然环境。
这些影响是间接、隐性的。
贸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贸易的发展,导致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政策调节失误的情况下,贸易就成为了环境问题的某一个因素。
人们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盲目扩大出口,就会损害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目前最紧迫的几大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减少、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水污染等。
论文3—我国当前对外贸易的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论文题目:我国当前对外贸易的现状及问题与对策作者姓名:班级学号:专业届别:导师姓名:导师职称: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对外贸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外贸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也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一部分,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入手,查找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观点,探讨采取的对策,结束全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现状;特点;问题;对策AbstractSince the 1970 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foreign trade is that the economy has been the most active, one of the most rapid growth. 2001 years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foreign trade vigor further strengthened.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xperience shows that foreign trade on 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creating employment,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and the Chinese economy become part of the world economy, promote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 contribute to world countries and areas of common prosperity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nd China's foreign trade,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last issu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nd of the full text.Keywords:Foreign trade; The pres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Questions; countermeasures一、我国当前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1)(一)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 (1)(二)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 (1)(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 (1)(四)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 (1)(五)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小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小论文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跨国交换活动。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进口国,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论文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况,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
首先,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庞大。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超过了4.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出口国,也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合作伙伴是美国、欧盟和东盟国家。
其次,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对外贸易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通过出口商品,中国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并为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这也促进了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同时,进口商品的增加也使中国的市场更加多元化,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中国对外贸易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外贸易带来了技术的传播和人员的流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和理解。
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对外贸易也提高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的贸易政策也帮助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地区和国际的合作与交流。
然而,中国的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对中国的贸易环境造成了不确定性。
其次,中国的对外贸易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如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以及技术升级的需求。
此外,一些国内和国际因素也影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外贸易政策措施。
中国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
同时,中国也努力提升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控制。
此外,中国也加大了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发展,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和市场。
综上所述,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庞大,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技术贸易
郑雯杰11390130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革命日异月新,国际分工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推动了国际技术贸易规模日益增长。
我国在技术贸易方面也迅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贸易在结构、层次、创新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就我国技术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从中找出了当前我国技术贸易存在的问题,并就以后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关键词:国际技术贸易发展技术存在的问题现状对策
一、国际技术贸易概况
1、主要对象,但目前国际上对“技术”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
世界知识产权(WIPO)1977出版的《供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许可证贸易手册》中指出:技术是指制造一种产品的系列知识、所采用的的一种工艺或提供的一项服务,不论这种知识是否反映在一项发明、一项外观设计、一项实用的新型或者一种植物新品种,或者反映在技术情报或技能中,或者反映在专家为设计、安装、开办或维修一个工厂或为管理一个商业企业或活动而提供的服务或协助等方面。
2、目前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有:许可贸易、国际合作生产与合作开发、与国际直接投资相结合的技术贸易、补偿贸易、特许经营、国际BOT和国际租赁等形式。
总之,技术贸易即包括技术知识的买卖,也包括与技术转让密切相关的机器设备等货物的买卖。
二、新形势下国际技术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深,科技全球化高速推进。
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技术贸易发展迅猛,而且呈现出新的格局和新的发展趋势。
国际技术贸易是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加速了生产要素的国际间转移,促进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提高,加快了国际技术贸易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缩短了有关国家经济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在近一二十年来,国际技术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方式开始走向多样化,并发生重要变革。
1、国际技术贸易的一种新方式。
过去,企业兼并一般都是弱肉强食,但是这种
技术先进的企业吞并强势技术企业中技术转让的成分并不明显。
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竞争的加强,当前的企业国际兼并活动主要体现在技术先进企业间的“强强联合”上,兼并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壮大自己实力,是自己的资金、技术和产品流通在较短时间里跃上一个新台阶,这种形式存在着较多的国际技术转让或贸易存在。
2、第三技术供给的出现。
专业研发技术型企业出现,即第三方技术供给。
即既不是企业自己研究开发,也不是从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制造业企业引进技术,而是将研究开发活动外包给专业化的研发与设计企业承担。
3、电子商务的兴起。
电子商务有利于形成新的国际技术营销方式,改善了国际技术贸易的运行环境,推动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大幅度增长,促使产生了新的国际技术模式,实现贸易模式的多样化。
三、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现状
1、2011年我国技术产品贸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稳中有进,进出口总额共计1021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8%。
其中出口额为548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5%;额为463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2.2%。
同时,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达到856亿美元,再次创出历史新高。
2、2011年,在我国高技术产品的个技术领域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领域仍居绝对主导地位,出口额达到3929亿美元,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71.6%;电子技术领域出口额居第二位,为865.8亿美元,占15.8%。
2011,在我国高技术产品技术领域分布中,电子技术仍居首位,进口金额达3139亿美元,占高技术产品总额的46.2%,位居第二的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领域,进口额为1056.4亿美元,占进口额的22.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2011年虽然我国技术贸易得到极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四、我国技术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自主产品较少
2009年1月至5月,外资企业技术产品出口达110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占我国技术产品出口额的87.8%。
2010年该比重持续增长,这就表明,外资企业在我国对外的技术产品中的主要地位,其比重也在不算地攀升,尽管我国也在不断发展,但主要问题是自主品牌少,创新能力不够。
2、对国际贸易活动规则缺乏了解和深入分析
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缺乏深入了解和分析,致使近些年高新技术类无形资产流失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许多人对国际技术贸易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程序知之甚少,以至于在技术贸易中束手无策,屡屡吃亏。
此外,在签订技术贸易合同时,只重视有关技术价格确定、技术资料交付、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而忽视了考核与验收、技术服务与咨询、保密责任等所谓“软条款”的内容,极大地损害了我方的利益。
3、技术的引进和输出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技术进口远远多于技术出口,而且,在技术引进中成套设备等硬件占80%以上,软件技术占的比重较小。
出现的结果是引进的技术很多,但真正奏效和起作用的技术有限,不能很好地利用当前引进的技术为国内急需的技术领域和相关的经济建设服务,造成一些资金的浪费和技术的搁浅。
4、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不足
在技术引进中只重视对技术、设备等的引进,而忽视了对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所引进技术的改进、研发与创新。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尚有4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活动。
而且,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技术开发人员投入不合理。
5、贸易顺差逐年扩大,摩擦和纠纷压力日增
贸易顺差是指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大于进口贸易总额。
由于“贸易转移”效应的影响,中国技术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
2008年中对外的技术产品贸易顺差为148亿美元,2009年为224亿。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的技术产品的贸易顺差呈逐年扩大的趋势,顺差的金额逐年增加,这也使摩擦和纠纷的压力日益突出。
五、我国技术贸易的对策
1、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有效地利用出口政策的导向作用,营造科技兴贸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快出口融资和出口信用保险体系建设,确定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多元化的市场营销战略;分析国际的需求,结合我国的技术优势,确定优先的行业和领域;建立创造园,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扩大提供快捷途径。
此外,我们应及时扩充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本金规模,增加进出口银行的业务范围,加强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和
对外担保等优惠政策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以增强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
首先,企业必须重视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结合企业的自主开发,通过技术外溢和后发效应的协同作用,几首、消失先进技术,将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提高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并尽快地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其次,单纯的技术引进往往难以得到较为系统先进的复杂技术,这是因为这些技术往往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所以需要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在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和竞争中,国内企业通过“边干边学”等溢出效应,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3、加强技术贸易的宏观管理,完善配套的政策、法律、法规
随着国际技术贸易在政府间进行的比例增大及我国在技术贸易宏观管理方面问题的突出,加强技术贸易的宏观管理和改善技术贸易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要抓好法律法规建设,保护知识产权,使我国的技术贸易纳入全面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为发展技术进出口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其次,应抓好重大技术贸易项目的内外协调与管理,对引进的技术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估,做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研究开发相结合,避免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特别要杜绝一些企业对同一技术进出口竞相压价以及一些高新技术、核心技术泄密的不正常现象;再次,要加强信息引导,收集和传递技术进出口的重大信息,使开发和引进有的放矢,为技术贸易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4、以多种灵活方式开展技术贸易
在技术引进方面,可采取许可证贸易、技术贸易、合作生产、作设计、工程承包、补偿贸易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引进方式。
技术进口的重点是为改造现有企业服务,鼓励引进产品的设计、工艺、制造和生产管理技术,并积极争取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混合贷款、出口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及商业贷款,筹集资金。
在出口方面,鼓励出口成熟的工业化技术,实行国际上通行的扶持技术出口的信贷政策,设立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的卖方信贷和买房信贷,银行按照贷款原则优先安排技术出口资金,并实行优惠贷款利率。
六、结语
面对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新形势,我国的技术贸易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长远来看能否顺利融入国际贸易体系,最大程度地参与并享受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好
处,取决于我国能否尽快提高对外技术贸易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而获取技术贸易的最佳效益。
只有加快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才能重新配置我国进出口产业和产品的比较优势,在未来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取得有利的位置,逐步实现向技术贸易大国和强国目标的跨越。
参考文献:
1、赵永宁:中国国际技术贸易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5)
2、王翰铭:入世后加速发展我国技术贸易的对策措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2002(11)
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