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分析技巧

合集下载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步骤和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步骤和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步骤和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是考察考生对于数据资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这类题目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并且对于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本文将详细介绍解题步骤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认真审题首先,在正式解答资料分析题之前,考生需要认真审题。

通常,资料分析题会提供一段或多段文字资料、图表等形式的资料材料,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这些资料。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从资料中找到的答案。

二、整理材料在审题之后,考生需要对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梳理。

可以通过列出主要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标注关键信息等方式,将资料的主要内容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

这一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资料,找出相关的规律和联系。

三、抓住关键信息资料分析题的核心是抓住关键信息,通过对关键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来解答问题。

在整理材料的基础上,考生可以通过标注、划线、圈出等方式,将关键信息明确地呈现出来。

在解答问题时,可以参考这些关键信息,避免在大量材料中迷失。

四、分析规律和联系在抓住关键信息之后,考生需要通过与其他资料的比较和对照,寻找规律和联系。

这一步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资料,从而作出准确的解答。

考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条目之间的差异、分析数值的趋势、观察图表的变化等方式,找出隐藏在资料背后的规律和联系。

五、运用常识和背景知识在分析规律和联系的基础上,考生还可以运用常识和背景知识,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判断。

这一步可以使解答更加全面和准确。

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实际经验,对资料进行推理和揣测,并给出合理的解答。

六、举一反三在解答完具体问题后,考生还可以尝试将所学的方法和思路应用到其他类似的问题上,进行举一反三。

这样可以帮助考生提升解题能力,培养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总之,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

通过认真审题、整理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分析规律和联系、运用常识和背景知识以及举一反三等步骤和技巧,考生可以更好地解答这类题目,提高考试成绩。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一、适当试题标记资料分析的一组材料,是由材料和5个试题组成,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样,一个试题下面紧跟着4个选项,试题材料和题目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大,只需要短暂地记忆试题即可,而资料分析由于材料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试题和材料相距比较远,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在材料中进行标记。

1、试题标记目的由于资料分析的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信息量很大,而且有的试题和材料距离比较远,那此时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就容易忘记或者记忆混乱而造成找出错误的数据,最终得到错误的答案。

对于信息量比较大的表格材料来说,由于表格的行、列比较多,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那么很容易找错行或者列,从而找出错误的数据。

对于图形材料来说,由于数据比较凌乱,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倘若不进行任何标记,那就有可能会将这些数据“张冠李戴”。

总而言之,我们进行标记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准数据,那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标记呢?且看下面的讲解。

2、如何进行标记不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其他材料,我们在解题的时候,都是先看试题,然后根据试题的关键词来到材料中定位,找出关键句解答,所以在做标记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对于刚开始确定出来的关键词,我们就可进行标记,把关键词用圆圈圈住或者用直线标出;(2)然后返回到材料中寻找关键句,我们可以根据比较明显的“指标”进行跳跃性地阅读,从而找出关键句,并用直线勾画出关键句。

二、结合选项分析不论是资料分析,还是行测的其他部分,都是给出了4个选项,那这4个选项是凭空给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如果不是,那这几个选项在设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结合选项来解题呢?1、选项特点分析行测资料分析给出的4个选项,必然有一个是正确的,其余的要么是用来迷惑你的,要么就是正确答案附近的,用来打酱油,对应资料分析而言,一般来说选项的设置也有以下几个原则(当然说的是一些计算性试题中):一、正确选项,这个显然是必须有的;二、最大迷惑选项,如要求2005年的值,在选项中给出2006年的值;三、打酱油选项,这类选项一般都是和正确答案比较接近的选项,有时候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不小的麻烦。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技巧大全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技巧大全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技巧大全
1.看清楚资料类型: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可以分为文字资料、图表资
料和统计资料等。

在进行资料分析时,首先要看清楚所给资料的类型,以
便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分析。

2.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在进行资料分析前,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
确要求考生分析哪些方面的内容,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3.理清资料框架:在进行资料分析时,要先理清资料的框架结构,即
根据资料的内容和形式,确定其基本要素,例如文字资料中的主题、论点;图表资料中的横纵坐标、数据等。

通过理清框架,有助于理解资料的内涵
和逻辑。

6.对比不同角度的观点:资料分析过程中,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不同的
观点和意见。

可以为不同观点提供相应的支持或反驳,同时给出自己的最
终结论。

这样既体现了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也展现了考生的辨别和分析能力。

7.注意逻辑推理:在进行资料分析时,要注意逻辑推理的过程。

要根
据资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联想,找出可能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逻辑推理能够帮助考生理清问题的本质,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8.实践演练:在备考阶段,考生要多进行实践演练,重视练习资料分
析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关键
信息和要点,逐步提高自己的资料分析能力。

总之,公务员考试中的资料分析是一项重要的能力,需要考生具备细
致入微的观察力、准确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实践和多次练习,不
断提高资料分析的能力,相信考生可以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公务员中的综合分析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公务员中的综合分析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公务员中的综合分析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公务员考试中的综合分析题是备受考生关注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通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答综合分析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审题准确,抓住要点解答综合分析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题目,抓住要点。

在阅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并理解题干,梳理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和任务要求。

可以将题目中的关键字标记出来,这有助于思路的清晰和解题的准确性。

二、多角度分析,全面考虑综合分析题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考察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因此,在回答问题时,应该主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比如,可以从社会、经济、法律、伦理等多个方面考虑,以确保答案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三、举一反三,丰富解答解答综合分析题时,可以借助已知知识和经验,进行类比和推理,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丰富答案的内容。

通过举例说明、列举相关事实和数据等方式,可以使答案更加完整和丰满,同时也能够展示自己较为全面的知识和分析能力。

四、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在解答综合分析题时,要注意逻辑的清晰性和层次的分明性。

可以使用逻辑框架或者条理图来整理思路,将解答的过程和推理的过程表现得更加有条不紊。

层次分明的解答不仅可以提高阅卷者的阅读体验,也有助于自己更好地组织思路和表达观点。

五、言之有据,数据支持在解答综合分析题时,要善于使用数据、事例等具体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通过提供相关的数据和事实,不仅可以增强答案的说服力,还能够体现出自己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

同时,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和真实性,避免使用错误的或者不可靠的数据。

六、综合考虑,权衡取舍在综合分析题的解答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定的权衡和取舍。

在这种情况下,要善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作出合理的决策。

要突出自己的思考过程,说明权衡的原因和依据,使解答更加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七、练习反思,不断提高解答综合分析题需要一定的综合思维和表达能力,这是需要长期练习的。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公务员行测是招录公务员的必考科目之一,而在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这些题目考察考生对资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是做好行测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解题技巧,帮助考生们提高在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中的解题水平。

一、了解题型特点在解答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之前,考生首先要了解题型的特点。

通常,这类题目会以图表、数据、文段等形式呈现,考察考生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在解题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以及需要从资料中提取的信息。

2. 注意资料的来源和背景:了解资料的背景信息对于正确理解和分析资料至关重要。

3. 注意细节信息:细致入微地观察资料中的细节信息,提取关键数据和关键字,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二、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公务员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经常涉及大量数据的分析与判断,因此,考生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以下是几种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的方法:1. 数据分类法:根据数据的特征和属性,将其分类整理,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和分析数据。

2. 图表分析法:通过绘制图表,将数据可视化,便于理解和分析。

3. 数据对比法:将不同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寻找共同点和差异,进行分析。

4. 数据趋势法: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掌握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行推断和预测。

三、注重思维训练在解决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时,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思维训练的方法:1. 归纳法:将大量杂乱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找到共性和规律。

2. 比较法:将不同的观点和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寻找共同点和差异。

3. 推理法:根据已知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4. 思维导图法:以图形化的方式将相关信息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展示,在分析问题时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多练习,积累经验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通过多做题目,积累经验,熟悉各类题型和解题思路,加深对行测考试的了解,并及时总结错误经验,找出解题中的不足之处。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全攻略一、申论中的分析技巧---------2二、小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72.1文字资料分析--------------- ---72.2统计图分析--------------------152.3统计表分析--------------------30三、模拟试题及强化训练------47一、申论中的分析技巧近年来,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题所占比重和难度都有增加的趋势。

与对策题、作文题相比,分析题的题材角度更为广泛。

一般情况,作文题与对策题都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一社会焦点问题写作文章或是提出对策。

换句话说,都是针对某一申论主题要求写作文章或是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任何一个申论主题都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要求考生进行分析。

所以无论从题材上还是类型上,分析题都要远比作文题、对策题在数量上大的多。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不要过分地看重按形式给分析题的题型分类。

因为分析题是题目类型和涉及内容都相当灵活的考题,如果强行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型如何作答再进行所谓的“模板套路式”的备考,往往会造成我们作答时被所谓题目的类型束缚住思路,影响作答的准确性、全面性、深刻性。

比如很多分析题的题干要求“请就***对我们的启示进行分析”。

这样的题目,很容易被统一归类为所谓的启示分析题。

事实上,启示分析题所要分析的内容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的启示,这就决定了在答题思路上,也应该相应有很大区别。

强行将分析题类型归纳为观点类、启示类等类型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有时会起副作用。

分析题实际上是一种作答技巧性相当强的申论题目,很多技巧如果应用得当,会使作答分析透彻,条理清晰,阐述全面。

本节将首先对两种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为大家进行讲解。

判断分析的常用方法:“联系对比法”有一种常见的分析题类型——分析判断题,要求考生对某种做法或某种观点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这种类型的考题在近年来的国考和地方申论考试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技巧总结(精华)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技巧总结(精华)

资料分析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可能是一个统计表、一个统计图或者是一段文字资料,或则是一组综合资料。

其中,统计表与统计图是现代行政管理中用来表达资料的数量关系的主要方式。

在资料之后相应的有1~5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再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来。

1.统计表1.1 举例如:1.2 统计表的解题思路与要点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与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

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关于统计表,他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字运算能力,特别是快速计算的能力。

这需要考生能够在日常就开始掌握。

一般来说,涉与到的计算涉与到几种:几种类型比例的相加,不同基数按比例增加的个数。

在计算的同时,还涉与到判断。

考生应该先从判断出发,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这样才会是高效率的。

另外,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同类运算中加法比减法更经济,乘法比除法更省事;不同类运算中,做3次加法可能比做1次乘法还要快。

这需要考生尽量注意,在日常的训练中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速度。

2.统计图2.1 介绍统计图资料与文字资料、统计表资料不同的是,其数据都蕴藏在图形之中,应试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才能获取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从而解答后面的问题。

但相对与文字资料和统计表来说,统计图资料的分析解答更简单多一些,但也需要考生注意看懂图形所代表的意义,不能似是而非。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是我国选拔政府机关公务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的资料分析题一直是考生们难题之一。

这类题目往往需要考生从给定的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此类题目。

一、审题准确首先,考生在解答资料分析题前必须准确理解题意。

仔细阅读题目,并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理解。

重点理解题目中涉及的关键词,包括但不限于:分析、解决、推断、原因、结果等。

只有准确理解题目,才能有针对性地处理资料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二、仔细分析资料资料分析题的核心是对所给资料进行分析。

考生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资料内容,摸清脉络,找出其中的主题和关键信息。

可以通过划线、圈点等方式标记出重要的内容,以便于后续处理。

三、提取关键信息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考生应该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关键信息往往包括事实陈述、数字数据、实验结果等。

这些信息是解答问题所必需的,考生需要有目的地将其提取出来并记录下来,以备后用。

四、分析问题并做好分类在对资料进行深入理解和提取关键信息之后,考生需要分析问题并将其进行分类。

通过对问题的分类,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和逻辑关系,有助于答题时的条理性和准确性。

根据问题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原因分析、结果推断、解决方法等不同类型。

五、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需要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关注问题与资料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推理,避免盲目猜测和主观臆断。

六、给出准确的解决方案最后,考生应该给出准确的解决方案。

在给出解决方案之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确保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解决方案应该与问题的实质相符,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解决问题或改善情况。

综上所述,公务员中的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包括审题准确、仔细分析资料、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问题并做好分类、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以及给出准确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访的男性居民约有( )
国时间利用的随机抽样调查,共调查48580人。 A.2.4万人
结果显示,受访居民在一天的活动中,有酬 劳动平均用时4小时24分钟。其中,男性5小 时15分钟,女性3小时35分钟;城镇居民3小 时59分钟,农村居民5小时1分钟;工作日4小
B.2.6万人 C.2.9万人 D.3.0万人
A c%- b% B a% - c%
夕川公考经验
三、混合溶液法: A c%- b%
B a% - c%
3.杠杆原理 例题: 假设一杯溶液100g,浓度是20%,另一杯溶液是200g,浓度未知,但两杯溶液混合 后的浓度为12%,求第二杯溶液的浓度?
夕川公考经验
例题2:2019江苏
2018年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
如何鉴别类浓度? 特点 ①比值 ②总分关系 例如:增长率R、平均数
夕川公考经验
例题1:2019辽宁
2019年8月全省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销 售额同比约增长: A.-9.7% B.-9.3% C.-10.3% D.-2.5%
又知2019年1-7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实现 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8%、-1.9%、-10.5%和2.7%。
33.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全市新设 A.在1000~1100万元之间
立的企业中,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企业合计 B.超过1100万元
达到70661家,占比为38.5%,注册资本达到 7311.4亿元,同比增长13.5%。
C.不到900万元 D.在900~1000万元之间
02
作业安排
时50分钟,休息日3小时19分钟。
夕川公考经验
四、断点带入法:
对于除法计算,选项设置为区间范围的题目,我们可以将区间断点的数值带入验算,判 断是大了还是小了,进而实现快速秒杀的方法
夕川公考经验
例题1:(2020国考)
2018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额35357.26 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半年放缓0.7个百 分点。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6636.15亿元,同 比增长0.2%,增速比上半年放缓2.1个百分点;外 部流入(含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7357.31亿元, 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 ……
2013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41 万个,从业人员14025.8万人,分别比2008年 增长26.6%和19.5%。
2013年,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 8.9万个,比2008年下降1.4%;制造业225.2 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6.9万个,比2008年下降0.1%。在工业企业法 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7.4%,制造业 占8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 业占3.4%。
目录
分析方法及技巧
份数法
假设法
01
混合溶液法
断点带入法
02 作业安排
01
分析方法及技巧
夕川公考经验
份数法
对于已知增长率和本期量,求前期量或增长量的题目,当增长率可以用百化分的方 式转换成分数后,我们就可以利用份数法来进行计算。
常用百化分: 0.5=50%=1/2 0.2=20%=1/5 0.125=12.5%=1/8
夕川公考经验
举例说明: 说夕川老师非常喜欢做蛋糕,并且每天都做。今天他做了一个重量是500g的水果蛋
糕,比昨天增重了25%(减少了25%呢?),问夕川老师昨天做的蛋糕多重?
5份 (3份)
4份
1份
500g对应的是5份,则1份是不是500/5=100g,那么4份就是400g
如果增长率可表示为 a 的分数形式,则前期量为b份,增长量为a份,本期量为a±b份 b
夕川公考经验
例题2:(2018黑龙江)
2016年5月,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金 额约为( ) A.227万亿元 B.217万亿元 C.207万亿元 D.197万亿元
夕川公考经验
例题3:(2018江苏A类)
2017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1743万 辆,比上年末增长11.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 量18695万辆,增长12.9%;民用轿车保有量 12185万辆,增长12.0%,其中私人轿车保有 量11416万辆,增长12.5%;全国新能源汽车 保有量15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 记65.0万辆,比上年增加15.6万辆。
以盐水为例 拿两个一模一样的杯子,里边分别装满浓度为30%和浓度为50%的盐水,然后将两杯盐水倒到一 起,问倒到一起后的盐水浓度? 拿一大一小两个的杯子,大的里边装满浓度为30%的盐水,小的里边装满浓度为50%的盐水,问 混合到一起后的盐水浓度? 结论:混合溶液浓度一定在两个溶液浓度之间,且偏向于比重大的溶液浓度
2008年,全国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有约 多少万个?( ) A.160 B.174 C.186 D.200
夕川公考经验
例题6:(2018浙江)
2016年该市教育支出同比增量约是医疗 卫生的多少倍? A.4 B.7 C.10 D.14
夕川公考经验
假设法
一、假设法求增量 适用条件: 1.适用于增长率较小的题目(小于20%为宜) ; 2.选项答案离得比较近; 3.无法应用份数法或者用份数法产生的误差比较大 计算步骤: 1.假设增长量:主要依据四个选项答案并且结合着材料中已知的本期量和增长率进行假设 2.用材料中真实的本期量-假设的增长量=假的前期量 3.假的前期量×增长率=增长量 注意: 1.如果增长率比较大,则需要假设的比较准确,方可选出正确答案 2.增长率越小,假设增量的误差就越可以被允许,选项离得特别特别近的变态题目除外 原理: 误差转移削弱减小的过程
2019年1-8月,西部地区投资比去年同期 增加约________亿元。 A.2812 B.2643 C.2552 D.2313
用时:
夕川公考经验
假设法
二、假设法求前期 适用条件: 1.代入法计算比较困难 2.无法应用份数法或者用份数法产生的误差比较大 计算步骤: ①假设前期量,主要依据四个选项答案选取一个适当的整数 ②用假设的前期量去计算本期量,看看计算出来的本期量和真正本期量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前期量 是假设大了还是假设小了,计算公式如下:
假设的前期量+假设的前期量×增长率=假的本期量 ③利用一些分析手段来实现对答案的秒杀
夕川公考经验
例题1: 2009年,某省农业增加值1883.4亿元,比上年增长2.7%。
题目: 2008年该省农业增加值为( )亿元 A、1883.4 B、1866.8 C、1850.2 D、1833.9
夕川公考经验
0.333=33.3%=1/3 0.167=16.7%=1/6 0.111=11.1%=1/9
0.25=25%=1/4 0.143=14.3%=1/7 0.286=28.6%=2/7
a
如果增长率可表示为 的分数形式,则前期量为b份,增长量为a份,本期量为a±b份
b
下边我来举个例子来说明份数法的简单原理。
例题3:(2018黑龙江)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 2017年上半年,人均财产净收入比上年约
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 增加多少元?( )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 A.92 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 B.102 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C.112 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D.122 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 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2011年,辽宁省牛奶产量较上年增长了约 多少万吨? A.3.02 B.3.12 C.3.27 D.3.42
用时:
夕川公考经验
例题2:
求2013年1-3月,外商及港澳台 商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 务收入同比约增加了多少亿元? A.3965 B.4005 C.4135 D.4325
夕川公考经验
夕川公考经验
例题1:(2017河南)
2016年S市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 经费支出总额为1030.00亿元,占S市生产总 值的比重为3.80%。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19937 件,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受理发明专利 申请54339件,增长15.7%。
2016年S市全年受理专利申请比2015年 约增加多少万件?( ) A.2.0 B.1.8 C.1.6 D.1.4
夕川公考经验
三、混合溶液法: 2.十字相乘法(交叉法)
我们知道当两杯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到一起的时候,有一个关系式是恒成立的,就是混合前两 杯溶液的溶质的量和混合后溶液的溶质的量是相等的,假设两杯溶液分别为A和B,对应的溶液浓度 为a%和b%(且a>b),混溶后溶液的浓度为c% 则有 A×a%+B×b%=(A+B)×c% 推导出 A×(a%-c%)=B×(c%-b%) 进而有
例题2: 截止2013年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9260.61亿元,同比增长7.9%,较上
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 题目: 2012年1-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为( )亿元 A、52973.28 B、54921.79 C、56938.68 D、63942.19
夕川公考经验
三、混合溶液法: 1.混合溶液浓度定性判断
用时:
夕川公考经验
例题4:(2019辽宁)
2019年1-8月,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 44857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1-7月回落 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7809亿元,增长 9.8%,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 18506亿元,增长16.0%,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投资3418亿元,增长9.7%,增速回 落1.3个百分点。
2016年末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为( ) A.10148万辆 B.11006万辆 C.13879万辆 D.16559万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