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三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合集下载

第六部分 专题一 旅游地理(选修三)

第六部分 专题一 旅游地理(选修三)

(3)今后延安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
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
研练真题
找准考向
核心突破
主干整合
程序解题
思维建模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旅
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1)陕北发展文化旅游的有利条件结 合课本及图示材料分析即可,注意本题是分析资源条件。 (2)延安是革命圣地,红色革命文化特色鲜明,其成为热点 旅游地的原因结合图示材料分析回答。(3)开发特色文化旅 游资源应注意的问题可从生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文物 损毁问题等几方面来回答。
旅游活动的基本设计。
研练真题
找准考向
核心突破
主干整合
程序解题
思维建模
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
1.(2013· 课标文综Ⅱ,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
要求。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 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 客。下图示意神农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 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吸引游客的一方面原因。
答案 神农架地处亚热带,山地海拔较高,植被繁茂, 夏季凉爽,冬季有积雪。
研练真题
找准考向
核心突破
主干整合
程序解题
思维建模
2.[2013· 天津文综,12(4)(5)]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研练真题
找准考向
核心突破
主干整合
程序解题
思维建模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
和缓冲区,实验区也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近客源市场。 (2)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 心区、缓冲区。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教学设计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教学设计
2
复习旧知,引 出新知 读图, 思考, 回答 训练学生从 材料中提取 信息,分析信 息的能力 训练学生从 材料中提取 信息,分析信 息的能力 及时小结
读图, 思考, 回答
读资料, 思考, 回 答
以具体实例 帮助学生理 解抽象定义
思考,回答
及时小结
对比两个景区的 交通状况, 思考地 理位置和交通对 旅游资源开发的 影响 读资料, 分析, 归 纳 读资料, 思考, 归 纳,回答
第 二 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课题 教材 第3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中国地图出版社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节学习旅游资源的综合 评价,为后面学习旅游景区的规划、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关系打 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理论性较强, 学生可能感觉无从下手,所以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目的是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三、旅游资 源开发条件 的评价 1、区位条件
2、客源市场 条件
2、四川的旅游资源的集中程度? 总结:多种类型,协调组合,集中程度高,旅游 开发价值才高。 展示资料、图片:青城山与峨眉山, 引导学生思考:归纳两个旅游景区各自的特点 总结:特色是区别于其他地区旅游资源或同类旅 游资源的独到之处,是旅游资源可行性开发的决 定性条件之一。 展示图片:蜀南竹海、九寨沟、乐山大佛、三星 堆,引导学生思考: 说明以上旅游资源具有的价值和功能。 总结:根据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就可以确定其 所在地的开发方向。 小结: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从旅游资源的组合、 结构和规模、特色、价值和功能三方面进行评价。 四川旅游资源在这三方面都具有优势,所以开发 价值高。 展示图片:九寨沟旺季游人众多 展示材料:四川省推出了 “预约旅游 ”模式;2001 年,九寨沟实行了每日 12000 人的限量进沟的政 策。 引导学生思考:1、什么是旅游环境容量? 2、旅游环境容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旅游环境容量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九寨沟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既可以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又能增加吸引力,通 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向学生简要说明四川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状 况、交通等对其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小结: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是从旅游资源所在地 的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进 行评价。四川旅游资源在开发时也兼顾考虑了这 三方面。 例 1.展示资料、图片:洞穴之乡兴文 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开发程度低 例 2. .展示资料、图片:九寨沟的交通 远离景点密集区,但交通便利,开发程度高 说明地理位置和交通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 值。 展示资料:2007 年四川国内游客客源市场构成 引导学生分析国内游客客源市场构成情况,归纳 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的规律。 展示新闻资料:国航优惠价格拉动九寨沟旅游 引导学生分析新闻中反映的问题,归纳客源市场 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旅游地理 2.3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地理 2.3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资源本身评价 2、资源环境评价 3、开发条件评价
一、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
1、旅游资源的特色: 是某地区旅游资源区别与其他地区旅游资源
的独到(非凡)之处,是评价该旅游资源吸引力 大小的重要因素; 多样性
泰山雄
华山险
黄山奇
庐山秀
同属于中国园林艺术,特色不同
2、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二)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 环境容量的状况 • 环境质量状况 • 社会经济环境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 区位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 客源市场 • 其他开发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的开发条件和
旅游服务设施条件)【基础设施条件】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 旅游资源评价: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而对 旅游资源进行的分析、比较和评判。
2.3 旅游资源 的综合评价
2014.3.3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 基本内容;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人教版:
1、资源价值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客源地,客源地与
旅游地的距离) 4、基础设施
中图版:“旅游资源的评价”
(一)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
• 旅游资源的特色 • 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 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
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a、b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2005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 70余万人。 (1)分别说明两城市辖区内,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 属于什么类型? (2)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
【答案】 (1)a城市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为自然景观; b城市旅游资源主要为人文景观。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二节 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学案 中图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二节 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学案 中图版选修3

第二节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初步学会景观特点的描述方法。

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1.山地景观——中国黄山(1)位置: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2)特点及成因①特点:号称天下第一奇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旅游风景名胜区,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赞语。

a.“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b.是我国南方珍贵的植物宝库和天然生物园。

c.气候宜人,夏季凉爽,是避暑胜地;冬季则能欣赏到如同置身北国冰雪的风光。

d.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②成因:黄山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造就的。

2.海域景观——美国夏威夷(1)位置:夏威夷是太平洋北部的一个群岛,是美国的第五十个州。

(2)特点及成因①特点:以热带风情和火山景观闻名于世;也是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

②成因a.热带风情——地处热带,但受海洋环抱,气候适宜,雨量丰富。

b.火山景观——较频繁而宁静地火山喷发活动,没有强烈的爆炸过程。

c.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种族多样,民族构成复杂。

3.历史遗产——中国长城(1)景观特点①长城雄伟壮观,其建筑年代之久、规模之大、历史价值之高举世无双。

②从地理学的角度考察,长城的构筑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2)成因: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建筑体系。

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秦、汉、明朝是修筑长城的三个高峰。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长城主要是由明代修建而保留下来的。

4.城市景观——法国巴黎(1)位置:位于法国北部的巴黎盆地中央,横跨塞纳河,是世界十大名城之一,有“世界花都”之称。

(2)景观特点①是一座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

②巴黎的城市景观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③巴黎古迹的布局体现了欧洲文化特点:主要建筑大都位于城市广场的中央。

一、判断题1.各种旅游景观都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 )2.黄山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造就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部分选修Ⅲ旅游地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部分选修Ⅲ旅游地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部分选修Ⅲ旅游地理考点50 旅游与旅游景观欣赏考点定位: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与区域发展。

1.[2016·北京文综,40(2),10分]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列举该遗址公园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10分)2.(2015·新课标Ⅰ,42,10分)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

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

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

(10分)3.(2015·山东文综,4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 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

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6分)(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4分)4.(2015·海南地理,2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吴哥窟是世界著名的人文建筑旅游景点(位置见图)。

吴哥窟曾被遗弃长达400多年,20世纪初,人们开始对吴哥窟进行修复。

吴哥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分析吴哥窟古建筑易遭受的自然威胁。

(10分)5.(2015·上海地理,47~48,10分)不完全统计,目前,除港澳台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共拥有优秀旅游城市400个左右。

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4分)(2)据图分析影响省级行政单位拥有优秀旅游城市多寡的主要因素,概述争创优秀旅游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

(6分)6.(2015·江苏地理,30C,7分)下图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________________,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

2024秋季人教版旅游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旅游资源评价探究课》

2024秋季人教版旅游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旅游资源评价探究课》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旅游地理旧版人教版选修三《旅游资源评价探究课》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考察或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2.综合思维:培养学生从自然、文化、经济、社会等多角度综合分析旅游资源价值的能力。

3.人地协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旅游资源评价中应考虑的人地关系和谐。

4.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如适用):引导学生了解并尝试使用GIS等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旅游资源评价(视教学资源而定)。

二、教学重点•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旅游资源,避免主观偏见。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评价中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旧版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视频、图片库)•旅游资源评价案例集•(可选)GIS软件或在线地理信息平台账号•实地考察机会或虚拟实地考察平台(如VR技术)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旅游资源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问题导向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思想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实地考察或虚拟考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考察方式,增强实践体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包含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成为旅游景点?它们各自有哪些独特的魅力?”•明确目标: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

2. 新课教学2.1 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强调旅游资源应保持其原始性和真实性。

•独特性:分析旅游资源是否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可观赏性:考虑旅游资源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享受。

•可持续性: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不影响其未来的利用价值。

2.2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描述旅游资源的特征、价值和意义。

旅游地理学:第3章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地理学:第3章 旅游资源评价

极冷风 很冷风
-a -50~-200 n +80~-50
暖风 不明显风
-e -800~-1000
冷风
a +160~+80
热风
-d -600~-800
稍冷风
b +160~+80 不舒适热风
-பைடு நூலகம் -300~-600
凉风
c
>+160 非常不舒适热风
风效指数列线图
例:重庆气候适宜性评价 重庆市历年气象平均值
芬 芳 的 鲜 花
甘 洌 的 泉 水
诱 人 的 果 品
醉 人 的 佳 酿
丰 美 的 菜 肴
清 新 的 空 气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一. 气候的适宜性评价 二. 山地旅游资源评价 三. 瀑布旅游资源评价 四. 溶洞旅游资源评价
一. 气候的适应性评价
(一)舒适指数 (二)风效指数
(一)舒适指数
重庆气候的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
月份


三四五

七八九

十十 一二
舒适 指数 -2 -2 -1 0
0 +1 +2a +2a +1 0
-1 -2
风效 指数
-c
-c
-c
-b -b
-a
-a
-a
-b
-b
-c
-c
近原始地区
按旅游者 体验分类
人类利用集中的地区
乡村地区
四. 按综合资源的特性与旅游者的体验分类
1 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 2 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 3 中间型游憩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体验性评价 一. 一般体验性评价 二. 西方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价 三. 中国的名山大川自然美评价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Ⅲ—旅游地理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Ⅲ—旅游地理

规划的目的
满足景区服务业的需要
旅游景区的服 务设施规划
规划时考 虑的因素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 址,以方便旅游者;有的服务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布局时需 要具体分析
考点突破 四、旅游规划
3、旅游项目设计
重难剖析 总结提升
旅游项目的设计:关键是根据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点,设计适合本 区的旅游活动,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并能抓住景观特色,充分感悟景观的 美学价值、科学价值以及历史文化价值,最后为旅游地景区创造经济价值。
五、旅游活动设计
2、旅游安全 ①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自然环境条件
地形:山地注意滚石、陡坎;在雨季注意低洼地;地质灾害多发区注意地形与 地质灾害的关系 气候:注意恶劣天气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旅游硬件设施
交通:旅游出行中不搭乘不合格的车辆和超载车辆 景区:景区的旅游安全涉及面广,旅游者不能忽视 旅行社:选择时必须特别关注旅行社的资质与服务质量
庐山——宜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致富于变化,且兼收避暑之效)
随气象和时 日出、日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
间而变化的 ——朝暮观赏;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
自然景观 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
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促进文化交流
影响区域环境
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考点突破 六、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精讲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1)距离
华山西峰远眺
(2)角度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猴子观海
象鼻山
骆驼山
狐狸山
2.把握观赏时机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黄山云海
青海湖鸟岛
3.抓住景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色
(1)做好景观观赏前的准备工作
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也不相 同。在景观观赏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如景观介绍、导游图等), 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并抓住景观特色。不仅要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 确定旅游路线,还应了解景观形成的原理,以及景观的美学价值或者历 史文化价值。
【特别提醒】 以情观景是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以情观景取决于人的心理活
动与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有关。不同文化背景的观赏者面对相同 的观赏对象也会有不同的观赏结果;即使同一个观赏者在不同的心
二、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1.黄山风景名胜区
(1)位置: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 (2)景观特征: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1990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 遗产名录。 (3)黄山自然景观的成因:
行为容忍的最大限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项目 资源价值
内容
开发条件评价
旅游资源的价值首先取决于资源 质量(即自身美学价值、科学价 值或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 高低),还与资源的集群状况、
地域组合状况有关。
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 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源游 览价值大,开发条件好;
①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外。 ②大堡礁海域处于热带的纬度位置,温暖的浅海环境适合珊瑚虫繁衍。
成因
海域环境 地质环境
形成条件 水温高达2l℃~38℃,且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
盐度平均3.5% 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较平静
海水浅,阳光充足 地壳缓慢沉积,珊瑚虫骨骼堆积
(3)大堡礁丰富的旅游资源
①海底世界 ②热带风光的大陆岛屿 和土著部落文化
第二讲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 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结合实例, 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 的开发条件。
能力层次:掌握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学会分析中外著名旅游景区 的景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
2000年以前的巴黎只是塞纳 河上西岱岛和附近几个小岛上的 渔村,后来逐渐扩大,到3世纪开 始有了巴黎这个名字。
(2)巴黎的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
巴黎塞纳河畔的著名景点——凯旋门、艾 菲尔铁塔夜景、卢浮宫外景、巴黎圣母院外景。


巴黎卢浮宫


巴 黎 荣
杜 艺
巴黎巴士底歌剧院
框景
门框 窗框 洞框
借景:借外景
衬托本景
扩大园景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 ——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① 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 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事例:寺庙与塔
②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美,把自然景 观和人文景观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
社会经 济环境
具体内容 旅游资源所在地规模大、景象艺术特征显著、内容丰富、游程较长、
布局合理、质量上等,其环境容量就大。 幽静舒适、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等条件是对旅游资源所在地环境质量
的基本要求。 主要指一个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的整体形象。也可以 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数量与素质、当地居民对旅游者数量和
(2)观赏过程中,观赏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等方面保持一定 的节奏,将观赏与思考结合起来。
原因:
(3)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
以有限空间 造无限风景
障景
避免一入园就对整个园 景一览无余,运用欲露先藏、 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以达 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有一村”的意境。丰富
隔景
实隔与障景相 似。虚隔造成隐约 显现而难窥全貌、
反之开发条件差。
地理位置 与交通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通过影响经 交通位置闭塞,进出不畅,
济距离和游客心理进而影响旅游 开发条件差;反之开发条
资源的开发价值。
件好。
项目
客源 市场
基础 设施
内容
旅游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 与客源市场的距离。旅游者出游受 经济距离(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 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 用)的影响。旅游地的经济距离越 长,旅游需求越低;旅游者的经济 收入越高,出游的经济距离越长。
军 院
术 中 心
圆 巴黎香榭里舍大顶街

三、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1.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 (1)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是吸
引旅游者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如北京颐和 园和苏州古典园林,特色不同、风格各异。
(2)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3)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
2.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指标 环境容 量状况 环境质 量状况
3.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
(1)地理位置:元阳县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与云南省省会昆明相距290千米。 (2)元阳梯田修建的地理背景 (3)元阳的梯田景观——不同的季节,景观不同。
初春——流水飞溅,恰似一条条从天而降的银链 三四月—— 宛如一块块绿色的地毯 夏末初秋—— 一片金黄 冬天—— 如一面光亮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
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 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答案】 (1)四季皆宜。周庄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河流水量充足。
课堂小结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 价分析
选择观赏位置 把握观赏时机 抓住景观特色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以情观景——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黄山风景名胜区 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 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 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
(1)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
(2)以情观景的具体要求 ①综合感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②发挥想象——泰山、黄山、华山、峨眉山、青城山的特点分别是雄、奇、 险、秀、幽,地貌的酷似造型……都要通过想象才能感知。
③移情与景,情景交融——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神思游于自然之间,心随 景化,情景交融,以至陶醉于自然美的王国之中。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 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的景象,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材料二:下图为周庄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指出欣赏周庄独特水乡景观的最佳季节和原因。 (2)结合材料评价周庄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解析】
第(1)问,欣赏水乡景观的最佳时间是当地河流水量较为充足的时候。 第(2)问,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应结合旅游资源的价值、地理区位、 客源市场条件、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等方面进行。
a.奇松 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松
和石相互依存而形成绝妙佳境。黄山松是黄山特有






的树种,生长在黄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
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
山谷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
b.怪石
犀牛望月
怪石成因:首先是黄山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
妙笔生花
c.云海
黄山云海的动态美、朦胧美,呈现出一种天地交融、浑然一体、虚无缥 缈的景象。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在云海之中构成了一幅朦胧美的画卷,美在 天边、美在眼前。
原因:黄山云雾多的原因是由特殊的自然条件造成的。黄山属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 容易成云致雾。此外,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 不同,以及受山谷风的影响,黄山的云雾变幻诡谲。
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当地现有 的接待能力,也要修建相应的配套
服务设施。
开发条件评价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查在其最优 吸引半径内的旅游消费市场,位 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 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大;反
之开发利用价值小。
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反之开发条件差。
典题剖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载于1086年的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全
(2)其他人文景观的建设上表现出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在我国古代园林建设:要求再现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对比:
(3)一方山水一方情 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结果,一方山水一方情。
例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和傣族风情、内蒙古
5.以情观景——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d.温泉 黄山温泉成因:黄山的花岗岩体庞大,深厚且断层发育,
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 礁的总称。大堡礁纵向分布在离岸16~240千米 的珊瑚海上,断续绵延2 000余千米。礁区覆盖 着澳大利亚大陆架大约35万平方千米的面积,是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2)大堡礁的位置、分布、成因
位置、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