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门类表

合集下载

中医专业的核心课程

中医专业的核心课程

中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医专业的核心课程导语: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机会,旨在培养具备中医诊疗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专业的核心课程,并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中医理论的基石。

它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面,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进行望诊,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咳嗽声等进行闻诊,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病情进行问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腧穴、肌肉等进行切诊。

通过学习中医诊断学,学生可以掌握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技巧,提高疾病辨证的准确性和疗效。

二、中医中药学中医中药学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

它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础、方剂学、药理学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中医中药学,学生可以了解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学习中药的药材鉴别、配伍、制备和应用,掌握方剂的调配原则和用药规律,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三、中医针灸学中医针灸学是中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通过针刺和温灸等手法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的学科。

学生通过学习针灸学,可以了解针灸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掌握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刺激手法,学习针灸的适应症和治疗方法,提高针刺的准确性和疗效。

四、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是中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养生学,可以了解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技巧,学习中医养生的原则和要点,掌握养生的具体措施,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个人观点与理解:中医专业的核心课程非常重要,它们不仅是学生学习中医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也是培养中医临床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的关键。

在我看来,学习中医专业的核心课程除了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中医专业所学课程

中医专业所学课程

中医专业所学课程中医专业是一门古老而又具有深厚底蕴的学科,它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其中。

作为一名中医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学习一系列的课程,以掌握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介绍中医专业所学的一些主要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1.1 中医基础理论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中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基本理论。

学生将学习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基本概念,了解中医的整体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

1.2 中医经典著作阅读通过阅读中医经典著作,学生将深入了解中医理论的源头和精髓。

这门课程重点讲解《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的内容和主要观点。

1.3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将介绍中医四诊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问询、听诊、脉诊等方式来诊断疾病,并且了解中医诊断的独特方法和思维方式。

二、中医基础医学课程2.1 中医解剖学中医解剖学是中医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西医解剖学有所不同。

学生将学习人体经络的走向、脏腑的位置和功能等。

通过学习解剖学,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并且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中医药学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中药的分类、功效、应用等相应知识。

同时,还将了解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信息,掌握其临床运用方法。

2.3 中医方剂学方剂是中医临床的核心之一,它是根据中医理论而设计的药物组合。

学生将学习中医方剂的组成原则、使用方法以及方剂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三、中医临床实践课程3.1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中医学对于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学生将通过学习中医养生理论、病因病机、证候判断等知识,掌握中医内科诊治的技巧和方法。

3.2 中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是专门研究中医对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学科。

学生将学习中医外科的理论基础、术语和临床技能,了解中医外科的特点和局限性。

3.3 中医针灸学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针灸学科之一。

中医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

中医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

中医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小伙伴比较关心中医学专业学什么课程?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快来看看吧。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中医学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中医学专业主要学什么中医学专业主要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诊断学基础等课程,以下是相关介绍,供大家参考。

1、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内科学。

中医学专业主要学: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中西医基本理论、临床各科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指导养生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养生保健康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医学专业介绍中医学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一、中医历史: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二、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三、中医学学习内容:中药学专门学习中药的相关知识,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药材的概念、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怎样去发展道地药材、中药炮制的概念和目的与方法、中药药性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中药配伍的目的原则及中药配合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

中医学专业课程

中医学专业课程

中医学专业课程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中医学涵盖了许多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机会。

这些课程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技术以及药物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中医学专业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中医学基础课程1. 中医基础理论:该课程包括中医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系统和脏腑学说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理论,能够全面了解中医的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

2.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它研究中草药的种植、采集、鉴别、炮制以及功效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将学习各种中草药的特性、功效以及配伍规律等内容。

3. 中医诊断学:该课程教授中医的四诊法和辨证施治的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中医诊断学,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医临床课程1. 中西医结合诊疗: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中西医结合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学生通过病例分析和讨论,了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方法。

2.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涉及中医对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学生将学习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治方法。

3. 中医外科学:中医外科学注重中医对外科疾病的治疗。

学生将学习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如针灸、推拿以及外治法等。

三、其他专业课程1.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是指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保护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学科。

学生将学习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方法和技巧。

2. 中医文化:中医文化是中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它包括中医的历史渊源、名家典籍以及传统医学文化的研究。

学生通过学习中医文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医学的精髓。

总结起来,中医学专业课程涉及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和药物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课程,学生能够掌握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和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医师奠定基础。

中医学专业课程是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备中医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内科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中文版)

中医内科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中文版)

中医内科学·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中文版)第一章:中医内科学的概述1.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涉及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各种内科疾病的理论与实践。

2. 本章将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学科特点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1.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框架。

2. 本章将详细介绍这些基本理论的内涵、相互关系以及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章:中医内科学的诊断方法1. 中医内科学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和脉诊法,这些方法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手段。

2. 本章将介绍这些诊断方法的原理、操作技巧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四章: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方法1. 中医内科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食疗、气功以及其他辅助疗法。

2. 本章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操作技巧。

第五章:中医内科疾病学1. 中医内科病学是指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各种内科疾病的学科。

包括心脏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等。

2. 本章将介绍这些常见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病证、辨证分型、治疗原则和方法。

第六章: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1. 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中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病、多发病、难治疾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2. 本章将介绍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现状、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总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基础,对于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材不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诊断治疗方法和常见疾病学,还探讨了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广大中医学学习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一部权威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希望读者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应用水平,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和推广做出积极的贡献。

2018年度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发布

2018年度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发布
简介:2018传统医药国际发展论坛(泰国)5月 10日在 曼谷举行,来自 中 国、泰 国、柬 埔 寨、菲 律 宾、新 加 坡、马 来 西 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卫生部门官员、专家以及行业协会、 企业负责人出席。
8、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中英文版)发布 简介:9月 16日,《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中英 文版)》发布仪式在第五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开幕式上举 行。本套教材定位于培养符合临床需求的中医师,重点阐述 海外常见且中医药确有疗效的疾病防治内容,知识范围具有 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全面、系统、准确地向世界传播中 医药学。 9、“藏医药浴法”列入非遗名录 简介:11月 28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举行的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13届常会 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相关项 目分别于 2008年和 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随着藏医药浴法的列入,中国共有 40个 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 10、纪念李时珍诞辰 500周年系列活动在全球举办 简介:6月 5日,纪念李时珍诞辰 500周年暨湖北省中医 药振兴发展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出 席大会并强调,纪念李时珍,要秉承他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 躬亲实践的求知精神、继承发展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坚定文 化自信,发展振兴中医药。
简介:10月 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广东珠海横 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该产业园是《粤澳合作 框架协议》下首个落地项目。习近平结合视频、沙盘和中医 药产品展示,了解横琴新区规划建设以及产业园建设运营、 中医药产业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情况。
2、第十五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发布《罗马宣言》,确认“世 界中医药日”

中药学专业论证报告

中药学专业论证报告

设置中药学专业论证报告一、中药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中药学专业(100801)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属于中药学类(1008)中的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位。

其中相近专业有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100802 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中药制药(100805T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中草药栽培与鉴定(100806T注: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等。

二、我校设置中药学专业的必要性分析(一)推进国家和我省中药产业的战略发展2015年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27号)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

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规划。

《规划》指出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

保护和发展中药材,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6年2月2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16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突出了大健康的发展理念。

《规划纲要》设立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专门篇章,更明确了中医药的重点任务,同时在全篇多处提及中医药,将其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各方面。

尤其提出在健康产业领域,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从2015-2020年的8万亿元,增加到2030年的16万亿元。

中医药业内专家认为,《规划纲要》为中医药发展带来巨大空间。

《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解读

《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解读
医临床实际需要 , 以规 范 中医学专 业知识 与技 能为 抓手 , 应
积 极 推 动 教 育 标 准 相 关 内容 的落 实 。 当前 , 各 国 中 医教 育 机 构 对 中医 学 专 业 内 涵 的认 识 参 差
2 0 1 2年 6月 , 世 界 中药学会 联合 会 ( 以下 简称 “ 世 界 中 联” ) 发布 了《 世界 中医学专业核心课 程》, 这是 继《 世界 中医 学本科 ( C M D前) 教育标准》 之后 , 世界 中医学教 育领域取 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 0 1 5年
第 6期

69 ・
●课 程建 设
《 世 界 中 医学 专 业核 心 课 程》 解 读
江 丰, 李玲玲 , 王建 军 , 张炳立
( 天津 中医药大学, 天津 3 0 0 0 0 0 )
[ 摘 要] 《 世界 中医学专业核 心课 程》 的发布是 继《 世界 中医学本科 ( C MD前 ) 教育标准》 之后 , 世界 中
[ 关键词】 世界 中医学 ; 专业 ; 核 心课 程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1 7 0 1 . 2 0 1 5 . 0 6 . 0 3 5
[ 中图分类号 ] G 4 2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2 — 1 7 0 1 ( 2 0 1 5 ) 0 6 - 0 0 6 9 - 0 2
3 . 课程调研 。
《 世界 中医学专 业核 心课 程》 还应 具备 “ 核 心性 ” 特点 , 核心 课程 是承载专业理论知识 的必需课程 。
二、 《 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 起 草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门类表
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由10门13本教材组成,即:
1.《中医基础理论》
2.《中医诊断学》
3.《中药学》
4.《方剂学》
5.《中医内科学》
6.《中医妇科学》
7.《中医儿科学》
8.《针灸学》
9.《推拿学》
10.《经典医籍选读·内经分册》
11.《经典医籍选读·伤寒论分册》
12.《经典医籍选读·金匮要略分册》
13.《经典医籍选读·温病学分册》
Appendix 2 Recommendation (Self-recommendation) for chief editor, associate editor, and editorial staff of Textbooks for World Core Courses of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拟参编教材名称:Name of the textbook you are intended to write:
拟申请:主编()副主编()编委()
Apply for: chief editor()associate editor()editorial staff()1.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姓名Name性别Sex年龄Age 健康状况State of
Health
毕业学校Graduate from所在国家Country you live in 工作单位Working unit职务Position
学历Degree
学位
Diploma
职称
Professional rank
邮编Postal Code地址Address 办公电话Tel(Office)手机Cell phone 传真Fax邮箱E-mail 2.简历Resume
教学/临床专业Specialty in teaching/clinic 教学/临床年限Years
of teaching/clinic
教学/临床成绩
Achievements in teaching/clinic
在专业相关学术组织任职情况Working in relevant academic organizations 担任职务
Post
学术组织名称Academic organization
3.参编教材情况Experience in the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
书名/教材Name of the book/textbook
职责
Responsible for
出版时间Time
of publishing
出版单位/使用范围Publishing
house/Appliaction
注:如申报主编,可根据《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某一章节,或提出编写思路。

此表复印有效。

如内容较多,可附另页。

Notes: If you apply for chief editor, please attach the thoughts and outline of the textbook in accordance with Teaching Syllabus for World Core Courses of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you are going to be engaged in. This form can be duplicated. Pages can be added when necessary.
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Opinions from Instruction Committee of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extbooks for World Core Courses of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1)推荐为:主编()副主编()编者()Recommended as: chief editor ( ) associate editor ( ) editorial staff ( )
签名:(单位盖章)
Signature Seal of the Working Unit
年月日
Date:
Appendix 3 Recommendation (Self-recommendation) for chief translator, associate translator, and translation staff of Textbooks for World Core Courses of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拟译教材名称:Name of the textbook you are intended to translate:
拟申请:主译()副主译()译者()
Apply for: chief translator ( ) associate translator ( ) translation staff ( ) 1. 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姓名Name 性别
Sex
年龄
Age
母语
Native language
毕业学校Graduate from
健康状况State of health
专业Specialty
学历
Degree
学位
Diploma
所在国家Country
you live in
邮编Postal code
地址Address
工作单位Working unit 英语水平Proficiency of
English
传真Fax 电话Tel 手机Cell phone 汉语水平Proficiency of
Chinese
邮箱E-mail
2. 简历Resume
从事中英语言翻译工作经历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to your experience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是否拥有中医双语(中英)教学、临床工
作经历(如有,请简单介绍)Brief
introduction to your experience in teaching
Chinese medicine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or working experience in clinics
在专业相关学术组织任职情况Working in
relevant academic organizations
3. 参编(翻译)教材、著作情况Experi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textbooks/monographs
书名Name of the book职责
Responsible
for 出版时间Time of
publishing
出版单位Publishing house
注:此表复印有效。

如内容较多,可附另页。

This form can be duplicated. Pages can be added when necessary.
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Opinions from Instruction Committee of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extbooks for World Core Courses of 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
(1)推荐为:主译()副主译()译者()Recommended as: chief translator ( ) associate translator ( ) translation staff ( )
签名:(单位盖章)
Signature Seal of the Working Unit
年月日
Da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