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做事不拖拉

合集下载

大班社会活动:做事不拖拉

大班社会活动:做事不拖拉

一稿:大班社会活动“做事不拖拉”执教教师:鲁素若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不能拖拉。

2.体验一分钟能做的事情,初步建立时间的观念,懂得做事不拖拉。

3.在游戏中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做事不拖拉的习惯。

活动准备:1.《拖拖的一天》绘本及“一分钟”闹钟2.自制“藏拖盒”一只;幼儿每人一只记号笔,红绿纸各一张;珠子、蚕豆每人若干。

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识“拖拉”1.教师绘本欣赏《拖拖的一天》2.提问:你们喜欢拖拖吗?为什么?3.分析讨论,理解故事。

(1)拖拖做哪些事是拖拖拉拉的?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2)拖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影响?小结:拖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慢慢吞吞,既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别人做事,浪费别人的时间。

小朋友做事情不能拖拖拉拉哦。

二、找“拖拉”1.出示两位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间记录表。

提问:为什么会不一样,是时间长的拖拉,还是时间短的拖拉了。

小结:做同样一件事,有的小朋友用的时间比别人少,有的比别人多,看来在我们小朋友中也有人像拖拖一样,做事拖拖拉拉的。

三、体验时间不“拖拉”1.安静感受一分钟(1)提问“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2)播放“一分钟”闹钟,让幼儿安静感受一分钟。

(3)再次讨论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2.游戏体验一分钟游戏“穿珠和蚕豆夹”规则:一分钟穿10个珠子,若有剩余的时间可夹蚕豆。

(1)幼儿第一次游戏提问:你完成任务了吗?通过游戏,你感觉一分钟长吗?讨论:怎样在一分钟内穿10个珠子、夹更多的蚕豆呢?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机会。

(2)幼儿第二次游戏提问:这一次你完成任务了吗?你比第一次有进步吗?为什么进步?小结:一分钟的时间,如果你没事情做,你会觉得时间很长;如果你在做事情,就会觉得很短。

一分钟虽然很短,但通过努力,也可以完成一些事。

只要你抓住每一秒,做事不拖拉,一定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四、规范行为改“拖拉”1.说一说(1)讨论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事情。

幼儿园学前_大班综合活动《任务大挑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幼儿园学前_大班综合活动《任务大挑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班综合活动:任务大挑战设计意图:在一日生活中,大多数幼儿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不少幼儿做事磨磨蹭蹭,家长也经常向老师反映幼儿在家做事特别慢,尤其是早上起床让家长很头痛,所以班内很多幼儿都有迟到的现象。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幼儿没有时间观念的现状急需改变,所以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能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挑战,感知专注做事的重要性。

2.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增强完成任务后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教师教学资源、筷子、花生、杯子、石头、魔尺、PPT、奖牌、活动重点:能根据要求按时完成任务,感知专注做事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增强完成任务后的自豪感。

活动过程:一、导入以猜谜的形式引出钟表。

(猜谜: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你知道它是谁吗?)二、感受时间的长短。

1.金鸡独立,让幼儿静静地感受一分钟的漫长。

2.播放教师教学资源《一分钟动画片》,请幼儿感受一下时间的短暂。

教师总结:同样是一分钟,我们在等待或者痛苦时就会觉的时间很长,而高兴、开心的时候就会觉得时间很短。

三、任务大挑战、快乐大闯关游戏。

1.幼儿猜测短暂的时间里能做哪些事情。

刚才咱们一起来感受了一分钟的长短,虽然一分钟很短暂,但我们也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那你们认为短暂的一分钟时间能做什么事情呢?2.闯关游戏。

师:你们说的真不错,原来短暂的一分钟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利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参加“任务大挑战,快乐大闯关游戏。

”看看我们能挑战成功吗?(1)第一关:夹豆子。

(2)移石过河。

(3)拼摆魔尺幼儿体验结果,选出获胜者。

3.观看视频,体验结果,总结经验,感知专注做事的重要性。

刚才小朋友利用一分钟进行了挑战,而且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小视频,咱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如何挑战的!他挑战成功了吗?那你觉得,他为什么会挑战成功?做事要专心、细心、不着急,才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大班社会做事儿不拖拉教案

大班社会做事儿不拖拉教案

大班社会做事儿不拖拉教案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不能拖拉。

2、学习设计提醒图标,提醒自己和别人做事不能拖拉。

3、借助游戏,感知时间的珍贵,养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借助游戏,感知时间的珍贵,养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活动难点:通过设计提醒图标,提醒自己和别人做事不能拖拉。

活动准备:男孩儿卡通形象一个,记号笔、方形纸人手一份,大钟一个,玻璃绳20根,小珠子若干,60秒音效活动过程:一、理解故事,认识“拖拉”师:孩子们,今天小波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拖拖”,他做事很拖拉,你们知道什么叫“拖拉”吗?他到底做了哪些拖拉的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2、提问:你们喜欢拖拖吗?为什么?3、分析讨论、理解故事(1)“拖拖”做哪些事儿拖拖拉拉的?他是怎么做又是怎么说的呢?(2)“拖拖”这样做事儿,对他有哪些坏处?(3)教师小结二、体验时间,不“拖拉”1、初步认识钟表和秒针,知道秒针走1圈就是一分钟。

2、安静感受一分钟(1)播放“一分钟”音效,让幼儿安静感受一分钟。

(2)提问:这一分钟里,你可以做哪些事儿?3、游戏体验一分钟游戏“穿珠子”规则:一分钟时间穿珠子,看看你能穿几颗(1)幼儿第一次游戏提问:数数看,你穿了几颗珠子?讨论:怎么样穿更多的珠子?再去尝试下。

(2)幼儿第二次尝试提问:这次你穿了几颗珠子呢?有进步吗?为什么这次穿的多呢?(3)教师小结三、设计图标,提醒“拖拉”1、孩子们,你们有做事儿拖拖拉拉的时候吗?2、做事拖拉真不好,我们要改掉拖拉的坏习惯,让自己做事情快起来,说到快,你会想到什么?那接下来就请你们用这些快快的东西画一张图标,来提醒自己不能拖拉。

3、幼儿绘画图标,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4、幼儿交流自己制作的图标。

小结: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有好多事情要做,但因为有的人动作快,有的人动作慢,所以结果也就不一样,只要你抓住每一秒,抓住每一分钟,做事不拖拉,即使拖拉了,用图标及时的提醒自己,这样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学前幼儿园_大班科学活动《挑战一分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前幼儿园_大班科学活动《挑战一分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活动名称:挑战一分钟活动班级:大班活动领域:科学设计意图: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

有的小朋友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通。

那么,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需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1.体验用一分钟的时间做事情,知道专注做事的重要性。

2.学习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

活动准备:PPT课件、串珠、套圈、夹球、记录表活动重点:通过各种操作、游戏活动感知专注做事的重要性,初步把握一分钟的概念。

活动难点:知道抓紧时间,做事不磨蹭,懂得珍惜时间,初步了解应合理利用时间。

活动过程:一、导入:通过游戏感知一分钟的长、短(1)玩游戏“丹顶鹤”,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漫长。

(2)播放“一分钟动画片”,请幼儿观看,感受一分钟的短暂。

(3)教师小结:“原来1分钟我们可以做不同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有时间感觉时间很漫长,有时候感觉很短暂,那到底一分钟有多长呢?二、展开:1.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的长短(1)出示钟面,介绍时针、分针、秒针(2)感知一分钟的时间(3)小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就是一分钟,2.了解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1)与幼儿讨论:“一分钟,小朋友可以做哪些事情呢?”(2)欣赏ppt,了解人们在一分钟里还能做哪些事情。

3.游戏:挑战一分钟(1)尝试第一次挑战。

教师小结:如果再专注一点,认真一点,不东瞧西看,集中精力的做一件事情。

相信你的数量会更多。

(2)尝试第二次挑战。

(3)教师小结,颁发挑战奖牌。

4.讨论:如何珍惜时间(1)分析“幼儿生活实践记录表”,总结实践经验。

(2)教师小结:“一分钟很短暂,但如果小朋友能抓紧时间,做事不拖拉,认真、专注的去完成,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解决幼儿拖拉问题的有效策略

解决幼儿拖拉问题的有效策略

解决幼儿拖拉问题的有效策略
1.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幼儿通常需要清晰的指导和规范。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让幼儿知道他们应该如何行为,可以帮助
他们明白拖拉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2. 提供积极的激励和奖励,积极的激励和奖励可以帮助幼儿建
立积极的行为习惯。

当幼儿按时完成任务或者积极参与活动时,给
予称赞和奖励,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激励和积极性。

3. 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利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来吸引幼儿的
注意力,让学习变得有趣。

通过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可以减少幼
儿的拖拉行为。

4. 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给幼儿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时间,避免拖拉。

可以通过制定日常计划
和时间表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5. 倾听和理解幼儿的需求,了解幼儿为什么会拖拉,可能是因
为他们感到无聊、焦虑或者对任务没有兴趣。

倾听和理解幼儿的需求,可以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6. 建立合理的期望,确保对幼儿的期望是合理的,不要让他们感到过于压力重。

合理的期望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应对任务,避免拖拉。

7. 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在幼儿需要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适当的支持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减少拖拉行为。

总的来说,解决幼儿拖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取多种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希望以上策略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拖拉的寒号鸟教案

大班社会拖拉的寒号鸟教案

大班社会拖拉的寒号鸟教案活动目标1.知道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做事不拖拉。

2.懂得要养成“今日事,今日完”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重点: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完事,做事不拖拉。

难点:理解“今日事,今日完”的意义。

活动准备故事图片;寒号鸟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出示寒号鸟的图片,激发兴趣。

师:一到冬天天气寒冷在时候,寒号鸟就会不停在哀叫,这是为什么呢?二、阅读寒号鸟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寒号鸟》的图片。

(1)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寒号鸟住哪里呢?提问:秋天来了,喜鹊干什么?寒号鸟在干什么?喜鹊对寒号鸟说什么?寒号鸟是怎么回答的?提问:冬天来了,寒号鸟怎么样,它要怎么说的?提问:第二天太阳出来了,寒号鸟有没有实现它在诺言?它是怎样对喜鹊说的。

提问:下雪了,喜鹊睡睡哪里?而寒号鸟怎么样了?三:集体讨论,懂得当天在事情庶当天完成。

提问:寒号鸟为什么会冻死。

(懒得做窝,一天推着一天)提问:从寒号鸟在故事中,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当天在事情当天完成了,不能偷懒,只顾眼前在快乐,得过且过。

)四:创作绘画,引导幼儿把自己今天想庶完成在事情画出来。

1、教师交代操作要求。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欣赏,交流作品。

五: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在任务,我们坚持把它做完再去做其他在事。

不能一天推一天。

活动延伸请每位幼儿带着这个故事回去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分享,共同学习并且懂得“今日事,今日完”的道理。

品德与生活《做事不拖拉》说课稿范文

品德与生活《做事不拖拉》说课稿范文

品德与生活:做事不拖拉作为一名成年人,我们必须要有做事不拖拉的品德。

这不仅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更是我们成功的基础。

因为,拖延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还会突出我们的懒惰和不负责任。

拖拉不光是个人品德的问题,更是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拖延不仅对我们自身有害对团队和公司也有严重的影响。

我们应该坚持做事不拖拉,养成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一、拖拉的危害拖拉不仅浪费时间,更会终结成功。

拖延是懒惰和不负责任的体现,而且经常会导致失误和失败。

如果你不及时完成工作,你就会错过重要的时机。

比如,如果你拖延了学习计划,那么你很可能会在考试前感到紧张和无能为力。

这种拖延的习惯如果在工作中出现,将会严重影响生产和效率,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做事不拖拉的意义做事不拖拉的意义在于更高效率的生和工作,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实现更多的目标。

拖延不仅会耗费时间和精力,还会浪费人们的潜力。

我们拥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拖延,那么最终我们恐怕只能将好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于无用的事情上。

而做事不拖拉,给予我们充分利用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完成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三、如何做事不拖拉1、制定时间计划表制定一个良好的时间计划表,可以帮助你合理地规划你的时间。

通过业余时间的合理规划,可以保证你的效率,从而避免拖拉的情况的发生。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你都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时间计划表,明确每个任务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尽量避免拖延。

2、分解复杂任务有些任务可能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将其分解成更小的、更简单的子任务。

每完成一个子任务,你都会感觉到自己达到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会让你更有决心去完成剩余的任务。

这样做可以降低你的任务负担,并帮你不断前进,避免拖拉。

3、把握时间,克服拖延为了避免拖延,我们需要把握时间,并克服拖延的冲动。

通过提醒和紧迫感,欣赏完成任务所带来的乐趣,培养自律和奋斗精神,创造积极和乐观的氛围,激发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才能让你克服拖延的习惯。

大班《一分钟》社会教案优秀三篇

大班《一分钟》社会教案优秀三篇

大班《一分钟》社会教案优秀三篇大班《一分钟》社会教案篇一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做事拖拉是多数孩子在发展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大班下学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应逐渐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概念,为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但时间概念对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因此,我特意设计本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充分感知时间的价值,从自身操作活动中,亲自体验、观察、比较、发现和感知一分钟的时长,知道抓紧时间就能做很多事情,从而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

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通过此次活动将珍惜时间的道理滲透其中,并融入到孩子的一日活动中,逐步达成让幼儿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的目标,养成抓紧时间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1.感受一分钟的长短,知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就是一分钟。

2.体验用一分钟时间做事情,感知专注做事可以提升效率。

3.乐于表达自身的想法,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课前小调查:“一分钟能做什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已经认识过时钟。

物质准备:幼儿游戏操作材料组:1)蘑菇钉及插板2)穿项链3)摆花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导幼儿对“一分钟”的不同感受。

1.游戏“金鸡独立”要求:看谁在规定的时间,能坚持到底。

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游戏后比较累,感觉时间长。

2.观看“一分钟动画”引发幼儿谈论与刚才游戏的不同。

提间: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看动画片用的时间和金鸡独立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吗?你有什么感觉?总结:刚オ我们做这两件事情都用了一分钟,一分钟有 60 秒。

它的时间长度是一样的,只是会因为做的事情不同而感觉不一样。

二.认识时钟:知道一分钟有 60 秒。

出示时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有谁知道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呢?它走一圏又要走多少下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下吧。

知道一分钟有 60 秒。

总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就是一分钟。

三.分享“一分钟能做什么”小调查,在讨论中感受一分钟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稿:大班社会活动“做事不拖拉”
执教教师:鲁素若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不能拖拉。

2.体验一分钟能做的事情,初步建立时间的观念,懂得做事不拖拉。

3.在游戏中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做事不拖拉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拖拖的一天》绘本及“一分钟”闹钟
2.自制“藏拖盒”一只;幼儿每人一只记号笔,红绿纸各一张;珠子、蚕豆每人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识“拖拉”
1.教师绘本欣赏《拖拖的一天》
2.提问:你们喜欢拖拖吗?为什么?
3.分析讨论,理解故事。

(1)拖拖做哪些事是拖拖拉拉的?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拖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影响?
小结:拖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慢慢吞吞,既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别人做事,浪费别人的时间。

小朋友做事情不能拖拖拉拉哦。

二、找“拖拉”
1.出示两位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间记录表。

提问:为什么会不一样,是时间长的拖拉,还是时间短的拖拉了。

小结:做同样一件事,有的小朋友用的时间比别人少,有的比别人多,看来在我们小朋友中也有人像拖拖一样,做事拖拖拉拉的。

三、体验时间不“拖拉”
1.安静感受一分钟
(1)提问“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2)播放“一分钟”闹钟,让幼儿安静感受一分钟。

(3)再次讨论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2.游戏体验一分钟
游戏“穿珠和蚕豆夹”
规则:一分钟穿10个珠子,若有剩余的时间可夹蚕豆。

(1)幼儿第一次游戏
提问:你完成任务了吗?通过游戏,你感觉一分钟长吗?
讨论:怎样在一分钟内穿10个珠子、夹更多的蚕豆呢?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机会。

(2)幼儿第二次游戏
提问:这一次你完成任务了吗?你比第一次有进步吗?为什么进步?
小结:一分钟的时间,如果你没事情做,你会觉得时间很长;如果你在做事情,就会觉得很短。

一分钟虽然很短,但通过努力,也可以完成一些事。

只要你抓住每一秒,做事不拖拉,一定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四、规范行为改“拖拉”
1.说一说
(1)讨论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事情。

(2)交流自己哪些事情做得快、哪些事情做得慢。

2.画一画
将自己做得快和做得慢的事分别画在绿色和红色的纸上。

3.藏一藏
将“做得慢的事”藏进教师的“藏拖盒”里,并大声说“再见”;对“做得快的事”说一句“我会继续努力”。

小结: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有好多事情要做,但因为有的人动作快,有的人动作慢,所以结果就不一样。

只要你抓住每一秒,抓住每一分钟,做到不拖拉,就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教学反思: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幼儿会有做事拖拉的毛病,不仅会养成不良的习惯,更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规律。

如何让幼儿改掉这样拖拖拉拉、慢慢吞吞的毛病,养成抓紧时间做事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达成目标我将教学活动分为四个板块:“故事欣赏”、“找拖拉”、“体验时间不拖拉”以及“规范行为改拖拉”,四个板块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幼儿能够在玩中学中体验到只要你抓住每一秒,做事不拖拉,一定能够做很多事情。

在进行第一次试课之后,我能够感受到幼儿对于这样短短的一节课还是充满了兴趣并且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之中,但是同时也在试课的过程中产生很多让我反思性的观感。

导入环节言简意赅的故事“拖拖的故事”,让幼儿对于教师抛出的问题能够去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第二环节是“两位幼儿时间表”,因为考虑到幼儿没有事先准备的“自己时间记录表”,所以将原教案修改成了“两位幼儿时间表”,在试课中还是能理解到做同样一件事,有的小朋友用的时间比别人少,有的比别人多。

不过当一个小男孩问及到“为什么男孩子就拖拉,我就不拖拉”的时候,当时我就想到我出示的范例其实是不妥当的,硬性地规定了男孩子是拖拉的,女孩子是不拖拉的,让幼儿产生了歧义。

这里需要的还是结合幼儿的自身实际情况去设计教案。

第三环节是幼儿操作体验环节,在第一次感受一分钟的时候因为教师没有明确地讲述一分钟,没有给予幼儿一个正确的概念,所以幼儿对于这个知识点其实是模糊的,教师必须谨慎引导幼儿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

而在第一次操作和第二次操作中,我能感受到幼儿在两次操作中停留在的是同一个层次上,没有做到游戏的提升,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成功之感,可以将夹豆子的环节去掉,都换成穿珠子,在第一次原来十颗的基础上追加二十颗,前后进行对比,让幼儿发现在第一次操作后,如果速度再快点能够穿更多的珠子。

最后的环节是幼儿将自己的拖拉之事通过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放到“藏拖盒”,幼儿在操作期间我观察到幼儿还是能能将自己的事情画出,不过孩子总是存在差异性,对于不会的幼儿教师需要一个积极的方式去引导。

总观整节教学活动,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自己的细节处理还需要提高和学习。

层层深入的各个环节,教师需要能够清楚明确地理清思路。

如每一个环节的小结部分和提问,要做到语言提炼,不要让幼儿产生模糊概念。

在今后的教案设
计中,教师需要斟酌细枝末节,让教学走向严谨和精练。

二稿:大班社会活动“做事不拖拉”
执教教师:鲁素若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不能拖拉。

2.体验一分钟能做的事情,初步建立时间的观念,懂得做事不拖拉。

3.在游戏中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做事不拖拉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拖拖的一天》绘本及“一分钟”闹钟
2.自制“藏拖盒”一只;幼儿每人一只记号笔,红绿纸各一张;珠子、蚕豆每人若干。

活动过程:
二、欣赏故事识“拖拉”
1.教师绘本欣赏《拖拖的一天》
2.提问:你们喜欢拖拖吗?为什么?
3.分析讨论,理解故事。

师:拖拖做哪些事是拖拖拉拉的?
(教师请幼儿说出故事的四件事,简单讲述)
师:他是怎么做的?
幼:他早上起床的时候拖拖拉拉的……,怎么说的?
师:小耳朵听得仔细。

还有吗?
幼:还有他……。

师:拖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影响?
幼:上幼儿园迟到/没人跟他玩游戏……。

小结:拖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慢慢吞吞,既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别人做事,浪费别人的时间。

小朋友做事情可千万不能拖拖拉拉哦。

二、找“拖拉”
1.出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间记录表。

师:现在请你们拿出自己的时间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记录表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时间不一样
师:是的,你们发现了,为什么会每个小朋友的都不一样呢?
幼:有些小朋友做事情快,有些慢。

师:对,有些小朋友做起事来很快,但是有些小朋友却很慢,那是时间长的拖拉,还是时间短的拖拉了。

幼:是时间长的拖拉!
小结:原来做同样一件事,有的小朋友用的时间比别人少,有的比别人多,看来在我们小朋友中也有人像拖拖一样,做事拖拖拉拉的。

三、体验时间,不“拖拉”
1.安静感受一分钟
师:鲁老师想问你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幼:长/短。

师:意见不同了,那我们一起来来听听一分钟,感受它的长短。

(1)播放“一分钟”闹钟,让幼儿安静感受一分钟。

师:现在你们觉得是长还是短?
幼:长/短
师:还是觉得幼困难,没关系我们一起来做游戏来感受,我们就会发现!
2.游戏体验一分钟
游戏“穿珠和蚕豆夹”
规则:一分钟穿10个珠子,若有剩余的时间可夹蚕豆。

师:游戏开始之前请听好游戏规则,鲁老师这儿有十颗珠子和一些蚕豆,请小朋友在规定的一分钟内穿好珠子,我会放音乐,请你们把握时间,如果有多的时间可以将剩余的珠子全部穿满。

小凳子不用拿,找到一个空的位置站好,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

(1)幼儿第一次游戏
师:你完成任务了吗?通过游戏,你感觉一分钟长吗?
师:刚才鲁老师发现大部分小朋友穿的小珠子都是很多,那怎样在一分钟内穿成
功穿满10个珠子并且又能将剩下的继续穿上呢?
幼:速度再快一点。

师:是,速度再快一点,不要拖拉,认真仔细地穿。

鲁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机会。

游戏开始!
(2)幼儿第二次游戏
师:这一次你完成任务了吗?你比第一次有进步吗?为什么进步?
小结:瞧,一分钟的时间,如果你没事情做,你会觉得时间很长;如果你在做事情,就会觉得很短。

一分钟虽然很短,但通过努力,也可以完成一些事。

只要你抓住每一秒,做事不拖拉,一定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四、规范行为改“拖拉”
1.说一说
师:讨论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事情呢?
幼:做快点,不要慢吞吞的。

师:请你说说自己哪些事情做得快、哪些事情做得慢。

2.画一画
师:刚才小朋友分享了自己做得快和做得慢的事,鲁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藏拖盒”,什么师“藏拖盒”,就是将你“做得慢的事”放进去说“再见”的地方,现在请你们分别将自己“做得慢的事”画在红色的纸上,将“做得快得事情”画在绿色纸上。

开始吧!时间也是一分钟哦。

3.藏一藏
师:将“做得慢的事”藏进教师的“藏拖盒”里,并大声说“再见”;对“做得快的事”说一句“我会继续努力”。

小结:跟鲁老师玩游戏开心吗?哇,今天你们都把自己的拖拉的事情都找了出来,鲁老师希望你们能够把这些拖拉消灭掉,在平时的生活中,去抓住每一分钟,做到不拖拉,一起学很多的本领好不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