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1)根据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________;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它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____种。
(2)若实验取固体粉末20g,生成白色沉淀10g,最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85%的X溶液200g(只含一种溶质),则X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g,固体粉末由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组成,其中质量小于10g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或“碳酸钙”) Na2CO3(或“碳酸钠”) 3 11.7 CaCO3、CaO、Na2CO3 CaCO3、CaO【解析】【分析】把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根据题给的物质可以判断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得到无色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判断在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而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那么X就可能是氯化钠的溶液。
【详解】(1)在白色粉末中能产生白色沉淀,可知该白色沉淀应该为碳酸钙,又得到的无色溶液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知道在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它可能的组合为:①碳酸钠,氧化钙;②碳酸钠,碳酸钙;③碳酸钠,氧化钙,碳酸钙等三种可能的组成;(2)根据(1)的解答可知X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质量为:200g×5.85%=11.7g,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进而可以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组成为:CaCO3、CaO、Na2CO3 ,进而可以判断若白色沉淀质量小于10g,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为氧化钙和碳酸钙,计算过程如下: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2322Na CO+2HCl=2NaCl+H O+CO106117x11.7g106 x =117 11.7gx=10.6g这里我们求得的只是和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总质量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体粉末中的,则只有20g-10.6g=9.4g,而题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是10g,也就是说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原固体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应中生成的,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从而可以判断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钙.故本题答案为:(1)CaCO3(或“碳酸钙”); Na2CO3(或“碳酸钠”); 3;(2)11.7; CaCO3、CaO、Na2CO3;CaCO3、CaO.2.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气体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中考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均较常见,且A ﹣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_____。
(2)D与E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写一个即可)。
【答案】H2SO4 2NaOH+CO2=Na2CO3+H2O【解析】【分析】所涉及的物质和反应在初中化学中均较常见,且A﹣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所以A是硫酸,A转化成的C会与B反应,所以B可以是铁,C可以是硫酸铜,F会与硫酸反应,F生成的D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D可以是氢氧化钠,F是氢氧化钙,E可以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由分析知,A为硫酸,化学式为H2SO4;(2)D与E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NaOH+CO2=Na2CO3+H2O。
2.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稳定物质。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1)若A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B的俗名是苏打,固体C易潮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1)、(2)中,D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问题二:工业上冶炼1732t 含铁97%的生铁,需要含杂质1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中考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完成下列填空:①操作I是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有氢氧化钠【答案】过滤 BaCl2和NaCO3 NaCl 向滤液C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解析】【分析】【详解】①操作I能够得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是:过滤;因为能够产生沉淀,所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二者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②为进一步测定其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应该首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所以取一定量的滤液首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并且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因为氯化钠和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此实验的结论是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实验现象是: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点睛】2.A--E为初中化学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
已知C含有两种元素,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都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E 是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3)图中相互关系涉及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种。
【答案】铁 22CuCl +2NaOH=2NaCl+Cu(OH)↓ 232F e O +3CO 2Fe+3CO 高温 2【解析】【分析】 E 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E 是铁,D 生成E ,则D 的铁的氧化物,C 和D 反应,C 和E 反应,则D 是氧化铁,C 含有两种元素,则C 是稀盐酸,C 能生成A ,A 和E 反应,则A 是氯化铜,A−E 为初中化学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则B 是碱,B 可以是氢氧化钠。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A为常见的化肥,B、D、G、N为气体,且N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C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甲的溶液为蓝色,H和I为红色固体。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_____;E:_____。
(2)反应②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其名称为_____。
(3)反应③在医学上曾用于检验_____病。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④_____。
【答案】NH3 Cu(OH)2光合作用糖尿 NH4HCO3∆NH3↑+H2O+CO2↑3CuO+2NH3高温3Cu+3H2O+N2【解析】【分析】根据”B、D、G、N为气体,且N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N为氮气;根据“A为常见的化肥“,“C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甲的溶液为蓝色,H和I为红色固体”,结合图框,则反应②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其名称为光合作用;而反应③在医学上曾用于检验糖尿病,因为葡萄糖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葡萄糖酸、氧化亚铜和水,故推测A 为碳酸氢铵,B为氨气、C为水、D为二氧化碳、E为氢氧化铜,F为有机物葡萄糖,H为氧化亚铜,G为氧气,I为铜,甲可能为硫酸铜溶液,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1)根据分析,物质B、E的化学式分别为:NH3;Cu(OH)2。
(2)反应②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其名称为光合作用。
(3)反应③在医学上曾用于检验糖尿病。
(4)反应①为碳酸氢铵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 ;反应④为氧化铜与氨气反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uO+2NH3高温3Cu+3H2O+N2。
故答案为(1)NH 3;Cu(OH)2.(2)光合作用。
(3)糖尿。
(4)NH 4HCO 3∆NH 3↑+H 2O+CO 2↑;3CuO+2NH 3高温3Cu+3H 2O+N 2。
中考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稳定物质。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1)若A 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B 的俗名是苏打,固体C 易潮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1)、(2)中,D 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问题二:工业上冶炼1732t 含铁97%的生铁,需要含杂质1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答案】2343Fe +2O Fe O 点燃 Na 2CO 3+Ca(OH)2 = CaCO 3↓+2NaOH 酸 分解反应 2577.8t【解析】【详解】问题一(1)A 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 3O 4,A 可以和B 相互转化,则A 可以是铁单质,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 2点燃Fe 3O 4;(2)B 的俗名是苏打Na 2CO 3,固体C 易潮解是氢氧化钠,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Ca(OH)2 =CaCO 3↓+2NaOH ;(3)由(1)(2)问分析,D 为酸,该反应过程中判断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④复分解反应,没有分解反应。
问题二解:设需要磁铁矿的质量为x 。
Fe 3O 4 + 4CO 高温 4CO 2 + 3Fe232 168x ×(1-10%) 1732t×97%232x (1-10%)=1681732t 97%⨯⨯ x≈2577.8t答:需要磁铁矿的质量为2577.8t 。
2.已知A 一G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如下(1)变成无色溶液的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测量pH值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固体X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5)溶液A中先加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搅拌,加速溶解在玻璃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取待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Na2SO4+Ba(NO3)2=BaSO4↓+2NaNO3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防止OH-对后面检验Cl-导致干扰【解析】【分析】将固体X加水溶解后,得到pH=13的无色溶液,证明原固体中没有硫酸铜,呈碱性,可能有氢氧化钠或者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原固体没有硝酸钡,有碳酸钠或硫酸钠,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沉淀为硫酸钡,则原固体中有硫酸钠,而没有碳酸钠;因此可以证明一定有氢氧化钠,没有硝酸镁;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后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氯化银沉淀产生,证明有氯化钠。
由以上分析可得,固体X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一定没有:碳酸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铜【详解】(1)将固体X加水溶解后变成无色溶液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故填:搅拌,加速溶解(2)根据实验室使用pH试纸的操作可知,测量pH值的操作方法是;在玻璃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取待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故填:在玻璃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取待溶液滴到pH 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3)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生成白色沉淀甲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NO3)2=BaSO4↓+2NaNO3;故填:Na2SO4+Ba(NO3)2=BaSO4↓+2NaNO3(4)由分析可知,固体X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详细答案(1)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详细答案(1)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B的俗称为。
(2)H的化学式为。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填符号)(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熟石灰(或消石灰)(2)Fe3O4,Fe2+(3)CaO+H2O=Ca(OH)2(4)2H2O 通电2H2↑+ O2 ↑【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生成C可以发生电解,故C是水,水电解生成的F可供给呼吸,故F是氧气,则E是氢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X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是氢氧化钙;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故A是酸,能与单质Y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G,则Y是铁;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1)B的俗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2)H的化学式为Fe3O4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Fe2+;(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2H2↑+ O2 ↑。
考点:物质的推断与转化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1)写出化学式:B ,F 。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答案】(1)HCl,CuSO4.(2)Na2CO3+Ca(OH)2═CaCO3↓+2NaOH.(3)CuO+H2SO4═CuSO4+H2O;置换反应.(4)单质.【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虚线圈中的两物质类别相同”,根据“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所以A是硫酸,硫酸会转化成酸B,所以B是盐酸,根据“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C为氢氧化钙;根据“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所以D是氢氧化钠;根据“E 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则E为亚铁离子的溶液;根据“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则F为硫酸铜;根据“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所以推测G是氧化铜,H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1)根据分析可知:B为HCl,F为CuSO4;(2)反应C→D,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3)根据分析可知:A是硫酸,G是氧化铜,则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即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F转化为E,即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故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AB为酸,CD为碱,EF为盐,GH为氧化物,故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单质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3.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③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2020-2021中考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J均为初中常见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省略。
已知A 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类,C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须的物质,E 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F____________,H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①~⑤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4)A和J反应可生成两种不同盐类,两者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但其比例不同,则A何J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CO H2HCl+NaHCO3=NaCl+H2O+CO2↑④Fe3O4+8HCl=FeCl2+2FeCl3+4H2O【解析】(1)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盐酸,B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类,B是碳酸氢钠,C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须的物质,C水;E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E是氯化钠,由此可推知,D是二氧化碳,F是一氧化碳,G是氧气,H是氢气,I是铁;(2)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方程式为HCl+NaHCO3=NaCl+H2O+CO2↑;(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由一中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①~⑤属于分解反应的是④;(4)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有+2价、+3价,两种化合价,相当于有氧化亚铁和氧化铁两种物质,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四氧化三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在古代江西上饶,人们发现一苦泉,其溶质为X,用赤铁矿A冶炼出的金属B放入其中,发现金属B变红,且上述物质与HCl、H2SO4有如下反应和转化关系(其中“—”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另一物质)。
试回答:(1)用化学式表示:苦泉中溶质X是________;C为________;(2)B和C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工业上用A和气体反应冶炼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H2SO4(银白色)金属(或固体)(逐渐变小)表面有气泡,放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3CO+Fe2O32Fe+3CO2【解析】用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A为氧化铁,冶炼出的金属B是铁,红色的金属是铜,氧化铁和铁都能与硫酸反应,氧化铁和还原剂反应生成铁,铁与含铜离子的盐溶液反应可得铜,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硫酸与氧化铜或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X为硫酸铜,C为硫酸,D为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是,固体逐渐减少,有气泡,放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3)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点睛:要想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特点、用途,即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应条件。
如;反应条件高温的初中就两类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被还原。
蓝色的溶液一定是含铜离子等。
2.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物质D的类别为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的水溶液显蓝色。
则C—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CO2酸置换反应 CuSO4+Ca(OH)2=CaSO4+Cu(OH)2↓(其它合理答案也可)【解析】【详解】(1)若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B会转化成碳酸钙,所以B是二氧化碳,A、B会相互转化,所以A是一氧化碳,D会与碳酸钙反应,所以D是盐酸,C会与一氧化碳、盐酸反应,所以C可以是氧化铁(或氧化铜等),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 是CO2,物质D的类别为酸;(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所以A是氧气,A、B会相互转化,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所以B是水,D的水溶液显蓝色,所以D可以是硫酸铜,B生成的E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E是氢氧化钙,C会与氧气、硫酸铜反应,所以C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D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D-E 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化学方程式是:CuSO4+Ca (OH)2=CaSO4+Cu(OH)2↓。
3.A、B是黑色单质粉末,C、F是常见的酸,D、E是两种气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
它们有如图反应和转化关系(连线表示能反应,箭头表示能转化),试回答:(1)推出物质(填化学式)A_____;C_____;(2)写出E→D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向B中加入过量的F的反应现象_____。
【答案】C HCl CO2+C 高温2CO (黑色粉末表面)有气泡产生,(粉末逐渐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解析】【分析】D、E是两种气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则D、E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A、B是黑色单质粉末,A能生成D和E,则A是碳,B是铁,C、F是常见的酸,A、C都能生成E,则E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B和C反应,C生成二氧化碳,则C是盐酸,F是硫酸。
【详解】(1) A、B是黑色单质粉末,A能生成D和E,则A是碳,A的化学式为C;C、F是常见的酸,A、C都能生成E,则E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B和C反应,C生成二氧化碳,则C是盐酸,C的化学式为HCl。
(2) D 、E 是两种气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则D 、E 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A 、B 是黑色单质粉末,A 能生成D 和E,则A 是碳,B 是铁,C 、F 是常见的酸,A 、C 都能生成E ,则E 是二氧化碳,D 是一氧化碳,故E→D 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C 2CO 高温。
(3)B 是铁,F 是酸,故向B 中加入过量的F 的反应现象(黑色粉末表面)有气泡产生,(粉末逐渐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点睛】A 、B 是黑色单质粉末,A 、B 是碳或铁中的一种,D 、E 是两种气体,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则D 、E 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
4.现有A 、B 、D 、E 、F 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E 是金属单质,B 、C 、D 、F 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 、F 是黑色粉末,B 和C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用两圆间的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双向箭头“←→”表示可以相互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反应均在初中知识范围内)(1)图中有一条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转化的双向箭头没有画出,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并使其转化关系成立____;(2)写出化学式:A___:F___;(3)写出A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4)足量B 与F 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
【答案】 Fe CuO Fe+CuSO 4=FeSO 4+Cu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解析】【分析】A 、B 、D 、E 、F 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E 是金属单质,B 、C 、D 、F 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 、F 是黑色粉末,B 和C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 会转化成黑色粉末,所以C 是氢氧化铜,F 是氧化铜,B 就是硫酸,E 和氧化铜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 是铜,A 会转化成铜,所以A 是铁,D 是硫酸铜。
【详解】(1) A 、E 是金属单质,B 、C 、D 、F 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 、F 是黑色粉末,B 和C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 会转化成黑色粉末,所以C 是氢氧化铜,F 是氧化铜,B 就是硫酸,E 和氧化铜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 是铜,A 会转化成铜,所以A 是铁,D 是硫酸铜。
(2)A 是Fe ,F 是CuO 。
(3)A 与D 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44Fe+CuSO FeSO +Cu =。
(4)足量B 与F 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和水,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点睛】B 和C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 会转化成黑色粉末,所以C 是氢氧化铜,F 是氧化铜,B 就是硫酸,E 和氧化铜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 是铜。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废弃的黄铜(铜锌合金),通过两种途径制取硫酸铜晶体。
实验流程如图所示:(1)操作a 为______。
(2)浓硫酸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常见的酸。
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滤液A 中的溶质是______。
(4)铜在空气中灼烧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5)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资料获悉,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24422ΔCu+2H SO CuSO +2H O+SO ↑(浓),以上两种途径,哪种途径制取硫酸铜晶体更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答一点理由即可)。
【答案】过滤 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 硫酸锌和硫酸(或H 2SO 4和ZnSO 4) 2Δ2Cu+O 2CuO 途径Ⅱ 途径Ⅱ不生成二氧化硫,更环保或制取相同质量的硫酸铜晶体,途径Ⅱ消耗的硫酸少,原料利用率高【解析】【分析】浓硫酸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常见的酸。
由于硫酸溶解于水放热且本身的密度比水大,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黄铜是合金,里面含有锌,黄铜和过量的硫酸反应,所以生成硫酸锌的同时还有剩余的硫酸,铜在空气中灼烧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
【详解】(1)操作a 得到固体和液体,所以为过滤。
(2)浓硫酸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常见的酸。
由于硫酸溶解于水放热且本身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 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由于是黄铜和过量的硫酸反应,所以生成硫酸锌的同时还有剩余的硫酸,所以滤液A 中的溶质是硫酸锌和硫酸(或H 2SO 4和ZnSO 4)。
(4)铜在空气中灼烧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2Δ2Cu+O 2CuO 。
(5)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资料获悉,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24422ΔCu+2H SO CuSO +2H O+SO ↑(浓),以上两种途径,途径Ⅱ途径制取硫酸铜晶体更好。
途径Ⅱ不生成二氧化硫,更环保或制取相同质量的硫酸铜晶体,途径Ⅱ消耗的硫酸少,原料利用率高。
【点睛】黄铜和过量的硫酸反应,所以生成硫酸锌的同时还有剩余的硫酸,铜在空气中灼烧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
6.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其中B 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 的组成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D 常用于清洗油污。
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_____。
(2)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A与D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该反应属于反应类型中的_____。
(4)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
【答案】CO2 2NaOH+CO2=Na2CO3+H2O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复分解反应Fe+CuCl2=FeCl2+Cu 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解析】【分析】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B是二氧化碳,C的组成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所以C是铁,D常用于清洗油污,D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D是氢氧化钠,A会与碳酸钠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A是酸,可以是稀盐酸,A转化成的E会与铁反应,所以E可以是氯化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