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验方秘方绝招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验方秘方绝招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验方秘方绝招,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你于危难之中,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欢迎咨询!
慢肾汤方:组成:当归10g,赤芍12g,准山30g,益母草30g,白茅根24g,怀牛膝15g,菟丝子15g,鱼腥草40g,北芪30g。
功效:益肾活血,解毒利湿。
用法:水煎服。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兼症加减:兼瘀血重者加丹参、桃仁、红花;兼肾阳虚者,加熟附子、仙灵脾、肉苡蓉、巴戟天天;兼脾阳虚者,适当减少滋阴药;另加干姜、鸡内金;兼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枸杞子、桑寄生;阴虚火旺者,加黄柏、泽泻、小蓟;阴虚肾失封藏加金樱子、黄子、白果;兼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加钩藤、石决明;兼水停加猪苓、车前子;兼湿热加石苇、金钱草、白蛇花舌草;兼感冒诱发,若外感风热者,先以桑菊饮治疗,外感风寒者先以越婢加术汤治疗或其它感冒药治疗,表证解后,复用基本方加减治疗。
国医大师治肾病医案

国医大师治肾病医案
国医大师治疗肾病的医案有很多种,具体治疗方法和药方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以下是一个示例:
患者信息:
患者X,男性,35岁,肾病患者
临床表现:
尿蛋白增多、血尿、水肿、血压升高
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
经过患者详细的辨证施治后,国医大师开出了以下中药方剂:- 石斛养阴汤:石斛、生地黄、玄参、麦冬、知母等,具有清热养阴、祛湿利水的功效,可以改善肾病患者的症状。
- 五苓散加减:茯苓、猪苓、泽泻、葛根、白术等,具有利湿通淋、益气健脾的作用,可以减轻水肿症状。
2. 饮食调理:
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限制高蛋白、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避免刺激过重的食物和饮品。
3. 生活习惯调整: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规
律作息,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有必要时,可以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疗法,如血压控制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以上是一个示例的国医大师治疗肾病的医案,但实际的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由专业的医师进行实施和监控。
由于肾病的病情复杂,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并定期进行复查评估,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肾衰验方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肾衰验方
【主方】益母草30 白茅根30 鱼腥草30 丹参20 红花10 茯苓20 党参20 黄芪30 白术10 甘草5
【加减】水肿明显者加:泽泻20猪苓20 土茯苓10 桂枝10(参考五苓散);大量尿蛋白者:黄芪增至60 加蝉蜕30 紫苏 10 【方解】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现代研究表明益母草具有抗凝,抗血栓,能改善心,肾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明显降低血中肌酐,尿素氮。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利尿。
白茅根能缓解肾小球血管痉
挛,使肾血流量,滤过率增加,改善肾缺血,降低肾小球血管通透性,为治疗血尿首选中药。
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主要取其利尿,抗尿路感染及增强机体免疫作用,后期用于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复发。
丹参,红花:活血祛淤,具有抗凝,抗血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降低血脂等作用,能明显改善肾功能衰竭的尿毒症状,降低血中肌酐,尿素氮,改善高磷酸血症,促进肾功能恢复。
茯苓:利尿,健脾。
取其利尿及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促进作用。
党参,黄芪,白术:增强机体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护肝,促进肝脏合成白蛋白,同时能明显减少尿中蛋白。
甘草:调和诸药。
中医治疑难杂症验方-慢性肾炎诊治有方

中医治疑难杂症验方-慢性肾炎诊治有方
慢性肾炎系由多种病因引起,具有进行性倾向的慢性肾脏炎症,病程都在1年以上,甚则长达数年,其病因病理复杂,逐渐发展。
多见于成人,男多于女,少数由急性肾炎病史迁延1年以上发展为慢性。
现代医学将其分为三型:(1)普通型。
有肾炎的各种症状,但无突出表现,尿蛋白定量在1.0~3.5克/24小时,定性(1~3)个十,可有镜下血尿,管型尿,轻度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2)高血压型。
除一般肾炎症状外,以持续性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对一般降压药不甚敏感,一般水肿不明显,易导致肾功能衰竭。
(3)急性发作型。
在慢性过程中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病情加重,出现水肿,血压增高,尿蛋白明显增加。
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肾炎,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方:党参、苡仁、菟丝子、丹参各15克,当归12克,桃仁、地龙、红花各10克,黄芪、益母草各30克,水煎分3次服。
二方:干燥玉米须50克,加水600克,用温水煎煮20~30分钟,成300~400毫升,经过滤而口服,每日1剂。
三方:鲜山羊奶,每日0.5~0.75公斤,分次饮服。
四方:芡实30克,党参、白术、茯苓各12克,淮山15克,菟丝子、金樱子、黄精各24克,百合18克,枇杷叶9克。
水煎分3次服。
五方:将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适量,煮汤代茶饮,持续饮用,此方对慢性顽固性肾炎浮肿,有良好的效果。
六方:糯米60克,生黄芪15克,同煮服(水用二碗半),连
服1周。
七方:采含羞草根适量,煮水当茶饮。
治疗慢性肾炎验方蛋白尿秘方名方

主治:慢性肾炎而有蛋白尿者。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1个月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尿蛋白转阴后继服中成药健肾地黄丸巩固半年,每服9g,日2次。
治疗慢性肾炎验方秘方名方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您于难之中为鼓励作者拯救祖国医学的热情请赞赏转藏等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治疗慢性肾炎验方蛋白尿秘方名方
治疗慢性肾炎验方秘方名方,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您于危难之中,为鼓励作者拯救祖国医学的热情,请赞赏、转藏等,多行善事,必得善缘!
益肾汤:组成:银花、丹参、益母草、半枝莲各15~30g,连翘、仙灵脾各12g,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归尾、巴戦天、肉蓉各10g。
四妙丸加味治疗慢性肾炎经验

四妙丸加味治疗慢性肾炎经验组成: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黄芪、当归、白术、山药、太子参、山茱萸、金樱子、芡实、穿山龙、地龙、僵蚕、蝉蜕、砂仁、菟丝子等。
方义:方中黄柏主入下焦,尤善清泄下焦湿热,并可入肾经,泄相火,止遗精,为君药。
苍术归于脾胃,其性辛散苦燥,其功健脾燥湿,为臣药。
牛膝苦、酸、甘、平,归肝、肾经,长于活瘀血,通经络,引火、血下行,为佐药,牛膝为引经之药,牛膝于四妙丸之作用为引诸药及火、血下行以直达病所,共奏清利湿热之功。
薏苡仁淡渗甘补,取其利水、健脾之功,使全方苦辛相伍,寒温并用,清热祛湿而不伤正。
黄芪取其补气、升气之效,行肾中之气血。
当归活血调经,活肾络之瘀血。
太子参补脾气、润肺津,肾脏病常责之肺脾肾三脏,肺脾和则肾脏安。
山药养气阴、补脾固肾,对于湿热兼阴虚型蛋白尿的治疗具有良好作用。
黄芪、白术、山药、太子参合用,取其补气行血之功,散肾脏之瘀滞,使肾络通畅,浊瘀可排。
地龙通络、利尿,咸寒擅下行归肾,能清热结,从而使水道通利;蝉蜕息风止痉以祛除风邪;僵蚕功擅祛风止痛,《本草纲目》记载“僵蚕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一切金疮,疔肿风痔”。
地龙、蝉蜕、僵蚕均为虫药,久病者病邪多累积于肾络隐曲之处,故用虫药之走窜之性以到达病所。
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存在肾络瘀滞,而地龙味咸,可入肾,且具有通经络之效,故治疗肾性蛋白尿有较好的功效。
金樱子、芡实以固精止遗为主,用于大量蛋白尿患者疗效佳。
菟丝子功专补肾精,温肾阳。
穿山龙活血通经,祛风、湿之邪,可使肾络血行通畅。
以四妙丸为底方,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活气血,化瘀滞、补肾强腰之功。
加减:肝气郁滞者加柴胡、川芎疏肝解郁;自汗者用以麻黄根、浮小麦固表止汗;盗汗者加二地、三黄滋阴泄火;脾虚者加陈皮、枳壳、内金理气健脾;夜寐欠佳者则用以酸枣仁、百合,此二药相佐,养心安神;腰腹冷痛佐以小茴香、肉桂;阴水水肿者则加陈皮、茯苓皮、大腹皮等利水消肿;尿频急涩痛则用苦参、连翘、瞿麦、萹蓄利尿通淋;见大量血尿者,属血热者,加小蓟、白茅根等凉血止血;属血瘀者,加三七、蒲黄化瘀止血。
单味中药方治疗慢性肾炎

单味中药方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炎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镜下血尿为主要表现.因其病程和治疗周期均长,故中药治疗更具优势。
单味中药治肾病.简便、有效,副作用小,现介绍几种。
1、黄芪黄芪为王牌补气药研究表明,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压.消除肾炎蛋白尿,并能增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善肾小球功能。
用法:炙黄芪30--60 克.水煎药分2次服,日1剂。
或与粳米100克共煮成粥,早晚食用。
尤宜于肾炎之高血压、蛋白尿者。
2、丹参属活血化瘀药。
研究表明该药可增加肾皮质血流,减少肾脏细胞凋亡,从而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用法:丹参10~30克,水煎分2次服,日1剂.对改善肾炎的各种症状均有效。
3、玉米须属利水药、该药有较强利尿作用.并能抑制蛋白质的排泄。
用法:玉米须60--120克,水煎分2次服或代茶饮。
日1剂,可连用6个月。
尤宜于肾炎之水肿、蛋白尿者。
4、水蛭属于活血化瘀药:药理学证实.鲜水蛭能明显改善肾脏的血凝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用法:取鲜水蛭若干.风干后.粉碎成粉,过筛.每服2克.日2—3次,可连用2—3个月,尤宜于肾炎之血尿、蛋白尿者。
5、五倍子属收敛止涩药。
药理学证实该药可沉淀蛋白质.促进血液凝固.对减少肾炎患者尿中蛋白、血液流失有特殊效果。
用法:五倍子若3—4粒,日2次。
尤宜于肾炎之蛋白尿、血尿者。
6、益母草属活血化瘀药。
该药长于利尿消肿。
用法:益母草90-120克(或鲜品180~240克).加水浸没,煎水分2~3次服或代浆饮:尤宜于肾炎之高血压、水肿者、此外,单味中药白花蛇蛇草、川芎、冬虫夏草、葛根、升麻、地龙等也有一定效果。
肾病医案总结

肾病医案总结背景介绍肾病是指肾脏的功能异常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一组疾病。
它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小管疾病、肾血管疾病和肾间质疾病等。
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为了有效治疗肾病,许多中医医生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医案,本文将对这些医案进行总结和分享。
医案一: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病情描述患者男性,年龄45岁,被诊断患有慢性肾炎,主要症状为腰酸背痛,尿频,尿液呈混浊色,肾功检查显示肾功能不全。
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诊断患者属于“肾阳虚”证,治疗方案为温补肾阳,活血化瘀。
方剂:四神汤加减组成:人参、鹿角胶、何首乌、熟地黄、麻黄、川芎、当归、白芍、赤芍、茯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
治疗结果及总结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腰酸背痛症状减轻,尿频减少,尿液逐渐明亮,肾功能恢复正常。
该医案通过中药温补肾阳,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慢性肾炎症状和肾功能。
医案二:中医药治疗肾结石病情描述患者女性,年龄35岁,肾结石反复发作多年,主要症状为尿路绞痛,尿频,尿血。
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诊断患者属于“湿热蕴结”证,治疗方案为清热利湿,化石消结。
方剂:三峡消石汤加减组成:车前子、滑石、金樱子、黄柏、赤芍、白茅根、苦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3次。
治疗结果及总结经过2个月的治疗,患者尿路绞痛症状明显减轻,尿频和尿血消失,肾结石得到有效消除。
该医案通过中药清热利湿,化石消结的治疗方案成功治疗了患者的肾结石,缓解了症状。
医案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病情描述患者男性,年龄50岁,糖尿病多年,近期出现肾病表现,主要症状为多尿,尿蛋白增多。
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诊断患者属于“阴虚火旺”证,治疗方案为滋阴清热,利尿通络。
方剂:六味地黄丸组成:山药、熟地黄、黄精、玄参、麦冬、五味子。
用法用量:每次10克,水煎服,每日3次。
治疗结果及总结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多尿症状减轻,尿蛋白减少,肾功能稳定。
该医案通过中药滋阴清热,利尿通络的治疗方案改善了患者的糖尿病肾病症状,保护了肾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益肾汤
组成:黄芪25克,生地15克,茯苓、山药、防己、黄精、狗脊、川断、蒲公英、川楝子、甘草各15克,白术、白茅根、枸杞子各25克,银花50克。
用法:水煎,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
1个月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观察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2、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益气温肾活血汤
组成:党参、黄芪各30~60克,当归、葫芦巴、锁阳、益母草、牛膝、鹿衔草、徐长卿各10~15克。
加减:肾阳虚加附片、仙灵脾、仙茅;肾阴虚加山萸肉、生地、知母;夹瘀加丹参、水蛭;夹湿加泽泻、车前子、茯苓。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疗效:本方治疗浮肿163例,水肿完全消退93例,减轻38例,无改变32例,总有效率为80.3%;治疗蛋白尿237例,完全消失88例,减少1个(+)以上95例,无变化44例,加重10例,总有效率为77.2%。
3、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清心莲子饮
组成:黄芩、地骨皮各20克,麦冬、车前子、柴胡、莲子、茯苓各15克,黄芪、党参各50克,甘草5克。
加减:咽干咽痛,黄芪、党参减量,加银花、白花蛇舌草、连翘;浮肿去甘草,加益母、冬瓜皮;腰膝酸软加杜仲、女贞子、山萸肉、旱莲草;尿中红细胞增多加蒲黄炭、坤草、仙鹤草、阿胶;白细胞增多加扁蓄、瞿麦、蒲公英、紫花地丁。
用法: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疗效;共观察86例,完全缓解30例,基本缓解22例,好转15例,无变化19例,总有效率为77.9%。
4、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清浊肾复汤
组成:黄芪、巴戟天各30克,白茅根、焦白术、淮山药各20克,鹿角胶、山萸肉、萆稼各15克,木通、肉桂各10克,砂仁9克。
加减:脾肾阳虚配服金匮肾气丸。
用法: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金匮肾气丸饭前服,每日3次,每次1丸。
疗效:共观察38例,完全缓解25例,基本缓解8例,好转5例,服药15剂左右,蛋白尿开始好转,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自觉症状改善。
5、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药方:五虫汤
组成:蝉衣5克,制僵蚕9克,广地龙9克,乌梢蛇9克,地鳖虫3克,生黄芪15克,益母草15克,白茅根15克,鹿衔草30克,茯苓15克,芡实15克。
加减:气虚加重黄芪量并加党参;阳虚加菟丝子、附子;阴虚加山药、山萸肉、楮实子;血瘀加丹参。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34例,基本缓解5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