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商务沟通非言语交际论文
论非语言交际对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

不 同 的文 化 群 体 对 于 空 间 的使 用具 有 不 同 的 看 法 , 包 括 个 人 的 领域 、 距 、 这 体 位
环境之下,企业之间与企业内部 的文化融 合与文化; 中突也成 为商务研究 中的重要 内 容之~ 。然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解 决的根 本是通过有效而正确 的跨文化交际。交际 分为语 言交 际与非语言交际。语言 交际早
方 人频 繁 的 目光 接 触 却 会被 中 国人 扣上 没 有 礼貌 的罪 名 。这 种 商 务 谈 判 终会 由于 不 必要 的误 会 而 失败 。 一般 来 说 , 方 人 的外 西
人在交谈 时不喜欢离得太近 ,会保持一定
的距离 , 中国人这种概念就 比较淡薄。 而 如 果在商务交谈 中,中国人 以主动靠近而表
示 亲切 ,而英 国人 却 为 这 种 靠 近而 感 到 不 适 进 而 本 能 的后 退 ,但 中国人 可能 会 把 这
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 ,同时还可
以加强和补充语言表达 , 沟通更 为流畅。 使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 明,在人们的交际行 为 中 ,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仅 占3 %,而 5 6 % 的信息是通过 非语言 交际来传递的。 5
例如在动作幅度方面 , 南欧、中东、 拉丁美 洲地区人们讲话时动作幅度较大;而北欧 、 英美、中国 、日本等国家就属于动作较小 、 幅度较小的一类。这些体态语的不同可 能 是源于东西方人士由于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西方人崇尚自由、 平等 , 为个体具有至高 认 无上的内在价值 和尊严。 因此人与人之 间 是平等而非等级的关 系。 但是 , 东方人士受
已 为人 们 所 熟 悉 ,但 非 语 言 交 际作 为沟 通
置的意 义等 。有学者研究显示西方人奉行 的是一种独 立的、外 向的 、有冒险意识 的
论跨文化商务人才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论跨文化商务人才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摘要:本文从当前跨文化非语言研究的调查现状分析入手,对非语言行为在商务中被忽视的内外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证明了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培养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在阐明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定义后,本文在跨文化培训中构建了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基本模式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培训一、引言随着加入WTO,2002年我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世界500强中的80%以上已进驻我国。
中国也融入世界,各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但由于东西方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目前的情况对国内跨文化商务人才不仅仅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
当前,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其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已经得到极大的重视,成为跨文化商务人才除了专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以外,还应该具备的第三种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庄恩平,2004)。
然而,非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就此,笔者进行了以下调查,如表一(数据来源: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全部期刊,(1999-2007))。
以上数据表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包括其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行为差异,功能,内涵,重要性方面的研究已经占有相当的比例(39.7%),但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1.0%)的研究,尤其在商务领域(跨文化非语言商务沟通占0.2%)的研究,还是少之又少。
因此,本文作者试图从非语言交际被忽视这一现状出发,着重分析其内在和外在原因;构建在跨文化培训中提高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模式,并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如何真正提高跨文化商务人才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二、非语言行为的本质及其在商务沟通和实践中被忽视的原因不管是在日常交流中,还是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语言行为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看。
首先,从内部原因来看,由于非语言行为的潜意识性和它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其在同一文化氛围下的日常沟通中常常被忽视;而在不同文化碰撞的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对非语言行为的忽视或知之不深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商务沟通论文

跨文化的商务沟通一、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代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来自他的专业技术,而85%是靠人际沟通和自身的处事能力”。
国际商务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中国商务人员要求在国外寻求市场、供应商、合作伙伴,建立附属公司和合资企业,需要具有不同文化背景。
使用不同语言的商人进行商务往来,很有必要精心研究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不仅适用国际商务竞争者之间的经济环境,更能适用彼此之间的文化环境。
并且取得竞争优势和获得国际经营主动权。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
但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不同,很容易造成交际受挫或失败,双方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跨文化商务沟通已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由于跨文化商务沟通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之间展开的,因此文化之间的差异会构成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阻碍。
二、商务沟通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下面,我将从款待和致谢方式看中英文化差异对商务沟通的影响。
情景1在饭店中,顾客对服务员的夸赞中国顾客:谢谢你的热情服务英国服务员:不要提了中国服务员:这是我应该做的情景2为一个女服务员帮一个年长的男士往宾馆里抬行李男顾客:非常感谢英国服务员:这没什么中国服务员:这是我的责任中英两国在款待和致谢方式上存在很大的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在商务沟通中的体现。
1、言语差异语言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语言交流也是进行沟通的主要手段,语言由言语和非言语两部分组成,世界上的言语语言种类繁多,因此也对商务沟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言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句法、语域的差异上。
2、非言语差异在跨文化背景下,商务沟通也受非言语交际差异的影响和制约。
非言语交际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等。
跨文化商务沟通论文

《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考查论文浅谈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语言障碍问题姓名孙孟芹专业国贸2011级4班学号**********得分2014年5月20日浅谈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语言障碍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交流沟通的频繁性和密切性明显增强,但是由于交往中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着文化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会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以及企业内部交往中产生不可避免的一些冲突,阻碍了交流,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甚至是在国内,不同地方的人在商务沟通中有时也会因为地方文化的差异或者个人价值观的不同而影响沟通。
所以深刻了解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并且克服这些障碍是极其的重要。
关键词:非语言沟通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前言:跨文化商务沟通即用任何形式或方法,将信息,思想和感情在个人或群体之间进行传递,理解和交流,并产生相应行为的过程。
非言语行为是指言语范畴之外的一切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目光控制、手势、身势、身体动作、头部动作、面部表情、身体距离、沉默等。
因为文化的差异,非言语行为的表达也不尽相同,同一动作或行为会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为不同信息。
非语言沟通指在沟通过程中不用通过语言来表达信息,而是通过生硬,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以及空间距离来进行的沟通。
人们常说沟通大部分含义不在语言之中,而在语言之外体现,也即听人说话不是听他说了什么而是听他没说什么。
正文一、跨文化商务沟通非语言障碍成因:因为文化的差异,非言语行为的表达也不尽相同,同一动作或行为会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为不同的信息。
在商务沟通中,往往会因为非语言文化的差异而造成文化冲突,导致谈判失败,合作未达成。
二、非语言障碍的主要构成(一)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类互相传递信息中最重要且变化最多的一种交际方式。
大多数面部表情由于人们的生理特性的制约而呈现相同的意义。
但是,面部表情也是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约的。
西方人认为缺乏目光交流就是缺乏诚意或者是逃避,而中国人却会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服从而避免直接的目光交流。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研究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研究受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和关注的便是跨文化谈判中的文化交流障碍问题。
人们逐渐意识到,在谈判过程中谈判双方忽略对方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差异是导致跨文化商务谈判失败的主要原因。
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作为传递信息和表达某种情感或姿态的手段正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非语言行为的表达也大不相同。
在跨文化谈判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就共同的冲突和利益问题进行协商。
文化因素是影响谈判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文化差异必然会引起跨文化谈判中的冲突,导致谈判无法进行,甚至产生失败的谈判结果。
因此,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根据不同谈判者的文化背景优化谈判方案,对提高谈判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基于跨文化背景,充分考虑到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对其产生的影响,即影响谈判心理活动特征的深层次原因,消除地域偏见和种族偏见。
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应用方式,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即非言语交际的角度,来研究跨文化商务谈判。
非语言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身体的动作、以及当时的时间和环境等因素。
为便于分析,本文把非语言交际的各个组成部分分隔开来,单独讨论。
全面而系统的研究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背景下的谈判中的应用。
通过对由文化不同而引起的非语言交际的不同,结合实例,具体分析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商务谈判过程中的应用。
由此总结出非言语交际是商务谈判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是探索对方动机,并且能够提高语言信息传播效果。
同时,作者也提出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人们有效交际的重要工具,在交流中提供的言语以外信息内容是不可忽视的。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研究十分有意义,本文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谈判中非语言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谈判效率的目的。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非语言交际方式的运用论文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非语言交际方式的运用论文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非语言交际方式的运用论文随着经济以及贸易的不断发展,跨文化商务活动越来越多。
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口头语言并非是唯一途径,非语言交际方式的作用也非常显着。
它可以促进双方尽快进入角色,使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深入、顺畅。
经验丰富的商务沟通者非常懂得使用非语言交际方式,它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谈判效果。
一、非语言交际的内涵所谓"非语言",顾名思义就是脱离口语,使用其他方式如肢体动作、表情状态、情绪表现及体态、形象、空间、首语等来表达自己思想。
据统计,一个普通人的面部表情接近 26 万种,不同的情绪、心境甚至身体健康状况,都可以影响"脸"部的表情;手势更容易表达情感,仅仅"手动"就可以表达 1000 多种含义。
因此光是面部表情和手势就可以胜任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
体态的交流主要集中于交流双方的姿态和姿势传递的情绪内容。
空间的交流主要是指交流双方之间间隔的距离和身体接触程度等。
形象方面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外貌打扮和行为举止来传递信息,这些受个人文化修养和素质影响。
首语的含义非常简单,指的就是头部的点、摇和转动方式,这些都可以成为信息标志。
很多在沟通过程中注意体察对方的人,可以根据对方的交谈语气、表情甚至一些细微的动作来调整自己的承接方式,成功的沟通者也一定是熟捻心理学的人。
二、非语言交际方式对于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适度适当的行为方式和商务礼节是促成跨文化沟通的重要环节,对于交流双方的情感意图表达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商务沟通交际过程中,不管是眼神、姿态还是手势,都要先于语言传递给对方,即使沟通中语言交流非常顺利,但是不当的行为方式也会对商务沟通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交流双方的情绪会产生负面的暗示。
所以积极适当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会让交流他方感到轻松愉快,为随之而来的商务沟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浅谈跨文化商务交际论文范文

浅谈跨文化商务交际论文范文随着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是当今的一大趋势。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跨文化交际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跨文化交际论文篇1:《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摘要: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重点介绍了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和分类,并以体态语为例探讨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体态语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关于非语言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
有的定义很简单,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
(Malandro et al,1989:5)有的定义则比较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Burgoon and Saine,1978,见Malandro,1989:7)。
或“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
这些因素既可以人为地生成,也可以环境造就”(Samovar et al,1981:56)。
①Malandro(Samovar etal,1981:156)和Barker(1989:5)提出,“非语言交际是一种体现非语言行为的过程,它在特定的场合或语境中要么独自出现,要么与语言行为同时发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会别人的意图。
”②二、非语言交际的分类非语言交际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涵盖范围极广。
非语言交际首先就是非主题的领域。
从跨文化交际出发,借鉴西方学者比较统一的认识,可以将非语言交际粗略地分为四大类进行学习:体态语、近体学、副语言、时间学。
(一)体态语体态语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也被称作肢体语言。
法斯特(J.Fast)的《体态语》被人们称为非语言交际领域行为科学家所做研究的总结。
他认为:体态语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语及其在商务礼仪中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语及其在商务礼仪中的应用明虹【摘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尤其是经济往来方面。
随着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人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商务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了。
然而由于文化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非语言交际误解已成为人们跨文化焦急的严重障碍之一。
因此,首先本文对非语言语做了理论上的综合研究,包括非语言语的定义、分类、基本功能和过内外专家学者对于非语言语做的分析研究。
许多著名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非语言语下了定义并进行了适当的分类,其中最普遍的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人身体发出的信息(形象、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交流、触摸、气味等);另一类是由个体和环境结合产生的(空间、时间和沉默)。
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特征就是:意义丰富性、文化关联性、模糊性、非结构性和连续性,它的六种基本功能分别是:重复,否定,补充,替代、调节和强调。
其次,本文阐述了非语言语与文化的关系,非语言语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改变可以引起非语言语的改变,非语言语的改变可以反映出文化的变化。
国外关于非语言语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涌现出大量的学者及其著作。
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则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开始的,领军人物主要是胡文仲、毕继万、杨平等,但大多研究是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的数量并不大,因此作者选择国际文化交流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商务礼仪来具体研究非语言语的实际应用。
跨文化商务强调了一个人对相互交际的重视。
走向全球化要求我们更注重商务交流的过程。
有效的交际交往能力成为了达到目标的主要方面。
商务礼仪在整个跨文化商务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在文章中对商务礼仪做了明确的定义,并对商务礼仪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
商务礼仪指的就是人们在商务交往中待人接物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它的特征是规范性、限定性、可操作性、传承性和变迁性。
商务礼仪的功能可从两个大方面来解释,一个是有助于人自身的提高,另一个是有助于社会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非言语交际摘要: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言语交际总是伴随着言语交际的出现而出现,在商务沟通中具有重大作用。
跨文化商务沟通包含很多文化因素,要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必须在有效的言语交流的基础之上给予非言语交际足够的重视,并要恰到好处地利用非言语交际因素。
注重非言语交际对促进成功的商务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跨文化;商务沟通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178-02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今社会,国际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的跨文化商务活动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跨文化商务活动当中,如何进行有效地商务沟通,决定了一切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
而非言语交流在商务沟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非言语交际的概念界定
所谓非言语交际,就是指通过一切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过程。
非言语行为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相对于言语交际,它表达的内容和方式是固定的,在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这两点上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载体;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非言语交际又是多变的。
从广义上来说,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都可以统称为非言语交际,它包括身势语、商务礼
仪、空间距离、身体接触、目光接触和餐饮习俗等等。
因此,脱离言语行为或其他的非言语行为孤立地理解或应用某一非言语行为的做法往往难以奏效。
二、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性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只靠单纯的语言交际技巧而忽略非言语交际的作用,是不可能取得商务沟通的成功的。
一味地忽视非言语交际就会产生误会、发生冲突,给商务交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为各国的文化传统不同,不同的文化特征就会在商务交往中反映出来,所以商务交往也不相同。
由于种种非言语行为的差异,商务交往中经常会引起文化误解和交际障碍。
因此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我们是不可以忽视非言语交际行为及其在商务沟通中所起的作用。
了解蕴涵不同文化因素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在国际商务交际中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在商务沟通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同时保证商务沟通的顺利进行。
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也有助于商务人士在商务活动中洞察对方的心理,处于有利的地位。
在商务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总是伴随着言语交际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非言语信号对言语交际具有加强作用、替代作用,调节控制作用和否定作用。
同时,非言语交际能反映文化的特征,或者说非言语行为丰富了文化的内容,非言语交际是社会关系及人际关系的反映,是沟通和行动的暗示。
总之,非言语交际与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因此,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言语交际非常重要。
三、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
1.身势语
身势语在商务沟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的动作、手势、表情、眼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相同的手势在各国会有不同的含义,手势的运用恰恰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
例如:竖起大拇指和伸出小拇指这两个手势。
我们中国人竖起大拇指是表示“了不起”或“好”,是向对方表达赞扬和佩服的意思;美国人在表示要求搭便车时才会竖起大拇指;我们中国人伸出小指是表示“差”或“坏”的含义;而日本人伸出小指却表示“情人”。
又例如:ok这个手势广泛使用于各种场合,但是在不同文化下却有着不同的含义。
对于西方人来说,ok表示“好”或“是”。
在日本,ok手势就像硬币形状一样,表示“钱”的意思。
在法国,ok手势为“零”或“不值钱”,在德国和巴西等国,这一手势是非常粗鲁的,甚至是侮辱性的。
设想一下,如果是英美人在谈判结束后对日本合作伙伴做了ok手势以表示“谈成生意很高兴”,可想而知,日本人无疑会误解的。
再如:把食指伸出然后弯曲这个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所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
美国人用这个动作表示“请过来”;日本人用这个动作来召唤狗或别的动物;而大多远东和中东国家的人把用一个手指来召唤人看成是极大地
侮辱。
还有一般来说大多数人是用挥手来表示再见的;而这个手势在南美所表达的意思却大不一样,人们见到挥手这个动作时就会向你跑过来。
2.商务礼仪
正确的商务礼仪是郑重、诚信的标志。
商务沟通中有一些特定的礼仪是商务人士务必遵守的,比如:着装、餐桌礼仪、正式商务会面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赠送或接受礼物的礼仪等等。
但是由于跨文化商务沟通的文化环境不同,所以商务礼仪也会有所区别。
例如:赠送礼物,中国讲究礼物的贵重,出手要大方,以表示对合作伙伴的重视。
但在讲究法制的欧美国家,如果礼物过度贵重会被认为送礼者“有所求”或“有所图”,甚至是有贿赂的嫌疑。
另外,赠送礼物要切记:同一礼物在不同的文化下有不同的含义,在一种文化下具有很好含义的礼物可能是另一文化下最为忌讳的
东西。
曾有这样的案例,一位美国人精心挑选了一个十分精美的钟送给一位中国的商务伙伴,但是效果却是南辕北辙,因为送“钟”作为礼物在中国有“送终”的含义。
握手在商务活动中是最基本的礼节,也是被广泛接受的,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握手的方式也有所区别。
在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是很用力的;法国人到别人家中做客时,到来时和离开时都要与主人握手,德国人只是在进门时握一次手;中国人习惯于一边寒暄“你好,你好”一边握手;非洲人握完手之后会把手指弄出轻小的声音用来表示自由;俄罗斯人是不喜欢隔着门或者是跨着门槛的时候握手的,因为他们把这样的握手方式看成是不吉利的。
3.空间距离
商务活动中,交谈者所处的空间距离不同,传达了不同的信息。
小于50厘米的距离是亲密距离,50厘米到1.2米之间是个人距离,1.2米到3.7米之间是社交距离,而3.7米以上被视为公共距离。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交谈时所处的空间距离也是不同的。
很多英语国家的人们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他们更习惯于保持一定的距离。
而喜欢近距离交谈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西班牙人、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尤其是拉美人更喜欢近距离交流,他们在说话时几乎身贴身。
东方人在乘坐电梯、公共汽车时是能够容忍和接受与陌生人的近距离接触的,而对于西方人而言这简直是无法容忍的。
实际上,在对于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日本人及大多数亚洲人都要比西方人小得多。
4.身体接触
在西方国家,人们在交谈时是要避免体触的,关系普通的两个人之间在交流时要避免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与对方接触,轻微地触碰一下也可能引起对方的不适或者是误解,即使是一方无意碰到另一方一下,也要道歉。
而中国人的特点是体触频繁。
例:中国人觉得一个小孩子可爱时,大多数人会用亲吻或搂抱来表达,而在美国这种做法是不被接受的,这样的行为是很无礼的,孩子的妈妈甚至会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侮辱。
还有在伊斯兰国家,是用左手去摸别人或是用左手去和别人握手不但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而且也是一种社交侮辱,因为伊斯兰国家的人们认为左手是大小便时所使用的,被认为是肮脏的。
拥抱这个体触动作不同的国家看法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妇
女之间,夫妻之间或者是亲戚朋友之间长时间没有见面都会拥抱,以表示想念之情。
但是两个男子之间的拥抱会因为各国的习俗不同而有所区别:男子见面相互拥抱并且吻对方的脸颊的做法适用于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而东亚和说英语的国家,男人见面普遍的礼节是握手;日本男性见面时相互鞠躬来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