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先生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寓言故事的成语好好先生、三顾茅庐、叶公好龙、入吾彀中、天衣无缝、侃侃而谈、买椟还珠、老马识途必恭必敬、沉鱼落雁、草船借箭、七步之才、千人所指、覆水难收、门庭若市、开天辟地不寒而栗、门可罗雀、滥竽充数、坐井观天、成语故事、一衣带水、程门立雪、人人自危千金市骨、大腹便便、三令五申、各得其所、背水一战、不堪回首、南辕北辙、别有天地乘人之危、如释重负、九牛一毛、不可救药、一暴十寒、东施效颦、马革裹尸、开卷有益一鸣惊人、一字千金、病入膏肓、狐假虎威、不名一钱、困兽犹斗、后生可畏、牛鼎烹鸡毛遂自荐、拔山举鼎、曲突徙薪、梁上君子、怒发冲冠、伤风败俗、囫囵吞枣、奉公守法别开生面、力不从心、人言可畏、雕虫小技、坚壁清野、对牛弹琴、分崩离析、劳而无功画龙点睛、双管齐下、博士买驴、名落孙山、克勤克俭、博而不精、不遗余力、口蜜腹剑以邻为壑、塞翁失马、拔帜易帜、瓜田李下、克己奉公、孺子可教、人杰地灵、返老还童兵贵神速、宾至如归、风吹草动、乘兴而来、人心如面、掩耳盗铃、人琴俱亡、不远千里刻舟求剑、三折其肱、揠苗助长、分道扬镳、拔苗助长、老牛舐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给家足、妄自尊大、不自量力寓言故事的成语晏安鸩毒春秋时期,邢国遭到北方的狄人的侵略,其向齐国求救。

相国管仲立即向齐桓公报告。

齐桓公有些犹豫不决。

雁足留书汉朝时期,苏武出使西域匈奴,被匈奴扣下。

汉昭帝与匈奴和亲,要求放回苏武等,匈奴假称苏武已死。

汉使又到匈奴,常惠买通守卫趁夜与汉使见面。

眼中之钉五代时期,后唐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起兵反后唐庄宗,拥立明宗,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他滥用职权,欺压民众,经常搜刮民脂民膏。

一举千里西汉时期,刘邦当上皇帝后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因为宠幸戚夫人而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吕后听从张良的主意。

驿寄梅花南北朝时期,陆凯与范晔是很好的朋友,两人经常书信往来。

一年早春,陆凯遇到去长安的驿使,就折下一枝盛开的'梅花,托信使带给远在长安的范晔。

好好先生是贬义词吗

好好先生是贬义词吗

好好先生是贬义词吗
好好先生是贬义词吗
好好先生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好好先生是贬义词,欢迎阅读。

好好先生是贬义词
【解释】: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载:司马徽称一切东西皆“佳”,故有“好好先生”之号。

【示例】:我们没来由今日为他得罪严老大,老虎头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好好先生造句
(1) 张老师是人云亦云的好好先生。

(2) 奶奶在家里,可是个好好先生,遇事都当和事佬。

(3) 人民代表要讲原则,决不能做好好先生。

(4) 人们都说我叔叔是个好好先生。

(5)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原则,而不能当好好先生。

好好先生成语接龙
生杀与夺夺其谈经经史百子子为父隐隐约其辞
辞不达意意气自若若敖之鬼鬼哭天愁愁红惨绿
绿水青山山行海宿宿水餐风风雨交加加油加醋
醋海翻波波光鳞鳞鳞萃比栉栉比鳞差差强人意
意气相投投膏止火火树琪花花貌蓬心心满意足
足不踰户户曹参军军法从事事预则立立时三刻
刻骨相思思绪万千千里神交交相辉映映雪读书
书缺有间间不容息息交绝游游心寓目目语额瞬
瞬息千变变危为安安份守己己溺己饥饥驱叩门。

好好先生文言文

好好先生文言文

好好先生文言文引言好好先生的概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形象,他是一个和善、有教养、有修养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好好先生也可以指代一个道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本文将以文言文的形式,探讨好好先生的特征与价值观。

正文君子者,人见人敬,行止端正。

则居官有职责在,居家有孝道存。

敬让和善,内修外随,为人师表。

好好先生,行事稳重,守信守义。

他秉持正直、诚实的原则,以做人为先,注重道德修养与人际关系。

好好先生注重学习,积极进取。

他以博学多闻为己任,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充实自我。

他严于律己,勤奋自学,不断追求个人的提升与成长。

他经常研读经典著作,明理达道,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举止。

好好先生以身作则,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他尊重他人的意见,宽容他人的错误,乐于帮助他人,慷慨相助。

他谦虚使人愉快,彬彬有礼使人敬佩。

他愿意倾听他人的困扰,在能力范围内给予帮助与支持。

他在人际交往中注重维护良好的关系,讲究互相尊重与理解。

好好先生注重品德与道德观念。

他尊崇正义,坚持事事依法办理,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直。

他守信用,言必行,行必果,始终如一。

他不做虚伪的事情,不传播谣言与负面的言论。

他作为一个模范,希望传播正能量,激励他人积极向上。

好好先生重视和家人的沟通与陪伴,具备良好的家庭观念。

他尊敬父母,关爱妻子子女,懂得尽孝尽责。

他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庭中,与家人共同成长。

他注重家庭教育,以身作则,培养子女的道德观念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论好好先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形象,他的行为与价值观带给社会许多积极的影响。

他注重个人的修养与提升,以及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他以诚实守信、谦虚和善的品质,树立了道德榜样,并以此影响着周围的人。

值得我们每个人向好好先生学习,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无。

好好先生的故事

好好先生的故事

好好先生的故事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各种各样的人来来往往,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处世方式。

而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一个好好先生的故事。

好好先生名叫李明,是一个在大家眼中脾气好到出奇的人。

无论面对怎样的情况,他总是面带微笑,从不轻易发脾气。

记得有一次,李明所在的公司正在进行一个重要的项目,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整个团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同事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有些急躁。

然而,当有人因为压力过大而对李明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时,他没有丝毫的抱怨,只是默默地点点头,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务。

有人问他:“李明,你怎么不反驳一下?这明明不是你的错。

”他却笑着说:“大家都在为项目着急,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

”还有一回,李明和朋友们一起出去旅游。

在旅途中,因为行程安排的问题,大家产生了分歧。

有人主张去参观著名的景点,而有人则更倾向于在当地的小镇上悠闲地逛逛。

争论逐渐变得激烈起来,可李明却始终没有参与到这场争论中。

当大家都看向他,希望他能表态时,他只是温和地说:“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要不我们就分成两组,各自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晚上再集合分享经历。

”就这样,一场可能爆发的冲突被他巧妙地化解了。

李明的好好先生形象不仅仅体现在工作和旅行中,在日常生活里也是如此。

有一次,他去超市购物,结账的时候,排在他前面的一位顾客因为找不到会员卡而耽误了很长时间。

后面的人开始不耐烦地抱怨,甚至有人出言不逊。

但李明却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满,反而安慰那位顾客:“别着急,慢慢找,总会找到的。

”在邻里之间,李明也是出了名的好脾气。

邻居家的孩子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他家的窗户上,玻璃碎了一地。

孩子的家长赶来道歉,准备赔偿,李明却连连摆手:“孩子嘛,难免调皮,玻璃碎了换一块就行,不用赔偿。

”李明的这种好脾气,让他在人际交往中收获了许多朋友。

大家都愿意和他相处,因为在他身边,总能感受到一种平和与包容。

然而,也有人对李明的这种性格提出了质疑。

东郭先生的意思_东郭先生的成语解释

东郭先生的意思_东郭先生的成语解释

东郭先生
成语解释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
成语出处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讲东郭先生救助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的故事。

成语繁体東郭先生
成语简拼DGXS
成语注音ㄉㄨㄥㄍㄨㄛㄒ一ㄢㄕㄥ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东郭先生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不分善恶的人。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好好先生
成语例子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11回:“老太爷呀,你再慈悲为怀,也不能学东郭先生哪。


英语翻译person who is kind to enemy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简子在中山举行狩猎,遇到一只狼就拼命追赶。

狼遇到东郭先生说:“先生能借你的口袋让我苟延残喘躲一会,躲过这场灾难,我会报答你的大恩的。

”东郭先生帮助了狼。

后来狼安全跳出布袋扑向东郭先生咬去。

小学一年级简短的成语故事典故

小学一年级简短的成语故事典故

小学一年级简短的成语故事典故同流合污战国时期,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十分厌恶“乡愿”,万章不明白乡愿是什么人。

孟子说乡愿是乡里那些八面玲珑、惯于奉承讨好别人的老好人,也就是“好好先生”,他们“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骨子里很坏,让人厌恶。

呕心沥血唐朝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

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

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

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嗟来之食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钱敖想发点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当有难民经过时,他傲慢地喝道:“喂,来吃吧!”谁知那饿汉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呆若木鸡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

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纪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

”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

所以,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

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提了。

各自为政郑国与宋国一直不合,两个国家之间常常战争发生。

有一次,郑国又准备出兵攻打宋国,于是宋国派出大元帅华元为主将,率领军队迎战敌人。

在两批人马交战前,华元为了鼓舞士气,于是下令宰杀牛羊,准备好好犒赏将士们,忙乱中,华元一时大意忘了分给他的马夫一份,马夫心想自己做牛做马,却什么都没得到,越想越不是滋味,于是怀恨在心。

伊索寓言里的四字成语故事

伊索寓言里的四字成语故事

伊索寓言里的四字成语故事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拔山举鼎· 博士买驴· · 背水一战· 半途而废· 不贪为宝· 白头如新· 百闻不如一见· 不为五斗米折腰· 抱薪救火· · 不学无术·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远千里· · 别有天地· 不遗余力· 百折不挠· 百丈竿头· 不自量力· 不知所云· 宾至如归· 拔帜易帜· 残杯冷炙· 寸草春晖· 草船借箭· 乘风破浪· 才高八斗· 城狐社鼠· 沧海桑田· 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 程门立雪· 长驱直入· 车水马龙· 乘兴而来· 沉鱼落雁· 乘人之危· 车载斗量· 大笔如椽· 打草惊蛇· 雕虫小技· 大材小用· 多多益善· 大腹便便· 大公无私· 当局者迷· 大逆不道· 大器晚成· 当务之急· 开诚布公· 不得要领· 抛砖引玉· 二桃杀三士· 尔虞我诈· 罚不当罪· 奋不顾身· 分崩离析· 风吹草动· 覆巢无完卵· 分道扬镳· 奉公守法· 负荆请罪· 发奸擿伏· 返老还童· 发蒙振落· 风声鹤唳。

望梅止渴,愚公移山,守株待兔,负荆请罪,大禹治水,覆水难收· 赴汤蹈火· 分庭抗礼· 防微杜渐· 负隅顽抗· 负重致远· 管鲍之交· 各得其所· 感恩图报· 过河拆桥· 刮目相看· 瓜田李下· 高枕无忧· 各自为政· 华而不实· 好好先生· 狐假虎威· 汗流浃背· 后来居上· 合浦珠还· 后起之秀· 后生可畏· 火树银花· 坚壁清野· 间不容发· 井底之蛙· 鸡口牛后· 江郎才尽· 见猎心喜· 鸡鸣狗盗· 九牛一毛· 胶漆相投· 举一反三· 开诚布公· 空洞无物· 沆瀣—气· 克己奉公·开卷有益· 侃侃而谈· 口蜜腹剑· 开门揖盗· 空前绝后· 克勤克俭· 旷日持久。

好好先生的典故

好好先生的典故

好好先生的典故好好先生【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释义】指那些不管是非曲直,保持一团和气,只求与人相安无事的人。

又借指善良的人。

【历史典故】司马徽是汉朝末期的名士,他很善于发现和鉴别人才,因此人称“水镜先生”。

他曾推荐过庞统给刘备。

因避战乱,司马徽移家荆州。

荆州当时是在刘表的统治下,洞达世事的司马徽看出刘表为人懦弱、不明事理,而且妒贤嫉能,在他手下一定不会有所发展,于是采取韬晦之计,佯愚装傻,不求功名利禄。

因为他很善于看人,所以当地常有人来找他品评人物,问他某人如何、某人比某人又如何,司马徽一概不加评论,嘴里只是一个劲地说:“好,好。

”他的妻子劝他说:“人家有疑问才来问你。

你应该给人家分辨清楚。

你只是一味说‘好’,这合乎人家来向你求教的用意吗?”司马徽回答说:“像你所说的这话,也很好。

”有人错把司马徽家养的猪当成是自己家走失的,司马徽便把这猪送给了他。

后来那人丢的猪又找到了,便很惭愧地来送还错认的猪,并叩头赔罪。

司马徽反倒谦恭地向他道谢。

有时候邻居在蚕将要吐丝的时候向司马徽借蔟箔(养蚕的器具,用竹篾等编成),司马徽便将自己家蔟箔里养的蚕扔掉而将蔟箔借给邻居。

有人对司马徽说:“凡是做有损自己而帮助别人的'事,都是因为人家事情紧急,自己的事不急。

现在你和那人都面临蚕要吐丝做茧,缓急正相当,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司马徽回答道:“人家从来没有求过我。

现在有所要求,我若不答应,人家会感到很难堪。

哪能因为一点财物而使人家难堪呢?”后来,有人在刘表面前推荐司马徽,刘表便和司马徽见了面。

司马徽仍然装傻、装愚。

刘表见过他后便对人说,世上的人都爱妄言胡说、夸大其词,这个司马徽只不过是个平常的小书生罢了!后来曹操大军南下,占领了荆州。

司马徽被曹操待为上宾。

当曹操正要重用他时,他却生病死去了。

【成长心语】生活中难免与人有口舌之争,聪明的人会以和为贵,尽量避免争论,赢得别人的好感。

敬人者,人皆敬之;爱人者,人皆爱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好先生成语故事
本文是关于好好先生成语故事,感谢您的阅读!
【成语】:
三人成虎
【拼音】:
[hǎohǎoxiānshēng]
【解释】:
指一团和气、与人无争,不问是非曲线、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出处】:
后汉司马徽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

有人问徽:“安否?”答曰:“好。

”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

”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闻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之言,亦大好!”今人称“好好先生”,本自此得。

【举例造句】:
我也会做好好先生,得乐且乐,得笑且笑,一概是非都凭他们去罢:所以我只答应着‘知道了’。

【成语故事】:
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后,深感要扩大自己的力量,必须得到有智谋的人辅佐。

他听说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在襄阳地区很有声望,特地去拜访他,请教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

就在这次会见中,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两个俊杰,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庞统。

后来,这两人都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

司马徽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社会斗争相
当复杂,他自己却经常装糊涂,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不管是好是歹,他总是回答“好”。

日子久了,他也就成为“好好先生”。

二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

那人问他近来身体是否安好。

司马徽回答说:“好”。

又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伤心地谈起了自己的儿子死了。

不料,司马徽听了竟说:“太好”。

他的妻子等朋友走后责备他说:“人家以为你是有德行的人,所以直言相告。

哪里有听别人说儿子死了,反而说好的?”司马徽回答说:“好啊,你的话也是太好。

”妻子听了,弄得哭笑不得。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