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按摩治疗心脏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推拿疗法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推拿疗法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严峻的健康问题,它涉及心脏、脑部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
传统中医学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气血不畅、脉络阻塞引起的。
中医推拿疗法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中医推拿疗法,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一、穴位按摩法穴位按摩是中医推拿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按摩特定穴位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按摩一些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舒缓血管紧张、调节心率的作用。
1. 胸骨中线穴胸骨中线穴位于胸骨正中,从胸骨顶部到底部的中间位置。
患者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压该穴位,持续数分钟。
这有助于缓解胸闷、胸痛的症状,促进心脏血液循环。
2. 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眼眶外侧凹陷处,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太阳穴,做顺时针方向的按摩。
这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并调节血压的平衡。
二、揉脚疗法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重要脏器都与脚上的穴位相连。
通过揉脚,可以达到调节气血循环、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的效果。
揉脚方法:1. 泡脚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脚部疲劳和紧张。
患者每天晚上可以使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有助于放松身心,改善睡眠。
2. 足底按摩用拇指按摩足底反射区,特别是位于脚跟和足弓的穴位。
按摩时可以适度加大力度,患者会感到酸胀的感觉,但不应过度用力。
这种按摩可以促进心脏和脑部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三、推拿调理血液循环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调理穴位和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舒缓肌肉疲劳的中医疗法。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推拿可以改善动脉硬化、降低血脂、调节血压和心率。
推拿方法:1. 抓推法由专业推拿师使用手指、掌心等部位在背部、腹部和四肢上进行揉抓和推拿。
这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消除疲劳,增强体质。
2. 敲打法用手掌和拳头轻轻敲打肩背部和颈部,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缓解肩颈疼痛和头晕的症状。
通过中医推拿疗法,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心率和血压,减轻症状。
按摩穴位可缓解心脏疾病

按摩穴位可缓解心脏疾病
有人觉得说话舌根发硬,睡眠不好,心胸憋闷;有人会突然感到一阵阵心慌,或几秒钟胸部疼痛,中医认为,以上有关症状大都可归结为一种叫“血瘀”的致病因素,可以通过刺激一些特定的穴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这些知识。
内关穴:手掌朝上,在腕横纹上两寸。
内关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穴位。
经常按揉内关可使瘀阻的血管疏通。
按揉时用拇指指腹,两侧都要按,按下去要有酸胀或痛的感觉才行。
每次按要一按一放,按下去持续半分钟,然后松开,再重复。
每次最少3分钟,每天不拘次数。
神门穴:手腕内侧,小指边的腕横纹上。
神门穴专治心病,出现心脏早搏、房颤时,赶紧按摩按摩神门穴,可及时缓解症状。
此穴可补益心经元气,濡养心脏。
心安万事安,心脏的元气充足,各种心系统的疾病及由此导致的精神方面疾病都会得到改善。
按揉双侧神门穴,每次3分钟,每天3次。
天泉穴:腋下横纹两寸处。
此穴专治由于心血瘀阻而致的胸闷、气短、胸痛。
心跳加快,或闷,可用手指用力按压天泉穴3~5秒,停1~2秒后再继续按压,连续按2~3分钟,对心跳过速、胸口疼痛、心悸不安效果非常好。
老年人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揉揉内关、神门、天泉穴,以保护心脏。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按摩疗法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按摩疗法心脑血管疾病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普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许多困扰。
中医按摩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以调整人体气血、脏腑功能为目的,对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按摩疗法,希望能为患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头面经络按摩头面部按摩是通过刺激头面部经络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活动,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按摩前,可以用温水清洁面部,然后按摩以下重要穴位:1.太阳穴: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太阳穴,每边持续1-2分钟。
这一穴位与头部血液循环密切相关,按摩能舒缓血管,放松神经,减轻头痛和眩晕症状。
2.颧骨穴:使用拇指指腹按摩两侧颧骨陷凹处,每侧按摩1-2分钟。
这一穴位可以调节血压,缓解心悸和失眠等症状。
3.印堂穴: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按摩额头正中央凹陷处,每次按摩1-2分钟。
按摩印堂穴可以舒缓神经紧张,减轻头痛和睡眠问题。
二、心脉搏按摩心脉搏按摩是中医按摩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手法,通过按摩心脉搏络,可以调节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具体操作如下:1.定位:心脉搏位于左手腕掌侧中央,腕横纹两旁,距掌腕横纹三个指宽处。
2.姿势:坐于患者侧前方,用食指和中指合力按压心脉搏。
3.按摩:以适度的力量,按压心脉搏3-5秒钟后松开,每分钟按摩60-80次,持续10-15分钟。
通过心脉搏按摩,可以增加心脏供血量,增强心肌收缩力,适度刺激心脏的迷走神经,达到调节心脏功能的目的。
三、足三里按摩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要穴,按摩足三里能够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
具体操作如下:1.定位:足三里位于下腿前外侧,当膝盖弯曲时,髌骨上缘与胫骨外侧髁之间凹陷处。
2.姿势:坐于患者侧前方,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
3.按摩:以适度的力量,按压足三里穴位,每次按摩1-2分钟,每天2-3次。
足三里按摩可以刺激针刺足三里穴位,增强气血循环,改善胃肠功能,调节血压,缓解心悸等心脑血管症状。
保护心脏的三大“强心穴”

保护心脏的三大“强心穴”对于现在的社会,心脏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这其中的原因是十分的复杂,不过久坐、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因素不可忽视。
如果身体状况较好,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如果已经患有心脏疾病,需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突破。
现在,特别介绍三种常见的被认为是有助于保护心脏的“强心穴”。
一、内关穴这个穴位可以在手腕上,具体而言,该穴位即为手掌腕关节的中央位置。
这是指当你将手和手指捏在一起的时候,它们相互接触的地方。
要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用拇指或中指轻柔地揉搓,大约是五到十分钟左右,感受到穴位渐渐发热,这时就可以停止按摩了。
内关穴的具体运用方法十分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自行操作,并且主要的效果是减轻压力和缓解疲劳。
而压力和疲劳是心脏病的两个重要因素,按摩内关穴是一种对身体十分温和的方法,可以在不影响事务或者工作的情况下进行。
二、尺泽穴尺泽穴通常被用于减轻高血压、心悸、心律不齐等心脏相关症状。
尺泽穴位于手腕区域的内侧,也就是从手掌中心的基础位置到小臂尺侧靠近尺骨的部位。
再具体一点,等距离手腕三个手指宽的区域,那就是尺泽穴所在的位置了。
对于尺泽穴这个穴位,平时可以进行按摩来保护心脏健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强劲的力量按摩,最好是用手指轻柔地按压一下,并形成循环的环形按摩方式。
像内关穴一样,每个穴位按摩五到十分钟即可。
三、神门穴神门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穴位,由于其类似于打击人体的“硬件重启”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中医和武术等等方面。
对于保护心脏来说,神门穴也具有着类似的作用。
穴位位于头顶的后部,大约是头骨凸出点的正中央。
找到神门穴后,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来进行呵护。
按摩时间往往较短,只需要在五到十秒钟之间轻按一下,手指和穴位形成一个细小的矩形就可以了。
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按摩,既可以使身体得到有效的保护,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
综上,保护心脏健康也需要我们日常进行如手动按摩等一些方法来提升保护效果。
心脏病人的保健按摩

心脏病人的保健按摩简单易行的按摩疗法,常可对心脏病人起到有效的治疗、预防和康复作用。
至少,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两者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1.点揉内关:内关穴是心脏的保护伞。
‘胸胁内关谋’,内关自古以来就是防治心胸疾病的核心穴位。
现代医学证明,点揉内关,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可提高心肌无氧代谢的能力,使心肌在缺血缺氧的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能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有效缓解心脏病人的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
内关穴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用一只手的拇指压住冷一只手的内关穴,稍向下用力按,保持压力不变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按揉月60次,逆时针按揉约60次。
直至产生‘酸、麻、胀、痛’的‘得气’效果。
也可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点揉内关和外关,内外关同步按摩,可加强效果。
外关在前臂外侧,内关穴的对应点上。
2.按膻中: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取穴。
按揉膻中穴,能改善心脏的神经调节,增加心肌供血。
有效缓解心脏病人的胸闷、气短、心烦和心悸,减少早搏。
膻中穴的按揉方法,与内关相同。
压1分钟;按揉1分钟。
也可以将手掌压在膻中穴上,顺时针转100次,逆时针转100次。
3.至阳:穴位在背部正中第7、8胸椎棘突之间。
中医认为,至阳是人体的阳气极致之处,按摩至阳,可很好地补心阳;现代医学证明,至阳穴有神经枝与心脏相交通。
术者双手叠加用力按压至阳穴,能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发作。
至阳是缓解心脏病人心慌、胸闷的舒心穴。
病人自己也可以用该穴对准桌子角自行按压。
换可用五分硬币用力按压至阳,直至症状缓解后数分钟。
如果能把膻中穴和至阳穴同时做按摩,效果会更好。
4.拍揉左胸:用右手掌平放在左胸部心前区,顺时针按摩36次,逆时针按摩36次;然后,右手半握拳,以桡侧轻叩心前区36次。
能改善心肌供血。
或用右手掌拍打心前区36次也行。
5.神门:保养心脏血管系统的重要穴位。
保健心脏按摩的方法

保健心脏按摩的方法
保健心脏的按摩方法如下:
1.推扳胸大肌:患者左臂抬高,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拿住左侧胸大肌
的止点处,也就是胸廓前上部浅层,上下扯动20-30次。
2.弹拨极泉穴:极泉穴位于腋窝的顶点处,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弹
拨左侧腋窝下的极泉穴3-5分钟。
3.擦侧胸:用右手手掌摩擦左侧腋窝下肋骨部位的皮肤,能够有效增加冠脉
的供血。
4.揉内关: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用右手拇指指腹按揉左前
臂内关穴,每天2-3次,每次1-2分钟。
5.揉膻中:膻中穴位于人体的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凹陷处。
找准穴位后,
用拇指或食指轻揉5-10分钟,以出现酸麻胀感为宜。
6.掐中冲:中冲穴位于中指指端,这个穴位需要强刺激,可用指甲盖间断刺
激,力度稍大一点,一般掐10-20次即可。
【推荐】心脏健康很重要 按摩4个穴位好

【推荐】心脏健康很重要按摩4个穴位好导语心脏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你知道要如何保证心脏健康吗?养心的方法有哪些?吃什么效果更好?在我们的身上有很多的穴位,位于胳膊上有四个养心穴,在生活中可以经常的拍拍手臂,在拍打的时候顺便按按这些穴位,可以很好的疏通血脉,对于养护心脏是非常好的。
按摩哪里可以保护心脏健康1、内关穴有疏导气血郁滞的作用。
按揉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约两个半横指处)对胃痛、偏头疼、恶心、呕吐、心绞痛的治疗和调节血压高低都很管用。
按揉内关穴所起的作用如同开闸放水一般。
2、伏兔穴有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的功效。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心跳每分钟在60-80次之间,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这时可以赶紧用掌根按揉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
3、曲泽穴曲泽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在治疗很多心血管的疾病方面,是个要穴。
在五行中,心包经属火、曲泽穴属水,因此,常按此穴有清心泻火、除烦安神的作用。
如出现心胸烦热、头晕脑涨,或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属于心包经之热症者都可以通过按摩曲泽穴(肘微屈,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的内侧缘)来进行调节。
4、天泉穴此穴名的意思就是心脏之血会像高山流水一般源源不断供给全身。
有些人经常感觉胸闷气短,诊断是心脏供血不足;或者有人出现胸口憋闷、咳嗽、咯痰,这时可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在天泉穴(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拔罐或刮痧,隔日症状即可有所缓解。
养心食疗方紫薯银耳羹把用水泡好的银耳去掉根部后洗干净并弄成小块,将准备的百合掰开并洗干净备用,紫薯削皮后切成小丁蒸熟;在锅中加水,等水开了将银耳放进去煮到出胶后把蒸熟的紫薯放进去,加入适量的冰糖再将百合加进去,等百合煮烂后关火即可。
紫薯银耳羹既能滋阴润燥、养心、补气还具有减脂的功效,是养心食疗的不错选择。
中医养生:保养心脏,常揉五大穴

中医养生:保养心脏,常揉五大穴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因此保养心脏最为关键。
都说心脏不好,提前衰老,因此保养心脏是一项持久战的工作,那么我们该如何保养心脏呢?接下来由中华保健养生学会养生学会去中医专家告诉你保养心脏,要常揉五大穴。
一、保养心脏,常揉五大穴
1、膻中穴
功效:治心脏、冠心病
作用:膻中穴有行气化瘀、宽心顺气、疏通经脉等作用。
平时感到肺气不足,出现心慌气短时便可按揉此穴位;另外咳嗽哮喘、胸口疼痛时也可按压此穴位。
2、少府穴
功效:防治心绞痛
作用:按压少府穴对治疗胸闷、遗尿、小便不顺畅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此外,少府穴对治疗心绞痛、心悸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3、内关穴
功效:缓解心律不齐
作用:内关穴对心脏类疾病和一些肠胃病都有很强的治疗作用,常揉按此穴位可以达到预防心脏病、缓解疲劳、安神镇定等功效,尤其对心律不齐、心悸、心绞痛等症状有特殊的效果。
自己左右手轮换,每只手臂按压十分钟左右,每日按压 2 ~ 3 次即可。
4、至阳穴
功效:治心病、胸闷
作用:对多种心脏病都有治疗作用,例如常见的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心跳加速等现象,另外对胃痛、胃胀等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耳中穴
功效:可以治疗发心绞痛
作用:在心绞痛不发作期间,病人可以每日按压耳中穴6~8次,如此可以巩固疗效,防止心绞痛发作。
另外,它也能有效解决“打嗝”现象。
心脏好了,整个人也年轻了。
保养心脏,就常按以上穴位,中医教你如何养生。
平时对五大穴位常按摩,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论按摩治疗心脏病
——献给心脏病患者的爱心
《按摩治疗心脏病》一文发表在《双足与保健》2001年第5期,该篇为普及作了简化,言犹未尽,现再作一些补充论述,并提供几种治疗心脏病的方法。
现在对心脏病真有“谈心色变”之感。
因为心脏病对不少人已成为终生疾病,即使痊愈也是要经常服药,定期检查,不能干较重的体力劳动或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笔者遇到不少10年前的心脏病患者,他们诉说已经“治愈”,仍留有后遗症,没有彻底痊愈,经常胸闷、无力,是非常痛苦的。
心脏病患者千方百计想摆脱出心脏病的阴影,成为健康人,医院及广大医务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些中青年医
务工作者连自己的心脏病都治不彻底,有的还付
出了生命的代价,真是可惜!心脏病已成为人类
的一大杀手,也是世界性的难题。
中西医对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其指
导思想和思路是不同的。
中医多采用中药调理或
内病外治,如针灸按摩、理疗等方法,以疏通经
络气血为主,使病情得到缓解,方法比较安全;
西医则多是内病内治,采用对抗疗法,那里有病
从那里治,有细菌用药物消灭、心血管有阻塞采
用支架或搭桥手术、心血管狭窄用导管扩张、心
脏衰竭则安起搏器帮助跳动。
一个如自己拳头大
的娇嫩的心脏,怎经得起这样的“优待”!虽然许
多先进的科学手段都用上了,手术后延长了生命,
但也进入了残疾人或半残疾人的行列,经常以药
物维持生命,定期到医院检查。
手术后,短期内死亡者也大有人在,经常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成了真正的“心病”!
心脏病的种类比较多,尤以冠心病、心肌炎、二尖瓣狭
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等多达10多种为
常见。
由于心脏病引发其他器官的疾病更为常见。
如果能将心
脏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就会减少许多疾病的发生。
上篇《按摩治疗心脏病》一文中对我国古代的经络穴位
按摩治疗心脏病做了介绍,为能从多方面、用多种方法治疗心
脏病,在此再介绍3种方法:平衡按摩疗法、生物全息反射区
按摩和刮痧疗法,这样就能比较全面地掌握非药物治疗心脏病
的方法,可以根据条件选择运用,使患者得以好转或痊愈。
1、按揉双手掌背面的心穴如图1。
2、按揉前臂的心穴如图2。
3、按揉上臂的心穴如图2.
4、按揉小腿内侧的心穴如图3.
每个穴按揉1-2分钟,这些肢节比较容易掌握。
三、结合刮痧治疗心脏病
在经穴按摩、平衡按摩、生物全息按摩及足部按摩的基
础上,还可采用刮痧方法治疗心脏病。
在《按摩治疗心脏病》一文中提及“心肺有邪,其气留
于两肘”,既然能通过按摩将邪气(病气、毒素)疏通,病情
得到好转,当然用刮痧方法也可以将邪气(病气)排除,增强
抗病能力病情就会更快好转。
刮痧是我国古代的治病方法之
一,由于方法简单,可治疗多种疾病,效果好,曾风行于民间,
过去用铜钱蘸水刮,现在用牛角刮板配以活血剂起润滑作用,
用刮板在经穴点、全息穴位和阿是穴(心脏病按摩穴位)进行
刮拭,出现成片的红色血点,1-3天后才能消失。
皮肤恢复正
常后,还可再次刮拭,以促使病情尽快好转。
绝不像电影“刮
痧”中为给孩子治病,采用刮痧方法出现成片的红色血点,认
为是对孩子的虐待。
下面再举几个治疗心脏病的实例。
例1,
张某,女,68岁,河北省第二门诊大夫,在一次听健
康讲座时笔者与她相遇,她一摸提兜很着急,忘了带治心脏病
的药。
我说:别着急,我给你治治。
当即给她作了按摩,对两
肘部、手部的穴位按摩后她感到轻松,胸闷好多了。
她说:冠心病、心肌梗塞已有10年,没离开过药。
几天后,在卫生所相遇,她说可见到你了,那次按摩大有好转,再给我治治。
就这样又治了三次,几种方法都用上了。
其实,她会针灸,对她稍加指点,就能掌握上述按摩方法。
后又见到她时,她说吃药少了,病情基本稳定了。
例2,李某,女,38岁,个体户。
2000年12月在河北省医院作彩超检查为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1.2cm2,自感胸闷、无力,曾到省第二、三医院检查,结果一致,医生建议她动手术,小手术1万元,中手术3万元,大手术20万元,由于她经济收入低,还怕手术后成了半残废,所以一直拖着、扛着不治,达一年之久,经常难受,无力干活。
2001年11月找到笔者,进行了按摩治疗,我对其肘部、前臂、上臂及手部、胸背部进行按摩,前两次疼痛非常厉害,以后逐渐减轻。
第5次按摩时,居然找不到阿是穴。
前后共计10天,心脏痊愈,后随访,无复发。
例3,
刘某,女,39岁,干部,心脏病心绞痛如针刺般的阵痛,感到异常难受,在家给以按摩治疗,从生物全息的心穴、足部心脏反射区、肘部少海穴、曲泽穴及胸、背部的阿是穴等部位施术,感到大有好转,但以胸部右乳房内侧的阿是穴最为疼痛,但也最起作用。
共按摩30分钟,疼痛明显减轻,心绞痛缓解。
例4,
贾某,64岁,看门值班员。
自述心脏跳动过缓,经脉诊,每分钟不足60次。
通过按摩肘部、胸部、背部加强了心功能,每分钟心跳达到70次,趋于正常,对治疗他的其它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心脏病并不可怕。
笔者在两篇文章中共举出了10个有代表性的例子,都是治疗后大有好转或痊愈。
为做好预防,平时应对自己的心区穴或心脏周围的阿是穴经常按摩,无疼痛感说明正常,心脏没病,就不会出现猝死现象。
要相信心脏病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
关键是条件: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医疗保健措施,就可以帮助你走出心脏病的阴影。
让我们从心(新)开始,走出一条全心(新)的健康之路。
请关注博客里更多的优秀中医治疗手法:/zhongyiwai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