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主要病害

合集下载

生长季大樱桃主要病虫及防控措施探究

生长季大樱桃主要病虫及防控措施探究

生长季大樱桃主要病虫及防控措施探究大樱桃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果实甜美可口,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在生长季中,大樱桃也会受到各种病虫的侵害,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本文将对大樱桃生长季中的常见病虫及防控措施进行探究。

一、常见病害1. 根结线虫病根结线虫病是大樱桃主要的病害之一,其发病原因是由于土壤中的根结线虫侵染了大樱桃根系,造成根系生长受到限制,导致植株缓慢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该病害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发生,对土壤的要求也比较苛刻,湿度要求较高,土质需排水良好。

防治方法:①适时修剪枝条,尤其是有病虫害的部分,及时松土补充肥料。

②注重土壤的改良,适时进行施肥、翻耕等措施,减少堆肥时间。

③及时消毒工具等,防止病害扩散。

2. 立枯病立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病害,易于在樱桃树生长季里爆发。

其主要症状是植株干枯死亡,叶片逐渐枯萎、卷曲和变色。

同时,病原菌还会侵染果实,使其变得腐烂和变质,影响果实的品质。

①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同时适时进行透气、保湿、排水、施肥等工作。

②注意及时修剪病枝,同时加强病害监测,及时采取药物防治。

3. 褐斑病褐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常在樱桃的花和果实上表现出来,主要症状是果实表皮上出现伤口,从而导致果实的腐烂和变质。

①适时剪除及清理感染源,防止病害扩散。

②注意适时施肥,保持樱桃园清洁,预防病害生长。

③采用药物进行灭菌:如买满、多克灵等,并注意药物的用量和使用时间。

1. 昆虫害昆虫害包括叶子蝉、棉铃虫、蚜虫等。

这些昆虫会在大樱桃的生长季里大量繁殖,从而危害到樱桃的生长和发育。

其中,蚜虫是樱桃生长季中最为常见的昆虫害,它会吸食大樱桃的蛋白质,直接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①及时对症下药,如苏克威,溴氰菊酯等。

②采用生物防治,如乌仁霉素、绿色哌醋等。

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持樱桃园周边的生态平衡。

2. 叶片病虫害叶片病虫害主要包括红蜘蛛、粉虱等。

这些病虫口吸取樱桃叶片的汁液,会导致叶片的凋零和枯萎,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樱桃的生长和发育。

樱桃病虫害防治技术

樱桃病虫害防治技术

樱桃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该病害相对严重,又叫根肿病,具有新栽区发病轻、重茬园发病重,幼树期发病轻、盛果期发病重等特点。

随着病害进展,樱桃植株细根数量减少、树体肿瘤不断增大,从而阻碍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可导致大樱桃树减产、植株生长受阻变矮,严重的可导致植株枯死。

根癌病病原菌传播特性强,可在土壤、患病组织中过冬。

若大樱桃树出现损伤,病原菌会经伤口侵入,病害发生早期,大樱桃树主根、砧木愈合处或侧根相交部位会出现黄绿色、乳白色肿瘤,进而肿瘤会逐渐变成黑褐色。

土壤偏碱性、土壤过黏、排水效果不佳,均会增加根癌病的发生风险。

可从以下措施着手,对该病害进行防治:一方面,选择符合种植标准、根系无损伤的树苗,在种植前,使用K84稀释液,对苗木根系进行有效消毒,并选用抗病性强的砧木;另一方面,优化种植园环境,选择不重茬、疏松、无盐碱、无根瘤菌的土壤,做好排水、通风工作,在耕作过程中,防止苗木根颈部受损。

叶早落、叶色黄、树体外观生长不良,是大樱桃树根腐病的典型表现。

一般情况下,病害仅在1~2个大枝出现,逐渐扩展到全树,1~2年后,树根可完全枯死,在木质部和褐色树皮之间,可见羽绒状、扇状、扁平、呈浅黄色或白色的菌块。

樱桃树根腐病该病害防治措施如下:(1)及时排除雨后积水,防止积水聚集,做好开沟排水工作;(2)加强果园巡视,定时检查大樱桃树树势,及早发现病变植株;(3)发现病变植株后,扒开树根部土壤,挖至主根基部,沿着病斑寻找发病点;(4)有效隔离发病树体和正常树体,可在病株周围挖深沟,深度约1米,以此预防致病菌蔓延;(5)对病根进行消毒,在伤口喷涂1%硫酸铜溶液、50%多菌灵(200倍液)、50%退菌特(200 倍液)、五氯酚钠(250~300倍液)等消毒药物,再涂以保护剂,如波尔多浆等,使用新土覆盖树根;(6)对病死树,应尽早连根挖除,进行焚烧处理,使用五氯酚钠(150倍液)或40%甲醛(100倍液)消毒病穴。

该病害主要危害大樱桃树果实、新梢和叶片,属于细菌性侵染病害。

甜樱桃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甜樱桃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甜樱桃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甜樱桃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它也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害,影响着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甜樱桃的生长,我们有必要了解甜樱桃常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方法。

一、病害的发生1. 疫霉病疫霉病是甜樱桃上常见的病害,主要是由疫霉菌引起的。

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疫霉病易于发生。

其特征是果实表面有白色霉斑,严重时果实会腐烂。

疫霉病的发生会影响甜樱桃的品质和口感,严重时还会导致果实腐烂掉落。

2. 褐斑病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侵害甜樱桃的果实和叶片。

果实上会出现褐色的斑点,叶片也会变黄、枯萎。

褐斑病的发生会直接影响甜樱桃的产量和品质。

3. 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果树病害,也容易侵害甜樱桃。

炭疽病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黑褐色的坏疽斑,严重时果实会腐烂。

炭疽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甜樱桃的销售和市场价值。

4. 蚜虫危害蚜虫是甜樱桃的常见害虫之一,它们喜欢吸食甜樱桃的汁液,导致樱桃树生长不良,果实变小,产量减少。

蚜虫还会传播病菌,引起病害的传播和加重。

二、病害的防治为了预防和控制疫霉病的发生,我们可以在果树成熟前喷洒一些防霉剂,如硫酸铜溶液等。

及时清理田间落叶、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预防和控制褐斑病的关键是加强田间管理,定期给田间通风,及时清理枯萎叶片和果实,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可以喷洒一些有效的杀菌剂,如百菌清、多菌灵等,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炭疽病主要是在果实快速发育期防治的较为有效。

此时可喷洒一些杀菌剂,如琥珀胺、民丰,以预防和控制炭疽病的发生。

及时清理病害果实,避免病害的传播。

蚜虫危害主要可以通过采取生物防治手段进行控制,比如引入天敌春小蚜蚁。

也可以正确选用合适的杀虫剂,如氯氟氰菊酯、新高低等,喷洒于果树叶片上,以防止蚜虫的大规模繁殖。

大樱桃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樱桃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樱桃病虫害防治技术大樱桃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

大樱桃的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科学合理地防治大樱桃病虫害,对于保证大樱桃生长的健康和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樱桃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一、病虫害的种类及特点1. 病害(1)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细菌性斑点病、火焰病、软腐病等。

这些病害主要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易发生,会导致大樱桃果实腐烂。

(2)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褐腐病、褐斑病等。

这些病害主要在湿度高、通风差的环境下易发生,会导致大樱桃果实表面出现灰白色粉末状的菌丝。

2. 害虫(1)桃蚜:主要在春季幼虫期对大樱桃叶片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干枯脱落,严重影响树体健康。

(2)樱桃实蝇:主要在果实上产卵,孵化后幼虫会在果实内部取食,影响果实品质。

(3)大叶蚤:主要在幼虫期对叶片进行吸食,严重侵害大樱桃的生长发育。

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1. 病害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在大樱桃的种植过程中,首先要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进行种植,减少病害的发生。

(2)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强大樱桃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

(3)适时浇水:避免因过度浇水导致土壤湿度过高,造成真菌性病害的大量滋生。

(4)定期喷洒药剂:在大樱桃生长的过程中,定期喷洒适量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控制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2. 害虫防治(1)保持清洁:及时清理果园周围的杂草和病虫害的废弃物,减少害虫栖息地。

(2)采用黄板诱捕:在果园中设置黄色的诱虫板,可以吸引和捕捉一些害虫,减少害虫的数量。

(3)定期喷洒农药:在害虫孳生期,可以喷洒合适的杀虫剂,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

三、病虫害的防治注意事项1. 喷洒药剂的注意事项(1)选择低毒无残留的农药,保证果实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2)严格按照药剂说明进行稀释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者误伤果树。

2. 预防病虫害的发生(1)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三种樱桃果实病害的症状鉴别及防治

三种樱桃果实病害的症状鉴别及防治
质降低 ,产量 下 降。 32 症 状 鉴 别 。感 病 的樱 桃病 果暗 红 色 ,有 时 为 . 黑 色 , 严 重 时为 淡 红 色 。病 果在 生长 初 期 果形 正 常 ,到采 收 期 比健 果 明显 小 ,仅有 健 果 大 小 的 1 / 3 或 1 。果 形变 尖锥 形 ,果 肩 部 分 多呈 三角 形 。病 / 2 果香味减 少 ,部 分果实 不成 熟 。在 甜樱 桃某些 品种

4 60 河南省 商水县林技 站 6 10
孙 宝灵
4 60 河 南 省 周 口 市林 科 所 王 坤 宇 6 00
22・
摘 轻放 ,尽量 避 免伤 口,减少 病 菌侵染机 会 。② 采
收后应将 果实 运送 到阴 凉处散 热 ,并将伤 果和病 果 剔 除 。③ 药 剂 防 治 : 在樱 桃 果近 成 熟 时喷 洒 1次 5 %腐霉利 可湿 性粉 剂 l 0 ~1 0 0 0 0倍液 或 5 %多 0 5 O
l1 病 原及 发 病 规 律 。病 原 有性 阶 段 为 子 囊菌 门 _ 小丛壳菌 ;无性 阶段 为半知 菌类盘 圆孢 菌 。病菌主 要 以菌丝在病 梢组 织和树 上僵 果 中越冬 。翌春 3月
_、中旬 4月L 、下 旬 ,产生分 生孢 予 ,借 风雨 j { l 传 播 ,侵 染 新 梢 和 幼 果 。5月 初 至 6月 发 生 再 侵
毁 , 以减 少越 冬病 原 。加 强果 园 管理 。注 意排 水 、 通 风透光 ,降低湿 度 ,增施 磷 、钾 肥 ,提高 植株抗 病 能 力 。② 药剂 防治 :萌 芽期 喷施 1 1: 0 : 10倍式
波 尔 多液 或 3—4波 美度 石硫 合 剂 ;落 花后 半 月病
现有敏 感性 ;被侵 染 的植株树 势衰 退 ,导致 果实 品

樱桃主要病害

樱桃主要病害

樱桃、大樱桃病害樱桃、大樱桃褐腐病Sweet cherry brown rot症状主要为害叶、果。

叶片染病,多发生在展叶期的叶片上,初在病部表面现不明显褐斑,后扩及全叶,上生灰白色粉状物。

嫩果染病,表面初现褐色病斑,后扩及全果,致果实收缩,成为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

病果多悬挂在树梢上,成为僵果。

病原 Sclerotinia kusanoi P. Henn. 称樱桃核盘菌,异名Monilinia kusanoi (P. Henn.)属子囊菌门真菌。

子囊盘钟状或漏斗形,中央凹陷,直径6mm,柄长3~8(mm)。

子囊无色,圆筒形,大小125~140×7~9(μm),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卵圆形、大小10.5~13.5×4.5~6(μm)。

分生孢子梗丛生,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10.5~19.5×7~12(μm)。

此外,有报道Sclerotinia fructigena Aderh. et Ruhl. 称果产核盘菌,也侵染成熟果实,亦为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果中越冬,翌年4月,从菌核上生出子囊盘,形成子囊孢子,进行广泛传播。

落花后遇雨或湿度大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及时收集病叶和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

(2)改善樱桃园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湿气滞留。

开花期至果实膨大期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不宜过高或过低。

(3)开花前或落果后喷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12%松酯酸铜乳油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樱桃、大樱桃枝枯病Cherry canker症状江苏、浙江、山东、河北樱桃产区均有发生,造成枝条大量枯死,影响树势。

皮部松弛稍皱缩,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粗枝染病病部四周略隆起,中央凹陷,呈纵向开裂似开花馒头状,严重时木质部露出,病部生浅褐色隆起斑点,常分泌树脂状物。

病原 Phomopsis mali Roberst 称苹果拟茎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

樱桃病毒性病害怎样防治

樱桃病毒性病害怎样防治

樱桃病毒性病害怎样防治查看耕种帮解决种得出,卖得掉。

查看耕种帮解决种得出,卖得掉。

樱桃病毒性病害有几种?樱桃发生病毒性病害有几种症状?樱桃如何防治病毒性病害?樱桃病毒性病害是由什么传播的?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樱桃病毒性病害症状及危害 一、 樱桃病毒性病害由病毒、类菌原体、立克次氏体引起的病害种类繁多,仅有记载的病就有40多种。

不但影响树体生长,影响产量、品质,也影响樱桃树的寿命。

明显症状有:节间缩短失绿黄化、叶脉白化、小叶、花叶、丛枝、小叶皱缩、卷叶、叶焦枯、枝干裂性溃疡、粗皮、小果等。

1、李线纹斑病:感染李线纹病毒的植株叶片出现淡绿色、黄色或乳白色的斑纹。

斑纹形状有时为线纹斑,与柞树叶片形状很相似;有时为叶脉带状斑,叶片的一部分或整叶沿叶脉形成淡绿色带状斑纹。

2、樱桃锉叶病:该病是由感染多种病毒所致,症状是叶背面显著地过度生长,在侧脉之间和主脉附近出现隆状突起,叶片变形、狭长、折叠、扭曲。

感病幼树生长弱,结果少,严重时树体死亡,感病树花粉带毒。

3、甜樱桃矮化病:引起甜樱桃矮化的病毒主要是李矮化病毒。

感病后嫁接成活率降低,病树严重矮化,花芽极多,但坐果率极低,有时叶片蜷曲。

4、甜樱桃皱叶病:感病植株叶片形状不规则,往往过度伸长、变狭,叶缘深裂,叶脉排列不规则,叶片皱缩,常常有淡绿与绿色相间的不均衡颜色,叶片薄、无光泽、叶脉凹陷,叶脉间有时过度生长、皱缩的叶片有时整个树冠都有,有时只在个别枝上出现。

明显抑制树体生长,树冠发育不均衡。

花畸形,产量明显下降。

5、樱桃变异嵌合体:叶片局部出现浅绿色至黄色,症状分界清晰,为遗传性病害。

将病芽嫁接在健康植株上可产生同样的症状。

 二、樱桃病毒性病害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二、 樱桃病毒性病害这类病害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嫁接传播、昆虫传播、花粉传播、田间管理操作传播。

树体一旦感染病毒性病害,很难铲除,只能根据发病特点进行传播。

三、樱桃病毒性病害防治方法 三、 1、一经发现或经确认的病株实行严格隔离,病株量少或严重时应挖除。

樱桃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樱桃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樱桃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活动方案、自我介绍、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activity plans, self introduc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樱桃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樱桃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樱桃是非常受欢迎的水果品种,因其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现在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吸引了很多种植者前来种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樱桃、大樱桃病害樱桃、大樱桃褐腐病Sweet cherry brown rot症状主要为害叶、果。

叶片染病,多发生在展叶期的叶片上,初在病部表面现不明显褐斑,后扩及全叶,上生灰白色粉状物。

嫩果染病,表面初现褐色病斑,后扩及全果,致果实收缩,成为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

病果多悬挂在树梢上,成为僵果。

病原Sclerotinia kusanoi P. Henn. 称樱桃核盘菌,异名Monilinia kusanoi (P. Henn.)属子囊菌门真菌。

子囊盘钟状或漏斗形,中央凹陷,直径6mm,柄长3~8(mm)。

子囊无色,圆筒形,大小125~140×7~9(μm),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卵圆形、大小10.5~13.5×4.5~6(μm)。

分生孢子梗丛生,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10.5~19.5×7~12(μm)。

此外,有报道Sclerotinia fructigena Aderh. et Ruhl. 称果产核盘菌,也侵染成熟果实,亦为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果中越冬,翌年4月,从菌核上生出子囊盘,形成子囊孢子,进行广泛传播。

落花后遇雨或湿度大易发病。

防治方法(1)及时收集病叶和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

(2)改善樱桃园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湿气滞留。

开花期至果实膨大期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不宜过高或过低。

(3)开花前或落果后喷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12%松酯酸铜乳油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樱桃、大樱桃枝枯病Cherry canker症状江苏、浙江、山东、河北樱桃产区均有发生,造成枝条大量枯死,影响树势。

皮部松弛稍皱缩,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粗枝染病病部四周略隆起,中央凹陷,呈纵向开裂似开花馒头状,严重时木质部露出,病部生浅褐色隆起斑点,常分泌树脂状物。

病原Phomopsis mali Roberst 称苹果拟茎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

病枝上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子座和分生孢子器。

内含分生孢子梗和两型分生孢子,一种为椭圆形,单胞无色,两端各具1油球,另一种丝状,单胞无色,一端明显弯曲状。

为害樱桃、苹果、梨、李子枝干,引起枝枯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子座或菌丝体在病部组织内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两型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枝条,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致该病不断扩展。

3~4年生樱桃树受害重。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使树势强健。

发现病枝,及时剪除。

冬季束草防冻。

(2)抽芽前喷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

(3)4~6月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900倍液。

樱桃、大樱桃疮痂病Cherry scab症状樱桃疮痂病又称樱桃黑星病。

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枝条和叶片。

果实染病初生暗褐色圆斑,大小2~3(mm),后变黑褐色至黑色,略凹陷,一般不深入果肉,湿度大时病部长出黑霉,病斑常融合,有时1个果实上多达几十个。

叶片染病生多角形灰绿色斑,后病部干枯脱落或穿孔。

病原Venturia cerasi Adh. 称樱桃黑星菌,属子囊菌。

无性态为Fusicladium cerasi 称樱桃黑星孢,属半知菌类真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枝梢上越冬,翌年4~5月气温高于10℃产生分生孢子,适温为20~28℃,适宜相对湿度为80%以上,病菌直接侵入果实的,经20~70天潜育,于6月开始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

春、夏多雨潮湿易发病,桃园低洼、湿气滞留、栽植过密不通风发病重。

晚熟品种常较早熟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1)修剪时注意剪除病梢,可减少菌源,改善通风透跟光条件。

(2)棚室桃树要注意放风散湿,露地桃园雨季注意排水,严飞一防湿气滞留,降低桃园湿度。

(3)桃树发芽前喷80%五氯酚钠250倍液。

(4)落花后15天,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5天1次,防至7月份即可。

樱桃、大樱桃黑色轮纹病Cherry black spot症状主要为害叶片。

初生褐色小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后变茶褐色,轮纹状,直径10mm左右,上生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Alternaria cerasi Pateb. 称樱桃链格范,属半知菌类真菌。

分生孢子梗丛生,有明显孢痕、曲膝状,具分枝和分隔,黄褐色,下部色深,顶端略尖,大小40.9~79.9×4.5~6.3(μm)。

分生孢子倒棍棒状,浅黄色,具纵隔膜1~2个,横隔膜0~6个,分隔处略溢缩。

顶端有喙,大小24.2~50.3×8.7~13.7(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病叶等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后在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病菌生长适温25℃左右,能够穿透寄主表皮侵入。

缺少肥料,生长势衰弱,伤口多易发病;树冠茂密,通风透光较差,地势低洼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用意大利早红、大紫、拉宾斯、红灯、巨红、芒果红、那翁等优良品种,精心管理,注意施肥,使樱桃树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2)必要时于发病前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樱桃、大樱桃褐斑穿孔病Cherry shothole brown spot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

叶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略带轮纹,大小1~4mm,中央灰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部生灰褐色小霉点,后期散生的病斑多穿孔、脱落。

造成落叶。

病原Mycosphaerella cerasella Aderh. 称樱桃球腔菌,属子囊菌门真菌。

无性态为Pseudo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 Y. L. Guo et X. J. Liu 称核果假尾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异名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 子囊座球形至扁球形,大小72μm。

子囊圆筒形,大小35.4×7.6(μm)。

子囊孢子纺锤形,双细胞,无色,大小15.3×3.1(μm)。

无性态子座生在叶表皮下,球形,暗褐色,大小20~55(μm)。

分生孢子梗紧密簇生在子座上,青黄色,宽度不规则,不分枝,有齿突,曲膝状,直立或略弯曲,顶端圆锥形,0~2个隔膜,大小6.5~35×2.5~4(μm)。

分生孢子圆柱形,近无色,直立至中度弯曲,顶端钝,基部长倒圆锥形平截,3~9个隔膜,大小25~80×2~4(μm)。

除为害樱桃外,还侵染枇杷、李、杏、福建山樱桃、山桃、稠李、桃、曰本樱花、梅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上或枝梢病组织内越冬,也可以子囊壳越冬,翌春产生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气流传播。

6月开始发病,8~9月进入发病盛期。

温暖、多雨的条件易发病。

树势衰弱、湿气滞留或夏季干旱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2)秋末彻底清除病落叶,剪除病枝集中烧毁。

(3)精心养护。

干旱或雨季应注意及时浇水和排水,防止湿气滞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树势。

(4)展叶后及时喷洒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用硫酸锌石灰液,即硫酸锌0.5kg,消石灰2kg,加水120kg配成。

樱桃、大樱桃根癌病Cherry root knot症状樱桃根癌病是根部肿瘤病。

肿瘤多发生在表土下根颈部和主根与侧根连接处或接穗和砧木愈合地方。

肿瘤先从根部皮孔突起,在幼树主干上也能形成,这与遭受冻害或机械损伤及虫伤等有关。

病菌易从伤口侵入,在病原细菌剌激下细胞迅速分裂而形成瘤肿。

瘤体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直径0.5~8(cm)。

幼嫩瘤淡褐色,表面粗糙不平,柔软海绵状;继续扩展,瘤体外层细胞死亡,颜色逐年加深,内部组织木质化形成较坚硬的瘤。

染病的苗木,早期地上部症状不明显,随病情扩展,根系发育受阻,细根少,树势衰弱,病株矮小,叶色黄化,提早落叶,严重时造成全株干枯死亡。

病原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E. F. Smith & Townsend) Conn. 称根癌土壤杆菌,属土壤野杆菌属细菌。

病菌有三个生物型,I型和II型主要侵染蔷薇科植物,III型寄主范围较窄只为害葡萄和悬钩子等植物。

北方导致樱桃根癌病的菌株,属生物I型和II型。

菌体短杆状,大小1.2~3×0.4~0.8(μm),能游动,侧生1~5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阳性,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产生较多的胞外多糖,菌落光滑无色,有光泽,有些菌株菌落呈粗糙形,好氧,适宜生长温度25~30℃,最适pH7.3,适应pH5.7~9.2。

该菌除为害樱桃外,还为害葡萄、苹果、桃、李、梅、柑橘、柳、板栗等93科643种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根癌细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依土壤类型、含水量而异,存活时间变化很大,在土壤未分解病残体中可存活2~3年,细菌单独在土壤中只能存活1年,随病残体分解而死亡。

雨水和灌溉水是传播的主要媒介,地下害虫、修剪工具、病残组织及污染有病菌的土壤也可传病,带菌苗木或接穗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病菌通过伤口侵入,修剪、嫁接、扦插、虫害、冻害或人为造成伤口,病菌都能侵入。

影响发病条件有温度、湿度和降水等,冻害与发病关系密切,田间温度18~26℃,降雨多,田间湿度大,病害扩展快,病情严重。

受冻害重的樱桃病害也严重。

地势与发病关系一般是地势较高的沙壤土病势较轻,地势低洼发病重,碱性土壤有利其发病,华北地区土壤酸度一般为pH7~8,偏微碱性,适合根癌病发生。

防治方法(1)禁止从病区调入苗木,选用无病苗木是控制该病蔓延的主要途径。

(2)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适当增施酸性肥料,使土壤呈微酸性,抑制其发生扩展。

(3)刮除肿瘤,及时发现切除,伤口用2%402杀菌剂消毒,根茎周围替换无病土,连续防治可以使病害得到控制,生物防治可用土壤杆菌K84菌株产生的agrocin84,菌株不同敏感性不同,使用前应进行试验,证明有效再使用。

樱桃、大樱桃病毒病Cherry mosaic症状樱桃已发现40种病毒,症状常因毒原不同表现多种症状。

叶片出现花叶、斑驳、扭曲、卷叶、丛生,主枝或整株死亡,坐果少、果子小,成熟期参差不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