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红外发射率

合集下载

红外线测温的发射率参数及工作原理

红外线测温的发射率参数及工作原理

红外线测温的发射率参数及工作原理红外线测温的发射率参数及工作原理如何设置红外线测温的发射率参数利用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温度测量时,必需保证测温仪发射率设置正确,否则会得到不精准的测温结果。

由此可见,对于红外线测温来说,发射率是一个特别紧要的指标。

如何正确设置红外线测温的发射率参数?什么是发射率?发射率是目标表面辐射出的能量与相同温度黑体辐射能量的比值;它是由物体本身的材质决议的,例如,塑料的发射率为0.95,冰的发射率为0.98,玄武岩的发射率为0.7等等。

既然如此,为了获得正确的测量温结果,我们在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温度前;应依据被测目标的材质,来设置正确的发射率参数,如何设置红外线测温仪的发射率参数呢?紧要有三种方法。

1、涂色法。

此种方法紧要是将被目标表面涂成黑色,并将测温仪发射率设置为黑色涂料(或黑色胶布)的发射率0.97(0.93),然后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黑色部位的温度T1;再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与黑色部位靠近部位的表面温度T2,调整红外线测温仪的发射率值,使T2*接近于T1,此时得到的发射率值即为被测目标的发射率。

2、比对法。

找一接触式测温探头,测量被测目标表面的温度,待温度达到稳定后,调整红外线测温仪的发射率;使得红外线测温仪测得的温度值与接触式测温探头测得的温度显示一致,此时的发射率即为被测目标的发射率。

3、查表法。

依据操作手册或相关文档供应的发射率表,依据被测目标的材质,查找相对应的发射率值进行设置。

大家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来对红外线测温仪的发射率进行设置,以获得精准的测量结果。

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红外测温仪技术的进展,其具有使用便利、测量精度高且测量距离远等优点为用户供应了各种功能及用途的仪器。

红外测温仪从原理上来说有便携式测温仪和固定式测温仪两种,因此,在选择合适的红外测温仪用于不同的测量点时;以下的特征将是紧要的:1、瞄准器瞄准器有此作用,测温仪所指的测量块或测量点可以看到,大面积的被测物可以常常不要瞄准器。

远红外陶瓷粉法向发射率检测

远红外陶瓷粉法向发射率检测

远红外陶瓷粉法向发射率检测
远红外陶瓷粉的法向发射率检测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法向方向的辐射能力的方法。

远红外辐射通常是指波长大于5微米的辐射,对于陶瓷粉这样的材料,其在远红外范围内的辐射特性对于应用非常重要。

要进行法向发射率检测,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一个热辐射计来测量陶瓷粉的辐射能力。

热辐射计可以测量物体表面的热辐射强度,从而计算出其法向发射率。

在实验中,需要将陶瓷粉样品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确保热辐射计可以准确地测量其法向辐射强度。

同时,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还需要对其他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例如温度、湿度等。

通过对多个角度的测量,可以得到陶瓷粉在不同方向上的法向发射率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评估陶瓷粉的热辐射特性,指导其在相关应用中的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远红外陶瓷粉的法向发射率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发射率测定

发射率测定

发射率测定发射率测定发射率是物体汲取和辐射红外能量本领的一种度量。

它的值可以是0~1.0。

例如,镜子发射率是0.1,而“理想黑体”则达到1.0的发射率值。

假如设置了比实际发射率值更高的值则输出的读数就会低,前提是目标温度高于四周环境温度。

例如,假如您已经设置了0.95,而实际发射率是0.9,则仪器温度读数将低于实际温度。

物体的发射率可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1.先使用RTD(电阻温度检测器,PT100)、热电偶或其他适用方法来测定材料的实际温度,下一步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材料的温度和调整发射率设置,直到达到相同温度值。

这是被测材料的发射率。

2.对相对较低的温度(260°C,500°F以下),在待测物体上贴一张塑料不干胶贴纸。

贴纸面积应大过测量斑。

用0.95的发射率测量贴纸的温度,X后,测量物体邻近区域的温度,并调整该发射率设置,直到达到相同温度。

这是被测材料的发射率。

3.假如可能,在物体表面一部分涂上平光黑色涂料。

该涂料的发射率必需大于0.98。

用0.98的发射率测量涂料区域的温度,X后,测量物体邻近区域的温度,并调整该发射率设置,直到达到相同温度值。

这是被测材料的发射率。

典型发射率值下表供给了部分材料的发射率,可在上述方法均不可行时使用。

表中所示发射率只是貌似值,由于下面一些参数均可影响材料的发射率:1.温度2.测量角度3.几何形状(平面、凹、凸等)4.厚度5.表面质量(抛光、粗糙、氧化处理、喷砂)6.测量的频谱范围7.透射系数(如塑料薄膜)金属材料发射率(谱段8–14μm)铝未氧化的0.02‐0.1氧化的0.2‐0.4A3003合金,氧化的0.3粗加工0.1‐0.3抛光0.02‐0.1黄铜抛光0.01‐0.05磨光0.3氧化0.5铬0.02‐0.2铜抛光0.03粗加工0.05‐0.1氧化0.4‐0.8金0.01‐0.1海恩斯合金0.3‐0.8要提高表面温度测量精度,请考虑实行以下措施:•使用同样用来进行测量的仪器测定物体发射率。

红外光谱发射率测试方法的研究 (1)

红外光谱发射率测试方法的研究 (1)
(3)波段范围宽,本仪器I:作波段可从0.67um~200岬:另外还有光谱分辨率高,波长准
确度高等优点。 由r材料的红外光谱发射率一般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我们还设计r样品加热以及温度控
制装置(50。C~400。C)。这样,该装置可以进行波K从0 67pm~200pm、温度从500C至4000C 红外光谱发射率的测量。
侄计算机上计算出样品曲线与黑体曲线之比,得剑 条新的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所测柯 r铺住某一’温度F的光谱发射率曲线。
如果关心被测样品在某一波段内的发射率,j』!|J可按武(2)进行计算。
4红外光谱发射率的测试结果
选取一铝片作为测试样品,将其温度控制在200。C,对其辐射能量进行采样,得到样品 辐射能量光谱曲线,见图3,200。C的黑体辐射能繁光谱曲线见幽4。
榷忠尚主编温度计量与测试中国计量出版衬,1998 陈道举.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礼, 1990 路学荣 用傅立叶光谱仪测餐发射光谱的研究 傅立n1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及廊_L}j研讨 会论文集(_二) 海洋出版社,1993 世森宣文通过测定反射率、透射率计算比辐射率
红外光谱发射率测试方法的研究
图2红外光谱发射率测晕装置原理框幽
红外光谱发射率测晕装置,主要由傅立n}红外光谱仪、计算机、黑体辐射源、样品加热 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以及辅助光路系统组成。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是该测量装置中的t要设备, 其功能为测量入射红外辐射的光谱分布曲线:样品加热系统主要功能为,在温度控制器的控 制r,将样品的温度控制在所需的温度:黑体提供标准辐射源;辅助光路系统的j_要功能是, 将样品或黑体的辐射引入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虚线框内为光谱仪内部简略示意图,计算机负 责采集探测器信号.并利用傅正叶变换原理完成干涉图(时域)剑光谱图(频域)的转换, 最后得到样品或黑体红外辐射的光谱曲线,同时可完成}}}|线相除、积分运算等功能。

各种材料发射率

各种材料发射率
0.3~0.37
0.3~0.36
0.03
0.04
0.04~0.05
钼:
抛光未氧化
抛光轻微氧化
抛光严重氧化
粗加工未氧化
粗加工轻微氧化
粗加工严重氧化
50~1000
0.3
0.4
0.7~0.8
0.4
0.5~0.6
0.8
0.05~0.1
0.25
0.7~0.8
0.1~0.15
0.35
0.8
铂:
抛光未氧化
抛光轻微氧化
0.6
0.8~0.9
0.2
0.35~0.4
0.8~0.9
0.3
0.5
0.8~0.9
蒙乃尔:(镍、铜、铁、锰合金)
抛光未氧化
抛光轻微氧化
抛光严重氧化
粗加工未氧化
粗加工轻微氧化
粗加工严重氧化
0~600
0.25
0.45
0.7
0.3
0.6
0.8
0.1
0.4
0.7
0.25
0.55
0.8

碳黑
石墨
0~1500
0~1500
0.8~0.85
搪瓷
0~200
0.9
木材
0~100
0.8~0.9
陶瓷
0~100
0.3~0.5
0.85~0.95
陶瓷镀层(金属上)
0~600
0.3~0.5
0.6~0.9
水(深50mm以上)



0~100
-10
-10
-10
0.95
0.98
0.85
0.98

低红外发射率聚乙烯功能材料的研究

低红外发射率聚乙烯功能材料的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低红外发射率聚乙烯功能材料的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材料加工工程指导教师:***20070301西北T业大学T学硕十学付论文结果与讨论图3—1不同聚合物的发射率曲线PP及HDPE由于高的结晶度和少、短的支链结构,也具有相对较低的发射率。

LLDPE分子链较为规整,支链短且少,相对于支链较多、分子链结构不够规整的LDPE也具有较低的发射率。

这些大分子链结构上的区别是影响发射率变化的根本原因。

但是聚四氟乙烯加工性能很差且成本很高,聚丙烯光、热老化性能很差,均不利于作为长期户外使用的热红外伪装材料的最终应用。

因此,本文最终选用聚乙烯作为低发射率材料的研究对象。

3.2颜料对发射率的影响本文研究的材料主要是应用于山林地区的背景中作为伪装材料使用,试验所选用的颜料为总后建工所多年来研制的军用绿色无机粉体颜料,该颜料的光谱反射曲线几乎与绿色植物达到了“同色同谱”的程度,且能顺利通过美军军标MIL.C.461680(ME)绿色光谱反射限定通道【帅】,见图3-2。

同时无机颜料又具有耐侯性好和伪装寿命长的特点。

在此次研究中,同时用到了金属颜料(AL粉),目的是用来进一步降低体系的发射率。

以下是颜料对体系发射率影响的分析结果。

两北T业大学T学硕士学侍论文结果与讨论图3-3颜料的粒径分布曲线表3~1觑料粒径与红外发射率的关系从表3—1可以看出:随着颜料粉体粒径的减小,在8/am~149in波段的红外发射率也随着降低。

根据红外辐射理论f4舢,朝颜料粉体内漫射的红外辐射,将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而衰减:①在颜料粉体内被吸收;②被分布在颜料粉体内的散射粒子所散射。

当颜料内球状粒子的散射比较大,吸收比较小时,整个系统的红外辐射(红外辐射流)发生弥散和改变方向。

而根据Kirehho腚律,吸收小的材料,其发射率也比较d,t451。

由红外公式H61得:,,(们=胛2MS(A,)(3—1)在(3.1)式中:r(A)为散射系数;r为粒子半径;M为散射粒子浓度;s(A)为散射平均总截面积。

红外物体发射率汇总

红外物体发射率汇总
20 20 100 1000 1000
0.3 0.5 0.75~0.85 0.4 0.6 0.8~0.85
抛光未氧化 抛光微氧化 抛光严重氧化 粗加工未氧化 粗加工轻微氧化 粗加工严重氧化
0.3 0.5 0.8~0.9 0.45 0.7 0.8~0.9
抛光未氧化 抛光微氧化 抛光严重氧化 粗加工未氧化 粗加工轻微氧化 粗加工严重氧化
0.3

固态 0.59 液态 0.59
蒙乃尔 (镍、铜、铁、
锰合金)
抛光未氧化 0.25 抛光微氧化 0.45 抛光严重氧化 0.7 粗加工未氧化 0.3 粗加工轻微氧化 0.6 粗加工严重氧化 0.8
氧化铝
粒度1~2微米 粒度10~100微米
0.2~0.4
石灰石 氧化锆 氧化镍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钴 氧化铀 氧化镁 氧化铜 氧化钍 氧化锡
王龙刚
发射率表
材料与状态
发射率(1um 附近)
抛光未氧化 0.05~0.1
抛光轻微氧化 0.45

粗加工未氧化 0.25~0.35 粗加工轻微氧化 0.5~0.6
严重氧化 0.8~0.95
液态 0.35~0.45
温度范围(℃) 100~1200
铸铁
抛光未氧化 抛光轻微氧化 粗加工未氧化 粗加工轻微氧化
20~400
黑色纳氧化钴
0.9~0.95
500
汞(液态)
0.2~0.25

0.34
王龙刚
材料与状态 铱
发射率(1um 附近) 温度范围(℃) 0.25~0.3

0.3~0.35

0.5~0.55
钯 锑 氮化钛
0.33 0.5~0.65 0.3~0.4

红外线测温仪-发射率表

红外线测温仪-发射率表

红外线测温仪-发射率表
设计和生产这样的黑体物校准器。

光学透镜
两种红外辐射的光学原理是:反射原理和折射原理。

就象他们的名称一样,反射原理的作用是反射射入的放射线。

折射原理的作用是折射并传输射入的放射线。

我们不同类型的产品都具有两种光学原理。

透镜-ST68x锗系列
用来生产红外辐射系统中的折射光学的最常见的物质是锗和硅。

锗是一种类似银的金属,是一种折射指数(n-4)非常高的一种固体。

可以利用最少量的锗透镜来设计高分辨率的光学系统。

另外,根据它的高折射指数,对于任何传输光学系统的锗来说都必须具有辐射涂层。

锗具有低散射,所以它不太可能需要变色,除非是在被应用于ST68x系列产品中的高分辨率系统中。

塑料菲(涅耳)透镜—ST65x系列
大部分色红外温度计只是简单的探测目标物的温度,而没有更高的光学性能,象长距离探测。

我们已经设计了塑料菲(涅耳)透镜,而且在大部分应用中为用户设计了较低的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的玻璃不能够传送超过2.5 μm的辐射,装有保险丝的硅具有热量膨胀系数的特点。

使光学系统在改变环境条件中显的特别有用。

它的传送范围是从大约0.
3 μm 到3 μ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光滑)
22/72
0.94
花岗岩(刨光的)
21/70
0.85

0/32
0.97
大理石(l磨光的灰色的)
22/72
0.93
石棉板
23/4
0.96
石棉纸
38/100
0.93
371/700
0.95
沥青(铺路)
4/39
0.97
纸(黑色焦油)
-
0.93
纸(白色)
-
0.95
塑料(白色)
-
0.91
胶合板
19/66
令狐采学
金(高纯)
227/440
0.02
铝箔
27/81
0.04
铝片
27/81
0.18
家庭用铝(扁平)
23/73
0.01
铝( 98.3%纯度的板块)
227/440
0.04
577/1070
0.06
铝(粗糙的板快)
26/78
0.06
铝(氧化@ 599℃)
199/390
0.11
599/1110
0.19
顶部磨光的铝
22/72
0.07
铜(重的氧化板)
25/77
0.78
搪瓷(铁上装有保险丝)
19/66
0.9
福米卡薄板
27/81
0.94
冻土
-
0.93
砖(红–粗糙)
21/70
0.93
砖( -没有上釉的粗糙)
1000/1832
0.8
Carbon (T - carbon 0.9% ash)
127/260
0.81
混凝土
-
0.94
38/100
0.22
锡(亮的镀锡的铁片)
25/77
0.04
镍丝
187/368
0.1
铅(纯度99.9% -未氧化)
127/260
0.06

199/390
0.18
599/1110
0.19

199/390
0.52
599/1110
0.57
镀锡的铁片(亮)
28/82
0.23
黄铜(高度磨光)
247/476
0.03
0.96

-
0.95
木头(气味清新的)
-
0.9
黄铜(硬的包金箔的–磨光的金属线)
21/70
0.04
镀锡的铁(亮)
-
0.13
铁板(完全生锈)
20/68
0.69
包金箔的钢片
21/71
0.66
氧化铁
100/212
0.74
锻造铁
21/70
0.94
熔铸铁
1299-1399/3270-2550
0.29
铜(磨光)
21-117/70-242
0.02
铜(被擦的发亮的而非反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