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脓毒血症 (2)

合集下载

柯萨奇病毒A6感染致足月新生儿NEC、肠穿孔一例

柯萨奇病毒A6感染致足月新生儿NEC、肠穿孔一例

柯萨奇病毒A6感染致足月新生儿NEC、肠穿孔一例作者:林瀚妮李管明张霭润翁立坚房晓祎来源:《新医学》2020年第08期【摘要】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以隐匿感染为主,症状不典型,但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可引起新生儿病房暴发性感染。

该文报道1例因感染柯萨奇病毒(CV)A6导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的新生儿。

患儿为女性,因皮肤黄染及排血便而入院,结合临床表现及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

经予积极综合治疗后,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扩容、抗感染、输注血液制品等,患儿于住院第28 日痊愈并出院。

患儿出院后大便逆转录PCR结果回报:住院第2日、第23日大便 CV A6均阳性,遂补充诊断为新生儿CV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需重视肠道病毒感染可能,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十分重要。

【关键词】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肠穿孔;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nd intestinal perforation in a term infant caused by CoxsackievirusA6: a case report Lin Hanni, Li Guanming, Zhang Airun, Weng Lijian, Fang Xiaoyi.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the Seven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107,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Fang Xiaoyi, E-mail:******************【Abstract】 Neonatal enterovirus (EV) is mainly manifested with occult infection and atypical symptoms. However, it may cause severe complications, and even death. It can also lead to the outbreak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neonatal ward. In this article, one female case of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testinal perforation and septic shock caused by Coxsackievirus (CV) A6 infection was reported. She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due to yellow skin and bloody stool. The possibility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nd septicemia was considered according to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mbined with relevant examinations. After active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cluding fasting,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volume expansion, anti-infection, and infusion of blood products, the neonate was cured and discharged. At the 2nd and 23rd d after hospitalization, RT-PCR revealed the stool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CV A6. Hence, she was diagnosed with neonatal CV infection. The possibility of EV infec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neonatal septicemia.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deliver detection of the pathogen.【Key words】 Enterovirus;Coxsackievirus;Newborn;Septic shock;Intestinal perforation;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腸道病毒(E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微小RNA病毒科,是婴幼儿感染常见病毒[1]。

应用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护仪监测新生儿脓毒症的临床价值

应用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护仪监测新生儿脓毒症的临床价值

应用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护仪监测新生儿脓毒症的临床价值罗吉平;陈启雄;熊雯;叶晓敏【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心功能监测对新生儿脓毒症诊疗的意义.方法:对观察组75例脓毒症新生儿和同一时期对应的75例对照组感染性肺炎新生儿利用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护仪(USCOM)进行心功能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相应治疗,记录末次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与感染性肺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观察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明显异常(P<0.025).根据USCOM监测的心功能数据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有了明显的好转,且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利用USCOM加强对心功能的监测有助于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cardiac function monitor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sepsis. Methods: The portable 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 (USCOM)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cardiac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 75, neonatal sepsis) and the corresponding routine group (n = 75, infectious pneumonia neonatal) at the same time. The neonata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result. The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were recorded after the last treatmen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neonatal pneumonia, sepsis group observation indexes of cardiac function were obviously abnormal heart function (P <0.025)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monitoring USCOM after treatment, the heart function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0.025) Conclusion: The use of USCOM to monitor cardiac function during sepsis is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sepsis.【期刊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8(037)008【总页数】3页(P771-773)【关键词】脓毒症;新生儿;心功能;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护仪【作者】罗吉平;陈启雄;熊雯;叶晓敏【作者单位】西昌市人民医院儿科, 6150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科;西昌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6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新生儿脓毒血症(neonatal sepsis), 是根据2005年,国际儿科脓毒症共识会议组成成员提出的定义及概念,是化脓性细菌通过血流扩散至机体各器官并产生化脓性病灶[1]。

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解读

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解读

常用感染指标WBC、ESR、CRP 比 较 WBC ESR CRP
感染时反应速度 升高较慢 ,治疗 2-3 天后升高,至 变化快速,几小时 有效后降低缓慢 少 2-3 周后才恢复 即可见升高,平均 正常 8 小时增加一倍, 治愈后,很快降至 正常 影响因素 年龄、日间变化、 温度、贫血、血沉 不受年龄、生理、 妊娠与分娩、药物 管位置、异常免疫 免疫状态、药物治 等 球蛋白或复合物、 疗等影响 药物等 鉴别诊断 不易鉴别细菌和 不能鉴别细菌和 能鉴别细菌和病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毒感染 相 关 疾 病 的 活 动 其 数 量 的 变 化 不 无相关 CRP 量的动态变化 性 能反映疾病的活 与疾病的活动性 动性 相关
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 (WBC)
在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方面,CRP比WBC
更准确。 WBC在判定细菌感染的抗生素疗效时,表 现出许多不一致的情况。 CRP可以很好的用来检测急性细菌感染及 判定抗生素疗效。
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 (PCT)
全身细菌感染/败血症患儿PCT升高,而
CRP动力学反应表示血浆水平的变化滞后于炎症活动 性变化12~24h左右。但临床症状的变化可以慢许多。 持续升高CRP值一般证明治疗无效,应当更换方法。
临床意义-外科
患者施行手术后24~72h,血中CRP水平明显升 高,约在第5~7天恢复正常。 – 凡骤升后持续高水平多预示合并感染。 – 对中、大手术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7天各作 常规检测一次。 – 凡术后5~7天CRP仍持续高水平者,理应怀疑 合并感染,并配合治疗作随访监测。
CRP由五个相同的非共价结合的单体组成,
Protein Structure CRP结构
C反应蛋白的生理和生化

婴儿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 例报告

婴儿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 例报告

婴儿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 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婴儿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婴儿肺炎克雷伯菌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经过,总结其临床特点。

结果:患儿,男,7月,以发热、呕吐、烦燥不安为主症,经尿培养及血培养证实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并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联合治疗好转出院。

结论:婴儿肺炎克雷伯菌脓毒症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凶险,耐药率高,早期诊断,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并联合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严重脓毒症;婴儿【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515-01【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inf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pyohemia. 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course of infant with severe Klebsiella pneumonia pyohemia and then summarized the clinic features .Results: The male children was 7 months old,who was unease with fever、 vomiting、 irritation as the primary symptom . He was confirmed the infection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by urine culture and blood culture,and presented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s well. After combination therapy, his condition improved and discharged. Conclusion: Inf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pyohemia shows the acute onset, rapid development, dangerous condition, high resistance rate,only early diagnosis, timely select effective antibioticsand combination therapy can reduce the mortality.【Keyword】Klebsiella pneumonia,severe pyohemia, infant肺炎克雷伯菌(KP)是儿童脓毒症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在新生儿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在新生儿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旦错 过 最 佳 治 疗 时 间 , 极 易 造 成 患 儿 的死 亡 _ 】 ] 。
因此 , 临 床早 期诊 断 和治疗 是 新 生儿 脓 毒 血症 防治
的关 键 。降 钙素 原 ( P C T) 、 C反 应 蛋 白( h s — C R P ) 及
白细 胞 介素 ( I L) 一 6是 临床 判 断 机 体 是 否 受 到 感 染
a n d e a r l y n u t r i t i o n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i n h o s p i t a l i s e d p a t i e nt s i n a c u t e
[ 7 ] Ro d r i g u e z - P a s c u a l C, Vi l c h e s — Mo r a g a A, P a r e d e s — G a l d n E, e t
组血 清 P C T、 h s — C R P、 I L 一 6水平 明显 高 于局 部感 染
[ 9 ] 张树 玲 . 老年痴呆患者护理[ J ] .中外医疗 , 2 0 1 3 , 3 3 ( 1 5 ) ; 1 4 1 —
1 4 2 .
床结局关系 的研究 [ J ] .临 床和 实验 医学杂 志 , 2 0 1 4 , 1 3 ( 9 ) :
7 l 1 — 7 1 3.
- I 6 ] 张静 , 陈格亮 , 花超 , 等. 内科 老 年 患 者 营 养 风 险 筛 查 及 营 养 支
[ 8 ] E ma m M ,E s ma y e l M ,Mo h s e n M ,e t a 1 . Nu t r i t i o n a l a n d
f u n c t i o n a l a s s e s s me n t o f ho s p i t a l i z e d e l d e r l y:i mp a c t o f s o c i o —

新生儿脓毒血症参考PPT

新生儿脓毒血症参考PPT
他血循环动力指标来决定是否进行二次复苏。 • 乳酸水平升高时组织低灌注的标志,建议通过
引导复苏使乳酸恢复至正常水平,以乳酸监测 指导的复苏有更低的死亡率。
新生儿脓毒血症
• 血乳酸水平的预测价值优于氧代谢参数。 • 对尚无低血压但有脓毒性休克风险的患儿,乳
酸水平对鉴别组织低灌注甚为重要。 • 血乳酸与严重sepsis的病死率有关,无论有无器
缺陷:SIRS对脓毒症的诊断没有足够的特异性。 2016脓毒症新定义的重大变化是废除SIRS诊断 标准。
新生儿脓毒血症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1.0定义:SIRS (2项)+感染 (敏感度高,特 异性低)--19922
2.0定义:包括感染、 3.0定义: 因感染引 炎症反应、器官障 起宿主反应失调而导 碍、血流动力学、 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
• 脓毒症就如同多重创伤或急性心梗脑梗一般, 有“黄金时间”,越早诊断,越早期给予抗生 素和复苏输液治疗,存活率越高。
新生儿脓毒血症
• 包括21个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 值。
新生儿脓毒血症
A. 早期复苏 B. 脓毒症筛查及质量提高 C. 诊断 D. 抗生素治疗 E . 控制感染源 F. 液体治疗 G. 血管活性药物 H. 皮质激素 I. 血制品 J. 免疫球蛋白 K. 血液净化
L. 抗凝治疗 M. 机械通气 N. 镇静与止痛 O. 血糖控制 P. 肾脏替代治疗 Q. 碳酸氢钠的使用 R. 静脉血栓的预防 S.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T. 营养 U. 制定关怀目标
新生儿脓毒血症
• 治疗与复苏应立即开始 • 低灌注时进行液体复苏,需要在最初3h内输注
至少30ml/kg的晶体液 • 在完成初始液体复苏后,可以由乳酸浓度和其

新生儿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范围(1)20220923

新生儿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范围(1)20220923
Pco2
35-45mmHg
<2.66 kPa 或
<20mmHg
表示肺通气严重过度,见于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呼吸代偿后。
>8.65kPa 或
>65mmHg
表示肺通气严重不足,见于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呼吸代偿后。
二氧化碳分压(新生儿)
Pco2
35-45mmHg
<20mmHg
同成人
mmol/L
<1.0mmol/L
同成人
>3.0mmol/L
血镁
Mg+
0.7~1.1
mmol/L
<0.5mmol/L
低镁:肌肉震颤,手足抽搐或癫痫发作。严重心律失常,心室纤维颤动。
>5.0mmol/L
高镁:镁对心脏和肌肉的抑制,可因呼吸机麻痹而死亡。
血清葡萄糖
GLU
3.9~6.11
mmol/L
<2.6mmol/L
<115mmol/L
低于此水平可发生精神错乱、疲劳、头疼恶心、呕吐和厌食,在110mmol/L时,患者极易发生抽搐、半昏迷和昏迷,应尽快根据其严重程度,及时治疗。
>160mmol/L
应认真考虑多种可能引起高钠的原因。
血氯
CL+
96~106.7
mmol/L
<75mmol/L
严重代谢性碱中毒
>160mmol/L
低于此值可能出现虚弱、地高辛中毒和(或)心律失常,应予以合适的治疗。
>6.5mmol/L
高于此值的任何钾浓度都与心律失常有关,故必须给予合适治疗。(首先也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
血清钾

小儿脓毒血症诊断标准

小儿脓毒血症诊断标准

小儿脓毒血症诊断标准小儿脓毒血症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正确的诊断对于积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以下是小儿脓毒血症的一些常见诊断标准和参考内容:1. 临床表现:小儿脓毒血症患者一般会出现以下临床表现:高热、皮肤黏膜充血、皮疹、心率加快、呼吸急促、食欲不振、腹泻和呕吐等。

2. 实验室检查:血液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小儿脓毒血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查指标参考内容:-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减少。

- C-反应蛋白(CRP):CRP 可以用来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小儿脓毒血症患者的 CRP 值通常会显著升高。

- 心肌酶谱检查: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TnT、TnI)和乳酸脱氢酶(LDH)等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程度。

3. 微生物学检查:通过病原学检查可以确认感染的病原体。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血培养:血培养是最重要的病原学检查方法,它可以提示血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帮助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 病灶分泌物培养:对于有局部病灶感染的小儿脓毒血症患者,可以进行相关部位的分泌物培养,如脓液、尿液等。

- 结核菌素试验:对于婴幼儿脓毒血症患者,如果存在肺部感染的症状,可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以排查结核菌感染。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患者体内感染的范围和并发症情况。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胸部 X 光检查:对于可能存在肺部感染的小儿脓毒血症患者,可以进行胸部 X 光检查以评估肺部炎症的程度。

- 腹部超声检查:如果存在腹部感染的症状,可以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腹腔积液、肠道梗阻等情况。

综上所述,小儿脓毒血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结果。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小儿脓毒血症的预后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测可用于确定发生脓毒症 风险很高的新生儿,从而在等待血培养结果期 间即可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 对于少数拟诊脓毒症但血培养阴性的患儿,在 经过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测后,可作出脓毒症 的临床诊断,这类患儿可给予完整疗程的抗生 素治疗。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10
• 死亡风险较单纯脓毒症显著升高,病死率> 40%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3
临床分型及特征
早发型
•1.生后3-7天内起病
•2.感染发生在出生前 或出生时
晚发型
1.出生3-7天后起病
2.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 生后
•3.常呈暴发性起病, 垂直传播为主, 死亡率高
3.常有局灶性感染, 水平传播为主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4
新生儿脓毒症的评估
• 由于新生儿脓毒症的症状和体征特异性差,故一旦存在本病的 危险因素或婴儿日常活动/喂养规律出现任何异常,均应视为可能 有全身性细菌感染的指征,需进行评估。
• 新生儿常规评估包括回顾母亲的妊娠、临产和分娩过程,评估是 否有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时行感染标 记物的检测。
17
•序
序贯贯器 器官功能衰竭评估
(se官quential organ failrue assessment,SOFA)







s
e
q
u
e
n
t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18
脓毒性休克的诊断
• 脓毒性休克属于脓毒症的次群,指脓毒症合并 发生严重的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紊乱
• 新诊断标准包括脓毒症与输液无反应性低血压, 血乳酸水平大于2mmol/l,且需要血管加压药 维持平均动脉压。
● SIRS的组成部分包括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高 热或体温过低、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 只要符合2个以上标准,即可定义为全身性炎症 反应。
缺陷:SIRS对脓毒症的诊断没有足够的特异性。 2016脓毒症新定义的重大变化是废除SIRS诊断 标准。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13
脓毒症3.0版——新定义
Phase 1
Phase 2
Phase 3
1.0定义:SIRS 2.0定义:包括感染、 3.0定义: 因感染引
(2项)+感染 炎症反应、器官障 起宿主反应失调而导
(敏感度高,特 异性低)--19922
碍、血流动力学、 组织灌注等21个指
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 功能障碍----201616
标及参数,以帮助
医师临床诊断(过
于复杂,临床少用)
--2003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14
脓毒症3.0版——新定义
• 过去的定义仅强调了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适应 性的反应,不一定引起器官功能障碍,不能从普通感染患者中将 这些危及生命的感染患者筛选出来。新的脓毒症临床诊断标准更 简单实用,即感染+器官功能障碍即可诊断为脓毒症。器官功能 障碍取代了SIRS作为脓毒症的标识符。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15
严重脓毒症的定义和内容
➢脓毒症诱导的脏器功能不全和组织低灌注:
• 脓毒症诱导的低血压 • 乳酸高于正常值上限 • 尿量<0.5ml/kg.h,持续至少2h,尽管已进行液体复苏 • 急性肺损伤PaO 2 /FiO 2 <250mmHg,肺部炎症不是感染源 • 急性肺损伤PaO 2 /FiO 2 <200mmHg,肺部炎症可为感染源 • 尿素氮>2.0mg/dl或176.8umol/L • 胆红素>2mg/dl或34.2umol/L • 血小板计数<100×10 9 /L • 凝血功能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16
脓毒症3.0定义及临床表现
• 定义:机体对感染的反 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 的器官功能障碍(以机 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和 器官功能障碍为核心), 超越了感染本身的潜在 危险性,更关注机体应 对感染时所发生的复杂 病理生理反应。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6
脓毒症的常见病原菌
我国:常见病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条件致病菌-CONS、表葡、绿脓杆菌、 克雷伯菌、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
欧美: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李斯特菌。
绿脓杆菌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7
•病 理
高度性黄 怀疑脓毒症的临床表现 疸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5
脓毒症的风险因素评估
• 母亲和胎儿危险因素包括:
产时母亲体温≥38℃;分娩时孕龄不足37周;存 在绒毛膜羊膜炎;5分钟的Apgar评分≤6分;有 胎儿窘迫的证据;母体GBS定植;胎膜破裂时间 ≥18小时,确诊脓毒症的风险会增加10倍。
2020/12/15
• 肝 脾 肿 大
• 出 血 倾 向

循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8
➢实


实验评估 室评估














以及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9
脓毒症的诊断
• 从血培养中分离出致病菌,是确诊新生儿脓毒 症的唯一方法。然而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获得 血培养结果,且约有10%的脓毒症病例血培养 可能出现假阴性败血症的定义
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 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 症反应。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2
新生儿脓毒症的定义
• 新生儿脓毒症是指致病菌包括细菌、真菌进入新生 儿血液循环内并生长繁殖,造成全身各系统的中毒 表现 • 根据症状发作时的日龄,可将本病分类为早发型和 晚发型
2016 版脓毒症与 脓毒 性休克 处理国际指南 ( 拯救脓毒症运 动-SSC)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11
指南发布主体
• 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
• 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ESICM)
2020/12/15
新生儿脓毒血症PPT课件
12
脓毒症的旧定义
●之前国际主要相关医学会将脓毒症定义为全身 性炎症反应(SIRS),由于定义简单、明确、与 临床吻合,此定义发表后广为临床医学界所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