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试卷真题期中答案

初一语文试卷真题期中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残羹冷炙(gēng zhì)B. 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C. 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D.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纵横交错(zòng héng jiāo cuò)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的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都摩拳擦掌,准备一展身手。

B. 由于他的刻苦努力,这次考试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我们班上的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尤其是数学成绩,在全国竞赛中屡次获奖。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畏首畏尾C. 破釜沉舟D. 红红火火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C. 这座山真高啊,仿佛插到了天空中。

D. 这个苹果很甜,就像蜜一样。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宏亮,就像打雷一样。

B. 这篇文章的文笔优美,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

C. 他的脸色苍白,好像大病初愈。

D. 这道数学题太难了,我一点头绪都没有。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春》一文中,作者用“草长莺飞二月天”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其中“莺”指的是______。

答案:黄鹂7. 《出塞》一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明月”指的是______。

答案:月亮8. 《月光曲》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月光下的景象,表达了______。

初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初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潇洒(xiāo sǎ)B. 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C.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 xīn)D. 瞒天过海(mán tiān guò hǎi)答案:A解析:A选项“潇洒”字形、字音都正确;B选项“琳琅满目”应为“lín láng mǎn mù”;C选项“漫不经心”应为“màn bù jīn xīn”;D选项“瞒天过海”应为“mán tiān guò hǎi”。

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 他的演讲博得了大家的喝彩,真可谓是“满堂彩”。

B. 她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让人看了“心生厌烦”。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D. 他办事雷厉风行,让人感到“如虎添翼”。

答案:D解析:D选项“如虎添翼”表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大,与句子中的“办事雷厉风行”不符。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是()A. 那棵大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B. 星星点点,犹如夜空中撒满了无数明珠。

C. 春风拂面,如同温柔的母亲抚摸着大地。

D. 这条河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山间。

答案:A解析:A选项中“那棵大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使用了比喻手法,但将“大树”比作“老人”不够恰当。

4. 下列诗句中,表达情感最强烈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D解析:D选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情感最为强烈。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A. 稀疏密集B. 精美优雅C. 诚恳谦虚D. 美丽好看答案:C解析:C选项中的“诚恳”和“谦虚”都表示一个人的品质,属于近义词。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二手时间①朋友阿朱热爱旅行,近几年却似乎少了兴致。

事前攻略准备得越充分,游玩就越顺畅。

然而,到了旅行地,阿朱突然发现失去了最重要的体验——新鲜感。

②不仅是旅行,信息时代,模仿成为新的生活状态。

人也好,物也好,前面都有一面鲜红的旗帜,逗引着人们热切地追随。

短视频层出不穷,网络上各种体验笔记,稍微有点创意的,大家马上就跟风。

我们正在进行的,其实都是别人的“二手时间”。

③流行田园美学时,一到风和日丽的周末,朋友圈全是格子布、竹编提篮、莫兰迪色的气球,渲染出相同风格的郊外野餐。

新开发的古镇都标配统一的牛轧糖、手工酸奶、东北大板、煎饼果子、糖葫芦、银器、背景音乐,南北千里时尚的潮汐一线牵。

④张爱玲曾经感慨,生活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

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

阿列克谢耶维奇也说:“今天的所有想法和所有语言全都来自别人,仿佛是昨天被人穿过的衣服。

”⑤信息时代,我们更容易把追随当成特立独行,在模仿中人云亦云。

看电影之前先去查看网络评分;外出吃饭,先打开点评App;旅行更不用说,要么跟着微信朋友圈的九宫格一拥而上,要么下载一份详细的攻略按图索骥。

年轻父母痴迷育儿专家的科学理念,老年人跟着各种偏方去养生。

海拔8848米的珠峰人潮汹涌,大家都在拥堵中获得征服的虚荣心和成就感。

中产阶级的“广场舞”是跑过不同城市的马拉松,不用牙齿咬住奖牌,就觉得不是积极上进的人生。

⑥微博和朋友圈成为人们卖力摇旗的舞台,名牌、潮流、热点是这条路上醒目的路牌。

短视频的火爆使得人们的某些行为呈病毒式扩散,不论是话语、食物,还是行为、姿势。

潮流借助科技的力量,正在呼啸而来,它席卷过普通人的生命,把他们变成空无的海滩。

我们以为的新鲜与奇特,不过是别人走过的风景,流利畅达中失去的恰是自己的探索和发现。

湖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í)发髻.(jì)搓捻花枝召展B.静谧.(mì)黄晕.(yùn)衣裳截然不同C.祷.告(dǎo)确凿.(zuó)憔悴迫不及待D.菡萏..(hàn dàn)贮.蓄(zhù)搏学各得其所2.下面是一位同学分享自己进入新学期的感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初秋,在一个晴朗的午后,美丽的校园张开双臂,迎接我们的①。

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建筑、郁郁葱葱的大树和波光粼粼的湖水。

原本还担心初中学习环境不如人意,眼前的景象却是让人②。

“③”,当清晨的光温柔地向我们问好,我们便回应以琅琅书声。

在这里,我们④,各展其长,一起为文明班级的创建和书香校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A.莅临喜出望外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得其所B.到来沾沾自喜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取所需C.莅临沾沾自喜一日之计在于晨各取所需D.到来喜出望外一日之计在于晨各得其所3.【病句诊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千百年来,先贤哲人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灿烂的许多文化遗产。

B.据报道,截至2020年底,全国约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C.广泛阅读文学名著,仔细观察多彩生活,适时记录生活点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D.在这次考试中,他之所以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是因为平时能勤奋刻苦学习造成的。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由于江河流域不同,它们的气息也是不同的,每个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江河。

对我而言,黑龙江、呼玛河、额尔古纳河是我的生命之河,感染它们的气息也就浓厚些。

初一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一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导语】在学习上爱动脑筋,这使你更加聪明。

保持你的好奇⼼,这将是你创造的源泉。

你若能把⾃⼰的的聪颖与睿智⽤于创造,那么你的前程将是⼀⽚光明!⽆忧考搜集的《初⼀期中语⽂试卷含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篇⼀】 ⼀、基础知识及其运⽤(30分) 1、下⾯加点的字注⾳完全正确的⼀项是()(3分)A、消遣(qiǎn)苦⼼孤诣(yì)B、不辍劳作(zhuì)戏谑(xuè)C、销声匿迹(nì)哽咽(yàn)D、绚丽(xùn)可汗(hán) 2、请⽤楷书写出下列词语所缺的字:(3分) (1)⾔简意()(2)()露头⾓(3)()费苦⼼ (4)()然⼤悟(5)含⾟()苦(6)任劳任() 3、古今诗⽂积累(10分) (1),却话巴⼭夜⾬时 (2)海内存知⼰,。

(3会当凌绝顶,。

(4)不畏浮云遮望眼,。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的颈联(第五、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六则》中阐明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的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语“扑朔迷离”出⾃《⽊兰诗》,其原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6分) 冰⼼在《忆读书》中写⾃⼰从⼩就着迷于《西游记》、《⽔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著中那些栩栩如⽣的⼈物形象。

相信你也有同感,不知你最欣赏的是哪⼀个呢?(8分) ○1我最欣赏中的(2分)。

○2⼀句话写出与这个⼈物有关的⼀个故事梗概(2分) ○3推荐理由(4分): 5、⼝语交际:4⽉23⽇是“世界读书⽇”。

某班准备在这天下午三点,在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

假如你参与这项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6分) (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需要张贴名⼈语录,请你推荐⼀则有关读书的名⼈名⾔(包括出处)(2分) (2)4⽉22⽇下午,你代表全班去邀请语⽂张⽼师参加这次主题班会,你会对他怎么说?请你把要对张⽼师说的话写下来。

2024年全新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纤维(xiān)拥挤(jǐ)矫健(jiǎo)颤栗(lì)B. 炽热(chì)咀嚼(jué)恬静(tián)骨髓(suǐ)C. 脚踝(huái)稚嫩(zhì)沉湎(miǎn)狡黠(xiá)D. 聚拢(lǒng)嘹亮(liáo)憧憬(chōng)翩跹(xiā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隽永恬谧风雨飘摇呼天抢地B. 铺垫琢磨脍炙人口一劳永逸C. 偶尔留连忍俊不禁丢三落四D. 领略瞩目世外桃园倾盆大雨3.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形容雨势极大,好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B. 风雨飘摇:形容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C. 留连:形容留恋不舍,舍不得离去。

D. 憧憬:向往,理想。

二、填空题4. 《木兰诗》中,“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品质。

5. 《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的“要”的意思是()。

6. 《济南的冬天》中,“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中“秀气”的意思是()。

7. 《植树的牧羊人》中,“1920年,他在普罗旺斯高原买下了一片荒地,一住就是30多年,直到1945年去世”一语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8. 《太空一日》中,“过了两三天,我听不到那奇怪的声音了,失重的感觉也慢慢习惯了”一语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9. 《河中石兽》中,作者在第一段就提出了“石兽为何没于沙中,久不能出”的问题,这叫()。

10. 《老王》中,作者写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表现了老王()。

三、阅读题(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一只狼径直向前走,另一只狗坐在路边露出牙齿,发出挑衅的咆哮。

②“你太自不量力了,你这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你真的想打架吗?”狼说。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春》这篇文章的主题?A. 春天的美好B. 祖国河山的壮丽C.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D. 劳动人民的辛勤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特点?A. 语言优美B. 情感真挚C. 描述细致D. 故事性强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背影》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A. 描写B. 叙述C. 抒情D. 议论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主题?A. 童年的快乐B. 对知识的渴望C. 对生活的热爱D. 对教育的反思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情感?A. 悲伤B. 思念C. 感激D. 愤怒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朱自清。

()2. 《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

()3. 《背影》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鲁迅。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冰心。

()5. 《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巴金。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2. 《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3. 《背影》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5. 《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春》这篇文章的主题。

2. 简述《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特点。

3. 简述《背影》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

4. 简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主题。

5. 简述《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情感。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结合《春》这篇文章,谈谈你对春天的感受。

2. 请结合《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谈谈你对冬天的感受。

3. 请结合《背影》这篇文章,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4. 请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谈谈你对知识的渴望。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28分)(一)默写(10分)1.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 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 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本文选自,这是(朝代)的(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3分)7.解释下列文言字词的含义(2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见:(2)及鲁肃过寻阳及: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进步巨大,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B. 吕蒙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

C. 文章善于刻画人物,主要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地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 吕蒙读书的功效主要通过鲁肃从侧面展现,他的惊叹衬托出吕蒙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琴有杀心蔡中郎赴邻人酌①。

至门,有客鼓琴,中郎潜②听之,曰:“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返。

主人知,自起追之。

中郎具以告。

客曰:“我适③鼓琴,见螳螂方捕蝉,惟恐失之,此岂杀心现于指下乎?”中郎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注】①酌:酒宴。

②潜:暗中。

③适:刚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①中郎具以告()②见螳螂方捕蝉()11.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用琴音来招请我,而(琴音中)有杀机,这是什么人?B.(他)用琴音来招请我,可(琴音中)有杀机,这是为什么?C.(他)用琴音来招请我,而(琴音中)有杀机,这是为什么?D.(他)用琴音来招请我,可(琴音中)有杀机,这是什么人?12.宾客听到琴音中的“杀心”源自何处?(请用原文回答)(2分)13.从宾客的话中,我们发现音乐有时可以;同时,宾客的话也印证了蔡中郎是一个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我谢谢你
初一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面加粗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倔强(qiáng)怨恨(yuàn)迸溅(bèng)茏罩(lǒng) B.贮蓄(zhù)澄清(chéng)宛转(wǎn)抖擞(sǒu) C.奥恼(ào)猝然(zú)厄运(è)风韵(yùn)
D.堕落(duò)丰硕(shuò)玲珑(lóng)剔透(tì)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繁弦急管绝处缝声忍俊不禁蜂围蝶阵
B.小心冀冀头晕目眩返老还童德高望众
C.得失之患花枝召展问心无愧任重道远
D.心旷神怡举世无双多姿多彩具体而微
3.下面加粗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B.擎天撼地(震撼)
获益匪浅(非、不)
C.呼朋引伴(招引)
明察秋毫(毫米)
D.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
瘦骨嶙峋(形容人不精神)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