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学者感受-套磁篇
作文是模拟写申国外博士的套磁信

作文是模拟写申国外博士的套磁信亲爱的教授:
哇!您可是XX领域的翘楚啊,我对您的研究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一直对XX方面特别感兴趣,觉得这是个超级酷、超级有前景的领域。
如果能在您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我肯定能学到更多实用、
前沿的知识。
说到我的背景,我在硕士阶段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我专门研
究了XX项目,搞出了一些挺不错的小成果。
这些经验让我对XX领
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有信心在博士阶段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然了,我可不是只会闷头做研究的人。
我还挺擅长跟人打交
道的。
在硕士阶段,我跟各种专业背景的人合作过,大家一起搞项目、搞研究,特别有意思。
这些经历也让我学会了怎么跟不同领域
的人有效沟通,怎么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还有啊,我特别向往您那里的研究环境和氛围。
听说您的团队
在XX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这简直让我羡慕得流口水。
我觉得,如
果能加入您的团队,肯定能让我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也能让我在
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总之呢,我特别希望能有机会跟您进一步聊聊,看看咱们能不能携手共进,一起在XX领域搞出点大动静。
期待您的回复啊!
祝工作顺利!
[您的姓名]
[您的联系方式]。
美国申请访问学者投递套磁信的相关信息

美国申请访问学者投递套磁信的相关信息申请访问学者,投递套磁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是一扇门,你能不能成功成为访问学者,就看看你敲门的时候,有没有人开门,并对你说请进。
在投递过程中,有的人,也许敲门方式不对,有些人也许碰到了开门日期,导致百投不中,无功而返。
有的人,只是简简单单的投递了四五分就获得了主人的盛情相邀。
在总结心得的过程中,每个申请者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但是经验却都是宝贵的,下面86店铺就为大家说一位访问学者申请者对投递套磁信的思考,很有见地,值得参考。
第一,申请者的申请信投递对象,还是选择和自己的方向相近或有结合点的教授,被接受的可能性大些,有回复的基本都是和自己方向有结合点的。
不错,投递申请信一定要选择方向一致或相近的导师,这样成功率会提高,千万不要投递那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导师,那是在浪费时间。
第二,有的教授一直没给回复,后来导师直接让秘书给来了个邀请函,这种感觉去了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可能连导师的面都见不到。
这种情况,申请访问学者一定要慎重考虑,导师明显对你不怎么关心,录取你的原因实在有点让人担忧,如果你答应去了,那么有些事情就可能无法预料了。
第三,牛校与牛组的问题,感觉还是首选牛组,毕竟在自己的圈子里大家还是只看你的成果及背景,即便牛校出来没啥成果和人脉也没用。
这是困扰大家很久的一个问题,在好学校,好导师面前如何抉择,以前厚谱教育也给出了参考答案。
即专业排名相差不大的,可以以学校排名为准,学校专业相差很大的就以专业排名为准。
第四,突发情况的提前考察,这种情况一般发生的很少,但是也很可能发生。
比如教授年龄的问题,之前有一位同学请导师帮推荐了一个领域dream牛校的教授,这位牛导也接受了,但是这位学生后来才知道他明年就退休了,这不是有点被坑的感觉吗,初次之外还有导师突然换学校、换国家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结果直接导致访问学者面临改派的选择,又是一次磨难。
套磁信范文

套磁信范文套磁信是什么,套磁信怎么写?教授没有回复该怎么办?套磁信的题目怎么写?出guo为大家了关于套磁信的常见问题,并一一解答,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套磁信就是指套近乎的信。
给你要去的学校教授写信套近乎,让教授对你有印象,这样能增加印象分,加大被录取的几率。
1.必须了解收信的这位教授的研究方向。
2.必须在这些专业方面做足功课。
3.与其向这位教授提一两项“你正在关注”的问题,倒不如提这位教授正在关注的有深度的问题,并请求答复,为的是能在其指导下继续研究。
4.你可以说这个学校的研究条件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教授的研究方向正好与你一致,但千万不要抱怨国内的大学环境与条件。
老师通常都会很敏感:你如此对待你现在的环境,你将来也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我!5.有些人写套磁的时候连教授做什么都不了解就直接拿着模板给猛发信,这样的结果当然不好。
套磁一般都是套自己喜欢的教授,方向最好和自己的一致。
先看看faculty那一栏,把教授做什么大概了解下,然后再给他介绍下你自己,说说你们感兴趣的方向或者试验是一致的。
套的时候最好不要一开始就在附件里加ps或者resume,最好等到有几封信交流了之后再把resume附上。
一开始就发附件,教授很可能看都不看就直接删了。
6.在套磁中多方展现你的兴趣与能力,但不能忽悠!一旦言不由衷或华而不实,对方一定能察觉到!7.你需要不断设法与这位教授保持联系,让其在做决定时首先想到的人是你!8.不要一开始就给人家说我想到您那里去,您今年招学生么?有钱么?教授当然给你说我不招人什么的。
写套磁的意思无非就是想去他那里,你不说那么明白教授也知道。
再说了一开始就哭着喊着死活要去的话,最后自己反悔也不好说。
9. 要是要加附件的话最好不要用word,word的话他们比较担心有病毒,可以的话转成pdf文件再发。
10. 没有太多的研究背景的话,建议就不要套了。
光说一个gre 考试,toefl考试成绩没有太实际的意义。
研究生访学套磁邮件

研究生访学套磁邮件尊敬的XX教授:您好!我是XXX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XXX,非常钦佩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成就。
我通过多方了解,得知您的研究方向与我当前的研究课题非常契合,因此我决定向您表达我对于访学的浓厚兴趣,并希望能够有机会与您共事。
请允许我向您简要介绍一下我的研究背景和兴趣。
我在本科阶段主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在相关领域积累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在研究生阶段,我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方向。
我曾参与过一个关于情感分析的项目,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对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情感进行分类和分析。
这个项目增强了我对人工智能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理解,并培养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我阅读了您的多篇论文之后,我深深被您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深入研究所吸引。
特别是您提出的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处理长文本的语义关系。
我对这个模型的原理和应用非常感兴趣,并希望能够亲自参与您的研究团队,深入了解和探索这一领域的前沿问题。
除了对您的研究兴趣之外,我也对您的导师风格和研究团队的氛围非常向往。
我听说您对学生的指导非常细致入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同时,您的团队也以合作和融洽的氛围而闻名,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我希望能够有机会在您的指导下进行访学,亲身感受您的教学和研究风格。
我相信,在您的指导下,我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计划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加深入地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并尝试在文本生成和机器翻译等方向上取得突破。
我相信,在您的指导下,我能够实现自己的科研目标,并为您的研究团队带来新的想法和创新。
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访学申请,我诚挚期待能够得到您的回复,希望能够有机会与您进一步交流。
如果方便的话,我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以供您参考。
再次感谢您给予我宝贵的时间和机会,期待您的回复!祝好!您诚挚的学生,。
学习笔记150—申请店铺中的套磁技巧分享【联合培养博士篇】

学习笔记150—申请店铺中的套磁技巧分享【联合培养博⼠篇】从去年就开始准备申请联合培养博⼠,直到现在向国家留学基⾦委员管理会申请资助,在整个过程当中有⼏项很关键的地⽅直接会影响到最后所去的学校的好坏和你申请外⽅导师的好坏,也算有些“过来⼈”的经验。
由于在联系外⽅导师过程当中成功获取了哈佛⼤学、哥伦⽐亚⼤学、康奈尔⼤学、加州⼤学圣地亚哥分校、伊利诺伊⼤学⾹槟分校⼯程学院(在本领域排世界第三)、加州⼤学河滨分校(此教授曾师从同诺奖得主)等六位教授的正式及⾮正式offer,所以在如何套磁有⼀些⾃⼰的经验。
为了不⾄于这些经验⽆形流失掉,我决定写出来,给正在申请出国读博⼠以及申请国家留学基⾦委员会资助出国联合培养博⼠的同学⼀些经验。
同时,此⽂也能给以后由此打算的同学⼀些启⽰,从⽽知道当前⾃⼰该做哪些事情以及如何培养⾃⼰的能⼒。
在准备联合培养博⼠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有两项:对⽅学校邀请函以及英语成绩。
后者是⼀直困扰⼤家的项⽬,很多学术能⼒及各⽅⾯能⼒都很强的同学就是因为英语没能达标⽽最终未能得到资助(当然之前虽然也有没有英语成绩和证明就获得资助的例外,但毕竟是少数)。
关于英语⼤家可以参考众多论坛⾥关于托福和雅思的经验帖,我能给的建议便是能考雅思就考雅思,除⾮对⽅学校直接说明要托福成绩。
⽽前者则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有着⾮常重要的作⽤,可以说拿到⼼仪⼤学和导师的邀请函就成功了60%。
因此,如何拿到⽼师的邀请函则成很多同学⾯临的⼀道槛。
⽽联系⽼师过程中套磁就显得⾮常重要。
所谓套磁是指:“留学申请者和申请学校的有关教授通过Email联系,并通过联系达到增加⾃⼰被录取和获得奖学⾦的机会。
”说的直⽩⼀些就是如何在短时间能成功“搭讪”教授,同时让教授认为你有能⼒和资格跟随给对⽅做科研。
在对外联系教授过程当中通常有⼏种途径:⼀、已经认识对⽅,同时对⽅对你有⼀些了解。
⼆、国内导师的朋友,所以国内导师可以推荐你过去做科研。
三、⾃⼰通过Email的⽅式结识对⽅,同时向对⽅展⽰⾃⼰。
访问学者心得(精品5篇)

访问学者心得(精品5篇)访问学者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访问学者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访问学者心得(精品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访问学者心得篇1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有幸作为一名访问学者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活动。
这次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在学术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这次访问学者经历的开始,是在美国加州大学进行的。
我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们一起工作、学习,共同探讨学术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扩大了自己的视野。
在学术方面,我深入了解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研究。
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如何处理复杂的问题。
此外,我也参观了多个实验室,了解了最新的科研进展。
在生活方面,我体验了美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我学会了如何适应异国他乡的生活,如何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这次经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这次访问学者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学术交流的重要性。
通过与不同背景的学者交流,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术水平,还了解了世界的多样性。
同时,这次经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对学术的热爱,让我更加有信心去追求我的梦想。
总的来说,这次访问学者经历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成长和体验。
我不仅在学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还在生活中学会了如何独立处理问题。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热爱学术,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我相信,这次经历将一直影响和激励我,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访问学者心得篇2访问学者心得我有幸作为访问学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接触到了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次的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让我收获颇丰。
我在这里接触到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行业,分享了他们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他们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对我的研究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8套磁总没回应名校教授亲述如何写好套磁信

套磁总没回应?名校教授亲述如何写好套磁信文/徐淑录关于套磁的注意事项很多人很多地方都谈到了,这里附上一个CS系教授的看法,看看教授的意见或许对大家能有更直接的帮助(为了阅读方便,这里用中文习惯的表述方式来写)。
Points to keep in mind before sending an e-mail.我收到申请学生很多邮件,很高兴这么多人对来这里学习如此感兴趣,与此同时建议同学们在发邮件之前牢记以下这些事情:你套磁的教授可能会很忙,即使我已经每天拿出1小时时间来处理邮件,还是没法对每一封邮件都斟酌回复。
因此如果你的邮件篇幅短,直扣主题,那更有可能得到回复。
(看到这里想说一点,尤其对于我们中国礼仪之邦的同学们,往往都要客套几句甚至一整段,然后开始问是否招人,是否有funding,其实效果不好。
你套磁的目的教授很清楚,多考虑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直接抛出问题,想解释的话在下面进行解释。
)你为什么套磁?你希望得到怎样的回复?教授不希望要从字里行间去揣摩猜测。
不要使用"How r u?" 这样的问候语。
或许在聊天室可以,但套磁信里看起来很不正式。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在网上搜索解决你的问题,不要总是问很显而易见的问题。
教授的名字一定要正确!我收到过各种版本的我的名字,拼写错误或者first name与last name颠倒。
(这里插入一句,拼写错误想必大家不会犯,这是态度问题,而前后颠倒要注意了,假如教授名字叫Brad Pitt,那么套磁可以说Professor Pitt或者Professor Brad Pitt,不要搞错。
)如果你真的想收到回复,把邮件直接发给我而不是写着"Dear professor"。
这看起来你给我们系里所有的教授都发了,那么我没必要回复,因为你可能已经收到别的教授的回复了。
而且我很不喜欢这种一眼看上去就是群发的邮件,因为我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我和其他教授讨论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时,得知他也收到了这个学生的邮件,而且里面都写着"I am interested specifically in your research". 我们两个人的研究方向完全不同,你是如何做到specifically的呢?不要把你的CV用.doc格式作为附件发给我。
访问学者心得

访问学者心得访问学者心得篇1我非常高兴能够分享我的访问学者心得。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有幸与一个研究团队一起工作,他们的专业领域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和物理学等多个学科。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和理解在各种复杂问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机制和过程。
我们使用了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如核磁共振波谱仪、高速计算机和纳米粒子束显微镜等,以揭示微观世界中各种现象的本质。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我开始理解蛋白质折叠的微观机制,并了解到神经网络是如何处理复杂信息的。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运用高速计算机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如何利用纳米粒子束显微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
我非常感激这个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都非常热心肠,乐于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有意义的时刻,也一起经历了许多挑战。
总的来说,我在这个访问学者项目中收获了很多,不仅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和过程。
我期待着将这些经验和收获应用到我的未来研究中。
访问学者心得篇2访问学者心得作为一名访问学者,我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在这篇*中,我将分享我的经历,包括学术方面的收获、生活体验以及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人和事。
首先,在学术方面,我深入了解了国际教育。
在英国剑桥大学,我参加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并参与了关于跨文化交流的研究。
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熟悉国际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其重要性、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和文化差异。
这使我更加明白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
其次,在生活体验方面,我领略了英国的古老文化和风土人情。
从伦敦塔桥到剑桥大学校园,我感受到了英国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此外,我还参观了博物馆和艺术馆,了解了英国的艺术和文化历史。
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欣赏和尊重英国的文化传统,也丰富了我的生活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问学者如何联系外导?(我拿到3个国家三个学校offer,这里不明示:一个全球top100内,一个top150内和一个top200内)以前啊,有出国的经历。
不过,那时的出国,是集体行为。
而拿到单位赞助国外访学进修的offer时,感觉不一样,毕竟,很多事儿得自己操心咯。
所以,总体来说,自己满重视的!说重视,也只是思想层面,也就是满珍惜!但行动并不如思想那么积极!(警告:提早行动!最好提前2年联系,不少好学校排到3年后的了!没空位,遗憾!)觉得联系个学校嘛,世界那么大,学校那么多,找个接收自己的学校还难么?自己也不差,差,就拿不到单位的offer 了(因为单位也是要竞争的,靠实力pk的。
)别的同事问去哪个国家时,总对他们说急啥?就这样,提前一年开始联系学校和导师。
我是暑假开始正式联系,下面就把整个过程分享:因为我的专业是英语,所以学校要求,我们必须联系上交大学术排名top500里的学校,期中,香港、日本、新加坡这样不是English Speaking国家,原则不同意申请。
刚开始,自己给自己定位就是top100. 虽然第一次联系访学,但也不打算去求人推荐啥的。
一切都自己摸索着做。
基本思路,还是懂的:1.准备材料:起草简历,把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科研兴趣及论文和科研课题等翻译。
再写一封所谓的cover letter,同时把单位的资助证明(英文,没盖章)翻译好。
资料就准备好了。
2.猎头按照top100的顺序,当然,有的学校比如哈佛这样的,咱还是知趣的,不去联系,有实力不等于有绝对实力。
英语国家不外乎英国、美国、加拿大和及新西兰等。
我最初的想法是,出去了,绝对要玩的。
所以,首先考虑的是英国。
因为心想欧洲就那么大,出去一次,最好把它玩遍。
打开英国前10的学校,然后,在校主页上点击院系(department,school,或者直接点击A-Z),进入英语系或教育系。
再了解staff,who is who,或faculty,有的也叫people 甚至our people,所有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师资。
不过后来发现,美国分得更细,staff叫教辅人员,而faculty 是教学人员。
在师资一栏,逐一看各教授、讲师的背景介绍。
遇见研究兴趣或教学经历基本相近的,记下邮箱,群发出去。
这里有一个技巧:群发邮件时,一定别忘记设置单显群发,不要让对方看见你是给很多老师都发。
尽管,后边也可能会知道(因为他们有的会转发或共享。
不过管不了那么多了。
毕竟,你不知道哪个教授或老师有空接收你。
这就是套磁!遍地撒网,重点捞鱼!)。
技巧之二,就是你写信的时候,称呼很关键,如果你称呼MR,Miss,群发里有男有女,这不冒犯别人?所以,你称呼professor都不妥,因为你群发里也有不是教授的老师呀。
咋办?那就笼统地称Dear Teacher。
你用To whom it may concern都不行,你这样给对方的感觉是不是专门给ta写信的。
所以,Dear teacher这个称呼,最妥。
反正,ta绝对是老师咯。
虽然,很少用teacher 来称呼对方的。
但人家知道你英语不好,会原谅你的,哈哈。
总比冒犯好吧?!群发出去呢,就等回信!3.一边等一边扩大网发出去的信,回复率20%已经不错了。
我大概有这个数,这说明,自己的资料,还不至于没人要!不过,刚收到牛津、剑桥这样教授回复,心里高兴坏了。
细看内容,才知道,基本都是要么马上退休,要么说无空位满了。
你再跟ta回信,ta基本不会理你。
说明啥?一切都是借口!很委婉地拒了你!收到太多这样的信,以至于,后来我一收到回信,就找转折词汇,比如unfortunately,however,或sorry等,含有这样词汇的信,都是拒绝信。
看到这样的词,不看具体内容,一个字:删!删得潇洒点,心情会好点!这里删,也要忙着联系其他学校。
所以,删除的信,总是没有你发出去的信多!4.简历重要么?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简历重要,不过,的确重要。
对那些牛教授来说,一般般的简历,他们估计都不会回复。
真正想带你的老师,他似乎都不问你的项目。
语言超级热情。
我就遇见这样的老师。
感觉怕我不去!遇见太多拒绝,此时收到热情的表示接收的信,难免有受宠若惊之感啊!所以,套磁,就是运气活!发对人了,能力一般,也愿意接收你。
发不对人,简历再华丽,人家也不要你。
这大概就是为啥大多数老师喜欢靠推荐或联系熟悉的导师出去访学的原因。
自己联系,代价相对要高(时间、精力、焦虑)。
5.同意接收就等于一切顺利?没那么好的事儿!对方同意接收你,除非对方是有点身份的教授或领导。
否则,他同意接收你,不等于你就能过去!一,接收你的导师,不一定了解相关规定!比如学历等要求。
因为我只是小硕,当初因为副教授的我,不会被太多挑剔。
谁知道,NND,很多学校访问学者要求博士毕业或在读。
这点条件,把我为难得要si!满怀热情的和拟同意接收我的教授聊啊,讨论啊,到头来,说不符合规定。
一切又回到原点!所以,收到拟同意接收你的信,你要再三确认。
不然,搞得你空欢喜!最主要是浪费你时间,那些时间或许可以多发一切套磁的信了,不是么?一句话,外导不一定了解接收访问学者的程序或条件!6.更大可能性:很多教授,本土的一般很难!但是,从名字,你判断不是本土的,比如或许是印度或非洲或者其他国家的教授,这样的老师接收你的可能性更大。
我一开始同意接收我的就是希腊籍的教授和孟加拉的教授。
不过,这两个教授,因为一些事情,也未能进一步谈。
你只在乎出去,那就别在乎导师是哪个国家的或者导师怎么样,能出去再说。
7.有一种东西,叫板凳费!英国,是收板凳费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比如我,同意接收的学校有要3000胖子的,有要2500胖子的,天哪,算成人民币,得2.5到3万元一年啊!有的学校就不需要,不过,我没遇见过!但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同意报销的是一年1000胖子。
可见,学校收的高得离谱!不过,不要担心,板凳费,可以讲价!你就说,我们单位或基金委只同意报销1000胖子。
行就去,不行,就得换学校咯。
我有一个学校,对方同意500胖子半年。
一开始他要价3000胖子哦。
满有成就感!国外,七七八八的算起来,一个人需要1万人民币做后盾!8. 转战他国英国,一开始,我很喜欢。
因为说了想去游遍欧洲。
不过,后来一是因为板凳费,而是加入qq群后,发现英国签证比较难搞!拒签蛮多!对邀请函也比较严格,措辞不可以随便。
比如,签证官就比较厌烦出现合作啊,帮助啊,这样类似过去占便宜的词汇。
含有这样词汇的邀请函,拒签率大!我就是听了这个说法,建议对方学校措辞稍微换一下,结果对方人力老师不给换。
沟通不畅,对方还以撤回邀请函要挟我。
妈的,你这么要挟,把气氛都搞没了,过去还怎么一起讨论呢?心情不爽,虽然我试图挽回,也打听,说我们是误解,能否继续。
对方倒也爽快,说可以继续!收到这样的信,我再也不理他了!赶快联系澳大利亚!好,澳大利亚,没人提板凳费,联系了top8学校,回信的老师也有,最后是一个昆士兰大学一个老师同意接收我。
去澳大利亚,主要是考虑到汇率不高,时差不严重。
9. 涉足美国、加拿大因为我学英语的,口音呢有点美式。
另外,老婆也说去美国。
就这样,联系着澳大利亚,同时也把触角伸向美国。
联系了全球排名150前的学校。
经历是一样的,回信,讨论。
最后有一个学校的老师同意要我。
以商量的口气问我是否愿意一起做课题,哈哈。
肯定愿意啦!10. 等外国的学校,感觉动不动就放假。
老师动不动就出差!有的老师联系着联系着,突然一个自动回复,说出差了!唉,骨节眼上,正聊邀请函呢,结果出差,而且一般出差好久,半月以上。
没办法,等咯!等出差回来,就立马联系。
以节日问候的形式切入,所以,你一定要查找一下,那个时候有没节日可以祝福的,哈哈。
套近关系!我美国的教授就是出差回来后,联系邀请函,刚好是万圣节。
祝他节日愉快,当天晚上,就给我发来邀请函。
一看,唉吗,是教授,而且是杰出型,还是副教务长。
一开始,他从不提,简历上,我也忘记了。
我都不知道群发了多少邮件!罪过!加拿大,因为学校不多,而且有的学校是法语,没联系几个,要求也是高,要博士。
我没怎么跟进。
气候也不好,就没那么重视!美国的,分1/2/3/4类地区,因为要省钱,所以,尽量找了3/4类地区的州立大学。
中部,中南部,南部。
11. 操作不同英国、美国等,有的学校,直接和导师联系,导师同意,会带你走程序。
而有的学校,事先应和系或院主管领导写信。
这操作程序不一,给我们套磁带来很多不便!不过,我是同时进行,给导师和领导都发信!同意要你的,不管如何,都会要!怕啥!12. 签证英国提前1个月?不需要面签,也不需要保险,但要做肺结核检查。
美国,需要面签和保险。
澳大利亚,需要保险,但是签证周期长,2个月没结果,都算正常。
不过,澳大利亚,据说访问学者拒签没发生过!13.其他我走的是学校资助,所以,报销方式不同!Csc是报销路费、申请签证费,每月的生活费。
国家不同,补贴不同。
板凳费1000,英国的你不用去报,学校秘书会去跟使馆要的!CSC赞助,你别想自己去玩,发现后按照每天扣除补贴。
除非,你愿意自己掏钱去旅游,比如申根国!带小孩过去的,5岁以下,收费,5岁以上,英美加澳都是免费上幼儿园。
带上出生证、疫苗证和国外住址(租房),对方政府会就近原则安排学校。
驾照,据说不需要公证,出国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