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手真能干》

小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小手真能干》教学目标:1.了解小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小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2.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小手真能干》的教材。
2.实验用具和材料:纸张,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3.展示用具: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5分钟)1.老师出示一幅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画内容。
2.通过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小手能干什么?”3.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小手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约4-5名学生。
2.老师提供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
3.每组给出一个任务:设计制作一个小工具,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每组讨论并设计自己的小工具,然后动手制作。
5.每组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小工具,并交流分享。
三、讲解与总结(15分钟)1.老师讲解小手的功能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总结并回答问题:“小手除了做这些事情还能做什么?”2.通过讲解展示一些与小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对小手的认识。
四、解析与拓展(15分钟)1.老师解析学生设计制作的小工具,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
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思考它们是如何与小手合作完成的。
3.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小手的应用场景。
五、小结与反思(10分钟)1.通过问答方式检测学生对小手的认识程度。
2.学生回答问题:“你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收获?”3.学生通过课堂小结和同伴交流,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课堂作业(5分钟)1.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观察家庭成员的小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2.学生提问和解答。
教学反思:本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设计制作小工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通过观察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4篇

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精选4篇(一)教案名称: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教案目标:1. 让幼儿能认识自己的双手是宝贵的,能够用双手做一些小事情,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认识双手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学习双手的基本动作和功能。
3. 学习如何使用双手进行简单的生活操作。
教学准备:1. 多功能手套、洗手液、干净的毛巾等。
2. 纸和颜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步骤:1. 制作手模:给每位幼儿准备一张纸和一只笔。
让他们将自己的手放在纸上,用笔描绘出手的轮廓。
然后,帮助幼儿剪下手的轮廓,并用颜色纸剪下五个不同颜色的小手指。
最后,用胶水将小手指粘贴在手模上。
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模感受双手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认识双手:利用多功能手套进行教学,向幼儿展示手套的功能和作用。
比如,手套可以保护双手在寒冷天气中不被冻伤,还可以防止双手受到伤害等。
让幼儿触摸手套,了解手套的材质和特点。
3. 洗手流程:让幼儿观察一遍正确洗手的流程。
然后,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份洗手液和一块干净的毛巾。
教导幼儿如何使用洗手液和毛巾进行正确的洗手。
引导幼儿说出洗手的好处和理由。
4. 动手操作:给幼儿准备一些简单的物品,比如穿鞋带、搭积木、捏泥巴等。
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双手进行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老师可以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5. 游戏互动:组织一些手部动作的游戏,比如操纵棒球、踢足球等。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双手的灵活性和功能。
6. 反馈与总结:与幼儿进行简短的互动交流,询问他们对双手的认识和感受。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双手的重要性和能力。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利用双手,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生活技能。
教学延伸:1.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使用双手,比如穿衣、洗脸、刷牙等。
2. 倡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用餐前后漱口等。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孩子们将会学习到:
1.教育孩子了解健康与卫生的重要性;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洗手、饮食等;
3.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损伤;
4.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手部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
热身活动
1.娱乐操:先有领舞老师率领孩子们唱歌跳舞,活跃气氛;
2.游戏:请孩子们围成一圈,一人拿一个毛巾,沿着圈子依次传递。
当乐队停止演奏,拿到毛巾的孩子将被淘汰,循环比赛。
教学主题
教材:《小手真能干》
1.孩子们需要首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双手,并理解手部的基本构造;
2.引导孩子探究“小手真能干”这个主题,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于“小手”所能够的各种活动的想法;
3.教师指导孩子动手丰富细节,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及创意转化为实际行动。
活动
1.手印绘画:孩子们用自己的手印,进行创意画的创作;
2.展示手工:让孩子们动手制作“手工”;
3.手部运动游戏:将松萝奥林匹克的“手”运动元素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
课外活动
1.在课外带孩子们去户外进行手部活动的比赛;
2.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发放家庭任务单并跟进完成,进一步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含反思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部解剖结构,学习基本的手部卫生学问。
2.培育幼儿的手部操作本领和卫生意识。
3.认得食品的基本卫生学问,理解食品卫生的紧要性。
二、教学内容1.手部解剖结构及手部卫生学问。
2.饮食卫生学问。
三、教学步骤1.引导幼儿认得手部的紧要性。
老师问:小伙伴们,你们触摸事物、玩具、食物时用的是什么?幼儿:手。
老师:是的,手是我们最常用的工具,手的紧要性是无可替代的,因此我们要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我们的小手。
通过手指的动作来作“每首歌的开头都是拍拍手”的动作让幼儿信任小手真能干。
2.了解手的解剖结构及手部卫生学问。
老师出示充气手模型,让幼儿看清手部解剖结构,引导幼儿认得手部的基本构成部分,并通过图片、视频的呈现让他们了解手部病菌的来源和手部卫生学问。
如:洗手、剪指甲等。
3.提高幼儿对食品卫生的认得。
老师通过幼儿爱好的食材制作过程来引导他们认得食品卫生学问,如:从购买原材料到加工食品所要注意的卫生问题。
同时,通过呈现净化水果的过程,让幼儿知晓水果表面的细菌和污渍是可以清洗掉的。
4.手部操作体验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手的紧要性,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个盲装测试,让幼儿接触和感知未知物品,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验出这些物品,并出示阅历得出的结果。
五、教学反思教案中对手部卫生的阐述以及对饮食卫生的引导都是较为常规的,重点在于两个点:1.认得手部的紧要性对于小班幼儿,能够引导他们意识到手的紧要性是很紧要的,需要用美妙的动作和有趣味味的语言解释。
这样做不仅让幼儿知道手的多种用途,而且可以让他们订立好习惯,有效的降低手传播病菌的可能性。
2.将饮食卫生融入幼儿化的体验中为了让同学能够更好地理解饮食卫生的紧要性,需要将饮食卫生融入到幼儿化的体验当中,如给他们制作水果沙拉、蔬菜色拉等,让他们了解食物卫生学问,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本身的健康。
总之,在教育小班幼儿健康学问方面,我们需要用有趣味味的语言和美妙的动作来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卫生习惯,并适时地将生活中的卫生环境融入到学习当中,让幼儿可以在欢乐的游戏和学习当中体会到团队和集体的气力。
小班健康游戏教案三篇

【导语】编写教案的繁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班健康游戏教案:⼩⼿真能⼲ ⼀、活动⽬标: 1、喜爱⾃⼰的⼩⼿,喜欢做⼩⼿的游戏。
2、认识⼩⼿,知道保护⾃⼰的⼩⼿。
3、学习⼩⼿的安全保健常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知道保护⾃⼰的⼩⼿。
难点:初步掌握保护⼩⼿的⽅法。
三、活动准备: PPT、⼩⼿图⽚、保护⼩⼿图⽚。
四、活动过程: 1、律动《⼩⼿爬》引出活动教师带领幼⼉随⾳乐做⼩⼿在⾝体上爬的动作,感受⼩⼿的活动。
2、引导幼⼉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的⼩⼿,知道保护⼩⼿ ⑴认识⼩⼿,喜爱⾃⼰的⼩⼿。
——教师出⽰PPT。
师:看,这是什么?那⼩⼿上有什么呢?我们⼀起来看⼀看。
——通过观察、感知和描述,知道⼩⼿上有⼿指、指甲盖、⼿⼼、⼿背等。
师:你来找找⾃⼰⼩⼿上是不是也有这些呢? 教师⼩结:我们的⼿上有5个⼿指头,有⼿⼼和⼿背,还有⼿指甲。
⑵了解⼩⼿的本领,懂得要保护⾃⼰的⼩⼿。
师:我们的⼩⼿有什么本领呢?(穿⾐服、翻画书、画画、吃饭……) ⑶游戏:挠痒痒。
师:⼩⼿还会做好多好玩的游戏呢!我们⼀起来挠挠⾃⼰的⼿⼼,再挠挠旁边⼩朋友的⼿⼼,说⼀说有什么感觉?(痒痒的、真好玩、很开⼼……) 教师⼩结:我们的⼩⼿真能⼲,不仅可以做游戏,还可以敲电脑、拿东西、握笔、看书、玩玩具、弹钢琴、做舞蹈动作…… 3、学习⼩⼿的安全保健常识,掌握保护⼩⼿的⽅法师:我们的⼩⼿这么能⼲,那怎么保护⼩⼿呢? ⑴看图⽚,了解⼩⼿的安全保健知识。
——教师带领幼⼉逐副观察图⽚,并说说每幅图在⼲什么?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教师⼩结:我们的⼩⼿要保护好,不吸⼿指头,不啃指甲盖,要经常洗⼿,剪指甲,天⽓冷了要涂护⼿霜,套⼿套,不随便将⼩⼿伸到门缝或者洞洞⾥,不玩⼩⼑,不碰烫的危险的东西,保护⼩⼿。
⑵⼿过程,感知体验保护⼩⼿的⽅法。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含反思引言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小班幼儿(3-4岁),本文设计了一节“小手真能干”的健康教育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手部肌肉训练、游戏以及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培养他们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1.了解手部结构、功能、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2.提高幼儿手部肌肉协调能力、身体协调能力;3.培养幼儿集体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器材1.面团;2.塑料杯、铅笔、小车、玩具积木、红绿牌各五个;3.手黑板;4.图画卡片。
环境1.宽敞明亮的体育馆或课室;2.清爽干净的空气;3.安全舒适的座椅。
师资配备1.当值保健幼师2人;2.协助幼师2人。
活动展开阶段一:幼儿手部解剖知识普及活动目标通过了解手部解剖结构和功能,培养幼儿对自身身体器官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1.展示手的不同部位的图片和模型,让幼儿自由发挥,找出手的各个部位并命名;2.观看手黑板上的手部解剖图,了解手部结构和功能;3.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加强幼儿对手部的认知。
活动评价幼儿能够看到手部解剖图并分辨出不同的手部部位;能够说出手的常见功能;表达能力增强。
阶段二:手部肌肉协调能力训练活动目标通过手部肌肉协调训练,提高幼儿的手部灵敏度和协调能力。
活动内容1.幼儿手捏面团;2.幼儿使用铅笔画直线、圆形;3.幼儿推小车;4.幼儿拼积木。
活动评价幼儿操作规范、动作协调,手部肌肉协调能力有所提高。
阶段三:小手游戏活动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体验手部协调的乐趣,感受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内容1.红绿牌游戏:教师提问,幼儿举起绿牌表示答对,红牌表示答错;2.小车游戏:幼儿分组进行小车避障比赛。
活动评价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加强了小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有所提高。
阶段四:反思该教育活动的结束需要对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估,让幼儿有机会表达对活动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中总结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针对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健康教育活动《小手真能干》,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体验,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自理技能,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自主清洁卫生意识,如洗手、擦嘴等。
2.培养幼儿自己穿脱衣物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饮食健康的认识,了解合理膳食。
4.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学会与他人合理沟通。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温习洗手常识•讲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洗手方法。
•观看洗手操作演示视频。
•示范和引导幼儿正确洗手,要求幼儿跟随操作。
2.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幼儿进行过渡活动,从教室转移到穿脱衣物的准备地点。
•示范自己穿脱衣物的正确方法,引导幼儿按照示范操作。
•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逐步独立完成穿脱衣物的过程。
3. 讲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讨论饮食健康的主题,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饮食经验。
•展示一份健康的餐食图片,解释并讨论其中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通过互动游戏,引导幼儿判断食物属于哪个食物类别,并解释不同食物类别的作用。
4. 运用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社交技能•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幼儿分别扮演客人和招待员。
•引导幼儿通过扮演游戏,学习与他人合理沟通和表达。
•提醒幼儿要注意语气和表情的适当运用,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
5. 总结和反思•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引导幼儿进行总结。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在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洗手和穿脱衣物过程中的操作是否正确。
2.观察幼儿对合理膳食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是否能正确判断食物类别。
3.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和社交技能运用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案通过针对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健康教育活动《小手真能干》,旨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实际表现,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逐步独立完成各项任务。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能干的小手9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能干的小手9篇能干的小手 1[设计意图]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包办太多,对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系鞋带、帮老师整理图书等,不善于也不勤于动手,对手没有自觉意识。
通过《能干的小手》这一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许多事情;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概念。
3、帮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活动准备]1、电脑课件、录音机、磁带。
2、丰富的手工操作材料:橡皮泥、颜料、串珠积木、棉签棒、纸等。
[重点难点]难点:1、手指的名称不同。
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一、音乐导入法: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观察发现法: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然后说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看电脑课件,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护好我们的小手。
讨论: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小手。
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门要戴手套等。
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三、游戏巩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戏。
四、感知操作法:变一变,老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印画、撕纸、穿项链、用橡皮泥串糖葫芦等。
(活动结束:听音乐离开活动场地)[活动延伸]1、开辟“独立能力角”,为幼儿准备鞋带、蝴蝶结、筷子等,让他们练习。
2、学习儿歌“小小手”。
3、和幼儿一起做“手影”游戏。
4、建立“家长联系卡”,及时表扬、鼓励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反思]本活动以“幼儿的手”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音乐导入法、观察发现法、游戏巩固法、感知操作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你来找找自己小手上是不是也有这些呢?
教师小结:我们的手上有5个手指头,有手心和手背,还有手指甲。:我们的小手有什幺本领呢?(穿衣服、翻画书、画画、吃饭)
⑶游戏:挠痒痒。
师:小手还会做好多好玩的游戏呢!我们一起来挠挠自己的手心,再
挠挠旁边小朋友的手心,说一说有什幺感觉?(痒痒的、真好玩、很开心)
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
整理了关于幼儿小班健康教案《小手真能干》,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
助,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喜爱自己的小手,喜欢做小手的游戏。
2、认识小手,知道保护自己的小手。
3、学习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识。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小手,知道保护自己的小手。
难点:初步掌握保护小手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法去洗洗你的小手。
--教师轮流请幼儿洗手。
PPT、小手图片、保护小手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律动《小手爬》引出活动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小手在身体上爬的
动作,感受小手的活动。
2、引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自己的小手,知道保护小手
⑴认识小手,喜爱自己的小手。
--教师出示PPT。
师:看,这是什幺?那小手上有什幺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通过观察、感知和描述,知道小手上有手指、指甲盖、手心、手背
教师小结:我们的小手真能干,不仅可以做游戏,还可以敲电脑、拿东西、
握笔、看书、玩玩具、弹钢琴、做舞蹈动作
3、学习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识,掌握保护小手的方法师:我们的小手这
幺能干,那怎幺保护小手呢?
⑴看图片,了解小手的安全保健知识。
--教师带领幼儿逐副观察图片,并说说每幅图在干什幺?这样做对不
对?为什幺(不)能这样做?
教师小结:我们的小手要保护好,不吸手指头,不啃指甲盖,要经常
洗手,剪指甲,天气冷了要涂护手霜,套手套,不随便将小手伸到门缝或者
洞洞里,不玩小刀,不碰烫的危险的东西,保护小手。
⑵手过程,感知体验保护小手的方法。
师:我们玩过游戏以后要把小手洗干净,怎幺洗呢?
--教师出示洗手步骤图,边说边请幼儿演示。
师:我们都知道怎幺洗手了,下面,请到的小朋友用刚才我们说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