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佛手瓜和龙须菜露地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闽南高海拔山区佛手瓜高效栽培技术

闽南高海拔山区佛手瓜高效栽培技术

闽南高海拔山区佛手瓜高效栽培技术佛手瓜又名合掌瓜、万年瓜等,属葫芦科半阴性多年生宿根攀缘植物,原产于墨西哥秘西印度群岛一带,有绿皮和白皮两个品种。

主要食用部分为嫩梢和果实,可炒食或煮食,果实可盐渍、酱渍或腌制成多种食品。

其嫩梢别名“龙须菜”,果实具特殊香味又耐贮藏,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近年来,永春县充分利用地处福建东南部亚热带丘陵山区有丰富光温资源的特点,在海拔800--1000m的山区组织农民开发房前屋后、荒山坡地210公顷,连片种植佛手瓜,增加了农民收入,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远销日本、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家。

佛手瓜根系发达,侧根长而粗壮,第2年可形成块根,单株地上部蔓叶营养面积可达30--40平方米。

种子发芽适温18--25℃,幼苗生长适温13--20℃,挂果期生育适温20--23℃,高海拔山区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实膨大。

一般夏季茎叶生长旺盛以采摘嫩梢为主,秋冬季较适宜采收果实,当年种植可当年结果。

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田块选择佛手瓜为短日照植物,喜温暖不耐热、不耐低温,高于35℃或低于5℃时茎蔓枯死,年均温14℃以上,夏季日均温20℃左右的地方可种植。

对土壤适应性较广,pH值5.5--6.5,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均可种植。

二、整地播种佛手瓜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10月--翌年4月较适宜,尤以3--4月为佳,夏季高温播种成活率低。

播种方法有两种一是种瓜直播。

选老熟瓜提前1个月催芽,即将种瓜放于沙床覆细沙,使其1/2埋入沙中,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直至子芽长出。

二是采取分株繁殖。

4月上旬将老株蔸头挖开露出块根,用刀切下约50g左右的块根,并带2--3个芽。

播种前先清理地面杂草,然后按行距4--6m,株距4--5m 挖穴,穴直径45--50cm,深40--50cm。

穴底施入腐熟的厩肥、堆肥或人粪肥100--200kg作基肥,再铺上20--50kg比较干净肥沃的土壤,防种瓜或分株苗的块根直接接触肥料造成根腐和肥害。

佛手瓜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佛手瓜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佛手瓜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佛手瓜是一种瓜类植物,它具有独特的外形和香味,因此在种植和管理时需要特殊的技术和具体的注意事项。

以下是佛手瓜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的一些要点:
1. 地点选择:选择适合佛手瓜生长的土壤,它们偏好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同时,选择阳光充足、有一定的通风性的地方进行种植。

2. 温度要求:佛手瓜是热带植物,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

在低于10摄氏度的温度下,佛手瓜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3. 种植方式:可以通过直播或育苗的方式进行种植。

直播种植时,将种子直接撒在地里并浇水保湿;育苗种植时,将种子放置在育苗盘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直到幼苗长到一定程度。

4. 浇水与施肥:佛手瓜生长期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湿润度,但也要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腐烂。

根据佛手瓜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适当的施肥,如在苗期施用一些有机肥料。

5. 支架或支撑物:佛手瓜的藤本性质使其需要有一定的支撑,在生长期间可以使用竹竿、铁丝网等支撑物来帮助佛手瓜藤蔓攀爬。

6.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佛手瓜植株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若有发现,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如喷洒农药或使用天敌等。

7. 采摘与储存:佛手瓜的果实一般在成熟时采摘,可以通过外观和香气来判断果实是否成熟。

采摘后,应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以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以上是佛手瓜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佛手瓜怎么栽培

佛手瓜怎么栽培

佛手瓜怎么栽培佛手瓜是一种葫芦科佛手瓜属植物,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15年传入中国,在中国江南一带都有种植,佛手瓜清脆,含有丰富营养,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

加上瓜形如两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们喜爱。

那么佛手瓜怎么栽培呢?以下是小编为你介绍的佛手瓜的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希望帮到你。

佛手瓜的栽培技术佛手瓜性喜温暖,并能忍耐较高温度,20℃以上才能正常生长。

果实发育期要求稍低温度,地温在5℃以下则根系枯死。

佛手瓜适于较肥沃和保水力良好的土壤。

较耐肥,抗病虫害能力很强。

1、菜田立体栽培:可采取保护地栽培。

佛手瓜与黄瓜、芸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间作与套种,利用佛手瓜与间作蔬菜生长和结果的时间差与空间差,以及蔬菜对营养、水分、肥料、空气、温度的要求,合理搭配,实现高效立体栽培的目的。

2、菜园定植栽培:佛手瓜属浅根系作物,最宜在菜园沃土中生长。

“惊蛰”前后,与温室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同期栽种,同样管理,一般每亩定植20株为宜。

佛手瓜的田间管理1、幼苗期:定植在庭院的小拱棚中,苗期只浇小水,长势旺时不追肥,注意白天通风和光照,夜间要注意防冻。

定植在温室、大棚中的佛手瓜苗,与其间作、套种蔬菜同时浇水、施肥。

2、上架期:佛手瓜侧枝分生能力很强,前期要及时摘除基部的侧芽,整枝时在主蔓约30厘米~50厘米处摘心,每株选择生长旺盛的2~3根子蔓。

子蔓长至150厘米时再次摘心,各留3条孙蔓。

注意调整架面,及时去卷须并视其主蔓长势抑强扶弱,使其架面分布均匀。

3、开花结果期:佛手瓜自播种至开花结果需170天左右,开花后15天~20天可采收嫩瓜。

40天~50天果实成熟,每株可收200个~300个果实。

在采摘时一定注意轻拿轻放,以防碰伤。

佛手瓜可在收获季节上市,也可放在用塑料薄膜衬里的纸箱或果筐里,室温在10℃~25℃,保持适宜湿度和透气条件下,可贮存4~6个月,且风味不变,清脆鲜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露地栽培佛手瓜高产施肥技术

露地栽培佛手瓜高产施肥技术

3 2 第2 . 次催秧肥
在 5 底6 上 旬 ,距 瓜 苗 0 4~0 5 7拉 环 沟 1 ~ 月 月 . . 1 1 0 2 c 0 m深 ,以免过 近开沟 损伤浅土 层 内大 量根 系 ,而 影响
1 苗 肥

般 采用 育 苗移栽 的方 法 ,苗期 对养 料需 要量 不 大 ,
3 追肥
佛手瓜根 系较发达 ,分 布浅 ,横 向可 达1 3。施肥 ~2 1. 3
应集 中于地表2 m浅土层内 ,施肥 后应 立即浇水 ,以促进 0c 根 系生 长发育 ,苗期需肥 量不大 ,可从 育苗营养土 中吸收 供 自身 生长 。生 长期需追 肥5 0 。6 ~6 : 月中旬 ~9 月中 旬营 养生长 迅速 ,需 肥水较 多 。食用 嫩梢 的每 采收2 次嫩 梢 ~3 时每6 7 m2 施 1 6 i 宦 次腐熟人畜粪尿4 0 k 0 g。

月收获上市 ,可丰富蔬菜 市场及调节淡旺季蔬菜供应。一般 开 花 到成 熟 约2 ~2 。单 瓜 重 0 3 .5 k ,最 大 达 0 5d . ~03 g
06 . g .-07k o每株可结瓜3 0 0 个 、约采收2 0 0 g 0 -8 0 0 -5 0k 。 佛手瓜6 月以前生长缓慢 ,7 月进入迅速生长 期 ,9 J ~9 7 上旬 陆续开 花结果 ,以侧蔓结瓜为主。侧蔓十分发达 ,分枝 级数
过 磷酸钙0 5 ( l或每6 7 m2 . ~1l g 6 i 魉用沼液5 0 0 g 0 ~1 0 0 k ,
先挖好 1 个长宽深各0 5 .~1m左右的坑 ,坑 中用腐熟农家肥 2 -2 Z 0 5l 人粪尿、草木灰各5 g —8 k ,复合H O 5 【、 E . 一l1 g
钙镁磷肥1 5 g .~2k 混合均匀撒施 ,上面覆盖2 m, 0c l  ̄的泥土 ,

龙须菜高质高产栽培技术

龙须菜高质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2022年第28期龙须菜高质高产栽培技术营养钵中,使种瓜的大头向上,瓜柄向下,顶部覆土2~3 cm,覆土成蘑菇顶状,然后浇透水。

(六)播后管理种瓜从播种到幼芽出土,白天温度维持在25~30℃,夜间温度保持在20℃左右。

幼芽出土后适当降温,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6℃左右。

幼苗移栽前7 d加大温室通风量进行炼苗。

三、定植(一)整地施肥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5~6 m3和三元复合肥50 kg作基肥,深翻细耙。

起垄按照等行或宽窄行方式 进行。

(二)定植时间日光温室栽培龙须菜宜在2月上中旬定植,塑料大3月上中旬定植。

每667 m2可栽植300028~30℃,夜间温度保持在20~22℃。

缓苗后25~28℃,夜12℃左右。

遇高温天气应覆盖遮阳网667 m2施入三元复合20 kg,生长中后期以追施尿素为主。

0℃以上安全越冬,翌年继续生0℃前进行封闭保温。

茎叶物理防治害虫选用频振式杀虫灯等方法诱杀,在温室放风口安装防虫网,悬挂色板诱杀蚜虫、飞虱、蓟马等。

(三)化学防治1.病害防治。

龙须菜植株发病初期可用乙蒜素、硫磺、石硫合剂等防治。

2.虫害防治。

龙须菜发生蚜虫、飞虱、蓟马等虫害时,用印楝素、藜芦碱等植物源产品稀释喷雾防治。

六、采收当龙须菜苗长到20~30 cm时,将嫩梢摘去约5 cm,促进其侧蔓的生长。

当侧蔓长到20~30 cm时,将嫩梢摘去,促进其孙蔓生长。

新长出的枝条长为20~30 cm 时即可采收,标准是从顶芽下数5~6节采摘,夏季采收间隔期时间短,春秋季温度低时采收间隔时间稍长。

(责任编辑 程丽红)JINGJI ZUOWU经济作物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龙须菜佛手瓜苗如何种植产量高?

龙须菜佛手瓜苗如何种植产量高?

龙须菜佛手瓜苗如何种植产量高?佛手瓜苗又叫龙须菜,是以佛手瓜嫩茎做为特种蔬菜,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近期有网友咨询:佛手瓜苗怎么种植,种植佛手瓜苗用什么品种最好?种植龙须菜佛手瓜苗如何管理,种植佛手瓜苗多久可以采摘?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佛手瓜苗亩产量佛手瓜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短日照植物,春夏生长,秋季开花结果,可以食用果实、嫩茎以及地下块茎等。

佛手瓜喜温,不耐热、不耐寒,喜光且耐阴、耐旱、不耐湿,对土质要求不严格。

佛手瓜苗(嫩茎)作为一种特种蔬菜,市场需求最越来越大,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传统栽培习惯采用高棚架疏植方法,采收迟,产量低(亩产1200千克左右),经济效益低。

经过对照试验,采用矮棚架密植方法或爬地密植方法,采收早,产量高(亩产可达1800千克),增产50%,经济效益显著。

种植佛手瓜苗品种选择佛手瓜有绿皮种和白皮种。

白皮种长势弱,蔓细短,结瓜少,光滑无刺,皮白绿色。

若以采收嫩茎为主,耕种帮建议选择长势强、分枝多、结果多、瓜光滑无刺、品质优的绿皮品种,如福州古岭合掌瓜。

种瓜要求个头肥大、表皮光滑、茸毛不明显、芽眼微微突起、无伤疤破损、充分成熟。

佛手瓜苗栽培季节与方式如肇庆地区在11月下旬催芽,12~1月播种育苗,2~3月定植(其他地区需根据本地环境条件选择适宜时期)。

生长前期多与叶菜类间套种。

一般采用育苗移栽,也可催芽后直接播种栽培。

种植佛手瓜苗前选地整地施基肥佛手瓜属于喜温、不耐热、不耐寒、喜光且耐阴的植物,选择夏季天气凉爽、冬季无严霜的高海拔地区栽培更易获得优质高产。

同时佛手瓜属于耐旱、不耐湿的深根性植物,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高产田块进行栽培。

佛手瓜易发生枯萎病、根腐病和蔓枯病,要注意轮作。

按畦宽1.5~1.7米(包沟)整地作畦,栽植穴(长x宽x深)30厘米x30厘米x25厘米,亩施农家肥2000~2500千克或精制有机肥1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5~30千克。

佛手瓜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佛手瓜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佛手瓜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佛手瓜,又叫佛手柿、佛指瓜,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

它的果实呈现出众多的手指状,形态独特且引人注目。

佛手瓜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至关重要,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佛手瓜的种子选择非常重要。

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良种,并确保种子无病虫害,并且种子的萌发率较高。

最好选择经过认证的供应商,以确保种子的品质和纯度。

其次,佛手瓜的栽培地选择。

佛手瓜适宜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栽培,土壤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pH值在6.0-7.0之间。

同时,由于佛手瓜是一种爬蔓植物,需要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因此栽培地应具备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度的藤架支撑。

第三,佛手瓜的播种与育苗。

一般情况下,佛手瓜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3月至4月,适温为20-25摄氏度。

播种前,应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在播种盘或小苗盆中进行播种。

播种深度以种子直径的2倍为宜,播种后覆盖适量薄土,并保持适度的湿润。

在育苗阶段,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适度施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以提高温度和湿度。

第四,佛手瓜的移栽和管理。

当苗高达到10-15厘米左右时,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前,应提前做好土壤的准备工作,确保土壤质地松散肥沃。

移栽时一定要小心,避免损伤根系。

移栽后,及时浇水,并随时调节温湿度,以促进苗木生长。

第五,佛手瓜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佛手瓜生长期对养分需求较高,可适量追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叶片病菌、病虫害等问题。

可采用有机农药进行喷雾,但应注意使用剂量和喷药频次,以免对佛手瓜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佛手瓜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是确保佛手瓜生长健康的关键。

选择好种子,合理选择栽培地,掌握好播种与育苗技巧,注意移栽和管理细节,以及合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成功种植出健康、丰硕的佛手瓜。

希望这些内容对想要种植佛手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和指导。

龙须菜种植方法

龙须菜种植方法

龙须菜种植方法
龙须菜,又名地肤、地丝、地骨、地丝菜、地丝菜、山药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龙须菜的种植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技巧,就能够在家里或者农田里成功种植龙须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龙须菜的种植方法吧。

首先,选择合适的种子是种植龙须菜的第一步。

在选择种子时,应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以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率。

其次,准备土壤。

龙须菜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因此在种植龙须菜之前,应该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肥力施用和翻耕,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然后,进行播种。

在播种之前,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以增加发芽率。

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准备好的土壤上,并轻轻压实,再覆盖一层薄土,最后进行适当的浇水。

接着,进行管理。

在龙须菜的生长期间,需要及时除草、松土,并进行适当的施肥。

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最后,收获。

龙须菜的生长周期一般为40-50天左右,当龙须菜长到一定大小时,就可以进行收获。

在收获时,应该选择晴天进行,将整株龙须菜连根拔起,并进行清洗,即可食用或者销售。

通过以上的种植方法,相信大家对龙须菜的种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尝试种植龙须菜,享受种植的乐趣,也能够品尝到新鲜的龙须菜,获得丰富的营养。

祝大家种植成功,丰收喜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20, 10(5), 244-247Published Online May 2020 in Hans. /journal/hjashttps:///10.12677/hjas.2020.105037Ope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hayote and Chaylte Vine in Southern FujianDongmei Lian, Zhengfeng Lai, Yunfa Yao, Jianji HongSub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angzhou FujianReceived: Apr. 22nd, 2020; accepted: May 6th, 2020; published: May 13th, 2020AbstractYears of chayote and chaylte vine cultivation practices in southern Fujian. This paper introduced ope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hayote and chaylte vine in southern Fujian including variety selec-tion, planting time,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land, seedling transplantation, field management, insect control, frost protection, recovery and reserve seed.KeywordsChayote, Chaylte Vine, South Fujian, Open Cultivation Technique闽南地区佛手瓜和龙须菜露地栽培技术练冬梅,赖正锋,姚运法,洪建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漳州收稿日期:2020年4月22日;录用日期:2020年5月6日;发布日期:2020年5月13日摘要通过闽南地区多年佛手瓜和龙须菜的栽培实践,从品种选择、种植时间、选地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冻害防护、采收及留种等方面,介绍闽南地区佛手瓜和龙须菜露地栽培技术。

关键词佛手瓜,龙须菜,闽南地区,露地栽培技术练冬梅等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佛手瓜(Sechium edule. Swartz),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寿瓜等,是一种葫芦科佛手瓜属植物,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台湾最初以食用瓜为主,后开发为菜用龙须菜(佛手瓜嫩梢),之后传入大陆,成为特色蔬菜,现国内南北地区均有种植[1][2][3]。

佛手瓜棚架爬蔓生长,其果实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钾低钠、赖氨酸和组氨酸含量高的特点[4]。

龙须菜匍匐生长,其嫩茎叶营养也很丰富,鲜甜可口,风味独特,属高蛋白低脂肪低糖性蔬菜[5],可清炒或做汤,也可用开水浸烫后凉拌。

近年来闽南地区将佛手瓜和龙须菜作为特色蔬菜进行开发利用,现将佛手瓜和龙须菜露地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2. 品种选择佛手瓜品种根据果皮颜色和果实表面有无刺毛分为绿色无刺、绿色有刺、深绿色无刺、深绿色有刺、白色无刺和白色有刺。

绿皮佛手瓜产量比白皮佛手瓜高,达5000 kg/667m2。

闽南地区佛手瓜一般选用绿色无刺作为的栽培品种。

龙须菜则所有品种均可栽培利用。

3. 栽培技术要点3.1. 种植时间佛手瓜不耐高温,高于30℃生长缓慢,35℃以上植株生长明显受抑制。

闽南低中海拔地区露地栽培的适宜时间为10月上旬~12月下旬,高海拔地区全年均可种植。

3.2. 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力适中、排灌方便的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种植,前茬作物不宜为瓜果类作物,避免重茬。

田间土壤深耕翻犁前施足底肥,每667.7 m2施2500 kg腐熟的有机肥,50 kg过磷酸钙。

佛手瓜整地要点:将田地整平,按行距4 m,株距4 m,每667.7 m2种植35~40株的密度进行挖穴。

佛手瓜为爬蔓结瓜,需进行搭架,主要搭架方式为平棚架和拱形架,30 × 30 cm尼龙网盖网。

龙须菜整地要点:将田地整成畦带沟1.2 m,畦高30 cm,株距50 cm,按单行种植。

3.3. 育苗移栽种瓜选择:选用已发芽或芽眼微微突起,个头肥壮、均匀,无病虫害,无损伤,充分成熟的佛手瓜作种瓜。

高海拔地区种植佛手瓜可利用佛手瓜宿根芽越冬继续爬蔓结瓜。

播种育苗:宜选择在温室中播种育苗。

选用蓬松的基质土(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比例为2:1:1)作为营养土,将发芽的种瓜平放在盛有基质土的营养钵(袋)内(20~30 cm),覆土3~5 cm,每个营养钵(袋)播1个种瓜,并浇透水。

定植移栽:待瓜苗长到4叶1心时开始定植,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瓜苗,除去营养钵(袋),连根带土移栽到田间,浇足定根水。

瓜苗易受冻害,气温达到10℃以下时瓜苗生长缓慢,达到5℃以下时停止生长[6],高海拔地区一定要注意防冻害,气温在15℃以上移栽,移栽后可用稻草或干草覆盖。

佛手瓜移栽后用一根竹子引蔓上架。

练冬梅等3.4. 田间管理佛手瓜田间管理:幼苗期,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无需施肥。

上架期,每株选择生长最旺盛的2~3根茎蔓上架,摘除基部多余侧芽,一般追肥1~2次,离瓜蔓0.3~1.0 m处环状施肥,每株每次施入腐熟的有机肥5 kg,三元复合肥1 kg,随后浇水。

开花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追2次三元复合肥。

龙须菜田间管理:幼苗期及时中耕松土和浇水,瓜苗高度长至20 cm后进行摘心,促进侧枝的生长。

采摘期,需施3~4次氮肥与三元复合肥,为龙须菜补充充足的营养。

3.5. 病虫害防治佛手瓜和龙须菜病害主要为霜霉病、白粉病、蔓枯病,佛手瓜虫害主要为瓜实蝇、蚜虫、白粉虱,龙须菜虫害主要为蚜虫、白粉虱、小菜蛾、红锈蜘蛛、蓟马。

高海拔种植佛手瓜和龙须菜,病虫害相对较少。

防治原则主要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霜霉病防治: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白粉病防治:62%腈菌唑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蔓枯病防治:25%的嘧菌酯3000倍液喷雾。

瓜实蝇防治:植株上方悬挂黄色粘板,或者2.5%金甲维盐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已被叮咬的果实摘除泡水消灭虫卵。

蚜虫和白粉虱防治:植株上方悬挂黄色粘板,或者2%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混合液喷雾。

小菜蛾和红锈蜘蛛防治:用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雾。

蓟马防治:50%乐果800倍喷雾。

3.6. 冻害防护在闽南高海拔地区露地栽培佛手瓜时,主要进行以下3种情形防冻。

冬前冻害预防措施:可在佛手瓜棚架上方覆盖遮阳网,缓解冻害。

寒冬冻害预防措施:选择避风向阳的冬暖地块种植;预防排水沟积水结冰。

晚霜冻害预防措施:应及时利用干草覆盖保温,预防晚霜冻害,促进宿根芽萌发生长,提高佛手瓜早期产量。

3.7. 采收佛手瓜采收要点:一般在开花授粉后20 d左右,用剪刀采摘,并轻拿轻放,为避免果与果之间碰撞导致机械损伤,可用纸或网套逐个包好,装入果筐中,以2℃~5℃储藏最佳。

采收前期2~3 d采收1次,盛果期1 d采收1次。

鲜食瓜采摘不宜过晚,否则瓜皮变厚,瓜肉纤维化,影响口感。

龙须菜采收要点:种植瓜苗30 d后,侧枝长至30 cm,采摘嫩梢长度20~25 cm,基部留1~2节,采收前期每隔3~4 d采收1次,盛产期1 d采收1次。

采收后,用泡沫箱装箱,置于2℃~5℃储藏,可储藏5~7天。

3.8. 留种留种的佛手瓜应选择生长势强、耐热、结瓜多的植株。

种瓜可适当延长时间,为花后30 d左右,需充分成熟,果实无病虫害,果皮颜色变黄白时方可采摘,种瓜收获时果皮避免机械损伤,可用纸或网套练冬梅等逐个包好,装入果筐中,储藏于4℃~10℃条件下。

种瓜储藏期间需检查,若发现烂瓜则要丢弃,一般可存放4个月左右。

(龙须菜的种即是佛手瓜留的种,因此无需介绍龙须菜的留种)4. 结语通过多年对闽南地区佛手瓜和龙须菜的露地栽培实践,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选择高产优质品种、正确种植时间、适宜种植地区,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及冻害防护等措施,采取正确采收及留种方式,才能有效增加经济效益。

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自由探索基金项目“佛手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评价”(AA2018-28)。

参考文献[1]张超, 孟庆青, 耿建利, 等. 北方地区佛手瓜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 2013(7): 36-37.[2]黄仕明. 闽清县高海拔山区佛手瓜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 2018(4): 41-42.[3]赖正锋, 周红玲, 张少平, 等. 南方设施龙须菜生产技术[J]. 蔬菜, 2015(8): 44-45.[4]张奇志, 邓欢英, 林丹琼, 等. 佛手瓜果实的营养保健成分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7): 45-47.[5]徐维杰, 杨寅桂, 霍光华, 等. 佛手瓜嫩蔓营养成分测定及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8(3): 321-327.[6]林大铨, 陈本令. 福建尤溪县佛手瓜冻害发生原因及防护措施[J]. 中国园艺文摘, 2018(2): 178-1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