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语文名师的经典语录(17条)
国学经典名家语录

国学经典名家语录国学经典名家语录1、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
萧伯纳2、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各自的理想,就等于不承认孩子的人格。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种子,最初就是从这里萌芽的。
池田大作3、理智会促使每一个人去追求大众的幸福,作为获取和确立个人幸福的手段。
葛罗夫4、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5、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培根6、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
美华纳7、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成功。
迈克尔法拉第8、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别林斯基9、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
巴乌斯托夫斯基10、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歌德11、了解面临逆境,远好比何接受顺境重要得多。
马丁赛力格曼12、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
米丘林13、在所有的优点中,忍耐的优点对青年男女最不相干。
查普曼14、我深信卓越的创意作品,永远是一个成功代理商前进巨轮的中轴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亦如是。
李奥贝纳15、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叔本华16、虽然我们可以由别人的学问而变的博学,无论如何,我们要由自己的智能才能成为明哲。
慕田17、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
伽利略18、思想上的错误会引起语言上的错误,言论上的错误会引起行动上的错误。
皮萨列夫19、我们对真理所能表示的最大崇拜,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履行它。
爱默生20、失败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我们得祝福灾难,我们是灾难之子。
罗曼罗兰21、每一天创新一点点,是在走向领先。
每一天多做一点点,是在走向丰收。
每一天进步一点点,是在走向成功。
邹金宏22、生活里没有做不到的事,但需要有强烈的愿望,必要时应该不惜生命。
语文教育学家的名言

语文教育学家的名言1.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霍姆林斯基2.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
——赫尔巴特3.教育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教师的创造力和智慧。
——杜威4.教育是一种引导,而不是灌输。
——卢梭5.教育是一种启迪,而不是填鸭式的知识传授。
——爱因斯坦6.教育是一种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过程。
——皮亚杰7.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马斯洛8.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康德9.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品德和道德观念的过程。
——孔子10.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过程。
——马克思11.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过程。
——贝尔纳多·卡斯蒂利亚诺12.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
——约翰·杜威13.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保罗·弗雷尔14.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过程。
——歌德15.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史蒂夫·乔布斯16.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过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
——瓦茨拉夫·哈维尔18.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约翰·洛克19.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艺术欣赏能力的过程。
——达·芬奇20.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实验精神的过程。
——伽利略21.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关注和追求的过程。
——马丁·路德·金22.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尊重和理解的过程。
——爱德华·霍尔特23.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保护的意识。
——瑞秋·卡森24.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的关注和参与的过程。
——尼尔斯·玻尔25.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尊重和推崇的过程。
语文名师名言

语文名师名言1、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于永正2、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的气概——靳家彦3、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王崧舟4、作文是一种心灵的舞蹈。
只有内心有了独特体验后,才能舞得婆娑,舞得翩跹——刘云生5、对新课文应一见钟情;对旧课文应旧情复燃,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盛新凤6、语文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日常语言水平,把学生初步掌握的老百姓日常语言提升成一种比较精致的“规范语言”——王晓春7、把全部都聚焦于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或运用语言文字上,这就是把功夫花在了该花的地方的语文课——王尚文8、我呼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理性思维,让理性之光照耀语文——马国山9、“小步轻迈”是教学细节化之形,“细腻品读”是教学细节化之神——余映潮10、工具论也好,文化论也好,都不能忘记语文既是交往的工具,又是文化载体,同时还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顾明远11、语文学科需要强化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但切莫弱化文章教育——曾祥芹12、讲讲文法,是我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点建议——刘富道13、王国维说,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其实语文教学也有三重境界:14、学习知识,剖析事理,品评欣赏——邵俊15、语文教育中的“情”是何物?我说,是忧患意识、人文精神、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虞晔如16、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说”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朱永新17、工具性与人文性从来就不该对立,如果把它们分为两张皮,那么每张皮都是单薄的——洪宗礼18、解决他们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还有一般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的能力。
这是中学语文最基本的功能——温儒敏19、为了语文知识的“实用”而进行的教学,才是货真价实的语文教学——王荣生20、要以培养高品位的语感为主,重视优秀言语作品的教学,特别是重视言语形式的教学,从言语形势通向语感——王尚文21、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叶圣陶22、苦、得、趣,三者紧密联系,互相渗透。
语文教育名家语录

语文教育名家语录(一)李吉林江苏南通人。
1938年5月出生,1956年8月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
1978年被评为江苏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
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得到教育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评价。
出版《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发表近二百多篇论文,计300多万字。
这些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等。
她主讲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电视讲座21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华语地区播放,1999年获全国电化教材最高奖。
★我看山看水,小学最美,儿童最让我爱恋。
从此,我像农民忠实地守着自己的园地,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播种、不断地收获。
★我不是农民,却是一个播种者;我不把谷子撒进泥土,却把另一种金色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上——那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理想的种子,便会获得令人惊奇的收获。
★所谓“学做人”,我以为就是让孩子首先懂得如何对人、对己,进而懂得如何对公、对私,以至如何对待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
★教师也是诗人,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
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而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
★孩子生来求异,不愿像鹦鹉学舌那样,没有自己的思想。
教师的宽容、期待、激励,是孩子创造的至关重要的诱发因素。
★小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愿望、求异的思维品质,让其初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孩子的创新活动是在宽松的无拘无束中进行的。
老师的期待、激励,师生间真情的交融,小伙伴的合作互动,都是为了让孩子自己手执金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
在这样亲和、互助的环境中,培养起创新的勇气,乐于创新的热情,“我能创新”的自信,最终使创新潜能得以激活。
★审美感受的愉悦,影响着儿童的想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
教育名家名言

教育名家名言1、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叶圣陶2、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列宁3、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司马迁5、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
——狄更斯6、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第斯多惠7、益者三友,友直,要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8、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爱因斯坦9、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马卡连柯10、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卢梭11、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夸美纽斯12、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13、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14、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
——乌申斯基15、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马卡连科16、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17、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陶行知18、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苏霍姆林斯基19、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
——卢梭20、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萨克雷21、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
——卢梭22、真正的艺术是人类进步的最强大动力之一。
能够使尽可能多的人接近真正艺术的人,是造福于人类的人。
专家、作家、教育家语文教育精彩言论集锦

专家、作家、教育家语文教育精彩言论集锦专家、作家、教育家语文教育精彩言论集锦精彩言论1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评论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心理学家,半个……总之,是个杂家。
——贾志敏教育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教育又是一门艺术,重要的是讲究方法。
——贾志敏如果用潜移默化四个字来概括教育的特点,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教育必须按照人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进行。
——贾志敏教学生作文不仅仅为了培养几个尖子,也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应付考试的技巧,而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乐意写作文,都能够通过作文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扎扎实实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贾志敏学生吐露真情实感,关键在于作文训练要根据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让学生“以情写文”,进行作文指导时,要把力气首先化在指导学生观察、理解和感受写作的客体上。
——贾志敏我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定期给孩子发出请柬,请他们来校长室做客,向他们了解学习、生活中的苦与乐,凡是孩子们的合理要求,我尽量满足。
——贾志敏大凡一篇文章总是由一个一个段落组成,而每一个段落又是由一个一个句子组成。
因此,要写好一篇文章,首先得用准每一个词,写好每一句子。
——贾志敏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范文,讲清句子的结构、含义,让学生懂得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写出流畅的句子,扎扎实实打好写作的基础,切忌抛开阅读教学而另搞一套写作的“理论”和练习。
——贾志敏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让他们熟读成诵,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运用,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贾志敏教学和生活一样,你热爱它,顾眷它,享受它,它就属于你了。
不用刻意,不用矫饰,自自然然,和和谐谐,亲亲切切,即所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贾志敏听别人说话要用眼睛。
——贾志敏要把字写工整,可能的话要把字写漂亮。
——贾志敏课堂是有生命的。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是真实的、朴实的、扎实的。
语文摘抄名人名言

语文摘抄名人名言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一门既深刻又富有艺术性的学科。
它不仅教会我们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还培养了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摘抄名人名言是一种锻炼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一些著名人士的名言,感受他们对语文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
1.王国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他通过读书的方式,提到了文学创作的境界。
读万卷书,可以增长见识,积累知识,提升自我修养。
只有在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后,才能使自己的创作达到神奇的境地。
2.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在《金陵酒肆留别诸同事》中所说,他倡导的是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作风。
不屈服于权贵,不折腰奴颜婢膝,使自己保持独立的人格,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保持开心的心情。
3.鲁迅:“传家之宝不过书画二事。
”这是鲁迅在给陈独秀的信中说的,他提到的传家之宝是指文化传承。
书画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具有强大的艺术和审美力量。
通过书画,我们可以传承先辈的智慧和文化,使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发扬光大。
4.毛泽东:“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这是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所提到的,他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帮助我们表达思想,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
语文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5.钱钟书:“语文的精髓就在一个字。
”这是钱钟书在《钱学森》一书中谈到的,他所指的一个字,是指的文字的力量。
一个字,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将一个字娴熟运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语文写作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6.莫言:“语言是闪亮的针。
”这是莫言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所说,他用“闪亮的针”形容了语言。
针是一种电影形象的表达,意味着语言具有强大而深远的力量。
通过用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景物、展现情感,我们能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文教育名家名言

学科思想1.叶圣陶: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2.顾明远:工具论也好,文化论也好,都不能忘记语文既是交往的工具,又是文化载体,同时还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
3.温儒敏:解决他们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还有一般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的能力。
这是中学语文最基本的功能。
4.王尚文:把全部都聚焦于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或运用语言文字上,这就是把功夫花在了该花的地方的语文课。
要以培养高品位的语感为主,重视优秀言语作品的教学,特别是重视言语形式的教学,从言语形势通向语感。
5.潘新和:语文教育的价值维度,即人的生命的同一维度,其终极意义都是指向言语表现与存在。
6.洪宗礼:工具性与人文性从来就不该对立,如果把它们分为两张皮,那么每张皮都是单薄的。
7.黄厚江: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是像语文课。
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目的。
8.皋玉蒂:语文教育的唯一宗旨,在于为年轻的生命提供明丽而充沛的阳光,使学生把人文的阳光溶化为自我的肌肉和血脉。
9.王晓春:语文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日常语言水平,把学生初步掌握的老百姓日常语言提升成一种比较精致的“规范语言”。
10.马国山:我呼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理性思维,让理性之光照耀语文。
11.曾祥芹:语文学科需要强化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但切莫弱化文章教育。
12.王荣生:为了语文知识的“实用”而进行的教学,才是货真价实的语文教学。
学科情怀13.钱梦龙:汉民族语教育的特点体现在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上,主要是凭借对范文的阅读进行的,因此,阅读教学便成了学习民族语的必由之路、主渠道。
14.韩军: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15.虞晔如:语文教育中的“情”是何物?我说,是忧患意识、人文精神、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16.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名语文名师的经典语录(17条)
1.蔡明
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黑板应该是师生探求真理的试验田,讲台应该是师生间互相交流的平台,校园应该是萌生思想、弘扬个性、充满创造的精神乐园。
语文就是语文,不等于思品,不等于伦理,不等于美育,不等于逻辑。
换个角度说,语文的性质不能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简单相加。
2.史绍典
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
语文,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
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它有高山流水样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午夜黎明式的静寂、狂飙突进式的啸傲……
语文,是励志、交锋,感悟、体验,畅谈、浅吟;是抑扬顿挫、回肠荡气、余音绕梁……
3.李镇西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
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所谓“阅读”,就是任心灵自由地飞翔;所谓“写作”,就是让心泉自然地流淌。
对于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而言,他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
4.黄厚江
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是像语文课。
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目的。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和谐。
是人与人的和谐,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是相关内容和语文的和谐。
一切恰到好处,一切浑然天成,一切顺其自然;应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都没有,是为至境。
5.胡明道
生命属于你,它需要热情;而机遇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冷漠。
职业属于你,它需要执著;而事业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功利。
大脑属于你,它需要敏锐;而创新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固守。
成绩属于你,它需要淡泊;而成功却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浮躁。
6.洪镇涛
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
文教学的要领。
在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前进。
7.韩军
我的“新语文教育”六大理念:
(1)主张“真实自由”,回归语文教育的“人文”之本;
(2)主张“举三反一”,回归语文教育的“积累”之本;
(3)主张“美读吟诵”,回归语文教育的“诵读”之本;
(4)主张“重文写白”,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化”之本;
(5)主张“文字意识”,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字”之本;
(6)主张“化意为字”,回归语文教育的“生活”之本。
8.董一菲
追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追求唯美与诗意,寻找创作与感动,弘扬浪漫与理想。
向往:给学生以诗的阳光,小说的空气,戏剧的水分,散文的土壤,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棵千般美丽万般风情的心灵之树。
9.陈跃
课堂不是布道者的教堂,讲台不是表演者的舞台!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平等真诚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10.张和忠
读书要摆正心态。
读书常有三种心态:仰视读书,这种读书常常被权威吓住,有一种惧怕心理,导致丧失自我,人云亦云。
平视读书,这种读书常常被表象迷惑,导致雾里看花,越看越花,很难获得真谛。
俯视读书,这种读书不迷信权威,把读书看成是与伟人的交流,通过这种特有的交流形式,净化心灵,提升品位。
让阅读与写作携手,语文与生活联姻。
11.余映潮
一个教师事业有成,离不开10个字:热爱,环境,毅力,智慧,学问。
研究教材8个字:上下求索,左右勾联;教学设计8个字:化静为动,尺水兴波。
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好的语文课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充满诗意手法。
12.杨东俊
一个语文教师,起码应该具备两“头”:一个好笔头,一条好舌头。
一个语文教师还应该努力做好两件事:一是利用母语载体,在学生的心田中播种一颗真、善、美的种子;二是让学生获得一张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门票。
13.严华银
语文教育最需要诗人和艺术家的想象和激情。
特别是在这样的
想象和激情奔涌的过程中,在和孩子的共同学习、研讨、交流和情感碰撞、对接的过程中,教师会不由自主、不知不觉地和他们一起,个性不断张扬,思维充分发展,素养逐渐提高。
14.许更生
词语绝不仅仅是表达的工具,它首先是思维的工具,思想的工具。
词汇丰富,全盘皆活;词汇贫乏,一切皆空。
语文教学应当以书面词语为核心,以联词组段为抓手。
15.肖家芸
语文教学的活水在生活之中。
语文与生活、教材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语文教学才有活的课堂和课堂的活水。
语文教学的活力在活动之中,活了有动力,动了添活力,“动”不起来,“活”不下去。
活动常变常新,语文魅力永存。
语文教学的活气在和谐之中。
古语曰:家和万事兴。
我认为,师生和谐教学兴。
教学的鲜活之气,来自于师生互动,共同创造。
语文教学有了活水、活力、活气,就有了活效。
为此我主张语文“活动式”教学。
16.吴文博
不论别人怎么批评我用词不准确,我都坚持这样一种认识,语文是一门行为科学,语文教师的天职就是播种行为,让学生心、口、手、眼多动,在多动中养成习惯,在习惯中收获成就。
17.阮翠莲
语文教学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它植根于民族语言文化的丰田沃野,以学生语文知识、能力、习惯的长足发展为巨大树冠。
语文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拥抱这棵参天大树。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