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变蝴蝶教案

合集下载

中班游戏课《毛毛虫变蝴蝶》教案

中班游戏课《毛毛虫变蝴蝶》教案

中班游戏课《毛毛虫变蝴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知道蝴蝶的生命周期。

2. 通过模仿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2. 模仿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3. 团队合作游戏三、教学准备1. 教具: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视频、音乐等。

2. 材料:蝴蝶翅膀、毛毛虫道具等。

3.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播放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讲解蝴蝶的生命周期。

3. 模仿:教师示范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并表演。

4. 游戏: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毛毛虫变蝴蝶的团队合作游戏。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归纳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毛毛虫变蝴蝶过程的理解。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互动,评估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3. 收集幼儿的提问和回答,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六、教学拓展1. 毛毛虫和蝴蝶的生态知识:引导幼儿了解毛毛虫和蝴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传粉、生态平衡等。

2. 蝴蝶翅膀的多样性:展示不同种类蝴蝶的翅膀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3. 蝴蝶的迁徙:讲解蝴蝶迁徙的意义和过程,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生物现象的兴趣。

七、教学活动1. 蝴蝶观察日记: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身边的蝴蝶,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2. 蝴蝶手工艺品制作: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蝴蝶手工艺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蝴蝶主题绘画:组织幼儿进行蝴蝶主题的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活动安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3.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幼儿提问、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毛毛虫变蝴蝶》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毛毛虫变蝴蝶》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毛毛虫变蝴蝶》一、教学背景分析:科学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能力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本节课主要以毛毛虫变蝴蝶为主题,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和蝴蝶的特点,了解蝴蝶的生命周期和变态过程。

二、教学目标:1.认识毛毛虫和蝴蝶的外貌特点;2.了解蝴蝶的生命周期和变态过程;3.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思考能力;4.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准备:教学实物:毛毛虫、蝴蝶标本图片、蝴蝶书籍;教学卡片:蛹、蝴蝶;教学工具:小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毛毛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互动,让幼儿形成毛毛虫的基本特点:身体细长、表面有绒毛等。

2.观察实物(10分钟)教师出示毛毛虫,并引导幼儿观察并互动讨论毛毛虫的特点。

教师可以提问:“它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有几条腿?它吃什么?它会变成什么?”引导幼儿回答。

3.教学理论(10分钟)教师简单介绍蝴蝶的生命周期和变态过程。

教师可以用图卡或图片来具体说明蝴蝶的生命周期和变态过程。

教师还可以使用小黑板,画出简单的生命周期示意图,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4.分组探索(1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个蝴蝶标本图片,并告诉幼儿,他们的任务是观察并描述出蝴蝶的特点。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描述蝴蝶的特点,并展示图片给全班同学观看。

5.整理复述(5分钟)教师请幼儿回到座位,并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蝴蝶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复述刚才的观察结果。

6.讲解变态过程(5分钟)教师将蛹的卡片展示给幼儿,并带领幼儿说出“蛹”这个词。

教师再出示一张标有“蝴蝶”的卡片,引导幼儿说出“蝴蝶”这个词。

教师简单讲解变态过程,并着重强调蝴蝶从毛毛虫到变态成蝴蝶的过程。

7.大结局(5分钟)教师通过故事或情境引导幼儿进行巩固和总结,例如:讲一段蝴蝶从毛毛虫到变态成蝴蝶的故事,或者展示蝴蝶的图书,让幼儿自由翻阅。

毛毛虫变蝴蝶大班活动教案

毛毛虫变蝴蝶大班活动教案

毛毛虫变蝴蝶大班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知道毛毛虫如何变成蝴蝶。

1.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3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4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蝴蝶图片、毛毛虫图片、的成长过程的PPT或视频、蝴蝶翅膀手工材料、画笔、颜料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布置温馨的氛围。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展示蝴蝶和毛毛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毛毛虫是如何变成蝴蝶的吗?”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3.2 讲解:通过PPT或视频,简要介绍蝴蝶的成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变化过程。

3.3 手工制作:教师发放蝴蝶翅膀手工材料,讲解制作步骤,并示范制作方法。

鼓励幼儿动手制作,完成后相互展示。

3.4 绘画: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特征,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蝴蝶。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环境布置:将幼儿制作的手工蝴蝶和绘画作品布置在活动室内,营造蝴蝶飞舞的氛围。

4.2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身边的蝴蝶和植物,了解生态环境。

第五章:活动总结5.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内容,总结蝴蝶的成长过程和特点。

5.2 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

5.3 强调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PPT或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

6.2 操作实践法: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手工蝴蝶和绘画,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6.3 互动讨论法:教师与幼儿、幼儿彼此之间相互提问、回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七章:活动注意事项7.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7.2 在手工制作和绘画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7.3 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大班科学教案《毛毛虫变蝴蝶》及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毛毛虫变蝴蝶》及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毛毛虫变蝴蝶》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物的奥秘》第三节《毛毛虫变蝴蝶》。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探究蝴蝶的生长发育特点,认识蝴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了解蝴蝶的生长发育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及蝴蝶的生长发育特点。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实物、视频、PPT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吗?”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播放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讲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及蝴蝶的生长发育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PPT的形式呈现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制作毛毛虫变蝴蝶的手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毛毛虫变蝴蝶2. 内容:(1)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2)蝴蝶的生长发育特点(3)蝴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简述蝴蝶的生长发育特点。

2. 答案:(1)略(2)蝴蝶的生长发育特点:卵→幼虫(毛毛虫)→蛹→成虫(蝴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物、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2)探究蝴蝶翅膀上的花纹之谜。

(3)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毛毛虫变蝴蝶教案

大班科学毛毛虫变蝴蝶教案

大班科学毛毛虫变蝴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知道蝴蝶的生命周期。

2. 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2. 蝴蝶的生命周期3. 观察蝴蝶的成长过程4. 蝴蝶的种类和特点5. 蝴蝶与环境的关系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毛毛虫、蝴蝶的图片。

2. 实物素材:蝴蝶标本、蝴蝶翅膀等。

3. 教具: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4. 教学场地:室内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引发幼儿对蝴蝶变化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讲解蝴蝶的生命周期。

3. 观察:让幼儿观察蝴蝶标本和蝴蝶翅膀,了解蝴蝶的特点。

4. 实践:分组进行观察活动,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蝴蝶的成长过程。

5. 总结:让幼儿分享观察心得,总结蝴蝶与环境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蝴蝶生命周期的了解程度。

2. 幼儿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的提升情况。

3. 幼儿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情况。

4. 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发展情况。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六课时:认识蝴蝶的生命周期教学内容:了解蝴蝶的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故事讲解、实物观察。

2. 第七课时:观察蝴蝶的成长过程教学内容:观察蝴蝶从卵到成虫的成长过程。

教学方法:实地观察、记录、讨论。

3. 第八课时:蝴蝶的种类和特点教学内容:了解不同种类的蝴蝶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物观察、小组讨论。

4. 第九课时:蝴蝶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内容:了解蝴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5. 第十课时:蝴蝶手工艺品制作教学内容:制作蝴蝶手工艺品,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手工制作、创意展示。

七、教学活动设计:1. 第六课时:认识蝴蝶的生命周期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展示蝴蝶的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讲述蝴蝶的成长故事。

中班游戏课《毛毛虫变蝴蝶》教案

中班游戏课《毛毛虫变蝴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通过模仿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创造力。

3. 增进幼儿对自然生物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毛毛虫变蝴蝶2. 教学重点:模仿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难点:幼儿在游戏中能按指令完成任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音乐CD、小礼物等。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3. 其他:幼儿服装、蝴蝶翅膀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如身体形状、颜色、翅膀等。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游戏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

队长手持蝴蝶翅膀,按照教师的指令带领组员模仿毛毛虫的动作,如慢慢爬行、扭动身体等。

在音乐伴奏下,各组轮流进行表演。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幼儿扮演毛毛虫,其他幼儿模仿蝴蝶,进行互动游戏。

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和蝴蝶之间的互动,让幼儿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5. 总结与奖励(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结束本节课。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在互动环节,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游戏。

3. 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4. 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毛毛虫变蝴蝶的幼儿教案

毛毛虫变蝴蝶的幼儿教案

毛毛虫变蝴蝶的幼儿教案第一章:认识毛毛虫和蝴蝶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和蝴蝶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毛毛虫和蝴蝶的形态特征。

2. 毛毛虫和蝴蝶的生活习性。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

2. 通过故事或视频,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3.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毛毛虫变蝴蝶的感受。

第二章:毛毛虫的饮食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饮食习惯。

2. 培养幼儿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教学内容:1. 毛毛虫的食物来源。

2. 毛毛虫的饮食特点。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食物来源。

2. 组织幼儿观察毛毛虫吃东西的过程,引导幼儿说出毛毛虫的饮食特点。

3. 开展“毛毛虫觅食”游戏,让幼儿体验毛毛虫吃东西的感觉。

第三章:蝴蝶的美丽翅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蝴蝶翅膀的美丽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蝴蝶翅膀的形态特征。

2. 蝴蝶翅膀的颜色和图案。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蝴蝶翅膀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蝴蝶翅膀的形态特征。

2. 让幼儿用手触摸蝴蝶翅膀的图片,感受蝴蝶翅膀的质感。

3. 开展“蝴蝶翅膀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蝴蝶翅膀。

第四章: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 培养幼儿对生命变化的认知。

教学内容:1. 毛毛虫变成蝴蝶的阶段。

2. 蝴蝶的生命周期。

教学活动:1. 通过故事或视频,让幼儿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 组织幼儿观察蝴蝶的生命周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蝴蝶的不同阶段。

3. 开展“蝴蝶的生命之旅”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制作蝴蝶的生命周期模型。

第五章:保护蝴蝶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保护蝴蝶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蝴蝶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2. 保护蝴蝶的方法。

教学活动:1. 通过故事或视频,让幼儿了解蝴蝶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毛毛虫变蝴蝶教案

毛毛虫变蝴蝶教案

毛毛虫变蝴蝶教案毛毛虫变蝴蝶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点卡匹配相应数量食物的图片。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胸前有兜兜的绿色围裙,供幼儿系上扮毛毛虫,与故事内容相应数量的食物小图片若干,根据故事(附后)制作的大图书一本,1~5点卡、毛毛虫贴画、纱巾各若干条,欢快的音乐伴奏带。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趣师:今天天气真好,毛毛虫们快到草地上来玩吧!(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模仿毛毛虫快乐地在草地——绿地毯上爬行、嬉戏,教师不时地用头轻轻触碰幼儿的头或用脸轻轻地贴近幼儿的脸,并大声地招呼:“你好!”“你真可爱!”在教师的感染下,幼儿也快乐地相互碰碰头、贴贴脸,整个气氛轻松、快乐而友好。

)二、寻找食物——感知5以内的`数量1、师:宝宝们肚子有点饿了吧?我们去找些东西吃。

师生在草地上边爬边寻找食物,教师依次向场地撒小图片(一个苹果→两只梨→三根香蕉→四颗葡萄→五片树叶)、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根据幼儿在场地上聚集的情况,可不断变换着方向向空处撒小图片,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数数有几个?师:赶快把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

——幼儿“啊呜啊呜”,将图片放进胸前的兜兜里。

(教师通过集体、个别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并手口一致地点数图片中的食物数量,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此环节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能力较弱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准确点数出图片中的食物数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欣赏故事——拓展对数量的认知1、师:宝宝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有一只有趣的毛毛虫,它也出来找东西吃,它找到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呢?2、师生共同阅读大图书,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数数、猜猜中,巩固对数量的认知。

(色彩鲜明、富有童趣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幼儿,教师适时的提问——“毛毛虫找到了什么”“有几个”“一起来数一数”不断引导着幼儿去观察和思考,让幼儿的注意力始终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时间:2016年11月15日授课人:马晓燕
活动科目:音乐律动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内容:毛毛虫变蝴蝶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A段和B段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

2、让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和蝴蝶。

3、让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毛毛虫和蝴蝶
2、每张椅子后面挂有一朵花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讲述小故事
(1)师:你知道蝴蝶是谁变。

(2)师: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样动的让幼儿模仿毛毛虫。

二、进行部分
1、欣赏A段音乐,尝试用身体表现毛毛虫。

幼儿感受音乐慢慢的感觉,并且跟随音乐逐个表现毛毛虫的动作。

(1)师: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很慢)
(2)师:我们一起来学毛毛虫是怎么动的。

2、欣赏B段音乐,尝试用身体表现蝴蝶,感受与A段音乐的快慢变化。

(l)师:毛毛虫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听接下来的音乐的变化。

(2)师:这段音乐与前面慢慢的音乐比,听起来又有什么感觉?
(3)师幼共同表现蝴蝶飞舞的动作。

(4)完整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毛毛虫蜕变成蝴蝶快乐的飞舞。

(5)随音乐游戏。

小蝴蝶飞舞着出去采蜜,在最后一小节音乐结束时,快速的回到座位,教师参与游戏,和幼儿共同游戏,
4、游戏2-3遍。

5、结束活动。

师:天黑了,宝宝们跟着蝴蝶妈妈回家休息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